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苦也要笑一笑-改变心态,心情决定事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好心态才能决定好的命运。很多时候人的成功和失败并不是由客观因素决定的,而是和当事人的主观心态息息相关。研究表明:在愉快、积极的心境下从事活动的成功比率要远远大于那些在压抑的、痛苦的心情下的成功比率。所以收拾一些你的心情,或许有意外的收获。

    ★好胜之心,誓不低头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人生在世,就是一个不断追求高势的过程。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生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好胜之心首先源于对自己的信心,只有自信的人才有好胜的心气。在竞争激励的当代社会,好胜早不是古语中所表达的贬义词,相反没有好胜的心态,是不能赢得成功的。好胜既是一种对成功的渴望,又是对自我能力的肯定。有了这样的心态,才能激励自己在艰苦的环境中毅然地走下去,直到到达终点为止。

    有了好胜之心,进而才能有坚持到底、誓不低头的决心。如果对于成功的渴望不那么强烈,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便很轻易动摇,半途而废,无果而终。只有对成功的极度渴望,才能燃烧起人类内在的小宇宙,激发出你平时自己都发现不了的潜力,从而击败困难,到达胜利的彼岸。

    好胜之心是一个成功必备的心态,然而这个心态要有一个理性的前提。疯狂的、不切实际的好胜之心,是不健康的,容易使人走火入魔。然而理性的、健康的、切合实际的求胜是“必须”的。

    好胜心是不能缺少的,建立在真实、客观基础上的好胜心尤其重要。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求胜之心,那么赶紧行动起来吧,分析一下自己的实力,为自己找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吧。

    再苦也要笑一笑:

    求胜是个人或集体上进的表现。没有上进心,不求进取,只能如逆流中的小船般,顺势而下,最终打翻在激烈的浪潮中。拥有好胜的心态、理性的“野心”是成功的第一步。因为理性的“野心”不但给你树立了奋斗的理想,更给你提供实现理想的动力和誓不放弃的决心。

    ★积极之心,看到更好

    同样的一个园林,同样的一朵玫瑰花,积极乐观的心则会看到美丽的花瓣和清晨透彻的露珠;而悲观消极的心则看到花下伤人的尖刺和清晨微冷的天气。一个笑脸,一个苦脸,不一样的心情,恐怕今天一天的成绩也大不相同。积极乐观的人总是能看到更好的情景,所以在好的心情下,他就能够处处顺心,做什么都游刃有余;而悲观厌世的人总是看到那些令自己讨厌的情景,在恶劣的心情下,又怎么能够顺利地完成工作呢?俗话说,倒霉的人喝凉水都塞牙缝儿。事实上,水怎么能够塞牙缝儿呢,不过是人的主观感受罢了,心情不好自然看到什么都觉得不好,干什么都觉得不顺利,自然就有了“屋漏偏逢连阴雨,船破又遇打头风”的主观感受。

    可见,保持一颗积极乐观、充满热情的心有时候能扭转乾坤,让生命出现转折的奇迹。一个人如果有高度的热情,积极的心态,必胜的信念,那么还有什么他办不到的呢?世界只会为那些积极的、乐观的人敞开绿灯,使他们的事业有更快的加速度。所以说成功者的必备便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他乐观的面对人生,所以成功与他的距离便比别人稍短一点。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他们在平时确实是乐观的,上进的,但是唯一不足的是:关键时刻掉链子。每当关键的环节时,他们便失去了往日的自信、热情和积极,于是大部分人总是与成功擦肩而过,他们真的是与成功很近了,但是总是距离那么一点点。

    积极的心态要保持在每一个时刻,坚持住你就有成功。你或许不信,难道心态这个东西真的如所说的这般神奇吗?从下面这个小故事,你便可以形象地看到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消极的人生态度到底有什么区别。

    农业自动化机械厂生产出了一种新的农场机器,为了扩大市场,他们先后分别派出了两名员工去一个农场推销新设备。最先去的这名员工工作态度认真,也很勤劳,唯独心态不好,总是悲观地看待自己的工作和人生。当他来到这家农场后,看到这里的农民都是靠人工在田里种植和收割,于是非常失望。他想,这里的农民是不会买我的设备的,他们都靠自己的人力来完成,看来我又是白来一趟了,真倒霉!于是他一句话都没有说出来,就扫兴而归,写了一份推销失败的报告交上去了。上级一看,非常奇怪,心想,如此先进而又省时的机器,竟然没有推销出一台,不可能吧?于是他重新派遣了一名员工再次去那个农场去推销,这位员工是公司的金牌推销员,积极而又上进,一流的口才,几乎没有什么能够难得住他。当他来到农场一看,立刻展颜而笑:太好了,简直是太顺利的推销过程了。这家农场居然都是人力做工,这下不但可以推销出这种新设备,就连其他一些设备也可以展现给他们使用阿。于是他把农场所有的农民都聚集起来,满面红光的说:“大家好,带给大家一个好消息,你们终于可以不这么辛苦劳作了,安装上这种设备,在同样的时间内,你们仅仅花费以前十分之一的力气,但是绝对能够收获十倍的成果!”很快大家被他的情绪调动起来,纷纷尝试这种新设备的神奇效力,结果这批新设备在这个农场打开了非常好的销路。

    两种不同的心态,却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在同样一个农场中,同样的一批客户,同样的一种产品,仅仅由于一个心态的差异,却导致了一个不战而败,一个大获全胜。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就是这个例子的翻版。很多失败的原因或许与客观条件无关,而仅仅是主观心态有问题。消极的心态多半导致不战而败,没有开始就已经宣告了失败的结局。“我能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成功人士的口头禅,这不仅仅是一种自信,更是一种积极心态的表现。

    再苦也要笑一笑:

    一个积极的人,总能看到充满希望的未来,总能看到美好的事情,总有更大的动力驱使自己前进。请保持一颗积极的心吧,这或许正是你寻找许久的根源。

    ★希望之心,抓住理想

    对未来充满希望,人生才有前进的动力。所以说成功的人都怀有一颗希望之心,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坚信明天可以比今天更加美好,所以他们才能有勇气,有动力不断前进。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类对于未来的一种有可能实现的想象。有了理想,人类才可以按照它的方向去努力;有了理想,人类才能在艰苦的探索环境下坚持下来。当然理想不是无根无据的幻想,它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客观的个人条件基础上,否则就是无道理的空想,是没有现实意义的。

    有了希望的心,有了理想的路,前途才更加明确。不要在没有思考,没有分析前就消极地把事情打上不可能实现的标签。事实上你要鼓励自己“你能行”,有希望才能有动力,你才会在探索的过程中无所不利,勇往直前。

    能够把绝望变成希望,不让身体的缺陷限制自己对理想的追求,汤姆·邓普西就是这样一个不平凡的人。汤姆·邓普在出生的时候,只有半只脚和一只畸形的右手。自从懂事以来,父母就告诉他,不要对自己的人生绝望,不要因为自己的残疾而感到生命受限,别人可以做到的事情,你同样可以成功,甚至可以期望自己能够做得更好。小时候,汤姆·邓普和别的孩子一起参加童子军团,那些健全的孩子完成行军10里的时候,汤姆也坚持走完了10里。后来汤姆·邓普发现了自己的一个优点:他可以把微榄球踢得比其他在一起玩的人还要远。于是他让鞋匠专门设计了适合他的身体特点的鞋子,然后他积极地参加了橄榄球队的入队资格测试。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他通过了踢球测验,还得到了冲锋队的一份合约。然而当教练看到他的身体条件以后,遗憾地告诉他:他不具备成为职业橄榄球员的条件,应该去从事其他的事业。不过汤姆·邓普坚持让教练给他一个机会,教练虽然心存怀疑,但是看到这个男孩这么自信,不忍心打击他,终于答应给他一个机会。在一周后的友谊赛中,汤姆·邓普踢出了55码远的得分,让教练也不得不对他另眼相待,大加赞许。这次胜利使他获得了专为圣徒队踢球的工作,而且在那一季中为他的一队踢得了99分。然后到了最伟大的时刻,球场上坐满了球迷。球是在28码线上,比赛只剩下了几秒钟,球队把球推进到45码线上,但是根本就可以说没有时间了。教练喊到:“汤姆·邓普进球!”当汤姆进场的时候,他的队距离得分线有55码远,球传接得很好,汤姆·邓普拼出全力踢在球上,全场的眼睛都盯在这个球上,同时为汤姆·邓普担心着,这球能够达到所期待的距离吗?

    最终的成绩得到了全场的肯定,球在球门之上几英寸的地方越过,裁判举起了双手,表示得了3分,汤姆一队以19比17获胜。球迷狂呼乱叫为踢得最远的一球而兴奋,汤姆·邓普虽然身体残疾,却为整个球队的胜利赢得了最后一分,也为他的人生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当记者问他是什么给了他如此巨大的力量时,他微笑着说:对生活的希望,对生命的热爱。虽然我的身体有些不利条件,可是我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人生的理想。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对生活充满希望,不要轻言放弃。

    近几年来,由于抑郁症而放弃生命的案例已经屡见不鲜。很多高层知识分子甚至包括一些事业有成的人都选择轻生来结束自己珍贵的生命。在一封博士的遗书中,他曾多次提到由于时常感到生命没有意义,丝毫寻找不到任何希望之光而选择离开。心理学家分析:抑郁症大多来自于对生命的失望,患者由于心中缺少对未来的希望而容易选择轻生,除了药物治疗外,最关键的是个人要主动地调节自己的心态,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要对自己的人生充满希望。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希望之心都是不可少的。失败的人具有了希望之心,才可以百战不挠;成功的人具有了希望之心,才可以不骄不躁,继续进步。希望对于任何人都是必备的,人生若没有希望,就成了一片死海。大多数失败平庸者并不是他们的能力有问题,而恰恰在于他们的心态。

    再苦也要笑一笑:

    没有希望之灯的人生,就像一个在黑暗中航行的小船,很容易因为害怕风浪而搁浅。

    ★坚韧之心,决不放弃

    “不抛弃,不放弃”已经成为这两年来无人不知的流行语,而《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也成为无人不晓的人物,他以他的朴实的、坚韧的心态向人民阐述了一个深刻而又简单的人生哲理:坚持不放弃,你就能成功。

    许三多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也不是一个英雄,但是他却凭借他那颗坚韧的心,完成了很多即使聪明人也完成不了的事情。从最初呆板、懦弱的“三呆子”,到不合格、没有优点、缺点一堆的“许木木”,直到最终完全成形的好士兵“许三多”,这部电视剧不仅仅打造了一个“孬兵”的成长历程,也打造了一个因为坚持的心,而打动了无数观众、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视奇迹的神话。剧中的许三多不英俊不聪明,不机灵不潇洒,既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几乎没有什么光辉事迹。他以文化低,智商不高,能力有限的面貌示人,一反“光环男一号”的传统,成为普通人的典型代表。然而这个普通人身上却有一股傻傻的韧劲,愿意埋头苦干直至成功。许三多用他平凡的形象和经历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不抛弃,不放弃”就能成功的故事,许三多的精神形象地表达了我们这一小节所讲的精髓——坚韧之心,永不放弃。

    坚韧之心是成功不可缺少的心态。你可以是不聪明的,不机智的,没有经验的,没有天赋的,但是你不可以是没有恒心的。没有一颗坚持到底的心,再简单的事情也可能因为你不坚持而以失败告终。

    图坦·卡蒙法老王墓挖出的宝藏就陈列在开罗博物馆内,其内的第二层楼大部分放的都是灿烂夺目的宝藏,像黄金、珠宝、饰品、大理石容器、战车、象牙与黄金棺木等等,这些巧夺天工的工艺吸引了无数的参观者和考古学家,然而要不是因为霍华德·卡特坚持决定再多挖—天,这些震惊世界的宝藏也许仍不见天日。

    1922年的冬天,霍华德·卡特几乎把所有可能出现年轻法老王坟墓的地方统统考察了一遍,仍然没有收获。然而就当他们几乎放弃了可以找到法老坟墓的希望时,霍华德·卡特坚持让他的赞助商在提供一天的支援,他不甘心就这么轻易放弃。出乎众人意料的事,就是这一天的坚持,轰动了世界,改变了霍华德·卡特的人生,他成功了。卡特在自传中这样写道:“这将是我们待在山谷中的最后一季,我们已经挖掘了整整六季了,春去秋来毫无所获。我们—鼓作气工作了好几个月却没有发现什么,只有挖掘者才能体会这种彻底的绝望感;我们几乎已经认定自己被打败了,正准备离开山谷到别的地方去碰碰运气。然而,要不是我们最后垂死的一锤努力,我们或许永远也不会发现这座超出我们梦想所及的宝藏。最终,我们还是成功了。”

    再苦也要笑一笑:

    坚持不懈便能换来成功。新时代的“三多”精神我们是不能丢的,坚持多一点,信心多一点,乐观多一点,也许成功就在距离我们半英里的地方,也许成功就在第二天出现。

    ★平和之心,得失随缘

    人生在世,无论是面对荣华富贵、位高权重,还是面对穷困潦倒、失权失势,都要以一颗平和之心处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得失随缘不仅仅是古人赞赏的一种精神,更是处于这个风云瞬变的时代,所必需的一种心态。平静地面对风雨大浪,因果得失,才是成大事业者的一种气魄。

    中国道家学派一直推崇的便是这样一种思想:逍遥而游,得失随缘。权力、财富,地位不过都是过眼云烟,身外之物,如果因为它们而扰乱了自己的心绪,那么非智者所为。追求成功、名望本身并没有错,不过对于成败要以平和之心待之,这样才不会被成功迷失心智,丧失自我。

    追求权位的人希望有一天一掌遮天,力挽狂澜;追求财富的人希望自己富甲天下,纵横金融;追求名望的人希望自己高高在上,一世英名;然而庄子却说道:“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追求这些浮名利禄不如追求一颗平和之心,任何东西皆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倘若能够看到生命的真谛,想必才能够真切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明白世间之事可以追求,但不可强求,得失随缘才是明智之举。

    李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可谓声名显赫,功绩卓著。年轻的他便对权势有着极度的热爱,于是他拜荀子为师,学习帝王之术、治国之道,以求将来有所成就。

    公元前247年,李斯来到秦国,先在秦相吕不韦手下做门客,取得了吕不韦的信任,凭借他的推举,李斯当上了秦王赢政的近侍。李斯利用经常接近秦王的机会,劝说秦王抓紧“万世之一时”的良机,“灭诸侯成帝业,终成天下一统”。秦王接受了李斯的建议,先任命他为长史,后又拜为客卿,命令他来制定统一天下的策略。

    公元前237年,秦国宗室贵族利用各种借口要求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李斯不甘这样走下历史舞台,于是他写了《谏逐客书》,劝秦王收回成命。

    秦王看了《谈逐客书》深受感动,于是取消了逐客令,恢复了李斯的官职,他佐助秦王政,用了仅仅十年的时间,就先后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大业。李斯当上丞相以后,利用权职,大肆改革。历史上著名的惨剧“焚书坑儒”就是李斯建议的为了打击儒生、诽谤朝政的倒行逆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后,李斯害怕自己的权贵地位因先帝的去世而受到影响,于是为了保住他的利益,他和赵高狼狈为奸,伪造遗诏,立少子胡亥为帝。他一生精明,却万万没有想到赵高篡权后又施展阴谋,诬陷李斯“谋反”。李斯就是因为私心而一时糊涂,从而落了身死族灭的下场。他临刑时和他儿子抱在一起痛哭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试想,倘若李斯早就有一颗平和之心,淡然地看待权贵和地位,能够做到天天牵着黄狗打猎这点要求就满足了的话,又岂能被赵高蒙骗,卷入一场黑暗的政治陷阱中呢?

    平和之心,贵在淡然。《道德经》中对于平和之贵也有过如此评价: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古代的圣人告诉我们,如果对于荣华富贵和屈辱不能淡然对之,这不是圣哲之人的举动。要做到荣辱不惊,必须首先在心态上放平稳,不能仅仅一些得失了迷失了心智,做出一些后悔的行为。这些不明智的行为,小则影响一时,重则影响一生,可谓得不偿失。

    有一颗平和的心,就要做到淡薄名利,分清是非,懂得生命中什么才是最珍贵的。有了千斗黄金,换不来诚心一笑;有了天下权势,换不来健康的身体。人生的价值在于活得快乐和幸福。然而,生命是否快乐和幸福是人的主观感受,一颗平和的心比一颗计较利益得失的心更容易看到幸福罢了。

    再苦也要笑一笑:

    人的一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只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以平常之心,当平常之事待之,乐观向上,得失随缘,心态就会平衡。从容的对待生活才是智者之为。

    ★谦虚之心,不上巅峰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谦虚不但是人类的美德,更是一种从容的心态:谦虚之心,才能给人生留出更大的空间。有了不上巅峰的坦然,才能爬上更高的山峰,没有最高,只有更高,谦虚的人生才是不断进步,不断高攀的人生。

    提起姚明,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这个身高超出2米的篮球明星深得人心,即使他已经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可是谦虚的特质依然在他身上显现。对他而言,谦虚是他不能放弃的美德。即使在把谦虚看作虚伪或无能的美国,姚明也没有放弃他的谦虚。在一场球赛中,当他贡献了41分的时候,他依然没有给人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感觉,面对记者他依然谦逊的评价自己,即使在奥尼尔面前,他取得了绝对优势,他也没有炫耀自己,而是夸赞对方。记得有一次,美国媒体称赞他是NBA的第一中锋时,他只是谦虚地回答道:我会做得更好。在姚明身上,他谦虚的优点或许大大亮过他的篮球得分,中国传统的谦逊文化被他完好地得到了传播和发扬。

    东汉初时,名将冯异在建立东汉王朝的战争中屡立功勋,但是他在每次战争后,都是独自一人躲在大树下,静思功过,从来没有聚集一帮人摆庆功宴等等,因此世人称赞他是大树将军,同时也为他的谦虚的品质折服。

    谦虚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如果总是高高在上,自以为是,那么只能是故步自居,永远也得不到大的发展。刘邦的左右手之一张良便是谦逊之人。

    一日,张良在外散步,当他走上一座桥上时,一位老人也走上了桥。他走到张良面前,弯身脱下鞋子,扔到桥下,然后以命令的口气对张良说:“年轻人,下去把我的鞋子捡上来。”张良虽然觉得这个老人不该让他去取鞋,可是念在对方是老者,于是谦逊地说:“好吧。”他跑下桥去,捡起了鞋子,再回到桥上来递给老人。

    老人没有接鞋,对他说:“小伙子,替老人家穿上。”张良无奈,心想,好事做到底吧。于是跪在老人身下,帮他穿上了鞋子。老人对他说:“你这年轻人还值得一教,五天之后天亮时,你到桥头和我见面吧。”

    五天后,张良准时来到了桥头,然而老人已经在那儿等候了。老人说:“你迟到了,五天后再来吧!”于是老人生气地离开了。过了五天,天才微亮,张良就赶到桥头去,可是那老人还是比他早到了。老人说:“你又迟到了!倘若你有心学东西,五天后再来吧!”

    张良并没有放弃,他虽然不肯定老人是否在作弄他,但是他还是决定五天后去探个究竟。到了第五天,张良没有睡觉,半夜就到桥上去等待老人。不久,老人就来了,这次他没有训斥这个年轻人:赞许地说道:“不错,这才是虚心拜师的作法啊。”老人从怀里拿出一本《太公兵法》,对张良说:“只有谦虚的人才能做到能屈能伸,将来才有可能拥有一番作为。这本书你拿回去好好研究,将来必能助你成为国之栋梁。”张良从此潜心研究老人赠与的《太公兵法》,后来他听说汉王刘邦带兵起义,便投靠刘邦,用所学所知辅佐刘邦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军事胜利。刘邦在张良的辅佐下,最后推翻秦朝,建立了汉朝。

    居功自傲的人是目光短浅的,他们容易因为一次两次的成功就自以为是,放弃继续进步的旅程。世界上是没有真正的巅峰的,只要生命在,那么我们就可以继续努力,继承了这样的美德,才能保有一颗谦虚之心。自吹自擂、自我膨胀只会导致最终的梦想破裂,一个真正懂得人生的人是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吹嘘上的,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才能实现自我超越。

    再苦也要笑一笑:

    谦虚是一种美好的道德修养,有了这样的修养,人生才更加美丽和充实。常怀有谦虚的心态,才能不断的自我升华。“宰相肚里能撑船”,对于谦虚的人而言,人生是一个永远也注不满的瓶子,他们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心胸,不断地吸收精华,才能天天都有新的进步。

    ★好学之心,每天进步

    对于好学的益处,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著名的评价:“以其好学之心,假之以年,则不日而化矣”。其意思就是说,倘若人能够有一颗好学的心,那么几年以后,这个人不可同日而语,必将取得大的成就。

    “性相近,习相远也”。每一个人生下来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而恰恰是后天的学习让他们各有所长,从而走上了不同的岗位,走上了不同的领域。学习之重,是孔圣人一直所强调的。学习是一个人由无知走上智慧的唯一之路,要想成大事业,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否则就是白日做梦。那么知识何来呢,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可见,学习的重要性远远大于了天资等先天条件,勤能补拙,倘若能够早点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那么你就比别人早到终点一步。

    好学首先表现为勤奋,懒惰的人天天口头上吵着要学习,但是却懒于付出行动,丝毫收获不到成果。勤奋的学习理念,端正的学习态度是好学之心不可缺少的两大元素。

    勤奋的人才有可能成功。当有人问鲁迅先生为什么能在文学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时,鲁迅先生说:“我没有什么天分,我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读书、写书罢了”。这就是成果的秘籍。勤奋是大多数平庸的人懒于去做的事情,他们可以找到各种理由来安慰自己,把自己的好学之心扼杀在摇篮中:今天周末,怎么能学习呢,这么好的天气应该去公园中打牌;算了,今天太累了,看书的计划取消吧,改日再看;这书有什么好看的,看了以后也会忘,不如不看,出去玩会……长期以往,你便失去了学习的习惯,好学对于你而言就成了神话。

    在一般人看来,秀彬算不上命运的宠儿,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也不是天资聪明的人,小时候连初中都没有读完就回家帮助父母料理家务。然而,秀彬的好学是有目共睹的,他从小就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由于对物理和化学有特殊的偏爱。

    他总是利用一些闲暇的时间来自学那些方面的知识。那时候为了养家,他在外出打工的日子里,依然选择到报酬不高,但是却可以学习和做实验的药店工作。空闲的时间里,他没有像别人一样休息,反而是利用药店里的各种“器材”来做实验,潜心研究。那些器材,不过是药店里边的废旧平底锅、烧水壶和各种各样的瓶子。艰苦的工作并没有妨碍他的学习,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他通过自学把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物理化学教材都学习的滚瓜烂熟。多年的努力是不会没有回报的,他的好学终究带给了他回馈:他成功地研制出三项国际领先的新成果。如今,他以在电化学方面的杰出贡献以及出色的领导才能担任国家学会的会长。

    无论对于个人和集体,学习都是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没有好学之心,个人不能进步;没有好学的氛围,集体的发展也停滞不前。建立学习型企业,培养学习型人才已经是当代社会的要求。20世纪70年代名列《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行榜的大企业,有三分之一已经销声匿迹了,这些被淘汰的企业和企业领导者面临的困境或许大不相同,然后他们大都有一项失误,那就是忽略了学习的重要性。

    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曾表明,学习是个人不可缺少的素质和心态,不想学习的人无法存在于我们企业,同样无法生存在我们这个社会中。为了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企业成员都怀有一颗好学的心,他进行一番改革,设立惩罚机制,督促学习。比如集团在优秀员工中选出800人参加考试,这800名优秀员工同时开考,由总公司命题、请内部专家评卷,前20名由总裁面试后,录取8名。第一名每月工资涨5000元;第二名涨3000元,第三名涨2000元。其余5人,每人每月涨1000元。他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重要的,每天能够学一点东西,前进一段距离,那未来的收获是可观的。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好学的心能够让我们每天收获一点点,如果天天进步,我们数日以后或许就能达到“不可同日而语”的境界。我们或许不是天才,或许没有天赋,可是勤奋好学同样可以助我们登上成功的高峰。即使是一个天才,倘若不学无术,不求进取,恐怕也难成一果。天才都是从勤奋走来的,好学的心不过是把他天才的一面展示出来。

    再苦也要笑一笑:

    不管你本质如何,天资聪明或者笨拙,你都需要有好学的心态。好学的心能把矿石锻造成金子,能把任何一个人都培养成一个天才。

    ★快乐之心,乐观处事

    悲观的人总是在大叹:我的快乐在哪里,谁抢走了我的快乐?事实上,快乐是一种心情,一种心态,是自己控制并给予的,外人如何能剥夺你快乐的权利呢?保持一颗乐观的心态,快乐便能常驻你的身边。心态的调节作用是巨大的,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心态下,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局面。乐观的人总是能够看到美好,看到希望,从而心情愉快;悲观的人总是看到黑暗,看到绝望,从而哭泣和厌世。

    下面我们来读一个小故事,这则幽默的传奇或许博得你一笑,同时也希望你能领略到乐观心态的珍贵之处。

    从前,某个热带国家的国王有个非常乐观的贴身侍从,他总是能够从坏的事情中找到乐观、开心的理由,有时候这个侍从的乐观精神偶尔也会让国王受不了。

    一天国王和这个贴身侍从外出打猎,然而当国王砍椰子来当午饭的时候,由于用力过大,弯刀失手砍断了脚趾。这时候,侍从从远处走来,手中抱着捡来的干草,国王皱起眉毛,骂道:这该死的椰子,该死的弯刀,把我的脚趾给伤了。这个乐观的侍从安慰国王说:“您不要着急,这是一个好消息啊。”

    国王痛苦难耐,生气地叫道:“什么?你再说一遍?”

    “这是一件好事啊!在这表面的意外后面肯定有我们还没有看到的好处。”侍从再次肯定地回答。

    国王大怒,心想这个该死的奴才竟然嘲笑我,于是抓起奴才,把他扔进了枯井里,一个人气冲冲地找寻回城堡的路。

    没想到的是,在回去的路上,国王由于没有带将领,被一帮土著人抓住了,他们认为这个国王正好可以用来作为这个月献给山神的祭品。土著人把他带到了部落的祭司面前,祭司从头到脚把这个活祭品检查了一遍,当他注意到祭品少了一个脚趾时,他命令土著人把犯人释放:“这个祭品不合格,少了一只脚趾怎么能够祭奠神灵呢,你们再去找一个人来,放了他吧。”

    这个国王便因为先前的受伤而捡回了一条命,他回到城堡,想起了那个侍从的话,觉得非常有道理——表面的意外或许还隐藏着好处。于是他带领一批武士去把那个掉进井里的侍从救上来。

    当国王达到枯井时,他以为那个侍从肯定在悲伤的哭泣,没想到他竟然在那里快乐的吹着口哨,一点也不担忧。

    国王把他救出来以后,真诚地对侍从说:“你说的对,幸好这场意外,才把我从神灵的祭奠中给解救出来啊,他们想把我扔到火山里去,但他们看到了我少了颗脚趾,就放了我。这真是个奇迹。你是个先知,我真不该把你扔到井里!”

    侍从说:“噢,不,国王,幸好您把我丢在了井里。”

    国王不解:“这次你又有什么结论?”

    “如果不是您把我扔在井里,救了我一命,我现在恐怕在天上侍奉神灵了。”侍从解释。

    多么乐观的心态啊,我想如果我们也具备这样快乐的心态,恐怕没有什么坎坷或者挫折能够把我们打倒。“赛翁失马,焉知非福”。有了这样的乐观心态,就能坦然地面对得失。爱迪生就是这样一个乐观的人,这种乐观给他的发明创造发挥了一臂之力。

    在爱迪生67岁那年,他苦心经营的爱迪生工厂发生火灾,整个工厂毁于一旦。那一天,爱迪生损失了算起来不少于200万美元,这么多年的精心的研究也全部付之一炬。更令人痛心的是,由于那些厂房是钢筋水泥所造,当时人们认为那是可以防火的,所以,他的工厂保险投资很少,每一块钱只保了一角钱。

    当他的儿子查尔斯·爱迪生听说这场灾难之后,紧张地跑去找他的父亲时,他发现老爱迪生就站在火场附近,满面通红,满头白发在寒风中飘扬。查尔斯后来向人描述说:“我的心情很悲痛,他已经不再年轻,所有的心血却毁于一旦。可是他一看到我却大叫:‘查尔斯,你妈妈在哪里?’我说:‘我不知道。’他又大叫:‘快去找她,立刻找她来,她这一生不可能再看到这种场面了。’”

    看,多么令人佩服的气魄!对于乐观的人而言,外人眼中糟糕至极的事情都可以转化成可以坦然面对的事。

    再苦也要笑一笑:

    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而已,如果总是悲观看待这个世界,那么快乐何在?乐观是快乐人生的催化剂,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应该乐观地接受、积极地去改变,快乐的心情可以让你更加有效率地战胜困难,赢得胜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