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冒险的人既无骡子又无马,过分冒险的人既丢骡子又丢马。
--拉伯雷
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尔·乔治·S.巴顿
人生要不大胆地冒险,便是一无所获。
--海伦·凯勒
1
走得最远的人常常是愿意去冒险的人
冒险、失败,再冒险、再失败,再冒险才能成功。
创业过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那些取得成功的人往往经过了许多次失败和困难。而他们最终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他们一直在坚持,不管自己冒险失败过多少次,他们都坚信下一次一定能够成功。因此,即使他们在创业的过程中再三冒险,再三失败,也不会生出退缩的念头,而是勇往直前,相信自己会成功。而平庸者则不一样,他们害怕失败,害怕冒险。当他们冒险一次失败后,就认为自己没有创业的能力,没有经商的天赋和智慧,宁愿踏踏实实做小人物。因此,他们只能平庸一生。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或者挫折。那么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就成为人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考验。中国有句古话:“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如果在遭到失败的时候,你能够想到这句话,那么失败也不是一件令人难以忍受的事情,而是人生的一种财富。面对冒险后的失败,你不仅需要冷静,更需要百折不挠的决心--一次不成功,就冒险两次;两次不成功,就冒险三次;一直到成功为止。还要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为自己积累更多的成功经验。
没有人喜欢失败,但是当失败不可避免的时候,就要勇敢面对失败。失败就像是人生中的一个个关卡一样,如果想要到达人生的制高点,就必须战胜一个个关卡。之所以有穷人和富人、失败者和成功者之分,就是因为这两种人面对人生关卡的态度不同。面对冒险后的失败,穷人会说:“算了吧,我做了这么多的努力都失败了,即使再来一次,我也还是会失败,根本就无法成功。”而富人却会说:“再努力一次,失败这么一次有什么可怕的,它不过是证明自己离成功又近了一步,想当初,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时候,失败了5000多次,都没有放弃过,我不过是失败这么小小的一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坚持下去,我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的!”正是因为这些富人将失败作为成功的垫脚石才能所向披靡,获得财富。
失败并不可怕,关键的问题在于当你冒险遭遇失败后,该怎么做。富人的选择是思考自己的做法,找出失败的原因,并加以改进。而穷人遭遇冒险后的失败,则会很快放弃,从来不去想是不是因为自己的方法出现了问题,不从根本上找失败的原因,所以穷人大多数都只能在冒险失败后归于平淡,接着做穷人。
失败和成功的距离看似遥远,但是如果你在失败后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失败和成功只有一墙之隔。只要将阻碍成功的障碍排除,坚持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就一定能够取得非凡的成就。而穷人和富人也只有一墙之隔,只要穷人在发现可以让自己获得财富的目标后,勇敢冒险,即使失败了也不放弃,那么穷人将会梦想成真变成富人;富人也是如此,如果富人在冒险失败后不坚持,那么他的财富就会越来越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都应该为实现梦想而奋斗。虽然或大或小的梦想实现起来,往往会出现很多的障碍,但是只要你有战胜这些障碍实现梦想的决心,即使是天堑一般的困难横挡在你的面前,你也不会心生胆怯,产生退意,只会越战越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如果你有这样的信念,那你也终将会取得成功,收获财富。
在冒险遭遇失败时,你要学会抬起头来,笑对失败。相信这不过是你通往成功道路上的一个小小的考验而已。希望是对一个人意志的锻炼,是对一个人是否具有强烈成功欲望的考验。
失败就是生活中的挫折,这些挫折有大有小,从心理学来讲,失败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障碍或者干扰时所表现的情绪状态。因此,决定事物成败的主要因素是人的心理和情绪。
想要取得成功,如果总是抱着“这件事情我完成不了”的心态,那么这个人就一定会失败。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你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可以解决任何事情,哪怕前面是王屋和太行,自己也能像愚公一样将这两座大山移走。
美国跳远名将迈克·帕伍艾鲁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就为自己的未来制定好了目标。他把未来压在跳远上,但是他在上二年级的时候,最好的成绩不过是7.47米--这个成绩在当时的跳远比赛中连决赛都进不了。他的教练对他说:“算了吧,迈克,你真的没有跳远的天分,即使你努力训练,以你的成绩和天赋也无法参加大型比赛。趁现在刚刚大二,重新选择一项事业作为你未来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吧。”
迈克·帕伍艾鲁知道教练并没有讽刺他的意思,只是因为他的跳远成绩不尽如人意,教练才认为他不可能在跳远这一项目上有多大的发展而已,但是迈克却不这么想,他认为未来怎么样谁也不知道,他接触跳远不过才一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能够将自己从一个对跳远一窍不通的人变成职业选手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他还年轻,还失败得起。随后的11年里,迈克一直努力训练,坚信自己总有一天会成为世界冠军。在训练中他将当时的全美冠军卡尔·刘易斯作为自己的目标,渴望自己有一天能够超越这个蝉联65次冠军的跳远名将。可想而知,迈克为自己定下的目标有多么难以实现。
经过刻苦的训练,迈克终于在一次全美运动会上,得到了和卡尔·刘易斯一决胜负的机会。他决定爆发这11年来所积蓄的全部力量,超越刘易斯,一举夺得冠军。尽管迈克跳出了自己最好的成绩,但是他依然以一厘米的微弱差距输给了刘易斯。
这时候留给迈克·帕伍艾鲁的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是不是从此不再生起超越刘易斯的妄想,迈克此时感到自己已经筋疲力尽,再加上这一次他很有信心能够战胜老牌冠军刘易斯但是失败了,他想是不是真的将自己看得太高了,在他人眼中看来只是不自量力,没有自知之明。最终他还是重新燃起斗志,只差一厘米,这证明自己和刘易斯之间存在的差异实际上是很微小的,只要再努力一点,下一次就一定能冲击冠军,打破刘易斯不可战胜的神话。他相信自己不可能永远失败,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他训练得更加刻苦了,因为他一定要打破刘易斯的世界纪录。
终于迈克和刘易斯在东京国立竞技场迎来了他们之间的第二次冠军争夺,这个举办了两年时间的世界田径赛事终于露出它紧张刺激的一面。此时世界纪录依然是刘易斯保持的8.90米,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刘易斯居然在这次比赛中再次取得了突破,将原来的纪录刷新至8.91米。看到刘易斯突破了自己的纪录,全场的观众都站起来为他鼓掌欢呼。
如果是其他人,面对这么难以超越的对手,面对对手的再次突破,心里肯定会想:“这下没希望了,自己必输无疑。”但是迈克反而感觉斗志更加高昂,他安静地走向场地,就在刘易斯以为冠军又是自己时,迈克在第5跳时却跳出了8.95米的成绩。在刘易斯不可置信的眼光下,迈克成功地击破了刘易斯不败的神话,取得了梦寐以求了13年的成功。
对于迈克·帕伍艾鲁来讲,没有失败的说法,只有尚未到来的成功。他永远抱着自己能超越刘易斯成为冠军的信念,不管冒险失败多少次,他都不会浇灭渴望成功的火焰。因此他才能在不断冒险、不断失败中取得难能可贵的成功。
财富语录
想要取得成功、获得财富的年轻人,面对冒险后的失败也应该像那些不断坚持直到取得成功为止的人一样,永远不要被眼前暂时的失败打倒,坚信成功就在不远的前方。如果自己此时放弃了,日后就会发现自己离成功其实只有一厘米的距离,那时候后悔就为时已晚。只有敢于冒险,不畏惧失败,对自己的目标永不放弃,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2
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享受冒险的乐趣
冒险精神是引领人们踏上致富路的关键一步。
富人大都是一个冒险爱好者,同样,冒险也是他们能够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带一点冒险的心态在一个人成功的道路中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但不是每一个冒险的人都能够成功。一个人如果恰到好处地运用冒险意识,则会使自己受益无穷;如果不能够恰当地运用冒险意识或者根本不敢冒险,那么只能因为太冒进或者故步自封而最终失败。
说起拥有最高薪金的基金经理人,恐怕非彼得·林奇莫属。他是麦哲伦100万共同基金的创始人,在几十年的投资生涯中,彼得·林奇发挥了自己极为出众的投资才能,顺利做成了一单又一单生意。特别是在1977年,彼得·林奇接管并且扩展了麦哲伦基金之后,麦哲伦基金迅速成长为最大的共同基金,资产也迅速由2000万美元上升为84亿美元,同时,麦哲伦基金投资配额表上的股票也由最初的40多种发展成为1400多种。彼得·林奇杰出的投资才能为他赢得了丰厚的收益,并在投资界名声大噪,甚至连美国的《时代周刊》都称他为“第一理财家”,而《幸福》杂志则称他为“超级投资巨星”。
在几十年的投资中,彼得·林奇也对自己的实力和天赋有所察觉,因此常常以“股票天使”自居。与巴菲特等其他投资大鳄相比,彼得·林奇有着自己独特的投资方法。彼得·林奇说,他属于典型的现代派投资家。那么,彼得·林奇为什么这样评价自己呢?
在投资中,彼得·林奇有一个奇怪的习惯,他在购买证券的时候不问证券的种类,价值股也好,成长股也好,绩优股也好,哪怕是期权期货,只要有利可图,他就大胆投资。一旦投资给自己带来合适的利润,他就会不假思索地将证券卖掉,决不犹豫,这就是彼得·林奇的投资方式。同时,他总是坚持买进那些有盈利能力企业的股票。即使这些股票在某段时间没有极好的利润,他也不会随便抛售。彼得·林奇认为,任何人投资股市都想赚大钱,不是仅仅盈利一次。投资者不能单纯因为股票的价格相对较高或较低就草率决定购买或抛出,这都不是冒险的表现,而是带有赌博的特征了。若想以投资赌博的心理来赚钱,那不如直接离开股市去赌场。在彼得·林奇看来,如果一个投资者在自己不懂的领域投资,就不是冒险,而是赌博,这是一种十分危险并且荒唐的行为。同样,如果一个投资者在投资的时候斤斤计较,那么他多半不能成功,因为这就是畏首畏尾的表现。其实,彼得·林奇“冒险投资”的理念很简单,在对信息充分掌握了解的基础上,只要敢于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认为有利可图,就大胆投资;一旦认为利润可观,就果断抛售。这才是有意义的冒险。而瞻前顾后,担忧“价格是否会更低”、“利润是否会更高”等毫无意义的问题,畏首畏尾,是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收益的。
彼得·林奇是一个成功者,也是一个冒险者。正是因为他敢于冒险,才会在股市上果断买入卖出,进而给自己带来大量的财富,跻身富人行列,并且成为其中的佼佼者。相反,一些人虽然有致富的愿望和目标,但是害怕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败,畏首畏尾,即使有了目标也不敢马上行动,而这样只有一个结果,就是仍然贫困。当他们认清楚了冒险和致富的关系并且有了敢于冒一点险的胆量之后,他们的穷日子才有可能结束。
你要想成功,就一定要冒一点险,冒的风险越大,那么获得的成功就越大,进而他们实现目标的激情也越大。一个人如果没有胆量冒险而甘愿放弃自己的致富目标,什么也不做,最终的结果就是继续在贫困中混日子,永远也不会成为富人。不愿意为了成功而冒险的人避开了痛苦和挫折,但是也失去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甚至失去了大量的财富,失去成功的机会。实现致富梦想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就是不能够失去敢于冒一点险的勇气。对于那些没有冒险精神和勇气的人来说,致富梦想是一个永远不可能实现的神话。
财富语录
冒险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一个人若想走向富裕,必须将冒险视作人生中重要的一个阶段。正如一位亿万富翁所说:“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在安全的环境中成就伟业的。”一个人若想改变自己贫穷的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优柔寡断的作风,遇到致富的良机时要当机立断,才能够更快地跻身富翁的行列。
3
站在风口浪尖上才能捕到大鱼
危险同时也意味着机遇,敢于冒险方可遇到肥美的“鱼群”。
浪尖上捕鱼,并不是愚人之举,这反而是最有经验的渔人才会做的事情。在那里,存在着危险,但同时也有最大最肥美的鱼群。所谓的危机,即是危险与机遇并存。躲避危险,就意味着浪费机遇;要想抓住机遇,则必须冒险。
华尔街有一条不成文的投资秘诀:成功往往需要不断地冒险,不敢冒险的人很难在投资领域赚钱。在华尔街投资者的眼里,风险永远都存在,不应该消极逃避,而要主动尝试,才能收获风险背后蕴藏的丰厚利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提出了著名的“前景理论”,在这个理论中,有一个有意思的定律:人在面临获得时,往往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裹足不前。很多犹太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富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犹太文化中,冒险意味着收获,犹太人不仅不会嘲讽因为冒险失败的人,反而会鼓励他们继续冒险。
俞敏洪也是一个极富有冒险精神的人,不管是在事业上还是在生活上,他不仅自身喜好冒险,还鼓励周围的人多尝试冒险性的活动。由于妻子和儿女都在加拿大,所以俞敏洪一有机会就飞去加拿大与他们团聚。而加拿大本身也是一个冒险者的天堂,它也因此受到“冒险狂人”俞敏洪的极力推崇。在加拿大,俞敏洪经常参加滑雪运动,甚至还玩起了单板滑雪,他说,挑战这种运动让自己变得更年轻、更有冲劲了。
有一次,在多伦多的新东方学校,俞敏洪做完演讲之后,特意留了一个小时的时间与在场的学生们互动。当天,俞敏洪主要讲的是自己奋斗的经历,当然也包括一些生活方面的小体会。一个来自多伦多大学的留学生将手高高举起,俞敏洪示意接受他的提问。这名留学生先是自我介绍了一番,然后接着说:“俞老师,我今年就会从多伦多大学毕业。然而,我现在面临着两难的选择。我很想回到国内发展,父母和家人都在青岛,前几天我还与他们联系了,他们却说国内的海归越来越多了,即使是名牌大学的留学生,就业前景也没有加拿大好,他们想让我好好地留在加拿大工作,不要冒险回国。事实上,我也确实拿到了IBM加拿大分公司的聘用意向书。是冒险回国找工作还是签下这份IBM的高薪工作?我很矛盾,不知道应该做怎样的选择。”
俞敏洪微笑着听完了这名留学生的问题,他先是恭喜他在加拿大学有所成,并得到了IBM的肯定,接着又说道:“路应该由你自己选择,你的父母不能决定你应该走哪条路,我更不可能决定。只是我知道,你正在面临的问题,也是很多留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我只想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谈一下我个人的感受,希望对你会有所助益。”在场的所有人都鸦雀无声地看着台上的俞敏洪,看得出来,他们都期盼着俞敏洪讲自己的故事。
俞敏洪说道:“我始终认为,能不能做一件事,得由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来判断。如果内心认为成功完成一件事的几率达到了50%,那么就值得去尝试。规避风险是很有必要的,但完全没有冒险精神却又是绝对的错误。我想你们都从网络上看到了我前段时间因为滑雪,摔伤了腿和脚的消息,但是我现在仍然很喜欢滑雪,因为滑雪是一种冒险的游戏。”这时候,讲堂里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提问的那名留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热烈地拍打着双手。
待讲堂里稍微安静了一点之后,俞敏洪又接着说:“比如说1993年,那时候,我早已从北京大学走了出来,在外面的培训班也赚了些钱,但是我将我所有的积蓄都投进了新东方,因为我觉得即使新东方失败了,我也承受得起。我一发现自己能够承担起新东方失败的后果,就鼓足勇气说服了我的妻子与我一起冒险开办了新东方。后来,新东方成功上市也是如此。上市的前一天晚上,我们还都在担心,会不会一开盘就跌停,这样不仅不能融资,对新东方的形象也是打击,让新东方上市我们也冒着相当大的风险。然而,第二天,我们还是让它在纽交所上市了,而且这次冒险我们又成功了。”此时,又是一阵热情洋溢的掌声,久久没有停歇。
俞敏洪看到学生们的反应,接着对他们说道:“我们应该都见过或者听说过田螺,它的一生都与背上的壳不分开。它只要认为有危险,就会在自己的壳里,因而几乎一辈子都是在同一片地方绕圈子。而没有硬壳保护自己的沙丁鱼则不同,它们能够遨游在广阔无垠的海洋里,就是因为它们敢于冒险。就像我之前所说的,你们要扪心自问,冒险对你们来说是否值得,而你们自己又是否能够承担冒险失败的后果。如果值得,如果能够承担,就不应该胆怯,也无须矛盾。”
从开办新东方,到让新东方上市,俞敏洪和他的团队一直都在不断地冒险,只是他们总是能将风险控制在相对合理的范围之内。俞敏洪和他的团队当然清楚新东方作为第一支教育概念股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将要面临的风险,但是他们愿意冒这次险。让自己身处舆论的浪尖虽然并不是特别舒服,但最后事实说明了一切,冒险上市不仅值得,而且对新东方的发展十分重要。
躲避风险往往意味着停滞不前,然而,在很多情况下,维持原状只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如果一个人躲避了风险的洗礼,而他人就很可能因为冒险而取得成功,自己虽然保存了实力,但由于他人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因而实际上自己还是退后了。亿万富翁约翰·洛克菲勒鼓励儿子小约翰要有冒险之心,他在一封名为《冒险才能抓住机会》的信中说:“没有维持现状这回事,不进则退。谨慎虽然是一种美德,但并非完美的成功之道,很多时候,冒险要比谨慎更容易获取财富。冒险是商人征战商场不可或缺的手段,但你始终要铭记的是:大胆谋划,小心实施。”
财富语录
无论是俞敏洪还是洛克菲勒,他们都有一种积极的冒险精神。而冒险不等同于胆大妄为,在冒险之前,必须首先思虑周全,考虑后果,并在冒险时谨慎行事。只有这样,才能在浪尖上捕到大鱼,否则只会被惊涛骇浪卷走。
4
机会总是隐藏在风险的背后
冒险可能会失败,但也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财富。
2011年,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向北京大学捐赠了9亿元的资金,这笔资金注入了北京大学中坤教育资金,用以推动北大人才培养与教学科研的发展。黄怒波毕业于北大中文系,如今却成为一个商人,是什么让他获得这样的成就的呢?“走在政策的前面,做别人没做过的事。”黄怒波通过自己的冒险赢得了如今的财富。
90年代成长起来的企业家面临了最大的风险。这种风险让当时很多成功的企业倒闭,而黄怒波的成功源于他敢于走在政策的前面,尝试别人没做过的事情。2004年,在住宅市场最火热的时期,他却突然转变策略,进军休闲地产,他声称自己的每一个项目都源于酒后冲动,他还将熊彼特的企业家精神归结为冒险。当然所谓的冒险行为并不是盲目地做出决定,而是在经过分析之后大胆决策的行为。他之所以从住宅地产转向休闲地产,是因为他判断出经济转型要转向内需,转向第三产业。但他表示,即使自己再冒险也不会冒金融的险,因为他不想做巴菲特,而要做比尔·盖茨,他希望能做出更多像世界文化遗产宏村那样的项目,靠文化底蕴为人类留下财富。有人说他这是一种“诗人的冒险”。
英国哲学家洛克曾说:“敢于冒险才能成功,一个理性的人就应该有充足的勇气,凡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就不能因为有危险就退缩。”其实,神话与现实往往就在一念之间,综观那些拥有辉煌成就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冒险。有人说,没有冒险就没有成功,这样说虽然有些绝对,但是,冒险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成功的开始。人们在评论一些人的成功时,总会说,好险!他们赢得好险!其实,人们可以由此认清一个事实,那就是机会总是蕴藏在风险的背后,就像金岩石所认为的那样,在当代的经济社会,财富的增长更多来源于资产性的溢价,而要抓住这样的机会,风险是无法避免的,如果因为风险而退缩,就得不到成功的机会。
北大教授张维迎认为,犹太人之所以能够成为财富的代表,主要是因为他们是敢于冒险的一族。有一个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明这点。犹太人约瑟夫在1835年投资了一家保险公司,但是就在他投资不久后,纽约就发生了一场特大火灾,同行们心慌意乱,认为这样下去就赔大了,于是纷纷转让自己的股份。而约瑟夫却出人意料地购买了公司的所有股份。这简直就是一场巨大的赌博。就在他理赔完之后,他的公司的信誉猛然提高了,虽然约瑟夫提高了保险金,但是人们还是愿意在他那里投保,约瑟夫也因此发了大财。
同样,北大人在经济市场中也一直是属于敢于冒险的群体,在国内房地产市场上,到处都有他们的足迹,他们总是敢于在人们觉得有风险的时候进入,所以能够获得高额的回报。当然,也有很多人一谈到冒险就嗤之以鼻,表示不屑,他们认为冒险就是赌博。事实上,冒险并不是一种盲目的冲动,而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是一种勇于尝试的精神。如果人们能够仔细分析一下投资者的操作,就会发现这些行为表面上看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是都存在一些合理性因素。那些成功投资者都发现了投资目标的潜在价值,而正是这种潜在价值让他们在看似危险的阶段果断抢先进入。所以,冒险其实是一种敢作敢为的人格体现。现代社会需要创新,只要敢于冒险,才能开拓崭新的事业,创造新的天地,赢得巨大的财富。
冒险创富的例子还有很多,北大名誉博士李嘉诚也是典型的代表。在他成功的道路上,敢于冒险的精神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西方兴起塑料花,他便迅速生产塑料花;60年代,地价开始上涨,于是他迅速投资地产业;70年代后期,股市火热,他又迅速投资金融业。了解李嘉诚的人都知道,在他一次次的投资中,都伴随着很大的风险,但正是这些风险为他带来了机遇。当然,成功要敢于冒险,但是敢于冒险并不是有勇无谋,俗话说:“成功源于细节。”冒险并不代表蛮干,它是建立在正确的思考与理性的分析之上的。正如克劳塞维茨所说,只有通过智力这样的活动,才能果断地去冒险。
另外,冒险也是因人而异,每个人所承受风险的能力是不同的。比如对于事业刚刚起步的年轻人来说,承受风险的能力就可以大一些,可以做一些高风险的事情。但是对于那些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人来说,他们则趋向用更多的技巧去理财。
财富语录
每一位投资者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与资金来源情况进行投资,控制投资的比例。同时,投资者还要考虑失败的后果,思考自己是否能够承担得起,以及自己所能承受的极限。切记,在任何时候都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保护好自己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即使失败了也可以从头再来。总之,在冒险求富的过程中,人们需要依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安排,然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再付诸行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