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是福,境由心生
苦难是每一个人都不想面对的,但是当它出现在我们的生命中时,我们又无法逃脱,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换个方向来看待它——吃苦是福。
苦是人生不可缺少的钙元素,如果你没有吃过苦,说明你的人生不是完整的,学会吃苦,懂得如何吃苦,你便能够从中收获巨大。苦,虽然折磨人,但是同时也是锻炼人的最直接的方法。吃苦是一种资本,因为不经历一番寒彻骨,怎有梅花扑鼻香?只有尝过了人生之苦,收获的果实才能更加甘甜。
一个在温室中长大的孩子,没有风雨的锻炼,没有烈日的烘烤,很容易一走出温室就经受不起外界的恶劣条件而被击垮,这种精神上的缺钙现象同样告诉我们,适当的吃苦是必须的。苦,锻炼了人的心智,磨炼出人的意志,使人能更乐观地憧憬着美好,境由新生,路便越来越好走。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吃苦是福,是成就一番大事业前不可避免的前奏。
据说在亚马逊平原上生活着一种雕鹰,这种鹰被称为亚马逊平原的“飞行之王”。然而成为飞行之王的路是不平坦的,必须经历一段其他鸟类从未吃过的苦头才行。当小雕鹰刚学会飞翔不久,它的母亲便把它的翅膀上的大部分肋骨弄断,然后把小雕鹰叼到山顶、树梢等高处,再从上往下扔,强迫小雕鹰忍痛飞翔。困境中的小雕鹰有强烈的求生力,它的受伤的翅膀依然可以扇动,这时候由于骨骼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受伤的翅膀在充血中得到历练,当它痊愈后,那双翅膀就如再生的凤凰,充满神奇的力量。但是如果有好心人,把小雕鹰带回家,把它的伤口包扎好,让它慢慢养伤,那么它就躲开了吃苦的经历,但是当把它重新放回到平原上的时候,它就无法再飞高了。吃苦是福,吃苦才给了小雕鹰一双神奇的、充满力量的翅膀,
人生是幸福和痛苦的复合体,我们无法给谁保证他的人生全是甜蜜,相反我们却可以肯定每一人的人生都是幸福和痛苦的混合。幸福可以给你美妙的感觉,而痛苦却可以给你异于常人的翅膀。
世界著名画家凡·高的一生可谓是历经万般苦难,从《凡·高传》中字里行间,我们都可以深刻体会到这位伟大的画家的伤口和疼痛。这个世界上或许没有人可以真切体会他的苦痛。我们难以想象,是什么样的痛苦可以让他自己忍心用剃须刀片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我们更难以想象,是什么样的苦难可以让他在麦田中竟然对着自己的胃部开了一枪,而且是不致命的一枪。两天之后,这位画家才在剧痛中去世。
或许他早以精神崩溃,或许他早就厌烦了这个苦难的人生,然而苦难却又同时给了他旷世的创作灵感。这位年轻的画家在他短短的37年的生命中,却奉献出了震动世界的名画。他早期的画喜欢用荷兰画派的褐色调,但他天性中存在的热情使他抛弃荷兰画派的暗淡和沉寂,并迅速远离印象派,因为印象派对外部世界瞬间真实性的追求和他充满主体意识的精神状态相去甚远。在他的画作中,不是以线条而是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
历史证明,这位生前一直不得志的画家,在其死后若干年终于得到了承认。他的一个作品《加歇医生的肖像》如今已被拍出了8250万美元的天价。这是作者的苦难赋予它的价值。
作家史铁生虽然失去了双腿,然而他却用心灵和鼻尖感动了一代人。在他最青春得意的年纪时,他却失去了双腿,这种苦难是一般人无法忍受的。然而,史铁生坚持走过来了,并且成为了一名作家。对于苦难,他这样说:“我越来越相信,人生是苦海,是惩罚,是原罪。对惩罚之地的最恰当的态度,是把它看成锤炼之地”。
吃苦是难免的。这苦有轻有重,无论命运给你安排了哪一种,你都无从抗拒。但是要相信命运是公平的,你的苦有多大,它后面的甜便有多大。
再苦也要笑一笑:
不要害怕吃苦,要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苦难,接受苦难。当你克服它的时候,就是你自由翱翔的时候。
★苦不尽,哪有甘来
记得小时候买过一种苦味糖,这种糖刚开始吃的时候,非常苦,很多孩子因为忍受不了而吐掉,然而只要坚持一小会儿,外面的苦层化掉之后,剩下的部分就格外甜了。如果因为经受不了苦味而早早地把糖丢弃,那么也就尝不到后面的甘甜了。苦不尽,哪有甘来?人生就是一块苦味糖,先苦后甜,或者苦甜掺半才是它的真实味道,如果你因为它的苦味而早早地对它放弃了希望,那么人生的甘甜也永远不会到来。
20世纪20年代,贝里·马卡斯跟随父母从俄罗斯来到美国,全家在纽威克一个穷人聚居区安顿下来。他的降临让他久患风湿病而无法下床行走的母亲重新可以走路。母亲常常告诉他,对生活要有信心,生活总会苦尽甘来。母亲的能够再次下床行走恰恰验证了母亲的这条口头禅。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生活。
贝里·马卡回忆道,虽然母亲的风湿病没有完全康复,但她从不抱怨生命,她甚至会不时取下手上缠着的石膏绷带,在寒冷的冬天为孩子们洗衣服,在炎热的夏天为孩子们做饭。尽管生活艰辛,母亲始终相信苦尽甘来这一道理。
马卡斯从小的理想是上医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大夫。因为家庭的经济约束,他就近选择了路特格大学的纽威克校区,这样便可以住在家里而省下住校的费用。马卡斯开始学习医学预科课程,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一天,系主任通知马卡斯,已经为他争取到了上医学院的奖学金,然而他自己还必须另缴1万美元的学习费用。对于当时马卡斯的家庭状况而言,这是一笔巨大的支出,是负担不起的。于是,马卡斯只好退了学,到佛罗里达州去找工作。路上,马卡斯给母亲通了电话,告诉了她这个不幸的消息。母亲地回答给了他勇气:“孩子,不要失去希望,不要害怕吃苦,早晚有一天你会苦尽甘来的!”
后来,马卡斯在餐馆当了一年服务生,有了一定的积蓄后,他选择了新泽西州的药学院继续他的梦想。毕业后,他开始营销药品,这让他接触到了商品零售业,并开始喜欢上了它,直到他跳槽到西部一个名为“便民”的商品零售公司,他对于他的人生有了真正的想法。
在“便民”公司,他常看到不少自己动手装饰和修补住房的人来买各种家装必需品,但他们不可能在一处一次就买齐。一天,他突然有了一个主意:如果能有一家大商场,把所有的家装材料店,如厨卫设备店、涂料店、木材店全都包括进来,顾客岂不更方便?要是所有经销商都懂得怎样修马桶或怎样安装吊扇,岂不更好?这便是马卡斯的梦想的起源。
1978年的一天,老板召见他,马卡斯便向老板谈了自己的建议,希望通过他的提议可以把“便民公司”变成一家赢利的大型连锁超市。然而,老板认为这是马卡斯在他面前炫耀才能,于是不但没有接纳他的意见,反而将马卡斯解雇了。
母亲的话再次浮现在他的脑海中,他没有被打到,苦涩给了他更多的力量和勇气,他决定放手自己干。马卡斯利用这个被解雇的机会,决心自己当老板,着手实现创建一个大型家装材料总汇超市的构想。他的这个超市将面向人口众多的工薪阶层,他们是自己动手搞家装的主力,他这样做,正好为他们提供了及时的、恰到好处的帮助。于是,一个名为“家庭”的大型家装材料公司应运而生。
在马卡斯的悉心管理下,这个材料公司的生意非常红火,业务已经遍及全美,甚至开始扩展至全球。如今,马卡斯已年满72岁,他在零售业营销市场上奋斗了50余年。当谈及他的成功,他总是谦虚地说,这没什么,只不过是我一路坚持走来,最终苦尽甘来。
人生就是酸甜苦辣的百味瓶,你不可能一路走来都是含着蜜糖的。生活的真谛便是有苦有甜,先苦再甜,吃甜忆苦才是不断交叉的两种人生状态。
再苦也要笑一笑:
苦不尽,哪有甘来?用这条人生哲理时刻鞭策自己忍受磨难,不断前进,那么甘甜的生活才会在不久出现。
★苦难是必经的磨难
苦难是一所大学,凡成大事业者都是从这所学校合格毕业的学生,经历了苦难的磨炼,你才能够更加强壮。很多人当看到成功人士的光环时,便开始埋怨人生不公,这些人只看到了美好的一面,却没有看到他们也是从风雨中走过来的。没有经历风雨又怎么能看到美丽的彩虹?停止抱怨吧,敢于接受苦难的磨炼才是成功者该有的气魄。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苦难和机遇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而他们往往也是同时出现的,很多人因为害怕苦难而把机遇也关在门外。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看那些碌碌无为之辈,因为苦难而哭泣,因为不顺而惊慌,应该奋起反抗的时候却一蹶不振,丝毫没有斗争的激情,最终被打击地一败涂地。再看那些成功的人,他们微笑地面对苦难,勇敢地接受苦难的锻炼。他们深谙人生的哲理和智慧:苦难既然是成功必须的磨难,那么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杨怀保,一个在苦难中跋涉的年轻人,2006年湖南省学联授予其大学生品学奖,让我们从他的经历中感悟一下人生。
杨怀保一个普通家庭出来的孩子,然而父母的重病缠身、弟弟的年幼,使这些繁重的生活琐事都压在了他的身上。他从12岁起就成了家庭的顶梁柱,一路走到如今,由于那些生活的磨难,使他比同龄人更加坚强和懂事。
杨怀保上初中时,他的母亲因病丧失了劳动能力,这无疑是使这个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对于年幼的杨怀保来说,生活的磨难才刚刚开始。读高中一年级时,他的弟弟也开始上学。多病的父亲来到县郊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干活,才干了几天,膝盖便被钢筋砸伤。由于没有到正规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父亲的脚落下了后遗症,丧失了干重活的能力,一家人的生活陷入绝境。学校在获悉杨怀保的家境后,决定免除他3年的学费。
在父亲养病的日子里,杨怀保上高二了,家里想办法给他借来了200元钱。杨怀保把账一算,每天伙食费等一切开支不能超过2元钱,才能把这个学期读完。于是,杨怀保每天早上买好一天的6个馒头,早上吃一个馒头,喝一碗稀饭,中午就去学校餐厅盛一碗免费的汤,和着3个馒头吃,剩下的两个馒头晚上吃。那时候,正值长身体的年纪,杨怀保常常因为饥饿而体力不支。
然而,即使如此恶劣的条件,杨怀保还是坚持下来了。高三那年,当别人都在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冲刺的时候,他利用课下的时间和父亲去县城附近帮人收割油菜和小麦。那段时间里,杨怀保下午放了学便骑自行车带父亲到地里,一直干到凌晨1点多。拿工钱的时候,杨怀保惊喜地发现,一个晚上自己跟父亲居然可以赚60多元。
即便干活耽误了他很多宝贵的学习时间,他依然考上了湖南省的湘潭大学,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本科生。高考结束后的第4天,杨怀保独自一人来到西安找工作。在班主任老师的催促下,杨怀保揣着打工挣来的1200元,走入了湘潭大学。
在大学的每一天,当别人都在享受初来大学的闲暇和娱乐时,杨怀保却一下课就穿梭在校园里,寻找着可以赚到生活费的工作。2004年春节,回到告别半年的家中,杨怀保发现父母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正在长个子的弟弟也十分瘦小,他们都需要人照顾。杨怀保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大吃一惊的艰难决定:带着家人上大学。租房子、给弟弟找学校、帮父亲找份力所能及的活,杨怀保终于把一切都打点好,将父亲、母亲和弟弟都接到了湘潭。
为了挣钱养家,学习之余,杨怀保四处寻找打工的机会。2004年暑假,杨怀保在长沙一口气找了3份工作:白天骑上自行车,沿街推销口香糖,同时利用空隙兼做某大学的招生工作,晚上则到学生家中做家教。每天杨怀保清早出门,一直要忙到晚上10点多。一个暑假下来,他赚了5200多元钱。
2006年,杨怀保成功应聘到TCL公司。然而,因为父母需要人照顾,他最终忍痛把远方的工作辞掉了,做出了考研究生的决定。
短短二十几年,杨怀保却经受了其他年轻人所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苦难,然而他丝毫没有向生活的磨难低头。走到现在,他已经跨越了最困难的时期,相信以后的路会越来越好。苦难成就人生。罗曼罗兰笔下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也是一个苦难的宠儿,从出生到死亡,这个坚强的行者从未因磨难或是诱惑而改变自己心中坚强的信仰。
再苦也要笑一笑:
苦难是必经的磨难,这不仅仅是一条人生哲理,更是一条人生信仰。有了这样的信仰,无论受到多大的磨难,你都能坚强地走过去。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阳光总在风雨后。走过迷雾,阳光就会普照大地。
★逆境是上苍的礼物
上苍赐予梅花沁人心脾的芬芳,同时也给了它必须经受寒冷的逆境。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逆境是芬芳的前奏,逆境是成功的前提。我们要乐观地看待逆境的出现,不要躲避它的历练,记住一点:逆境是上苍的礼物。
当我们出生在人世间的哪一瞬,上苍就赐予了我们很多礼物,包括生命、语言、美貌、健康,当然还有逆境和磨炼。或许你会问磨炼也能称得上是礼物吗,里面都是一些痛苦和泪水,回答是肯定的。逆境让你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生,更加真切地体会生命。正是因为这些逆境的存在,你的人生才充满力量和斗志。
在地球上,有这样一种飞蛾,它的名字叫做帝王蛾。能称得上是蛾中之王的它们,具有比其他飞蛾更大的体型,它们的翅膀也比普通的蛾子更加有力。当帝王蛾出生前,它们被裹在严实的蛹中,它必须把翅膀从蛹中硬生生的拽出来。这个过程是痛苦的,如果经受不起它的磨炼,就会遭到优胜劣汰的结果:有的蛾子因为受不了疼痛而停止挣扎,最终将会困死在蛹中;有的蛾子则在不停地往外拽自己的身体,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磨着自己柔软的的身体,虽然很痛苦,可是却为它锻炼出了强健的翅膀。经历过这样的逆境之后,他们就具备了上苍赐予的神奇力量,成为蛾中最优秀的品种。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有一段非常著名的描写:“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从这段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凡成就事业者,都是从逆境走来的人。他们接受了上苍安排的逆境,勇于和它抗衡,才能得到后期的发展。
庸人制造逆境,贤才扭转逆境。逆境有时候便是上苍帮助你摆脱庸者的身份而悉心给你安排的。有的人不但不给予感激和接受,反而谩骂命运无情,社会不公,真是十足的愚人。法国画家库尔贝的一生几乎都是在逆境中度过的。然而,他的巨作《浪》却至今依然打动观阅者的心魂。
逆境出人才。在外留学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他们放弃了国内的安逸的生活,独自一人面对国外的种种困难,在那样的逆境中得到了很多的成长。在外留学时,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过辛苦打工的经历。他们白天上课,晚上去干活,还要忍受一些本地人的歧视和欺辱。从码头上扛大包的人群中,从餐馆中忙忙碌碌的人群中,从工地上扛水泥的人群中,都时常有他们的身影。有一位朋友回忆国外的那段生活时,说道,厉练,国外的每一天都如地狱般历练。那时候,由于语言不通,给生活带来巨大不便。上课也总是听不明白,需要课下花费十倍的精力重新温习。由于肤色不同,总会遭到谩骂和指点。一天赶三份小工,为了稀薄的收入,早上很早就得起来去送报纸。恍惚记得那时候,每天只能睡三个小时。当然,走过了最黑暗的路,现在便是收获的季节。
逆境才是磨炼意志的环境。在温室中如何健康成长,依然是缺乏一些生命的元素。逆境让人的生命更加完整。人的潜力是无限大的,很多时候我们在顺境中是不能把它们发挥出来的。这时候逆境就派上了用场,它可以刺激我们的斗志,激发我们的潜力。看中国的历史,多少名留历史的人都是从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走来的,正是这些经历才有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结果。
再苦也要笑一笑: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不会来的那么简单,它的前序就是那些令很多人退缩的苦难。真正地理解这些苦难的意义,才能敢于直面惨淡的逆境。逆境是上天赐予你的礼物,虽然外表可憎,但是金玉其内,不要拒绝,勇敢地接受它吧!
★面对死路寻求转变
地图告诉我们,世界上不仅仅一个方向。指南针给我们指的也不仅仅光是南方,当前方的路已经是死胡同时,请不要再执著地等下去,幻想有一天突然出现了大路,不妨转个身,换一个方向继续探索。生命总是充满戏剧化的转折,有时候仅仅需要一个转身,你的生活或许就从此不同。所以在生命地旅途中,应该保持一颗灵活的头脑,适当的时候用一张新地图来指导自己的行程才是智者的举动。
当我们前进的航程突然被失败的打击搁浅时,千万不要急于重新上路,一股脑往前冲只会带来更大的失败。我们要冷静下来,首先判断一下我们是否按着先前的地图航行,然后我们再从失败中寻找宝贵的经验,用它们来改善我们的航行地图,找到最好的路线。一件事情失败了,大抵有三种可能:一是此路不通,你需要另外开辟一条路,重新选择一个方向;二是方向没有错误,但是前方有障碍,应该想办法解决,有时候绕开障碍比撬开障碍更加省时省力;三是前方的屏障或者迷雾遮住了我们的眼睛,成功就在前方,我们需要再坚持一下。了解了失败的三种可能,或许能更好地为你的航行添加动力。
《易经》告诉我们: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有时候,一个智慧的、变通的选择胜过千万次辛苦的打拼。
一位富翁在非洲狩猎,一匹狼成了他捕捉的对象。然而他与这匹狼周旋了好久,最终也没有成功。他精心设计的狩猎圈套也没能诱惑住这匹称得上聪明的狼。富翁最后只能放弃,眼睁睁地看着猎物跑掉了。
他对当地的居民说:“太遗憾了,我狩猎这么多年,第一次碰到如此难缠的猎物。以前捕获过无数的猎物,像山羊、小牛、羚羊、豺狼等等,都能够掉入我设下的陷阱,可是今天遇到的这匹狼太聪明了。当我追赶它的时候,它被我追到一个近似于“丁”字型的岔道上,正前方是我的拍档在举枪等着它,后面有我在追赶它,他本应该可以选择岔道逃掉,这样他就落进了我的陷阱,可是万万没想到它竟然转头,朝我奔来,我一不留神,它就跑掉了。太可怕了,它怎么会察觉到那是陷阱呢?”
当地的居民向他解释:“这种狼是很聪明的,它们知道有时候巧妙地转换方向,反而为自己的生存争取了时间。如果一门心思往前冲,要么掉入陷阱,要么被抢击毙。他们能够敏感地察觉到,那条看似平坦的路上反而是设有陷阱。懂得变通成为这种生灵能够一直生存到现在的秘决”。
世界是永恒变化的,没有什么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很多人执著地按照一张老地图寻宝航行,结果要么触礁身亡,要么空手而归。所以说智慧的人要学会变通,要像那只非洲狼一样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变换方向,及时地绘制一幅新地图,才能“以一变应万变”。
在人生的航程中,风雨骤变,如果不能做出及时的判断,总是我行我素,因循守旧,沿用老一套的思维或者方法,那么成功必将来得不顺利。正确的发展方向直接决定了人生的成败。有时候成功仅仅靠勤奋是不够的,一个智慧的变通强过无数汗水的浇灌。如果汗水代表勤奋,那么智慧的选择就是确定你的方向、目标和位置。勤奋是必需的,然而这个勤奋必需用在正确的方向上,盲目的勤奋只能是事倍功半。
有人说,成功是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天分换来的。那么百分之一的天分就是对于变通的把握,虽然它仅仅占据了一分的比重,可是没有它,成功也无法实现。少了变通就少了成功几率。如果你总是从一个方向考虑问题,那么路子越走越窄,甚至通常还会走入死胡同。
再苦也要笑一笑:
要时常审视你的生命地图是否需要更新,适当的变通能有助于你找到更准确的方向,这样才能通过最短的路径到达理想中的彼岸。
★绝境之中寻找机遇
陆游曾如此写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也会遇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绝境,这时候悲观的人便会自怨自艾,不采取任何行动,反而蜷在绝境中等得失败的判决;而乐观的人即使遇到了无路可走的绝境,依然不会被打到,他们有信心在这一团迷雾中找到他们人生的“又一村”。
1959年,美国人维瑞尔与妻子罗娜和六个孩子去沙漠远足,他们没有在人们经常往来的道路上行驶,而是铤而走险,插到一条小路上进行沙漠探险。由于他们事先没有通知他人他们的去向,所以当汽车走出600米就无路可寻的时候,他们的通讯设备又出现了故障,以至于他们陷入了没有支援的绝境中。维瑞尔一家面对这样的绝境,没有失望地等死,他们积极地寻找求生的机会。
由于维瑞尔在拐弯时撞到一块有尖角的石头,因此碰坏了水箱。水从水箱中白白地流走了,维瑞尔一家人不但陷入了无路可走的地步,而且最糟糕的是没有充足的饮用水和粮食,仅有水箱里残存的一点混有防冻剂的冷却水。为了解渴,连这点水也被他们一人一口喝完了。妻子罗娜没有放弃求生的希望:她让孩子们在汽车的阴影下休息,以保持体力;与丈夫将两条毯子裁成条状,组成求救信号;还卸下倒车镜准备借用阳光的反射向空中的飞机发出求救信号;将备用的轮胎浸透了油以便随时点着为求救的信号;将四个轮胎罩放在地上准备采集清晨的露水。白天她把丈夫和孩子们的嘴唇及皮肤上的水泡都涂上口红,后来她发现沙漠表层下几厘米处较阴凉,便将孩子们的身体埋在沙子里,还将他们的脸部用东西盖上。她还折断近处的一棵树枝,剥去树皮吸树液;由于中午气温过高,孩子们的脸上的皮都破了,夫妻俩就收集小便,用破布抹在孩子的脸上借以降温;由于找不到水源,他们就将仙人掌切开在火上烤,吸水滴借以解渴。在这样炎热的绝境中坚持了三天,终于有抢救队发现了他们的求救信号,把他们救了出来。八个人虽然历经了生命的险恶,还是都安安全全地活了下来。没有一个人放弃生命。
人的生存意志是非常强烈的,在平时的环境中我们可以意识不到它的存在,然而当遇到绝境的时候,它便能被激发出来。所以遇到绝境时,我们不能失去希望,要冷静下来分析境况,寻找机会,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轮回后它们才能得以更美好的躯体得以重生。
再苦也要笑一笑:
如果说凤凰涅磐后,才得以重生的机会,那么当我们遇到绝境时,也不要惧怕,让苦难尽情地燃烧我们的生命吧,相信重生后的生命将更加多姿多彩。
★吃“苦中苦”为人上人
读过《钢铁是如何炼成的》的人或许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苦难锻炼了人生。无数成功者的例子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吃苦中苦,为“人上人”。成功哪有那么简单,不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就收获不了超越常人的成功。
从小我们就以悬梁刺股的故事自励自勉,事实上这个故事来源于两个历史人物。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东汉著名的政治家。据说他年轻时非常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当其他人都躺在床上舒服地休息时,他总是在伏案看书。后来他怕疲倦影响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用一根绳子,一头绑在房子的横梁上,一头栓住自己的头发。当读书疲劳打盹时,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于是就清醒了可以继续学习。而在战国时期,有个人名叫苏秦,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他年轻的时候,由于学问不多,未曾受到重用,而且家人对他也很冷淡,这些深深地刺激了他。于是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为了克服疲倦,他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猛烈的疼痛会把他的疲倦赶走,再坚持读书。数年以后,他果然才识过人,成为别人敬仰的政治家。
当然,讲述这些名人传记并不是说你必须做到悬梁刺股才可以成功。我们不宜模仿那些自我激励的做法,然而,这些故事却形象地告诉了我们成功并非那么容易,成功者的背后都是忍受和经历过苦痛和磨难的。很多时候我们仅仅是看到了他们耀眼的光环,孰不知“没吃苦中苦,何成人上人”?他们在背后也曾付出千倍于我们的努力,才成为我们所敬仰的名人。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同朝代的孙康也是如此,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但是他觉得睡觉浪费了很多时间。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是大雪映出来的光,正好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天气很冷,孙康的手和脚都冻冰了,可是他依然坚持读书。这种吃苦的精神最终让他的学识突飞猛进,大大超越了那些家中有钱的富家子弟,成为饱学之士。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王羲之是1600年前我国晋朝的一位大书法家,被人们誉为“书圣”。在浙江省绍兴市戒珠寺内有个墨池,传说就是当年王羲之洗笔的地方。王羲之7岁开始便练习书法,17岁时他便阅读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看熟了就练着写,据说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不知道写完了多少墨,不知道写坏了多少笔头。他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
无论是悬梁刺股还是雪地取光,这些故事都成为激励我们后人不怕吃苦的典例。
要以吃苦为乐,苦是甜的前味,只有敢于吃尽天下苦,方能收获天下之甜。换一种角度来理解生命之苦,或许你的人生便会豁然开朗。
★跌倒最低厚积薄发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人生就是一条波浪线,有众多的曲折起伏,高峰低谷相互穿插才谱写出生命之歌。处于高峰时,面对辉煌,每一个人的表现都是幸福的,没什么区别;然而当人生的低谷出现时,智者和愚者就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做法:智者即使跌到最低,依然心怀希望,不离不弃,做好准备,厚积薄发;愚者则悲观抱怨,一蹶不振,只会哭泣,丝毫不为改变现状而积极努力。
跌到最低怕什么,只有明天还在,希望就还在,在哪跌倒了就在哪爬起来。
蔡耀星,16岁那年因为工作时误触高压电,而成为高残者。一个晴天霹雳般的伤势让他的人生跌入了谷底,对于一个健全的人而言,有什么比失去双臂更悲惨的呢?
随着亲人的离去,蔡耀星必需学会独自面对生活。他没有对生活失去希望,因为没有手,他便学小狗那般用嘴直接吃饭;因为没有手,他不得不用脚趾、嘴巴、树枝才能慢慢地穿上衣服;对于他而言,两只脚便代替了失去的两只手。很快,他便学会了用脚和其他工具的配合完成洗脸、刷牙、洗头、写字、看书、梳头、上厕所等生活琐事。别人眼中的奇迹是他用十几年的时间慢慢练成的,每一天都混合着他辛苦的汗水,别人一个简单的动作,他甚至需要半天才可以完成。今年,在全国“炬光奖”颁奖典礼上,蔡耀星光荣地接受了属于他的人生奖杯。从他失去双臂的那一天开始,或许他就为了今天的荣誉而准备着。作为一个残疾人或许他的身体是不完整的,可是他的人生却比我们大部分健全的人要完整的多。
韬光养晦,厚积薄发——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权利,即使当我们跌入人生谷底的时候,我们依然有权利、有希望去积攒我们的能量,等待爆发的那一天。
喜欢看侦探小说的朋友或许都听过《菲洛·万斯探案集》这本著名的小说,然而对于他的作者,美国推理小说之父——范达因的人生经历,你或许就很陌生了。这个成功的小说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般来自于显赫的家庭,相反,他出生在美国的一个普通家庭,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他没有什么出国深造的经历,大学毕业以后,他便走入社会谋职养家。最初,他在一家杂志社上班,也会常常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年轻的他雄心勃勃,非常敬仰海明威那样的文学作家,并以之为人生的理想。然而,少年不得志,几年过去了,虽然他发表了不少文章,但仍然是无名的,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他甚至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觉得自己或许并不适合写作。
后来,他和杂志社老板出现了分歧,老板一怒之下,把他开除了。他又开始四处求职,很不顺利,工作一直没有着落,他的生活一团糟。一天,他忽然晕倒,不得不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他得了一种怪病,而且这种病在短期内没法痊愈,需要长期住院观察,同时还叮嘱他,住院期间,应该休息,不能用脑过度,做长时间的阅读是不利于恢复的。这个消息如同霹雳把他的人生打入谷底,他甚至有些绝望了。日子慢慢过去,然而他的病情却不见好转,他想,他不能如此等着死掉,他要做点事情,为他的人生留下点什么。于是他想起来医生的话:不能用脑过度,做长时间的阅读是不利于恢复的,那么他短时间看看书总可以吧。于是他找来很多包括爱情、推理、生活等方面小说,书籍给了他心灵的安慰,也开导了他的身心。由于精神上得到了慰藉,他的病情也随着好转。当两年以后,他完全康复离开医院的时候,他竟然已经阅读了2000册小说。这些书籍同时给了他巨大的创作灵感,于是他开始着手写推理小说,收获是惊人的,他住院的短短两年,同时也是他无意中潜心准备的两年。这一次,他成功了,《菲洛·万斯探案集》成为世界推理小说史上的经典巨著,全球销售量达到了8000万册。
再苦也要笑一笑:
或许贫穷、疾病、残缺、失败都可以把你打入谷底,但是他们却不能把你压在谷底,真正的谷底是自己悲观的、绝望的人生态度。所以,当你跌入最低的时候,坚强地告诉自己没什么了不起的,给自己一个充分的准备时期,一切可以从头再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