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了不起男生的24堂课-健壮的身体,是男生的本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强壮的身体是男生的本钱,父母关心孩子首先要从餐桌开始,给他们制定合理的膳食和营养搭配,同时要多带男孩参加体育锻炼,培养他们战胜逆境、克服困难的男子汉品质。不要让他们无意中染上恶习,试着去培养男孩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比任何方式的教育都管用。

    1.关心男生的身体健康,父母要从餐桌开始

    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男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人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尤其是对于正处在成长期的男生,健康的身体是他们美好未来的基础。也许很多父母觉得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不愁吃不愁穿,身体肯定没问题。然而,大量事实表明,如今,肥胖、营养不均衡、个子矮小、高血压、冠心病……这些病症现在正大量地出现在孩子身上,所以,男生的身体健康不能忽视。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父母就要从餐桌开始做起。

    最近,在新华网上看到一则报道说,对青少年的体质检测表明:青少年学生的部分体能素质指标近20年来持续下降;超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中超重与肥胖的男生已接近四分之一;中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已经超过三分之二,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高达83%;在2005年高校招生中,有85%的考生报考专业受限;在近两年的征兵工作中,有67.3%的高中毕业生体检不合格。

    为什么生活越好,孩子的身体素质反而越差了呢?很多家长坦言,现在孩子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压力也越来越大,他们像个小大人似的,每天早出晚归,来不及好好吃饭,有时急急匆匆的拿块面包或者啃快方便面充饥,有的孩子甚至不吃早饭,这样,久而久之,不仅会耽误了正在发育期的男生的成长,还会导致他们营养不良,影响智力的发展。

    饮食在青少年时期,对一个男生非常重要,父母必须科学地为您的孩子打造合理的膳食,科学的安排好他的一日三餐,这样才有助于他身体健康地成长。那么想要这样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给孩子做的菜一定要注意营养搭配,不要随便凑合。比如,粗粮和细粮的搭配,荤菜和素菜的搭配,各种营养要全面。不要因为孩子想吃什么就给他做什么,不要养成他挑食的习惯,更不能抱着“有无营养皆可,填饱肚子就行”的态度做饭,这种做法是不负责任的,会耽误孩子的成长。所以,家长最好制定一个简单可行的饮食计划。

    2.教育您的孩子吃饭要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一日三餐都很重要。尤其是早餐,它可以对一夜的身体消耗进行补充,又会为上午的半天学习和活动所耗的营养做储备,长期不吃早餐会造成肠胃结石、贫血,甚至导致昏厥,不要以为男生比女生身体强壮就没事,医生指出,不吃早餐对男生的影响和女孩是一样的。中餐处于一天中人体消耗最大的上下午之交,是下午半天所耗能量的主要来源。因而,一日三餐要做到“早餐吃好,中餐吃饱,晚餐吃少”。另外,不要让孩子暴饮暴食,这样只会造成他的消化不良,特别是晚餐过饱对身体更为不利。

    3.每餐尽量让食物的品种多样化一些,这样既可为孩子提供丰富全面的营养,又可调剂孩子的胃口,增进孩子的食欲。父母注意变换食物的花样,尽量避免食物上的“老面孔”,三餐的主食和菜谱都应有变化,并尽可能做到色香味美。这样既可保证孩子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又可避免孩子厌食、偏食和挑食。

    4.对于成长期的男生,一定要多给他们补充一些含有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的食物,比如,鱼、肉、蛋、奶、豆类、蔬菜等等。但是,各种营养的摄入量一定要均衡,否则,过多或过少的摄入,都会影响孩子的身体,或引发疾病。比如过多的摄入糖和脂肪会使孩子肥胖,但过少又影响他们身体的成长和发育,使他们体重下降,身高受到限制。

    另外,男生在上学读书过程中,除了费脑力外,眼睛也是最疲劳的。营养不良也可以使视力下降,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痛、前额部发胀、眼睛发干,长期的眼睛疲劳,可以引起视力减退、学习和工作的效率降低。

    所以,必须注意给孩子补充一些对眼睛、对视力有益的食物。那么对眼睛有益的食物又有哪些呢?如瘦肉、禽肉、动物的内脏、鱼虾、奶类、蛋类、豆类等,里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蛋白质又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成份,组织的修补更新需要不断地补充蛋白质。

    另外,含有维生素A的食物对眼睛也非常有益,它可以预防和治疗干眼病,长期食用还可以消除眼睛的疲劳。当一个人缺乏维生素A的时候,就会导致眼睛对周围黑暗环境的适应能力减退,严重的时候还容易患夜盲症,所以,家长一定要保证孩子每天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维生素A的最好来源是各种动物的肝脏、鱼肝油、奶类和蛋类,以及蔬菜瓜果,比如菠菜、韭菜、苋菜、青椒、胡萝卜、红心白薯、桔子、杏子、柿子等。

    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对眼睛也有益。维生素C是组成眼球水晶体的成份之一,如果缺乏维生素C就会很容易患水晶体浑浊的白内障病。所以,父母一定要保证孩子在每天的饮食中,摄取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比如,黄瓜、鲜枣、小白菜、菜花、青椒、梨、桔子等这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此外,丰富的钙对眼睛也是有好处的,钙具有消除眼睛紧张的作用,如豆类、绿叶蔬菜、虾皮含钙量都比较丰富。

    总之,对于正处于成长期的男生,父母一定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合理膳食和营养搭配。关爱孩子,从餐桌上开始!

    2.用体育锻炼铸造他们的男子汉气概

    男生并不是天生就坚强、勇敢的,有时他也会脆弱、怯懦,男生并不会永远是铁打的、钢铸的,他也会疲劳和生病,所以,父母要学会带孩子进行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不断增强男生的体质,促进他的身心健康,还可以培养他们战胜逆境、克服困难的男子汉精神。

    面对自己“与众不同”的男生,家长不可表现出异样,更不可用“你怎么就不像个男孩”、“别整天跟个女孩一样”等语言来刺激他们,这样只会使他们感到更加无助。面对这样的男生,家长应该做的是:带他们去打篮球,踢足球,跑步,游泳等等,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把他们身上的男子汉因素激发出来。

    一位爸爸这一点做得很成功,他在自己的教子日记里这样写道:

    儿子从小就很羞涩、腼腆,甚至不敢和同伴一块说话和玩耍,为了使儿子变得胆大起来,我决定带他去参加体育锻炼,并有意加入一些训练勇气的项目,比如,打沙袋、练习碰撞、玩勇敢者游戏等等。孩子渐渐地喜欢在游戏里自我较量,在较量中孩子不但增长了力气,而且学会了保护自己,也变得开朗、胆大不少。

    当然,孩子在体育锻炼中不免会遇到受伤的时候。一次,儿子在玩滑梯时,不小心把膝盖磨掉了一层皮。当时,小家伙抱着膝盖,眼泪马上就要掉下来,但是,我没有大惊小怪,也没有去哄他,而是一边帮他处理伤口,一边对他说:“儿子,你是小小男子汉了,受点小伤就哭鼻子,会被别的小朋友耻笑的。再说,以后爸爸、妈妈还要依靠你保护呢?如果你是勇敢、坚强的男子汉,就对爸爸笑一笑。”儿子听完含着眼泪笑了起来。

    这一次教育对儿子起了很大的作用,从那以后,儿子受一点小伤不再告诉我,甚至他自己还学会了包扎伤口。

    当男孩的勇气一点点增加时,他的胆子就会一点点大起来。而且,随着孩子勇气的增加,他会变得越来越坚强,越来越有男子汉气概。

    但是,父母要注意区分孩子身上的特点,对于不同特点的孩子,要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比如,有些男孩急躁易怒,有些男孩腼腆胆怯,有些男孩孤独自闭,有些男孩自负好强……所以,就要因人而异,通过不同的体育锻炼来发掘男孩身上的潜在能力,培养他们坚强、勇敢、机敏、不怕困难、勇于开拓的男性品质。

    如果您的儿子急躁易怒,一遇到事情,就手忙脚乱,情绪特别容易冲动,还动辄发怒打人,那么,你就应该教他下棋、打太极拳、慢跑等,这些项目能帮助他调节神经活动,稳定情绪,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使男生急躁易怒的弱点得到克服。

    如果您的儿子腼腆胆怯,不敢和同伴玩耍,不善与人交谈,遇到困难总是“哭鼻子”或者求助父母,那么你应该选择“西点军校”式的军规训练,严格要求儿子,坚持带他每天跑一定的路程,带他去练习打沙包,练跆拳道,摔跤等等,让他不断克服各种胆怯心理,培养他勇敢、无畏的精神。等他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动作熟练后,他的胆量自然会放大,处事也老练成熟许多。

    如果您的儿子有些孤独自闭,不太合群,不太习惯与同伴交往,那么你就应该选择足球、篮球、排球及拔河这些集体性的项目让他参加。经常接受这些项目的锻炼,可以帮助孩子慢慢改变孤僻的性格,逐步适应与同伴交往,同时,在交往中同伴也会慢慢感染他,使他慢慢改变自己现在的性格。

    如果您的儿子有些自负好强,习惯争强好胜,还容易骄傲自满,那么你就应该选择一些难度系数比较大、动作比较复杂的技巧性运动,比如跳水、体操、艺术体操、街舞等项目,也可找一些实力水平超过他的跟他打乒乓球、羽毛球,以不断提醒他“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教导他凡事不服输,但不能过于自信和骄傲自满,要不断努力学习,突破自我和超越更强的人。

    如果您的儿子遇事紧张焦虑,尤其是越重要的事情越容易紧张失常,那么你就应该带他多参加一些公开、激烈的体育比赛,特别是公开的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的正式比赛。因为赛场上形势多变,比赛紧张激烈,只有冷静沉着地对付,才能取得优势。若经常在这种激烈的场合中接受考验,遇事就不会过分紧张,更不会惊慌失措。

    当然,想要通过体育锻炼来促进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治疗孩子的心理疾病,必须使每次的锻炼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和强度,而且运动量要从小到大,循序渐进,时间要根据实际情况自己把握好。

    如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特别溺爱,不让他们干这个,不让他们做那个,凡事自己都统统包揽,从不让孩子亲自下手做,这样只能导致孩子的依赖心加重,当有一天他们离开自己的父母时,就会难以独立,更不知道该怎样构筑自己的生活。

    所以,男孩子千万不要惯着他,更不能宠坏了他。从小在蜜罐里长大的男孩太娇惯、太固执,而且这样的男孩更容易犯错,他知道不管自己干什么事都有大人顶着,这样只能让他们越来越缺乏责任感,犯了错误不仅不知道改正,还一错再错。

    对男孩要苛刻一些,让他们接受锻炼,在锻炼中男孩更容易成长。多让男孩进行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他们魁梧身材的塑造和力量的培养,还会让他们在锻炼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增强自己作为男子汉的责任感,成为一个正直、勇敢、热情、开朗、富有同情心的男子汉。

    3.让他养成良好的习惯胜过你的唠叨

    俗话说“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习惯不仅是一个人的修养、素质的体现,同时也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良好的习惯能助你成功,而坏的习惯则会成为你成功的阻碍。男生在小的时候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一旦长大,很多已经形成的习惯就很难改正,所以,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注意培养男孩的好习惯,不要让他沾染恶习。

    第三章很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儿子都5岁了,什么都好,就是有个特别的毛病——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人帮他抓痒,如果不抓就睡不着觉。有的父母甚至说,自己的儿子上大学了,还这样。这的确是个坏习惯,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讲,可称之为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它还会表现为:经常没有必要地反复做某些事情,例如检查门窗、开关、煤气、钱物、文件、表格、信件等;穿衣、清洗、吃饭、走路时要遵循特殊的顺序;有洁癖、幻想症、电邮综合症、自慰过度等等;有时还会毫无原因地破坏某些物品,或伤害他人。

    上述例子就属于儿童强迫症,据国外报道,儿童强迫症是强迫症的一类,是一种明知不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反复呈现的观念、情绪或行为。在儿童期,强迫行为多于强迫观念,年龄越小这种倾向越明显,尤其多见于10-12岁的儿童,但是患儿智力大多是正常的。

    帮男生改掉这个坏习惯,其实并不难,父母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比如给他讲故事,说些开心的事情,或者用奖励的方法鼓励他自己克服,但是要把握好分寸,用适当的态度对他,不要过于严肃和长篇大论的给他讲道理,也不要追根究底,强求他改变,总之,关爱他但不是老顺从他的意愿。让他多参加一些集体性活动或者文体性的活动,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培养新的生活爱好,慢慢地把原来这些不好的嗜好改掉。

    此外,男生在生活中总是粗枝大叶,不拘小节,所以作为父母的一定要帮助孩子改掉那些不良的习惯。以下我们总结了男生容易犯的十大不良习惯,可能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1.暴饮暴食,会折腾坏胃,造成胃粘膜的破环,使胃的分泌功能和节律蠕动都发生紊乱,导致胃部疾患;最近医学研究显示,15岁到50岁之间,男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为6.2:1。不要以为男生的胃就比女生强健,经常不吃饭或者暴饮暴食,再强健的胃也受不了这样的折腾,一定要叮嘱他们按时吃饭,定时定量,不要等到有一天,孩子淌着虚汗到医院检查时才后悔莫及。

    2.长期饱食,吃的太饱对身体也不好,这样会导致脑动脉硬化、脑早衰和智力减退等现象,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学习。所以,应当适当控制孩子的饮食量,可以少食多餐,营养丰富一些。

    3.不要忽视早餐,不吃早餐使人的血糖低于正常供给,对大脑的营养供应不足,久之对大脑有害,而且不吃早餐的人往往口气不清新,孩子再急也要让他吃点早餐。

    4.长期吸烟,男生到了一定年龄出于某种心理往往会染上吸烟的坏习惯,常年吸烟会使脑组织呈现不同程度萎缩,随着年龄的增大还可能导致老年痴呆。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起好的带头作用,不要把自己的坏习惯传染给下一代。

    5.睡眠不足,男孩子天生体力好,又好动,精力很旺盛,习惯和哥们几个通宵达旦地玩游戏,打扑克,聊天……如果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太差,就会加速脑细胞的衰老和死亡,聪明的人也会糊涂起来,睡眠是消除大脑疲劳的最主要方式,比吃任何营养的东西都管用。

    6.有些男生少言寡语,不善言谈,给人很“酷”的感觉,但是医学表明,经常说富有逻辑的话会促进大脑的发育和锻练大脑的功能,不仅可以锻炼一个人的口才,还能增强人的沟通和交际能力。

    7.不要蒙头睡觉,把被子捂在脑袋上,会让你呼吸不畅,并且随着棉被中你呼出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浓度不断下降,长时间吸进潮湿空气,对大脑危害极大。

    8.甜食过量,男生在幼小的时候都喜欢吃糖,但是甜食过量不仅对牙齿有害,而且会使儿童的智商降低。因为过量地食用甜食会减少对高蛋白和多种维生素的摄入,导致机体营养不良,从而影响大脑发育。

    9.不愿动脑,很多男生虽然很聪明,但是很懒,不愿动脑。不愿动脑只能加速大脑的退化,聪明人也会变得愚笨,只有思考才是锻炼大脑的最佳方法。

    10.带病用脑,在身体不适或患疾病时,勉强坚持学习或工作,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造成大脑损害。

    根据美国心里学家拉施里的动物记忆实验,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一种行为重复21天就会变成初步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也就是说,初步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而形成一个稳定的习惯需要90天,坚持的时间越长习惯越牢。所以,父母要警惕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帮助他们摆脱那些恶习,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可以通过训练来达到,孩子越小越容易培养,越小可塑性越强。比如,你的儿子放学回来首先要看动画片,不做作业,等吃完晚饭该做作业的时候,他又犯困,不想做。如果你纵容他,就会导致他天天出现这样的情况,最后形成懒惰、不爱学习的坏习惯。但是,假如你第一次就告诉他:“儿子,听你同学说你在学校表现特别棒,不仅每天能按时完成作业,而且还完成的特别好,不要骄傲,继续努力,先去做作业,做完我们再看动画片,好吗?”……监督孩子这样做一个月,慢慢地他就会形成先做作业,再看电视的好习惯。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家长培养孩子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从培养他的行为做起。培养孩子一种好习惯,比任何方式的教育都有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