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枕边书-生活如流水,不舍昼夜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个一生积极奋进的人,在生命的尽头,还会觉得来到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奉献出自己的全部,还为有许多事情没有做而感到遗憾。一个享乐主义的人,在离去之前,为自己一生碌碌无为而内疚。一个犯罪的人,到生命的尽头才认识到罪孽深重,在离去之时忏悔不已。生命只有一次。碌碌无为是一生,奋发上进也是一生。让这一生活得有意义,不枉来人世间一次,就应该将活着的每一天都当做是生命的最后一天。

    怎样活着

    卑劣地、愚蠢地、放纵地、邪恶地活着,与其说是活得不好,不如说是慢性死亡。

    追求对灵魂好的东西,是追求神圣的东西;追求对肉体好的东西,是追求凡俗的东西。

    应该做好人,或者向好人学习。

    使人幸福的并不是体力和金钱,而是正直和公允。

    在患难时忠于义务,是伟大的。

    害人的人比受害的人更不幸。

    做了可耻的事而能追悔,就挽救了生命。

    不学习是得不到任何技艺、任何学问的。

    蠢人活着却尝不到人生的愉快。

    蠢人是一辈子都不能使任何人满意的。

    医学治好身体的毛病,哲学解除灵魂的烦恼。

    智慧生出三种果实:善于思想,善于说话,善于行动。

    人们在祈祷中恳求神赐给他们健康,却不知道自己正是健康的主宰。他们的无节制戕害着健康,他们放纵着情欲,自己背叛了自己的健康。

    通过对享乐的节制和对生活的协调,才能得到灵魂的安宁。缺乏和过度惯于变换位置,将引起灵魂的大骚动。摇摆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灵魂是不安宁的。因此应当把心思放在能够办到的事情上,满足于自己可以支配的东西。不要光是看着那些被嫉妒、被羡慕的人,思想上跟着那些人跑。倒是应该将眼光放到生活贫困的人身上,想想他们的痛苦,这样,就会感到自己的现状很不错、很值得羡慕了,就不会老是贪心不足,给自己的灵魂造成苦恼。因为一个人如果羡慕财主,羡慕那些被认为幸福的人,时刻想着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不断搞出些新花样。由于贪得无厌,终于做出无可挽救的犯法行为。因此,不应该贪图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应该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将自己的生活与那些更不幸的人比一比,想想他们的痛苦,你就会庆幸自己的命运比他们的好了。采取这种看法,就会生活得更安宁,就会驱除掉生活中的几个恶煞:嫉妒、眼红、不满。

    人生哲理

    高尔基曾说过“人的生命短得可笑。怎样生活?一些人千方百计逃避生活,另外一些人把自己的整个身心献给了它。前一种人在晚年时精神空虚,无所回忆;后一种人精神和记忆都是丰富的。两种人都要死去,如果他们不把自己的智慧、身心无私地献给生活,他们在世上都会一无所留……”把生命当做是一块奶油蛋糕,用你的心去细细地咀嚼,去品尝那醉人的奶油味道,这时候你就会发现生活原来是如此的曼妙。生命之美,不在于一副完美的身躯,也不在于生与死,而是在于如何活着。

    生活是美好的

    生活是极不愉快的玩笑,不过要使它美好却也不很难。为了做到这点,光是中头彩赢20万卢布,得个“白鹰”勋章,娶个漂亮女人,以好人出名,还是不够的——这些福分都是无常的,而且也很容易习惯。为了不断地感到幸福,那就需要:(一)善于满足现状;(二)很高兴地感到:“事情原本可能更糟呢。”这是不难的。

    要是火柴在你的衣袋里燃起来了,那你应当高兴,而且感谢上苍:多亏你的衣袋不是火药库。

    要是有穷亲戚上别墅来找你,那你不要脸色发白,而要喜洋洋地叫道:“挺好,幸亏来的不是警察!”

    要是你的手指头扎了一根刺,那你应当高兴:“挺好,多亏这根刺不是扎在眼睛里!”

    如果你的妻子或者小姨子练钢琴,那你不要发脾气,而要感激这份福气:你是在听音乐,而不是在听狼嗥或者猫叫的音乐会。

    你该高兴,因为你不是拉长途马车的马,不是寇克的“小点”,不是旋毛虫,不是猪,不是驴,不是茨冈人牵的熊,不是臭虫……你要高兴,因为眼下你没有坐在被告席上,也没有看见债主在你面前,更没有跟主笔土尔巴谈稿费问题。

    如果你不是住在十分边远的地方,那你一想到命运总算没有把你送到边远地方去,岂不觉着幸福?

    要是你有一颗牙痛起来,那你就该高兴:幸亏不是满口的牙痛。

    你该高兴,因为你居然可以不必读《公民报》,不必坐在垃圾车上,不必一下子跟三个人结婚……

    要是你给送到警察局去了,那就该乐得跳起来,因为多亏没有把你送到地狱的大火里去。

    要是你挨了一顿桦木棍子的打,那就该蹦蹦跳跳,叫道:“我多运气,人家总算没有拿带刺的棒子打我!”

    要是你妻子对你变了心,那就该高兴,多亏她背叛的是你,不是国家。

    依此类推……朋友,照着我的劝告去做吧,你的生活就会欢乐无穷了。

    生活是美好的,生活的美好不在于它必然有一个美好的前景,而是在于我们可以憧憬未来的前景,选择自己的生活目标。生活是美好的,生活的美好不在于它没有痛苦,而是在于我们能够忍受和超越痛苦。痛苦激励我们反思,而不是顺境中的麻木导致我们随波逐流。生活是美好的,生活的美好不在于我们有多么伟大,而是在于我们的有限和渺小。由于我们的有限,我们才有追求完善的要求;由于我们的渺小,我们才有成长的欢悦。生活是美好的,生活的美好不在于我们的命一定是充实的,而是在于我们生来是空虚的。我们的空虚成为我们自我创造的前提,假如我们生来是充实的,那么我们就失去了学习与追求的乐趣。

    人生哲理

    生活是美好的,生活的美好不在于处处都是真、善、美,而在于我们可以求真、向善、爱美,并且以此抵御假、恶、丑。

    享受工作,享受生活

    有个美国记者来到墨西哥一个荒郊部落采访。

    这天恰好是个集市日,当地土著都拿着自己的物产来到市集上交易。这位美国记者看见一个老太太在卖柠檬,一个柠檬卖5美分。

    虽然售价相当便宜,但老太太的生意显然不太好,一整个上午好像也没卖出去几个。这位记者动了恻隐之心,打算把老太太的柠檬全部买下来,以便让她能“高高兴兴地早些回家”。

    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太太的时候,她的话却使他大吃一惊:“都卖给你?那我下午卖什么?”

    看吧!对事物的态度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有所不同。

    爱迪生曾经说:“在我的一生当中,从未感觉自己在工作,一切都是对我的安慰……”

    人生在最大生活价值,就是对工作有兴趣。做同一件事,有人觉得有意义,有人觉得没意义,其中有着天壤之别,有人痛苦得仿佛置身在地狱中,有人则开心得犹如上了天堂。

    英国小说家约瑟夫说:“我不喜欢工作,没有人会喜欢工作。但是我喜欢在所从事的工作中找到发现自己的机会。”

    如果有件事我们非做不可,拼命排斥与逃避却逃脱不开,只会让我们更加痛苦;就像德瑞莎修女所说的:“想要一盏灯不断地亮,必须继续加油进去。”

    我们要在工作中寻找出热忱与企图心,然后不断地加油,就能持续点亮那盏心中的灯,照亮生命中的每一天,过得快乐又自在且充满成就感。

    如果,对一份工作完全找不出一丝丝热诚,感受不了一丁点的快乐,那么还是换个工作,换个场所吧!因为,再继续停留在这里,只是慢性自杀罢了;将自己心中那股热情的火花慢慢烧熄,生命渐渐枯萎,对自己、对世界都没有任何助益,何苦互相伤害?

    如果不能说服自己,体认自己的生命是有意义的,光是吃饭睡觉浑浑噩噩地度日,能算是真真正正地活过吗?

    建议你每天早上面带微笑起床,向世界展现你心中的爱,这样人们一定会对你更好,你也将发现果真如此。你觉得自己有多美,你就真的有那么美丽。

    人生哲理

    去爱自己,去爱自己的工作,去爱自己的生命,我们将会拥有快乐且有意义的人生。

    你不享受生活就是罪孽

    人出生就要成全生命,但这一切要取决于他自己。

    他可能错过生命,他不停地呼吸,不停地吃,一直在变老,一直在走向坟墓,但这不是生命,这是从摇篮到坟场的慢性死亡,一个70年之久的逐渐死亡。

    由于你周围的成千上万个人都在逐渐死亡。慢慢地死亡,所以你也模仿他们,小孩子从他周围的人学习每件事情,于是我们被死气沉沉的人所包围。

    因此首先我们必须懂得我所谓的“生命”的意思。生命不只是应该变老,它必须成长。

    这是两件不同的事。衰老,任何动物都会衰老,成长却是人类的特权,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取得这权利,成长意味着每前进一步都更深入到生命的规则,它意味着远离死亡——不是走向死亡,你越是深入生命,你就越能领悟到你生命中的不朽——你在不断地远离死亡。当那一刻到来时,你会看到死亡不过是换衣服,或是换间房子,或是换个形式,没有什么死了,也没有什么会死。死亡是最伟大的幻影。

    要了解成长,只要观察一下树的成长,在树生成的同时它的根也在不断地深入,这里有个平衡性,树长得越高,它的根也将越深,你不可能发现50米高的树只有很小的根,它无法支撑一棵巨大的树。在生命中,成长意味着你内在的深入,你生命的根在那里。

    就我而言,生命的首要原则就是静心。其他任何事都是第二位的。孩童时代是最佳的时候。当你长大了,这意味着你正越来越接近死亡,也越来越难进入静心状态。静心意味着进入你的不朽状态,进入你的永恒状态,进入你的神性状态。

    小孩是最合格的人,因为他还没背上知识的包袱,没有宗教的负担,没有教育的负担,没有各种各样垃圾的负担,他是天真的。但是,他的天真不幸地被谴责为无知。无知和天真有点类似但它们是不一样的,无知也是一种不知道的状态,正和天真一样,但却有很大的分歧,这点至今一直是被整个人类所忽视的。天真是没有知识,但也并没有对知识的欲望,它是完全的满足、充实。

    一个很小的小孩没有野心,也没有欲望,他是如此全神贯注在某一刻上——一只飞翔的小鸟便完全地吸引了他的视线;一只蝴蝶,它的绚丽的色彩便会令他万分欣喜;天空的彩虹,他无法想象还有什么比这彩虹更灿烂,更丰富;还有布满星星的夜空,星星连着星星,天真是富有的,它是充实的,它是纯洁的。无知是贫穷的,它是一个乞丐,它想要这个,它想要那个,它想要获得知识,它想要受人尊敬,它想要获得财富,它想要获得权力。无知是在欲望的小道上行走。天真是一种没有欲望的状态。但是因为它们两者都没有知识,因此我们往往将两者的本质混为一谈,我们已经认为两者一样,这是理所当然的。

    生活的艺术的第一步将在无知与天真之间,划出一条分界线,天真必须得到支持,必须受到保护,因为孩子拥有最伟大的宝藏,那是智者经过艰苦努力才发现的宝藏。智者们曾经说过,他们要再次成为孩子,他们要再度出生。

    在印度,真正的婆罗门,真正的智者,将自己称为第二次出生。为什么要两次出生呢?第一生发生了什么呢?第二生需要的是什么呢?在第二生中他将获得什么呢?在第二生中他将获得所有在第一生中被社会、双亲、周围的人所排挤的、所摧毁的东西。

    每个孩子正被知识充塞着。他的单纯必须设法被改变,因为单纯在这个竞争的世界中对他毫无帮助,他的单纯在这个世界里看起来好像他是一个傻瓜;他的天真将在每一个可能之处被利用;惧怕社会,由于惧怕由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世界,我们尽力使每个孩子精明、狡猾、博学多识,使他处在有权阶层,而不是处在受压迫和无权阶层。孩子一旦在这种错误方向下开始成长——那么他会继续接着这种方向成长,他的整个生命便走向那个方向。

    无论何时当你懂得你已经错过了生命时,回归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天真。扔掉你的知识,忘记你的圣经、你的宗教、你的理论、你的哲学,再度出生,变得天真,这是在你手中的、净化你头脑中一切不为你所知的,所有借来的,所有来自传统、文明的,所有其他的人,双亲、老师、大学给你的东西,将这些扔掉。再度变得单纯,再度变成一个小孩。这个奇迹通过静心便成为可能。

    静心就是一个独特的外科手术的方法,它能摘除所有不是你的东西,拯救那只属于你的真实的存在;它能燃烧所有的东西,只剩下你赤裸裸地站着,一个人在太阳下,在风中,这就好像你是降临地球上的第一个人,他什么也不知道,他必须去发现一切,必须成为一个探索者,必须走上朝圣的旅程。

    第二个原则就是去朝圣。

    生命必须是一种探寻,不是一种欲望,是一种探索,不是野心勃勃地成为这个,成为那个,成为一个国家总统或是国家总理,而是一种探寻,去发现“我是谁?”

    这是非常奇怪的,人们不知道他们自己是谁,却要尽力成为某个人,他们不知道他们的存在,却已经有了要成为什么的目标。

    成为什么是一种心灵的疾病。存在就是你。发现你的存在是生命的开始,于是,每一个时刻就是一个新的发现,每一时刻都带来新的欢乐,一个新的难解之谜打开了它的门,一种崭新的爱开始在你心中滋生,一个你以前从未感到过的新的慈悲,一种对美、对善的新的敏感度。你是那样敏感,甚至连一片最小的草叶对你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你的敏感使你对此很清楚,这一片小小的草叶就存在而言与最大的星球一样的重要,没有这片小小的草叶,那整个存在就比现在要少了,这片小小的草叶是独一无二的,它是无法替代的,它有它自身的个体性。这种敏感将为你创造新的友情,与树、与鸟、与动物、与山、与河、与海洋、与星星的友情,随着爱的增长,友情的增长,生命变得越来越丰富了。

    在圣弗兰西斯的一生中,有一段美丽的插曲,在他快死的时候他总是骑着驴子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传播他的经验,他所有的门徒都聚集在一起聆听他最后的遗言,一个人的最终遗言总是在他所有讲话中有着最重要意义,其中包含着他整个一生的经验,但是门徒们听见的是什么?他们简直不能相信——圣弗兰西斯没有对门徒说话,他却对驴子说话,他说:“兄弟,我对你深感歉疚,你驮着我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从来不抱怨不发牢骚,在我离开这个世界以前,我所想的就是得到你的宽恕,我没能善待你。”这些就是圣弗兰西斯的最后的遗言,极其敏感地对驴子说“驴子兄弟”,并请求获得宽恕。

    当你变得越敏感,生命也就变得越宏大,它不是一个小小的池塘,而是变成海洋,它并不受你、你的妻子和你的孩子的限制,它不受一切限制,这整个存在成为你整个的家庭,除非整个存在是你的家,否则你不会知道生命是什么,因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都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是一整块大陆,以千百万种方式连接着,如果我们的心中没有充满对这个整体的爱,那么我们的生命将按同样的比例被削减。

    静心将带给你敏感,一个属于这个世界的伟大的感觉、这是我们的世界——星星是我们的,在此我们不是外来者,我们本来就属于这个存在,我们是它的一部分,我们是它的心。

    其次,静心将带给你深深的宁静,因为所有的知识垃圾已消除,思想那部分的知识也已去除,一个巨大的宁静,接着你会吃惊,这宁静是唯一的音乐。所有的音乐都是千方百计将这宁静显示出来的一种努力。

    古代东方的先知们都非常强调这点,即所有伟大的艺术,音乐、诗歌、舞蹈、绘画、雕塑都来自静心,他们是在用某种方法努力将未知的东西带入到已知的世界,是为了给那些没有准备去朝圣的人——正是给这些没有准备去朝圣的人的礼物。或许是一首歌能触发去探根寻源的渴望,或许是一尊雕像,下次你进入释迦牟尼和马哈维亚(舍那教创始人筏驮原郡,尊改为马哈维亚,意为大雄一)的寺庙中,就静静地坐着,注视着雕像,因为那雕像已是用了这样的方式塑成:用了很相称的方法,就是如果你注视着它,你将会感到宁静,它是一尊静心的雕像,这与释迦牟尼佛和马哈维亚无关。

    那就是为什么所有的这些雕像看上去都很相像,马哈维亚、释迦牟尼佛、南弥那萨、阿弟那萨、二十四尊耆那教的雕像,在同一个寺庙中你将会发现二十四尊雕像都很相像,非常相像。

    在我的孩提时代,我常常问我的父亲:“你能给我解释一下二十四个人怎么可能会这样相像?同样大小,同样的鼻子,同样结构的面孔,同样的身体。”他也常常告诉我“我不知道,我自己也总是迷惑,那没有丝毫的差别,还几乎没有听人说过在这个世界上会有两个相同的人,何况是二十四个人?”

    但当找的静心开花时,我找到了答案——这不是别人告知的,我找到了答案:这些雕像与人是毫无关系的。这些雕像与这二十四个人的内在变化有关,而其内在的变化是完全一样的。

    我们不要被外表所干扰,我们要坚持,唯有内在应该引起重视,外表并不重要,有些人年轻,有些人年纪大,有些人是黑人,有些人是白人,有些人是男人,有些人是女人,这都没有什么关系,主要是内在拥有一个宁静的海洋,在那海洋般的状态下,身体便会现出某一种姿态。

    你曾观察过自己,但你并没有警觉到,当你愤怒的时候,你是否观察到你的身体显出某种姿态,在愤怒时你无法使你的手张开,愤怒时是捏紧拳头的,在愤怒时,你不会微笑,或者你会皱眉头吗?由于某种情绪,身体也不得不跟着出现某种姿态,只是小小的事情也深深地触及到我们的内在。

    因此那些雕像用了这样的方式制作,如果你静心地坐着注视着,然后你闭上眼睛,一个相反的影像便进入了你的身体,你开始感受到你以前从未感受到的某种东西。那些雕像和神庙不是为膜拜而建造的,而是为了体验而建造的,它们是科学试验室,它们与宗教无关。这样的一种秘密科学已经用了好几个世纪,如此下一代的人便能接触到上一代人的经验,不是通过书本,不是通过文字,但要通过某种东西通向生命的深处——通过宁静,通过静心,通过平和。当你的宁静增长时,那么你的友情、你的爱也随之滋长,你的生命便成了一个即时即刻的舞蹈,一种欢乐,一种庆祝的舞蹈。

    你听见外面的鞭炮声吗?你曾经思考过为什么整个世界,在每种文化中,在每个社会中,一年中总有那么几天用来庆祝?这几天的庆祝只是一种补偿,因为社会将你生命中的所有庆祝都已经拿走了,如果再不给你生命一点补偿,那么很可能对这种文化造成危险。每一种文化都不得不给你一些补偿,以免你完全地感觉到迷失在悲哀和忧伤中,但这些补偿是虚假的,这些外面的鞭炮和灯光并不能使你喜悦,它们只能哄哄小孩子,对我而言,它们正是一个累赘,但是在你的内在世界里却能拥有连续不断的光芒、歌唱与欢乐。

    请始终记住,社会给你的补偿,是当它感到被压抑的部分如不给予补偿的话,就可能爆炸而造成危险的情形时,社会发现了一些使你摆脱压抑的方法,但这不是真实的庆祝,它不可能是真的。

    真实的庆祝应该来自你的生命,在你的生命中,真正的庆祝不可能按照日历,例如11月1日就将庆祝,真奇怪!整个一年你都很悲哀,11月1日突然你摆脱悲哀,跳起了舞,不是悲哀是假的,就是11月1日是假的。两者不可能都是真的。一旦11月1日过去了,你又将回到你的黑暗的洞穴里,每个人都沉浸在他的悲哀中,每个人都沉浸在他的焦虑中。

    生命应该是一个接连不断的庆祝,全年都拥有节日的光芒,只有那时你才能成长,你才能开花结果,让一些小事变成庆祝。

    比如,在日本他们有茶道的仪式,在每一个禅寺和每一个支付得起的家里,他们都有一个小小的庙作为饮茶用的地方,现在,茶已不是普通的、凡俗的事情,他们将它变成了一个庆典。

    饮茶用的寺庙是用一个特定的方式做成的。在一个美丽的花园里,有美丽的池塘,天鹅在池塘里,四周开满着花……宾客来临时,他们必须将鞋脱在外面,这是个神庙,就像你进入神庙一样,你不能说话,你必须将你的思考、思想和态度与你的鞋子一起放在外面。你用静心的姿态坐下,然后主人,一位女士为你准备沏茶,她的动作如此优雅,就好像她是在舞蹈,移动着准备沏茶,在面前放好茶杯和碟子,就好像你们是神,她用非常尊敬的态度向你鞠躬,你也将用同样的尊敬来接受它。茶是用一种特制的水壶准备的,它能发出一种优美的声音,一种它自身的音乐,这是茶道仪式的一部分。即每个人首先得听茶道音乐,所以每个人静默,倾听——鸟儿在外面的花园里鸣唱,水壶发出特殊的声音——茶道创造着它自己的歌,宁静在四周环绕……

    当茶准备好以后,沏到每个人的茶杯里。你不能用人们平常在其他地方那样的方法去喝,首先你得先闻一闻茶的香气,你将呷一口茶就好像它是来自另外的世界,你要花时间,不能着急,有人会开始吹起笛子或弹起锡塔琴。一件平常的事——只是饮茶——他们使它成了一个优美的宗教节日,每个人从茶道中得到滋养,感到新鲜,感到更加年轻,感到更加滋润。

    茶道能做的事也能用其他任何的东西来做,用你的衣服,用你的食物,人们几乎是沉睡着生活。否则,每一件织物,每一块布都有它自身的美,有它自身的感觉,如果你是敏感的话,那么衣服就不再仅仅是遮盖你的身体,而是某种表达你的个体性的东西,是某种显示你的品位、你的文化、你的本性的东西。

    你做的每件事都应是你的显现。在它上面应有你的签名,于是生命就成了一个持续的庆祝。

    即使你病了,你躺在床上,你也会使躺在床上的那一刻变成优美与欢乐的时刻,变成放松与休息的时刻,静心的时刻,听音乐与感受诗意的时刻。没有必要为你生病感到悲伤,你应感到高兴,每个人都在办公室,而你却像个国王一样在床上,放松一下——有人正在为你准备茶,水壶正在唱一支歌,朋友将为你而来,为你吹笛子——这些事比任何药都更为重要。

    当你病了,你要请一个医生,但是更重要的是去请那些爱你的人,因为没有一种药比爱更为重要,请那些能在你的周围制造美丽、音乐、诗歌的人来,因为没有什么东西会像庆祝的心境那样使人更快地康复。

    药物是最差劲的治疗方法,但看起来我们将一切都忘记了,所以我们不得不依赖药物,并且脾气暴躁,心情悲伤,就好像我们错过了在办公室的欢乐!在办公室是悲伤的,即使一天工作完毕下班了,你也仍然执著于悲哀,你无法放开这种心情。

    使每件事都有创造力,把最坏的变成最好的,这就是我所谓的“艺术”。

    如果一个人生活了一生,能使他的每一刻,每一个阶段成为美丽、爱、欢乐,那么自然的,他的死将是他整个生命过程的峰巅。

    这最后的感觉——“死亡”不是趋向丑陋而是像每天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最普通的事一样。如果死是丑陋的,那么它便意味着你的整个生命是种浪费。死应该被宁静地接纳,带着爱意进入到未知。带着快乐告别老朋友,告别这过去的世界,其中不应该有任何悲剧。

    有一个禅师临济快死了,数千名门徒聚集在一起聆听最后的布道,可临济只是躺着,快乐地带着微笑,不说一句话。看着他快死了,却不说一句话,有一个老朋友对他说:“临济,是否已经忘了你必须说你最后的遗言?我总说你的记忆力不好,你快去世了,你是否忘了?”

    临济说道;“请听……”这时屋顶上两只松鼠在奔跑着,尖叫着,他说:“多美!”然后他死了。

    就在那一刻,当他说“请听”那是全然的宁静。

    每个人都以为他会说些伟大的事,但是只有两只松鼠在屋顶上打架,尖叫着,奔跑着——然后他微笑着便去世了——但是他已经发出了他的最后的信息:不要将事情分成小的和大的,不重要的和重要的,每件事情都是重要的。在这一刻临济的死与屋顶上两只松鼠在奔跑同样重要,那没有区别,所有的存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他的整个的哲学,他的一生的教诲——没有什么东西是伟大的,也没有什么东西是渺小的,这全由你而定,是由你来界定的。

    从静心开始,许多东西将不断地在你内心增长——宁静、安详、幸福、敏感,无论什么来自静心,尽量将它从生命中净化出来,分享它,因为与人分享,一切都会加速成长。然后,当你快到达死亡那一时刻,你将会懂得并没有死亡,你会说再见,不需要任何眼泪和悲伤,或许是快乐的泪,但不是悲伤的泪。但是,你必须从天真起步。

    所以,扔掉你身上所带的全部的垃圾。每个人都带着如此多的垃圾,有人会奇怪,为什么?正是因为人们在不断地告诉你这些是伟大的思想、原则。

    生命是非常简单的,它是一个欢舞,整个世界可以充满欢乐和舞蹈。

    但是有人严肃地沉溺于他们的既得利益中,“没有人应该享受生命,没有人应该微笑,没有人应该欢笑,生命是一种原罪,它是一种惩罚。”当你处在不断被人告知这个惩罚的气氛中,你怎样能够享受生活呢?你正在受苦,因为你做错了事。被扔进这个监狱来受苦,那么你怎样能够享受它呢?

    我要对你说,生命不是一个监狱,它不是一种惩罚,它是一种报酬,它只给予那些能够获得它的人,懂得享受的人。现在,享受是你的权利,如果你不享受,那么这将是一种罪孽。如果你不美化它,如果你还让它和你发现它时一样的话,那么这是在与存在对抗。

    不,不要这样,

    让它更快乐一点,

    更优美一点,

    更芬芳一点。

    人生哲理

    生活中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面对,有太多的压力需要我们去承受,当然还有很多的责任需要我们去履行。如果你用一颗享受的心去面对的话,你也就天天生活在快乐中了。理想不一定能成为事业;事业也不一定全为了生活。但是理想成为事业,就是最有希望的事业:生活合于理想,就是最令人满足的生活。我们要学会保持原本属于自己的那份活力,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偷出一点时间来修饰自己,滋润自己,培养自己,满足自己。

    要生活得写意

    法国作家蒙田是这样看待生活的:

    跳舞的时候我便跳舞,睡觉的时候我就睡觉。即便我一人在幽美的花园中散步,倘若我的思绪一时转到与散步无关的事物上去,我也会很快将思绪收回,令其想想花园,寻味独处的愉悦,思量一下我自己。天性促使我们为保证自身需要而进行活动,这种活动也就给我们带来愉快。慈母般的天性是顾及这一点的。它推动我们去满足理性与欲望的需要。打破它的规矩就违背情理了。

    我知道恺撒与亚历山大就在活动最繁忙的时候,仍然充分享受自然,也就是必需的、正当的生活乐趣。我想指出,这不是要使精神松懈,而是使之增强,因为要让激烈的活动、艰苦的思索服从于日常生活习惯,那是需要有极大的勇气的。他们认为,享受生活乐趣是自己正常的活动,而战事才是非常的活动。他们持这种看法是明智的。我们倒是些大傻瓜。我们说:“他一辈子一事无成。”或者说:“我今天什么事也没有做……”怎么?您不是生活过来了吗?

    这不仅是最基本的活动,而且也是我们诸活动中最有光彩的。“如果我能够处理重大的事情,我本可以表现出我的才能。”您懂得考虑自己的生活,懂得去安排它吧?那您就做了最重要的事情了。天性的表露与发挥作用,无需异常的境遇。它在各个方面乃至在暗中也都表现出来,无异于在不设幕的舞台上一样。我们的责任是调整我们的生活习惯,而不是去编书;是使我们的举止井然有致,而不是去打仗,去扩张领地。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乃是生活得写意,一切其他事情,执政、致富、建造产业,充其量也只不过是这一事业的点缀和从属品。

    人生哲理

    生活得写意,未必要花天酒地,也未必一定要抚琴弄箫、挥毫泼墨、骚兴大发。其实,生活得写意不过就是多一份对自然的亲近,多一份发现美的眼光,多一份享受生活的浪漫情怀,多一份天真不泯的童心,多拥有一点儿有益或者无害的爱好,多一点儿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多一点儿游戏心态。生活得写意,就是让我们过一种“灵魂修养的生活”,感受一份纯净、坦荡、温馨,如此,才不辜负了生活的美好。

    生活如椅子

    在梭罗宁静的《瓦尔登湖》里,我们会找到三张散乱地放着的椅子,很简陋。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是因为梭罗的几句话:我的屋子里有三张椅子,独坐时用一张,交友用两张,社交用三张。

    “人只有一个半朋友”,一个肝胆相照的,半个能为朋友牺牲自己利益的。所以交友只需两张椅子,一张给朋友,一张给自己。社交需要三张椅子,留一张自己坐,一张给增长的知识,一张给促膝而谈的乐趣。如果还有其他的椅子,就显得多余了。有四张,想凑一个麻将桌或牌桌;如果是五张,其中一张必是“名”正襟危坐的座位,“利”也大摇大摆地走进来,跻身其间,旁若无人地坐下,跷起二郎腿。对过着纯粹内心生活的梭罗来说,这是无法忍受的。他是一个从社会结构中游离出来的原子,五张椅子会让他回到原有的生活状态。三张椅子,梭罗的需要就这么简单。

    有趣的是我们穿越历史的目光又在居里夫妇的会客厅看到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把简朴的椅子。

    居里的父亲曾经要送他们一套豪华的家具,他们拒绝了,原因很简单:有了沙发和软椅,就需要人去打扫,在这方面花费时间未免太可惜了。为了不让闲谈的客人坐下来,他们没有添置第三把椅子。

    居里夫人后来说:“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两张椅子,让他们有了事业上携手共进的伴侣;没有多余的椅子,使他们远离了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终于攀上科学的顶峰,阅尽另一种瑰丽的人生景观。

    梭罗纯粹,居里夫妇高尚,在生命的质量上都是常人无可企及的。他们都没有多余的椅子。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这句话做起来时你会发现它太抽象了。我们要从细小的事情做起,比如减掉多余的椅子,不让“身外之物”有落座的机会。椅子以舒适为标准,过于豪华,就变成一种装潢了,结果不是人坐椅子,而是椅子成为盘踞你生活的一种累赘了。

    生活如椅子,删繁就简,撤掉多余的部分,你的生活就简朴、简洁、简练而且丰富、深邃了。坐上庸俗和卑劣,就坐不下伟大和崇高;坐上虚伪和暴戾,纯真和善良就无处落座;坐上自私和冷酷,爱心和热情就无法容纳……有了多余的椅子,你就会想到与之协调的华丽房子,想到许多人苦心钻营的位子,想到那轻飘飘而又沉甸甸的票子……于是你忙忙碌碌,心情也沉甸甸的,没有了坐下来的轻松和欢乐。

    泰戈尔说,翅膀下挂着沉甸甸的金钱是飞不高远的。同样,有了多余的椅子,你不但不能飞翔,连静坐沉思的乐趣也消逝了。

    有时候我们的生活简单得只需一把椅子,供心灵坐坐。

    人生哲理

    生活其实如椅子一样简单而纯明,我们真的不需要太多的椅子。一个人的一生就那么多的精力,你去追求物欲就必定会使心灵的园地荒芜。生活因简朴简洁而丰富多彩,心灵因心无旁骛而纯净清明。

    让生活之泉涓涓不息

    生活就像是在空中抛接五只球的游戏。这五个球分别是:工作、家庭、健康、友谊和精神。将五个球同时在空中抛接,这的确是一门艺术。不久你会发现:唯有工作是一个橡皮球,掉在地上还会弹起来;而其他四个球都是玻璃的,掉在地上便会留下疤痕、裂缝或摔得粉碎。总之,不可能再恢复原样。所以我们要努力保持自己的平衡,才能把它们都在手里玩得转。

    那么该怎样去做呢?

    不要总把自己与别人比较,这样就会越看自己越不值钱。如同你的指纹一样,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不要根据别人认为重要的东西来制订自己的追求目标,而应当努力去追求自己觉得最好的东西。

    不要以为最接近自己内心的东西与生俱来,不要以为像自来水那样随时予取予求。要如同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它们。失去它们,你就会变成只有心脏而没有心灵的行尸走肉。

    不要匆匆忙忙地过一生,以至于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不是一场速度赛跑,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的旅程。

    不要耽于昨天或明天而任凭今天从指间流走。每一天只过每一天的日子,你总会享受到所有的日子。生命不是以数量而是以质量来计算的。

    如果你还可以付出,就不该轻言放弃。直到你停止努力的那一刻,什么也没有真正结束。

    不要怕承认自己并不完美,我们就是那一根脆弱的细丝相互连在一起。

    不要怕面对风险,我们都是在闯练中学会勇敢的。

    不要对自己说不可能找到爱情而就此永远关闭大门。得到爱情最快的方法是给予;失去爱情最快的方法是像对待硬币一样紧紧捂住口袋;保持爱情最好的办法是给它插上自己的翅膀。

    不要忘记,一个人最大的感情需要是得到他人的理解。

    不要害怕去学新的东西。知识没有重量,是可以随身携带的宝藏,没有人会被它压垮,而且知识越多,你的身心越是矫健。

    昨天是历史,明天是谜语,而今天是礼物,所以在英语中我们把“今天”称之为“Present”。

    人生哲理

    泰戈尔说,错过太阳时,你在哭泣,那么你也会错过星星。在生活中抗争后,哪怕满身疮痍,也该把无奈沉入心底。生活的每一个年轮,都交织着悲愁喜乐,珍藏希望、热爱生活的人,将永远得到生活的青睐。

    在生活面前

    在生活面前站着两个人,两个人都对生活不满,于是生活问他们:“你们对我期待什么?”其中一位疲倦地说道:“你本身的矛盾太残酷。这使我感到愤懑。我的理智无力理解你的真谛。在你面前,我的心灵里是一片莫名其妙的昏暗。我的意识告诉我,人是万物中最优秀的……”“你想问我要什么?”生活冷冰冰地问道。“要幸福!……为了我的幸福你必须调解我心灵里两种相矛盾的原则:一是‘我想要的’;二是‘你应该给的’。”“那你就期待你应该得到的东西吧!”生活严肃地说。“我不想成为你的牺牲品!”他愤慨地扬声说道,“我想当生活的主宰,可我现在必须俯首弯腰服从生活的法则,而受到它的重压——这是为什么?”“喂,你讲干脆点!”另外一个人说道。他站得离生活近些。可前者不理会后者的话,继续说道:“我要生活的自由,我要生活得万事如意的自由;我不愿因为义务而当他人的附属品——不管是同伴或者奴仆;我要想当什么就当什么——即使是当同伴或者奴仆,也要随我的心愿。我不愿做社会的一砖一瓦,因为社会为修建自己福利的牢笼,而把我想放哪里就随意放哪里。我是人,是生活的灵魂和理智,我应该是自由的!”“请停一下!”生活说,“你讲多了,我知道你往下还要说些什么。你想当自由的人!那好吧,你就当自由人吧!你来同我斗,你斗过了我,你就能当我的主人,我就是你的奴仆。你知道,我生性冷酷,缺乏热情,但对胜利者是恭顺的。可是需要斗过我才行!你能为自身的自由同我斗争吗?你行吗?你有足够的力量战胜我吗?你相信自己的力量吗?”

    可这个人沮丧地说:“你逼使我同你斗争,你像磨石一样,仿佛要把我的理智磨成一把利刃,可这把利刃却深深地刺进和伤害了我的心灵。”“您跟生活说话要严肃点,不要牢骚满腹。”第二个人说。

    可前者毫不理会,还继续说:“我受不了你的重压,我要休息。啊,让我尝尝幸福吧!”

    生活冷冰冰地笑了一下,问道:“你说吧,你是向我要求还是祈求?”“祈求。”那人的回答像回音那么细柔。“你祈求的样子简直像个没出息的乞丐,但是,我的可怜虫,我必须对你讲清——生活是不兴施舍的。你知道什么呢?一个自由的人,他不会向我祈求,他会自己来向我索取我的赠品……而你,只不过是你自己欲望的奴仆。只有那些奋力抛弃繁多欲望,而投身于实现一个愿望的人,才是自由的人。明白了吗?去吧!”

    他明白了,于是像狗一样地躺倒在冷酷的生活脚下,企求悄悄地享受点从生活的餐桌上扔弃的残饭剩菜。

    这时,严峻的生活把他那双冷漠的目光转向另外一个人——那人脸形粗犷,但却善良。“你祈求什么!”“我不是祈求,我是要求。”“要求什么!”“公理在哪儿?你把公理给我。其他的一切我以后再要。现在我需要公理。我长期而耐心地等待,我靠劳动生活,没有休息,没有光明。我一直在等待……相信公理总是有的!公理在哪儿呢?”

    生活无动于衷地答道:“你去夺取吧!”

    人生哲理

    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的追求与奋斗中的,不要奢望祈求或要求生活能给予你什么。生活的现实并不意味着绝望。只要认准目标,满怀热情地与生活搏斗,执著地追求自己渴望拥有的幸福,你就能成为生活的主人,就能找到生活的真理。

    从容应对生活

    人类拥有进行发明创造的资源,也只有人类才能够去进行发明创造,人类在创造中体现出无穷的价值。地球上,所有的工具和机器都只不过是人类肢体和感官的延伸。创造和发明,也是人类在飞逝的时间中把握生命的一种方式。

    岁月无价,无论一年、十年、或者是一个世纪都是值得珍惜的。就像一句古老的法语名言所说的:“上帝每时每刻都在工作。”我们一直在寻求生活的真谛,但是它却是那么深不可测,只是在重要的时刻显现。让我们摆脱生命的简单机械重复,以精神的价值去衡量宝贵的时间吧。生命不必很长,刹那间的领悟、一个微笑、一瞥惊鸿,它们才是真正的永恒。生命的顶峰和深渊就在这里。荷马说:“上帝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为人类做出了命运的安排。”

    在一些问题上,我的观点与诗人华兹华斯的见解是相同的:“生活中没有真正的幸福,只有在智慧和美德中,才能够找到快乐。”我也认同普林尼的观点:“当我们快快乐乐地做所有的事情时,生命也就在不断地延长。”我同样欣赏高尔科的见解,他说:“生命的测量尺度,就是你在演说与倾听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敏捷与聪明。”

    生活只有在充满魔力和音乐时,才是最美好的,当我们不去仔细剖析它时,才是最完美的。你必须虔诚地对待它,认真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天,而不能像一个大学教授那样不停地拷问它。世界就像是难解的谜语,它包括所有的事情,据说的、了解的、在做的。我们不能够随意地对待它,而是应该以充满和蔼的心态来迎接一切,我们必须正确地理解世界上的事物。你必须用心去倾听鸟儿的歌唱,而不是试图去辨别歌声中的名词或动词。

    当我们揭去幻想神秘的面纱,找到了岁月的意义所在,我们也就开始了真正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生存,而是对生命深层意义上的追寻。我们体会到了飞逝的时光是永存的。确实是这样,思想的源泉和思想的力量会使我们的生活漫长而没有尽头。

    有些人是根本不需要很丰富的经历的。在多年以后,他们会说,我们知道这以前的所有事情。他们爱憎分明,明辨朋友和敌人,他们也不在乎其他人的眼光,因为他们喜欢独处,喜欢享受自我;他们善于发号施令,但是却不愿意受别人的支配;他们自存、自助,他们自力更生;他们不是天才,或者是毫不介意这一点,在他们看来,天资只是一种工具,它们是一种特性,是哲学给予他们的最高名称。

    古希腊的传说中,记载着丘比特和福玻斯之争,就有力地证明了特性是超越于天资的。福玻斯向上帝挑战,说:“谁能够比阿波罗射得还远?”宙斯回答:“我能。”火星摇晃头盔里的签,阿波罗抽到第一个签。于是他张开弓箭,射向最西方。然后,宙斯站起来,大跨步走向前,说:“我应该射向哪里?已经没有剩余的空间了。”因此射手的奖章颁给了一箭未发的宙斯。

    在生活中,有三种品质是最值得人们赞叹和敬重的:

    第一种品质是大公无私。也就是对诱惑的漠然和对自身独立自主的坚持,而不受他人的影响。大公无私的人是诚恳而慷慨的,他们能够经受得起任何物质财富或个人利益的诱惑。对于所有的人来说,自爱都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不会轻易相信别人对自己的慷慨付出。但是,如果事实证明,他们因此而失去了舒适、财富和地位,那么他们又会毫不掩饰对那些本可能得到的东西的羡慕之情。

    第二种品质是力量。我们崇拜那些高屋建瓴者,他们能够揣测出人们的愿望,并且能够帮助人们去实现这些愿望;他们对朋友轻声细语,但是对敌人却是坚决反驳;他们对社会命运的把握游刃有余;在他们看来万事万物,犹如风中的云彩、母亲的幼儿,所有的这一切资本都会引领他们走向成功之路,而且会备受人们欢呼和称赞。

    第三种品质是勇气。有勇气的人不会产生恐惧,他们乐意接受困难、威胁和敌人的挑战。他们在逆境的激励下,释放出积蓄已久的能量,以烈火般的气势去战胜那些穷凶极恶的事物,然后去收获成功的喜悦,迎接宁静和丰收。

    懦弱会蒙蔽我们的眼睛,使我们看不到广阔的天空;懦弱甚至会封闭我们的思想,冻结我们的热情。畏惧是残忍的、平庸的,它会让人们变得疯狂、病态,它还会完全曲解人类的理想,使他们颠倒善恶的评价标准,让他们错误地认为最优秀的人道德败坏,是不应该存活在世上的。然后,房屋、家庭、邻居和财产,甚至财富的积累,所有这一切所带来的安全感都消失殆尽,最终毁掉了那些本来应该受到人们尊敬的人。

    真正的勇气并不是表面的浮华,不畏惧困难的人也会坦白地承认他们也有胆怯的时候。那么他们又是如何凭借自己微弱的力量来战胜险境的呢?主要就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有潜在的力量可以施展。

    如果一个人没有遭遇过苦难,并且能够有效地克服它们,那么他就还没有学会如何来生活。我并不是对现实进行刻意的夸张,也不是让人们去模仿他人的勇气。事实上,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勇气是无法模仿的。

    如果你怀疑世间的一切,那么就会对外界事物完全没有信心,那么你就应当勇敢一些,因为对你来说,一切都是无足轻重的。

    我们在物质、思想和道德中都相信命运的存在。在日常生活中,在观念和个性中也都有各自的范围或限制,就像命运也有它的统治者一样,也同样存在着限制它的极限。这种极限从上面看和从下面看是完全不同的,从里面看和从外面看也是有所不同的。因为,虽然命运是极其广阔的,是如此富有力量的,那么在现实的世界中,极其广阔就是一个事实。而如果命运有着极限的力量,那么,极限的力量迟早将会反对命运的安排。

    对于人类来说,即使是在命运的统辖之下,自由也是必不可少的,哪怕是抛弃生命也在所不惜。而如果想获得自由,那么就必须首先拥有道德。精神上的力量是拒绝被分析的,然而我们却能够用一个可以看见那些事实的知觉来感知它。当强烈的意志出现的时候,它通常是起因于组织的某个个体,就像身体的整个能源和思想都在向一个方向流动。

    智力不相信命运的安排。如果你在命运的边上发现了你自己,而且说自己已经把握了命运,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命运的一部分就是人类的自由。

    在我们的一生中,命运是不可预料的因素。行驶在大海中的轮船一旦解体,水手就会像灰尘一样渺小。但是,只要你学习游泳,善于劈波斩浪,锻炼出健壮体魄,你的命运也就会因此而改变。

    人生哲理

    生活并不是笔直通畅的走廊,让我们轻松自在地在其中旅行。生活是一座迷宫,我们必须从中找到自己的出路。我们时常会陷入迷茫,在死胡同中搜寻。但只要我们始终深信不疑,有一扇门就会向我们打开,它或许不是我们曾经想到的那一扇门,但我们最终会发现,它是一扇有益之门。

    路的旁边也是路

    老和尚问小沙弥:“如果你进一步则死,退一步则亡,你应该怎么办?”小沙弥毫不犹豫地说:“我往旁边去。”

    往旁边去!是那样地显而易见。这种生活中的简单道理我们谁都懂得,但在生活的过程中,却又常常容易被一些人忘记。每当看到或听到某某人因高考落榜而割腕,因恋爱失败而上吊,因家庭变故而卧轨,因生意赔本而跳楼,因仕途无望而投河等悲剧的时候,我心里总是阵阵作痛,为他们可惜、可悲、可叹,难道这些人的智慧连小沙弥都不如吗?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天无绝人之路”,说得很有道理。人生的路很长,但选择也很多。为环境所迫,为条件所困,为生活所累,为情感所惑……有些事情我们是无法改变的。但是,当我们不能改变全部时,却有可能改变局部。生活中,我们有时在一条路上不断地行走,走久了,走累了,走厌了的时候,有可能觉得脚下的路越走越狭窄,甚至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地步,再没有勇气继续往前迈动步子。实际上,不是路太狭窄了,而是我们的眼光太狭窄了。其实,许多时候堵死我们的不是路,而是我们自己狭隘的心态逼得自己无路可走。

    记得一位哲人说,一个人如果不能追赶太阳,就应该选择月亮。当我们在原来的道路上不能进退的时候,学会正视现实,做一些必要的妥协,往旁边跨上几步,就会出现无数条路,而且条条都是全新的路,并且最终会引领我们走向新的希望。只要自己的理想不以个人为中心,渺小,短浅;只要自己的眼光不过于窄小,眼皮不过于厚重,抬不起来,看不清远方;只要自己的认识不过于肤浅,懂得人生有顺境逆境,有成功失败,有祸福得失。那么,即使自己不能拥有花的高贵,也能拥有果的甜美。

    罗马一位很有成就的女服装批发商,在回忆她的成功时,总是忘不了父亲在她几乎走向绝境时给予她的警醒:

    父亲带着我,离开罗马的家,来到市郊一个小镇,爬上一座高高的教堂塔顶。我心里暗自嘀咕:领我上这儿来干什么呢?

    “往下瞧瞧吧,伊尔沙!”父亲说道。

    我鼓足最大的勇气,朝脚底下看去。只见星罗棋布的村庄环抱着罗马,如蛛网般交叉扭曲的马路,条条都通往罗马。

    “好好瞧瞧吧,亲爱的孩子。”父亲慈祥地接着说:“你看,通往罗马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达不到目的地,你就走另一条路试试!”

    于是,聪明的女儿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在以后的道路上不断走出新境界,创造新生活。

    也许这就是那句著名警言“条条大道通罗马”的一个翻版。但不管怎么说,它的确向我们揭示了一条深奥的人生哲理。

    人生之旅,有我们想象不到的许多复杂。我们不喜欢龌龊,不喜欢阴暗,不喜欢一切阻挡人生道路的种种障碍,可能也无法改变。然而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走向,往旁边去,通过迂回前进的方式,走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地。因为,路的旁边也是路。

    人生哲理

    生活中,我们在一条路上不停地走,总觉得自己把路走绝了,再不能走出一片新的天地,再不会有更大的成就。实际上,路的旁边也是路。可能我们一生注定只能奔赴一个方向,如果总是沿着那条老路前进,当然有把路走烦、走厌、走绝的时候。如果你试着往旁边跨几步,就发现无数条路,而且条条都是全新的路。事实上,更多的时候,我们在人生路上走得不好,不是路太狭窄了,而是我们的眼光太狭窄了,所以,最后堵死我们的不是路,而是我们自己。

    培养一种业余爱好

    人一定要有一种爱好,那种只为事物本身所吸引的爱好,那样生活才会有乐趣。本文从现实出发,对世人进行定位、分类,探求人们工作、生活真正快乐的源头所在。

    下面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给我们的忠告。

    美国一位天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忧虑是一阵情感的冲动,意识一旦陷入某种状态,这种状态将很难被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与意识去抗争是徒劳的。意志力越强,这种抗争越显得徒劳无益。这时,唯一的解决办法只能是悄悄地渗入某种新的东西,来分散注意力。如果这种新的东西选择恰当,而且确实能激起你对另一领域的兴趣,渐渐地而且经常是非常迅速的,你过分紧张的情绪就会缓解,你又开始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因此,对一个公众人物来说,培养一种业余爱好、一种新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但这不是一件一朝一夕或凭一时的意气就能一蹴而就的事情。这种替代忧虑的心理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的种子必须精挑细选,然后播撒到肥沃的土壤里,要想得到子粒饱满、需要时随手可摘的果实,还必须对它细心呵护。

    要想真正地快乐,而且每次都能真正奏效,一个人必须有两种或三种业余爱好,并且必须是真正的业余爱好。一个人到了晚年才说要培养这种或那种兴趣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这种尝试只能是更加增加大脑的压力。一个人可能具有与他日常工作无关的大量的知识,但这些知识并无助于他减轻心理压力。随心所欲做你所喜欢的工作不会有助于减轻你的心理压力,而是你必须设法喜欢你目前所做的工作。

    大致来说,人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人是累死,第二类人是愁死,第三类人是烦死。体力劳动者经过一周的辛勤劳动已经筋疲力尽,再让他们在周六下午踢足球或打棒球无助于消除他们的疲劳。对那些为一些大事已经连续工作或烦恼了六天的政治家、专业人员或工商界人士来说,在周末的时候让他们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烦恼费神,也不会使他们的身心放松。对于那些不幸的人,那些可以随意发号施令,那些随心所欲、无所不能的人,新的乐趣、新的喜悦对他们来说是无所谓的事情。他们狂乱地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想通过不断换地方这种方式来摆脱烦恼,这是徒劳的。对他们来说,条例、规矩是他们最有希望摆脱烦恼的办法。

    也可以说,理智、勤奋、有才能的人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人是工作与娱乐泾渭分明,第二类人是工作、娱乐合二为一。大多数的人都属于前者。他们有他们的报酬。长时间在办公室或工厂的辛勤劳作不仅使他们得到了维持生命的薪水,而且培养了他们追求快乐的强烈愿望,即使仅仅是那些最简单、最朴实的形式。然而命运女神所偏爱的却是第二类人。他们的生活自然、和谐。对他们来说,工作时间永远都不够长。每一天都是假期,法定假期到来时,他们不愿休假,认为这是强行中断了他们精彩的假期。然而,这两类人都必须改变一下他们的观点,调整一下气氛,转移一下奋斗的方向。

    事实上,或许那些以工作为乐的人正是那些最需要通过一种兴趣或爱好使自己适时忘记自己工作的人。

    人生哲理

    “活着真累”,“活着太痛苦了”,这是时下很多人的感慨。的确,活着有太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金融危机下工作不好找,每月的房贷要还,孩子的择校费还没有着落,生病的老人急需帮手护理……但是,如果我们懂得享受生活、懂得追求自我,就会活得轻松、活得愉快、活得幸福。

    简单生活

    丽莎·茵·普兰特,原是美国一名律师,由于厌倦现代社会步调纷乱的生活,于1993年放弃律师职业,投入于简单生活研究和实践中,并与其同仁创办《简单生活》月刊,被誉为“21世纪的新生活导师”。以下,就是她为我们指明的“简单生活”。

    幸福是什么?在我看来,幸福来源于“简单生活”。文明只是外在的依托,成功、财富只是外在的荣光,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发现真实独特的自我、保持心灵的宁静。

    有人问我,“简单生活”是否意味着苦行僧般的清苦生活,辞去待遇优厚的工作,靠微薄的存款过活并清心寡欲?这是对“简单生活”的误解。“简单”意味着“悠闲”,仅此而已。高额的存款,如果你喜欢,那就不要失去,重要的是要做到收支平衡,不要让金钱给你带来焦虑。无论是中产阶级还是收入微薄的退休工人,都可以生活得尽量悠闲、舒适,在过“简单生活”这一点上人人平等。这个时代,不是人人都必须像梭罗一样带上一把斧子走进森林,才能获得平静安逸的感觉。关键是我们对待生活的方式,是我们是否愿意抵制媒体、商业向我们大力促销的“财富中心论”,是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挖掘与发展生命的热情、真实和意义。

    简单是平息外部无休无止的喧嚣,回归内在自我的唯一途径。当我们为拥有一幢豪华别墅、一辆漂亮小汽车而加班加点地拼命工作,每天晚上在电视机前疲惫地倒下;或者是为了一次小小的晋升,而默默忍受上司苛刻的指责并一年到头赔尽笑脸;为了无休无止的约会精心装扮、强颜欢笑,到头来回家面对的只是一个孤独苍白的自己的时候,我们真该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它们真的那么重要吗?

    简单的好处在于:也许我没有海滨前华丽的别墅,而只是租了一套干净漂亮的公寓,这样我就能节省一大笔钱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旅行或者是买下梦想已久的摄影机。我再也用不着在上司面前唯唯诺诺,我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晋升并不是唯一能证明自己的方式,很多人从事半日制工作或者是自由职业,这样他们就有更多的时间由自己支配。如果我不是那么忙,能推去那些不必要的应酬,我将可以和家人、朋友交谈,分享一个美妙的晚上。

    我们总是把拥有物质的多少、外表形象的好坏看得过于重要,用金钱、精力和时间换取一种有目共睹的优越生活,却没有察觉自己的内心在一天天枯萎。事实上,只有真实的自我才能让人真正地容光焕发,当你只为内在的自己而活,并不在乎外在的虚荣,幸福感才会润泽你干枯的心灵,就如同雨露滋润干涸的土地。

    我们需求得越少,得到的自由就越多。正如梭罗所说:“大多数豪华的生活以及许多所谓的舒适的生活,不仅不是必不可少的,反而是人类进步的障碍。对于豪华和舒适,有识之士更愿过比穷人还要简单和粗陋的生活。”简朴、单纯的生活有利于清除物质与生命本质之间的樊篱。为了认清它,我们必须从清除嘈杂声和琐事开始,认清我们生活中出现的一切。哪些是我们必须拥有的,哪些是必须丢弃的。

    多一分舒畅,少一分焦虑;多一分真实,少一分虚假;多一分快乐,少一分悲苦,这就是简单生活所追求的目标。外界生活的简朴将带给我们内心世界的丰富,我们将发现新生活在面前敞开,我们将变得更敏锐,能真正深入、透彻地体验和理解自己的生活,我们将为每一次日出、草木无声的生长而欣喜不已,我们将重新向自己喜爱的人们敞开心扉,表现真实的自然,热情地置身于家人、朋友之中,彼此关心,分享喜悦,真诚以对。那时我们将发现不能接近他人,因隔阂而不能相互沟通,不过是匆忙、疲惫造成的假象。只有当我们轻松下来,开始悠闲的生活才能体验亲密和谐、友爱无间。我们将不是在生活的表面游荡不定,而是深入进去,聆听生活本质的呼唤,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人生哲理

    简单生活不是吝啬,也不是“苦行僧”,简单未必回归田园,简单也不是无所事事,简单是回到心灵的单纯明净与精神的轻松愉快中。简单生活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呈现的真实自我,过上目标明确的生活,是一种丰富、健康、和谐、悠闲的生活方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