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木易原来不叫这个名字。
余木易这个名字因了一场大水,因了一个人。
那场大水在中国灾难史上很有名气,关键词是:1932年,哈尔滨,大洪水。
那个人,杨毅。
1932年7月,连续降雨二十七天之后,松花江水以摧枯拉朽之势荡涤哈尔滨城,东方小巴黎转眼之间变成人间地狱,洪水在市区翻起十几米高的浊浪,昔日车水马龙的街道浮起一只只载满人和物的船。
就在这个当口,二十岁的杨毅独自一人出发了,他腰里缠着地下组织的十几根金条,背上背着足有几十斤重的机密文件。杨毅是个谨慎而周密的人,他在包扎文件的布包袱外面又仔细地包了一层油布,预防雨水和洪水损毁文件。他现在按组织的命令转移。为了安全和快速到达目的地,他不惜用一根金条的重价雇到一只小船,但是,他没有按预定路线行动,他要救他的恋人。
杨毅相信自己可以把两件事一起做好,是的他很自信,他总是能够从容地做好所有的事情。但是沿途的情势如不可抗拒的力量改变了他。不断有房屋坍塌陷入洪水中,发出连绵的凄惨沉闷的声音,随后,哭天抢地的呼告不绝于耳,让他焦虑不安。这个英俊的小伙子不由自主地搭救落难的人,小船很快坐满了。船夫一边卖力划,一边大声抱怨:再他妈救一个,咱们全完蛋!
船行到道外三道街时,一处三层的楼房已经坍塌了一半,像一只遭遇风暴的巨帆,斜插在汹涌的波涛中,摇摇欲坠。看着这一切,船上挤在一起的人们默默无语。突然有人惊呼,三楼唯一残存的阳台上有一位少女,木像一样站在那儿一动不动!那显然是个女学生,梳齐耳短发,穿一套海军式样的学生服,驼领和领带迎风飘舞,她脸色苍白,却用双手紧紧按住舞动的裙袂。
杨毅厉声呵斥船夫逼他靠近危楼,不用船夫说他知道小船已经不能再承受一点重量,而同样地,危楼也不再给人更多的思考时间,发出吱吱咯咯的警告,并不时落下砖头瓦块。杨毅端立船头,毅然除下腰间的金条毫不犹豫地抛到水中,又解下文件包袱,撕下外层的防湿油布,把几十斤重的文件沉到水下。他脸上决绝的表情震慑了船夫和船上所有的人,小船奋力划到阳台下面,但是少女似乎看不到也听不到,任船上的人喊破嗓子,她始终呆若木鸡。杨毅跳入水中,泅进二楼窗户,从倒塌的楼梯堆上爬到了三楼,他双臂流着鲜血,奔向他的恋人,他抱起她,从高高的阳台上跳落下去。
小船刚刚逃出危楼的阴影,“轰隆”一声一团烟雾腾起,危楼完全陷落,一股巨浪把小船一下子推出几十米远。
一船人重生。
一座城市倾覆。
一个年轻男人的命运在这一刻悄然改变。
一个十六岁的少女从此把心爱人的姓氏镶嵌在自己的名字里,在今后几十年风风雨雨中又把他们的爱情镌刻在心上。
后记:小文写好后我给老太太念,老太太一头白发,却仍然活泼可爱,她俯在老爷子的耳朵上大声说:心肝儿!石榴这孩子写我们年轻时候的事呢,你为我丢了老革命的资历,遭了很多罪,后悔不后悔?九十七岁的老爷子一辈子经历无数坎坷,仍是一脸笃定的安详。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