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心理问题的表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不要自寻烦恼

    每个青年人都会有烦恼,而且是各式各样的烦恼。德国大诗人歌德写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仅仅是讲了青年人在爱情上的烦恼。

    除开由恋爱、婚姻和家庭方面所引起的烦恼外,在人生漫长的征途上,青年人还会遇到工作、学习和生活各个领域中的形形色色的烦恼。这些烦恼有时“剪不断、理还乱”,纠缠你的心灵,使你心烦意乱;有时烦恼会象蛀虫一样,无止休地啃蚀着你的心灵,使你陷进痛苦深渊中,无力自拔。

    正常的烦恼大部分是“事出有因”的,你总是会找到产生烦恼的原因来。除开心理失常的人之外,正常的人不会无缘无故地烦恼。但是,从心理健康学的角度看,所谓“烦恼”,绝大部分都是自己找上门来,“包揽”到手的,因而烦恼有强烈的“主观性”,并且可以防止和避免。

    为什么说烦恼大都是“自找”的呢?因为烦恼是主观上的一种情绪体验。比如说,你感到烦恼的事情,对于别人来讲,就未必会同样地产生烦恼的情绪体验;反过来说,别人感到烦恼的,你也未必会同样地感到烦恼。擅长写幽默小说的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我知道的烦恼很多。但却大部分都始终没有发生!”这也就是说,何必去多想烦恼,何必去自寻烦恼?

    人们感到烦恼的事情,往往是没有发生的事情,甚至事实上不至于发生的事情。你可以想一想,一个人若是处于危险的情境中时,他会更多地想他所认为的烦恼事情吗?如果一个人紧张忙碌地做一件事,他是不会感到烦恼的,也可以说,他“顾不得”烦恼了。因而,烦恼是可以避免的、可以排掉的。我劝青年朋友们最好不要养成“如果……我会怎么样?”的思想习惯,不要把你的心力浪费消耗在不准备去处理、或者不需要处理应付的情境上面。

    过去的已经过去,“俱往矣,还看今朝”。未来的还未发生,何必去学杞人忧天!将来的路要从现在站着的脚下走起。请你不要让遗憾、悔恨、内疚和难过的消极情绪腐蚀你的心灵;也不要为未来而忧心忡忡,睡卧不宁。我劝你做一个情绪开朗的乐天派,做一个面对实际的现实主义者;消除你千般万种的消极恶劣情绪,超脱一点,实际一点之后,你会感到时间和精力,都不允许你在那里一个劲儿地品尝烦恼的滋味。

    如果我劝你说,请你记住:记忆心理学中有“遗忘”这一环节,你可以忘掉你的烦恼,把烦恼从你的记忆中抹掉,不要让烦恼沿袭成习性;当你已习惯地烦恼不休的时候,你也不必为烦恼的习惯而再烦恼,随它去!它会自行消灭掉。你也许对我这样一段劝告,报之以惨淡的一笑说:啊,我偏偏忘不掉!是的,记忆心理学中有这样一条规律:有意的遗忘很困难,比如,我们想有意地忘掉某件事,但却经常是偏偏想起它。

    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人们劝你说“忘掉他吧!”或者“忘掉她吧!”可你却偏偏苦恼地、执拗地忘不掉这个他或她。那么,怎么办?我当然不会劝你一定去“另找新欢”,你可以把你的精力投放到其他方面去,转移掉这个“忘不掉”的人。因为人生的道路是既漫长而又广阔的,等待着我们去做出贡献的工作太多太多,而时间又是少得极其有限,如果你一再地被烦恼所干扰,那就会使你误了车,甚至是误了末班车,而这趟车将载运你驰向成功之路。

    怎样解除烦恼?从心理健康学上看,有两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供参考。

    (1)把你认为使你烦恼的事情,一一地记下来,分析处理。比如说,如果是一件必须加以抉择的事,你不妨把正面的和反面的理由都写下来,然后考虑怎样处理为好,“如果这件事发生,我便这样地做;如果那件事发生,我便那样地做。”

    如有可能立即付诸实践,最好是立即了事。最不明智的做法,就是一味地拖延下去。比如说,决定要写一封信,与其今晚愁思一夜,不如当晚写好后,可以赢得一夜好眠。不要把你的精力白白地浪费掉,消耗成为生活的阻抑力,而要珍惜地把精力变成生活的原动力。

    (2)不要回避可能使你烦恼的事情。正视烦恼之事,平心静气地去考虑,积极努力地去解决。对所能预料的事,确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对不能预料的事,做好思想准备,以饱满热情和充分信心去迎接它。

    比如说,你要去攀登一座高山。在没到这座大山之前,没有必要过多地去想它,待到你真的到达了山脚下,你往往会发现有你想象不到的可供攀登的路径。“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鲁迅在1925年写给许广平的信中写道:“但我也并未遇到全是荆棘毫无可走的地方过,不知道是否世上本无所谓穷途,还是我幸而没有遇着。”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心理学实验:让心情快乐和心情悲哀的两批人,朗读关于一个胜利者和一个失败者的故事。结果发现:心情快乐的人,最关心胜利者的结局;而心情悲哀的人,最关心的是失败者的命运。于是科研人员就此得出结论说:悲观的人倾向于低估对自己发生的一切事情的价值意义;他们回想起来的事情,大部分都是令人伤感的,这样也就使他们更加颓废、忧郁、烦闷。因此,我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起乐观主义的信念,切勿自寻烦恼。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摆脱消极的烦恼情绪。

    重复、单调、乏味的后果

    “厌烦”,或者“厌倦”,是心理疲劳的一种情绪表现。因而,也可以把厌烦叫做“精神疲倦”。

    人们为什么会产生厌烦感?为什么有些人厌烦感比较严重?这些都可以从心理疲劳上查找原因。

    现代工业心理学,把厌烦看成是妨碍提高工作效率的大敌,于是,研究怎样消除厌烦心理,就成为提高工效的重要心理条件。心理健康学认为厌烦是腐蚀心灵的蛀虫,一个人如若长期地恹恹无生气、没完没了地感到精神疲倦,最终的恶果会导致这个人失去生活的活力,感到兴味索然、精疲力尽,严重的甚至会轻生自杀。

    厌烦感因人而异,也会因时间、地点等条件的不同而不同。你感到厌烦的事情,别人不一定会厌烦;你对同样一件事,此时此刻感到厌烦,但换了一个情境后,却不一定会产生厌烦。因而引起厌烦感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

    精神医学家们认为,引起厌烦感的原因,可以大体上归纳为外在的和内在的两大类:

    (1)外在的原因。主要是指由于重复性的、单调性的、乏味性的工作所引起的精神不佳状态。比如说,当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的时候,就往往会引起厌烦感。这里所谓的“缺乏兴趣”,很可能就是由于感到工作单调乏味,对天天重复老一套感到烦腻。

    同样地,象美味佳肴、游览胜地、奇妙书刊等等,曾经使人感到兴趣的事物,如果一再重复,也会引起厌倦情绪。厨师、导游者、图书馆员,几乎天天都品尝、欣赏他们已经熟悉了几年以至几十年的“佳肴”、“胜地”、“奇书”时,也会有朝一日对这些外部刺激物感到心烦、不快、疲倦。

    也存在着另外一种情况:当一个人对他当前所从事的工作感到困难的时候,也往往会暂时性地引起厌烦感。比如,变换新工种后一时适应不了,工作效率低,事倍功半,也会觉得很累、很烦。这种厌烦比较容易解决,慢慢熟悉、逐渐适应习惯了以后,厌烦感就会逐渐地减弱以至消失,如果仍旧解决不了厌烦感,大不了换一下工种,也就会消除厌烦的感觉。

    以上是厌烦感的外在的、客观的原因。解决这类厌烦感比较简单、容易,只要调整、改变外在客观的因素,厌烦感便会自然地消除。

    (2)内在的原因。这类厌烦感和上面谈的情况不同,有些人干什么工作都有一种无力的、或者说是乏力的感觉。

    为什么会产生无力感?虽然有可能和身体的某些器官发生病变有关,但对一个身体健康的人说来,往往是由内发的情绪状态所引起的;有时也可能是因为对周围环境产生过敏反应所造成的。比如,季节变化、照明强弱、通风设备,以及气温、湿度等等原因引起了心理上的疲劳感觉。比如,久在阴暗潮湿、闷不通风又噪声不绝的车间工作,工作效率能高、情绪能不厌烦吗?孤灯如豆、光线不足,不仅伤害视力,也使人沉闷厌烦。甚至单调无变化的、没完没了地重复刺激,也往往都会造成厌烦。比如说,黄梅季节、秋雨连绵、淅沥不停、“秋风秋雨愁煞人”,有谁能不感到愁闷厌烦呢?有位老奶奶每天在你的耳边唠叨个不停,你也会感到厌烦吧!?

    上面讲的一些厌烦表现,几乎都是属于正常的厌烦。从心理健康学的角度看,有些人的厌烦是由于精神贫乏、内心空虚所引起来的。产生这种厌烦感的生理机制,简单说来,就是由于大脑缺乏外界的刺激,而经常处于“休息”的状态。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越是丰富多彩,那么他的厌烦情绪就会越少,因为他们会用很多有意义的、有趣味的事情来填补他(她)的心灵和余闲时间。例如,在我国深圳,现在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生活在这样气氛中的人们,厌烦感就会很少。

    由此可见,这里所讲的这一类厌烦感是和缺少期望有关系。如果一个人时时刻刻有所期待、有所希望、有所追求的话,那就会在大脑皮层上不断地产生一个个兴奋中心,使他处于精神振奋的状态,不会产生厌烦感。临床观察证实:病情严重的人,通常不会觉得厌烦,因为他总是在期望病情好转、早日痊愈;相反地,那些病快治愈的人,却常常感到烦不可耐。

    综上所述,消除由心理原因所造成的厌烦感办法,可以列出下面几点:

    ①理想、信念不可缺。如果一个青年人失去了生活的目标,总是觉得前途渺茫,没啥“奔头”,那他(她)必然地会感到终日里恹恹无生气。中国有句俗话:“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当然是贬意的俗语,指责混日子过的人。如果你连每天敲钟的欲望都丧失了,还能不感到厌烦吗?

    ②身体锻炼很重要。“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体魄之中”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一般说来,身体衰弱、病魔缠身,而又失去生活奋斗目标的人,往往会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有个别的人,因为禁受不住痛苦不堪的慢性病折磨,以致生活乏味,失去生的意志。当然,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有志青年没有被病残所吓倒,他们顽强拼搏而励志成材,这是因为他们有远大的理想和明确的生活目标。

    ③生活充实有意义。一心要为社会进步发展而竭尽全力贡献才智,为大众幸福而赴汤蹈火奉献汗水与热血的青年人,他们会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是不会感到厌烦的。相反的,我看到一些乌合之众的青年团伙,由于缺少远大理想的精神支柱,生活目标只是吃喝玩乐,往往因为相互鬼混得烦腻了,因而长久不了,一哄而散,也是这个道理。

    让我们把生活安排得更加充实些!更加富有社会意义些!

    心理上的“三无状态”

    在我们周围,也许会碰到这样的人,他们对人、对事表现得很冷淡、不热心,甚至冷酷无情。这在病理心理学上叫做“情感淡漠症”。“情感淡漠”虽说也是一种情绪体验,不过这种体验大都是病态的、不健康的。

    情感淡漠在表现程度上,有轻重不同的区分;情感淡漠的形成与发展原因,也包含有病理和社会心理两方面的因素在内。

    在国外,现在有些青年心理学家,他们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后发现,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现代化社会里,有为数不算少的青年,在心理上处于“三无”的状态。

    所谓“三无”,简而言之,就是无情、无力、无心(心思)。这也就是说,他们无动于衷、缺乏活力和漠不关心。这些多年专门从事研究青年心理学的专家们呼吁,生活在现代化社会里的青年,应该警惕这种心理上的“三无状态”。

    “情感淡漠”的青年,有哪些主要表现特征呢?

    (1)从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上,就可以看出他们缺乏生命的活力,整日里有气无力,失去了“和现实的活着的联系”。

    “和现实的活着的联系”这句话,也可以翻译成为“和现实的有生命的接触”。这句话诞生于帝俄时代所属波兰的法国著名精神病学家明考夫斯基的一句名言。我觉得他说的这句话,也就是中国古语“行尸走肉”、“哀莫大于心死”之意。明考夫斯基解释说,情感淡漠的人是自闭性的、自我封锁的。我认为,这类青年大部分是因为心灵上曾经遭受过种种挫折、打击或创伤,于是心灰意冷,丧失了生活的乐趣,对人对事都感到索然无味。他们的心“冷透”了,躯壳虽存、“灵魂”已无,心灵空虚至极。

    (2)表现为心理上的不适应。这是一种另外形态的情感淡漠症。在生活中通常可以看到,有些青年行为正派,并不胡作非为,但他们却有一种不由自主的强迫性病症的倾向。主要表现为,他们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但却失去对于学习的热情,或者失去了对于社会的关心;他们持续地过着一种自认为“超然”的脱离现实的生活。

    然而这类青年并不象精神病患者那样,他们的智力和品格相当好;他们也不象某些神经病患者那样内心惴惴不安、心理紧张不宁。病理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类型的情感淡漠青年,只是一种表现在行为上的障碍或阻抑,他们是神经症的“预备队员”。比如,有些青年自认为很“老练”、很“成熟”、“看破红尘”,他们斗志减退,不想靠自己的奋发努力而改变现状,他们安于现状、得过且过。

    病理心理学家认为,对这类青年的“医治”是相当棘手的,比起前一种类型的情感淡漠者,更加麻烦、费力。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有办法可以使他们“死灰复燃”,重新燃烧起生命的火焰,激发起他们奋发向上、努力拼搏的。帮助这类青年朋友寻找回来他们失去的精神乐园,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读书学习法”,希望他们不妨一试。

    有很多情感淡漠的青年,用读书、学习的办法,填补了他们心灵上的空虚,使他们重新振作起来、热情起来、积极起来。因而,“读书学习法”,被病理心理学家和青年心理学家们一致赞誉肯定,认为它是治疗心理空虚的一种有效方法。

    为什么“读书学习法”会发挥这样大的效用?因为读书可以开阔眼界,帮助情感淡漠青年看清前进的目标,在精神上找到寄托,鼓励他们充满信心地一心扑在有意义的事业上去。因而在他们养成读书习惯之后,就会改变心理上的“三无”状态,精神生活充实了,生活也就不会再显得乏味。显然,因为有了知识之后,就会找到理想这一精神支柱。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英国大哲学家培根说的“知识就是力量”的确是一句至理名言!

    在黑暗的旧社会,很多杰出人物在祖国处于忧患中,也苦闷过、彷徨过。但是他们如饥似渴地博览群书,用科学的知识(包括社会科学知识,如马克思主义等)充实与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然后又用这些知识奋发有为地造福于人群。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在回忆列宁时写道:“书在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一生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他从事的那种浩繁的工作当中,书给了他知识,而这些知识又被他出色地掌握住;否则,他就不可能成为我们大家所知道的那个列宁了。”

    勤于读书、勤于学习,不仅可以改变心理空虚的状态,而且可以医治精神抑郁。美国有些大学举办周末进修学习班,一些不是由生理上的内脏器官性病变所引起的心理疾病患者,参加进修班学习后,用不了很长的时间就消除了诸如抑郁、头痛、心动过速等症状。这就再一次证实,“读书学习法”的确是一种有效的、非药物性的心理疗法。

    除了“读书学习法”以外,还有音乐疗法等有效地消除情感淡漠的心理疗法。比如,当你因各种原因而心灰意懒、悲观失望,精神萎靡、意志消沉,彷徨怅惘、寂寞空虚的时候,你可以时常听听进行曲那样宏伟奔放的旋律,它会给你带来充实、勇气、希望和力量。

    上面是从病理心理学角度来分析情感淡漠问题的,下面让我们再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做番分析。

    1964年3月14日,美国《纽约时报》报导了一则杀人消息:一位年轻妇女夜晚在纽约昆士区自家住宅附近被杀害。由于被杀者奋力抵抗,谋杀者延续用了半个多小时才将她杀死。事后调查四邻有38人曾听到她的呼救声,但无人相助,甚至无人报警。这件事引起了美国舆论界的重视,成为社会心理学家研究的重要案例。为什么见死不救,“无人相助”?这可能有许多复杂的因素,但是旁观者的“情感淡漠”、以至“冷酷无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1983年5月24日,我国《光明日报》报导了一则牺牲自己、抢救别人的消息:1983年4月11日,福建省建阳县徐市公社中心小学的乡村女教师冯细珠,当一阵罕见的龙卷风席卷而来,教室就要倒塌的时候,她用双手紧紧地撑住大门,结果,学生们脱险了,而她却献出了年仅31岁的生命。这位普普通通的小学教员的舍己救人精神,同前述某些人见危不救的淡漠情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两种社会制度,给人们带来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心理:情感淡漠以至冷酷无情,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几乎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会通病。

    上面讲的这些,是作为一种社会思潮的大众社会心理来分析的。毫无疑问,这是我们必须清醒看到的一个大前提。可是,从心理健康学的角度来观察,为什么在同样一种社会制度下,比如说在我们的周围环境里,大多数的人富有同情心和利他精神,而有些人为何却情感比较淡漠、以至冷酷无情呢?

    有些病理心理学认为,淡漠是一种对挫折的退缩式的心理反应。通常人们在遭到挫折的时候,先是表现为“攻击”反应;如果攻击反应失败,或者由于攻击反应而招来更大的挫折时,就会表现为“逃避”反应;如果不能逃避,就会表现为“淡漠”以至“无情”的反应。

    攻击——逃避——淡漠(或无情),这三种不同的对挫折的反应方式,究竟采用哪一种?这决定于当事人所面临的不同的具体情境,以及和它们不同的效果如何而定。因此,这三种不同的对挫折的反应方式,并不是从强到弱地必经的三个步骤。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会发现,对待同样的挫折,有的人采取攻击方式,有的人采取逃避方式,而有的人则采取淡漠以至无情的方式。

    说起“淡漠”和“无情”来,似乎是对挫折情景漠不关心、甘心退让、无动于衷,没有什么愤怒的情绪。其实不然,淡漠只不过是把愤怒暂时地压抑下去,用“间接方式”表现出来罢了。可以说,淡漠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无言的反抗”、“消极的抗议”。

    应该说,引起淡漠情感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并不限于我们在开头所讲的那两种类型,实际上还包含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等背景的多变量因素在内。因而单纯地从生理上或心理上查找原因还是很不够的。因而,咱们不仅应该运用病理心理学的知识,也同时应该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去分析情感淡漠青年的心理特点,及其形成与发展的真实奥秘。

    国外有一位病理心理学家叫做金布尔,他在1963年提出,下列一些人容易产生淡漠反应:一、长期遭受挫折的人;二、处于无助和无望状态的人;三、有心理上的恐惧和生理上痛苦的人;四、心理上既不能攻击也不能压抑的人。

    我觉得这四类人在情感上容易产生淡漠的共同性基因,还是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巨大而又深刻的影响所造成的。情感淡漠以至冷酷无情是有强烈的社会性和阶级性的。一个人是否产生淡漠行为,那是取决于他(她)的道德水平和道德信念的。说到底,淡漠行为的核心是保护个人、保护私我。我们如若仔细深究便会发现,情感淡漠的人并不是真地“与世无争”、逃避退缩;如果碰到个人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害时,他们并不全然表现为淡漠。上面讲的那桩美国纽约昆士区惨案发生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达利等人立即着手进行了调查。他把淡漠的旁观者当时的心理活动,归纳为下面四种:(1)害怕暴徒用刀子捅自己;(2)怕参与干涉后,法院要自己去作证,这样一来,就会费去许多时间或产生其他牵连;(3)由于是突发事件,思想准备不足;(4)也许是一场虚惊,并无其事,自己贸然去救人,太冒失,会被人笑话。

    实际上很明显,这桩杀人惨案冷漠无情的“旁观者”(他们当时都听到了年轻妇女的呼救声),所申述的四大类见死不救的理由中,(3)和(4)只是一种借口,(2)是次要的;(1)才是主要的、真实的原因。也就是说,袖手旁观、见死不救的淡漠行为的基本原因,是保护个人,“怕暴徒用刀捅自己”。

    不过,也有些情况和兆头,值得人们深思。比如说,近几年来,我国法律咨询工作者,在总结父母不负责任地离婚,从而给子女带来了不良影响中发现:父母离婚的子女,因为缺少家庭温暖,而对人生和社会抱冷漠态度,对人缺少必要的信任;他们大多数性情孤僻古怪,道德感不强,要么对什么都漠不关心,要么粗野无礼,缺少应有的教养。这种情况尽管是少数现象,但也不能不引起社会上的足够重视。

    因此,为了消除有些青年的情感淡漠,不仅希望他们本人保持心理健康;同时也要向广大的父母、教师和全体社会成员呼吁:要尽力创造使青年们感到温暖、安全、受尊重、有希望的有利环境。

    孤独不应属于青少年

    德国著名青年心理学家斯普兰格,在他的名著《青年心理》一书中,曾生动地写道:“没有谁比青年从他们的孤独小房里,更加用充满憧憬的目光眺望窗外世界的了。没有谁比青年从他们深沉的寂寞中,更加渴望接触和理解外界世界的了。没有谁比青年更加向远方世界大声呼唤的了。”

    这段充满对青年寄予深厚感情的话语,道出了青年们的心声。青年渴望摆脱心理上的孤独寂寞感,寻求友谊和温暖;渴望得到成年人对他(她)的理解、关心、爱护、体贴和帮助;渴望作为一个人格独立的人,被社会所承认和尊重等等错综复杂的愿望和情绪。

    为什么青年会产生孤独寂寞感呢?这主要是由青年期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青年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生理上的急剧发展变化和性成熟;自我意识的增强与自我分析水平的提高;情绪不稳定和易于兴奋;逻辑思维的新发展等等特征,青年正在从未成熟的儿童期向完全成熟的成人期过渡。因此可以说,青年期是处在人的生命发展全程中的半成熟时期,他们刚刚摆脱了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幼稚时期,童心未泯,似懂非懂,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在刚刚建立和逐步巩固,处在象是孩子又不是孩子,象是成年人又不是成年人的发展阶段。

    青年们往往自以为很成熟了,但社会和成年人却仍旧把他们看作是孩子;这样,青年们委屈地感到自己不被社会和成年人所了解,因而常常有莫名其妙的孤独感油然而生。也有的青年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圈子里,顾影自怜,无病呻吟,他不走向广阔的世界,而一个劲儿地抱怨别人不理解他、不体贴他,这就是“作茧自缚”了。

    那么,什么叫做“孤独感”呢?心理学家认为,孤独感就是自己感到与世隔绝,内心充满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深沉的孤独感会产生挫折感、寂寞感和躁狂感等等;更为严重的甚至会厌世轻生。十年动乱期间,一些青年人由于家庭破裂或失去亲人,他们无依无靠,到处流浪;在孤独的生活环境里,他们既不能接受别人的情感,也不能给予别人情感,更谈不上有可能主动地多和别人交流情感;心理上感到孤立,于是往往形成了孤僻的性格;羞涩、敏感、易怒等交织在一起,在行为上往往表现为目的在于引起别人注意的抗拒行为,轻则会违反社会道德规范,重则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孤独感这种病态心理的产生,是有它的社会文化背景根源的。

    “没有花,没有光,没有热,没有艺术,没有趣味,甚至没有好奇心,旧中国是比沙漠更可怕的人世。”鲁迅说的这句寓意深刻的话,说明旧社会人情如纸薄,世途多险恶,没有温暖,没有希望,因而富有正义感和远大抱负的青年们,怎能不感到周围生活荒凉得犹如沙漠,怎能不产生孤独感呢?

    美国在1982年出版了一本畅销的心理学读物《怎样做一个朋友》,它的作者是美国的一位心理学教授,名字叫做尤金·肯尼迪。这本书之所以在美国得以畅销,受到美国人特别是青年的欢迎,就是因为它迎合了青年渴望友谊,想要摆脱孤独感的心理要求。但是在西方社会,随着物质文明愈是高度发达,整个社会就愈是“以我为中心”,人们互相之间为了个人满足就变得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一个人从来不想念任何别人”,因而很难寻觅到知心朋友。肯尼迪教授在书中写道:“当前的关键问题是,人们拒绝为友谊付出代价,也不理解友谊的真正代价。因为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给予’,而是‘索取’。一旦朋友失业、重病或声誉扫地而对自己再无用处,甚至还会带来不利影响的时候,就避而远之。这样就不可能结交上真正的朋友,因为真正的朋友往往是在逆境和患难中,用正直和忠诚才能换来的。”肯尼迪同时也谈到了造成孤独和产生内心冲突痛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他人的过分多疑、失去信任。

    在我国,经过了拨乱反正,已经恢复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青年人完全有条件可以摆脱孤独感。不过,从病理心理学和心理健康学的角度来考察,有些人还得当心孤独感对你的袭击。比如,深度内向型性格的人就容易产生孤独感,这是因为他们的自我中心观念比较重,他们往往对外界事物和周围人群,表现得淡漠寡趣,难于合群;思想方法比较趋向于抽象、紊乱;行动上经常终日里忙忙碌碌,显得紧张而又急迫;他们的内心深处有比较强烈的抗拒感;喜欢把自己密封在一个狭小的内心世界的小天地里,因而十分孤寂。那么,有什么“医治”的好办法吗?主要是要设法诱导导他们走出自己“划地为牢”的小圈子,多接触社会、多接触人群,变闭锁锁式性格为开放式性格,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经常参加社交活动。

    对于当代青年说来,解除孤独感的途径,可以粗略地概括为下面这五条:

    (1)应该尽量多和别人交往,密切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不要使人际关系冷淡化和疏远化。

    (2)应该尽量缩小和同代伙伴之间的差异。既不要做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的“超人”;也不要做脱离群众、索然独居的“怪人”。从文化教养到兴趣爱好的各个方面,应该相互沟通、相互学习。

    (3)应该尽量增进两代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成年人固然应该对青年一代多加体贴和帮助;年轻人也应该多了解、多学习成年人们的优点和长处。填平两代人之间在思想感情上的所谓“代沟”。

    (4)应该尽量努力处理好恋爱、婚姻和家庭的问题。幸福美好的婚姻家庭的建立,要靠自己主动地去争取和创造——不是靠金钱,不是靠“一见钟情”,而是要靠健康的心理基础。

    (5)应该不要害怕孤独。孤独并非一定是坏事。有些高层次的思想者,可能找不到可以对话的人,只能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掘进,这也许正是天才的萌芽。孤独并不等于孤立。著名的女革命家、德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罗莎·卢森堡在狱中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在整个世界上凡是有云彩、有飞禽、有人的泪痕的地方,都如同在家乡一样。”卢森堡把自己的欢乐和希望紧紧地和广大劳苦人民连结在一起,把国家、民族的利益、需要,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所以,她虽然身陷牢笼,被关禁在阴暗狭小的单人牢房里,却丝毫不感到孤独,相反地,她觉得有千千万万人与她同在。历史上有多少革命烈士,和卢森堡一样,在他们面临牺牲死亡时,在他们孤身一人时,他们从不感到孤独。为什么会是这样一种精神境界呢?那就是因为他们手中掌握着真理。因此,我愿向青年朋友强调:摆脱孤独感、战胜孤独感的最根本的途径,是要不懈地追求真理,不懈地探索进取。

    为什么会产生自卑感

    人们为什么会产生自卑感?你也许能列举出多种多样的理由来,但是从心理因素来分析,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害怕失败”和“缺乏信心”这两条主要原因。当然也有因为生理上的某种缺陷而引起自卑感的。

    有些人经受不了过多的失败,当大大小小失败累积起来后,便会形成这些人的自卑感。特别是对于那些神经类型比较脆弱的人说来,如果屡次遭受哪怕是很轻微的失败,也会使他在心理上觉得事事不如别人,“自惭形秽”,逐渐地丧失信心,甚至悲观失望,不敢勇于进取。因此,失败的经验是形成自卑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对待失败,我们首先应该弄明确,在漫长的人生征途上,不可能永远是一帆风顺的,挫折和失败几乎是必然要发生的。有了这样的认识后,就不会在感情上产生很大波动。英国著名教授汤姆逊,一生发表过六百多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获得70多种发明专利,被世界上250多所学校或团体授予荣誉称号。他在祝贺他执教五十周年的大会上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两个字最能代表我坚持奋斗五十年,致力于科学发展的艰辛工作特点,那就是‘失败’二字。”显然,汤姆逊教授在这里想要强调的是:正是由于在五十年向科学进军中不断地战胜了“失败”。他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革命老人徐特立1956年对湖南第一师范学生讲话时讲道:“青年们不但应该经常锻炼身体,增进健康,还必须抱革命的乐观主义,不把烦闷困累自己。几十年来,我在工作和事业中不知遭遇多少挫折、打击和失败,但我有一种长处,就是不论在什么恶劣的情况下面,从来不发愁,不着急,不唉声叹气。我是这样想的:失败是一种损失,失败后又来一个发愁,着急,不是再加上一层损失吗?这未免太不合算了!我不干这种傻事!一个人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唯一的办法就是爬起来再走。象小孩们摔了跤就滚地、哭脸,有什么用呢!事情失败了,就只有再干。真有决心毅力的人,失败每每真是成功之母,愁什么!急什么!”敬爱的徐老说得多么好,多么中肯啊!

    我们需要树立这样的信念:在学习上,有几次考试失败,成绩不佳,并不足以说明自己的智力就不如别人,因为影响考试成绩的主客观因素是很多的。在工作上,一时不顺手,没有取得主观愿望上的好成就,也不必因此而畏首畏尾或者怨天尤人,可以振作精神,总结经验,再接再厉,重新做起。在生活上,爱情方面的失意或挫折,也不必因此而失魂落魄、长吁短叹,胆怯怕羞等等。简而言之,不论是在哪一方面遭到失败,都需要打掉自卑感。

    青年人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在失败时往往找不到恰当合适的办法去排除自卑感,因而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更加经受不住挫折、困难和失败的打击。成年人由于涉世较久、阅历较深,也就更达观开朗些,他们可以用豁达的态度把失败与“不幸”的苦酒冲淡,借助丰富的生活经验,给予心理上以有力的支撑,泰然处之。我以为这种“磨练”(有些人把它讥讽为“厚脸皮”)。在心理治疗上还是有效应的。

    在过去那些“左”的运动连绵不绝的年代里,一些久经锻炼与考验的老同志,在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批斗后,照样工作、学习和生活(他们往往被人们误解地讥讽为“老运动员”)。他们并没有因为强加给他们的种种莫须有罪名,而受挫,而气馁,而产生自卑感。他们把个人得失看得十分淡薄,因而心情坦荡,保持稳定的情绪,成为控制、主宰自己心理状态的楷模。西方心理学家是无法解释这种“超乎寻常”的对待失败的心理态度的。

    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也是著名的学习心理学家桑戴克,曾经提出一条学习规律叫做“效果律”,认为人之常情是:不愉快的失败会给人们以不愉快的情绪,使人们对于失败的事情不愿再度尝试。这条规律易为人们所接受,于是乎也就成为碌碌无为的弱者自我安慰的一种借口。但是,如若你要想取得超常非凡的成就,那就得打破所谓的“常规”,反其道而行之,要锻炼自己用“愉快”的情绪去对待那些不愉快的失败,越是失败越是要去尝试,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你听过医学上“六○六”药发明经过的传闻吧!人们以讹传讹地误认为,是经过六百零六次的试验后,才发明创造成功的。其实,这是埃尔利希和他的同事一道,经过长期试验研究,于1907年发明的第六百零六号化合物,是青霉素未发明前的治疗梅毒和其他螺旋体疾病的特效药。不必管它究竟是不是经过六百零六次的试验才成功的,只就埃尔利希等人“长期试验研究”而论,也必然地是经历了失败→尝试→失败→尝试→失败……这样一个过程,最终才获得成功的。如果按照美国大心理学家桑戴克的观点:失败会给人们带来不愉快的情绪,因而人们对于失败的事情不愿再度尝试,那造福人群的“六○六”还能试制成功吗?同样的道理,越王勾践经过“卧薪尝胆”式的刻苦自励、发愤图强,吃尽苦中苦、不怕失败,打掉自卑感,最后得以报仇雪恨这段史实,也就不会发生了。

    因此,我劝青年朋友们,要抹掉你们头脑里的“失败的记录”,不要总是念念不忘过去的失败,不要担心失败、害怕失败,打掉你的自卑感,勇往直前!

    上面说的是由于害怕失败而产生自卑感的种种情况,下面再说说由于缺乏信心产生自卑感的问题。

    心理上的畏缩情绪,会使人们对所面临的挫折、困难和失败,感到束手无策、无能为力。如果自己首先丧失信心,自认为已经走投无路,把事情看死,认定绝对不会再改变了,那你在心理上就解除了武装,不会战胜挫折、困难和失败,只有“束手待毙”。张海迪在1981年9月28日的日记中写道:“必须对生活先有信心,然后才能使生活永远继续下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生活实践生动地证实了,成功和自信是互为因果的。可是遗憾的是,人们常常是只看到成功可以增强自信的一面,却往往忽略了自信也可以促进成功的另一面。不少人由于思想上的惰性或懒汉懦夫心理作怪,因而对“失败乃成功之母”的理解,往往误解为偶尔一两次的失败会成为再接再。厉的“兴奋剂”,但是如果屡遭失败,就会灰心失望,丧失了勇气。因此,我们要强调:百折不挠的意志才是成功的真正动力。

    在生活中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况:一个人愈是成功,就常常愈是成功;而一个人愈是失败,就常常愈是失败。有些青年人认为;这是“运气”——总是成功的人交了“好运”,而总是从失败走向失败的人交的是“坏运”,是“倒霉”。这种理解缺乏心理学上的根据,是唯心的“宿命论”观点。很显然,有了信心你就会成功,成功了你就会更有信心;相反地,丧失信心你就容易失败,愈是失败,你就会更加没有信心。因此,我劝青年朋友,切勿把经常成功或屡遭失败的原因,归之于“好运”或“命苦”上去。

    有一位喜爱美国文学的青年人,曾用沉痛的语调问我:“钟为谁鸣?”(《钟为谁鸣?》是美国著名现代作家海明威的一部杰作)我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它就为你而鸣!”我对他讲,也想同样地对更多的青年朋友讲:如果你缺乏时代的大钟时刻在为你敲响,钟声正在指引和鼓舞着你前进的意识,那你便会充满被时代所遗弃的孤独感,很有可能碌碌无为地沉沦下去。

    再说说“自惭形秽”的问题。

    这是一句成语,“惭”是惭愧的意思;“形秽”是不体面的意思。整句成语的意思就是自己惭愧不如别人。引起“自惭形秽”这种不健康心理的最为明显的原因,就是有些人由于生理上有某种缺陷。例如,有些人由于看不见、听不到、做不到普通正常人能够看见、听到和做到的,就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或者是在面貌、身材、体型各方面有些缺陷或不足,就会感到“低人一等”。

    生理上的缺陷,并不一定就必然地会导致心智上的缺陷,因为自卑感和自尊心往往是同一个“情意结”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换句话讲,自卑感和自尊心往往是同一个“情意结”的“两极”表现。就是说,有些自卑感来自自尊心,特别是那些强烈的自卑感往往是强烈的自尊心的反映。有些人自尊心很强,他们几乎绝对地不能忍受自觉不如别人,而这种自尊心常常是隐蔽的、潜在的自卑感的暴露。

    这里所说的“情意结”,是心理学上的一个专有名词。“情意结”,也可以简称为“情结”,又可以叫做“观念复合体”。它在人们深藏的潜意识中,以某一种特定的情感活动为中心,缠集夹杂着另外一种心理活动。这种情意结不是一朝一夕或者短期内形成的,而是日久天长、由来已久,大多是从童年起就形成了。人们的许多挫折,往往会被深深地压抑在意识深层,几乎变成了不知不觉的无意识了。一般讲来,情意结伴随有痛苦、厌恶和惧怕的感觉,这种情意结常常是以不同的方式、不由自主地影响着人们当前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也经常会表现为神经质的自卑感等等。

    从积极的方面讲,强烈的自卑感,往往会促使人们在其他一些方面有超常的发展,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代偿作用”,通过补偿等适应方式来弥补人们的所短,从而发挥人们的所长。耳聋的贝多芬,成为划时代的“乐圣”,就是一个最为有力的证明。因此,生理上有缺陷的青年人要打掉自卑感,把自卑感转化为自强不息的推动力量!

    也会有这样的情况:有自卑感的人不一定就是水平很差。也有可能是对自己的要求水平偏高,因而产生自卑的劣等感。比如,我认识一位年轻的海员,他对数学很喜爱,并且发表过几篇很有水平的有关现代数学的学术论文,他把全部业余时间都用在钻研高等数学的解题上。但他有自卑感,认为自己的“天分”差,赶不上陈景润。我国有句古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智各有所长,不必相比,更不必产生“我不如彼”的自卑感。

    “恐惧反应”

    某化工厂维修班的一位男青年钳工,工资加奖金每月百元多,人品长相都够中等以上水平,修自行车、缝纫机很在行,而且写得一笔好字。人们认为他的条件相当不错,但却到了三十五岁还找不到对象。这是因为什么缘故呢?

    这位未婚大男的母亲来找我,她对我讲,她的这位独生儿子,每次和介绍的对象见面时,总是紧张得脸红、口吃;甚至有时表现得坐立不安、抓耳挠腮,张了半天嘴,脸憋得通红,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结果使得介绍人感到十分尴尬,女方没呆几分钟就告辞了,大家扫兴得不欢而散。这位母亲为此感到焦虑、苦恼,希望我能讲讲为什么她的儿子会是这样?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治好这种“毛病”?

    我对这位母亲讲的大意是:在日常生活里,人们有时会发现有些男女青年,并没有面临什么伤害他们或威胁他们的事物或情境,但却由于极度的情绪紧张,产生不应有的恐惧反应。有些男女青年见到生人时,或是一些未婚的男女青年,当他们和被介绍的异性见面时,脸红、口吃、心脏剧烈跳动,这也算是一种“恐惧反应”。由于这种恐惧反应在正常人看来,是不必要的、不合理的、反常的,因而人们把这种反应看做是一种“病症”。

    那末,什么是“恐惧反应”?它是怎样产生的?

    学习心理学家们认为,这种“恐惧反应”是一种后天形成的条件(制约)反应,是经过学习过程而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象介绍对象时,和异性朋友会面这个“刺激情景”,本身并不可怕,但是它若伴随着“被讥笑”、“被拒绝”等难堪的痛苦的失败这样一些自认为是“可怕的”刺激性情景多次出现以后,那么,前一种刺激情景(例如,见面、谈话等等)本身也会引起“恐惧反应”,或者说成是“社交恐怖”、“赤面恐怖”和“目光恐怖”。而脸红、口吃等表现,就是极度紧张、恐惧的外部表现。这类人害怕公共场合,惧怕和人接触,当和生人相对或要讲话时,就会出现紧张、脸红、出汗、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症状。

    这位母亲插嘴说,他儿子在第一回和被介绍的女方见面时,就有“恐惧反应”的表现,他并没有“被讥笑”、“被拒绝”等难堪的痛苦的失败等等既往经验历史,这该怎么解释呢?

    我对她讲,这并不难理解。有些男女青年,虽然没有本身的直接经验,但是他们可能会有“间接经验”。比如说,看到别人或者听到别人在和介绍对象见面后,遭到难堪的讥笑、拒绝,以至感到很痛苦、很羞耻等等。这就是“社会学习”。甚至通过电影、电视、小说、广播、报刊等途径,也会学习到这种经验。这位母亲的领悟能力很强,她如有所悟似地对我讲:您说的确实有道理,我那宝贝儿子每次考试前,和等待考分公布那段日子里,都紧张得吃不下、睡不好,他常说,考不好会影响他的提级什么的。

    由此我联想起曾经谈过的“焦虑”问题。其实,焦虑也是一种恐惧情绪,只不过是焦虑往往没有明确的对象,可是一旦每个人的焦虑固定于某一件事物、或者某一个情景的时候,那么,这件事物或这个情景所引起来的情绪反应,就会成为“恐惧反应”。

    有些青年男女,由于爱情上屡遭挫折、失败,就会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打击、或者“威胁”,使得他们在情绪上产生种种不愉快的甚至痛苦的体验。这些体验、感受当中,很可能包括有损伤自尊心、丧失信心、增加敏感和愧疚感等等,久而久之,就会不自觉地形成一种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等等“五味俱全”的复杂的情绪状态。这种由于几乎是酸、辣、苦、甜、咸等各种滋味交织而成的、错综复杂的情绪状态,一旦定型下来,形成固定模式,或者说是心理结构,那末,在往后的生活道路上,遇到新的类似的刺激情境时,自然而然地会“穿新鞋走老路”,旧病复发,使得他(她)对于面临的事物、情境怀有恐惧感。正象中国古话说的那样:“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些男女青年,由于经过了多次的挫折、失败,于是,此后对类似的情境,就会怀有几乎不能克制的恐惧感,从而减低或丧失个人的自信心,结果往往导致更多的失败。

    讲到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对这位钳工和有类似心理缺陷的男女青年朋友们奉劝一言:从心底里打掉你的恐惧感!打掉你的自卑感!多参加体育、文艺等社会性的娱乐活动,去掉羞怯、恐惧,使自己成为开朗、乐观、豁达的人;记住“失败乃是成功之母”这句古训,总结经验教训,拆掉人为地给自己设置的这些心理障碍,振奋精神,再接再厉,必会成功!

    惧怕心理

    从来都不惧怕,对什么都不惧怕的人几乎是没有的;人人都会惧怕,而且每个人都有他特别惧怕的事物。这是因为惧怕是属于正常的心理现象。

    惧怕,可以分为正常的惧怕和反常的惧怕两种。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句话形象地表明了一个人小心翼翼,百倍提高警惕的心理状态。一个正常的人当他面临深渊和走上薄冰的时候,害怕跌进万丈深渊或者跌进湖泊、河水里,这种惧怕的心理,你能说不是正常的惧怕吗?

    “当心触电!”这个告示牌,对有电学基本知识的人来讲,意味着“触电身亡”。其他如“小心火车!”“有剧毒,请勿内服!”等等,人们承认、接受这些告诫,并有意识地躲避这些威胁生命的事物,都是正常的心理。相反地,如果有人对这些一概置之不理,他从来不怕考试不及格、不怕工作上的失败,不怕落后、不怕犯罪……那你能说这样的人,他们的心理是正常的吗?

    惧怕可以说是人类情绪之冠,而且惧怕往往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甚至会影响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进程。事实也确实如此,有不少人由于惧怕而改变了他的主意、观点、信念、信仰,以致影响了他的一生、甚至一个家族的发展道路。有些人怕死、怕困难,于是叛变了革命、脱离了革命。锐意革新,就可以使社会发展前进;害怕革新,抱残守缺,就会使历史倒退。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使日本国强民富;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全面改革,也必然会使中华腾飞。如若惧怕,这些都必然不能实现。

    虽然说惧怕的作用相当大,但是你也不必过分紧张。因为每个人在主观上,都是尽量有意地回避惧怕、防止惧怕起作用。实验心理学证实:人们对于惧怕的敏感程度,远不如对于希望的敏感程度。因此,由惧怕所引起的悲哀、焦虑、烦闷、苦恼等,相对地比起由希望所引起的幸福、快乐、愉快、喜悦等,要弱得多、小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生不是“悲多喜少”,而是“喜多悲少”。况且这些“悲”,还可以用种种方式,比如,文学艺术等加以转移、排泄掉。

    当然,也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样正常的不怕。那是由于崇高的信念和革命的人生观,使得烈士们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他们在就义前照样谈笑自若,从容地写下激励活着的人不要怕、要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遗嘱。

    但是,也有另外一种不正常的、反常的惧怕心理。比如说,有些人无缘无故地或者是异乎寻常地怕痛、怕羞、怕疾病、怕雷声、怕强光、怕黑夜、怕污血、怕蛇、怕鼠、怕生人、怕高地、怕旷野、怕水等等。也就是说,正常人不怕的,他怕;正常人稍微怕的,他特怕。这些,都属于不正常的反常的惧怕心理。“杞人忧天”是句成语,源出于《列子》的寓言:有个杞国人,老是怕天会塌下来,自己活不成,因而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这位杞人的这种不必要的忧虑和担心,就是不正常的惧怕心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有些青年人往往表现出另外一种不正常的惧怕心理。比如说,在实际上从来没有人笑话他(她)、斥责他(她)的情况下,但他(她)却在想象中认为别人在“讥笑”他(她)、“申斥”他(她),因而由于怕,使他(她)从来不敢和别人交往、共事群居,自己一个人象蜗牛那样,躲在自己的“小窝壳”里,尽量和外界隔绝,不敢轻易地出外闯荡,不敢积极勇敢地在现实中追求和奋斗。

    这些青年人由于心理上的胆怯和惧怕,因而不敢象海燕在暴风雨中振翅翱翔那样,在广阔的天地里摔打、拼搏,也就因此而失去了很多能锻炼和考验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的大好机会。很多人就是在这种失去常态的惧怕心理支配下,左顾右盼、裹足不前、坐失良机、碌碌无为地虚度了一生。

    这种不正常的惧怕心理,是缺乏“现实验证”,也就是说,是一种没有“真实检验”的神经质的惧怕心理。这种惧怕是没有真实依据的、是主观臆想的、平白无故的、不该怕的惧怕。它无疑问地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

    那末,通常人们究竟怕什么和为什么怕呢?这可以从人们惧怕的对象去寻找原因。因而,为什么怕和怕什么是紧密相关的因果关系。

    “愚昧是产生惧怕的源泉,知识是医治惧怕的良药。”这是一位西方心理学家研究的结论。人们害怕的对象绝大部分是自己不知道、不理解的东西,当然也包括将来可能理解、但是现在尚未理解的东西。由于无知或未知,就会对一些事物或现象产生惧怕。比如说,在天文学知识未发展未普及的时代,人们由于不了解雷电、彗星、日蚀、月蚀等等天文气象上的现象,就会把它们的出现看做是灾难临头的恶兆,异常惊恐。又比如,由于对生理卫生知识的欠缺,对一些疾病不是疏忽轻视、漫不经心,就是草木皆兵、恐惧万分。当今之世,“恐癌症”席卷全球,也是因为至今还未能查找出真正的病因,因而也就无法对症下药,根治好这种“不治之症”所引起的。因此,凡是那些人们迄今还不理解的事物,就容易引起心理上的惧怕。

    谈到很多惧怕是由于无知所造成的时候,也有一个耐人寻味、令人沉思的新情况。在现代文明昌盛、科学发展的今天,不是由于愚昧落后,而是由于机器代替了人脑,以致使得人们产生了新形态的无知,从而在心理上形成了惧怕感。这也可以成为在现代化社会里,很多心理疾病是文明病、社会病的又一个有力的佐证。

    比如说,1982年,英国的一个调查机构“盖洛普”,应改府委员会的委托,对三千名成年人进行了调查,调查后发表了一份调查报告说,不少英国人得了一种名叫“数目恐惧症”的毛病,他们不会简单的加减乘除,3000人中有一半在接受调查时都慌神了。在每10个人当中有3个人不会减、乘、除,50%的人不会看火车时刻表;1/3的人不会简单的百分比或者阅读图表;百分之六十的人不懂通货膨胀率;很多人对一杯十七便士的咖啡,和一个二十四便士的三明治应该总共付多少钱,回答不出来;对八张十四便士的邮票加起来应是多少,也回答得吱吱唔唔等等。对于这些令人惊讶的现象,“盖洛普”调查组分析原因的结论是:英国近年来,由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人们缺少起码的算术知识的训练。你看,这种所谓的“数目恐惧症”,不正是因为新形态的“无知”所造成的吗?!在加减乘除这样的算术基本知识方面,人们经历了无知一有知一无知,这样曲折的历程;而随着这一演变历程,人们在心理上也相应地出现了怕一不怕一怕,这样一个哲学上的否定一肯定一再否定的反复过程。

    上面讲的“恐癌症”,说明了凡是危及生命的不能治愈的疾病,就容易引起惧怕。为什么会是这样?就是因为缺少信心,从而产生惧怕。

    临床观察发现,病人如果认为自己活不成了,那么他恢复健康的机会,比起一个有自信必能康复的病人来,要迟缓得多。这就说明了由于缺乏信心而产生惧怕,由于惧怕而引起心理上的紧张、焦虑,由于紧张和焦虑就势必会直接造成对身心健康的威胁。

    思想保守是惧怕的必然结果。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人们对待不了解的东西,通常会产生两种迥然不同的态度。思想革新者会由于好奇心理,而不断地去探求、创新;思想保守者会出自戒备心理而抗拒、逃避乃至迷信。

    思想保守者为什么会产生戒备的心理呢?那是因为他对不了解、不熟悉的东西产生了惧怕心理所引起的。所以说,破除迷信可以增加胆量。

    (2)思想保守的人,除了惧怕不知道的事物外,他还惧怕事物的改变。改变是习惯的对立面,人们对于不习惯的事物就需要伤脑筋、费精力,分外注意;对于不习惯的、改变了的处境,一时就难于应付自如,因而往往引起思想保守者的惧怕。

    人们说,有些老年人思想比较保守,就是因为他们的精力差了,注意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减弱了,所以他们最怕改变而安于现状。其实,现实生活里,很多老年人、特别是一些斗争经验极为丰富的革命老前辈,他们锐意改革,思想并不保守;而有些青年人,反而怕改革,偏于保守,这就涉及到了我们在下面要谈的人生观等问题。

    (3)思想保守的人,除了怕不知道的事物和怕事物的改变以外,他们还怕公众的批评。

    做一个革新者,往往容易招来人们对他的怀疑、批评、讥讽、反对和打击;从世俗的眼光看,革新者往往会被讥为“怪人”、“疯子”和“叛道”。思想革新者对这些不怕,而思想保守者却怕这些。因此,惧怕是革新的心理障碍。

    惧怕还来自学习。美国心理学家尼尔·埃尔加·米勒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在白色屋子里屡遭电击的老鼠,以后即或到了无电击的白屋里仍然有竖毛、奔逃、排尿等惧怕症状。于是,米勒认为惧怕来自学习。

    其实,认为动物和人的惧怕是学习到的这种主张,并非是米勒的独创。人们从日常生活经验当中,早已觉察到了惧怕很少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习到的。前面谈过的缺乏“现实验证”的神经质的惧怕心理,经过现代心理学的实验证实,这种神经质的惧怕心理,也是由于对先天性质的一些惧怕,经过后天学习,从而产生条件作用的结果,并且这种惧怕可以改变,以至消失。

    所谓“先天性惧怕”,它的作用很小,而且还有争议。例如,幼儿见到寺庙里的神佛塑像,或者看见京剧舞台上的花脸之类奇异景象,他们只是觉得好奇不解罢了,并不知道怕;幼儿跌伤流血或者打针时,不过稍觉疼痛罢了,也不知道怕。但是,父母等成年人如果这时若是表现出敬畏、惶恐或者紧张、惊慌的表情,幼儿就会改变态度,逃跑或者啼哭等等。

    有些幼儿一听说要给他打针,以至看到穿白大褂的护士,就会嚎啕大哭不止;有些年轻姑娘在等待拔牙时焦虑不安,恐惧万分,以至走进诊室时全身抖动不已,这些都是属于神经质的惧怕,而非先天性的惧伯。神经质惧怕之所以产生,就是由开始第一次的不太强烈的些微疼痛刺激(或者是由于对即将来临的事情经过想象作用),经过有关知识经验(例如,打针、拔牙等)消极意义的累积与扩展,以至最后不幸成了心理上的负担,成了一块“心病”。由此可以看出,这些反常的惧怕,完全是经过学习而造成的。

    人们的知识经验可以形成和加深惧怕的心理,这是消极作用。反过来,知识经验也可以有助于消除那些盲目的、无科学根据的惧怕心理。比如说,幼儿往往会对一个人呆在黑屋里、站在高处、面对陌生人、面对大声吼叫的动物等等产生惧怕的心理。尔后,待到年龄增长后,惧怕的对象会从表面、显现的东西转移为潜在的、隐蔽的东西。比如,有可能由于担心强盗的闯入,或者是意外伤亡事故等“潜在的”危险产生惧怕心理,象担心坐飞机会失事,怕做手术会出错等等。再后,随着年龄的越发增长和能力的增强、社会生活实际经验的丰富,往日的一些惧怕心理会逐渐消退。甚至当回首往日怕这、怕那的情景时,自己会哑然失笑。这就是因为人们已认识到了,或者是掌握到了克服惧怕或对付惧怕的办法。

    通常讲来,人们对于惧怕的形成和消失的过程,大体上就是这样三个步骤。这个“三部曲”,说明了惧怕是学习的结果。知识经验对于惧怕起消极的或积极的作用,而知识经验本身也就是由学习而得到的。

    青年人的惧怕心理,往往是和焦虑心理混杂在一起的。由于青年人的理解能力的发展,对于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危险征兆(象征、信号)的预测和估计能力提高了,因而他们的惧怕心理,就从所面临、逼近的危险转向到担忧未来将会发生的危险上。他们更多地是惴惴不安地担心、害怕将会发生什么意外的险情上。有些心理学家说,青年时期的惧怕,与其说是惧怕,不如说成是焦虑。所以,青年人的惧怕和焦虑是经常相互伴随在一起的,形象地讲,二者犹如一对孪生的“双胞胎”,几乎分辨不出它究竟是在惧怕,抑或是在焦虑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