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人生-开篇 中国航空用钛的开路先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曹春晓,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钛合金学者、材料科学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钛合金研究与应用的创始人之一,现任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高级顾问、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昌航空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航空研究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兼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先进高温结构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国防科工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中国航空学会常务理事兼材料工程分会名誉主任、中国航空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资深常务理事、中国锻压协会顾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顾问兼技术委员会首席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邀理事、《材料工程》杂志主编、《航空材料学报》副主编等,曾任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组组长、国防科工委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业分会会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常委等。

    曹春晓,一个多么富有朝气和诗意的名字,人如其名,他热爱事业,也热爱生活,有着一股为事业拼搏、向困难进击的炽热的生命活力,也有一颗充满情趣、乐观向上、永远年轻的心。

    少年时代的曹春晓就怀着“科技强国”的理想,参加工作后立志“航空报国”,从而立之年起,他便成了科研攻关的领军人物,先后多次率领由航空部内外厂、所、院、校组成的大型联合课题组,在航空用钛的科研战场上,纵横驰骋。实验室里曹春晓没日没夜,转战南北时他风风火火,在各厂所之间进行协调、合作,费尽心力。几十年的艰辛换来了赫赫战绩:体坚质轻的钛合金家族从零开始,先后“进驻”到10多种飞机的发动机和其他部件上,让一些笨重的钢部件相继“退役”。由于给发动机“减了肥”,提高了航速,增加了航程,节约了燃料,翱翔在祖国蓝天的“战鹰”更加轻捷矫健了。曹春晓在从事钛合金研究50多年的生涯中,殚精竭虑、勇往直前、不断创新、勇攀高峰,取得累累硕果,这位工龄=钛龄=院龄的航空材料研究院的建院先驱,不愧为我国航空用钛的开路先锋。

    曹春晓不断开创新型钛合金和钛-铝系金属间化合物及其制备技术,为我国在该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作出了重大贡献。根据再结晶和相变相结合的原理,创立了高低温交替热变形技术,解决了长期存在于大型钛合金零件生产中金相组织不均匀的关键问题;利用特定的相变模式,优化钛合金β转变组织形态和综合性能,首创BRCT热处理技术;利用形变-相变联合机制,创立钛合金急冷式β热变形强韧化技术;研究了钛合金的强化机制、阻燃机理、疲劳裂纹扩展特征等基础性问题,并取得了创造性成果;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钛-铝系金属间化合物均匀化熔炼技术、锻造和热处理工艺,突破了“室温脆性”等技术难关,成功地研制出我国第一批Ti3Al合金航空发动机零件。

    当选院士后,曹春晓仍不脱离科研工作。作为指导人,他参加了阻燃钛合金、600℃高温钛合金、TiAl金属间化合物以及TA15结构钛合金等重要课题的研究;作为技术首席专家,他主持完成了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航空复杂构件精确成形过程设计与控制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创新性成果。

    曹春晓先后获得国家级和部级科技成果奖16项,其中,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3项,国家发明三等奖2项。

    曹春晓在学术理论上也颇有建树,先后发表论文约200篇,其中不少是在国外刊物或国际会议上发表的,在国内外钛学术界很有影响。他参与编写的《锻件质量分析》一书获1983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2002年,由曹春晓和郝应其编著的“院士科普书系”之一《材料世界的天之骄子——航空材料》出版,《科学时报》为此作了专题报道,“院士科普书系”于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由陶春虎、刘庆瑔、曹春晓、张卫方合著的《航空用钛合金的失效及其预防》一书于2002年出版,获国防工业出版社的优秀图书奖。

    曹春晓精心培养年轻人,既注意传授指导,又放手锻炼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希望下一个学术梯队早日成熟,紧握接力棒,向更高的科学巅峰挺进。他先后培养出4名硕士、12名博士和3名博士后。这位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的劳动模范,早在1993年就被航空航天工业部评为优秀研究生导师。

    鉴于曹春晓对我国科技事业特别是航空科技事业的重大贡献,他在1996年获光华科技基金奖一等奖;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获中国航空工业系统的最高奖——航空报国金奖;2006年获航空报国突出贡献奖。

    在举国欢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曹春晓作为嘉宾应邀站在观礼台上,观看展示国威、军威的雄壮的阅兵式和尽显祖国繁荣富强的60辆彩车及群众游行队伍,在各种型号的军用飞机以不同编队形式飞过天安门上空时,他不禁心潮澎湃、百感交集、热泪盈眶。他生在旧社会,目睹了“三座大山”重压下的中国社会的贫穷落后、民不聊生;他长在红旗下,感受到了新中国欣欣向荣、兴国强军的美好景象,对祖国60年来翻天覆地的巨变,他更是有着深切的体会。今天的中国再也不是60年前被人看不起的“东亚病夫”,而是在国际事务中拥有越来越多话语权的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雄狮。60年来,中国从不会制造到能够生产出型号繁多、性能先进的飞机,构筑起了令世界瞩目的巍巍空中长城,每个航空人怎能不为之感到骄傲!在这些勇猛威武的“战鹰”身上,凝结着他的一份智慧和心血。几十年来,他日夜兼程、呕心沥血,把自己的青春和整个生命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航空事业,奉献给了亲爱的祖国。为此,他感到欣慰和自豪。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业已古稀之年的曹春晓,至今仍跋涉在科学研究的崎岖道路上。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驰骋了一生的科研战场上,曹春晓仍在精神抖擞、气势昂扬地拼搏着、战斗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