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的眼光感受不了任何新景象。
--帕纳
致富的秘诀,在于“大胆创新,眼光独到”八个大字。
--陈玉书
短浅的目光限制了我们,使我们不相信重力、化学及植物等科学的法则。
--爱默生
1
独到的见解是获取财富的先决条件
想要获得财富,就必须拥有独到的眼光。
不管有没有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垄断行业是最赚钱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只此一家经营该生意,别无分店”。也就是说,即使你想买这种东西,也只能到这一家企业。除此之外,生产一类商品的企业是最赚钱的,例如格兰仕微波炉。在国内企业中,格兰仕是最先生产微波炉的企业,因此在中国的微波炉市场占据了半壁江山。汉德勒夫妇在制作芭比娃娃的时候,突发奇想要制作一款有胸部的娃娃,而这种娃娃在当时的市面上根本没有,因此汉德勒夫妇的芭比娃娃推出后,立刻引来了众多好评,他们也因此成为了儿童玩具市场的龙头老大。
由此来看,一个人想要挖掘出商机,用来赚钱,就必须要有独到的眼光。因为只有做与众不同的事情,别出心裁地创造产品,才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才能收获巨额财富。也就是说一个人想要自己获得成功,首先就要让自己成为第一,只有做到了第一,他才更容易创业成功。
成功创业最忌讳跟风而动。但是现在的全球经济市场想要找到没有人做过的生意,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有,也实在是太少了。因此想要为自己创造有利的商机,首先要让自己具备独到的眼光,学会在这时代中挖掘独到的具有商业潜质的市场。将引导流行趋势的机会掌握在自己手中,创业者才能让更多的财富汇集在自己手中。
面对当今全球化经济市场,除了要具备掌握独特商机的本事外,还要能从产品过剩、需求饱和的市场中,挖掘出有前景的商业机会。那么如何才能在市场机会越来越缺少的情况下发现这样的机会呢?创业者想要满足大众的需求,只有在大众需求未被满足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产品才有销路,才有市场,所以当人们运用常规思维无法打开市场时,不妨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运用突破性思维,以独到的眼光寻找到市场的商机,这样,人们才能做到市场第一,才能创业成功,并逐渐积累财富。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们怎样才能挖掘出商机、捕捉到时机呢?
首先,要以市场为标准,根据市场的走向确定商业机会的范围。在选择商机的时候,人们只需要考虑一点即可,那就是自己选择的这个市场的前景如何。大多数人在创业的时候,都会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去做,这无可厚非,甚至在很多情况下这样做都是正确的,但是一个人想要成为百万富翁、亿万富翁,想要早日获得成功,他所关注的范围必然不能因为自己的专业而受到限制,看不到其他行业的发展,而是要跳出自己的小圈子,从市场这个大范围考虑问题。如此一来,才能运用独到的眼光挖掘出极具潜力的商机。
其次,创业者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商机。在创业者选择商机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自己所能利用的资源,其中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和技术资源,并预估一下企业创立后一两年内的成本和收益会是什么情况。只有全面考虑创业者的各种资源和需要承担的风险后,再来断定商机的利弊,做出决定,才能保证创业者在创业的过程中赢利大于亏损。
最后,遇到商机后,不能犹豫,要马上行动。要知道,一旦犹豫、迟疑,商机就会消失。因此创业者在确定了商机后,千万不能有丝毫的犹豫,毕竟这是创业者能够取得成功的必备因素。也就是说,决策之前慎而又慎,决策后要坚决果断。商界中的人最忌讳优柔寡断,因为这是造成商机浪费的最大原因。因此,任何一个想要在商业市场上驰骋的人,一定要学会当机立断,抓住商机,如此才能取得成功,实现你的目标。
阿曼西奥·奥特加被西班牙媒体称为“时尚终结者”。原因是在时尚界人们的口味往往被好莱坞大片所左右,速度决定一切,但是在与时尚潮流赛跑上,却没有人能比奥特加做得更为出色。
奥特加出生于西班牙西北部贫困的小镇,他的父亲是一位铁路工人,母亲是一位家庭主妇,因此他的家庭并不富裕。奥特加最初在服装店打工,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家自己的服装店,所以他在服装店打工的时候,非常用心地和老板学习裁缝的技术,并在不久之后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服装店。1975年,29岁的奥特加在拉科鲁尼亚以30欧元的价格开了一家名为ZARA的服装小店,随后这家店更名为Inditex,到现在这家店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服装公司,专卖店遍布全世界50多个国家。2003年,该公司销售额为45.99亿欧元,纯利润达到了4.46亿欧元。那么,奥特加是如何以30欧元的价格创造出如今拥有2000多家连锁店,和4万多名雇员的服装界超级航母的呢?
奥特加的成功方式很简单,那就是利用“时尚速度”的方式将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到全球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行业制造商纷纷在南美洲和亚洲寻找低价劳动力地区开设加工厂,这一举动引发了低价竞争潮流,致使许多大型服装制造商纷纷在低价竞争风潮中落马,但是奥特加却凭借自己独特的眼光和独特的经营方式,在这样的竞争中走了过来。他用事实证明,市场机动力和必要的少量缺货供应比一个企业拥有多少廉价劳动力更加重要。可以说,正是因为他的独到眼光,才使得他的资产越来越多,事业越来越大。
奥特加的公司运营模式被哈佛大学、沃顿大学等著名商学院作为经典案例进行研究。西班牙的IESE学员朱丝教授认为奥特加实行的商业策略打破了“第一世界的时装在第三世界的工厂”这样的俗套,而是通过时装制造和销售同时进行,在时尚潮流的时间上领先对手好几年,才创造出Inditex现在的成就的。
奥特加从来不将钱花在广告上,自Inditex成立以来,ZARA将所有的钱都花在了最有效的地方--店铺,这个习惯自奥特加创办ZARA以来一直沿用到今天。在这35年中,ZARA一直坚持零广告的商业模式。因为对它而言,与其将钱花在广告商那里,还不如将盈利所得用来开设更多的店铺,让世界更多的地方都能拥有ZARA,让更多的人都能买到ZARA的衣服。因此ZARA每登陆一个新的市场,都会在大城市的中心,最繁华的地段开店,具有足够影响力后,再将自己的触角伸到大城市中较小的市区。如此一来,ZARA就能在不做任何广告的情况下,就将品牌的影响力遍布全球。
除此之外,ZARA在经营上也与众不同,它并不会让自己的商品上架很长时间,而是将产品设计、生产到上架控制在四到五个星期,随后产品上架后观察一个星期,如果有商品在第一个星期表现不佳,便会立刻下架,再也不追加生产,即使是热销款也不会在店铺内停留四星期以上,所以ZARA这样的营销策略,令每一个看上服装的顾客都有一种如果不在当时买下来,下次再来商品或许就会再有的紧张感,所以当顾客看上某件商品的时候,通常都不敢过多犹豫,就怕自己会后悔。
奥特加正是凭借着自己在商品经营上的独到眼光、独特思维,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服装市场上混得风生水起,超过了美国GAP、瑞典H&M等同行的业绩的。从一个仅仅30欧元的小店发展到数亿欧元的大型服装航空母舰,这绝对与奥特加独特的眼光分不开。所以说,一个人是否拥有独到的眼光,对这个人能否发现商机,有很重要的作用。
财富语录
一个拥有独到眼光的人,其所生产的物品都是与众不同,并且会被大众所需要的。也就是说,具有独到眼光的人,通常能够在事物的苗头还没有显露出来的时候,就敏锐地感受到事物发生后会引发的大潮流。因此,这种人一旦抓住其中的机会,便能够取得成功,获得财富,从而在年轻的时候,就能成为第二个阿曼西奥·奥特加。
2
不要用别人的眼光判断自己,而要用自己的眼光判断别人
不要管别人如何来看自己,关键在于自己如何去看别人。
人只要活在这个世上,就很难不去面对别人的眼光。生活中有人用自己的眼光判断别人,有人则喜欢用别人的眼光来判断自己。
有人总是习惯用别人的眼光判断自己,这样的做法一开始就已经把自己放在了被动的位置上,看到的听到的全是别人对自己的判断,而这些判断可能真实但是更多只是片面的评价;用别人的眼光判断自己,在有些人的眼里可能优点多多,但更多的可能是需要改进的缺点;用别人的眼光判断自己,看到的必然是自己物质上的不足,于是开始自卑,以至于自暴自弃,越来越没有自信,而后越来越贫穷,最后导致的是恶性循环。
盲目听信他人的话只会自毁前程,因此对待任何事情都一定要有自己的目标和立场,千万不能人云亦云。办事没有自己的原则、自己的主见,觉得只要是别人提出来的看法就是正确的,之后就表现为一味地迁就、顺从别人。由于自己没有立场,所以很容易被别人所欺骗和利用。
有人总喜欢迁就别人,表面看来是和善之举,但实际上是一种软弱的表现。软弱到一定程度,就会逐渐失去自信,而没有自信的人是很难成就什么大事业的。有时,性格上的自卑和懦弱,表现为没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自卑,就会觉得处处不如别人,而怯懦则往往会导致卑微。时时看着别人的脸色行事,怎么能走好自己的路呢?富人从来不会看别人的脸色行事,因为富人有自己的判断力,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去判断别人。
查理·卓别林,20世纪著名的英国喜剧演员,他那紧身礼服、肥大裤子、绅士帽、小胡子、文明杖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1915年,当时虽然没有电视节目,但各类模仿秀却依然盛行在大街小巷,卓别林报名参加了一场在旧金山举行的模仿秀。有趣的是,那场模仿秀模仿的主角正是卓别林自己,卓别林带着好玩的心态去参加了比赛,本以为自己一定能取得不错的名次,但结果实在出乎他的意料,他表演了一番后在第一轮就惨遭淘汰。这使他极其纳闷,难道自己还能不像自己?
这故事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但是同时又发人深省。卓别林用自己的眼光判断自己,得出的却并不是自己所认为的那个自己。其实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站在不同角度判断别人,不同个性的人心中所判断的依据也都有所不同,穷人用别人的眼光看待自己,得到的只会是不全面的自己。因为人无完人,很多时候别人的判断只是从最表面的地方去判断,比如衣着服饰、外貌发型等。而这些,又恰恰是穷人最敏感的区域。所以,用别人的眼光看待自己,是非常不正确的。
相反,一个真正成功的富人是绝对不会仅仅因为别人对自己的外表评价就产生自卑感或是愤怒感的,因为这些表面现象都过于肤浅,真正的富人不屑一顾,但穷人却比较在意。正因为两者的心态不一致,所理解的和判断的方式以及最终所导致的结果自然也就不一致了。
不妨学一下用自己的眼光去判断别人的富人。富人拥有充足的自信心。他们的物质丰厚,从不会担心自己表面物质的不足招来旁人的异样眼光,并且富人即便物质不够丰厚,但是在心中自有一股自信。所以,在任何时刻富人都会在第一时间去用自己的眼光评判他人,以自我为主导,用自己的眼光从各方面犀利而独到地分析判断别人。也正是因为如此,富人判断别人时往往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对方的优缺点。
很久以前,有一位久负盛名的古代画家。因为一次突发奇想,他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家画完之后,自我感觉十分满意,于是就把画好的画拿到市场上去展出,并且还仿效着春秋时期秦相吕不韦修撰《吕氏春秋》时“一字千金”的做法,在画旁放了一支笔,请每一位观赏者在自己认为欠佳或是需要修改的地方做上记号。
没过几天,当画家去看自己的画时,让画家惊讶不已的是,自己的画竟然被涂满了记号,没有一笔一画不被指责。这样的结果,让画家百思不得其解和难过,对自己的作画水平一直很有自信的他,因此开始怀疑自己的作画能力。在一番仔细思索之后,画家觉得应该换一种方式去测试这幅画。于是,他又画了一张一模一样的画,然后依旧拿着它到市场上展出。只是,不同的是,这一次,他要每位观赏者指出的,不再是画的欠佳或不妥之处,而是请每一位观赏者在自认精彩的地方做上记号。但结果令画家再一次感到震惊--以前所有被否定指责过的地方,现在也都被做上了标记。
从这个故事里不难看出,在一开始就把自己放在被动地位,让别人来判断自己,得到的总是差评多过好评,但是换一种方式去判断呢?效果可能会有所不同。起初画家是在一开始就对自己的画作以潜意识的方式向人们传达出此画作是有不足之处的,人们也就理所当然地理解为这不是一幅好的作品,所以纷纷在画作上指出自己所看到的不满意之处,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认为不好的应该完善的地方,自然而然地,这幅画就基本上没有让人喜欢的地方了。后来,画家换了一种方式,同样的一幅画,让别人圈出所欣赏的地方,结果画作上的每一处像上一次一样又被圈得满满的了,只不过这次却全是因为赞美。
虽然别人看自己的眼光很重要,但自己判断自己的方式更重要,单纯用别人的眼光看待自己,本身却不认同自己,就会像画家的第一幅画那样,被不明真相的众人直接画上了满身修改的记号,但首先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才是最重要的,若自己首先就不认同自己,也就别指望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好的看法了。所以,要用自己的眼光判断别人。
财富语录
尽管别人看自己的眼光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己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也不一样。所以,一旦选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选定了想要的生活方式,就不要用别人的观念来衡量自己的价值。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坚持不懈,终会修成正果。盲目听信别人的评论,不加思考地采纳别人的观点,只能导致自己无所适从,迷失最初的方向,最终一事无成。
3
让思想插上翅膀,财富之路才会闪闪发光
投资靠的是机遇,更是思想的“眼光”。
对于很多个体投资者来说,他们大都认为,投资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份勇气,还需要具有一种前瞻性的眼光,因为勇气可以让投资者在出现投资机遇时变得果敢而不是畏缩和犹豫不决,而富有前瞻性的眼光又可以使自己投资的品种或项目具有先进性。这话猛一听似乎很在理,但实际上真正的投资却往往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在北大经济学教授冯科看来,如果想要成为一名成熟的投资者,仅仅具备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冯教授眼里投资靠的并不是人们常说的眼光,而是一个人的思想。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冯教授眼里,眼光通常是指一个人在某一时刻,对某个领域的趋势所做出的某种预测能力。比如某一个农村出来的学生考上了北大,那么很多人就会对其做出这样一种预判:这个人未来一定会有出息。人们为什么会做出这种趋势性的判断呢?主要是以北大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作为参考来判定的。但是在冯教授眼里,如此的判断是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因素的。这是因为,北大是中国屈指可数的名牌大学,然而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并不是每一个从北大毕业的学生其未来都会是一片美好的。因为即便是在北大这样一所有着良好氛围的大学里,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学习都会存在着一定的不同,比如有的人在这种学习氛围下根本就无法认真学习下去,再比如,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他们学习的进度及喜好也会有所不同。这也就意味着,哪怕是那些考入北大的学生是天之骄子,最后在未来几年的学习过程中也并不一定就会成长为一名国家的栋梁。因为还有一个客观的因素在左右着这一预测结果,北大以前是中国的名牌大学,有着优质的教学水平,尽管国家教育部和北大的校长们也都十分重视这一点,但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谁也不敢保证这座百年老校依然能焕发出迷人的风采。
正是出于这些原因,冯教授在课堂上讲到这一点时,总是会给北大学子们以这样的忠告:进了北大,就像是古时候那些被选进了宫的秀女一样,虽然一脚踏进了宫门,但是未必每一位入宫的秀女都会成为贵妃娘娘的,只不过是有了这种可能。从这一点其实也可以看出,人们对那些考入了北大的学生们的未来会大有出息的判断只能是一种常理性的判断,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眼光。因此,冯科教授认为,对于北大学子来说,仅仅拥有了一定的眼光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作为一种投资,它完全是商业行为,而不能杂入很多个人因素或是主观情感等。投资是一门学问,而不只是一种预判。所以在冯科教授眼里,投资这种行为需要的是一种大智慧,而不仅仅是一种所谓的眼光。
为了更进一步地证明自己的观点,冯科教授还给那些北大学子们举出了一个众所周知的投资大师--巴菲特的例子。早在中国股市冲上前所未有的6000多点高度之前,很多媒体问及巴菲特对中国经济的看法时,巴菲特曾不止一次地谈到过,中国经济在未来的发展会很好。其后巴菲特几次来到中国访问被各路媒体问及这一问题时,他的口吻也一直没有改变。平心而论,巴菲特这番话并不是违心的,而是他根据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而做出的一种客观的判断。这一点很多在北大攻读财经专业的学生都很明白,同时他们还明白一点,股市作为国家经济的晴雨表,其走势是会在第一时间反映出这个国家的总体经济发展势头以及某些行业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历史性的机遇的,但是当众多北大学子及中国的中小投资者们都在翘首观望着巴菲特的一举一动的时候,巴菲特却始终没有什么投资的动作。并且在其后的几年间,巴菲特一直都在向中国媒体表达着自己看好中国经济的观点,但始终未向中国股市投资。而在此期间,中国股市从2000多点一直爬升至历史性的高位6000多点。很多投资界精英及中国的中小投资者都对此大惑不解,因为巴菲特和他的投资公司的确是错过了一轮超级大牛市。那么,如此大的一轮牛市行情,巴菲特为什么就甘愿错过呢?他既然是一直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为什么却迟迟没有投资呢?
在冯科教授看来,这完全是巴菲特投资思想所造成的,为此,他在给那些北大学子们上课的时候讲道,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的确是一直向好的,但由于中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必定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很多华尔街投资机构也必然会运用许多投资手段进行干预,比如最早进驻中国市场的美国华盛公司,巴菲特在当时早就想到了这一层,因为从华盛入驻中国时对中国各个产业链的切入行为来看,就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一点,所以对于中国的股市,巴菲特和他的投资公司也早就看到了另一种趋势--中国股市从过热的发展浪潮中的回落。而有一点是巴菲特与众多投资机构都始料不及的,那就是中国的全民炒股的热情已经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众人添柴火焰高的情况下,才出现了股市的这种过度的虚高。而这一点对于巴菲特和他的投资公司来讲,是不符合其投资理念的。
众所周知,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是“人弃我取,人取我弃”,因此他虽然能够看清中国股市在短期内的上涨,却也看清了紧随其后的由经济过热导致的快速冷却,所以他才一直把对中国的投资计划搁浅着,而在中国股市略微起稳的时候,将目标瞄准了中国的另一个窗口--香港来投资。这是因为,香港由于早期一直由英国政府管制,香港股市较之中国内地股市成熟得多。也就是说,对香港股市的投资,未来的收益是可以看得见的。因为从某种角度上来看,香港在1997年之后回归了中国,在“一国两制”的政策影响之下,中国政府为了稳定和平安渡过对香港的接管,必定会在政策上予以倾斜。所以,虽然那些在香港上市的企业,很多也都是中国内地的,但是他们所受到的待遇却是与中国A股市场上的那些上市公司不一样的。在这种思想指导之下,巴菲特才对中国香港的某个上市公司进行了投资。而最终也证实,巴菲特通过对香港某一上市公司的投资,尽管在短期内出现了一些亏损,但最终他却获得了不小的收益。所以,从巴菲特的这一不同的投资选择中可以看出,巴菲特的投资行为绝不是建立在短期的眼光上的,而是完全基于一种对中国整体市场的思想理解之上的。而这也使得他的投资行为更加稳健。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投资理念,冯科教授才在他的授课过程中经常向北大学子们强调投资与投机的不同,并一直教导学生们一定要树立正确而远大的投资目标,要融入自己思想上的认识与判断,而不要过于拘泥于一种短暂的投资眼光,因为如果过于将目光局限于短期利益的获取上,那么势必就会改变其最初的投资意愿,并且会将投资变为一种投机,而在投机思维之下尽管能够获得一定的收益,但是这种投机性收益很难长久,因为投机与投资的出发点是不同的,投机必定会采取某些虚假的或是人为性地破坏投资环境的事情,从而损失的仍然是自己。
很多如冯科教授一样的北大经济学家们,都是从这一投资理念出发而教导自己的学生的,这也使得那些北大学子们在几年的北大学习生涯中端正了自己的投资态度,在他们毕业参加工作或是选择自己创业的过程中,根据这一理念实践着各自的投资行为,尽管其中有很多经济专业的学生在离开北大后所从事的工作并不是经济类的,甚至还有些选择了与他们所学专业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工作,但是在北大这种投资理念的指导下,无论他们做的是哪一行,很多人最终都取得了成功。
财富语录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拥有和别人不一样的眼光,这样才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发现或创造出机遇。否则,人云亦云只能让自己随波逐流,很难成就自己的事业。
4
懂得放长线方可钓大鱼
不为眼前的小利所动,才能成就更大的财富。
据说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穷人创造出来的,但是穷人创造出这些东西后却没有因此获得财富,反而是那些富人利用穷人创造出来的东西经过经营转变为财富。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同一件东西在穷人和富人手中能够产生不同的价值呢?
对于很多人来讲,他们认为自己的学识、智慧、经历、人际关系并不一定比富人少,正是因为缺少资金才不能致富。但很多事实告诉人们,即使让穷人拥有足够的资金,他们也无法利用这些资金生钱。而富人获得同样一笔钱后,会将这笔钱充分利用起来,在短时间内,就能将手中的资金翻倍。这不仅是由穷人和富人是否拥有赚钱的意识决定的,更多的是由穷人和富人对商机的把握和对未来商业的眼光长短所决定的。
相传火锅是由江南地区一群跑船的船夫发明出来的。虽然江南的冬天不似北方那般寒冷,但是冷风袭来的时候,依然能使人感觉冻彻心骨。一个船夫发现自己手中已经没有多少钱了,只好从鱼贩手中讨些鱼内脏,向肉贩讨些他们不要的下货,捡些菜贩子不要的青菜叶,买一些大酱,架口锅,用清水将那些东西煮起来。当那些内脏、下货煮熟后,他将这些东西和大酱一拌,发现经过白水煮过的内脏的味道十分鲜美,再配上大酱更是令人食欲大开。因此,他招呼了自己的几个伙伴一起来吃他煮出来的食物,没想到自己的伙伴居然也很喜欢吃。不久后,这种烹饪方法便在船夫中流传开了。一天,一位米商从码头路过,正好是晌午吃饭的时候,他还没到岸边便闻到船夫那里飘来阵阵食物的香气。出于好奇,他来到船夫边上,向他们要了一份吃。米商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于是当即在这道菜上动了脑筋。他仔细问船夫这道菜的做法,回到京城后,这位米商便将从船夫那里学到的烹饪方法做了些改良,开了一家火锅馆。没想到这种味道一下便被许多人所接受,最后更是引得许多王公大臣前来他的店铺吃火锅。随后他便在京城各处开了不少分店,凭此赚了不少银子。
发明火锅的人是船夫,这些船夫自然是最有优势能够将火锅传遍天下获得财富的人。但是这些船夫却没有想到这种食物还能变为钱财,只把它当作饱腹之物,完全没有看到火锅的潜在市场。而富人却与之不同,他虽然将火锅也当作饱腹之物,但是他更多的是看到了火锅未来的发展,他明白这种味道既然能被自己所接受并喜爱,那么天下有许多和自己一样嘴刁的人也一定会爱上这种味道,如果自己能够开一家这样的美食馆,做这种独门生意,一定可以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因此,富人在有了念头之后立刻施行,使得火锅风靡全国,而那些船夫却没有想到,自己发明的火锅原来还能变成财富。这就是穷人和富人为什么同样拥有一件东西,却将它们的价值发挥得不一样的原因。
穷人总是说如果我有钱,我一定会怎么样怎么样。而他们没有想到,穷人因为经济原因,往往只注意眼前的蝇头小利,而不会用长远的眼光看待事物--会为了多赚了五块钱沾沾自喜却不知道在这期间自己也许错失了获得五百万的机会。一个能够看到未来的人,哪怕他从前的人生再潦倒、再贫困,也终有一天,能凭借着自己超前的意识和长远的眼光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创造出巨额财富,就像是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一样。
宗庆后出生在一个显赫一时的家族,后来他的家族逐渐没落。父亲没有工作,全家的生活只靠做小学教师的母亲的微薄薪水来维持。为了减轻家庭负担,1963年,国家号召知青下乡的时候,宗庆后跟随大批年轻人来到舟山的一个农场,几年后,宗庆后又来到绍兴的一个茶场。在那段下乡的日子,宗庆后在海滩晒过盐、挖过盐,更挑过盐;在茶场种茶、割稻、烧窑几乎样样都是好手。此时的宗庆后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有各种各样的梦想,他希望自己能出人头地,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是在那个年代,在被遗忘的农村,宗庆后最宝贵的15年光阴都留在了农村。
1978年,33岁的宗庆后回到杭州,随后的10年时间,他辗转于几家工作单位,但始终郁郁不得志,因此当宗庆后开始创业的时候,他已经从一个开朗、活泼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位42岁沉默的中年人。尽管宗庆后变得越来越沉默,但他依然怀着创业的梦想。在所有的企业家中,宗庆后一直最推崇李嘉诚,于是他为自己制定了成为“杭州的李嘉诚”的人生目标。虽然他起跑时的年龄比李嘉诚开始创业的年龄少了23年,但是他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做,用心做,定能用15年的时间做出比李嘉诚前20年做出的成绩还要大的成绩来。
宗庆后知道自己已经比李嘉诚晚起跑了20多年的时间,虽然这段时间已经追不回来了,但是他有李嘉诚当时没有的优势。1989年3月4日,邓小平在与中央相关同志谈话的时候指出:当前中国经济政策应该继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引进外资,扩大出口,增强国内经济实力。而宗庆后恰恰抓住了这个改革开放的实际,于1989年创建了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内地第一批受资助建厂的个体商人。
随后,娃哈哈享受到了国家的多项优惠政策,以及国家提供的多种类型的研究人才,致使娃哈哈一跃成为国内最大型的饮料有限公司。但是宗庆后却并没有停止发展,他明白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一个企业如果不发展,必然会被时代淘汰。显然,宗庆后看到了未来经济市场是多元发展的,于是当即决定杭州娃哈哈集团将不再仅仅生产饮料,还将从事服装、玩具等各方面的生产、销售。事实再次证明宗庆后的眼光是长远且毒辣的。2010年胡润富豪榜上,宗庆后以534亿元身家成为了当年中国的首富。
任何人都看得出来,宗庆后的成功与他的资历、学识并没有太大关系。最重要的是,他能够从眼前的一些事情联系到未来的发展,能够从现在看到未来。
财富语录
任何人想要成就自己的财富人生,凭借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经验、学识、智慧和资本,更多的是自己的眼光。有人之所以贫困,就是因为将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眼前的那些利益上,却看不到长远的利益。而富人却往往能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对眼前的诱惑视而不见。如果一个人做到用长远的眼光看事情,那么就能在年轻的时候,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掌握正确的创业方法,从而成就自己的财富人生。
5
人若有远见则有未来,人若无远见则只有现在
眼光有多远,财富就有多大。
人们在获得财富的过程中,一定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也就是说,人们能否获得财富与成功,是由自身因素决定的。其中,目光放长远,是尤为关键的一个因素。
晚清大商人胡雪岩曾经说过:“做生意顶要紧的是眼光,眼光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的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的生意;看得到外国,就能做外国的生意。”胡雪岩这句话生动而具体地说明了“眼光有多远,成就就有多大”的道理。就像做生意一样,要想累积自己的财富,同样需要目光远大,所以富人是有长远目标和长远打算的人。
史蒂夫·乔布斯是美国苹果公司的联合创办人、前行政总裁,他虽然有着如此辉煌的荣耀,但是许多人都没有想到过,史蒂夫·乔布斯小时候因为母亲是未婚妈妈,所以曾辗转几次被人收养,虽然大学就读于俄勒冈州波特兰的里德学院,但在六个月后便退学了。尽管没有读完大学,但之后乔布斯仍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一手创办了苹果公司。
乔布斯的一个过人之处便是在个人职业发展和企业经营中具备长远的眼光。他当年将百事公司总裁约翰·斯库莱挖来苹果担任首席执行官之前,曾经询问后者这样一个问题:“你是愿意一辈子卖这种甜味的汽水,还是做些别的事情改变世界?”乔布斯正是因为自己的长远目光才打造出苹果这一受大众喜爱、欢迎的高科技品牌。
再举一个关于企鹅出版社创始人埃伦的事例。埃伦先生在坐火车的时候,觉得路途漫长而无聊,于是想买一本书打发时间。但是,当时的伦敦只有包装精美的羊皮封面书,这些书价格昂贵,用来解闷,实在是一种奢侈。于是,无奈之下,埃伦先生只能跟大多数的旅客一样,问完书价,便只好作罢。就在他转身离去的时刻,一位不满书价的旅客嘟哝道:“我就是想看看书的内容而已,包上那么贵重的羊皮对我有什么用呢?”
正是这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话,让埃伦先生意识到:自己可以不做这种价格昂贵的羊皮封面书籍,而改作简单封面的书籍来销售,这样的话,大家就能够轻松地买到想看的书,更不用担心价格的问题了。人人都能买自己想看的书,自己还能在其中获利,何乐不为呢?
于是,埃伦回到家后,就投入了自己仅有的100英镑,开始实施做平装书的计划。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他遭受了不少的讥讽和谩骂,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做自己的平装书。没过多久,他一手制作的第一本平装书终于出版面世了,封面简易,但内容依然高质量,一时间,平装书的出现受到了许多出版社的赏识。于是,埃伦的目标终于达成了,读者只需花费原来羊皮精装书四分之一的价格就能够买到内容一样的书籍,这样的书籍很快被人们所接受,平装书的销售市场也越来越大。
有了十足的底气后,埃伦又开始着手设计自己的书籍商标。起初,他画了一只海豚,因为觉得不像,于是接受秘书的意见换成了企鹅。所以,可爱的企鹅最终成为了埃伦平装书的商标。1935年,企鹅商标的书籍开始流行于市场,而以“企鹅”命名的图书公司也在伦敦正式成立了,企鹅出版社成为西方出版界平装书的始祖。
埃伦的成功正是因为他自己的长远目光,他的眼界决定了他的成功,从一件事的问题里发现契机,并利用这一契机完成自己的构想,企鹅出版社的成功值得所有想致富的人一同学习。
一个人的眼界决定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态度,体现出一个人的价值观,并最终决定一个人的行为。一个人眼光的高低,必然会通过一个人的行为反映出来。当然,眼光长远并不是好高骛远,每一个人都必须立足现实,切实仔细地剖析自己。一个成功的人或者一个正在成功道路上努力奋斗的人,一定是一个了解自我的人,他应该知道自己欠缺什么,需要什么,能给自己准确定位,明白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自己究竟适合干什么样的事,走什么样的路,然后相应地做出抉择。
财富语录
在现实中,有太多的人眼界狭隘,认为与其追逐无法预知的今后,倒不如选择当下的安逸,只图一时的享乐,之后的艰辛只有自己去品尝。将眼光放长远,是人活于世的生存之必备,更是智者之选择。
6
眼光决定你是否富有
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眼光,决定了这个人的人生高度和宽度。
《世界商业评论》上总结了从古至今热门商业的着手点:第一点是短缺商机,也就是说那些短缺的东西都是极具商机的商品,例如高技术产品、知识产物等;第二点是时间商机,人们越来越重视时间,因此火车、飞机等产物得以产生,还有激素类保健品被生产得越来越多,这些东西都具有时间性,蕴含着很大的商机;第三点是价格和成品之间的商机,也就是说低价物品代替高昂的奢侈品,例如用国产商品代替进口商品;第四点是方便性商机,例如手机虽然比电话贵,但是现在基本人手一部,就是因为手机方便携带,所以才具有如此大的商机;第五点是需求商机,也就是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每天都需要的物品,这种东西也是商机。其他还有一些特定时期出现的商机,例如非典时期的商机、地震时期的商机等。
可以说在当今这个经济社会,处处都充满商机,通常只要抓住一种商机就能获得利益。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他是否有眼光发现商机、抓住商机,进而利用商机实现自己的目标。
一个人的眼光有多远,这个人的世界就有多大,就能取得多大的成就,获得多大的利润。眼光长远的人,不会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眼前的蝇头小利上,而是会去拼搏、奋斗以获得更广阔的天地,拥有更多的资源。如果这个人是个商人,眼光是否长远,将决定着他的生意能做多大,也决定着他能坐拥多少财富;如果这个人是个管理者,那么他的眼光将会决定他业绩的高低。如果他具有10年的眼光,那么他会将自己所在地区的发展提前10年;如果他具有20年的眼光,那么他会将自己所执掌的地区向前发展20年;如果他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眼光,那么他会在发展自己所在地区的同时,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资源,而不是竭泽而渔。也就是说,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眼光,往往决定了这个人的人生高度和宽度,以及这个人能够获得的财富。
盛大网络董事长兼CEO陈天桥在31岁的时候,凭借着自己创办的盛大网络有限责任公司跻身中国富豪行列。
陈天桥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专业,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名校高材生选择了网络游戏这个当时在中国并不兴盛的行业呢?又是什么原因使他在三十而立的时候成为亿万富翁,更在2004年,使盛大网络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后,凭借着88亿人民币的个人资产登上了当年胡润IT富翁榜榜首的位置呢?答案就是陈天桥具有超人的眼光!
1999年,陈天桥以50万元的启动资金和仅仅20名员工为基础创建了盛大网络集团,而他只用了5年,就在而立之年创造了88亿人民币的财富。正是由于他具有超前、非凡的眼光,才能在才华、毅力和机遇的帮助下,成就自己。虽然很多人认为是网络游戏成就了陈天桥,但是应该说即使当初陈天桥没有迷上网络游戏,他也会凭借自己出色的眼光发现其他好的创业点子,并利用那些好的点子,积累财富。因为其中的关键并不在于他看上了什么东西,而陈天桥具有跨时代的眼光,他能看到未来更有发展前途的行业,所以陈天桥即使不在网络游戏上发展,也一定能在别处开花,取得成功。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陈天桥:他在IT里头做网游,在网游世界中玩股票,在玩股票里他又是操作着资本的人,可以说他做什么都比人家快一步。正是因为这先迈出去的一步,陈天桥和他的盛大网络才总是走在网络游戏的前沿,成为网络游戏时代的领军人物。而陈天桥也知道,只有永远让玩家对游戏保持新鲜感,公司才能赚钱。
陈天桥对自己当初为什么从金信证券公司辞职后创立盛大网络游戏公司是这样解释的:“虽然我在金信公司上班也可以拿着很高的工资,但是我那个时候很喜欢游戏,并且我觉得身为一个男人就应该有昂扬的志气和远大的理想。我的理想就是创业,通过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看看自己到底可以做到什么高度,拥有多少财富。所以我选择了离开去创业。选择网络游戏这一行业,不仅是因为我喜欢游戏,还因为当时中国市场上国内设计的游戏并不多,大多数都是日韩游戏,但是当时已经有不少年轻人喜欢上网玩游戏来放松,因此我想身为一个中国人,更能理解国人需求,对中国历史文化更加理解,如果自己做游戏,肯定能符合广大年轻人的心理。并且网络游戏这个市场虽然在当时还属于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情形,但是不出几年,人们生活好转后,基本会人手一台电脑,那个时候,网络游戏市场不就很火爆了吗?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我才创办了盛大网络集团。”由此便可看出陈天桥的眼光之长远。
也正是看中了陈天桥具有超前的眼光,素有“打工皇帝”之称的唐骏才会来到盛大网络集团。唐骏来到盛大网络集团后,利用四年的时间做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就是上市融资,正是这件事情,使陈天桥一跃成为中国IT行业首富,造就了盛大网络集团一批的亿万富翁、千万富翁、百万富翁。2004年唐骏加入盛大网络集团之初,中国国内网游企业还没有一家上市公司,唐骏凭借自己对华尔街的谙熟,促使盛大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网游公司。随后唐骏收购新浪、制定免费战略每一次都是大手笔,无不在IT行业中掀起大风浪,盛大网络集团也在这些风浪中道路越走越宽广、越来越挺拔。
陈天桥因为具有长远的眼光,才能够不被当时国内网游形势的不明朗所牵制,反而对网游的未来做出了大胆的预测,选择冒险创业。他凭借着自己长远的眼光,不仅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还收获了巨额的财富。
财富语录
一个人只有具有长远的眼光,才能在发展自身潜力的同时,带动他人和企业不断发展,共同进步,创造出更好的成绩,取得丰厚的回报。所以说,眼光是决定一个人获得财富多少的一个重要因素。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