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家姚雪垠-呕心沥血七十载,自信浩气将永存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姚雪垠自幼立下宏愿,虽历经坎坷,“九死一生”,却执著追求,始终不渝。特别是创作春天来临之际,他更是如鱼得水,如虎归山,虽年逾古稀,仍壮志满怀,雄心不减。尤其是进入八十高龄以后,仍每天凌晨两三点钟起床,笔耕不辍。多年来,他不知道什么是节假日,什么是星期天,他把《李自成》的创作和自己融为一体。那一张张一摞摞书稿仍在日益递增。

    然而,毕竟年龄不饶人,体力、精力一日不如一日,写作速度也日益减慢,往往使姚老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此时,他的精神压力极大,唯恐《李自成》全书写不完,随他百年而去。就在这样情况下,他仍以极大的忍耐力抗争着写下去。

    由于劳累过度,一九九七年初春,姚雪垠先生突发中风症,昏倒在书桌旁。儿子姚海天急忙把他送进医院。就在住院的当天夜里,刚刚苏醒过来的姚老先生仍顽强地起床,坚持写作。

    守护姚老的儿子海天,由于劳累而处在困睡中,他恍惚中听到“扑通”一声响,惊醒后看见父亲躺在床边的地上,他一边呼叫,一边把父亲抬到病床上。姚老在这样情况下还说:“我要起来写《李自成》,写不完对不起读者。”

    了解父亲莫过于儿子,姚海天再也憋不住了,热泪夺眶而出。

    姚雪垠就以这种精神完成了《李自成》五卷。他还计划写《天京悲剧》、《大江流日夜》等,但终因丝已尽,泪已干,洒尽最后一滴心血,于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九日,抱着无限遗憾匆匆远行。

    就在笔者为此稿与海天先生沟通时,他兴奋地告诉我:最近,中国作家协会设立了“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这使我又联想起一些著名专家学者对《李自成》一书的高度评价,摘取一些,供广大朋友参考,也表示对姚雪垠先生的怀念。

    “今人自辟康庄路,不拜施罗马后尘”

    姚雪垠先生给自己定了很高的标准,特别是要走创新之路,勇于超越前人的胆略,在他的作品中得以体现。

    最早给《李自成》极高评价的是著名史学家吴晗。一九六二夏秋之间,中国青年出版社将《李自成》第一卷稿子打印出来,装订成册,分别送一些专家学者审阅,当然,重点是吴晗。此时正是六二年国庆节前夕,吴晗极忙,但他拿到样本一读,爱不释手,一气读完,便立即兴奋地跟中国青年出版社文学编辑室打电话,说这部书极好,许多方面的成就超过了《三国演义》。并说,国庆节后将率团出访伊朗,希望在出国前能同作者姚雪垠见面谈谈。姚雪垠不久接到责任编辑江晓天的信,于国庆节后来到北京。吴晗请姚雪垠在北京饭店吃饭,江晓天作陪,他们畅谈了两个钟头。吴晗再次谈到《李自成》在许多方面超过了《三国演义》。直率的姚雪垠说:“我比罗贯中晚生了六百年,《李自成》应该超过《三国演义》,这是进化沦观点。我能够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进行历史题材的研究,罗贯中时代没有这一条件。我可以借鉴许多中西小说及一些文化遗产,罗贯中也缺乏这种条件。不是我聪明,而是时代不同。”

    姚雪垠曾说,从青年时代起就受到茅盾先生的很大帮助,算是恩师和知音。茅盾看完潼关南原大战后给姚雪垠写信说:“第一卷中写战争不落《三国演义》等书的旧套,是合乎当时客观现实的艺术加工,这是此书的独创特点。看完第二卷原稿第一单元十五章,大起大落波澜壮阔,有波谲云诡之妙;节奏变化,时而金戈铁马,雷震霆击,时而风管鲲弦,光风霁月;紧张杀伐之际,又常插入;抒情短曲,虽着墨甚少而摇曳多姿。”

    著名学者朱光潜这样评价说:“《李自成》学习了西洋长篇小说的写作手法,植根于民族土壤。”

    曹禺、夏衍、林默涵、胡绳、秦牧等许多老一辈专家学者都曾给《李自成》以高度评价,这里不再赘述。这里,借著名学者严家炎教授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执笔的“姚雪垠”辞条加以概括:

    《李自成》是长河式的小说,从崇祯十一年写起,全面地反映明末李自成起义由困厄转到兴盛,复又胜利走向失败这一历史的发展过程。第一卷出版于一九六三年,第二卷出版于一九七六年,第三卷出版于一九八一年,最后两卷已有若干单元(如《崇祯之死》、《李自成之死》)陆续发表。已出版的前三卷共八册,以二百三十万字的篇幅着重展示了李自成从困境中奋斗,达到鼎盛,却又在鼎盛期内潜伏着深刻的危机,埋下后来失败的种子……作者力图对一个时代的生活作出总体式的反映。就写社会内容的复杂宽广、生活色彩的丰富多样而言,《李自成》达到了当代作品很少企及的地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