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逐鹿天下五十年-家族!曹操崛起的最初力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偏偏这时董卓又没真睡着,他只是打盹而已。偶然一睁眼,正好从床头的镜子里看到曹操拿着一柄利刃,向自己靠近。董卓呵斥道:

    “曹操,你这是在做什么?”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马儿嘶鸣之声,吕布牵着马回来了。曹操立马就改弦易辙,行刺成了献刀,满口说这是新近得来的好刀,不敢私用,特来献给恩相。董卓拿过来一瞧,嘿!这还真是把绝妙好刀,这便把玩起来。于是曹操便从吕布手中接过缰绳,赶着马儿哧溜跑了。

    这段故事颇为巧妙地解释了曹操为何出逃,可惜纯属虚构而已。事实上曹操从未得到过董卓的信任,只是出于一种对旧臣子的安慰,更明确地说,仅仅是对袁氏旧团体的安抚,董卓才让他做骁骑校尉。而曹操,实际上根本没接受任命,直接改姓易名,连夜逃回谯县老家。

    就在逃亡路上,曹操又有一番与袁氏兄弟大不同的遭遇。途中经过中牟县,他到驿站换马,居然被驿站的站长(也就是刘邦曾经做过的亭长)瞧出不对劲来,一群人冲上来对着曹操一顿暴捶!

    这大概是曹操平生第一次被人暴打,应该也是最后一次。之后,他便被送到了县衙门候审。

    按照《三国演义》的情节,曹操此时遇见了陈宫,他正是中牟县的县令,一番交谈之下,他便觉得曹操很有节义,这便弃官与曹操一齐逃亡天涯。

    可事实上,中牟县令并不是陈宫,他之所以释放曹操,也不是因为什么节义,而是为了有人愿意帮曹操说情。当然,此时愿意帮曹校尉说情的,一定是与曹操本人或是曹氏家族有关系的人。要不然也不会管这闲事,曹操便早被送往洛阳,难逃一死了!

    所以曹操成功地摆脱牢狱之灾,继续向东。

    曹操来到了成皋。成皋是后来因《三国演义》“三英战吕布”的故事而大大有名的虎牢关所在地。曹操的好朋友吕伯奢就住在此县。

    曹操去见了吕伯奢,老朋友的招待也颇为热情。不过当然没有《三国演义》说的那么热闹,又杀猪来又沽酒。结果杀猪的磨刀声引起了曹操的猜忌,一大帮子人反而被曹操所杀云云。更没有曹操为斩草除根,连买酒归来的吕伯奢也一并杀掉。

    据官方史书记载,曹操到吕伯奢家的时候,他并不在家,他的儿子和家里的门客一帮人袭击了曹操,要夺曹操的坐骑和随身财物,结果有几人被奋勇的曹操挥刀杀死,曹操夺门而出!

    而据《世语》记载,曹操拜访吕家之际,吕伯奢真的没在家,他的五个儿子对曹操招待得很是客气。偏偏这曹操疑心病重,大半夜睡不着,拿剑一口气杀了吕家大小八个人。

    距曹操之后大概150年的孙盛,在他的杂记中写道:

    “那天晚上,曹操听到食器声(应该就是磨刀声),他觉得应该是图谋害他,于是乘着夜色先下手为强,杀了这些人。”

    接下来又如何呢?孙盛写道:

    “曹操凄怆地说,宁可我负于人啊,也不要别人负于我!”

    前文继承了原有的内容,只是更为细节化了。

    不过,可以确认的是,曹操确实在吕伯奢家与其家人发生了激烈冲突,他也确实杀了人。

    杀人是为了逃生,此时的曹操,也确确实实走在逃亡的路上!

    这就一直逃到了陈留——他的故乡。

    “诸位叔、伯、兄、弟,这次我回来要做一件事,恐怕要对不起各位族人,却是为了大汉之存亡!”

    一到家里,他便召集了全体家族成员,推出他的全盘计划:变卖全部家产,招募四方勇士,准备起兵。

    此时曹嵩显然不在家中,否则他一定会全力反对。因为这笔买卖太冒险,短期内收回成本的可能性基本为零,将来获取丰厚回报的可能性也很低。

    好在父亲不在,身为长子的曹操便成了曹家的掌舵人。

    曹仁,是他的堂弟,这便起来响应。

    曹洪,也是他的堂弟,第二个举手赞成。

    夏侯渊,曹操的连襟,当初曾顶替曹操承担某案件牵连之人,也站出来力挺曹操。

    还有夏侯惇。

    这一大家族的年轻一辈,基本慨然地站在了曹操一边。

    “干吧!孟德——”

    干吧!说得容易,纵然是理由充足,招募人马,那也是花银如流水的事。募人、买马、打造兵器,哪一项不需要花钱——曹操纵然变卖了全部家产,也无法应付这些开支。

    好在有人愿意帮他,这人是陈留郡的一位孝廉公,姓卫名兹。

    这位卫孝廉,也曾应何苗、杨彪的征召做官。最终离开朝廷,选择还乡。

    如今,他一见曹操,便觉得这年轻人是做大事的人,甚至赞叹道:“平天下者,必此人也。”

    不过,曹操此时可不是为了听好话来的,他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支持:钱!人!兵器!

    卫孝廉也不含糊,一语点破曹操的心思:“天下将要大乱了啊,没有军队又怎么来平定天下呢?”

    “是啊,卫公说的一点都不错,我正是来向您寻求帮助的!”

    曹操也不遮掩,大大方方地说出自己的目的。

    卫兹毫不犹豫,三言两语间便做出倾囊相助的决定。

    曹操大喜,无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没有钱总是万万不能的。只不过,有了钱,才开始第一步而已。

    军旗,招展在谯县上空,招募文书也迅即发向远近四方。

    李典,是曹氏家族亲戚之外前来投奔的第一人,他其实早就做过曹操的部将,曾参与征讨黄巾的部队。他的伯父,在当地是个颇有英雄气概的人物,养了数千名食客。听说老上司起兵,他便从伯父那里带了大批人马过来,投奔曹操旗下。

    李典这一批人马前来投奔,曹操登时心定了许多。

    其实,他也曾心怀忐忑,会不会无人响应呢?

    又一个来投奔的,是乐进。这是个貌不惊人的青年,身材不高。

    连日来,已有五千余人聚集在曹操旗下。

    此时,其他州郡有什么变化,如袁绍、袁术呢?

    《三国演义》记载曹操一发出檄文,袁绍就来会合。其实呢?曹操所发出的只是招兵启事,他的影响力,哪有那么大能延伸至全国?

    此时的袁绍,挂着勃海太守邟乡侯的头衔,事实上却无异于一个被软禁的囚犯。他的顶头上司冀州牧(刺史也是一州的实权长官,可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官位却比太守小,只是监察官而已。州牧却是太守真正的行政上级)韩馥,早已派来好几名从事(州里的从事,是州牧的参谋与执行官),将袁绍死死盯着,俨然如同监察看守着他的犯人一般。

    所以,真正发出讨董檄文的人,既不是曹操,也不是袁绍。而是《三国演义》中默默无闻做小配角的东郡太守桥瑁。

    正是这位桥太守,伪造了一份朝廷发给地方州郡的文件,说是此时的三公(也就是太尉黄琬、司徒杨彪、司空荀爽)号召大家都起来造反,反抗欺君罔上的董大胖子。

    “朝中官员都受到禁锢,唯有请各位地方义士,起来解救国难!”

    其实桥瑁就是此前对曹操颇有知遇之恩的乔玄(有些文书里写桥为乔,这可能是因为后世北周的宇文泰闲着无聊,硬逼着前来投奔的桥氏后人拿掉木字偏旁,所以后来的人都姓乔,连累桥玄也改成了乔玄)一族的后代。他在史上做的唯一一件妙事,可能是伪造文书引诱关东诸侯造反。

    这份伪造的中央文件传到冀州牧韩馥手里,韩馥迷惑不已。他究竟是该听董卓董相国的呢,还是该遵从朝廷旨意呢?

    陈留往南五六百里是广陵郡,正是后来唐人诗咏“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之处。

    广陵太守姓张名超,陈留太守姓张名邈。这两人,是一母所生的兄弟。

    曹操与张邈的关系不错,要不然也不会坐视他在陈留招兵买马而不理会。可是张邈还没做出最终决定,是否要与董卓决裂。

    先动手的,还是他的弟弟张超。

    在张超的背后又有另一人的鼓动,他是广陵本地人臧洪。

    臧洪据说是能力极强的才子。张超在广陵郡完全放手,大事小情都交给臧洪去做。

    正是这位臧洪,成功地说服他的上司张超兴起了反董的斗志。

    可是光有斗志不行,还得有同伴。张超便想到了自己的哥哥、在陈留做太守的张邈。同样也是臧洪做说客,成功地说服了张邈。

    可是仅仅广陵、陈留两郡发动,依然动静太小。随后又有东郡太守桥瑁加入,可依旧只是郡内起事。张超几个人便商量着去游说更高一级的州刺史。

    广陵属于徐州管辖,陈留则属于兖州。

    在《三国演义》里,当时的徐州刺史是“老好人”陶谦。陶谦一贯服从朝廷,哪怕朝廷的实际掌控人是董卓,他也照听不误。

    兖州刺史则是刘岱,他出身大汉宗室,后来那位在江南被孙策打败的刘繇便是他的弟弟。

    左右权衡,张超把游说对象锁定在了刘岱身上,而执行游说任务的人依旧是臧洪。

    刘岱是大汉宗室,董卓正在窃取大汉的江山,在这样的局势之下挺身而出,他没有别的选择。可是他觉得单靠兖州一州的力量太弱,还要再去联络一人,便是豫州刺史孔伷。

    “兖州、豫州若是能联起手来,大事便可成了!”

    于是臧洪又去游说豫州刺史孔伷。

    孔伷据说是个善于高谈阔论的角色,能说却不能干,更没什么军事才能。

    臧洪还真有点嘴皮子功夫,孔伷也被他说服了。于是,刘岱、孔伷、张邈、张超、桥瑁这五个人便发起了第一个反董联盟。

    联盟成立的仪式颇为庄严隆重,臧洪刺破手指,淌下鲜血,放声宣读: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

    游说、鼓动,写文章、念誓词,这都是臧洪拿手的,可问题在于,打败董卓需要的是军事之才,台上这几位:刘岱、孔伷、张邈、张超、桥瑁,哪个又有半点儿用兵打仗的能耐呢?

    正因为没有,所以在群情激奋地宣完誓词之后,这些人突然发现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接下来该怎么办?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