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要和陌生人说话-别让陌生人成为一次性知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别让陌生人成为一次性知己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社交误区,认为在一次旅途中相识的朋友因地域或工作相差太大,不太可能成为自己生活中的朋友,更有甚者认为虽然和陌生人相谈甚欢,建立了短暂的友好关系,并不一定就说明彼此就真正敞开了心扉,在很多情况下,即使与陌生人建立了初步的良好关系,也就随着两人的分手,而宣传告终,成为真正的“一次性知己”。

    佛教中有一句话:同船过渡,五百年修。意思是说今生能够相遇,那可是前世“修”来的缘分。

    我们在与陌生人第一次见面交谈过后,如果谈的非常投缘,在分别时总会想,这或许就是缘分吧!说不定,这次见面过后,就永远见不到了。于是,就更加珍惜这瞬间的相处,尽量使彼此留下愉快的回忆。这种“惜缘”的态度,往往意外地增长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逢何必曾相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每个人的沟通范围,不可能局限于已熟悉的人和环境之中。事实上,我们每天都在接触陌生的人和事。参加宴会、乘车坐船、住宿旅馆等场合,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与陌生人沟通。

    冉阳一个人在某小区租房住,入秋后,在房门上看到一张精巧的纸条,“天凉了,多加衣服——温暖之家志愿者。”就这样,冉阳第一次走进了“温暖之家”的活动室——小区的会馆,参加活动的成员是一些业主和像冉阳这样的租房者。在这里,一位阿姨随手把冉阳磨坏了的裤脚重新缝好,还特意熨烫了一下。

    从那以后,冉阳经常去“温暖之家”,和大家聊天,给小区的孩子辅导功课。有时也与其他志愿者一样,在节日里把问候邮件或是鲜花送给小区的其他人。下班也有了回家的感觉,不再只是和同事们喝酒、K歌来打发时间。

    与陌生人沟通,可以活跃我们的生活,使人敞开心扉,扩大视野。譬如在漫长的旅途中,与同座、同住的人沟通,可以减少旅途的寂寞,调节和活跃旅途生活,还可以增长知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因偶然的相逢而成知音的事例,并不少见。

    被人们奉为交友典范的伯牙、子期,就是从偶然的机遇而成为知音的。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伯牙奉王命出使楚国,在乘船返途中行至龟山脚下,与樵夫钟子期通过《高山流水》之曲一见如故,结为知音,相约来年。次年伯牙如期而至,子期却辞世而去。伯牙悲痛欲绝,摔琴而泣,从此不复鼓琴。

    在古代,琴与剑等都被士族看作心爱之物,更何况是琴技非凡的伯牙。但他竟然为了一个与自己仅有一面之缘的子期,便毁掉了自己的宝贝。可想而知,在伯牙的心中,已将子期视为终生的知己,而不只是将他看为一时兴起,起而歌之的那类普通朋友了。

    人生最难得是一知己。伯牙、子期仅仅通过一曲《高山流水》从陌生人变成了知己。试想一下,我们身边的很多的朋友,原来不也是陌生人吗?

    施滴水之恩,往往能得以涌泉相报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关爱每一个人,对每一个曾给予我们关爱的人心怀感恩,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良好品德。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兔子在路上看到了一个奇怪的家伙,它奄奄一息地躺在路边,兔子想了一下,就用树叶去河边取了些水淋在它身上,然后摇摇头走了。

    有一天,一只猎狗追踪兔子来到草丛里,兔子只好乱跑一气,希望能摆脱猎狗。这时候,一个吓人的刺球从草丛里滚了出来向猎狗扑去,猎狗被吓走了,兔子朝它一再道谢,刺球却说:“你不认识我了吗?你曾在路边用水救过我!”

    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很多的时候,你对陌生人的滴水之恩,他往往会以涌泉相报。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穷苦的学生为了凑足学费,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他想尽快凑足学费所以省吃俭用,一次,他实在太饿了,就决定硬着头皮向人讨些食物。

    ?    他敲了一户人家的门,开门的是一个小女孩,他一看便失去了勇气,心想,天下哪有大男人跟小女孩讨东西吃的?于是他只要了一杯开水解渴。

    ?    小女孩看得出他非常饥饿,于是拿了一杯开水与几块面包给他。他很快把食物接过来,狼吞虎咽地吃着。小女孩看到他这种吃法,不禁偷偷地笑着。

    ?    吃完后,他很感激地说:“谢谢你,我应该给你多少钱?”

    ?    她傻傻地笑着说:“不必啦,这些食物我们家很多。”

    ?    他觉得自己很幸运,在陌生的地方还能受到他人如此温馨的照料。

    ??多年以后,小女孩感染了罕见的疾病,许多医生都束手无策。女孩的家人听说有一个医生的医术高明,找他看看或许有治愈的机会,便赶紧带她去接受治疗。在这位医生的全力医治和长期的护理下,小女孩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健康。

    ?    出院那天,护士交给她医疗费用账单,她几乎没有勇气打开来看,心中知道可能要一辈子辛苦工作,才还得起这笔医疗费。最后她还是打开了,看到签名栏写了以下这段话:“一杯开水与几块面包,足够偿还所有的医疗费。”

    ?    她眼里含着泪水,终于明白,原来主治医生就是当年那个穷学生。

    ?    有时对陌生人一个举手之劳的帮助可使他们渡过难关,也往往因为这样,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得获意外的帮助。这正证明那句深有禅意的话:助人如助已。

    别让有缘人成为一次性知己

    我总是经常带着遗憾的心情,从朋友那里听来类似于下面的故事。两个单身的旅行者相遇在长途列车上。旅途长达两天两夜。起初,

    两人都只是冷淡地坐着,各自想着心事。时间在两个人间流过,一个微笑便是一个开始。到黄昏时分,两人已俨然成老友,酒杯一举更是如逢知己,相见恨晚。聊过往经历,感慨人生喜悲,太阳落到地平线后,两人开始缓缓道出平时从不与人谈到的个人话题,直到深夜。

    当然他们知道火车不可能一直的开下去,分手时两人都郑重的互留了对方的联系方式,并承诺说:一定要常联系。而事实上他们各奔东西后从未联系过一次。从迈出火车的那刻,他们的人生又开始了各自的旅程,而那段旅程与对方无关。

    这样的人生际遇,也曾在我的身上发生过。那是我大学毕业不久,在一家杂志社做编辑的时候发生的事情。那天,遇到下班的高峰期,我好不容易才挤上公交车。座位显然是没有的,我随着拥挤的人们站在车的过道里。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的鼻子里飘进一丝淡淡的清香,我下意识地抬起了头,发现面前站着一个大学生模样的漂亮女生,我的心里顿时有了想要与她结识的想法。

    正当我思考之际,坐在我旁边的人起身下了车。我觉得这是一个极好表现自己的机会,于是我示意女孩坐下,女孩也不谦让,对我微微一笑,坐了下来。这一笑使我受到了鼓舞。天遂人愿,坐在女孩旁边的那人也下了车。我按捺心中的狂喜,坐在了女孩的旁边。

    窗外是刺骨的冷风,而我莫名的感到一丝燥热。那女孩似乎并没有注意我的变化,她手中抚弄着漂亮的小背包,脸上露出羞涩的浅笑。两个人就这样静静地坐着,谁也不说话。?

    过了一会儿,女孩从背包里拿出一本书,认真地看了起来。我清晰地看到那书是安妮宝贝的小说《彼岸花》。也许是我发现了女孩与我有了共同的爱好,我突然有了和女孩交谈的欲望和勇气。?

    “你好,请问你是S学院的学生吗?”我知道这条公交车经过S学院。?

    “你猜呢?”女孩显得有些俏皮。?

    我觉得这个女孩挺有意思:她既不说“是”,也不说“不是”,而是说“你猜”,这带有延伸性的疑问句证明这女孩有心与我交谈,因为女孩若不想进一步和我交谈,她就会敷衍地用肯定句回绝你,并以此来结束这场谈话。??

    下面情节的发展也如我所料的一样,我们谈得很投机。那女孩也正如我所料,是S学院的学生。我们似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样,从学校谈到社会,从安妮宝贝谈到文学。通过交谈,我发现我们有着很多的共同语言。这个时候我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做“相见恨晚”。?

    沉浸在交谈之中的我,要不是女孩提醒,我差点坐过了站。当我们准备记下彼此的电话时,才发现两个人身上都未带笔。?

    “你把电话告诉我吧,我肯定能记住!”我满有把握地说。?

    “5074×××”女孩脱口而出。

    “5074×××”我重复了一遍,心想我肯定能记住。?

    “你的呢?”?

    “我的电话是50157×××。”我的嘴张成了“O”字型,那神态显然是不相信女孩的记忆能力,因为我听说女孩子对数字天生不敏感。

    女孩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莞尔一笑说:“你说吧,我有办法!”

    那女孩口中一边念叨着,一边翻开那厚厚的《彼岸花》分别在50、157、×××页折了一个角。折完后,女孩将书合起来说:“你看这样的话,肯定不会忘记了!今天晚上我会打电话给你。”?

    不知为什么,我被女孩的这个小小的动作感动了。我想,我们之间肯定会有一段美好而浪漫的情缘。?

    回到家,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拨通那个我在心里念叨了千遍的电话号码,可是电话里面却传来服务小姐温柔而又令人气愤的声音:“对不起,没有这个电话号码,请查正以后再拨。”

    我开始怀疑是自己记错了,又将最后三个数字倒过来拨了几次,结果电话里传出的仍是服务员那句话。最后我想肯定是自己记错了,那女孩会打过来的。可是等到晚上12点也未接到女孩的电话。这样过了一个星期,我仍没有等到女孩的电话。没多久,我就淡忘了这件事。

    每次见面都是“永诀”。这是台湾一位心理专家的观点。这种观点与“一次性知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就是有的朋友关系只是暂时的,过了一定的时间,他们这种朋友关系就会土崩瓦解,这种有些不近人情的现象,在现实生活真是举不胜举。

    世间万事皆有缘。古时候的修仙者为了广结善缘,可以用一双草鞋,一杖一钵云游四海,饿了向路人讨口饭吃,累了就借宿一宿,他们称此为“化缘”。

    在茫茫人海中能够彼此相识、相知,固然是一种令人珍惜的缘。但是人生中更多的缘是在上下班的人潮中擦肩而过的陌生行人,在落雨的那一刻在屋檐下同时避雨的路人,还有在昏淡的路灯下等候同一班车的夜归人。

    即使是在大海中游荡的两条鱼,能够在水中偶然相遇,也是因为在它们的生命中有缘。想想吧,全世界有60亿人口,人与人相遇并非必然,而是机缘,也就是缘分。

    。

    沟通总结

    生命往往重复着“寻找——发现——追求——得到”这么个过程,财富如此,爱情如此,友情也如此。一个不懂得去寻找的人,他的社交圈子绝对大不到哪里去。寻找一份新的珍贵感情,就必须要到陌生人这个圈子里去。这就好比在茫茫的沙滩上淘金一样,每一方陌生的沙土你都要仔细地筛淘。过程是枯燥的,你可能不大喜欢。但是,别忘了,下一秒,呈现在你面前的,有可能就是光彩夺目的金子,它会是你一生不可多得的财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