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心态是成功的“入场券”。当你能积极地面对自己的人生、面对自我时,你已走进了成功的大门,再朝前走,就能在35岁之前到达成功的殿堂。
1.心态决定命运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奇怪的现实:35岁之前成功的人少,但失败和庸碌的人却很多,而且,成功者越活越充实、潇洒,而失败者则过得空虚、艰难。
为什么呢?仔细比较一下失败者与成功者的心态,我们就会发现他们之所以会产生这样大的不同,完全是心态的原因。
有一个很有名的关于推销的故事:两个欧洲人去非洲推销皮鞋。第一个推销员到了那里,发现所有的人都不穿鞋,立刻感到很失望:“所有人都赤脚,我的鞋肯定推销不出去。”于是就放弃了努力,沮丧地回去了。而第二个推销员看到了这个情况,立刻惊喜地叫起来:“所有人都没穿鞋,这是个多么大的市场啊!”于是他想方设法地推销,终于成功地回到了欧洲。
就这一念之差,最终导致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同样面对着非洲的市场,只因为观念上的差别,心态上的不同,一个人失望地回去,不战而败;另一个却充满信心,胜利而返。
生活中平庸的人是因为心态和观念有问题,当遇到困难时,他们总会想办法去找捷径。“我不行了,我还是退吧。”结果就退到了失败的深渊里。而成功者遇到困难时,仍保持乐观的心情,说“我能”,“我一定行”,以此来鼓励自己走下去,不断想办法克服困难,最终走向胜利。爱迪生发明电灯时,失败了上千次,但他从不退缩,直到最后成功地发明了电灯。
所以,成功学创始人拿破仑·希尔说,人是否能成功,关键在于他的心态。成功的人士总是抱着乐观的心态,而失败的人则用消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
乐观的心态支配着成功人士的人生,他们的人生旅途中充满了积极的思考,乐观的情绪;而失败者则被过去的失败和忧虑支配,他们的人生充满了空虚、失败、悲观。
有些人总是喜欢说是环境决定了他们的人生和地位,他们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是无法改变的。可是,实际上我们的现状不是由环境造成的。我们自己才是决定和主宰自己人生的主人。德国纳粹集中营的一位幸存者维克多·富兰克尔说:“就算是到了最艰难的环境里,人也还有一种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心态。”
我们的心态决定了我们人生的成败:
1.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
2.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你。
3.在刚开始一项任务时的心态,决定了你最后能取得多大的成功。
积极心态不能保证你的人生一帆风顺,事事成功,但是,它一定会改善你的生活。反过来说,奉行消极心态的人则一定不会成功的。就算碰运气偶尔成功,那也不过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2.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如果你是对的,你的世界也是对的。如果你拥有积极的心态,那么,缠绕你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35岁之前成功的理想也一定能轻松实现。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早上,牧师正为自己的讲道词伤脑筋。外面下着雨,他的太太出去了,而他的小儿子正烦躁不安。于是,他随手从杂志上撕下了一张世界地图,撕成碎片,扔给了儿子:
“杰克,把它拼好,我就给你两毛五分钱。”
牧师想,他肯定会忙一会儿了,可是,只过了十分钟,他的儿子就把拼好的图送到了他的书房。牧师感到很惊讶,他居然用了这么短的时间就把所有的小纸片都拼到了一起,整张地图又恢复了原状。
“儿子,你怎么做得这么快?”
“很简单啊,”杰克说,“地图的背面就是一个人的画像,我先把一张纸垫在下面,然后拼好这个人的画像,再放一张纸盖上,翻过来就好了。我想,如果拼对了,地图就应该是对的。”
牧师大笑起来,扔给了儿子一个硬币。“好了,现在我知道明天讲什么了,”他说,“如果一个人是对的,那么他的世界也是对的。”
这个故事寓含的深义是,如果你对自己的处境不满意,想做些改变,那么你首先应该改变的就是你自己。如果你是对的,你的世界也是对的。如果你拥有积极的心态,那么,缠绕你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艾文·班·库柏是美国最受欢迎的法官之一,但是他小时候却很懦弱。
库柏的童年是在密苏里州圣约瑟夫城的一个贫民窟里度过的。他的父亲是一个裁缝,是移民过来的,收入很少。为了取暖,库柏不得不经常去附近的铁路上拾煤渣。这孩子为自己必须这样做而感到羞愧,他常常从后街走,避免被其他的孩子看见。
但是那些孩子还是能看到,尤其是有一群孩子经常埋伏在库柏返回的路上,欺负他,并以此为乐。他们把他捡回来的煤渣扔得满街都是,库柏经常哭着回家,所以,他总是那么恐惧和自卑。
但是这时发生了一件事。库柏读了一本书,深受鼓舞。于是,他在生活中采取了积极的态度,给他这个力量的书就是荷拉修·阿尔杰写的《罗伯特的奋斗》。
从这本书中,他读到一个少年奋斗的故事,这少年比他的遭遇还不幸,但是,他凭着自己道德和良心的力量战胜了那些不幸。库柏也想这样做。
于是,这个孩子把所有他能找到的荷拉修的书都读遍了。每次他拿起书来就觉得自己成了书里的主人公。整个冬天他都在厨房里读这些勇敢者的故事,在不知不觉中,他吸收了积极的人生态度。
库柏读完这本书后几个月,他又出去拾煤。他看到有三个人影从一所房子后面飞快地跑过来。他的第一反应是转身就跑,但是,书中那个勇敢的主人公的形象在这个时候进入了他的脑海,于是,他握紧煤桶,大踏步地向前走去,就像荷拉修书中的英雄所做的那样。
那可真是一场恶战,库柏和那三个男孩扭成一团,把这三个欺软怕硬的孩子都吓坏了。库柏右手一拳就打到了一个孩子的鼻子上,左手猛击他的胃部。这个孩子吓得停住手,回头就逃。库柏也因为他的逃走而很是吃惊,但同时,另外两个孩子也拼命地打他。库柏用力推开一个,然后把剩下的那个按倒在地上,用膝盖压他,还用力地踢他的腹部和下巴。现在就剩下最后一个,他是这几个孩子的头,已经跳到了库柏的身上,库柏用力推开他,站了起来,他们就这样狠狠地相互对视了一分钟。
但是,这个小头目逐渐地后退,最后终于逃走了。库柏也许是因为一时气愤,又朝他扔了一块煤。
库柏这时才发现自己的鼻子上也受了伤,身上也青一块紫一块。这一架打得真好,而这一天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从这天起,他克服了自己的恐惧心理。
库柏没有比过去更强壮,而那些坏孩子也没有收敛自己的坏行为。但是,他的心态已经改变了,他知道怎样克服恐惧。他再也不怕危险,也不再受坏孩子的欺负了。
积极心态帮助库柏战胜了懦弱和恐惧,而且最后成为了美国最受欢迎的法官之一。而积极心态的更大意义在于,库柏在它的帮助下,找到了成功的秘诀。
无论你曾经多么自卑和恐惧,一旦掌握了积极心态这一秘密武器,你便可以战胜它们。而从另一个角度想,无论你的对手看上去有多么强大,多么不可一世,而他的心态是消极的,没有根基的,就像一座建在篱笆上的高楼,一推即倒。
3.信念,生命的泉眼
如果你只要一文钱,你就只能得到一文钱;如果你想要充满喜悦和成功的人生,也同样会得到。
在诺曼·卡曾斯所写的《一个病理的解剖》一书中,描述了一个关于20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之一卡萨尔斯的故事。这是一则关于信念的故事,我们都会从中得到启示。
他们会面的日子,恰在卡萨尔斯90大寿前不久。卡曾斯说,他实在不忍心看老人所过的日子。他是那么衰老,加上严重的关节炎,不得不让人协助穿衣服。呼吸急促,看得出患有肺气肿;走起路来颤颤巍巍,头不时地颠动;双手有些肿胀,10根手指像废爪般地钩曲着。从外表看来,他实在是老态龙钟。
在吃早餐之前,他贴近钢琴,那是他擅长的几种乐器之一。很吃力地,他才被扶着坐上钢琴凳,颤抖着把那钩曲肿胀的手指抬到琴键上。
霎时,神奇的事发生了。卡萨尔斯突然像完全变了个人似的,露出飞扬的神采,而身体也跟着开始活动并弹奏起来,仿佛是一位健康的、强壮的、柔软的钢琴家。卡曾斯描述说:“他的手指缓缓地舒展移向琴键,好像迎向阳光的树枝嫩芽,他的背脊直挺挺的,呼吸也似乎顺畅起来。”弹奏钢琴的念头,完完全全地改变了他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当他弹奏巴哈的一首名曲时,是那么的纯熟灵巧,丝丝入扣。他弹奏起布姆斯的协奏曲,手指在琴键上像游鱼似的轻快地滑过。“他整个身子像被音乐溶解了似的,”卡曾斯写道:“不再僵直佝偻,代之的是柔软和优雅,不再为关节炎所苦。”在他演奏完毕,离座而起时,跟他当初就坐弹奏台时全然不同。他站得更挺,看起来更高,走起路来也不再拖着地。他飞快地走向餐桌,大口地吃着,然后走出家门,漫步在海滩的清风中。
人们常把信念看成是一些信条,而它就真的只能在口中说说而已。但是,从最基本的观点来看,信念是一种原则和信仰,让人们明了人生的意义和方向;信念是人人可以支取的力量源泉,且取之不尽;信念像一张早已置好的滤网,过滤大家所看到的世界;信念也像大脑的指挥中枢,指挥大家的脑子,照着大家所相信的方式去看事情的变化。卡萨尔斯热爱音乐的艺术,那不仅曾使他的人生美丽、高尚,并且每日带给他神奇。就因为他相信音乐的神奇力量,使他的改变匪夷所思;就是信念,让他每日从一个疲惫的老人变为活泼的精灵。说得更玄些,是信念,让他活下去。
自有人类以来,不知有多少思想家、传教士和教育者都已经一再强调信心与意志的重要性。但他们都没有明确指出:信心与意志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可以用自我暗示诱导和坚持锻炼出来的积极的心理状态!成功始于觉醒,心态——信念决定命运!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纽约的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把1美元丢进卖铅笔人的盒子里,正准备走开,但他想了一下,又停下来,从盒子里取了一把铅笔,并对卖铅笔的人说:“你跟我都是商人,只不过经营的商品不同,你卖的是铅笔。”
几个月后,在一个社交场合,一位穿着整齐的推销商迎上这位纽约商人,并自我介绍:“你可能已经记不得我了,但我永远忘不了你,是你重新给了我自尊和自信。我一直觉得自己和乞丐没什么两样,直到那天你买了我的铅笔,并告诉我,我是一个商人时为止。”
就是从纽约商人的一句话中,“推销员”找到了自尊和自信,并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从中不难看出自信心的威力。
一个人活下去是因为他有活下去的信念,一个人能够成功,首先还是因为他有成功的信念。生存的意义在于信念,想在35岁之前成功的人们,坚守你的信念,你所做的是全世界最值得去做的事。
4.相信自己——成功就在你脚下
一位美容医生悟到这样一个道理:美与丑,并不仅仅在于一个人的本来面貌如何,还在于他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一个人如果自惭形秽,那他就不会成为一个美人。同样,如果他不觉得自己聪明,那他就成不了聪明人,如果他不觉得自己心地善良——即使在心底隐隐地有此种感觉,那他也就成不了善良的人。
一个人只要有自信,那么他就能成为他希望成为的那样的人。
居里夫人曾说过:“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人们必须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自己要有信心。大家必须相信,对一件事情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情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够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伟大人物凭着超人的自信心,创造了伟大的业绩。大音乐家瓦格纳遭受同时代人的批评、攻击,但他对自己的作品有信心,终于征服世人。达尔文在英国一个小园中工作20年,有时成功,有时失败,但他锲而不舍,因为他自信已经找到线索,结果终得成功。
19世纪的英国诗人济慈幼年就成为孤儿,一生贫乏,备受文艺批评家抨击,恋爱失败,身染重病,26岁即去世。济慈一生虽然潦倒不堪,却不受环境的支配。他在少年时代读到斯宾塞的《仙后》之后,就肯定自己也注定要成为诗人。济慈一生致力于这个最大的目标,使他成为一位名垂青史的诗人。他有一次说:“我想,我死后可以跻身于英国诗人之列。”
斯通指出:“你自信能够成功,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为增加。你如果自己心里认定会失败,就永远不会成功。没有自信,没有目的,你就会俯仰由人,一事无成。”
要树立自信心就必须信任自己、相信自己。前世界拳击冠军乔·弗列勒每战必胜的秘诀是:参加比赛的前一天,总要在天花板上贴上自己的座右铭——“我能胜!”
凡事往积极的方面思考,相信自己,总会看到成功的曙光。
对此,罗宾也深有感触:有一天晚上,罗宾独自漫步于波士顿考伯利广场,此时已是夜深人静,广场的四周围绕着美国自建国以来的各式建筑,他不由得端详起来。就在此时,他瞥见一个人摇摇晃晃地朝他走来。那人似乎流浪街头已有多日,浑身都是酒气,愁容满面。
罗宾猜想他一定会走过来乞讨几文钱。果不其然,那人走向罗宾开口道:“先生,能否给我一文钱呢?”起先罗宾有点犹豫,后来还是动了恻隐之心。一文钱实在是微不足道,但罗宾觉得至少可以给他一个指点。“一文钱?你就只要一文钱吗?”那人忙不迭地说:“就一文钱。”罗宾把手伸到裤袋里,掏了一文钱给他,同时说:“人生能得多少,就看你要求多少。”乞丐听了为之一振,然后转身离去。
望着他走远的背景,罗宾十分感叹,为何成功的人和失败的人有如此悬殊的差异?罗宾和他都是人,为何罗宾的人生充满了喜悦,事事都那么顺利,而他,一位60开外的老人,却得露宿街头,靠乞讨为生。当年罗宾也曾与那人一样落泊,只不过没喝那么多的酒和流浪街头,但今天罗宾却像变了个人似的。难道说这是上帝特别恩待罗宾?还是因为罗宾见人相助呢?也许两者都没有。
罗宾与那人之所以不同,答案就在于罗宾对那人说的话:人生会给予你所要的一切。
每个人都会遭遇人生挑战,但各人境遇会有不同,关键在于如何去面对那些挑战。勇者,成就辉煌、战胜挑战;弱者,碌碌无为、黯然失色。相信自己,人生会给予你所要的一切。
5.失败是一笔财富
一个坚强的人是受人尊敬的人,年轻时经受住一番风雨洗练的人会成为一个生机勃发、精彩无限的人,成功是他们的囊中之物。
1984年,可口可乐公司授权塞奥·捷曼扭转同百事可乐竞争引起销售下跌的不利局面。捷曼的策略是改变可口可乐的配方,以“新可乐”商标面市,并对此大肆宣传。然而,却没能得到市场。他的错误,从某种程度上讲要归咎于他的自负。
“新可乐”是自美国闻名的Edsel汽车市场失利以来损失最严重的新产品。仅79天,旧配方的可口可乐又回到了超级市场的货架上。一年后,受挫的捷曼离开了可口可乐公司。
当捷曼离开可口可乐公司后,他有14个月没与公司的任何人交谈过。他回忆说:“那些日子是孤寂的。”但是他并没有关闭任何门路。他和一个合伙人共同开创了一家咨询公司。在亚特兰大的地下室里,靠着一台计算机、一部电话和一台传真机,他的公司运作起来了。逐渐地,他的咨询客户发展到像微软公司及米勒酿造集团公司这样的大公司。他的信条是:“不落俗套,敢于冒险。”
后来,可口可乐公司甚至也来寻求他的建议。捷曼说:“我做梦也没想到,公司会请我回去。”管理部门需要他协助整顿。“我们因为不能容忍失败而丧失了竞争力,”可口可乐公司的总经理罗伯特·格兹塔承认,“人只要运动就难免摔跟头。”
失败不代表失去一切,对于一个真正有能力成大事的年轻人,失败只不过是一时的策略失误罢了,他们会寻找机会东山再起的。
沃尔特·迪斯尼在工作初期曾被解雇过。无论是迪斯尼还是亨利·福特,在他们取得巨大成功之前,都曾经经历过濒临破产的困境。
有人说,失败令人沮丧,是在浪费生命;有人说,失败是一种天然的肥料,如同农夫利用牲畜的排泄物和植物的枯枝败叶滋养作物一样,人们可以利用失败灌溉播种成功种子的土地。也有人说,失败好像硬币的正反两面,关键是我们如何去认识它和对待它。
温斯顿·丘吉尔说:“成功,就是以永不熄灭的热情,从失败走向失败。”
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用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失败作了独到的诠释。
希尔从商业学校毕业后,当了速记员,由于他一直奉行“任劳任怨,不计报酬”的工作原则,很快得到了晋升。他所获得的薪水和他所负的责任,都使他的同龄人钦羡不已。他春风得意,很多人争相聘请他去工作。老板把他提升为总经理,于是,他觉得他达到了“世界最高峰”。
接着,命运之神伸出了一双和善的手,轻轻地推了他一把——公司破产,他失业了。他又去一家销售公司担任销售经理,依旧不计报酬,任劳任怨地工作,并主动去发现工作,很快又得到了晋升,并增加了两次薪水。老板主动邀请他合伙,于是,他又觉得站在“世界最高峰”了。
命运之神正在前边拐角处耐心地等着他,并且拿了一根结实的棍子,当头一棒——1907年的经济大恐慌来临了,它毁掉了他的事业,夺走了他的每一分钱。
他没有悲观失望,决定从头再来,于是他又去做了一名汽车推销员。这次,在木材公司的经验帮了他的大忙。他很快发达起来,还在厂内开办了一个训练部门,把一般工人训练成技术工人。这又使他每月增加了1000多美元的收入。他再度觉得站在“世界最高峰”了。他存款的那家银行经理知道了他良好的业绩,不断贷款给他拓展业务,这使他债台高筑,无力偿还。然后,那位银行经理从容地接过他的事业,轻轻地踢了他一脚,转眼间,他又变成了一文不名的穷光蛋。一切美好的景象都消失了。
在失败与成功的起伏中,拿破仑·希尔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成为一名影响广泛的成功学家。
拿破仑·希尔对失败称赞不绝,他说:“看起来像失败的,其实却是一只看不见的慈祥的手,阻挡了我们的错误路线,并以伟大的智慧强迫我改变方向,向着对我最有利的方向前进。”
“只有在把挫折当做失败加以接受时,挫折才会成为一股破坏性的力量。如果把它当做教导我们的老师,那么,它将成为一种祝福。”
希尔深信,失败是大自然考验人类的一项计划,借此能够烧掉人类心中的残渣,使人类这块“金属”变得更加纯净。
看了这些,再想想你自己,你不得不承认:失败,是通向成功的有效途径。每一次的挫折,都会使我们更加接近于成功的终点。今天的悲哀,将带给我们明天的喜悦。
有一位从多次失败中走过来的美国总统,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也一定会对你有所启发。那是在1832年,当时他失业了,这显然使他很伤心,但他下决心要当政治家,当州议员,糟糕的是他竞选失败了。在一年里遭受两次打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痛苦的。
他着手自己开办企业,可一年不到,这家企业又倒闭了。在以后的17年间,他不得不为偿还企业倒闭时所欠的债务而到处奔波,历尽磨难。
他再一次决定参加竞选州议员,这次他成功了。他内心萌发了一丝希望,认为自己的生活有了转机:“可能我可以成功了!”
第二年,即1835年,他订婚了,但离结婚还差几个月的时候,未婚妻不幸去世。这对他精神上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他心力交瘁,数月卧床不起。在1836年他还得过神经衰弱症。
1838年他觉得身体状况良好,于是决定竞选州议会议长,可他失败了。1843年,他又参加竞选美国国会议员,但这次仍然没有成功。
要是你处在这种情况下会不会放弃努力?他虽然一次次地尝试,但却是一次次地遭受失败:企业倒闭、恋人去世、竞选败北。要是你碰到这一切,你会不会放弃——放弃这些对你来说是重要的事情?
他没有放弃,他也没有说:“要是失败会怎样?”1846年,他又一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最后终于当选了。
两年任期很快过去了,他决定要争取连任。他认为自己作为国会议员表现是出色的,相信选民会继续选举他。但结果很遗憾,他落选了。
因为这次竞选他赔了一大笔钱,他申请当本州的土地官员。但州政府把他的申请退了回来,上面指出:“做本州的土地官员要求有卓越的才能和超常的智力,你的申请未能满足这些要求。”
接连又是两次失败。在这种情况下他没有说“我失败了”,而是坚信,我没有输。1854年,他竞选参议员,但失败了;两年后他竞选美国副总统提名,结果被对手击败;又过了两年,他再一次竞选参议员,还是失败了。
这个人尝试了11次可只成功了两次。要是你处在他这种境地,可能你早就放弃了。
这个在9次失败的基础上赢得两次成功的人便是亚伯拉罕·林肯,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他一直在做自己人生的主宰。1860年,他当选为美国总统。
亚伯拉罕·林肯遇到过的“敌人”你我都曾遇到。他面对困难没有退却、没有逃跑,他坚持着、奋斗着。他压根儿就没想过要放弃努力,他不愿放弃,所以他成功了。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尽人皆知,然而真正从本质上理解它却并不容易,而要想亲身实践它就更加困难了,只有当你把失败作为一种经验的积累,作为一种财富的时候,你才会明白,失败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是多么重要。
6.保持轻松心态
成功属于那些抱有积极心态的人,并由那些以积极的心态努力不懈的人所保持。如果你想在35岁来临前做出一番事业,就要培养成功的心态:要以一个成功的心态,面对每一天,每一件事。
1.良好心态有助于事业成功
心态不好,需要有良好的环境和大家的帮助。
1994年秋,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家纳希博士成为当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这位经济数学学者在1955年前后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期,不幸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刚满35岁时就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在以后的10多年中,他病情反反复复,成了这家医院的常客。他常在校园中徘徊游荡,烦躁地在图书馆中出出进进,在黑板上莫名其妙地涂写一些数学公式,成了学校中孤独的“幽灵”。
纳希在严重的心理困顿中得到了周围群体的热情关照和呵护。学校的亲朋与同事们常热情邀请他参加听讲座、研讨会等学术活动。人们对他亲善、友好,一点都不歧视他,这使他逐渐远离孤独。
纳希感到自己被承认是“社会的人”。他从自我抑郁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开始主动与同事和学生们接触交谈了。他社交面越来越广,对事业的倾注之情越来越深。他的郁闷之心渐渐被化解,能正常地投入到科研活动中。他在电脑的操作中,学会了编程等复杂的方法。周围人热情地关心他对工作的迷恋,使他增强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他的心理障碍渐渐被排除了。
诺贝尔奖的获奖成果,必须要有该领域中的积极支持者、推荐者。当该奖评委会调查时,库思教授高度肯定了纳希的成果,而且力陈己见,认为若因其患有心理障碍而剥夺了他获奖的机会,那是极为不公的。
纳希走向诺贝尔奖殿堂的经历启迪我们:心理病症患者所在单位、集体和友人的“爱心”,是治疗这种疾病的“特效药”;周边良好的“心理生态环境”,是心理康复导向事业成功的保证。
2.让心情变得轻松
没见过一个发条永远上得十足的表会走得久;没见过一个马力经常加到极限的车会刹得住;没见过一个绷得过紧的琴弦不易断;也没见过一个心情日夜紧张的人不生病。所以善用表的人永不把发条上得过足;善驾车的人永不把车开得过快;善操琴的人永不把琴弦绷得过紧;善养生的人永不使心情日夜紧张。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一次丘吉尔与蒙哥马利闲谈,蒙哥马利说:“我不喝酒,不抽烟,到晚上十点钟准时睡觉,所以我现在还是百分之百地健康。”丘吉尔却说:“我刚巧跟你相反,既抽烟,又喝酒,而且从不准时睡觉,但我现在却百分之二百地健康。”很多人都引为怪事,以丘吉尔这样一位身负两次世界大战重任、工作极为紧张的政治家,生活这样没有规律,何有百分之二百的健康呢?
其实只要稍加留意,就可知道,他健康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的锻炼,轻松的心情。他既抽烟,又喝酒,且不准时睡觉则不足为训。你没见他在战事最紧张的周末还去游泳吗?没见他在选举战白热化的时候还去垂钓吗?没见他刚一卸任就去画画吗?没见他那微皱起的嘴边上斜插着一支雪茄的轻松心情吗?
使心情轻松的第一要道是“知止”。“知止”于是而心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静而且安,心情还有什么不轻松的吗?
使心情轻松的第二要道是“谋定后动”。做任何事情,要先有个周密的安排,安排既定,然后按部就班地去做,自能应付。在这瞬息万变的社会里,当然免不了偶发事件,此时更要沉住气,详细地安排。事事都要谋定后而动。
使心情轻松的第三要道是不做不胜任的事。《史记》里有“胜任愉快”一词,合理至切。假如你身兼数职,顾此失彼,或用非所长,心余力细,心情又怎么能轻松呢?
使心情轻松的第四要道是“拿得起,放得下”。对任何事都不可一天24小时地念念不忘。否则,不仅于身有害,且于事无补。
使心情轻松的第五要道是在轻松心情下工作。工作尽可紧张,但心情须轻松。在你肩负重担的时候,千万记住要哼几句轻松的小曲。在你写文章写累了的时候,不妨高歌两曲。要知道心情越紧张,工作越做不好。
一个口吃的人,在他悠闲自在地唱歌时绝不会口吃,一个上台演讲就脸红的人,在与爱人谈心时一定会讲得娓娓动听。要打算使身体好,工作好,一定要在轻松的心情下工作。
使心情轻松的第六要道是多留出一些富余的时间。许多使我们心情紧张的事情,都是因为时间短促,怕耽误事。若每一件事都多留出些时间来,则定方寸不乱,从容不迫了。最好的办法就是永把表拨快一点儿。时时刻刻用表面上的时间警示自己,如此则既不误事,又可轻松。
很多医学家都告诉我们:在轻松的心情下吃东西容易消化;在紧张的心情下吃东西容易得胃病,一个心情经常轻松的人沾枕头就睡着;一个心情经常紧张的人容易失眠;而一个永远从容不迫的人准能成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