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芬兰作家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斯内尔曼

    斯内尔曼,1806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1813年随父迁居芬兰科科拉。1822年进入土尔库学院攻读哲学。

    1835年任学院哲学讲师,1837~1838年由于在讲课中提倡学术自由,与学院当局发生冲突,被迫离校。1842年回芬兰任奥鲁中学校长。1849年在赫尔辛基任某实业家的总管。1856年被提升为教授,以后历任参议员以及财政厅长等公职。

    斯内尔曼早年就开始了新闻记者的生涯,1839年主编《班蝥》,1844年创办周报《农民之友》和《塞马》,1847年主编《大众文艺报》,1855年出版《文艺报》,先后发表了许多文章和评论抨击时弊,因此他的报刊屡遭查封。他积极宣传芬兰民族文化必须建立在本民族语言的基础上,芬兰语应成为全民族的共同语言。在他的影响下,许多人开始学习芬兰语,并到各地宣传他的主张,终于使当局在1863年通过语言法,正式规定芬兰语和瑞典语共同作为芬兰的通用语言。

    芬兰人民称斯内尔曼是民族启蒙运动和语言运动的先驱,把他的诞辰5月12日定为“斯内尔曼日”。他的主要作品有《理论学》、《法律学》和《国家学》等。

    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帕

    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帕,1888年9月16日生于芬兰哈明库若教区乌拉萨塔昆塔一个农民家庭。父母经受该地移民通常经历过的种种天灾人祸的磨难,西兰帕是他们唯一幸存儿。

    他聪明伶俐,在中学时就表现出优异的才能。父母省吃俭用,他自己也自立进取,于1908年以优异成绩被赫尔辛基大学录取。他攻读的是生物学,这个专业的选择同他自幼生活在农村,同庄稼、牲畜打交道有关。但他的兴趣被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一度繁荣起来的芬兰文学艺术所吸引,他尝试写了一个短篇小说,出乎意外地在报纸上发表了,这使他决心辍学,开始文学创作生涯。1913年,他回到家乡,同一位17岁的姑娘结婚,此后他们生了8个孩子。

    1916年,西兰帕第一部长篇小说《人生与太阳》发表,引起广泛注意。这是一部以乡村为背景的爱情小说,描写一位返回故乡的青年大学生与一位乡村少女的爱情遭际,带有明显的自传性质。次年,《儿童时代》出版。1919年问世的《神圣的贫困》使他一举成名,它标着作者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忧虑心情与艺术上的成熟。

    1924年~1927年,西兰帕担任玻尔弗出版社编辑,在这以前,他发表了《黑里图与拉纳尔》(1923),这部中篇小说可以看作是《神圣的贫困》的续篇,它描写了城市青年拉格纳与乡村女扑哈尔之间的爱情悲剧。他还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我亲爱的祖国》(1923)。

    一个新的有创造力的阶段开始于30年代初,1931年问世的《少女西丽亚》是继《神圣的贫困》后又一部力作,被公认为是他的主要代表作,并为他赢得了国际性声誉。这是一个在古老的农民家庭中发生的故事,女仆西丽亚历经屈辱艰难始终保持纯洁的品格,西兰帕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出污泥而不染的美好形象。西兰帕接着又写了长篇小说《男人的路》(1932)与《夏夜的人们》(1934)。后者也产生很大影响,以文体的优美与描写的诗化著称。1936年,西兰帕获母校授予的名誉文学博士的称号,1939年以其对这个国家农民的深刻了解、刻画农民生活及同大自然关系的精湛技巧,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后的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八月》(1941)《人生的美和苦恼》(1945),是出版于50年代的两部回忆录。

    西兰帕的短篇小说也是组成他笔下的芬兰乡土交响乐的重要乐章,重要的短篇小说集除上述《我亲爱的祖国》,还有《天使的守护者》(1923)、《潮流深处》(1933)、《第十五》(1936)等。它们大多写漂泊、孤独的灵魂,但也不时闪耀出人性美的光辉,它们的语言像泉水样清澄。1964年,这位被推崇为芬兰第一个有杰出成就的社会小说家逝世于赫尔辛基,终年76岁。

    西伦佩

    西伦佩,1888年出生于海门屈勒一个农民家庭,曾就读于坦佩雷中学。1908年考入赫尔辛基大学攻读数学和生物,因生活困难,中途辍学,从事文学创作以谋生。

    他从小了解农村生活,对劳苦大众怀有深厚的同情,但有宿命论观点。他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但主人公几乎都是命运的牺牲品。他的第一部作品是长篇小悦《赤贫》,发表于国内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年(1919),描写一个名叫尤哈的佃农。生活贫困,在战争中参加赤卫队,后来惨遭杀害。《赤贫》的续篇《海尔杜和拉纳尔》写尤哈的女儿海尔杜在城里帮工,被少爷拉纳尔诱奸,以致投水自尽。小说《少女西丽亚》描写一个有钱人家少女在父母双亡后出外帮工,贫病交加而死,深刻地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西伦佩擅长人物心理刻画,描绘大自然,寓情于景,使人物和景物水乳交融,互相辉映。

    由于他成功地描写了农民生活、农民与大自然的关系,于193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其他作品有长篇小说《生活与阳光》(1916),小说《一个人的道路》(1932)、《夏夜的人们》(193),散文集《农舍》(1925)、《八月》(1944)、《人生的甘苦》(1945),短篇故事集《我亲爱的祖国》(1919)、《天使保护的人》(1923),短篇小说集《地平线上》(1924)。

    杨松

    杨松,1914年出生于芬兰。她先后获得斯德哥尔摩最佳儿童读物奖(1952),约尔玛·拉格洛芙(世界上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奖章(1953),芬兰最高勋章(1976)。1978年荣获欧波学院颁授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66年获国际儿童图书协会颁发的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作家奖。

    她从1938年开始写图画故事。曾出版《雕塑家的女儿》(196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写“木民特洛尔”系列童话。计有11部。其序卷是《木民特洛尔和大洪水》(1946)。第一部是《木民特洛尔追踪彗星》(1946)。接着出版了《魔法师的帽子》(1948)、《木民特洛尔爸爸回忆录》(1950)、《危险的夏天》(1954)、《神奇的冬天》(1957)、《爸爸和海洋》(1965)、《木民谷的11月》(1971)等。杨松还出版了一部短篇童话名作《看不见的孩子》(1962)。

    波兰曾将“木民”童话系列拍成木偶电视片,计39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