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全传之伟大的统治者慈禧太后-重归朝野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被幽禁在瀛台的光绪帝常常忧伤地凝望着另一头再也不属于自己的国家。慈禧太后把他推上皇位,如今又将他从皇位上赶下来,甚至还残酷地处置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的仁人志士。

    前面我们已经看到慈禧太后对于改良派的打击迫害有多么残忍,她对康有为以及他的同伴没有丝毫怜悯之心。然而,那些帮助她打击康有为的人却深得她厚爱,荣禄便是其中一人。他被提拔为军机大臣,管理兵部并统领北洋各军。而袁世凯则升为工部右侍郎,代替荣禄兼任直隶总督。在戊戌变法中,李鸿章倍受光绪帝打压,为了弥补李鸿章,慈禧太后将治理黄河的特别委员会交与李鸿章,这也为其日后带来了无限荣耀。

    虽然慈禧太后到颐和园颐养天年,但是她似乎也从未放弃过对光绪的关注。慈禧认为大清体制并不需要任何改变。慈禧太后回归朝野后,开始重新分配朝中权力。许多有权有势的大臣、总督等对她为首是瞻,她需要做的是从这些人中挑出一些最能够信赖的。自然,荣禄成为第一人选。接着便是前广东巡抚康义,皇室的远亲。在外国人眼中,他是一个心胸狭隘的反革命者,但慈禧太后却不这么认为,反而对他的才能高度赞扬,尤其是在财政方面?。同时慈禧太后还用他来牵制荣禄。

    总而言之,在这次权力分配过程中,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慈禧太后开始倚重满族官员,以此来牵制汉族官员,但这打破了长期以来维持良好的满汉官员相互分工、相互合作的局面。

    在分配权力的同时,慈禧继续积极压制改良派。《泰晤士报》刊登的慈禧太后的讣告中说道:“慈禧太后对改良派的强烈反抗是因为恐惧过快的改革步伐将会彻底颠覆封建制度,虽然结局会很伟大,但对于她而言却是可悲的。”就在慈禧太后宣称大清无需改革的时候,她组建了一个以满族人为主,大约四万人的军队用于保护自己,但这却招来常驻中国的外国人的狠批。不久之后,外国人支持她重新垂帘听政。外国人认为她的回归是大清的重生。回归朝野的慈禧太后开始对一些外国人友善起来。

    1898年5月,普鲁士亨利王子正准备前往紫禁城觐见。在出发之前,他笑嘻嘻地问英国公使之妻麦克唐纳女士,到了宫中他应该做什么。麦克唐纳女士答道:“请告诉慈禧太后,她应该允许我们到宫中觐见。”亨利王子说:“一定完成任务。”第二天,当亨利王子被引见到慈禧太后面前时,他冒昧地提出了自己的请求。慈禧太后客气地答道,能够得到外国女士的拜访她非常很开心。

    ?外国人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做“敛财者”。

    12月初,慈禧太后的64岁生日即将到来,她给外国公使团的十位女士发出赴宴的邀请。因此,这些女士精心准备送给慈禧太后的贺礼。生日当天,在几位随从的护送之下,以麦克唐纳女士的轿子领头的轿队向紫禁城走去。总理衙门大臣和几位亲王在宫门口迎接她们。她们留下随从,换上宫中备好的轿子继续向宫中走。接着,她们搭上宫中的小型电气火车到达会客厅。这时候,庆亲王在一些格格和宫女的陪同下,等待着她们的到来。在她们被引入正殿的时候,茶已经备好。令她们惊讶的是,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一同接见了她们。在做了简短的介绍之后,麦克唐纳女士用英文向慈禧太后念了一段贺词,慈禧太后通过庆亲王向其表示感谢。接着,光绪帝与每一位外国宾客握手,而慈禧太后则伸出双手对她们表示欢迎,同时,还轻轻抚摸每位女士镶着珍珠的金耳环以示敬意。接见完毕后,她们依序退出正殿,并在离开时向慈禧太后和光绪帝深深鞠躬。

    虽然已行礼完毕,但寿宴尚未结束。在庆亲王和他妻子以及五位格格的陪同之下,这十位外国女士到正殿旁边的一间宫殿参加午宴。稍作休息之后,又回到这里喝下午茶。慈禧太后正坐在一个有黄色装饰物的椅子上等待她们。她与她们进行了一场轻松而亲切的交谈。美国驻京公使之妻康格女士?这样说道:“慈禧太后是非常开心的,从她的脸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她的亲切、友好,而残酷无迹可寻。她的表达方式简单而直率,她的话语温暖关切。她向每位女士伸出热情的双手,然后,真挚地说道:‘我们处在一个大家庭中,我们是一家人。’”

    ?根据《中国来信》第39-42页以及1898年12月一位北京记者给《香港孖剌西报》的稿件记录,上述的时间是真实发生的。《香港孖剌西报》记者这样描述慈禧太后:“在交谈中,她是亲切随和的。”

    接着,便是戏剧表演,但慈禧太后并未出席。表演结束后,慈禧太后又接见了她们,询问她们对表演是否满意,并遗憾地表示自己无法为她们提供跟她们家乡一样的东西。当她们再次坐下来喝茶的时候,就意味着她们快要离开了。康格女士说:“慈禧太后站起来,向我们举起杯子,再一次说道:‘我们处在一个大家庭中,我们是一家人。’”随后,慈禧太后送给每位宾客一个小礼物,并礼貌地与她们告辞,在这十位女士离开宫中的时候,“她们心里充满了对慈禧太后的崇敬,也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有人说慈禧太后固执保守,并且一直对洋人深恶痛绝,此次接见不过是一次特别的表演。因此,对慈禧太后做出如此赞美也是过于轻率了。

    1899至1901年义和团运动期间,从慈禧太后先捧后打的态度我们便可略知一二。毫无疑问,那些对慈禧太后的热切赞扬有些夸大。世人所熟知的康格女士、卡尔女士、赫兰女士?这三位对慈禧太后的赞扬也是如此。慈禧太后在这些外国人中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她处事老道圆滑。尽管如此,与那些说慈禧愤世嫉俗、虚伪且憎恨洋人的作者相比,康格女士、卡尔女士、赫兰女士所描述的慈禧太后更接近真实。有些人认为,慈禧太后如此讨好这些外国女士是为了给她们留下她不会对任何人造成威胁的错觉,从而在不知不觉中使她们成为她的囊中之物。在所有关于慈禧太后的描述中,这应该是最偏离事实的了。

    慈禧太后对公使团女士们的盛情款待使她们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并且认为慈禧太后对光绪帝和康有为变法的打击并不会阻碍中国的发展,也不会令中西方关系继续交恶。但是住在中国沿海城市的大多数欧洲?《动乱中的中国》第28页,史密斯先生对“令人感动的一次觐见”这样的说法予以嘲讽。

    ?赫兰女士与慈禧太后的交往为她丈夫所著之书提供了不少素材。

    商人和记者并不这样认为,相反,他们对光绪帝充满了信心。因为在偌大的中国,只有光绪帝一人敢于违备慈禧太后的意愿,努力尝试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政府,并坚决压制慈禧太后一手扶植起来的名声狼藉的官员。他敢于指责荣禄,一个在北京城里位高权重的政治人物(荣禄还掌控着北方的兵权);巨野教案之后被降职的山东巡抚李秉衡,现在统领着长江地区的军队;康义,全国防御工事的巡视员;毓贤,一位骄傲自大、愚昧无知极端排外的满族官员,却接任李秉衡,升为山东巡抚;裕禄,另一位排外的满族官员,1898年时,升为军机大臣--这些都是慈禧太后一手提拔的官员。

    不幸的是,反洋人的活动愈演愈烈。1898年7月,戊戌变法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光绪帝发布了一道诏书,要求各个行省在处理与传教士和其信徒的关系时,严格遵守之前与西方各国签订的条约。而光绪帝最终没能如愿以偿,他的失败是保守派所希望的,也是保守派对变法的一次成功干扰。9月13日,在重庆周边地区发生了攻击传教士的事件;11月初,中国内陆传教士弗莱明在贵州被杀;1899年1月,一位法国神父在湖北被折磨致死,他的遗体在宜昌被扔在大街上供人们观看。在同一个月里,四川又掀起了反洋人的活动。最终这些地区受到了朝廷的严厉处罚,但是整个中国反洋人的氛围日渐浓烈。1899年春天,人们企图将外国公使团在去年十月召到北京的护卫队驱逐出境。虽然光绪帝企图与西方修好,但是轰轰烈烈的反洋人运动已经势不可挡,遍布全国。

    1899年开年之初,年迈的李鸿章得到慈禧太后召见。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觐见,李鸿章享受了一次特别的待遇,在向慈禧太后叩头行礼之后,慈禧太后赐予其一张凳子,允许其坐在凳子上进行交谈,这也是她对李鸿章特别的厚爱。慈禧太后将李鸿章从治理黄河的工作中召回具体有着怎样的意图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外交政策将会有所变化。

    在光绪帝在位的最后一年里,他目睹了西方列强一次次对中国残暴地掠夺。慈禧太后在她重新垂帘听政后,发现西方列强正步步逼近,在更多的地区划定势力范围,希望在华攫取更多的利益。俄国、德国、法国以及英国对他们在华的既得利益一点也不满足,法国甚至为了得到上海和四川的特权,在海上不断对清政府进行威胁。而葡萄牙企图延长占领澳门的时间,比利时则向清政府请求获得汉口的特权,日本对福建势在必得,西班牙正寻找机会向清政府提出赔偿。此时,带给清政府最大麻烦的是意大利。

    1899年初,与强行租借胶州湾、旅顺港类似,意大利也打算向清政府“租借”浙江三门湾。但是当3月底意大利使臣向清政府正式提出他们的诉求,强迫清政府“租借”三门湾时,这意味着战争即将到来。

    慈禧太后随即给沿海所有总督和高级官员发布了一道密旨,命令他们一旦有外国军队武装登陆,一定要奋力抵抗。而总理衙门对于意大利的要求也不予理会。其实这正中了意大利的下怀,他们是有备而来,故意找借口挑起战争,这样就可以通过外交手段要求中国对其进行赔偿。虽然直到11月底,局势一直相当紧张,但中国始终寸步不让,最终意大利也只能作罢。

    在战争恐慌的阴影下,慈禧太后最得意之事就是与日本结成了攻守同盟,这是自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被日本打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以来,慈禧太后第一次向日本伸出友好之手。接着大清派使团出使日本。此行的目的是进一步确认中日结成攻守同盟。但由于一些原因,也有可能是因为大清使臣能力不足,此次出访毫无收获。

    慈禧太后此时似乎已经确定中国再也不可能找到任何可以保护自己免受贪婪的西方列强入侵的武器了,因此为了避免大清江山变得支离破碎,大清只有完全依靠自己。改良派曾经推崇的文明如今侵入中国,使得中国生灵涂炭,这让曾经热心于西方理念的改良派十分受挫。李鸿章建议,没有比依靠俄国更好的办法了。俄国是亚洲面积最大的欧洲国家,有能力保护大清。但是,依靠俄国的代价是高昂的,且俄国只答应帮助中国对付一个西方列强。

    慈禧太后还能求助谁呢?在慈禧太后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义和团出现了,这给了她极大的希望。她认为,这是上天的旨意。接着,她与义和团通力合作,在海上就将入侵者驱逐出境,再现了天朝昔日的荣耀。慈禧太后是一个极其封建迷信的女子,与此同时,她还有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为抵御外敌,她开始转而支持义和团运动,并认为义和团是上天赐予她的盟友。

    在1899年7月,慈禧太后突然下令在全国进行财政体制改革,防止地方财政出现腐败,其实这一做法是借鉴之前改良派的变法而来的,以此扩充国库。

    虽然此时康义极想得到两广总督的职位,但慈禧太后还是指派他专门管理地方反腐倡廉之事。最终,康义被慈禧太后指派为户部特别专员,命其想方设法壮大国库,增加国库收入,这也使得他在外国人中得到了一个外号,叫做“敛财者”。在大清与西方列强的矛盾再次爆发时,大清国库已经积累了大量财富。

    1899年夏天,关于宫中阴谋论的谣言再次漫天飞舞。谣言称,光绪帝是真的生病了,而且很有可能会突然驾崩。此时,慈禧太后也害怕别人会在她食物中下毒,因此命令她的亲信荣禄对厨房进行严厉监督。

    据说,荣禄与庆亲王的关系早已势同水火。庆亲王是京畿部队首领,在处理北方军队事务中有绝对的发言权。在皇室中,庆亲王有着强大的背景,而他对荣禄与慈禧太后如此亲近又十分妒忌。8月底,二者关系更是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如果他们真的把矛盾摆到台面上,那么他们所在的两个势力间的斗争会变得异常激烈。而这两股势力中的成员将会忙于上奏折言辞激烈地谴责对方。中国沿海一份报刊?讥讽道“潮水般涌来的奏折让慈禧太后厌烦不已,并通过军机处之口指责庆亲王,以示不满。

    然而,当荣禄一派发现慈禧太后的天平偏向自己时,甚为欣喜。不久之后,慈禧太后在军机处接见荣禄,一针见血地问道,屠守仁是谁。荣禄深知慈禧太后心中所想,便坦言,两年前康有为到北京第三次参加会试时,屠守仁对其极为欣赏,还把康有为变法文章推荐给光绪帝。

    荣禄解释完毕时,慈禧太后只是对其微微一笑,虽然她未发一语,但她心里明白荣禄对她的重要性,她也清楚荣禄作为打击改良派的主力,他与改良派之间是不可能有什么瓜葛的。然而,荣禄与康有为的一个支持者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如此奇怪的事情让慈禧太后心中一震……但大多数人认为,与庆亲王相比,荣禄会更得慈禧太后厚爱。”

    9月的时候,京城传言满族旗人正酝酿一场阴谋,他们想要彻底除掉慈禧太后、荣禄、庆亲王以及所有大权在握的人,这样他们就可以代替他们,掌握朝庭大权。慈禧太后听闻,十分惶恐,每次出行都要有至少五十名太监的陪伴,而这些太监身上均配备着毛瑟步枪,另外还有三十名精心挑选的武士陪伴左右。

    ?《天下新闻》1899年9月版。

    光绪帝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是9月22日到天坛祈雨,此次出行,光绪帝被给予了很大的自由,慈禧太后甚至还允许他在军机处的会议中发言。但自从他被软禁,面对一切国事,他基本上都会保持沉默。在10月底接见俄国使臣时,坐在皇位上的居然是慈禧太后,而光绪帝在皇位下面的位置就坐。

    显然,慈禧太后并没有让光绪帝回归朝野,回到原来位置的打算。实际上,从1899年秋天直到第二年开年,光绪帝得到的都只有残酷的打击。但慈禧太后对待光绪帝的真正想法,我们却很难彻底看透。通常,慈禧太后对待光绪帝都是非常残酷、严苛的,但有时候她却会一改往日的严厉,变得仁慈宽厚起来。慈禧太后如此行为,也只有“反复无常”才能形容了。慈禧太后似乎不时地会想起,光绪帝其实还是个孩子,是她在大雪天将他抱回宫并把他一步步扶上皇位,但她有时又会突然想起他是康有为的支持者,他们变法的胜利将意味着她的死亡,也意味着她政治生涯的终结。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