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为什么要穷着养 女孩为什么要富着养-严是爱,溺是害——从来纨绔少伟男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男孩为什么穷着养穷养男孩有两个意思,一是不要让孩子太富有,以避免让孩子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亚当·斯密说:“一个出生在富有家庭的人,即使具有节俭天性,也是很难做到的。”孩子生长在相对富裕的家庭是一种优势,但是物质的优势并不是成功的基础。

    一个生活在富裕环境下的男孩,如果父母在他小时候不对他严格要求,让孩子体会“穷”的难处,孩子就不可能知道穷的意义,也不会珍惜父母创造的财富。丰富的物质基础会让孩子失去奋斗的目标,只知道享受父母创造出的成果。所以,家长应该明白,在孩子面对丰富的物质基础的时候,更应该对孩子严格要求,让孩子明白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财富才是最可靠的。

    二是父母不要给孩子太多的爱。父母爱孩子是天性,但是,太多的爱会让孩子沉溺于其中无法自拔,最终失去独立性。父母把孩子护在自己的羽翼下,这样孩子在离开父母的时候,遇到风雨时很容易受到伤害,而且他们根本不知道怎样独立地去面对。

    所以,父母在疼爱孩子的时候,要适当地让孩子吃一些苦,苦难能让人变得独立、坚强,从而完善孩子的人格。家长应该明白,苦难要比幸福对孩子的成长有益得多。

    每个家长都疼爱自己的孩子,在孩子成长中,总是希望多给孩子一点爱。家庭生活富裕,家长就把孩子喜欢的东西都送到他面前。这样的做法对孩子的成长其实是没有好处的。一味地溺爱孩子,只能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娇气,越来越没出息。对父母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财富也不会珍惜。在父母溺爱和娇宠下长大的男孩,注定不会成为有用的人才。富家子弟多骄,贵家子弟多傲

    富家子弟大多喜欢过锦衣玉食的生活,而且还喜欢对人颐指气使。这些毛病其实都不是孩子从小就有的,而是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造成的,所以家长应该对孩子严格要求,这样才能避免孩子出现诸多不良习气。

    曾国藩在治家格言中说:“家中钱多,子弟未有不骄者也。”中国很多父母都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家中有儿子的话,父母就要想着努力赚钱为儿子积累一份像样的家业。如果父母积累的财富多,那么儿子根本不用劳动就可以丰衣足食。

    2009年5月新闻媒体报道了“富二代飙车撞人”事件,可以说这是一个富家子弟被父母娇宠坏了的典型案例。外国的媒体也报道过类似的案例。几个出国留学的富家子弟,在暑假的时候,开着跑车从意大利到法国旅行。在旅途中,这几个男孩不间断地飙车,时速竟达到了229公里/小时。瑞士苏黎世霍尔根区法院针对他们的行为开出了约合131万元人民币的罚单。但是,这一点钱对于开兰博基尼跑车的富家子弟来说根本就是小意思。

    父母辛苦了一辈子,送儿子出国上学,本来是想让他们成为有出息、自立自强的人。但是,他们却拿着父母的钱在外面挥霍无度,这显然不是父母的本意。然而,父母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钱江的妈妈是一个企业家,父亲也有一个小公司,钱江是家里的独生子,平时妈妈对他十分娇惯。钱江在学校整天不学习,眼看快要到高三了,妈妈觉得儿子在国内也不会考上一所好大学,于是就和钱江的爸爸商量,决定把儿子送到国外去接受教育。

    一向被娇宠的钱江听到这个消息,非常不乐意。他对妈妈说:“我不去国外,我吃不惯那里的东西。”

    妈妈劝他说:“儿子,让你去是为了你好。妈妈不会让你吃苦的,妈妈会给你存上钱,然后定期给你寄好吃的。”

    听妈妈这样说,他才同意出国。但是随后又说:“如果我觉得太苦了,受不了了,我就马上坐飞机回来。”妈妈搂着钱江说:“妈妈不会让你吃苦的,妈妈赚钱为什么,不就是为了你吗。”

    留学的地方是英国,每年的花费都十分地高昂。钱江到了英国后,根本就不好好上课。他开始了自己的旅游计划,找了几个中国朋友,隔三差五地就和他们去旅游或者吃喝。一切费用都是钱江负责,对此钱江打电话跟妈妈说:“我第一次来到这里,对什么都不熟悉,语言又不通,特别想家,所以一定得多交几个中国朋友。”

    母亲心疼儿子,又给他寄去一笔钱,并告诉儿子支持他找朋友的做法。钱江整天和几个朋友游玩,根本不想学习。而且还常常坐头等舱。回国他跟自己的朋友说:“经济舱根本没办法坐人,那么拥挤。”

    钱江回家就是为了能吃到中国菜。他对父母说:“我根本吃不了英国的东西,我吃两天就开始想家里的菜了,实在忍不住只好跑回来吃一次。妈妈我要不是为了你,我才不去国外呢!”

    钱江每次回家的花费都在一万元左右。除了学校放寒暑假外,每年都要回家五六次。爸爸曾经对儿子这样的做法有意见,但是妈妈说儿子想回来就回来吧,她有钱让儿子享受这个待遇。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年钱江的妈妈做生意的时候,资金周转出现了问题。妈妈跟钱江说自己遇到了困难,希望得到儿子的支持,但是娇生惯养的钱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困难,他还是按照原来的习惯大手大脚地花费。

    钱江在妈妈面前这样说:“妈妈,你得想办法赚钱啊,我已经吃惯了好东西,穿惯了名牌衣服,如果没有这些东西我就没法生活。”妈妈看着钱江的表情,想着平时对儿子无度的宠爱,终于流下了后悔的泪水。

    无论是富商巨贾还是升斗小民,教育孩子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富贵之家的孩子,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含了“金汤匙”,这样的孩子不会知道艰难困苦是什么。如果父母舍不得让孩子吃苦的话,孩子就会变得骄奢淫逸。

    很多富商都希望儿子能继承自己的基业,将自己的事业发扬光大。但是,希望是一回事,教育孩子又是一回事。

    很多富有的父母觉得自己打拼得非常辛苦,不想让孩子再像自己一样辛苦,于是对孩子无比宠爱,这样养大的孩子不但不能够继承自己的基业,反而会很快将自己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基业败光。这样的后果并不是父母的本意。洛克菲勒说:“培养一个贵族需要花三代的时间。”其实,只要父母能转变态度,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培养良好的习惯,舍得让孩子吃苦,锻炼出他们坚强的意志力,那么,即使父母很富有,孩子也不会变成一个骄奢淫逸、对社会没有益处的富家子弟。

    娇气、挥霍并不是孩子的本质

    孩子生下来都是相同的,只是环境不同而已。有的孩子一出生家庭环境就比别的孩子优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就有挥霍的本性,挥霍和浪费是后天养成的习惯。而这些习惯都和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所以,家长应该告诉孩子正确花钱的方法,让他们理性地消费,而不是挥霍浪费。

    现在社会中富人越来越多。这些富裕起来的家长本着让孩子去海外镀金的思想,每年花费高额的学费把孩子送到国外去留学。一位记者在英国曼彻斯特的一些学校发现了不少中国留学生,而且在这些留学生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状况:年龄越小,消费水平越高。

    许多父母让年纪小的孩子出国留学,但是又怕孩子吃苦受罪,所以在孩子海外的银行账户上存入了大笔的钱。这些钱都作为孩子平时的开销。记者在一所学校里认识了一个浙江的孩子,这个孩子18岁,来曼彻斯特已经两年了。他在一所语言学校就读,但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一直没有拿到预科申请。

    记者问他:“你这样,你的父母不着急吗?”

    男孩笑着告诉记者说:“我爸爸是开工厂的,非常能挣钱,所以我根本不用担心,也不着急。我爸妈就我一个儿子,他们都很疼爱我。”

    记者发现,这个男孩的消费水平不低于英国的中产阶级,他租住在一座2层带花园的房子里,每天开车去学校。男孩还高兴地告诉记者,自己刚刚买了一辆奔驰跑车。记者问男孩:“你有没有想过以你这种学习态度什么时候才能拿到预科申请呢?”

    男孩说:“这一点我不担心,我妈妈说我年纪还小,慢慢来。”

    记者又问男孩说:“那么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你的父亲老了,不能再这样赚钱了,你可以像你父亲一样,赚这么多钱供自己开销吗?”

    男孩说:“我父亲老的时候,他已经赚了很多钱了。我根本不用赚钱也可以生活。你的这个假设不存在。”

    不知道这个孩子的父母听到这样的回答会做何感想。这个过着贵公子生活的男孩已经完全不知道生活压力是什么了。他只知道挥霍。父母用金钱给他堆砌起了一座城堡,在这里他根本看不见外面的世界。这个男孩子即使拿到了预科申请,又能怎么样呢?

    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也是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出国去,但是李嘉诚对孩子格外“吝啬”,他每个月给儿子很少的钱。初到国外的李泽楷很快就把父亲给的生活费用光了。他打电话回家求救,电话是母亲接的,李嘉诚就站在旁边。听见儿子要求再寄一点钱,李嘉诚立刻接过电话严厉地说:“你自己将钱花完了,你就要想办法去赚,不能向我求救。”说完就挂了电话。

    李泽楷被父亲无情地拒绝,心里非常难过。但为了赚钱养活自己,李泽楷只得去餐厅当服务生。很累的时候,他忍不住打电话回家向母亲诉苦,母亲听完直掉眼泪,但李嘉诚却“无情”地说:“他是个男孩子,吃点苦是应该的,没有什么好心疼的。”

    李嘉诚严厉的教育方式把李泽楷锻炼成了一个十分优秀的人才,他回国后迅速地参与到父亲的事业中,并且不断地努力创新,创造出了很多惊人的业绩,被人们称为“小超人”。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和李嘉诚对他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没有磨炼,怎么能有成功。把孩子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下,认为自己吃了很多苦,不想再让孩子吃苦的父母永远不能教育出出色的男孩。

    有个财主四十几岁才有了一个儿子,所以老财主疼爱得不得了。这个小男孩从小就知道自己是财主的儿子,与别人家的小孩在一起玩的时候,总是喜欢让别人称自己为“少爷”,如果别人不叫他,他就又哭又闹,打滚耍赖。

    小少爷虽然年纪小,但是对吃非常讲究。吃菜要吃菜心,吃肉要吃精肉,吃鱼的时候总是让用人把刺都挑干净。白米饭他从来不吃,煮好米饭以后,一定要拣不软不硬的部分盛出来,然后用鸡蛋和葱花炒了再吃。对儿子的习惯,老财主都听之任之。他常常和别人说:“我是晚年得子,他就是我的宝贝啊。”

    老财主的年纪慢慢大了,但是儿子的年纪却还小。老财主病逝以后,小少爷因为不会经营,又因为自小就娇生惯养,挥霍浪费惯了,所以他根本不顾及家里的实际情况,吃米饭的时候,依然让母亲将煮好的米饭炒了给自己吃。

    母亲流着泪对儿子说:“孩子,我们家已经不如以前了,你将就些吧。”但是这位小少爷却理直气壮地说:“这些我不管,我就是吃不惯白米饭。”母亲唉声叹气地看着儿子,只能无可奈何地摇头流泪。

    在母亲去世后,小少爷已经长成一个大人了。这个时候,他家已经一贫如洗,这个娇生惯养的少爷根本不会谋生,整天还是游手好闲,四处向亲友借钱。后来,亲友们看见他都纷纷躲避,他没有办法,最终沦落成了乞丐。

    很多父母会这样说:“我自己累成这样,赚钱不就是为了给孩子花吗。我可不能让孩子再吃我们吃过的那些苦了。”所以,积攒了大量财富的父母,就把自己的财富放到孩子的面前说:“孩子,你喜欢什么就买什么,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这样的父母是非常愚蠢的父母,这样的教育方式只能教出挥霍、娇气的孩子。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为穷人家的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的家庭状况,为了能及早改变这个状况,他们都早早地开始学习求生的本领。但是,在富裕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因为没有压力的缘故,所以生存问题根本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没有压力哪来的动力呢?拿着父母赚来的钱,孩子渐渐就学会了挥霍。如果父母没有及早改正孩子这样的习惯,依然娇宠孩子的话,那么将来一定会后悔的。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及早感受到生活的压力,以避免孩子养成娇气、挥霍的坏习惯。

    攀比会让孩子心理扭曲

    无论多么富裕的家庭,一旦让孩子养成攀比的恶习,就给孩子的心理埋下了阴影。孩子的攀比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这与家长的行为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富裕起来的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在孩子面前过多地宣讲物质的重要性,也不应该在孩子面前流露出与别人攀比的心理。

    陈诚今年刚上小学一年级,他是家里的独生子。上学的时候,都是由爸爸开车接送的。陈诚的爸爸是一家公司的经理,他虽然年纪小,但是在爸爸的熏陶下已经认识了很多名车的标志。

    陈诚的爸爸开的是奥迪,陈诚每天从车里出来和爸爸说再见的时候,脸上都带着骄傲的神情。陈诚说:“我们班同学的爸爸开的车都没有我爸爸的车贵。”

    有一次,陈诚看见一个同学的爸爸开着一辆夏利送他来上学,他跑过去对那个同学说:“以后别让你爸爸开车送你了,你爸爸的车太次了,多丢人啊。”不仅如此,陈诚还经常带上自己的高级玩具到班里向同学们炫耀,看见同学们羡慕的眼神,陈诚开心极了。

    不久,班里又来了一个新生,这个男孩子也是一个富家子弟,陈诚发现他每次带的零食包装都是英文的,根本看不懂。这个男孩说:“我妈妈在英国工作,她会定期寄一些零食给我。”这个男孩还和陈诚说,每年放暑假和寒假的时候,他都会坐飞机去英国。“你坐过飞机吗?”他问陈诚。陈诚好像做了亏心事一样低下了头。

    回家陈诚就跟爸爸妈妈发脾气说:“我要坐飞机,我还没坐过飞机呢?”爸爸奇怪地问:“你为什么要坐飞机?”

    陈诚说:“我们班上的一个同学一年可以坐两次飞机,但是我一次也没有坐过,我不能比他差。他的爸爸妈妈很有钱,我的爸爸妈妈也一样有钱。”

    陈先生听完儿子的话不禁有些担心,陈诚又和爸爸说:“他还有很多进口的糖果和玩具,这些都是我没有的,我也要这些东西,我不能被他比下去。他昨天穿了一双从英国买来的耐克鞋,爸爸,你给我从美国买一双吧。”陈先生虽然担心,但觉得小孩子是在耍脾气,也没有特别在意。

    不久陈先生就接到学校的通知。他来到学校的时候,他的儿子正站在老师的办公室里。老师对陈先生说,陈诚偷了一个同学的东西。陈先生听见老师说的那个同学,正是儿子常常在家里提到的那个家里很富有的孩子。

    陈先生这才知道,原来儿子一直在跟这个孩子攀比谁的玩具多,谁的衣服、鞋子是名牌,去过哪些有名的地方玩等。因为一直没有比过这个孩子,强烈的嫉妒心促使陈诚偷了这个孩子的玩具赛车。陈诚说:“我讨厌他那副炫耀的表情,我就是不能比他差。”

    听了儿子的话,陈先生很后悔自己没有在意孩子的攀比心理和行为,也没有注意自己平时的言行,使孩子无形中受到了影响。

    孩子的攀比心理,不但会影响孩子的成长,而且会让孩子的心理产生阴影。

    很多孩子的攀比心理其实是受了大人的影响。新华网黑龙江频道曾经有过关于“黄金一代”的报道:富有的家长们在孩子身上大把大把地花钱,这让很多孩子学会了高消费和相互攀比。专家称,家长们用“黄金”堆砌起来的环境,会让自己的孩子变成失去独立生存能力的寄生一族。

    记者在哈尔滨市冰球馆附近采访了一个带着儿子学习花样滑冰的王先生。王先生说,儿子放暑假一个月已经消费了6000多元。记者问王先生为什么孩子会在一个月内花这么多钱,王先生说,孩子说班里的同学都在学花样滑冰,所以他也要来学习。

    本来说要租学习用的鞋子,但是王先生的儿子不同意,他对爸爸说:“别人都是买鞋子,我租鞋子,说出去多丢人,我一定要买。”儿子学习滑冰用的服装和鞋子都是名牌,连请的辅导老师都是“名师”。

    儿子跟王先生说:“别人都是请某某老师教自己滑冰的,他可是非常有名的老师。我不能被同学比下去,我也一定要和这个老师学。”为了儿子能有一个好的学习过程,也为了不让儿子“丢面子”,王先生满足了儿子的要求。

    另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张女士说,自己孩子学校的攀比之风现在越来越强烈了。儿童节还没到的时候,儿子从学校回来说自己的同学都开始穿名牌衣服和鞋子,或者带着昂贵的礼物到学校。儿子看见同学买了一双700元钱的名牌运动鞋,也让妈妈给他买一双。为了让孩子有面子,张女士花了900元给他买了一双名牌运动鞋。

    其实张女士和丈夫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一个月的收入不超过5000元。给儿子买了一双昂贵的运动鞋后,这个月的生活都有点儿紧张。但是张女士说自己苦一点没关系,关键不能让孩子吃苦,得让孩子有面子。

    记者问张女士:“您这样纵容孩子攀比的习惯,有没有想到严重的后果?”

    张女士说:“别人家的孩子能有的,我的孩子为什么不能有?这不只是孩子面子的问题,还是父母面子的问题。”

    从张女士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孩子的攀比心理多数是受家长的影响。家长没有端正自己的态度,把自己爱面子的心理暴露在孩子面前,这样的心理直接影响了孩子。

    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授王丽敏说:“成人社会的价值感和满足感很容易被儿童直接嫁接,并最终影响孩子的消费心理。”有的父亲喜欢开着名牌车去学校里接送孩子,在孩子面前还喜欢评价别人的车“你看他爸爸开的是什么破车,开这样的车怎么好意思来送孩子上学?”类似的话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是巨大的,孩子知道了别人父亲的车不如自己父亲的,攀比的心理自然而然就在孩子的心里形成了。还有的家长听到孩子说他们班某某同学买了一件什么牌子的衣服,穿去给大家看了,于是这个家长就对自己的孩子说:“明天咱们也去买一件更贵的。”

    家长爱面子、爱攀比首先影响的就是孩子,孩子年纪小,根本不懂得辨别对与错。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对孩子的思想起着基本的指导作用。如果家长一直在孩子面前强调吃的穿的要比别人好,唯独不强调学习的话,孩子自然就会有样学样。等到家长发现孩子做出令自己失望的事情时,后悔也来不及了。因此,家长在平时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孩子形成攀比的心理。

    有钱也要省着花,再富也要穷孩子

    拥有财富是一件好事情,父母拥有了财富以后,就可以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但是,一味地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有很多出手阔绰的花花公子,就是在父母这样的教育中造就的。即使家长拥有丰富的物质财富,也要适当地在孩子面前装“穷”,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态。

    家长创造的物质财富是把双刃剑,财富的存在固然可以使孩子免除贫穷、辛劳、压力和危机之苦,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财富也会让孩子变得养尊处优、好逸恶劳、骄奢淫逸。每个辛苦积累财富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继承财富的同时,也可以用财富来做更多有益的事情。然而,想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

    拼命积累财富的家长因为疼爱自己的孩子,不愿意让他们吃苦,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都是娇养、溺爱、纵容。自孩子小时候起就给他丰富的物质生活,让他吃穿不愁的同时还拥有很多同龄的孩子不能拥有的奢侈品。这样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节约。

    巴西一位有名的富家公子叫若热·金莱,他是巴西有名的花花公子。他的父亲爱德华多·金莱,19世纪后期刚从法国移民到巴西时,一贫如洗,爱德华多白手起家办起了小小的家业。经过不断努力和打拼,爱德华多最终成为巴西有名的富豪,他把桑托斯港建成了当时巴西最大的港口。不仅如此,他还买地建农场,投资办工厂,把自己的家族变成了巴西最富有的家族之一。

    爱德华多虽然这样风光,但是对儿子若热的教育却是失败的。若热从小生活在锦衣玉食中,很多名流经常出入他们家。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访问巴西的时候就下榻在他们家。他的父亲只是指点他怎样和名流接触,根本没有考虑到培养他的品质。所以,若热花钱一向是大手大脚,根本不懂得节俭。

    若热在世界各地游玩,不断地结交朋友,出入高级俱乐部,常常是一掷千金。当时的很多媒体把他和美国富商霍华德·休斯、希腊船王奥纳西斯称为“世界三大败家子”。爱德华多去世后留给儿子二十多亿美元的遗产,但是若热根本不善于经营父亲的事业,他唯一会的就是花钱享乐。挥金如土的生活习惯让他很快就把遗产败光了。

    此时,若热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穷光蛋,但是,他也没有想过要去赚钱养活自己,他靠着政府的救济过了一个潦倒的晚年。事实说明,即使家长有再多的财产,如果把自己的接班人“培养”成一个花花公子的话,他也能很快地将家产败光,成为一无所有的穷光蛋。

    爱德华多如果还在世的话,一定会痛心不已。但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又往往会忽略这个问题。很多家长因为富有,常常在孩子面前不知节俭,例如去饭店吃饭的时候,点一大桌子菜,只吃一少部分,剩下的全部扔掉。有的家长在孩子面前夸耀自己拥有的财富,让孩子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父母是非常有钱的人。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怎么会节约呢?

    其实,家长即使再富有,在孩子面前也应该适当地装装“穷”,这不是欺骗孩子,而是为孩子好。家长装“穷”无形中就会给孩子一种压力,会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赵女士是一家银行的业务主任,丈夫在一家跨国企业担任经理。赵女士家每月的收入有一万多元,她的儿子现在上小学三年级。赵女士夫妇上班的时候,一般都是穿套装,回家的时候就穿普通的家居服,给儿子也是买最普通的衣服,有时候还会给儿子穿别人穿过的旧衣服。

    儿子有一次问赵女士说:“妈妈,我们家里没有钱吗?为什么要我穿别人的旧衣服?”

    赵女士对儿子说:“咱们家里是没有什么钱,爸爸和妈妈都是工薪阶层,每月还在还房贷。你看爸爸每天上班的时候都挤公交车,因为没有钱,所以我们没有买车啊。”

    儿子听了妈妈的话,认真地点点头。在学校里,即使儿子的同学拿再好玩的东西,他也不会动心。他学习很刻苦,在班里的成绩一直很优秀,经常受到老师的称赞。赵女士的儿子这样和他的老师说:“我爸爸每天挤公交车上班很辛苦,爸爸赚钱很不容易。我如果不好好学习,爸爸的辛苦就白费了。”这样的语言让老师非常感动。因为赵女士的儿子品学兼优,所以连续三年都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

    其实,赵女士和丈夫每月的收入加在一起也不算少,他们完全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但是,他们之所以不断地在儿子面前装穷,就是因为不想让孩子养成浪费、虚荣的不良习惯。赵女士认为对男孩应该从小就培养他的责任心和毅力,这些都是男孩将来成就事业的保证。男孩的肩上必须要承担责任,如果从小就让男孩养成花钱如流水的毛病,就等于毁了孩子的一生。

    过度地给予男孩物质保障,就会让他们丧失进取心。而进取心对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不注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而只是一味地将丰富的物质堆砌到孩子的面前,孩子就会失去奋斗的目标,这不是爱孩子,而是在害他们。男孩尤其是这样,有责任心和进取心的男孩才是最棒的,只会花父母钱的男孩就像寄生虫一样被人看不起。

    让孩子明白钱是不好挣的

    很多孩子以为家长开着车出去,就能把钱拿回家里来。孩子根本不知道家长挣钱是一件多么辛苦的事情,所以家长要在适当的时候,让他们知道家长挣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只有体会到父母赚钱的辛苦,孩子才会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

    5岁的男孩当当看见爸爸每天下班开着车回家,就活蹦乱跳地跑过去跟爸爸说:“欢迎爸爸回家。”因为爸爸一回家,就会给当当买一些好吃的、好玩的。当当的爸爸刘先生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自当当一岁时就开始给他买玩具,现在当当的玩具已经堆满了好几个箱子。

    刘太太对丈夫这样的做法一直不赞成,她觉得这种做法会把儿子宠坏。有一天,当当对妈妈说:“妈妈,把我的一些旧玩具都扔了吧,我已经不想玩了。爸爸还会给我买很多新玩具的。”听完儿子的话,妈妈严肃地绷起脸说:“爸爸以后不会给你买新玩具了。”

    当当委屈地看着妈妈说:“为什么,爸爸赚钱不就是为了给我买玩具吗?”

    刘太太对儿子说:“你知道爸爸赚钱很辛苦吗?”

    当当天真地说:“爸爸赚钱一点也不辛苦,每天开着车出去,开着车回来,就可以赚到钱了。”

    刘太太听完儿子的话没说什么,但是她当即给丈夫打了电话,让他回家的时候不要给儿子买任何东西。并且把儿子的话转告给了丈夫。刘先生对妻子说:“儿子还小,什么都不懂,这样要求他是不是有点过分了?”但是刘太太认为应该从小就让孩子知道父母赚钱的艰难。

    刘先生听取了妻子的意见,决定不再给儿子乱买玩具和吃的。开始的时候,当当对爸爸的转变是非常不理解的,为此哭闹了好一阵子。为此,刘先生不再把车开回家,而是把车停在了小区附近的一个停车场。他这样告诉儿子:“爸爸现在没钱了,连车也没有办法开了,所以,也不能给你买礼物了。”当当似懂非懂地看着爸爸,也不再哭闹了。

    到了当当上小学的时候,刘先生才又把车开到了家,当当看见爸爸又有车开当然很高兴。他对爸爸说:“爸爸,你又开车了,又能赚钱了,太好了。”

    刘太太害怕先生的行为又会影响孩子,所以夫妻俩就商量了一个主意,在当当放假的时候,让刘先生带着儿子到自己的公司,看看爸爸是怎样赚钱的。当当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于是刚放暑假,他就和爸爸一起去上班了。每天起得很早,回来得也很晚,有的时候,爸爸加班,当当也必须坐在那里看书。

    办公室里的繁忙景象最初令当当感到十分新奇,爸爸桌子上的电话不停地响,自从到了公司以后,爸爸就没有再跟当当说过一句话,而是不停地在接电话、打电话,有的时候忙得汗流浃背,午饭也不能按时吃。看见父亲这样的工作情形,当当心里很难过。他回到家对妈妈说:“我以后再也不让爸爸给我买玩具了,爸爸赚钱很辛苦。”刘先生夫妇的方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孩子因为年纪小,想法也很天真。觉得爸爸开着车出去就能赚到钱,是很多孩子的想法。正是这种想法,孩子觉得父母赚钱是很容易的,所以他们花钱的时候也不懂得节约。家长对孩子不停地说教,不如让孩子真切地体验一下赚钱的不易。

    无论孩子是生长在富裕的环境中,还是贫苦的环境中,家长都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帮助他养成良好的习惯。让他明白,父母的钱是辛辛苦苦挣来的。

    杨灿是一个15岁的少年,从小家里就很富裕,杨灿是个独生子,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非常疼爱他。杨灿小的时候,家里人一到过年就会给他很多压岁钱,平时还有很多零花钱。只要杨灿一撒娇或一不高兴,爷爷奶奶就会给杨灿买礼物,或者给钱让他自己去挑礼物。所以杨灿一直认为钱非常容易就能得到。

    上初中的时候,杨灿就跟父母要更多的零花钱,父母怕儿子染上不好的习惯,就拒绝了他的要求。但是,爷爷奶奶却在背后偷偷给了杨灿很多钱。杨灿的父母知道这件事情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觉得不想办法解决这件事对杨灿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于是,在杨灿放假的时候,妈妈要求杨灿到一个亲戚的饭店里刷盘子。爷爷奶奶不理解杨灿妈妈的举动,很多亲戚也不理解。为此,奶奶和妈妈还产生了矛盾。但是妈妈坚决让杨灿去做这个工作,而且要求他学习也不能退步。

    妈妈对杨灿说:“你既然要去工作了,那么这个月的零花钱我就不给你了,同时也不应该再接受爷爷奶奶的钱了,因为他们的年纪都大了,已经没有赚钱的能力了。”杨灿开始了他的“打工生涯”。一天下来,堆积如山的盘子让杨灿连歇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第二天,他就不想再去了。但是妈妈严厉地对他说:“你这样就觉得累了怎么行,必须坚持一个月。”杨灿虽然有些生气,但第二天还是去了亲戚的饭店。

    就这样杨灿坚持了一个月,每天还要回来学习,在学习完了的时候,他不会再去逛网店,买新奇的东西,而是选择睡觉。奶奶看见杨灿疲惫的样子,就对他妈妈说:“咱们家又不是缺他花的钱,你这样对孩子不是太狠了吗。”

    妈妈说:“这样才是为他好,让他知道赚钱不容易,他就不会浪费。知道爱惜自己赚来的钱,知道爱惜别人赚来的钱。”

    一个月的打工生活让杨灿改变了很多,他在知道赚钱辛苦的同时,也学会了容忍和坚强。他对妈妈说:“我每天这样辛苦,才赚这么少的钱,赚钱真的是不容易啊。如果我不好好读书,今后也只能靠体力赚钱,这不是我想要的。”妈妈的“狠心”让杨灿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不但学会了珍惜钱财,还学会了珍惜时间。

    作为父母,一定要让孩子知道赚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要在他们小的时候就帮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对男孩“狠一点”,让他们吃一点苦,或者让他们在适当的时候体会一下赚钱的难处,才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对孩子说“我的钱并不是你的”

    孩子以为父母的钱就应该给自己花,父母挣钱就是为了自己。孩子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就会失去奋斗的动力,特别是一些生长在富裕家庭的孩子。家长要想让孩子自立,就应该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钱并不是他的。让孩子明白他并没有权利对父母的钱财进行支配,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更早地独立,树立奋斗目标。

    在现实社会中,男孩要承担的责任往往比女孩大,所以男孩子的自立性要更早地培养。有很多男孩都有这样的意识,父母的钱就是自己的。所以出生于富裕家庭的男孩,根本就不会把赚钱当一回事。同样,也担负不起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德国汉堡有一位先生的家族很有钱,从祖辈起他们就已经不需要再去工作赚钱了,因为他们家的钱放在银行里,吃利息也吃不完。他是一个真正的有钱人,但却从来不乱花一分钱。他的生活总是很有计划,因为他深深记得父亲对他说过的一句话。

    在他18岁那年,父亲让他一个人出门去旅游。旅游的费用是父亲给他出的,但是非常少,一天25欧元,相当于人民币25元。父亲让他在外面旅游一个月再回来,于是他拿着父亲给的钱出门了。

    这样少的钱,一旦要住旅馆的话,就不能再买吃的,但是如果要买吃的,就不能住旅馆。这个男孩在外旅行40天,有几天他一直靠喝自来水,吃面包度日。有时候,他会睡在马厩里,有相当多的时间他都是在野外露营的。遇到刮风、下雨的天气,整夜都不能睡觉。

    这个青年回到家的时候,家里举行了盛大的派对来欢迎他。但是,这个青年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对父亲诉说这一路上的经历时充满了怨气。他问父亲说:“爸爸,你这样有钱,为什么才给我这么一点旅费啊?”

    父亲对儿子说:“儿子,我用的是自己的钱,而你用的却是我的钱。我给你很少的钱,让你去旅行就是为了让你明白这个道理。”青年听完父亲的话后,心里非常难过,但是他又觉得父亲说得很有道理。虽然父亲很有钱,但是这些钱如果父亲不愿意留给自己的话,那么他就什么都没有。父亲的话虽然让青年的感觉很不好,但是每当想乱花钱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的这句话。所以青年决定,要将这句话说给自己的儿子听。

    父亲的话对儿子来说虽然残酷了一点,却使儿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有时候,为了能够培养男孩良好的习惯,让他们有自尊、有担当,父母就要对孩子狠一点。只有让男孩从小吃一些苦,他们才会珍惜父辈辛苦积攒下来的家业。

    徐元现在是国内一家著名公司的软件工程设计师,徐元说自己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完全归功于爸爸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徐元的爸爸是一名军人,母亲是一位教师。徐元小时候,因为父母的工作忙,没有办法照顾自己,所以一直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外公外婆比较娇惯他,一般他提出来的要求,老人都会尽量满足他。

    7岁上小学的时候,徐元被接回到父母的身边。刚回到父母身边的徐元,除了陌生的感觉外就是害怕,因为父亲总是用一双严厉的眼睛注视着自己。带徐元去逛商场的时候,父亲是不允许徐元乱挑玩具的。

    爸爸这样告诉徐元:“你只能挑最便宜的,而且不能超过两件,因为你现在还没有办法赚钱。”徐元心里十分不乐意,但是因为害怕父亲严厉的眼神,所以也不敢任性妄为。徐元上了中学以后,看见同学穿名牌运动鞋很羡慕,回家常和妈妈说这些事情。

    坐在一旁的爸爸听见徐元这样说,就搭腔说:“吃和穿是你的基本需求,但是名牌运动鞋却是奢侈品,在你自己没有赚钱以前,不要浪费我和你妈妈赚的钱。”年少的徐元听见爸爸的话,难过地掉下了眼泪。就在那一刻起,他暗暗地下决心要靠自己的能力赚钱。所以,徐元一直学习非常刻苦,并最终考上了名校,毕业后成为一名出色的软件工程设计师。

    其实徐元的父母不是不能给儿子买一双名牌运动鞋,父亲之所以不愿意给儿子买昂贵的运动鞋,就是为了让他养成良好的消费意识和习惯。假设徐元的父亲在儿子提出要求后,二话不说就给他买了奢侈的运动鞋,徐元的愿望轻易地被满足,他就会丧失奋斗的动力,而这样的教育方式无论对父母还是对孩子都是不利的。

    父母不断地满足孩子奢侈的要求,只能让孩子越来越奢侈。他们不会节约,也不会通过自己的双手来赚取自己的未来。父母不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奢侈”的思想,更不应该用奢侈品来满足孩子的需求。其实,无论是富裕家庭还是贫苦家庭的孩子,在出生的时候他们都不知道钱财是什么概念。如果孩子有奢侈的想法,也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受熏陶的结果。

    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这样的想法,应该及时阻止,而不是纵容。对男孩更应该这样,有句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家长应该教给孩子生活的方法,而不是让他们只会花父母赚来的钱。只有让孩子从小树立一个正确的思想,才能确保孩子健康地成长,使孩子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

    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双手最可靠”

    孩子终有一天会离开父母的怀抱,成就自己的事业。在此之前,父母不应该让孩子产生过多地依赖。应该让孩子明白,靠别人终究不如靠自己,即使是自己的父母也是一样的,只有自己有了能力,才能成就未来。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遇到困难不退缩,迎难而上。这样的想法是好的,但是要让男孩变成一个优秀的人才,必须从小就开始对他严格要求。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还小,不懂事,所以都舍不得对孩子严格要求,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

    家长要知道,男孩长大了要独立地撑起自己的一片天,只有成功的男孩才能被社会承认,才能得到大家的赞赏。所以父母就应该培养男孩的能力,让男孩从小就明白父母不能成为自己永远的靠山,自己的双手才是最可靠的。

    宁海的父亲经营一个加油站,夫妻俩经常早出晚归没有办法照顾宁海。宁海小的时候是由奶奶照顾的,但是后来奶奶生病去世了,所以宁海放学回家常常吃不上饭。为此,宁海对自己的父母非常不满意。

    宁海的父母把儿子的不满看在眼里,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放下工作来照顾宁海。宁海的妈妈曾经向宁海的爸爸提议说:“宁海还小,不懂得照顾自己,不如以后我就留在家里照顾他吧。”

    宁海的爸爸不同意妻子的看法,他对妻子说:“宁海虽然年纪小,但他是一个男孩子,对男孩不能像对待女孩那样,要从小锻炼他的能力和意志。他现在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

    父母没有迁就宁海,宁海只得自己照顾自己。早晨很早就起来把饭做好,中午在学校里吃饭,晚上回家还要做晚饭。虽然宁海还不到10岁,但是已经学会了买菜、做饭、打扫房间。邻居看见宁海做这些事情,就对宁海的妈妈说:“你们家宁海太小了,怎么能照顾好自己呢。你们应该请一个保姆来照顾他。”宁海的妈妈说:“我本来也想过这件事,但是他爸爸不同意。”

    有一次,宁海做饭的时候不小心割伤了手,他没有通知父母,一个人去医院包扎。妈妈回来看见儿子包扎好的手,心疼地掉下了眼泪。谁知宁海却说:“妈妈,不要紧,只是割破了手指,过几天就好了。”看见儿子坚强,母亲更加感动。

    宁海不但会照顾自己,而且还会照顾同学。在学校,他经常帮助同学,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宁海的爸爸经常对他说:“只有靠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的人,才是真正有出息的人。”

    宁海的班上有几个贫困学生,宁海很想帮助他们。他回家询问爸爸的意见,爸爸对这件事情非常赞同,但是爸爸说:“如果你想资助这些贫困的同学,就得用自己的双手赚钱去帮助他们。爸爸不会给你钱的,因为爸爸的钱也是自己用双手赚来的。”

    宁海为难地看着爸爸说:“我也想用自己的钱,但是我怎么才能赚到钱呢?”

    爸爸看着宁海认真地说:“爸爸有一个主意,你可以到爸爸的加油站来打工。爸爸在加油的时候,你就负责给客人的车子打扫灰尘。爸爸会付给你工资。”宁海觉得爸爸的提议非常好,同意周末写完作业去爸爸的加油站打工。

    宁海在工作的时候非常认真,很多客人夸赞宁海是个了不起的孩子。但是宁先生却认真地对儿子说:“客人夸赞你是因为你的工作做得很好,但这是你应该做的事情,就像你学习一样,学习好了是自己的事情,学习不好也是自己的事情。跟父母的关系都不大。你靠自己的双手吃饭,做得好,成就是你自己的;做得不好,责任要自己来承担。”宁海虽然还不能充分理解父亲话中的意思,但是他已经深深懂得了,一定要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不能依靠任何人。

    宁海的父亲是一个很会教育孩子的家长,他教育宁海要依靠自己的双手帮助别人,所以宁海才成为一个坚强、独立的男孩。

    对男孩的要求,家长要更加严格。有的家长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家里有一个男孩就娇生惯养,这是要不得的。家长须知,男孩肩膀上的责任是十分重大的。一个有责任心和上进心的男孩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才能取得一定的地位。所以,家长在教育男孩的时候要把“严格”放在首位。即使生活富裕,也要告诉男孩,自己的双手才是最可靠的。依靠父母的男孩,不会有出息,也不会有什么成就。

    父母的财富不能确保孩子富贵一生

    再多的财产也有花光的一天,父母如果只是教孩子怎样花钱,而没有让孩子明白自己挣钱的重要性,即使给孩子留下再多财产,也不能保证孩子富贵一生。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让他们明白赚钱的能力远比花钱的能力重要得多。

    现在很多家长有这样一种想法,自己辛苦一点,多积攒一些钱,然后让孩子用自己赚下的钱过舒服的日子。有的家长常常这样说:“现在的竞争这么激烈,我们有能力就要为孩子多赚一点钱,这样也可以确保孩子以后生活得更舒服。”

    家长这样的想法对孩子来讲是十分不利的,既不利于孩子身体的成长,更不利于孩子心理的成长。父母为了给孩子赚钱,不停地努力,却让孩子丧失了前进的动力。父母们想想看,如果一直把饭端到孩子面前,然后再把饭喂给孩子吃,而不是教会孩子怎么做饭、怎样吃饭的话,孩子只能成为一个没有用处的人。同样,如果一个孩子只知道怎样花钱,根本不知道怎样赚钱,那么即使父母留下再多的财产,孩子总有一天因为只懂得坐吃山空,而把父母留下的财富花光。

    在费城的一间酒吧里,人们经常在谈论一个富家子弟。这个富家子弟快30岁了,从来没有工作过,因为他的父母非常有钱,他根本不愿意出去工作,而他的父母也不要求儿子去赚钱,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赚的钱已经够儿子花一辈子了。

    这个富家子弟在大学毕业后就去各地旅行,过着无比逍遥的日子。当别人都在辛勤工作的时候,他正在一个咖啡店里慢悠悠地喝着咖啡、听着音乐。很长时间,他的同学都非常羡慕他这样的生活,当然这个富家子弟也认为自己这样生活没有什么不妥,因为父母那么有钱,又那样疼爱自己,自己根本没有必要再去赚钱。

    但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这个富家子弟的父母因为飞机事故双双离开了人世。他们留给他两千多万美元的遗产。很多人看来,这个富家子弟以后即使不工作也不会有什么生活上的困难。但是不久,人们就听说在短短的几个月,他就把两千万美元的遗产变成了几百万美元。

    富家子弟根本不知道赚钱的艰苦,所以他对钱财根本不会珍惜。因为大把花钱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所以父母留下的遗产也没有使富家子弟的生活得到保障。很快,就把父母的遗产花光了,因为没有工作,也不想去找工作,后来富家子弟一直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

    父母以为把自己创造的巨额财产留给孩子就能确保他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样的想法大错特错。孩子如果只想花钱,而不懂得怎样赚钱的话,他就不会珍惜父母辛苦积攒下来的钱,而且这样的孩子通常不懂得理财。所以,尽管父母留下很多财富,也不能成为他们生活的保障。

    凌先生是国内一家非常有名的企业的董事长,他的儿子凌云今年20岁,在美国读金融专业。凌云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富二代”,但是凌先生说自己的儿子凌云不像其他孩子一样只知道花钱,因为凌先生从小对儿子的管教就比较严格。

    凌云刚上小学的时候,凌先生就给凌云准备了一个记账本,他规定儿子把自己平时的开销都记在这个本子上,而且每个月都给儿子固定的零花钱。如果儿子将这些钱花完的话,凌先生是不会再另外给他的。过年的时候,凌先生也拒绝亲友给儿子压岁钱。

    他从来不让儿子穿名牌衣服,儿子高考那年,妻子让凌先生开车把儿子送到考场,但是凌先生却说:“公交车不是一样可以坐吗,只要提前一会儿就不会堵车的。想想看我如果把他送过去的话,花费的汽油钱能坐好几次公交车了,没有这个必要。”虽然凌云对爸爸的做法有时会不满意,但是有计划的花费已经慢慢地变成了凌云的习惯。

    在成长的过程中,凌云渐渐感觉到父亲对自己的要求为自己养成了多么好的习惯。因为有着良好的理财习惯,所以他总是能买到价格合理且质量又好的东西。大学毕业后,凌云就进入父亲的公司做了一名采购员,但是没有人知道他是董事长的儿子。良好的习惯、平和的态度以及卓越的工作能力让凌云很快得到了上司的重用,成功地走出了人生的第一步,这让凌先生很欣慰,而凌云也非常感谢父亲一直以来对自己的培养。

    如果家长有能力,可以赚到很多钱,但是也要记住你人生最大的乐事是看见自己的孩子走上成功的道路。如果只把钱留给孩子,而不是把好的心态和习惯教给孩子的话,孩子只能成为寄生虫。父母的富有并不能代表孩子的富有,父母的成就也不能使孩子一生幸运。孩子的路还是要孩子自己走,父母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应该教会孩子生存的技能,这比把财富留给他们更重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