天王鼎-南辕北辙(3)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艰苦的北方之行失败了。韩奇对自己的老师并没有失望,因为容光斗的另一个预言已经实现了。不过,庆祝胜利的爆竹碎屑还没有清理干净,内战的硝烟又隐约可闻了。安下心来做学问,对中国知识分子来说,依旧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容光斗见到了齐膝高的儿子,但他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妻子了,她死在了敌机对衡阳的轰炸中。韩奇拿到了自己的学位,但他现在竟有点害怕校园里宁静的气氛了。半年之后,师徒两人又一次结伴出发了。这一次的目的地不是冰封的西伯利亚,而是葱郁的亚美利亚。既然不能从商朝军团的起点找到线索,为何不到终点去看一看呢?

    容光斗原本家产殷实,但经过如此一番折腾,已经一贫如洗了。他跑遍了各个衙门,不但一无所获,还被人家当怪物看待。韩奇的腿跟着导师机械地走,可他的耳朵并没有闲着,听街上人传言,连从日本收回的定远舰的大铁锚也被海军部的官员盗卖给了铁匠铺,心想如果商朝船队真的存在,在这个乌烟瘴气的时代,恐怕也免不了进木柴厂的结局。

    最后,倒是容光斗的小舅子发了善心,送来一百两黄金做盘缠。不过,当年那个淞沪战场上浴血冲杀的少校营长,现在却蜕变成了喝兵血的少将旅长。容光斗深以为耻,准备原物奉还。韩奇劝他不要太死心眼。别忘了,人家当年本是吃喝不愁的地主少爷,正是在你的劝说下投考了黄埔。一晃二十年下来,手上难说清白,但抗战中也曾出力杀敌,辛劳不可一笔抹杀。况且世风日下,官场如墨,他怎能独善其身?那些黄金虽然来路不正,但归根到底是民脂民膏,视之为粪土似乎不恭。再说了,我们在东北连土匪都肯攀交情,又何必对亲人如此苛责呢?

    又一个春天到来了。容光斗和韩奇从上海出发,横渡太平洋后在巴拿马弃舟登岸,然后跋山涉水,穿越了数个国家,一直走到了尤卡坦半岛。将近两年时间,两人一直在森林中游荡。现在,沼泽取代了冰原、蚊子取代了饿狼、疟疾取代了冻疮,成了新的三大敌人。沿着加勒比海的西岸前进一段时间后,两人就注意到了一个有趣的景象:绵延百里的海岸线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树木。

    在热带雨林中,空气中的水分几乎达到饱和状态,当地人夸口说拍一下手就能下一阵小雨,所以万木欣荣并无奇特之处。但是,这些植物越接近海洋就越有疯长的趋势,仿佛海水中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许多大树干脆扎根在沙滩上,每当潮水上涨时,树冠就在波涛中舞之蹈之。韩奇跳下印第安人的小舟,双手捧起一口水,只喝了一口,就皱眉吐了出来。

    水竟然是咸的!容光斗叫他上来,说自己曾读过一个欧洲旅行家的游记,里面提到过这种场景。不过,那是“万河之王”亚马逊河的入海口,周围上百公里内都是淡水。可中美洲狭长崎岖,这一路走来,连条堪比汉水的中等河流也没有见到。

    除了这个插曲,考察工作进行得很顺利。但随着旅程结束,容光斗的脑海中却浮现了大团疑云。

    印第安人的文明史究竟有多长?在荒芜的丛林里,两人瞻仰了一个又一个雄伟壮丽的石头宫殿,这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美洲金字塔”。随便从中找一块石头,重量都在半吨以上。很显然,这是人类早期奴隶制社会的遗存,与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古希腊的宙斯神庙、中国夏朝的钧台和商朝的鹿台一样,是“大石文明”的标志性建筑。

    但是,走出让人叹为观止的恢宏大殿,映入眼帘的却是印第安人低矮的茅房泥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你都无法想象,一个连车轮都没有发明的民族,竟然完成了结构如此复杂、计算如此精准、作业量如此浩繁的世界奇迹。在发掘了不同文化期的地层后,容光斗得出了另一个让人吃惊的结论:在印第安诸部中,文明程度最高的一支当属玛雅人。可是玛雅文明最兴旺的时期是公元八世纪——也就是到了中国的盛唐时期,玛雅人才摆脱了蒙昧阶段,迈进了文明的门槛。可是不过几百年,这个文明又急速败落了。一个姗姗来迟的早衰儿,为何要建造如此堂皇的宫殿?换句话说,它们的主人究竟是谁?

    印第安文明的规模究竟有多大?仅从遗址的广场面积来看,它的首都是一个不亚于长安和罗马的大都会。而在农耕时代,要养活如此众多不事稼穑的城市人口,玛雅人的总数至少应在千万以上。但是,此种类型的文明一般都诞生在面积较大、形状完整、土壤肥沃的冲积平原上,例如尼罗河三角洲、两河流域和华北平原,而中美洲地窄土薄,这些城市人究竟靠什么来存活呢?

    而最让人不可思议的,却是玛雅人在天文领域的惊世成就。

    玛雅人的太阳历精确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累计一千年的误差竟然不超过一天,即使与今天通用的公历相比也不遑多让;玛雅人和中国人一样,是天象的忠实记录者,曾经详细观测过上千颗恒星;玛雅人不仅知道天狼星会变色,还知道它有一颗伴星;玛雅人知道金星的公转周期为584天,还知道金星和月亮一样有上下弦之分,而这一切绝对不是肉眼能够观测到的。

    但是,容光斗和韩奇走村串巷,足迹踏遍了玛雅人聚集区,却没有找到一件勉强算得上的天文仪器。事实上,全世界已经进入电力时代了,玛雅人还没有几何和逻辑的概念,他们的文字仍然处于以画示意的阶段,他们的历史还在民间艺人的口中含混不清。

    对比昔日的辉煌和今天的沦落,容光斗和韩奇在啧啧惊叹、咄咄称怪之余,难免心有戚戚。百年以来,中国固然国运衰微、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但好歹还保住了一线文化命脉,而玛雅文明却像一根萝卜被殖民者连根拔起。十六世纪,西班牙人侵入美洲后,一个名叫兰达的随军主教发现,玛雅人记载的上古毁灭浩劫不止一次,据此推算出的人类历史竟然远达万年以上,这与《创世纪》中的内容大相径庭。于是,在极度的蔑视和莫名的妒忌中,他命令士兵将玛雅人历代相传的图书付之一炬,又把唯一能读写文字的知识阶层——祭司当做魔鬼的化身烧死在柱子上。残存的玛雅人逃入了丛林,成为了全球化最早的牺牲品。

    离开美洲后,容光斗想顺道考察一下太平洋上的群岛,了解一下海洋民族的历史和风俗,这是中国史学的天然弱项。太平洋上的岛群可分为三部分: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在西,美拉尼西亚群岛在南,而分布最广、岛屿最多、人口最多的是东面的波利尼西亚群岛,它南达智利,北贯赤道,跨度超过上万公里。

    容光斗和韩奇像游鱼一样在群岛中穿梭,日子过得悠闲又轻松。一天傍晚,他们又登上了一个无人小岛,在海滩上生了一堆火,然后坐下来吃饭。

    “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容光斗对着冉冉升起的火苗沉思良久,突然冒出了一句。韩奇听了,也放下了正在串烤的香蕉。

    “人类学家们说,波利尼西亚人是距今三千年前从美洲迁移过来的。但是,美洲是一个没有远古人类生活的大陆,从理论上讲,亚洲人、欧洲人甚至非洲人都有可能漂洋过海,在此落地生根,开花散叶。美洲的腹地是如此广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听到为争夺霸权而爆发大规模战争的记载。那么,为什么波利尼西亚人要向外迁移呢?要知道,除非陆地条件太过恶劣,古人一般人不愿到海上讨生活的。而且,他们似乎是在一夜之间离开了美洲大陆,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就遍布整个东太平洋,是不是太神速了一点?”

    “这会不会又和宗教有关系?”韩奇说道,“我听过一个波利尼西亚人的神话,说他们是神的臣民,是奉上天的诏谕到海上来的。”

    科学解释不了的现象,还可以扯一扯外星人;而历史一旦和神话挂上钩,就等于无解了。不久,两人来到了菲尼克斯群岛——中文翻译为“凤凰群岛”。这一片岛屿虽然位于整个太平洋的中心,但大部分岛屿不但没有标注在海图上,甚至连名字也没有。在这里,容光斗雇了一个名叫诺木的年轻人土人充当向导。诺木是个独木舟好手,还懂一点马来语,而容光斗的父亲是前清驻南洋的外交官,他本人也出生在新加坡,双方沟通起来比较容易。更重要的是,罗马教廷的触角也伸到了这个不毛之地,与原生拜物教发生了激烈冲突。容韩二人是无神论者,干的又是掘尸刨坟这种活见鬼的勾当,自然不想沾惹是非,更不想被椰子树后射出的冷箭穿个窟窿。

    热情和温度有关,而幸福感却和纬度高低成反比,所以,诺木是个快乐又单纯的人,为人和他的体格一样靠得住。虽然不知道这两个异乡人寻找石雕、木刻和泥罐干什么用,还是忠实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

    一月二十九日,是农历鼠年的大年初一。容韩二人来到了群岛南端的一个荒岛上,这个小岛的在土语中的意思是“苔藓生长的地方”。虽然远在天涯,诸物欠缺,大家依然喝了点木薯酒贺节。除夕下了一夜的雨,早上起来,空气十分清新,但空中浓云密布,风力也很大。于是,容光斗决定绕岛一周后就返回。

    小船刚划过小岛南端,前面空阔的海面上,云层突然裂开了一道缝隙,一道金色的阳光照射下来,把远处的海面照得雪亮。容韩二人几乎同时看见:地平线上影影绰绰出现了一座岛屿。片刻后,浮云稍微散开了一点,大家看得更清楚了,那是一座中央突起的岛屿。令人不敢相信的是,它的顶部折射出一片青绿的光芒,就像一块翡翠嵌在了上面。一转眼,云层又遮住了阳光,眼前一片灰白色的迷蒙,不知是天,是海,还是云。

    “那是什么地方?”容光斗和韩奇同时叫了起来。根据掌握的资料,苔藓岛已经是波利尼西亚群岛的尽头了。没有回答。两人回头望去,看到的是一张因恐惧而变形的脸。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