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四家”之一的蔡襄,虽说名字排列在“苏、黄、米”之后,但有人认为他的书法应当列为宋朝第一。而持这种看法的,恰恰是“苏、黄、米、蔡”中排在首位的苏轼。关于苏轼评价蔡襄书法的具体文字,《东坡题跋……评杨氏所藏欧蔡帖》里有详细记载。
自然不单单只有苏轼持这种观点,北宋皇帝书法大家赵佶也说:“蔡君谟包藏法度,停蓄锋锐,宋之鲁公也。”把蔡襄比做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可以说没有比这更高的褒奖了。
蔡襄是以他的行书跻身于“宋四家”之列的。然而,在他的传世行书中,最能让人击案叫绝的,却是他不多的数件手札。譬如他书写于宋皇祜、嘉祜年间的《扈从》《安道》《澄心堂纸》三帖,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属蔡襄行书中的极品。那种温润超轶,雍容华贵的韵致,恰与当时蔡襄身处高位的心曲相表里,是他含蓄而又细腻情感的自然流露。
对于自己的书法,蔡襄自视甚高,并引以为自豪的,是他自创的“飞草”书体。“飞草”又叫“散草”,是蔡襄用散卓笔所书写的一种草书。蔡襄曾自述创作“飞草”书时的感觉道:“每落笔为飞草书,但觉烟云龙蛇,随手运转,奔腾上下,殊可骇也。静而观之,神情欢欣,可喜耳!”自得之情,溢于言表。
宋仁宗皇祜以后,蔡襄的书法开始风靡天下,朝野士庶皆学蔡氏书体。苏轼早年就对蔡书下过很深的功夫,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仆书尽意作之似蔡君谟。”蔡襄书法如此被天下看重,那么,想求蔡襄只字片纸以装点门面的人自然就多了。
皇祜元年癸酉,宋仁宗的爱妃张贵妃去世,被追封为温成皇后。下葬时,需立一块温成皇后碑,仁宗思前想后,觉得只有蔡襄才配给自己最喜爱的妃子来书写碑文。于是,一道圣旨,把蔡襄召进了集贤殿。
宋仁宗亲自召见了蔡襄。
御案后面,宋仁宗温和地注视着已经微微发福的蔡襄,亲切地说:“朕想让蔡爱卿来书写温成皇后碑,也只有蔡爱卿的法书朕才觉着对得起张贵妃。”
蔡襄平静地向宋仁宗行了君臣之礼,然后回答说:“陛下,臣不适合书写此碑。”
宋仁宗一愣,不禁问道:“爱卿何出此言?”
蔡襄说:“这应当是待诏的分内之事,臣不想越俎代庖。”
宋仁宗沉默了一下,说:“朕会重重地赏赐爱卿,不会亏待爱卿的。”
蔡襄慌忙跪拜道:“臣丝毫没有想让陛下赏赐之意,臣若因为书写碑文而领取了皇上的赏赐,那就更无颜面对待诏们了。同朝为官,还望陛下谅解臣的难处。”
宋仁宗沉默良久,慨叹道:“君子之德啊!朕不难为爱卿了。”
事后,待诏们知道了这件事,凑份子在樊楼宴请蔡襄。席间,一个待诏喝得高了点,他捉住蔡襄的手,一个劲儿地摇着说:“若非蔡公贤德,换做他人,我们的饭碗岂不被端了!”
蔡襄无言。
很快,蔡襄拒绝为皇帝书写碑文的事在朝野传扬开去,一时间,说啥话的都有。有些话传到蔡襄耳朵里,也是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他并不去做半句的解释。
平素,朝中无事的时候,蔡襄喜欢与欧阳修、韩琦在一起小聚一下,喝喝茶,填填词,或者在垂杨柳下手谈两局,其乐融融。他们的关系很融洽。
蔡襄不仅书法名重天下,他的品茶功夫更是世间一绝。他碾造了两种名茶,一种是大团茶,另一种是小团茶。显然,小团茶要比大团茶精致了许多。
与欧阳修、韩琦二公在一起的时候,蔡襄都会特意嘱咐童仆,要碾造沏泡小团茶待客。
有一天,欧阳修来造访蔡府。蔡襄吩咐童子去泡小团茶,自己在书房和欧阳修闲聊。也巧,茶还没好,韩琦也来了。
蔡襄喊来童子,说:“再备一副茶具。”
随着缕缕清香飘浮,茶上来了。蔡襄端起茶杯,轻啜了一口,旋即,他皱起了眉头。
蔡襄问:“二公可喝出茶中的蹊跷?”
欧阳修和韩琦把茶含在嘴里,细细品了品,摇摇头,都说和平日的没有什么两样。
蔡襄笑笑,转过头问在一旁侍茶的童子:“这茶中不独有小团茶,怎么还掺有大团茶?”
童子脸红了,说:“本来只碾造了老爷与欧阳大人的茶,中途韩大人又来了,怕再碾造让大人们等久了,小人只好掺进了些许的大团茶。”
欧阳修与韩琦听童子一说,不禁面面相觑。
韩琦的书室雅号“昼锦堂”,欧阳修为他的书房写了一篇文章,就叫《昼锦堂记》,情文并茂,韩琦很满意,想让人书丹勒石,传诸子孙后世。
让谁来书丹呢?
蔡襄!
韩琦拿着《昼锦堂记》找到了蔡襄,说明了来意,把文章放在蔡襄书案上,只丢下了一句话:“都交给你了。”
蔡襄满口答应:“我要好好写!——尽我最大本领吧。”
宋时书碑,通常都是书写者用朱笔直接写在碑石之上,这就是所说的“书丹”,然后再由工匠镌刻。蔡襄写《昼锦堂记》,没有采取这种方法,他怕有败笔,刻碑后自己不满意。他太在乎与欧阳修和韩琦的友谊了——他把韩琦托付给他的这件事,当做一项神圣的使命去完成了。
《昼锦堂记》八酉余言,蔡襄备了六百多张宣纸,每个字都要满满写上一张纸,然后在这张纸上的数十个字里反复比较着挑拣出一个字,直到确信这个字比其他的字都叫人满意了,才用裁纸刀很小心地裁下来,布列在碑石上。等到碑石布满,蔡襄已是裁了六百多张纸,十数万个字!
事后,有人问蔡襄:“你对皇上与韩公,怎么前后判若两人呢?”
蔡襄很认真地回答:“书法只是自我游乐消闲的一种方式而已,想写了就写,不想写了就不写,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