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内部讲话-韩国人的游戏规则不是法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网游是我了解的所有行业中最保守的领域,韩国人制定的游戏规则并不是法律,并不是不可违背的,《征途》正是无视了这些规则,只有打破了这些僵化的规则,才会成功。

    ——2007年上海ChinaJoy的媒体见面会上史玉柱对于规则的观点

    背景分析

    2007年以前,中国游戏产业的形势似乎已经十分明朗,陈天桥的盛大代理的韩国游戏《传奇2》,曾经同时在线人数达到50万人。门户网站利用网络的优势,也在代理开发网络游戏,网易、第九城市(以下简称九城)之类的公司,也已经圈地为王。至少在2005年,没人会相信游戏迷史玉柱会做游戏,更不相信他的游戏也能在产业中产生影响。

    到2005年,中国有10家上市公司,都有网络游戏产业。看上去,史玉柱怎么也不可能加入这个据说已经进入“红海”当中的夕阳产业了。

    问题是,每天玩好几个小时游戏的史玉柱下定决心,要从玩游戏变成做游戏的。

    2007年,史玉柱的《征途》游戏大获成功。在上海ChinaJoy的媒体见面会上,史玉柱以《征途》为话题发表了对规则的看法。

    他认为,中国网络游戏这个产业十分年轻,到处是浮躁的风气,少有人真正关心玩家喜爱怎样的游戏。作为一套舶来的娱乐产品,中国网游一味遵守韩国游戏老套的规则,突破韩国人的规则,就成了史玉柱的灵感和出发点。

    韩国的网游发展早于中国,盛大网络的《传奇》就是出自韩国,因此中国网游都是遵循韩国游戏发展的。事实上,在史玉柱看来,韩国也不过是“二道贩子”,大多数游戏主要的玩家还是在《魔兽世界》之类游戏的发源地美国。暴雪公司制作的这款游戏据说玩家数量达到2000万以上,其中中国可能有300万以上。由于魔兽世界的流行,先是九城,后是网易,依靠《魔兽世界》在网络游戏的地盘上站稳了脚跟。在史玉柱的《征途》之前,大部分网络游戏的产业份额,都被这类外国游戏代理运营商所获得。

    韩国网络游戏对中国网络游戏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特别是在设计上,韩国网游画面精美、战斗富有节奏感、有独特的经济商业模式,玩家能通过壮大权势享受各种快感。史玉柱体验后现身说法:在网络游戏的世界里,大家一起欺负人,一起被别人欺负的感觉,的确十分畅快。

    另外,韩国网游十分看重练级、成长系统,在游戏中讲究各种技能组合和操作。但是,练级意味着枯燥,技能的配合意味着操作的复杂,这些慢慢束缚了网游的发展。

    这个缺点,在史玉柱看来是致命的。巨人《征途》继承了韩国网游的优点,打破那些烦人的约束,走向简单化。

    《征途》游戏另具一格的设计,把玩家从复杂的操作中解脱,真正全身心投入游戏:史上最易上手的操作,让玩家一见倾心;独创的自动寻路功能,被称为网游史上最伟大的发明;自动寻怪,打怪从此不用操心;任务检索系统,将所有任务一网打尽,除了适时提醒玩家任务外,还忠实记录任务完成情况,让玩家随时掌握信息,合理安排游戏过程……

    《征途》的操作系统模式设计得简单,赢得众多玩家的青睐。传统网游继承韩国网游打击代练和外挂,史玉柱则主动引入代练和外挂,让第三方工作室束手无策。史玉柱聪明地增加网游产品与用户的接触时间和互动关系,开创了一种新型网游销售方式。

    也正是从那时候起,网游行业不少人开始对史玉柱横加批评,认为他是个搅局者,还是个破坏规则的人,甚至直到他的游戏公司成功上市后,仍然有人指责史玉柱是投机取巧,乱中取胜。然而,当史玉柱的游戏迅速蹿升,直取中国网游第三把交椅的时候,这种指责也就变得无足轻重了,毕竟,成功者是不受谴责的。

    拓展分析

    阿玛尔·毕海德是美国芝加哥大学中小企业创业课程客座教授,他说:“我曾经在硅谷等地作过一些演讲,当时现场很多人创新就是生产力的提升,认为在我看来,创新并不只是精英人群引领的事物,并不只是技术专利的申请,或者论文发表的数量,或者你的公司是否在纳斯达克上市这样一些看上去很光鲜的事情。”

    他认为,只关注产品创新或者单纯模仿的项目,并不是创新。“我觉得消费者这个层面是非常重要的,一些经济学家和政策决策者很多时候都忽略了消费者这个因素,但很多创新受益者并不是生产者,而是消费者。”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其实并非iPhone产品采用了最新的技术或者它本身是个高技术产品的融合体,苹果的高明在于创造了一个庞大的营销体系,将众多的消费者纳入苹果产品线之中。因为苹果的产生,苹果在客户一端产生了数倍于产品技术制造的利润。

    也就是说,创造了一个新规则,也许更具有革命性的力量,因为它整合了方方面面的资源,从人、财、物到一种商业模式。

    在管理学家和经济学家眼中,创新是企业的高层次活动。不过,创新仍然需要讲究策略。至少我们相信,熊彼特所提到的几种创新方式仍然是有不同的权重的。

    打破某些规则,可能属于一种终极的创新方式,会带动所有的产业方式发生整体变化。这种方式,也许是激烈的变革,单就组合方式的生产力来说,却可能是最有力量的。

    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发明,虽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创新,却因为成本和管理的难题,很可能湮没无闻。实际上,全世界每天都产生成千上万的新专利技术,它们中大部分只是作为专利局的陈列品而已,根本不会对商业发生猛烈的冲击,甚至连影响都可能没有。

    生产方式的重组,像管理上的泰罗制,其实后来证明只是有短期的文化冲击,大部分的国家和都把泰罗的制度看成是血汗工厂的新型代表。

    原料和原材料的新来源和运输,这可能是个不错的想法。可是如果你想到原油和电力的运输方式,从19世纪以来在美国几乎没有大规模的改进,你就应该清楚。如果不依靠强有力的基础设施建设运动,这种创新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