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枕边书-对话内心深处的自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好和更完美。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自己。所以人就特别需要充满自信来完成自己的目标,自己的事业……

    良心的力量

    良心的力量很奇妙!良心使我们背叛,使我们控诉,使我们战斗。在没有外界证人的情况下,良心会追逐我们,反对我们。

    尤维纳利斯说:良心就像一根无形的鞭子,在随时随地抽打我们,充当我们的刽子手。

    柏拉图认为,惩罚紧紧跟在罪恶的后面。希西厄德说惩罚是与罪恶同时开始的。谁在等待惩罚,就在受惩罚;谁该受惩罚,就在等待惩罚。恶意给心怀恶意的人带来痛苦。

    做坏事的人最受做坏事的苦!犹如蜂刺伤了人,但是自己受害更深,因为它从此失去了自己的刺和力量。

    维吉尔对此的描述是:它们在伤人的同时失去了生命。

    由于自然界的矛盾对立规律,斑螫身上分泌一种自身毒液的解毒素。人同样如此,即使人在作恶时感到乐趣,良心上却会适得其反,产生一种憎恶感,引起许多痛苦和联想,不论睡时醒时都在折磨着自己。

    洛罗斯在梦中见到自己被斯基泰人剥掉了皮,放在一口锅里煮,他的良心喃喃地对他说:“你的所有痛苦都是我引起的。”伊壁鸠鲁说:“坏人无处藏身,因为他们躲在哪儿都不安宁,良心会暴露他们。”

    良心可使我们恐惧,也可使我们坚定和自信。一个人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经过许多险阻而步伐始终不乱,就是因为对自己的意图深有了解,自己的计划光明正大。

    奥维德说:人的内心充满恐惧还是希望,全凭良心的判断。

    这类例子成千上万,只需举出同一个人物的三个例子。

    西庇阿有一次在罗马人民面前被指控犯了一桩大罪,他不但不要求宽恕或向法官求情,而且还对他们说:“好哇,你们还不是靠了我才有权利审判每个人,如今竟要起我的脑袋来了。”

    又有一次,人民法庭对他起诉,他绝不申辩,只是侃侃而谈:“来吧,我的公民们,去向神祇拜谢,也是在今天这样的日子,让我战胜了迦太基人。”说罢,他大踏步向神庙走去,只见全体人跟在他后面,其中还有他的起诉人。

    又是人民法庭应加图的要求,传讯西庇阿,要他对安蒂奥克省的一切开支做出汇报。西庇阿为此事来到元老院,从袍子下抽出账册,说这本账册把一切收支原原本本记了下来,但是他没有同意把它转交给法院档案室保存,说他不愿意自取其辱,在元老院当着众人的面亲手把账册撕成碎片。

    苦刑是一项危险的发明,这像是在检验人的耐性而不是检验人的真情。能够忍受苦刑的人会隐瞒真情,不能够忍受苦刑的人也会隐瞒真情。痛苦能够使人供认事实,为什么就不能使人供认非事实呢?另外,如果那个受到无理指责的人有耐性忍受这些折磨,罪有应得的人难道就没有耐性忍受这些折磨,去获得美好的生命报偿吗?

    相信这项发明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良心力量的想法上。因为对有罪的人,似乎利用苦刑可以使他软弱,说出他的错误;然而无罪的人则会更加坚强,不畏苦刑。说实在的,这个方法充满不确定性和危险。

    为了躲过难忍的痛苦,什么话不会说,什么事不会做呢?

    审判者折磨人是为了不让他清白死去,而结果是他让那个人受尽折磨后清白死去。成千上万的受刑者脑袋里装满了假忏悔。

    有许多被希腊和罗马称为野蛮的国家,在这方面却不及希腊和罗马野蛮,它们认为折磨和杀害一个对其错误还只是心存怀疑的人是可怕的残酷行为。你不想无缘无故地杀他,对他做的事却比杀他还糟,你没有不公正吗?事情就是如此:多少次他宁愿无缘无故地死去,也不愿接受审讯,这种审讯往往比死刑还痛苦,这等于在执行死刑以前已把人处决了。

    人生哲理

    在做坏事时,不管多么隐蔽,都瞒不过事情的目击证人——自己的良心。良心是我们唯一欺骗不了的。康德曾经说过,有两样东西永远值得敬畏:头上灿烂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内心的道德法则,其实就是一个人的良心。只要我们坚守住良心的底线,我们就不会在人性阴暗的隧道里迷失,也就不会在恶德的引诱下呛水。守住良心的人,无论遭遇什么,都能一如既往的坚守良知信念。

    懊悔的玫瑰

    少女赛玛拉面含羞色,伸出她那柔嫩纤细的手去采摘一朵玫瑰花。这朵花同赛玛拉绯红的脸颊一样绚丽。

    可她刚掐住玫瑰花枝就尖叫着跳了起来。赛玛拉疼痛地抖着手,手指被刺起一个紫红的血泡。珍珠似的眼泪滚落在她的脸蛋上。赛玛拉用手绢擦着血嘟哝着:“玫瑰花,你真坑人!”然后捂住手指哭泣着走了。

    玫瑰花很难过,花瓣失去了鲜艳。她伤心地喃喃自语:“大自然啊,我感谢你,你给了我秀美的花姿,给了我馥郁的芬芳。可你为什么又在我的树枝上装饰这么多像野猫爪子一样伤害人的刺呢?我不愿意做一朵让人讨厌的花。我不愿意……”清晨,当玫瑰树醒来的时候,玫瑰花还在悲伤。玫瑰树感到自己身上有些变化。她摸摸花朵,没有变化,她又抚摸枝条,使她兴奋的是她已经没有刺了。就像茉莉花的枝条,光滑柔软。

    玫瑰树在淙淙的溪水和沙沙的微风的伴随下摇摆翩翩。

    这时一个小羊倌赶着几只母山羊去牧场路过这里。几只小羊羔咩咩地欢叫着,跟在后面。

    羊群突然奔向玫瑰树……贪婪地吞吃玫瑰花……无情地践踏树枝……小羊羔也从母羊身后窜到前面,叼咬残存的花蕾,边嚼边用小腿乱蹬。随后,在小羊倌粗犷的吆喝声使得它们害怕时,羊群才继续上路。

    太阳已经升起,蔚蓝天空的朵朵白云映在清澈小溪的水面上。

    玫瑰树和往常一样,把自己的身影倒映在清澈见底的小溪水里。她看见什么了?玫瑰树看到自己已是一身秃枝,只幸存些残花败叶。此时她才领会到大自然的睿智。

    是的,大自然赋予玫瑰沁人肺腑的芳香和令人陶醉的色泽;并且为了保护这馥郁的芳香和捍卫这迷人的色彩免遭侵害蹂躏,又赋予玫瑰那野猫利爪似的尖刺。

    人在品格修养上,必须从花朵学得教训。为什么栀子花普遍为人喜爱,只有一个理由,因为它绝不妄想玫瑰花般的香味。

    人生哲理

    玫瑰虽好,刺却扎手。大自然给每件事物的设计都是合理的,让艳丽的玫瑰枝上长满刺是为了保护那美丽的花朵。“存在即合理”,换个角度看待自身的缺点,说不定这正是你身上的闪光点,接受认可自己。

    我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

    奥格·曼狄诺是美国一个很普通的人。跟我们周围的很多人一样,上学、工作、成家,直至28岁。之后,他失去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得已到处流浪。后来,他从一个牧师手里看到一份书单。他就一头钻进了这些励志感恩的书籍中。渐渐的,笼罩在他心头的阴云退去了,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重新自信起来。终于,在35岁的时候,他创办了自己的企业,步入富足、成功者的行列。

    为什么一个人会有这样的突变?曼狄诺的文章值得我们去品味。

    从我出生到现在,从上帝创造了天地万物以来,没有一个人和我一样。我的头脑、心灵、眼睛、耳朵、双手、头发、嘴唇都是与众不同的。言谈举止和我完全一样的人以前没有,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有。虽然四海之内皆兄弟,但人人各不相同。我是独一无二的造化。

    我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

    我不可能像动物一样容易满足,我心中燃烧着代代相传的火焰,它激励我超越自己。我要使这团火燃得更旺,向世界宣布我的出类拔萃。

    没有人能模仿我的笔迹,我的商标,我的成果,我的推销能力。从今往后,我要使自己的个性充分发展,因为这是我得以成功的一大资本。

    我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

    我不再徒劳地模仿别人,而要展示自己的个性。我不但要宣扬它,还要推销它。我要学会求同存异,强调自己与众不同之处,回避人所共有的通性,并且要把这种原则运用到商品上。推销员和货物,两者皆独树一帜,我自豪不已。

    我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奇迹。

    物以稀为贵。我独行特立,因而身价百倍。我是千万年进化的终端产物,头脑和身体都超过以往的帝王与智者。

    但是,我的技艺,我的头脑,我的心灵,我的身体,若不善加利用,都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迟钝、腐朽,甚至死亡。我的潜力无穷无尽,脑力、体能稍加开发,就能超过以往的任何成就。从今天起,我要开发潜力。

    我不再因昨日的成绩沾沾自喜,也无须为微不足道的成绩自吹自擂。我能做得比现在更好。我的出生并非最后一个奇迹,为什么自己不能再创奇迹呢?

    我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

    ……

    人生哲理

    可见,每一棵小草都会开出美丽的花朵,每一个人都会演绎出一段精彩的人生。只有我们积极地把握自己的命运,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很好,才会成就美好的人生。

    改变生命的三个字

    有一个叫戈斯泰罗的小伙子,从加拿大军队退役了,那是在1946年,他搬进了尼亚加拉瀑布市。他马上出去找工作,在安大略省水电委员会里当上了机械师。工作进展得很顺利,他十分开心。18个月后的一天,老板找到他说,有个好消息告诉他——他升职了,做班长,负责厂里的重型柴油机。

    “从那个地方、那个时候起,”戈斯泰罗先生说,“我开始担心。我曾是一个快乐的机械师,但当班长,对我来说,却是个灾难。身上的责任压得我透不过气来。焦虑无时无刻不困扰着我,不管我是睡着了,还是醒着;也不管我是在家里,还是在厂里。

    “后来,我心里最害怕的事终于发生了——一个大事故。那天,我朝砾石坑走去,那里应该有四台牵引车带动四台巨大的削刮机在工作。但非常奇怪,周围静悄悄的。很快我明白了,四台巨型牵引车全坏了!

    “如果说我以前也担心过什么事的话,和那一刻比,全不算事儿。我的脑袋好像开锅了,还咕嘟咕嘟地直冒泡。我找到经理,告诉他这个坏消息,说四台牵引车全坏了。我一口气说完,等着天塌下来。

    “可是出乎我的意料,天没塌。经理转过身来,脸上挂着微笑,看着我说了三个字。假如我能活一千岁,我都不会忘了这三个字。它们是:‘修好它!’

    “就在那个地方、那一刻,我所有的忧虑、害怕、担心全部烟消云散,世界又恢复了老样子。我走了出去,抓起工具,开始修那几台牵引车。

    “‘修好它’,是多么神奇的三个字啊,它标志着我生命的转折点,它改变了我对工作的想法。从那天起,每天我都默默地感谢那位经理,是他让我不但对工作有热情,而且有了更坚定的信心,我知道,如果有一天什么事搞砸了,我会亲自出马,把它们理顺,而不是在那里瞎担心。”

    自此戈斯泰罗先生明白了,成熟人格要求我们具备采取行动的能力:做决定并实施它。

    发明大王爱迪生说:“我才不会沮丧,因为每一次错误的尝试都会把我往前更推进一步。”其实生活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有机会和挑战,也有困难与艰险,还有幸福和快乐。人们之所以从相同的生活情境中产生不同的体验,其根源还在于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只有那些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的人才能真的走向成功。

    人生哲理

    对于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不能一味抱怨或者逃避,而应该积极面对,把问题当成朋友而不是敌人。也只有那些积极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人,才会成为所向披靡的斗士!

    为了成功必须约束自己

    在某国的特种部队,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当一个有经验的间谍被敌军捉住以后,他立刻会装聋作哑。任凭对方用怎样的方法诱问他,他都决不为威胁、诱骗的话语所动。等到最后,审问的人也许故意和气地对他说:“好吧,看起来我从你这里问不出任何东西,你可以走了。”

    你以为这个有经验的间谍是怎样做的?他会立刻带着微笑,转身走开吗?不会的!没有经验的间谍才会那样做。要是他真是这样做,说明他的自制力是不够的,这样的人谈不上有经验。有经验的间谍会依旧像毫无知觉似的呆立着不动,仿佛他对那个审问者的命令,完全不曾听懂似的,这样他就胜利了。

    审问者原是想以释放他为由,来观察他的聋哑是否属实。一个人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常常会制止不住心灵上的动静,但那个间谍听了依然毫无动静,仿佛审问还在进行,使审问者不得不相信他的确是个残废者了,只好说:“这个人如果不是聋哑,那一定是个疯子了!放他出去吧!”

    就这样,有经验的间谍的生命,以他特有的自制力,保存下来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得到的启示是:有时,为了获得真正的自由,必须暂时尽力约束自己。

    人生哲理

    为了成功,我们不能试图摆脱一切“约束”,而是应该在“约束”的引导下,一步步沿着既定的目标,稳妥地前进。

    生长在路边的蓟

    有一次,在富翁的花园里,百合花向别的花儿打听,问它们是否见到过基督。因为它的主人在赞美它那初绽的蓓蕾时,曾经提到过基督的名字。它以为,基督也许就像它的花儿那般美丽。

    玫瑰展开了它那幽雅的紫红色说:“我没见过他,或许他只是一个农夫,而我所见到过的都是王公贵族。”“我也从来没有见到过他,”芳香而娇气的茉莉说,“尽管那些多情而又伤感的人都会到我那娇小的花朵上来寻找灵感。”“我不认识他,”孤芳自赏的茶花冷冷地接着说,“他多半是个乡下人,而我呢,从来只依偎在才子佳人的胸前……”百合花不服气了:“我看不像,今天早上,主人一见到我就想起他来了。”

    这时,紫罗兰说话了:“在我们花卉家族的成员中,可怜的蓟兄弟一定见到过他。它生长在路边,见到所有的行人,它都会抬起它那风尘仆仆的脸庞向他们问好。虽然灰尘落满了它的脸,但它仍然温文尔雅,绽开着与我同样颜色的花儿。”“对呀,”百合花叫了起来,“蓟肯定会认识基督的。不过,你说它是我们花卉家族中的一员,那可不对,它身上长满了刺,丑恶得就像是个盗贼。其实它就是个盗贼,每当牛羊经过它的身旁时,它都会扯下它们的一缕毛。”

    但说归说,百合花还是将脸转向了大路,装腔作势地娇声喊道:“蓟啊,我们可怜的兄弟,你认识基督吗?”

    蓟的疲惫而沙哑的声音随风飘了过来:“是的,我认识他。他曾在这条路上走过。我,孤苦伶仃的蓟,曾轻轻抚摸过他的衣裳。”“那么,他是否真的就像我的花儿一样?”“如果是在月光下,你那看起来似乎是忧伤的情调和他有点儿相像。不过,你的头总是抬得很高,而他呢,却总是低着头。但他的斗篷却像你的花瓣一样洁白。即使只有这一点与他相像,你也已经非常幸福了,因为谁也不会将丑陋邋遢的我去与他相比。”

    “你说说,他的眼睛是什么样的?”

    蓟绽开了一朵蓝色的花。“他的胸膛呢?”

    “蓟又绽开了一朵鲜红的花……”

    “哦,这可太刺眼了!”百合花叫道,“那么,在初春的日子里,他的头上会戴什么样的花环?”

    蓟伸出了它的刺。“真可怕!”茶花插话说,“若是玫瑰的刺,那还情有可原;可这刺……”“基督爱人吗?”百合花忍不住又问,“他的爱又是怎样的呢?”“基督的爱就像这样,”蓟说着,一面在微风中播撒起它那成熟的花冠上的茸毛,风儿立刻便将它们带到了四面八方。“那么,”百合花说,“我们怎样才能认识他呢?”“要想让他走过你的身边,要想感受他那温暖的目光,你就来做路旁的蓟吧。”蓟回答说,“他一刻不息地在跋涉着,当他走过我的身边时,他对我说:‘上帝赐福于你,因为你在旷野中开花,给疲倦和饥渴的行人带来了欢乐。’他不会因为你的花香而走进富翁的花园,因为他要在风中呼吸另一种气息,那种气息来自于人间的痛苦与创伤。”

    然而,生长在富翁花园里的花,又有谁肯去做路边的蓟呢?就像那些追逐名利的世间男女一样,他们谁也不会愿意在大漠荒野中追随基督。因此,他们是永远也不会认识他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生活在钢筋水泥堆砌而成的城市里,人们为了适应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而疲于奔命。他们整天为了过分的贪求,弄得饮食无味、坐立不安、失眠与焦虑。强大的压力,使我们没有时间去慰藉自己的心灵,加之人生旅途中不可避免的挫折、失意、失败。其实生活并没有剥夺我们追求快乐、美好、善良的权利,只是我们自己光顾着追求名利、金钱、权势、地位,而无暇顾及。

    人生哲理

    朋友们,你们是不是已经感受到这种影响了呢?如果确实如此的话,那就学会多花点时间充实自己的内心,并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美好心灵、精神上吧。

    别让“小聪明”铸成大错误

    唐朝有个人叫辛弘智,任国子监祭酒。他写了一首爱情题材的小诗,描述了一个年轻女子向倾慕已久的男子当面诉说缠绵情意的心情。诗中说:“君为河边草,逢春心盛生。妾如台上镜,得照始分明。”

    他写完之后,把诗稿拿给一位同僚常定宗看,并征求意见。常定宗二话没说,把第四句中的“始”字提笔改成了“转”字。辛弘智感到改得好,连声致谢。

    但是,常定宗把这首由他改了一个字的诗抄出来,到处宣扬说是自己写的。

    辛弘智听闻后,越想越觉得常定宗的做法不对劲,有悖情理。于是,他前去找常定宗理论,可是根本没用。因咽不下这口气,辛弘智就拉着常定宗一起去找本监博士(教授)罗道琮评理,并做道义上的裁处。

    罗道琮了解了纠纷发生的起因和经过后,就提笔写出了权威性的公判词:“今一言竞诗,取词多为主。诗,归弘智;‘转’,还定宗。以状牒知,作为公验。”

    结果,常定宗窃名未得,反而丢了脸面,伤害了与辛弘智之间的感情。

    与常定宗“因小失大”的做法相比,东汉时期著名学者郑玄帮助年轻人著书立说的典故,则十分令人称道。

    有一次,郑玄外出公干,投宿驿舍。当他坐在车上等候驿舍工作人员安排房间时,听到另一辆车上有位年轻人在谈关于《春秋》的见解,有些论述、阐发颇为精到。这引起了老学者的浓厚兴趣,于是下车去搭话。

    郑玄通过谈话得知,这位年轻人是豫州荥阳人氏,名叫服虔。他在京城太学读过书,正在写一部《春秋左氏传》的注释。为了帮助年轻人做学问,郑玄热情地关照驿吏,安排他跟自己住在了一起。

    郑玄帮助服虔分析难点,求得共识。不仅如此,他还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和未完书稿,主动地全部无条件赠送给服虔,勉励有加,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对服虔的著述“乐观厥成”。

    在郑玄的热情支持和鼓励下,服虔终于写出了一部31卷的皇皇巨著,定名为《春秋左氏传解谊》。由此,中国学术界留传了一段无私助人成学的佳话。

    人生哲理

    郑玄对服虔的积极支持和无私帮助,不仅没有因此而损失什么东西,反而令后世景仰和赞颂。这才是真正高明的为人处世之道。

    你认为你行,你就行

    有一个雕塑家有一天发现自己的面貌越来越丑了。

    “丑”并非指肤色、五官(他原来长得很不错的),而是指自己的表情、神态,怎么就那样的“狡诈”、“凶恶”、“古怪”,以至于使面相本身也让人可恶可怕。

    他遍访名医,均无办法。因为,无论是吃药也好,还是整容也好,都无法医治五官之间的“关系”——无法医治一个人的愁眉苦脸,无法医疗“满脸横肉,凶神恶煞”。

    一次,他去一个寺院观摩雕像,就把自己的苦恼向寺中的长老说了。长老说,我可以治你的“病”,但不能白治,你必须先做一点工——雕塑几尊神态各异的观音像。

    雕塑家接受了这个条件。

    在众人的眼中,观音是慈祥、善良、圣洁、宽仁、正义的化身,她的面相神情,自然就是人们心中这些概念的形象化、典型化。

    雕塑家在雕塑过程中不断研究、琢磨观音的德行言表,不断模拟她的心态和神情,达到了忘我的程度。甚至,他相信自己就是观音。

    半年后,工作完成了,同时,他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相貌已经变得神清气朗,端正庄严。

    他十分高兴,感谢长老治好了自己的病。

    “不,”长老说,“是你自己治好的。”

    此时,雕塑家已经找到了原来“变丑”的病根——过去两年,他一直在雕塑夜叉!

    正所谓“相由心生,相随心灭”。

    一个人是什么,是因为他相信自己是什么。那么相信你自己能行,就一定行。坚定自信,才会促使潜能发挥。

    人生哲理

    无论做什么事情,自信都很重要。有了自信,你在心里就会告诉自己“我能行”,让思维指挥行动,那么你就果真能行。人生的目标就是你对自己的命令:“我本来如此,我应该这样去做。”

    做自己的主人

    美国石油大亨保罗·盖蒂是世界知名的大富豪,他拥有的资产令无数人羡慕不已。年轻时的他酷爱抽烟,是个臭名昭著的大烟鬼,一天能抽掉好几包烟,烟瘾一来就抵挡不住,常常是没有一根烟叼在口中就无法忍受。

    有一次,他去外地办事,住在一个小城的旅馆里,很快就进入了梦乡。半夜两点钟,盖蒂醒来,想抽一根烟,打开烟盒一看,烟盒是空的,而此时旅馆的餐厅、酒吧早已关门了,唯一得到香烟的办法是到几条街外的火车站去买,而那时天还在下着大雨。

    越没烟,烟瘾就越大,让他难以忍受。而且,他一向认为人应该善待自己,对自己随时出现的欲望总是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满足,这样才是会享受生活。所以,在对待吸烟的问题上,尽管已有许多人劝他少抽烟甚至戒烟,他都不答应,顽抗地拒绝一切建议。按照他一贯的做事风格,盖蒂脱下睡衣,穿好了衣服准备出门,一切准备停当。

    然而就在他伸手去拿雨衣时,他突然停住了,一个问题不经意间占据了他的头脑:我这是在干什么?

    盖蒂站在那儿寻思,去还是不去?心中的一个他说:不去!我是一个所谓的知识分子,而且是相当成功的商人,一个自以为有足够理智对别人下命令的人,为何竟有如此可笑的举动?竟要在深更半夜离开旅馆,冒着大雨走过几条街,仅仅是为了要一根烟?难道自己竟是如此懦弱,让一支烟主宰自己?而自己对这个懦弱的自我,甚至只有屈膝投降吗?另一个他则说:去!为什么不去?既然自己想抽烟,就去买,不管有什么困难,想做就做,不就是下着雨吗?

    他犹豫不决,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办,这种情况以前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以前,他肯定想都不用想就走出去了。现在,他的心中受到从未有过的震撼,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很快盖蒂下定决心,将废弃的烟盒揉成一团愤愤地扔进了纸篓,他怎么能为了一支烟做出这样的蠢事呢?于是他换上睡衣回到床上,酣然入睡。

    不仅如此,经历这次事件后,保罗·盖蒂再也没抽过香烟。他回想了自己以前打着善待自己的幌子做过的一些事情,现在看来有的竟是如此可笑。进而,他深入地剖析了自己,看到了自己的性格缺陷,自己的内心有时竟是如此懦弱。他决定改变这一切。此后,他以坚强的意志战胜了曾经懦弱的自己,不仅事业越做越大,成为世界顶尖富翁之一,而且身体也很好,到了80多岁的高龄,还能通宵加班。

    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办?你能战胜你自己吗?你能当好你内在的主人吗?你是不是也时常放纵自己,满足自己,善待自己呢?殊不知,每天多睡一分钟,多吃一小口,多发一会儿呆,多磨蹭一下,都是对自己的妥协,长此以往,一切成为自然,自我妥协的因素已深深地烙刻在你的心中,成为你走向成功的绊脚石。

    人生哲理

    细想起来,让你难以成就大事的竟然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细微之处显性情,要征服自己,要做自己的主人,首先就得有一份内在的自主。应该自己把自己照亮,从自己身上寻找力量——以己为靠。唯有如此,才能获得生命中的成功,唯有做自己的主人,才能主宰一切。

    跳过心中的沟

    那一年,他的心随着春天的到来一直在蠢蠢欲动,心底有种蛰伏已久的欲望在折磨着他,他一直在进退权衡间度过。他在一家机关工作,待遇不算低,工作不算坏,但是也不能算特别好。每天的工作很清闲,在旁人看来,他的生活不错,他有时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在一张报纸和一杯清茶之余,他也还有些残留的梦想。如果这样的生活要过一辈子,他又有些心不甘,看着身边的一些好朋友进外企、下海经商,他那颗还算年轻的心也忍不住骚动。

    他也想试着重新起飞,想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但是现实的生活中,有太多的压力和顾虑:他已经过了不惑之年,自己都怀疑自己能否吃得了那份苦,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其中要饱尝的辛酸苦辣自然是少不了的;离开了机关那份旱涝保收的收入和福利,他有一种没有安全感的恐惧,对于能否干出点名堂来他心存疑虑;他想去外企,可是有些畏惧外语和高学历的门槛,那里可是人才济济,竞争异常激烈啊……

    在这种犹犹豫豫之间,他感觉身心疲惫,需要放松一下,否则,在做最终决定之前,他会崩溃的。

    周日,他和一个朋友去郊外爬山。太阳就要落山了,他们还在山顶,如果原路返回还需要两到三个小时的时间,那时,天就黑了;如果走另外一条捷径,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下山,但是要跨过一条小沟。那小沟大概有几米深,沟里是潺潺的溪水,黄昏里发出的那种响亮而空洞的声音让人想到不慎失足掉下去的惨烈。他们在沟前犹豫了很久。天一点一点地暗了下来。这时候一个女孩站了出来。她拿了一根树枝在沟之间比划了一下,然后放在地上,说:“沟就是那么宽的距离,大家跳跳试试看。”大家很轻易就在平地上跳过了那个和沟宽差不多的距离。但是面对溪水哗哗的小沟,有人还是犹豫。女孩第一个跳过去了。大家相互鼓励着,一个个也都跳过去了,包括他。

    他们很快就下了山。而且,在新的道路上,他们还发现了一大片粉红嫩白的桃花。在这样一个落英时节,那绚烂的色彩不能不算是一道令人惊喜的风景。而下山没多久,下雨了,雨又大又急。大家都笑着说,那小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可怕嘛!可怕的只是我们心中的想象。我们一抬腿,不就过来了吗?而世事难料,安全也不是绝对的。如果我们当时选择熟悉的那条路回来,说不定都成了落汤鸡了。

    那次经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总是会想起那次郊游,想起那个小沟,想起那片美丽的桃花林,很快,他就辞职去了上海。他先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去了一家外企。几年过去了,他又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沟沟坎坎。每次面临进退的选择,他也还会有恐惧和疑虑。其实,跳过去,跳过心中的那道沟,就那么简单,机会有时候是隐藏在可能失足的沟壑里的。人需要的,只是那一抬腿的勇气。

    他最终跳过了自己心中的那条沟。试想,如果他当初惧怕失败,不冒风险,求稳怕乱,平平稳稳地过一辈子,虽然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靠、安稳,但那是多么的无聊,更重要的是,埋葬了自己一生的梦想。与其平庸地过一辈子,不如轰轰烈烈地干一场。

    人生哲理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做事没有成功,埋怨没有机遇,没有资金,没有发展的空间,其实,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缺少做事的魄力,缺少冲出自筑的藩篱的勇气,从而把追求理想的美梦紧闭起来。魄力,沉睡在人体内,一旦被唤醒,人就会做出许多神奇的事情来。

    跨越艰难

    仁慈的上帝时常能看到一位农夫在虔诚地祈祷,有一天,终于被他的精神所感动,趁着出去到田野散步的机会,看看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不顺心的事。沿着一路的田地走过来,上帝看到麦子果实累累,感到非常开心。不一会儿,上帝看见了那位农夫。

    农夫看到上帝说:“仁慈的上帝,这50年来我没停止过祈祷。祈祷年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有冰雹,不要有干旱,不要有虫害。可是不论我怎么祈祷,总不能样样如愿。您可不可以明年接受我的请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大风雨,不要烈日干旱,不要有虫害?”

    上帝回答:“原来你是因为这而祈祷。我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风雨,创造了干旱,创造了蝗虫和鸟雀,我创造的世界本来就不能完全如你所愿。你近年来的收成一直很好啊。如果你一定要这样的话,好吧,明年一定如你所愿。”

    第二年,果然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日与灾害,这位农夫的田地结出许多麦子,比平时多了一倍还多,可是令农夫没有想到的是,麦子里竟是空瘪的,没有什么粒子,农夫含着眼泪跪下来,向上帝问:“仁慈的主,这是怎么一回事,您是不是搞错了什么?”

    上帝说:“我没有搞错什么,因为你的麦子避开了所有的艰难,麦子变得十分无能,对于一粒麦子,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一些风雨是必要的,烈日更是必要的,甚至蝗虫也是必要的,经受某些必要的艰难困苦,经历某些可贵的坚持,就会穿越卑微、困境和风雨迎来果实累累。”

    艰难原本是生命旅程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只因它怪石嶙峋,给行者以突兀之感;只因它厚重深邃,不能承受生命中的肤浅;只因它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无法承受生命的艰难,就不可能获得成功。艰难之于人生,是一份看似黯淡的馈赠,是一杯外苦内甜的佳酿,饮时苦涩难耐,过后才觉得回味无穷。因此,面对艰难我们不必惊慌失措,只要你闭上眼睛,侧耳聆听,便能听到艰难阐释生命的乐章。

    人生哲理

    也许,在艰难的日子里会有泪水溢满眼眶,但只要你微笑着仰望那包容亿万年风霜雨雪的天空,你就能读懂那份旷达,那份宽容,那种蔑视一切的恢宏气势。

    有一种自卑叫自信

    一个人被公认是全班最胆小最怯懦者。大学毕业时大家挥手告别,许多人预言10年后相聚他不会有什么大作为,普通的人,普通的生活,庸庸碌碌的一生。

    10年一瞬而过,10年后的相聚如期举行。当年许多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同学如今被生活改变成了一言不发的旁观者,许多才华横溢认为一出校门即可拥有一切的同学因苦苦挣扎而终无意料之中的成功,有些垂头丧气,只有他——那个被公认将是最失败者,还是和当年一样平凡得如一粒尘土,不出众,不显眼,也不高谈阔论。

    聚会到了高潮,每人依次上台讲述自己的现状和理想,还有对目前生活的满意程度。大多数人目前的生活状况不如当年跨出校门时理想,对目前生活满意者几乎没有。

    他上台说道:“我目前拥有数家公司,总资产上亿元,远远超出当年走出校门时的理想。如果说还有什么遗憾的话,就是我认为离那些我所欣赏的成功者还很遥远。是的,无论是在学校还是走向社会,我一直很自卑,感觉每个人都有特长,都比我强。所以我要努力学习每一个人的特长,并且丢掉自己的缺点。但是我发现无论我如何努力也总是无法赶上所有的人,所以我就一直自卑下去。因为自卑,我把远大理想埋在心底,努力做好手头的每一件小事;因为自卑,我把所有伟大目标转化成向别人学习的一点点的进步。进步一点,有一点战胜自卑的理由,同时又会发现一个自卑的借口。这样,永远让自己处在自卑之中,我就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长久的沉默之后,优秀者或平凡者们才明白了自己竟然失败于自信。因为自信,总认为自己比别人优秀,所以不肯虚心求教,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因为自信,目光一直看向远方,却忽略了脚下的道路应该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人生哲理

    学会自卑,为了生命中期望已久的成功。从某种角度说,当自卑化成了谦虚,化成了上进的动力的时候,自卑又何尝不是一种自信呢?

    最优秀的人是你自己

    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在临终前有一个不小的遗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能给他寻找到一个最优秀的闭门弟子。事情是这样的。他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哲学家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这样的人。”“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半年之后,哲学家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哲学家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

    那位助手非常后悔,甚至后悔、自责了整个后半生。

    一个平庸的原地踏步的人总觉得自己不重要,成就不了什么大事,扮演的始终是不大不小的角色,因而忽略了自己。否定自己是一种消极的力量,它常常使人走向失败之途。

    人生哲理

    为了不重蹈那位助手的覆辙,每个向往成功、不甘沉沦者,都应该牢记先哲的这句至理名言:“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