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天下-定鼎中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十七年前,当年轻的鲁公宇文邕在权臣宇文护的摆布下,坐在御床上接受周朝百官山呼时,谁曾想到,历史会是这样的结局?

    历史选择了宇文邕,让他在隋唐第二帝国出现之前,提前打扫了灰尘积垢的庭院,为隋唐第二帝国的辉煌铺出了一条金光大道,就如同四百年后,一代圣主周世宗柴荣积五年之功,扫平天下,为大宋朝繁华如锦的盛世奠定了基础一样。

    灭齐这一年,宇文邕三十五岁。他还很年轻,未来属于他的时间,还有很多。当然宇文邕并不知道在不久之后,历史会出现怎么样的安排,他不会知道,就在他的国都长安城中,已经出现了隋唐的开国皇帝杨坚和李渊。这一年,杨坚三十七岁,李渊十二岁。柴荣在临死之前,也不会知道仅仅半年后,坐在本属于他儿子柴宗训那个位置上的,是他最为信任的赵匡胤。

    宇文邕现在要做的,就是打扫干净新得到的东部天下,为自己的子孙谋一个大好前程。此时的宇文邕,和后来的柴荣相似度还不是很高,而和另外一个著名帝王的轨迹几乎相同,他就是前秦宣昭帝苻坚。

    宇文邕和苻坚有七点相似之处:

    一、他们都不是汉人。

    二、他们都是本政权第二代精英中的佼佼者(前秦第一代苻洪和第二代苻健、苻雄在创业过程中可以算成一代人)。

    三、他们的父辈都来自中原政权,苻洪效力过后赵石虎,宇文泰效力过尔朱荣。

    四、他们的国号都来自之前在关中立国的政权,西周和秦朝都出自岐山。

    五、他们的国都都在长安。

    六、他们最强大的对手前燕和北齐的历史轨迹又极为相似,前燕和北齐的第一国都都在邺城。前燕后主慕容暐和北齐后主高纬的人生极为相似。前燕和北齐的疆域也基本相同。而且慕容暐和高纬都是在出逃的过程中被擒。

    七、他们都是先攻克晋阳,然后攻克邺城。

    苻坚距离宇文邕不过二百年,所以宇文邕对苻坚的历史是非常清楚的。苻坚之所以后来成为悲剧,并不在于他倾国之力向东晋发起进攻,并在淝水惨败,而在于前秦内部的野心家实在太多,计有:慕容垂、慕容德、姚苌、吕光、乞伏国仁、刘卫辰(赫连勃勃之父)、拓跋珪、绝色美男慕容冲。

    这些人的存在,是前秦帝国的重大隐患,一代名相王猛经常劝苻坚除掉两个最危险人物慕容垂和姚苌。苻坚为人宽和仁厚,他对王猛几乎言听计从,但就是不听王猛的这个建议,结果淝水一败,群雄并起,将已经统一北方的前秦帝国撕的粉碎!

    苻坚拒绝处死慕容垂和姚苌,最终身死国灭的历史大悲剧,对宇文邕处置高齐宗室的问题上不可能没有一点影响。不过让宇文邕立刻杀掉高齐宗室,显然是不现实的,北齐刚刚平定,内部形势不稳,现在就动手,会引发北齐官员对宇文邕的猜疑,进而影响到北周在北齐旧地的统治。

    宇文邕知道他该怎么做。

    和苻坚在邺都接见慕容暐一样,宇文邕也是在邺都接见的高纬。北周建德六年(公元577年)二月初四,高纬以俘虏的身份回到了他再熟悉不过的邺城,这里的一草一木,在不久之前,还弥漫着高纬浓重的臭味。物是、人是、事以非,不知道高纬心里会有多大的起伏,他是否为自己的荒谬人生感到羞耻。

    要论演技,宇文邕丝毫不逊于他的父亲宇文泰,当高纬站在太极殿门前的时候,宇文邕赶忙走下殿,面带春风,疾步走到高纬身边,问寒问暖,并向高纬保证:帝位已失,仍不失为万户公。高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有吃有喝,才是高纬人生的终极追求,当不当皇帝无所谓。

    宇文邕在此时厚待高纬显然是明智之举,因为他虽然得到了北齐天下,但河北地区还有许多残余反抗势力,宇文邕需要借助高纬的力量,来平定这些反抗者。河北是北齐重镇,这里还盘踞着一支四万五千人的北齐杂牌军,就是广宁王高孝珩手上的五千人马,以及北齐“末帝”高湝统帅的四万冀州新军。

    高纬虽然被俘,但二王并不认为大齐高氏的天下就这么被终结,他们还要再做最后一搏,至少要对得起高祖神武皇帝的在天之灵。

    但主观意愿是战胜不了客观现实的,形势已经很明朗了,周军已经取得了灭齐之战的完胜,高湝和高孝珩不过是北齐宗室在灭亡前的垂死挣扎。

    替宇文邕出面摆平二王的,是周朝齐王宇文宪和柱国大将军杨坚,在宇文宪行前,宇文邕已经逼迫高纬给高湝写了一封家信,云:“朝廷遇纬甚厚,诸王无恙。叔若释甲,则无不优待。”然后让宇文宪捎给任城王,劝高湝认清当前形势,不要螳臂当车,当今天子不是苻坚,你也不是慕容垂。

    宇文宪同时也以自己的名义致书高湝,劝高湝做人要知机,不要逆天而行。宇文宪说的这些,高湝当然知道,齐朝断无复兴的可能。他顽抗到底,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他是高欢唯一在世的儿子!父亲的一世英名绝不能断送在自己手上,他不能容忍别人指着他的脊梁骨笑骂:看,跪在皇帝面前摇尾乞怜的齐朝王爷就是高欢的儿子。

    高湝拒绝了宇文宪的劝降,他在冀州信都郡(今河北冀县)城南摆下了一个大阵,请宇文宪用武力解决他这个前朝遗民,我头可断,我膝不可屈!

    高湝抱定了殉国的决心,但他是北齐至亲宗室,可以这么做,而他手下的外姓大臣就没有必要这么做了,齐朝兴亡,关他们何事?当周军杀到城南的时候,高湝最信任的领军将军尉相愿请让他出阵和宇文宪决斗,为大齐帝国流尽最后一滴血。高湝答应了。

    尉相愿是去决战的吗?不是,他是去投降的。在阵前,尉相愿当场叛变,跪在宇文宪的脚下,痛斥北齐暴政。尉相愿是高湝集团中的男二号,他的叛变对高湝集团的打击是致命的,宇文宪不会错过机会,立刻率队杀了出来,一战俘斩齐军三万人,高湝和高孝珩没来得及拨马逃跑,就成了宇文宪的俘虏。

    宇文宪其实很欣赏高湝的血性,并没有为难他,只是略带惋惜的问:“任城王何苦至此!”高湝仰天长叹:“神武皇帝十五子,于至今日,唯我独活。我断不可为有辱先父之事,今日事败,无话可说,若齐王殿下欲存我名节,请斩我!”

    宇文宪向来是敬重爷们的,高湝气壮山河的回答让宇文宪大为感动,他当然舍不得杀高湝,因为皇帝有令,要活的。宇文宪派专人护送高湝回邺城,去见皇帝宇文邕和曾经的皇帝高纬。

    在即将进入邺城的那一瞬间,高湝再也控制不住亡国悲情,在马上号啕痛哭,然后从马上跳下来,重重的摔在地上,跪在地上向城西的方向不停叩头,他希望父亲的在天之灵原谅不孝儿孙的无能。

    高欢并不知道人间都发生了什么,他依然安静的躺在邺城之西、漳水之北的义平陵的地宫里。

    其实高湝、高孝珩所做所为对得起父祖,他们已经尽力了,如果他们其中任何一个坐在原来高纬那个位置上,历史也许就是另外一个样子。北齐将相非无人,但所用非人,即使是尉相愿这样的变节者,当初也是对齐朝忠心耿耿的。

    有一个怪现象,就是历朝之亡,多是奸邪小人在朝中主政,而地方藩镇多有忠诚大将。当然有些人在亡国后坚守不降未免有些做作,因为他们最后还是投降了,但至少他们是在被迫形势下投降的,而不像有些人为了荣华富贵,主动抛弃了自己的灵魂。

    北齐的东雍州刺史傅伏在高阿那肱通知他皇帝高纬被擒后,号哭痛哭,然后开门降周。宇文邕很欣赏这样的硬骨头,他亲自召见傅伏,拉着傅伏的手,称赞傅伏:“为人臣者,当如此!”

    宇文邕说这话是给北周大员们听的,傅伏就是你们的好榜样。宇文邕甚至还用傅伏来嘲笑高纬:“当初朕攻河阴,正是傅伏善守,所以朕才无功而返。如果卿当时重用傅伏,卿何以至此。”

    宇文邕大笑,高纬无语。

    宇文邕在邺城呆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各方面的事情也处理的差不多了,旧齐统治区也基本安定下来,宇文邕决定回家。北周建德六年(公元577年)四月初三,大周皇帝的舆驾回到长安城,全城为之轰动。

    高纬做为亡国皇帝,他的戏分还没有结束,宇文邕拎着高纬来到了太庙,告慰太祖文皇帝宇文泰的在天之灵:齐氏已灭,天下一统!

    被胜利者当成战利品玩弄于股掌之上,高纬并没有感觉到耻辱,他和老娘一样,从来不知为羞耻二字是怎么写的。对于来自宇文邕的羞辱,高纬言笑如常,甚至宇文邕在宫中举行宴会,让新封的温国公高纬当场起舞,高纬也嬉皮笑脸的扭起屁股,跳起了丑陋的舞蹈。

    高纬不在乎被人羞辱,他只向宇文邕提出了一个要求:“请陛下把冯小怜还给我。”宇文邕大笑:“朕视天下如脱履,何惜一老妪!”就把冯小怜送给高纬。不清楚冯小怜的年龄,但从宇文邕称她为老妪来看,难道冯小怜已经四五十岁了?这一年的高纬,也不过二十二岁。

    高纬重新拥有了冯小怜,亡国之痛早已经烟消云散,他准备以大周朝温公爵的身份,在长安开始新的生活。

    宇文邕会放过他吗?当然不会。宇文邕知道二百年前的那段历史,苻坚不杀慕容暐,结果淝水之败后,慕容暐及前燕宗室就造了苻坚的反,前秦亡国,有一半的“功劳”要记前燕宗室头上,宇文邕不希望重蹈覆辙。

    所以,高纬必须死。

    十月的某一天,宇文邕以有人告发高纬与穆提婆串通谋反为由,下诏诛杀高纬以及前齐重要宗室,自高纬以下,高恒、高湝、高延宗等人皆被杀。高纬临死前大声呼冤,但没有人听他啰嗦,寒光一闪,人头落地。

    宇文邕本性还算仁厚,他吸取了苻坚不杀前燕宗室的教训,但宇文邕并没有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只杀他认为有可能威胁到周朝统治的前齐宗室,少数几个人而已。其他前齐宗室侥幸保全了性命,全部被发边,老死边陲。穆提婆、高阿那肱也被宇文邕寻了个不三不四的理由杀掉,倒是韩凤运气好,逃过一劫,直到隋文帝开皇年间善终。

    高纬死了,留了一个历史笑柄,但宇文邕并没有杀高纬的女眷,而是让她们自生自灭。宇文邕不是特别的喜好女色,北齐宗室女眷中,他只临幸了前齐南阳王高绰的王妃郑氏,至于冯小怜,宇文邕看都没看一眼,更不用说人老珠黄的胡太后了。

    胡太后妒忌儿媳妇郑氏的好运,只要宇文邕点头,她会尽解罗衣,使尽媚术,伺候这位英武神武的大周天子。可宇文邕根本看不上这个中年贵妇,胡太后不但没有机会得到宇文邕的临幸,而且也失去了生活来源。

    不过胡太后很聪明,她知道怎么样活下来。胡太后拉着大儿媳妇穆黄花,在长安的热闹街市中开了一家妓院。胡太后和穆黄花全祼出场,和前来买春的大爷小爷们抱成一团,品尝着男人带给她的无上快乐。

    胡太后站在历史的拐角处,摆出性感的姿势,猖狂的叫嚣:“为后不如为娼!”这正是她的人生信条。

    高欢的老脸,被无才无德的九儿媳妇丢尽了。

    冯小怜运气还好,她被宇文邕赏赐给了十一弟、代王宇文达。宇文达平时不太近女色,但自从得到冯小怜之后,成天和冯小怜混在一起。冯小怜早已经忘记了高纬是什么人,她只知道她现在的男人是宇文达。虽然她写过一首怀念高纬的诗:“虽蒙今日宠,犹忆昔时怜。欲知心断绝,应看胶上弦。”但高纬已死,这样的怀念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太太死了压断街,老爷死了没人抬。”大齐帝国灭亡后,原来锦衣玉食的北齐妃嫔们无家无业,生活陷入困境。她们许多人都不想选择胡太后走的那条路,但又没有冯小怜那般好运气,为了糊口,她们忍受着别人在背后的指指点点,买点蜡烛在街上叫卖。

    高湝的王妃卢氏本来可以像冯小怜那样继续享受荣华富贵,但她是高湝的妻子,不是高湛的妻子!她蓬头垢面的乞求她的新任男人、骠骑大将军斛斯征,让她保全名节。斛斯征敬重这样的刚烈女人,没有为难她。卢氏叩谢过斛斯征,飘然而去,出家为尼。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人生,不过一场春梦而已。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