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内部讲话-只认功劳,不认苦劳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的观点是,功劳对一个公司才是有贡献,苦劳对公司的贡献是零。

    比如,在这些中小城市的网吧里,我们两家(征途和网易)争着贴招贴画,你盖你的,我再盖我的。如果我们的招贴画被对手盖了,我们的人肯定会在24小时之内发现,而对方多半一个礼拜都不去看一下。再比如,招贴画大家相互盖,而我们的人很快想出一个妙招,就是把招贴画做得比对手大一圈,边上全部写上“征途”,让对方无论如何都盖不完。这就是执行力的差异。

    ——史玉柱谈功劳和苦劳

    背景分析

    “说到做到,严己宽人,只认功劳,不认苦劳。”据说很久以前史玉柱贴了这么一条标语。史玉柱自己是这么看的,也是这么干的,下属同样是如此遵守的。

    “只认功劳,不认苦劳”这四个字,在史玉柱的薪酬管理中表现得最明显。史玉柱偏好绩效工资,这已经是业界的常识。即便在互联网时代,他的巨人网络游戏公司,仍然雷打不动。这让不少人感到十分吃惊,因为普遍的高薪养人制度,居然在巨人是行不通的,更是不准实行的。

    在脑白金销售的红火时期,史玉柱的绩效制度就已经常态化、制度化,甚至比这一制度的最早践行者平安保险公司还要彻底广泛深入。史玉柱靠营销团队打天下,然而他的营销工资构成,让人惊叹:第一线的销售人员做不好连300元的底薪也难保,做好了就可以拿到天价销售提成。在提成的刺激下,销售人员对工作有了内在动力,想尽一切办法把工作做好。

    史玉柱甚至别出心裁,制定出红黑锦旗制度,专门用以刺激团队竞争,激励员工的斗志:对于完成销售任务最好的前5位,史玉柱给予金光灿灿的奖杯以示表扬。而对于末尾的5个市场开拓团队,则交以黑色锦旗一面,上书烫金的“倒数第X名”字样。

    召开公司内部大会时,史玉柱力求让每一个员工明白,评价做事的成果最终凭的是功劳而不是苦劳。公司只有一个考核标准,就是量化的结果。以结果论英雄,培养出《征途》营销团队超强的执行力,为《征途》快速进入二、三线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说到这一点,史玉柱很是自豪。

    数万家网吧一夜之间可以贴满《征途》游戏的广告,这种可怕的营销能力,曾经一度让同业惊慌失措。如果别人是靠口碑和先行者的优势维持行业竞争力,史玉柱则是靠无孔不入,言出必行的营销能力,复制脑白金的辉煌。更有意思的是,此后全国大部分的网络游戏运营商居然都开始学习巨人的方式,用同样的工资标准来推销游戏。

    拓展分析

    史玉柱的激励方式,一直备受争议,但是就管理实践效果而言最有效。至少就中国本土企业的成长路径来说,强调结果,事功不事劳的做法,在短期内具有更直接的效果。

    从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开始,中国执行的是严格的等级工资制度。等级工资制度,按照身份、资历和经验的不同,凭借资格,自上而下,工资呈现有规律的增减。最明显的是在计划色彩浓重的某些国企里,什么级别的人,必须配属某型号的车,甚至差旅费用标准,俨然官僚体系的复活版本。不同级别的人,货币的差异影响远远小于身份的影响,同一级别的人,则采取严格的平均工资制度,即使两人能力水平产出差异巨大,也只能接受和对方一样的报酬。在团队和团队之间,有着平均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浓重氛围,但个人和个人对于功劳也是产出的实际看法,却要激烈得多,这导致人们对于货币薪酬的看法远远高于身份。

    换言之,在表面的一团和气下,中国社会竞争十分激烈。中国人的内部竞争,团队之间的竞争,要比西方和日本更为激烈。也因此,正如哈佛大学教授桑德尔所看到的那样,可能竞争的制度更适合中国社会本身。

    从转轨期创业的本土创业家,深受这种经济思想的影响,在管理中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采用类似的严格的绩效考核,或者以业绩为导向的评价。这本身是一种时代文化的自然传承。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管理方式早已在中国普遍展开,一般都属于关键绩效指标考核的各种形式。绩效考核表和平衡计分卡之类的工具,在中国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能看到。

    不过,这种考核为主的功利主义企业文化,并不是没有负面因素。由于严苛的绩效考核,这样的企业通常会造就更加冲动和短期的团队缺乏长期的竞争力。通常这样的公司在经济危机中抗压能力十分低,甚至根本无法应对,因为按照考核的逻辑,末位淘汰,只能以绝对的规模收缩为代价。

    另外,绩效考核对于创业公司的创新失败,存在某种不兼容性,严格的考核可能不允许失败,导致企业缺乏创新改革的能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