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明:一项跨文化研究-注释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肖昶、冯棠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第23页。

    [2]Raymond Williams, Culture and Societ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8, p.23.

    [3]A.L.Kroeber and Clyde Kluckhohn, Culture: 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Cambridge, Mass.: the Museum, 1952.

    [4]参见Edoward B.Taylor, Primitive Culture: Researches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Mythology, Philosophy, Religion, Language, Art, and Custom, Vol.1, London: Murray, 1920(6th Edition), Chapter 1 and 2。

    [5]〔德〕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第一卷),王佩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第61页。

    [6]18世纪初,英国合并苏格兰后,苏格兰的民法开始与英国的普通法融合起来,产生了“文明”这个词,指法律或审判。1755年,《英国语言辞典》对文明做了解释,指民法专家或罗马法教授。但是,这种含义显然与现代意义上的“文明”相差甚远。直到18世纪后半叶,启蒙思想家在抨击中世纪的黑暗统治时,使用了“文明”一词,与“野蛮”相对,其“法律”上的意义降为第二位,“文明”开始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文明含义。米拉波侯爵在其名著《人类之友》一书里将“文明”一词引进政治学中,他认为文明不仅是一种状态,还指一种行为。埃利亚斯据此认为,“由‘文明化’这一动词发展而成的‘文明’概念第一次在文学作品中的出现是在18世纪60年代老年米拉波的著作中”。而“在‘文明’概念形成和流行之前,‘礼貌’与‘有教养的’这两个概念具有与之相同的作用”。(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第102~103页)

    [7]在中国,“文化”与“文明”概念都出现得非常早。《尚书·舜典》中就有“睿哲文明”的说法,《易经·乾卦》中有“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的说法,孔颖达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在我国典籍中,“文化”一词源于《周易·贲卦》中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西汉文学家刘向最早合用“文化”二字,他说:“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不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这里,文化主要指人的道德伦常,是与武力镇压相对应的“文德教化”。

    [8]〔法〕基佐:《欧洲文明史》,程洪逵、沅芷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10、12页。

    [9]〔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北京编译社译,商务印书馆,1959,第30页。

    [10]〔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第43页。

    [11]一般认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主要有三个标志,即文字、青铜器和城市。

    [12]〔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27页。

    [13]〔法〕基佐:《欧洲文明史》,第7~8页。

    [14]〔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修订插图本),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5]〔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肖昶、冯棠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6]〔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

    [17]Michael Brint, A Genealogy of Political Culture,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1.

    [18]朱日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及其特点》,《政治学研究》1987年第6期。

    [19]戚珩:《政治文化结构剖析》,《政治学研究》1988年第4期。

    [20]徐大同:《政治文化的多样性与政治文化的民族性》,《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21]马庆钰:《中国政治文化论纲》,《理论学刊》2002年第6期。

    [22]〔美〕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马殿君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第15页。

    [23]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Social Science, New York: Macmillan Co.and the Free Press, 1961, Vol.12, p.218.

    [24]〔美〕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第29页。

    [25]〔英〕亚当·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第226页。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238页。

    [27]肖君和:《关于社会政治文明的思考》,《学术研究》1986年第4期;范贤超、周建平:《政治文明初探》,《学术研究》1986年第5期;邹永图:《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探索》,《学术研究》1987年第4期。

    [28]冯举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西南财经学院出版社,1990。

    [29]蒲国:《国内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综述》,《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9期。

    [30]《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第504页。(作者:曹文光、阎连珠)

    [31]虞崇胜:《浅议政治文明建设》,《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值得注意的是,在后来的一篇文章中作者对此进行了一点修改,认为“政治文明,从静态的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程中所取得的全部进步∙∙政治成果”。(虞崇胜:《政治文明概念辨析》,《理论前沿》2004年第4期)

    [32]郑惠:《政治文明:涵义、特征与战略目标》,《政治学研究》2002年第3期。

    [33]《圣西门选集》(第2卷),王燕生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第188页。

    [34]刘李胜:《制度文明论》,北京出版社,1998,第38页。

    [35]《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第504页。

    [36]刘德厚:《论精神领域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问题》,《武汉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37]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三维结构》,《社会科学》2002年第12期。

    [38]郑玉兰:《“政治文明”与“制度文明”辨析》,《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

    [39]汪进元:《政治文明与宪政的关系》,《中国法学》2003年第6期。

    [40]黄卫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4期。

    [41]钟会兵:《论政治文明的有机构成》,《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8期。

    [42]殷啸虎、张海斌:《政治文明与宪政文明关系论纲》,《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43]冯举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10~12页。

    [44]冯举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10~12页。

    [45]金太军:《政治文明解析与度量》,《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4期。

    [46]李景鹏:《政治发展与政治文明》,《学习时报》2002年10月2日第4版。

    [47]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3,第13页。

    [48]〔美〕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刘晓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第331页。

    [49]〔德〕罗曼·赫尔佐克:《古代的国家——起源和统治形式》,赵蓉恒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6页。

    [50]〔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第285页。

    [5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第70页。

    [52]〔奥〕威尔海姆·赖希:《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

    [53]〔美〕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徐湘林译,华夏出版社,1989,第545~546页。

    [54]转引自殷陆君编译《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第4页。

    [55]〔美〕威尔·杜兰特:《探索的思想》,朱安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第28页。

    [56]〔美〕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第145、141页。

    [57]〔美〕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第244页。

    [58]转引自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莫里森编《文化的重要作用》,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 2002,前言第3页。

    [59]不过,在我们看来,“现代政治文明”是一个正面词语,原因不在于“现代”,而在于“文明”。

    [60]〔德〕哈贝马斯:《现代性——未完成的工程》,见汪民安等编《现代性基本读本》(上册),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第108页。

    [61]〔美〕 C.E. 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景跃进、张静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第5页。

    [62]〔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1998,第16页。

    [63]〔美〕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导言》,旷新年、王爱松译,《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4期。

    [64]〔美〕亨廷顿:《导致变化的变化:现代化、发展和政治》,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第54页。

    [65]当然,这绝非首要的标志,更不是唯一的标志。

    [66]〔美〕肯尼斯·米诺格:《当代学术入门:政治学》,龚人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第2页。

    [67]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63页。

    [68]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7,第22页。

    [69]〔德〕韦伯:《经济与社会》(上),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第248页。

    [70]〔美〕彼得·布劳、马歇尔·梅耶:《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马戎等译,学林出版社,2001,第8页。

    [71]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上海三联书店,1988,第318~319页。

    [72]〔日〕宫泽俊义:《宪法》(2),东京有斐阁,1974,第78~79页。

    [73]本章没有将自由作为现代政治文明的精神特征之一专门加以论述,这并不是说自由不重要,而是认为自由贯穿于其他所有特征之中,尤其是权利本位之中。

    [74]〔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第621页。

    [75]〔法〕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第674~675页。

    [76]〔美〕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第385页。

    [77]《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第766页。

    [78]〔德〕哈贝马斯:《我们何时应该宽容——关于世界观、价值和理论的竞争》,章国锋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1期。

    [79]〔法〕吉兰·瓦特洛(GhislainWaterlot):《人权与宽容的命运》,新慰译,《第欧根尼》(中文版)1998年第2期。

    [80]〔美〕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第110~112页。

    [81]〔美〕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顾昕、朱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第1页。

    [82]〔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1988,第183页。

    [83]在西方发达的民主国家内部,已经基本实现了和平。

    [84]〔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第1页。

    [85]〔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第4~5页。

    [86]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第154页。

    [87]E.E.Schattschneider, Party Government, New York: Rinehart & Winston, 1942, p.1.

    [88]〔英〕悉尼·胡克:《理性、社会神话和民主》,金克、徐崇温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第291页。

    [89]转引自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第288页。

    [90]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199页。

    [91]J.Raz, The Authority of law: Essays on Law and Morality, Clarendon Press, 1979, p.214.

    [92]〔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冯兴元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第73页。

    [93]《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82,第116页。

    [94]《牛津法律大辞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第790页。

    [95]〔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第207~208页。

    [96]〔美〕约翰·菲尼斯:《自然法与自然权利》,董娇娇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第218页。

    [97]〔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第154页。

    [98]〔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侯健、范亚峰译,商务印书馆,2001,第342页。

    [99]〔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第156页。

    [100]《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732页。

    [101]许崇德:《社会主义宪政不平凡的历程》,《中国法学》1994年第5期。

    [102]〔美〕斯蒂·M.格里芬:《美国宪政:从理论到政治生活》,《法学论丛》1992年第3期。

    [103]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市场社会与公共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第41页。

    [104]刘军宁编《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第162页。

    [105]蔡定剑:《中国宪政运动》,见刘海年、李林、托马斯·弗莱纳编《人权与宪政》,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第38页。

    [106]童之伟:《法权与宪政》,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第560页。

    [107]李龙:《宪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第114页。

    [108]郭道晖:《宪政简论》,《法学杂志》1993年第5期;李步云编《宪法比较研究文集》(二),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3,第2页。

    [109]〔美〕扎卡里亚:《非自由民主政体的崛起》,《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8年第10期。不过,香港并非独立的政治实体。在它的法律背后,曾经有英国法律,后有中国大陆法律的权威。

    [110]〔美〕路易斯·亨金:《宪政·民主·对外事务》,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第136页。

    [111]姜明安:《政治文明与宪政的辩证关系》,《团结》2003年第3期。

    [112]殷啸虎、张海斌:《政治文明与宪政文明关系论纲》,《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113]〔美〕达尔:《论民主》,林猛、李柏光译,商务印书馆,1999,第140页。

    [114]《圣西门选集》(第2卷),王燕生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第188页。

    [115]〔美〕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第322页。

    [116]〔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290页。

    [117]〔俄〕卡缅斯卡娅:《美国的政治文化》(下),《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4年第2期。

    [118]〔美〕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19]北晨:《当代文化人类学概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第283页。

    [120]〔美〕博厄斯:《人类学与现代生活》,刘莎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第5页。

    [121]〔法〕基佐:《欧洲文明史》,第5页。

    [1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第82页。

    [1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5页。

    [124]〔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27页。

    [125]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第225页。

    [126]〔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27页。

    [127]桑玉成:《现代政治文明的源起及其演进》,《文汇报》2003年12月18日。

    [128]〔美〕罗伯特·路威:《文明与野蛮》,吕叔湘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译者序言。

    [1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21页。

    [130]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多样性》,《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31]〔法〕基佐:《欧洲文明史》,第28页。

    [132]马庆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发展逻辑》,《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2期。

    [133]〔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29页。

    [134]〔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135页。

    [135]〔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31页。

    [136]〔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第270~271页。

    [137]〔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第326页。

    [138]〔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第327页。

    [139]〔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第275页。

    [140]〔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第93页。

    [14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374页。

    [142]〔美〕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徐式谷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143]〔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第150页。

    [144]〔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第332~335页。

    [145]〔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400页。

    [146]〔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第358页。

    [147]〔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第383页。

    [148]〔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第275页。

    [149]〔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40页。

    [150]〔美〕亨廷顿:《第三波》,序第3页。

    [151]〔美〕李普塞特:《政治人》,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第27页。

    [152]〔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39页。

    [15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第354页。

    [154]〔法〕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何兆武、何冰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第101~103页。

    [15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第81~82页。

    [15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93页。

    [15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第197页。

    [1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5,第892页。

    [159]〔美〕亨廷顿:《第三波》,第68页。

    [160]〔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第41~42页。

    [16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0,第197页。

    [162]〔德〕赫尔佐克:《古代的国家——起源和统治形式》,赵蓉恒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6页。

    [163]Elman R'Service, Primitive Social Organiztion: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62.

    [164]张光直:《中国青铜器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第49~54页。

    [165]谢维扬:《中国国家形成过程中的酋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5期;另参见《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166]杨阳:《论中国国家的生成路径及其影响》,《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3期。

    [167]杨阳:《论中国国家的生成路径及其影响》,《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3期。

    [168]汤因比:《历史研究》(上册),刘北成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第132页。

    [169]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第26~27页。

    [170]〔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176页。

    [171]葛荃:《比类逻辑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思维特点析论》,《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72]丛日云:《“一”与“多”:中西政治文化的两种个性》,《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1997。

    [173]〔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三联书店,1987,第15~16页。

    [174]〔英〕汤因比:《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荀春生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第354页。

    [175]〔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42页。

    [176]〔美〕彼得·贝格尔:《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高师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第120页。

    [177]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第4页。

    [178]丛日云:《在上帝与恺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179]〔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第376页。

    [180]Kenneth A.Bollen,“Political Democracy and the Timing of Development”, i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79, Vol.44, No.4, p.583.

    [181]〔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第333页。

    [182]〔俄〕卡缅斯卡亚:《美国的政治文化》(上),《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4年第1期。

    [183]值得注意的是,托克维尔认为,“把天主教视为民主的天然敌人,那是一个错误”。在他看来,以爱尔兰的天主教移民为主体的美国天主教徒,“在美国形成了一个最共和和最民主的阶级”。[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第333页]虽然我们不应该迷信托克维尔的论断,但它至少说明,对天主教的评价也许应该更审慎一些。

    [184]亨廷顿:《第三波》,第86页。

    [185]亨廷顿:《第三波》,第94页。

    [186]Feliccian Foy编《天主教年鉴(1988)》,第34页。转引自高歌《东欧国家的政治转轨》,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第204页。

    [187]Paul G. Lewis,“Theories of Democratization and Patterns of Regime Change in Eastern Europe”, in Communiet Studies and Politics, Volume 13, No.1, 1997.

    [188]〔美〕亨廷顿:《西方文明:独特,但并不普遍》,徐漪译,《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7年第6期。

    [189]〔法〕基佐:《欧洲文明史》,第25页。

    [190]〔美〕李普塞特:《政治人》,第27页。

    [191]日耳曼雇佣兵可能是一个例外,因为他们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还未进入国家状态。

    [192]〔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30页。

    [193]〔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上),第14页。

    [194]〔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上),第16页。

    [195]〔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146页。

    [196]美国支持右翼专制政权,一是因为它在冷战时代奉行“我的敌人的敌人是我的朋友”的原则,以右翼抵制亲苏的左翼;二是右翼政权往往比左翼政权有较多的自由,较容易实现向自由民主的过渡。

    [19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78页。

    [198]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第121页。

    [199]〔美〕亨廷顿:《导致变化的变化:现代化、发展和政治》,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第54页。

    [200]〔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9,第28~32页。

    [201]〔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32页。

    [202]〔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311页。

    [203]〔法〕基佐:《欧洲文明史》,第245~246页。

    [204]〔美〕亨廷顿:《西方文明:独特,但并不普遍》,《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7年第6期。

    [205]〔法〕基佐:《欧洲文明史》,第27页。

    [206]〔法〕基佐:《欧洲文明史》,第25~27页。

    [207]丛日云:《当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第27页。

    [208]详见本书第二编。

    [209]〔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崔妙因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第256页。

    [210]〔美〕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黄辉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第3页。

    [211]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第352页。

    [212]R.W.Carlyle and A.J.Carlyle, A History of Medieval Political Theory in the West, New York:Barners& Noble, Inc., Vol.5, p.474.

    [213]〔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第9~13页。

    [214]不过,伯尔曼的观点也受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和挑战。参见彭小瑜《教会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第22~29页。

    [215]〔英〕马丁·洛克林:《公法与政治理论》,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02,第12页。持这一观点的代表性著作是约翰·米勒(JohnMillar)的《从历史的观点看英国政府》(AnHistor-icalViewoftheEnglishGovernment)。

    [216]参见本书第二部分第五章。

    [21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日知等译,商务印书馆,1987,第八章第五节。

    [218]周穗明等:《现代化:历史、理论与反思——兼论西方左翼的现代化批判》,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第189页。

    [219]〔英〕霍布斯鲍姆、兰格:《传统的发明》,顾杭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

    [220]必须说明的是,这并不意味着西方文化优越而其他文化低劣,更不意味着西方民族比其他民族优越。因为衡量一种文化可以有多种向度,这里只是比较了其中一个方面而已,而且,“现代”与“传统”不一定代表着“进步”与“落后”,所以是否适应现代政治文明并不代表一种文化的优劣。

    [221]吴云贵等:《近现代伊斯兰教思潮与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第3~11页。

    [222]曲洪:《当代中东政治伊斯兰:观察与思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第29~35页。

    [223]A.K.Brohi,“The Nature of Islamic Law and the Concept of Human Rights”, in Human Rights in Ialam, Report of a Seminar Held in Kuwait, December, 1980, p.48.

    [224]A.K.Brohi,“Islam and Human Rights”, in PLD Lahore, Vol.28, 1976, p.150.

    [225]Abdul Aziz Said,“Precept and Practice of Human in Islam”, in Universal Human Rights, Vol.1, 1979, p.73.

    [226]Cherif Bassiouni,“Sources or Islamic Law and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in The Islamic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New York, 1982, pp.13-14.

    [227]转引自〔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117页。

    [228]〔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117页。

    [229]Paul G'Lewis,“Theories of Democratization and Patterns of Regime Change in Eastern Europe”, in Communiet Studies and Politics, Vol.13, No.1, March, 1997.

    [230]〔俄〕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雷永生、邱守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第2页。

    [231]〔俄〕别尔嘉耶夫:《俄罗斯的命运》,汪剑钊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第3页。

    [232]〔俄〕弗兰克:《俄国革命的宗教历史意义》,〔俄〕索洛维约夫等:《俄罗斯思想》,贾泽林、李树柏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第304页。

    [233]〔俄〕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第143页。

    [234]〔俄〕别尔嘉耶夫:《俄罗斯的命运》,第6~7页。

    [235]〔俄〕别尔嘉耶夫:《俄罗斯的命运》,第15页。

    [236]〔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496页。

    [237]转引自〔美〕劳伦斯·哈里森(LawrenceE.Harrison)《文化至关重要──价值观怎样影响了拉美的欠发达》,宋林峰译,?id=1151。

    [238]必须说明的是,在这里,过早的殖民时间反而成了一个劣势。由于对拉丁美洲的殖民比北美的殖民早一个世纪,这使得登上北美土地的英国殖民主义者比此前到达南美的西班牙、葡萄牙殖民主义者要具有更多的现代精神。

    [239]与北美相比,拉美各国获得独立的时间要晚得多,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240]Claudio Vliz, The Centralist Tradition of Latin America,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0, p.165.

    [241]像古代大多数民族一样,印第安人的文化传统本来就尊重秩序、尊重权威,认为人世间的等级出自神意。

    [242]参见本书第十三章《拉丁美洲传统文化与现代政治文明》。

    [243]参见刘新民《拉丁美洲的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拉丁美洲研究》1991年第5期。

    [244]Charles Anderson, Politics and Economic Change in Latin America, Princeton, NJ: Van Nostrand, 1967.

    [245]〔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418页。

    [246]参见本书第十三章《拉丁美洲传统文化与现代政治文明》。

    [247]〔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154页。

    [248]〔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138页。

    [249]〔美〕戴维·拉姆:《非洲人》,张理初、沈志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第47页。

    [250]〔美〕戴维·拉姆:《非洲人》,第17页。

    [251]参见本书第十三章《拉丁美洲传统文化与现代政治文明》。

    [252]〔美〕戴维·拉姆:《非洲人》,第296页。

    [253]〔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154页。

    [254]See Daniel T'Osabu-Kle, Compatible Cultural Democracy: The Key to Development in Africa,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0, pp.96-99.

    [255]参见本书第十三章《拉丁美洲传统文化与现代政治文明》。

    [256]〔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146、150页。

    [257]〔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265页。

    [258]〔日〕依田熹家:《日中两国现代化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第183~210页。

    [259]任志安:《中日两国政治文化比较研究:意义、图式和框架》,《日本学刊》1999年第3期。

    [260]蒋立峰:《中日关系三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第28页。

    [261]〔日〕福永法源:《法源人生讲谈录》,二十世纪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委员会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第159页。

    [262]《宪法十七条》,又名《十七条宪法》,是日本在推古天皇12年(604年)所制定的17条条文,相传是由圣德太子制定的。它主要是针对官僚和贵族的道德规范和一些佛教的思想,是迄今所知日本法制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典,但并非现代法律意义上的宪法。

    [263]蒋立峰:《日本政治概论》,东方出版社,1995,附录,第475页。

    [264]转引自韩东育:《儒学的宗教化与帝国日本》,《读书》2004年第8期。

    [265]任志安:《中日两国政治文化比较研究:意义、图式和框架》,《日本学刊》1999年第3期。

    [266]〔日〕井上清:《日本历史》(上册),天津市历史研究所译校,天津人民出版社,1974,第152~153页。

    [267]参见娄贵书《日本封建时代的地方自治权》,《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268]打开日本国门的西方列强是美国而非葡萄牙、西班牙等老牌殖民国家,这对日本的态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26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67页。

    [270]〔美〕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第41页。

    [271]亢升、李延长:《印度政治文化发展综述及研究意义》,《理论导刊》2003年第7期。

    [272]尚会鹏:《文化传统与西方式政治制度在印度的确立》,《南亚研究》1994年第2期。

    [273]王立新:《印度农民政治文化变迁和现代民族运动的兴起》,《史学月刊》2004年第12期。

    [274]从世界范围来看,英国治理殖民地的方式,使其殖民地比较容易走向民主。

    [275]当然,对西方式政治制度的顺应同对殖民统治的顺应不是一回事。英国人的殖民统治遭到印度人民的强烈反抗,高涨的民族独立运动不断打击并最终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但除了少数提倡复古倒退者(如圣雄甘地)外,其他的反对的只是“英国的统治”,而不是英国人确立的西方式政治制度本身。

    [276]孔雀王朝时代可以说是个例外。阿育王在统一印度的过程中,曾试图用佛教取代当时各地方的信仰。但即便在那时,佛教也未能完全取代旧的信仰。

    [277]Louis Dumont, Homo Hierarchicus, The Caste System and Its Implications, London: Weidenfeld and Nicolson,1966, p.37.

    [278]《摩奴法典》,〔法〕迭朗善译,马香雪转译,商务印书馆,1982,第147页。

    [279]当然,在传统印度社会中,每个阶层的“法”是不一样的。对于同样的“违法”行为,不同的阶层受到的惩罚完全不同,婆罗门僧侣和统治者的特权显而易见。因此,这里所讲的印度教徒之法的“普适性”并非现代政治文明中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思,而是指任何人的行为都在法的约束之内。

    [280]〔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第61页。

    [281]〔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146页。

    [282]〔法〕布罗代尔:《欧洲文明史》,第245页。

    [283]必须说明的是,分权跟一盘散沙是不同的。如果仅仅看分的程度,黑非洲各民族四分五裂的程度显然比中世纪的欧洲要高,然而我们不能说黑非洲存在一种分权的传统,因为分权总是相对于国家权力而言的,而黑非洲在20世纪之前基本上还处在前国家状态。

    [284]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第173页。

    [285]尹保云:《现代化通病》,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第296页。

    [286]西方中央集权制的典型——法国实现中央集权不早于15世纪,英国则更晚;至于文官制度,西方更是迟至19世纪才出现的。必须说明的是,尽管多数学者认为西方的文官制度是向中国学习的结果,但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跟现代的文官制度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的。

    [287]〔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188页。

    [288]〔德〕韦伯:《经济与社会》(下),第307页。

    [289]由于这一原则主要是由5世纪时的教皇格拉修斯创立的,所以又被称为格拉修斯原则。参见丛日云《格拉修斯原则:基督教二元政治观的形成》,马德普主编《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四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290]Samuel P.Huntington, The Class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New York: Order, Simon&Schuster, 1997, p.70.中译本参见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第61页。

    [291]J.R.Strayer, "The Two Levels of Feudalism", In J.F.Benton and T.N. Bisson(eds.), Medie-val Statecraft and Perspectives of Histo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1, p.63.

    [292]〔美〕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拓夫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

    [293]〔美〕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杨豫、陈祖洲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294]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95]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第123页。

    [296]〔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第415页。

    [297]〔英〕埃德蒙·柏克:《自由与传统》,蒋庆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第303~304页。

    [298]〔法〕基佐:《欧洲文明史》,第41页。

    [299]〔法〕基佐:《欧洲文明史》,第42页。

    [300]〔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311页。

    [301]〔法〕基佐:《欧洲文明史》,第245~246页。

    [302]〔法〕基佐:《欧洲文明史》,第245~246页。

    [303]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766页。

    [304]这两个国家是西方世界最晚完成民主化的国家,直到第三次民主化浪潮时才建立起现代民主制度。

    [305]〔美〕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成就》,刘瑞华译,台湾时报出版社,1994,第11页。

    [306]参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8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第260页。

    [307]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第149页。

    [308]〔美〕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第55页。

    [309]〔美〕亨廷顿主编《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第343页。

    [310]〔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第114页。

    [311]丛日云:《当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第299页。

    [312]Eric Vincent Thompson, Democracy, Authoritarianism&Islam: Jordanian and Arab States,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Virginia, May, 1999, pp.11-12.

    [313]〔美〕利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第27页。

    [314]〔美〕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第82~83页。

    [315]〔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第211页。

    [316]Leslie H.Gelb,“The Free Elections Trap”, in New York Time, May 29, 1991.

    [317]在本编当中,我们一律使用古代(古希腊罗马)——中世纪——现代的历史分期法。引文原文使用“近代”一词的,我们都不加改动,在本编中都可被视为与“现代”同义。

    [318]希腊城邦主要是沿地中海岸分布的,很少有城邦深入内地。所以,希腊城邦看上去就像是为地中海镶上的花边。

    [319]〔荷〕彼得·李伯庚:《欧洲文化史》(上),赵复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第37页。

    [320]参见〔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上),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1997,第279~284页。

    [321]〔英〕芬利主编《希腊的遗产》,张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第1页。译文中“Hellas”一词音译为“赫拉斯”,此处按照通例改为“希腊”。

    [322]〔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第250页。

    [323]〔美〕布鲁斯·雪莱:《基督教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195页。

    [324]从中世纪起至1806年,德意志皇帝的正式称号一直是“罗马皇帝永久的奥古斯都”、“罗马皇帝”,参见〔英〕詹姆斯·布赖斯《神圣罗马帝国》,孙秉莹等译,商务印书馆,2000,第109~111页,及其他各处。另外,俄国沙皇的称号Czar,意义就是“恺撒”;莫斯科在沙皇时代的别名即“第三罗马”。

    [325]〔美〕勒纳等:《西方文明史》(I),王觉非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第196页。

    [326]〔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第171页。

    [327]〔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289页。

    [328]参见〔法〕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婉玲译,商务印书馆,1997,第93~98页。

    [329]“‘中世纪’的许多特征,早在三世纪的罗马帝国西半部就已经慢慢地出现了。”(〔美〕勒纳等:《西方文明史》(I),第199~200页。)

    [330]参见〔美〕奥尔森《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吴瑞诚、徐成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265~267页。

    [331]〔美〕布朗:《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一),查常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77页。

    [332]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将现代西方政治文明的特质概括为八个方面,它们包括:古典希腊罗马遗产、天主教和新教、欧洲语言、政教分离、社会多元、法治、代议机构、个人主义。(〔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第60~63页)但需要注意的是,它们有些是在现代早期逐渐形成的,而不是西方自始就具备并一成不变地流传下来的。

    [333]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吉林出版集团,2007,第5页。

    [334]参见〔美〕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徐式谷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335]参见周谷城《世界通史》(第一册),商务印书馆,2005,第118页。

    [336]〔美〕布雷斯特德:《文明的征程》,李静新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第236页。

    [337]〔美〕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厉以平译,商务印书馆,2002,第111页。

    [338]罗马真正的起源难以追溯,一般都从罗慕洛和勒慕兄弟建城的传说谈起。这一系列传说“成形于罗马共和国后期和帝国初期,在维吉尔和李维的著作中均有记载”。(〔法〕雷蒙·布洛克:《罗马的起源》,张泽乾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第9页。参见〔古罗马〕李维《建城以来史》,穆启乐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前言·卷一”,第31~37页)

    [339]“公元前四世纪时,罗马经济生活的基础是农民经济,是一种原始的务农为本的生活方式”。(〔美〕罗斯托夫采夫:《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上册),马雍、厉以宁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31页)

    [340]参见本章第四节。

    [341]〔美〕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第112页。

    [342]〔美〕罗斯托夫采夫:《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上册),第33~38页。

    [343]〔美〕罗斯托夫采夫:《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上册),第104页。

    [344]〔法〕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第52~54页。

    [345]参见〔美〕罗斯托夫采夫《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上册),第61页、第141页。

    [346]厉以宁:《罗马-拜占庭经济史》(上编),商务印书馆,2006,第66~68页。

    [347]〔美〕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第116页。厉以宁:《罗马-拜占庭经济史》(上编),第208~218页。

    [348]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261页。厉以宁:《罗马-拜占庭经济史》(上编),第204页。

    [349]〔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第237页。

    [350]〔美〕罗斯托夫采夫:《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上册),第7页及其他各处。

    [351]到了公元361年,君士坦丁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罗马城已经退出三甲。参见〔美〕威廉·麦克高希《世界文明史——观察世界的新视角》,董建中等译,新华出版社,2003,第12页。

    [352]〔美〕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第119页。

    [353]〔美〕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第121页。

    [354]〔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294页。

    [355]在这一段关于人口数据的描述中,我们所使用的“西方”相当于“欧洲”,我们是在自然地理学意义上的“欧洲”范围内讨论上述数字的。参见〔英〕科林·麦克伊韦迪、理查德·琼斯《世界人口历史地图集》,第10~12页。

    [356]参见〔比〕皮朗《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乐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4页。

    [357]〔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294页。

    [358]J. H. Burns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Medieval Political Thought: c.350-c.145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 198-203.〔法〕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下卷),张绪山译,商务印书馆,2004,第700~704页。

    [359]〔美〕勒纳等:《西方文明史》(I),第364页。

    [360]参见〔法〕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一卷),顾良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第101~105页。

    [361]汤因比语,转引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第10页。

    [362]〔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第463页。

    [363]“资本主义”的出现要比“资本主义”这个词的出现早很多。资本主义既是一种生产模式,也是一种社会形态,我们在使用这一词语的时候取其比较宽泛的意义,以上两种内涵都包括在其中。参见〔英〕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第33~36页;〔法〕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二卷),第235~256页。

    [364]参见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中),第28~34页。

    [365]朱孝远:《近代欧洲的兴起》,第160页。

    [366]〔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348~349页。

    [367]〔美〕维克多·李·伯克:《文明的冲突:战争与欧洲国家体制的形成》,王晋新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第29页。需要注意的是,作者并不将西方文明视为铁板一块,法兰克人所代表的日耳曼文明与罗马文明之间的冲突即被视为“文明间冲突”。

    [368]“它(希腊文明)是属于黎凡特的,处于埃及和闪米特文化的边缘。”(黎凡特指地中海东部沿海地区,特指今叙利亚和黎巴嫩地区)——〔美〕马丁·伯尔纳:《〈黑色雅典娜〉导言》,李霞译,载陈启能、倪为国主编《历史与当下》,上海三联书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97页。

    [369]〔德〕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第106~107页。

    [370]〔德〕蒙森:《罗马史》(第一卷),李稼年译,商务印书馆,2004,第88页。

    [371]参见〔法〕库朗热《古代城邦——古希腊罗马祭祀、权利和政制研究》,谭立铸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340页;〔德〕蒙森:《罗马史》(第一卷),第91~92页。

    [372]参见〔德〕蒙森《罗马史》(第三卷),第23~164页。

    [373]语出爱德华·吉本,转引自〔美〕勒纳等《西方文明史》(I),第182页。

    [374]〔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294页。

    [375]〔法〕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上卷),第37页。

    [376]参见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第363~364页。

    [377]〔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第3页。

    [378]〔美〕勒纳等:《西方文明史》(I),第101页。

    [379]〔法〕让-皮埃尔·韦尔南:《希腊思想的起源》,秦海鹰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第2页。

    [380]〔英〕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上册),李珩译,商务印书馆,1997,第48页。

    [38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7,第7页。

    [382]〔英〕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上册),第41页。

    [383]参见〔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上),马永翔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第87~93页、第269~292页及其他章节。

    [384]〔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1996,第92页。

    [385]〔美〕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第一卷),霍文利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153页。

    [386]Livy, From the Founding of the City, Penguin Classical, 2002, Book III.

    [387]〔古罗马〕贺拉斯:《书信集》,第2卷第156行以下,转引自〔英〕理查德·詹金斯编《罗马的遗产》,晏绍祥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11页。

    [388]参见〔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第351页。另外,梯利的《西方哲学史》几乎就没有提到罗马,只是在“斯多葛主义”这一章顺便提到,其中西塞罗的著作只是被作为二手材料提及。参见〔美〕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商务印书馆,2004。

    [389]参见〔古希腊〕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上册),陆永庭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第344~381页。在这部《加图传》的末尾,普鲁塔克展开了对加图的评论,作为希腊文化名流的普鲁塔克对粗鲁武夫式的加图表现出明显的轻视和不满。或许普鲁塔克的记载并非绝对真实,但是《加图传》中蕴涵的典型罗马人形象、普鲁塔克的心态以及背后的希腊-罗马之间的文化碰撞却值得我们深思。

    [390]〔美〕汤普逊:《中世纪社会经济史》(上册),耿淡如译,商务印书馆,1997,第67页。

    [391]〔法〕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上卷),第144页。

    [392]〔美〕哈斯金斯:《12世纪文艺复兴》,夏继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23页。

    [393]〔美〕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第一卷),第367页。

    [394]〔美〕哈斯金斯:《12世纪文艺复兴》,第296页。

    [395]参见〔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第143~157页;〔意〕格罗索:《罗马法史》,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第461页。

    [396]曹意强:《“文艺复兴”的观念》,载贺照田主编《并非自明的知识与思想》,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397]参见〔瑞士〕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97,第498~532页。

    [398]参见〔英〕斯金纳《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上卷:文艺复兴),奚瑞森等译,商务印书馆,2002,第166~181页。

    [399]参见〔英〕斯金纳《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下卷:宗教改革),第4~27页。

    [400]〔美〕勒纳等:《西方文明史》(Ⅱ),第616页。

    [401]〔德〕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7,第22页。另外参见〔美〕詹姆斯·施密特主编《启蒙运动与现代性》,徐向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02]参见〔法〕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第459~460页。

    [403]参见〔英〕彼得·伯克《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杨豫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35~50页。

    [404]参见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第3页。

    [405]〔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第61页。

    [406]参见丛日云《在上帝与恺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第301~313页。

    [407]参见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第213页,注释1。

    [408]Christopher Rowe and Malcolm Schofield(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Greek and Roman Political Though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pp.22-24.

    [409]参见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第158~173页。

    [410]〔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崔妙因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第23~25页。

    [411]J. B. Bury and Russell Meiggs, A History of Greece, 4th Editi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75, pp.89-91, 163-165.

    [412]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第169页。

    [413]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第264~278页。〔德〕蒙森:《罗马史》(第二卷),第2~69页。

    [414]Joseph Canning, A History of Medieval Political Thought: 300 -1450,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pp.174-184.

    [41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卷三、卷四。

    [416]“教会就是一种政府”的观念在西方早已成为普遍共识,教会“被看作一个社团,一个基督教民众的政府的教会已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存在”。参见〔法〕基佐《欧洲文明史》,第88页。

    [417]〔美〕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徐湘林译,华夏出版社,1989,第7页。

    [418]丛日云:《在上帝与恺撒之间》,第14 ~15页。关于现代西方政治文明与其传统之间的关系,我们将在后文详细阐述。

    [419]参见〔英〕伯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2,全书各处;〔伊朗〕拉明·贾汉贝格鲁:《伯林谈话录》,杨祯钦译,译林出版社,2002,第40~42页。

    [42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7页。

    [42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8页。

    [422]关于个人主义内涵,参见丛日云《西方文明讲演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86~97页。

    [423]〔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第169~171页。

    [424]〔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第181~182页。

    [425]夏勇:《人权概念的起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第34~36页;丛日云:《西方政治法律传统与人权学说》,《浙江学刊》2003年第2期。

    [426]丛日云:《在上帝与恺撒之间》,第39页。

    [427]“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一词的正式提出者,是19世纪的法国学者德·迈斯特(Jo-sephdeMaistre)。参见〔英〕卢克斯《个人主义》,阎克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第2~4页。

    [428]〔法〕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第34页。〔英〕伯林:《两种自由概念》,载〔英〕伯林:《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2003。

    [429]〔法〕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第45页。

    [430]《孟子·告子下》。

    [43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136页。

    [432]例如,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著名演说中曾经明确提出:“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册),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2004,第147页。另外,希腊文isonomia就指“公民间平等”,参见〔英〕芬利主编《希腊的遗产》,第42页。

    [433]〔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第181页。

    [434]丛日云:《在上帝与恺撒之间》,第62~72页。

    [435]《美国独立宣言》(1776)第一句便是:“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法国人和公民的权利宣言》(1791)第一条宣称:“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萧榕主编《世界著名法典选编·宪法卷》,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1997,第104页。)

    [436]〔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第7页。

    [437]〔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97,第97页。

    [438]有关平等的内容参见丛日云《西方文明讲演录》,第138~146页。

    [439]夏勇:《人权概念的起源》,第33~34页。

    [440]〔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第25页。

    [441]〔古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97,第5页。

    [442]〔美〕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第107~108页。

    [443]“圣约”(covenant)和契约(compact)不完全相同,它不是经济生活中受私法规范调整的互惠私人约定,而是宗教和道德生活中在上帝权威保障下的公共约定。因而,相比古罗马私法规范下的契约,基督教的圣约更接近近代社会契约的原型,只不过在西方近代世俗化的大潮中圣约与契约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了。参见Daniel Judah Elazar, Covenant Traditions in the West, Volume 2, Chapter 1, The Daniel Elazar On-Line Library(http: //www. jc-pa.org/djeindex.htm)。

    [444]丛日云:《西方政治法律传统与人权学说》,《浙江学刊》2003年第2期。

    [445]〔美〕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第185~187页;〔美〕施特劳斯:《现代性的三次浪潮》,贺照田主编《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446]〔英〕哈耶克:《政治思想中的语言混淆》,载〔英〕哈耶克《哈耶克论文集》,邓正来选编、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第20~22页;〔英〕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第116~123页;〔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第473~474页。

    [447]〔英〕米勒、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宪法·宪政(Constitution/Constitutionalism)”条、“民主(Democracy)”条。

    [448]参见《圣经·出埃及记》、《圣经·撒姆耳记》。

    [44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142页。类似的例子还有,“我们不允许由一个人来治理,而赞成由法律来治理”。〔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第148页。

    [45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142页。

    [45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209页。

    [452]〔古罗马〕西塞罗:《国家篇法律篇》,沈叔平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第34页。参见Cicero,OntheCommonwealthandontheLaws,JamesE.G.Zetzel(ed.),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p.18.

    [453]Christopher Rowe and Malcolm Schofield(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Greek and Roman Po-litical Thought. pp.464-476.

    [454]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第298页。

    [455]“奥古斯都及其后继者一直避免毁坏共和国的结构,但他们有效地凭借和利用君主的个人权威在旧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政治结构。”〔爱尔兰〕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第43页。

    [456]〔美〕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第31页。

    [457]〔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第133页。

    [458]Walter Ullmann, Principles of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in the Middle Ages, London: Methuen&Co Ltd, 1978, pp.37-41.

    [459]J. H. Burns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Medieval Political Thought, pp.163-165.

    [460]在英语中,臣民和服从是同一个词,即subject。

    [461]Walter Ullmann, Principles of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in the Middle Ages, p.145.

    [462]丛日云、郑红:《论代议制民主思想的起源》,《世界历史》2005年第2期。

    [463]伊斯兰文明的情况有所不同,在君权之外,另有解释伊斯兰教法的权威。

    [464]丛日云:《在上帝与恺撒之间》,第190页。

    [465]〔法〕库朗热:《古代城邦》,第145~155页。

    [46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8页。

    [467]《圣经·马太福音》,22:21;参见《圣经·马可福音》,12:17;《圣经·路加福音》,20:25。

    [468]详见丛日云《在上帝与恺撒之间》,第117页及以后。

    [469]“基督教在讲国家是工具时,包含三重含义:第一,它是神意的工具,用以扼制人的罪的倾向,作为辅助性的救赎工具;第二,它是服务于人的彼岸追求的工具;第三,它是满足人的世俗生活的重要工具。”参见丛日云《在上帝与恺撒之间》,第190页。

    [470]J.H.Burns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Medieval Political Thought, 2003, pp.454-456.

    [471]〔美〕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第3页。

    [47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111页。

    [473]只有少数涉及宗教原因的凶杀案和其他刑事案件例外。参见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第76页。

    [474]〔德〕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第二卷),袁志英译,三联书店,1999,第17页。

    [475]〔英〕安德森:《从古代到封建主义的过渡》,郭方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156页。

    [476]〔英〕安德森:《从古代到封建主义的过渡》,第156页。

    [477]〔法〕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下卷),第584页。另外,佩里·安德森也指出:“必须经常牢记,中世纪的‘司法’实际上包含比现代司法要广阔得多的活动领域,因为它在结构上在整个政治体系内占据着重要得多的中枢地位。它就是权力的通用名称。”(〔英〕安德森:《从古代到封建主义的过渡》,第156页)。

    [478]彭小瑜:《教会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第11页。

    [479]参见〔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第118页;〔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第279~280页。

    [480]〔美〕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第6~7页。

    [481]参见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新星出版社,2006,第23~24页。

    [482]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第380页。有关中世纪权力斗争传统,参见该书第12章第2节“契约社会与权利斗争传统”。

    [483]《为权利而斗争》就是一个战斗性的小册子,全书充满了积极争取权利的精神。见〔德〕鲁道夫·冯·耶林《为权利而斗争》,胡宝海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484]参见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第356~358页。

    [485]〔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第274页。译文根据英文版有所调整。参见Alexis de Tocquevill, Democracy in America, Vol. I,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 Publishing House, 1999, p.247.

    [486]〔英〕布赖斯:《现代民治政体》(上),张慰慈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第27页。

    [487]《联邦党人文集》中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非常多,其中最著名的是《第十篇》和《第五十七篇》。参见〔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第44~51页、第290~295页。

    [488]〔美〕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第27页。

    [489]参见〔英〕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商务印书馆,1984,第222~230页;〔英〕米勒、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民主(Democracy)”条。

    [490]〔美〕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第445~446页。

    [491]〔英〕哈耶克:《自生自发秩序与第三范畴——人之行动而非人之设计的结果》,载〔英〕哈耶克《哈耶克论文集》,第362~380页。

    [492]〔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7,第29页。

    [493]〔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第60页。

    [494]〔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第60~63页。尤其需要注意关于这个问题亨廷顿自己所加的注释29。

    [495]参见丛日云《西方文明讲演录》,第97~99页。

    [496]丛日云:《当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第27页。

    [497]〔美〕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第3~4页。

    [498]〔英〕米勒、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民主(Democracy)”条。参见〔美〕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东方出版社,1998,第23~28页。

    [499]丛日云:《当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第29页。

    [50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184页注释1;〔英〕布赖斯:《现代民治政体》(上),第20页。

    [501]〔英〕阿克顿:《自由史论》,胡传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第60页。

    [502]参见〔美〕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第22页。

    [503]参见〔英〕米勒、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共和主义(Republican-ism)”条。

    [504]〔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第135~138页。〔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352~358页。

    [505]参见丛日云、郑红《论代议制民主思想的起源》,《世界历史》2005年第2期。

    [506]J.H.Burns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Medieval Political Thought, p.548.

    [507]〔英〕米勒、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民主(Democracy)”条。

    [508]〔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第180页。译文根据英文原版做了改动。

    [509]〔美〕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第126页。

    [510]参见〔美〕雪莱《基督教会史》,第37~44页、第235~240页。

    [511]参见〔美〕雪莱《基督教会史》,第146~153页、第202~206页。

    [512]Fritz Kern, Kingship and Law in the Middle Ages, Translated by S.B.Chrimes, 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 Publishers, 1985, p.6.

    [513]无论“民族”是实在的还是想象的,它都产生了事实上难以估计的巨大客观社会后果。参见〔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第4~7页。

    [514]Walter Ullmann, Principles of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in the Middle Ages, p.250.

    [515]〔英〕米勒、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法治(RuleofLaw)”条。参见〔英〕戴雪《英宪精义》,雷宾南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第231~245页。

    [516]即使公民内部的平等,也不像现代这样严格,某些公民享有某种特权是常有的现象。

    [517]参见〔法〕库朗热《古代城邦》,第174~179页。

    [51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199页。

    [51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169页。

    [520]〔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下册),第505页。〔古希腊〕柏拉图:《法律篇》,张智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401~402页。

    [521]Aristotle's Constitution of Athens and Related Text, 12.4, Translated by Kurt von Fritz and Ernst Kapp, New York: Hafner Press, 1974, p.80.

    [522]在古希腊,“诉讼过程与其说贯穿着就法律规范客观适用性组织争辩的精神,不如说是一场不禁止任何论点的修辞竞赛”。因而,古希腊也不存在真正的律师阶层。参见〔爱尔兰〕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第47页。

    [523]转引自〔英〕詹金斯编《罗马的遗产》,第475页。原文将“耶林”译为“雅林”,此处依通例改之。

    [524]〔爱尔兰〕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第47页。

    [525]西塞罗:《为克伦提欧辩护》(ProCluentio),转引自〔爱尔兰〕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第47页。

    [526]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第352页。

    [527]〔美〕庞德:《法律史解释》,邓正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第42页。

    [528]〔意〕格罗索:《罗马法史》,第418页。

    [529]〔英〕詹金斯编《罗马的遗产》,第476页。

    [530]〔美〕哈斯金斯:《12世纪文艺复兴》,第159页。

    [531]〔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第209页。

    [532]〔美〕哈斯金斯:《12世纪文艺复兴》,第158~159页。

    [533]〔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第3页。

    [534]参见彭小瑜《教会法研究》,第16~38页。

    [535]〔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第9~13页。

    [536]〔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第7页。

    [537]第一句格言的拉丁文和英文为:Quod principi placuit, legis vigorem habet./ What pleases the prince has the force of law.《学说汇纂》, 1.4.1.第二句格言的拉丁文和英文为:Princeps legibus solutus./The prince is not bound by the laws.《学说汇纂》, 1.3.31.

    [538]参见查士丁尼《法学总论》,第四卷。

    [539]格兰西(Gratian)在《教会法汇要》中规定,教会判定异端等重罪必须遵循三个原则:第一,嫌疑不足以定罪,任何判决都要以适当的法律程序为先导,没有经由正当法律程序做出的判决是非正义的;第二,举证责任由控告者承担;第三,教会做出判决之前,先要警告当事人,争取他悔过自新。参见彭小瑜《教会法研究》,第326~330页。

    [540]彭小瑜:《教会法研究》,第32页。

    [541]〔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第332页。

    [542]〔英〕阿克顿:《自由史论》,第165页。

    [543]德国大史学家兰克和他的学生瑞士大史学家布克哈特“都将近代国家的兴起看作典型的现代性”。而且,以佩里·安德森为代表的“战后一代的历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继续将‘国家的形成’看作‘现代化的政治维度’”。——〔英〕斯金纳、〔意〕斯特拉思主编《国家与公民:历史·理论·展望》,彭利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97页、第100页;参见〔英〕安德森《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刘北成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前言”,第1~6页。

    [544]“绝对主义”(absolutism)与“专制主义”(despotism)严格而言具有重要的差别,本节所讨论的这段历史用“绝对主义”更为准确。“在当代西方学者中,‘absolutism’的贬义色彩已经基本蜕去,这个词基本是作为一个特定的称谓,指代15~18世纪西欧君主制国家关于君权以及国家权力的学说。它的基本含义是主张君主用绝对权力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但是这种绝对权力不是君主个人恣意专断的权力;虽然没有具体的机构和成文法对这种绝对权力实行有效的约束,但是道德传统和宗教观念依然发挥效力;在国家利益需要时,君主可以采取非常手段,而这种手段不被认为是邪恶的。几位对‘absolutism’进行深入研究的西方学者都强调,近代的学者所谈论的‘绝对权力’不是君主个人的专断权力。”——郑红:《从国王的权力到国家的权力——近代西欧绝对主义思潮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6。

    [54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2页。根据英文版《法兰西内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适当做出调整。中文译本将“absolute monarchy”译为“专制君主制”,现恢复为绝对君主制。英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网址为http: //www.marxists.org/archive/marx/works/cw/index.htm。

    [546]〔英〕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第110页。

    [547]Jean Bodin, On Sovereignty, Edited by Julian H.Franklin,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548]〔德〕阿尔弗雷德·韦伯:《文化社会学视域中的文化史》,姚燕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第322页。

    [549]〔英〕米勒、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主权/Sovereignty”条。

    [550]〔英〕安德森:《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第22页。

    [551]〔英〕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第110页。

    [552]〔英〕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第122页。

    [553]〔英〕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第123页。

    [554]〔英〕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第123页。

    [555]〔英〕安德森:《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第17页。

    [556]参见〔法〕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上卷),第354~361页。

    [557]〔意〕马基雅维里:《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57~68页。

    [558]朱孝远:《近代欧洲的兴起》,学林出版社,1997,第352页。

    [559]〔英〕安德森:《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第20页。

    [560]〔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第292页。

    [561]〔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第297页。

    [562]〔美〕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第38页。需要注意的是,文艺复兴的目的并不是反对基督教,它是一场复兴并弘扬古典知识和艺术的文化运动而不是一场政治运动,人文主义是它的核心精神,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与基督教的绝对对立。“在拉伯雷的时代,任何一个人在哲学上持坚定的无神论都是不可能的,至少是极其困难的”。参见〔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323页。

    [563]〔法〕乔治·利维:《宗教战争》,潘惠芳译,商务印书馆,2000,第1页。

    [564]〔美〕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第45页。

    [565]〔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第29页。

    [566]丛日云:《在上帝与恺撒之间》,第274~282页。

    [567]〔美〕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第二卷),第245页。

    [568]〔美〕勒纳等:《西方文明史》(Ⅱ),第578页。

    [569]〔美〕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第45页。

    [570]〔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第327页。

    [571]〔美〕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第二卷),第251页。引用时根据英文版做出一定调整。See John Buckler etc., A History of Western Society, 7th Edition,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3, p.548.

    [572]参见〔英〕洛克《政府论》,瞿菊农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

    [573]〔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第3页。

    [574]〔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第341页。

    [575]〔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第1页。

    [576]〔英〕布赖斯:《现代民治政体》(下),第517~518、525~528页。

    [577]〔英〕阿克顿:《法国大革命讲稿》,秋风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第438页。

    [578]〔英〕柏克:《法国革命论》,何兆武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第13页。

    [579]〔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第240页。

    [580]〔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第349页。

    [581]〔美〕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第73页。

    [582]丛日云:《在上帝与恺撒之间》,第297页。

    [583]〔美〕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第73页。

    [584]〔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第304页。

    [585]〔英〕米勒、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民族国家(Nation-State)”条。

    [586]〔英〕白芝浩:《英国宪法》,夏彦才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56页及其他各处;另见Paul Smith为此书写的《编者导言》,Walter Bagehot, The English Constitution, Edited by Paul Smith,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587]参见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9,第290~368页。

    [588]在南北战争之前,美国“北部经济体系的辉煌成就,预示着一个新的工业巨人在崛起,欧洲的观察家们对此并非没有看到”。参见〔英〕伯里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10卷:欧洲势力的顶峰:1830~1870),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第878页。

    [589]〔美〕巴林顿·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第92~93页。

    [590]〔英〕伯里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10卷),第899~900页。

    [591]参见Lacy K.Ford(ed.), A Companion to the Civil War and Reconstruction,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1, pp.323-341.

    [592]〔英〕科林·琼斯:《剑桥插图法国史》,杨保筠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第197~199页、第206页。

    [593]参见郭华榕《法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2005,第268~273页。

    [594]〔法〕米盖尔:《法国史》,蔡鸿滨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第353页。

    [595]〔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册),第742~746页、第795~799页。

    [596]〔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第253页。

    [597]〔美〕勒纳等:《西方文明史》(Ⅱ),第781页。

    [598]参见〔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第111~145页。

    [599]参见赖丽琇《德国史》(上),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3,第411~414页。

    [600]〔美〕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第二卷),第289~291页。

    [601]〔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第286页。

    [602]〔美〕希尔斯:《论传统》,第35~40页。

    [603]〔英〕米勒、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自由主义/Liberalism”条。

    [604]李强:《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第3~4页。

    [605]〔英〕阿巴拉斯特:《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曹海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第211页。

    [606]〔英〕格雷:《自由主义》,曹海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第19页。

    [607]〔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册),第588~589页。

    [608]洛克的《政府论》被视为光荣革命的总结和辩护,出版于光荣革命之后,却在光荣革命之前就已完成。参见Peter Laslett, Introduction, 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 Publishing House, 1999, pp.4-15.

    [609]〔英〕拉斯莱特:《洛克〈政府论〉导论》,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第92~97页。参见〔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第92~97页。

    [610]〔英〕洛克:《政府论》,瞿菊农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

    [611]〔英〕阿克顿:《自由史论》,第106页。

    [612]〔英〕米勒、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洛克/JohnLocke(1632~1704)”条。

    [613]〔英〕阿巴拉斯特:《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第210页。

    [614]〔英〕米勒、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保守主义/Conservatism”条。参见刘军宁《保守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第4~9页。

    [615]〔英〕柏克:《自由与传统——柏克政治论文选》,第95页。

    [616]参见〔英〕柏克《法国革命论》,第13页及其他各处。

    [617]刘军宁:《保守主义》,第6页。

    [618]Frank O'Gorman, Edmund Burke: His Political Philosoph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p.167.

    [619]〔法〕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第34~41页。

    [620]〔法〕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第270~272页。

    [621]〔法〕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第49页。

    [622]参见〔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6。

    [623]〔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第193~203页。

    [624]〔英〕阿巴拉斯特:《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第360页。

    [625]〔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第1页。

    [626]〔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第840~885页。

    [627]〔英〕格雷:《自由主义》,第19页。

    [628]〔英〕格雷:《自由主义》,第19页。

    [629]关于黑格尔对格林的影响,参见 Maria Dimova-Cookson and W.J.Mander(eds.), T.H.Green: Ethics, Metaphysics,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2006, pp.39-41及其他各处。

    [630]诺齐克(Robert Nozick, 1938-2002)也是著名的自由至上主义者,但他的理论并不与哈耶克等上述作家的理论处于同一问题意识中,他的“最小国家”学说是与罗尔斯交锋的结果,不是批判极权主义的结果。故不并入本节讨论。

    [631]〔英〕格雷:《自由主义》,第55页。

    [632]包括哈耶克在1944年出版的《通往奴役之路》、1960年出版的《自由秩序原理》、1979年完成的三卷《法律、立法与自由》,波普在1945年出版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塔尔蒙在1952年出版的《极权主义民主的起源》,伯林在1958年出版的《两种自由概念》,等等。

    [633]〔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英〕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贾湛、文跃然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英〕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634]〔英〕波普:《开放社会及其敌人》,陆衡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635]〔英〕波普:《猜想与反驳》,傅季重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636]〔英〕伯林:《自由论》,第186~246页。

    [637]〔以色列〕塔尔蒙:《极权主义民主的起源》,孙传钊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638]〔英〕米勒、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保守主义/Conservatism”条。

    [639]关于柏克创立的保守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思维方式,见前一节对柏克的论述。

    [640]〔英〕塞西尔:《保守主义》,杜汝楫译,马清槐校,商务印书馆,1986,第1~2页。〔德〕曼海姆:《保守主义》,李朝晖等译,译林出版社,2002,第75~133页。〔英〕斯克拉顿:《保守主义的含义》,王皖强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中译者序”。〔美〕凯克斯:《为保守主义辩护》,应奇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第1~4页、第28~50页。Samuel P. Huntington, "ConservatismasanIdeology", i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957, June.

    [641]刘军宁:《保守主义》,第23~26页。

    [642]关于自由主义者对迈斯特的激烈批评,参见〔英〕伯林《自由及其背叛》,赵国新译,译林出版社,2005,第133~157页。

    [643]Joseph de Maistre, Considerations on France, Edited by Richard A.Lebrun,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p xiii.

    [644]Joseph de Maistre, Considerations on France, pp.83-93.

    [645]参见施展《迈斯特政治哲学研究——鲜血、大地与主权》,法律出版社,2012。

    [646]〔美〕霍尔姆斯:《反自由主义剖析》,曦中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第51页。

    [647]〔德〕施米特:《政治的神学》,载〔德〕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第35页。

    [648]〔德〕施米特:《政治的概念》,载〔德〕施米特《政治的概念》,第106页。

    [649]〔德〕施米特:《政治的神学》,载〔德〕施米特《政治的概念》,第5页。

    [650]〔德〕施米特:《中立化与非政治化的时代》、《中立与中立化》,载〔德〕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123~129页、第281~304页。

    [651]李强:《自由主义》,第247页。

    [652]〔德〕施米特:《转向总体国家》,载〔德〕施米特《论断与概念》,第144~156页。

    [653]〔美〕麦考米克:《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徐志跃译,华夏出版社,2005,第271页。

    [654]刘擎:《悬而未决的时刻——现代性论域中的西方思想》,新星出版社,2006,第194~195页。

    [655]〔美〕墨菲:《政治的回归》,王恒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第133~142页。

    [656]Carl Schmitt, The Crisis of Parliamentary Democracy, Translated by Ellen Kennedy, London: The MIT Press, 2000.

    [657]刘擎:《悬而未决的时刻》,第198页。

    [658]〔美〕霍尔姆斯:《反自由主义剖析》,第88~91页、第94~97页。

    [659]〔美〕施特劳斯:《〈政治的概念〉评注》,〔德〕迈尔:《隐匿的对话——施米特与施特劳斯》,朱雁冰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第209页。

    [660]施特劳斯的弟子们分为两派(East and West Straussians),“东岸派”主张哲学与宗教(雅典与耶路撒冷)之间的关系是施特劳斯最关心的主题,“西岸派”则主张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古今之争)是施特劳斯最关心的主题。但将后者作为施特劳斯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而不唯一),东岸派也不会反对(参见刘小枫选编《施特劳斯与古典政治哲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第3页)。施特劳斯的思想面相极其复杂,本文限于篇幅,仅就“古今之争”做一简单分析。

    [661]〔美〕施特劳斯:《关于马基雅维里的思考》,申彤译,译林出版社,2003,第186页。参见甘阳《政治哲人施特劳斯:古典保守主义政治哲学的复兴》,〔美〕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三联书店,2003,第8页。

    [662]〔美〕罗森:《施特劳斯与古今之争》,〔美〕梅耶斯:《施特劳斯与海德格尔》,刘小枫选编《施特劳斯与古典政治哲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美〕朗佩特:《施特劳斯与尼采》,田立年等译,上海三联书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142~145页。

    [663]Leo Strauss, The City and Man,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8, pp.51-57.〔美〕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第121~142页。〔美〕施特劳斯:《迫害与写作技艺》(节选),贺照田主编《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第211~225页。

    [664]〔美〕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第99~101页、第257~260页。

    [665]〔美〕施特劳斯:《现代性的三次浪潮》,贺照田主编《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第86页。

    [666]参见〔美〕施特劳斯的《自然权利与历史》、《现代性的三次浪潮》。

    [667]Natural Right一词具有以上三种含义,施特劳斯在《自然权利与历史》当中郑重地分析了其现代蜕变的过程。

    [668]Leo Strauss, What is Political Philosophy?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Vol. 19, No.3, 1957, Aug., pp.343-368.〔美〕施特劳斯:《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与政治哲学》,贺照田主编《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

    [669]〔美〕霍尔姆斯:《反自由主义剖析》,第113页。

    [670]对本章所涉及的部分相关内容的详尽而系统的论述,请参阅林存光著《儒教中国的形成——早期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齐鲁书社,2003)和《历史上的孔子形象——政治与文化语境下的孔子和儒学》(齐鲁书社,2004)二书。

    [671]〔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午睛、唐军译,时事出版社,1998,第309页。

    [672]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曰:“与民言服从,与君言仁政。”

    [673]斯拉沃热·齐泽克、泰奥德·阿多尔诺等《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第16页。

    [674]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第173页。

    [675]如萧公权先生所言:“秦灭六国为吾国政治史上空前之巨变。政制则由分割之封建而归于统一之郡县,政体则由贵族之分权而改为君主之专制。”(《中国政治思想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第241页)。

    [676]诚如王亚南先生所说:“选贤任能是官僚政治的口号,‘能者在位,贤者在职’的理想的实现程度,确实也能测定那种政治场面的休咎与吉凶。”(《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第102页)。

    [677]〔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括等译,译林出版社,2005,第165页。

    [678]杜维明:《东亚价值与多元现代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第120页。

    [679]如萧公权先生曰:“近代论政治之功用者不外治人与治事之二端。孔子则持‘政者正也’之主张,认定政治之主要工作乃在化人。非以治人,更非治事。故政治与教育同功,君长与师傅共职。”(《中国政治思想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第62页)。

    [680]如英国学者约翰·B. 汤普森所言:“当既有的权力关系是系统地不对称的,那么这种情况可以称之为一种统治。权力关系是‘系统地不对称的’指的是特定的人们或人群持久地握有权力,排除他人或其他人群(使之明显地得不到)而不问这些排斥的依据是什么。”(《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第167页)。

    [681]儒家之所以敬畏民力乃是因其可以反抗乃至推翻暴政,这与法家控制民力以为君主所用的理念是根本不同的。

    [682]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第10页。

    [683]〔英〕葛瑞汉:《论道者》,张海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44页。

    [684]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第12页。

    [685]见庞朴先生为《中国儒学》(东方出版中心,1997)所作的序——《跳出一元主义窠臼》。

    [686][以]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阎步克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第236 ~237页。

    [687]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0页。

    [688][以]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第195~196页。

    [689]如朱子曰:“名为治经,而实为经学之贼;号为作文,而实为文字之妖。”(《朱子文集》卷十三《学校贡举私议》)明儒薛瑄曰:“学举业者读诸般经书,只安排作时文材料用,于己全无干涉”,“道之不明,科举之学害之也。”(《读书录》卷七《举业》)清儒顾炎武曰:“八股之害,等于焚书。”(《日知录》卷十六《拟题》)。

    [690]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第551~552页。

    [691]张耀南编《知识与文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第436页。

    [692]葛兆光:《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第195~196页。

    [693]指一种将圣人孔子之道奉为绝对正确而合理的人生态度与信念、富于道德理性的社会交往理念与生活方式、合乎道义的政治行为模式与价值取向等的终极依据的普遍信仰。

    [694][以]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第233页。

    [695][以]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第237页。

    [696]罗义俊编著《评新儒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第268页。

    [697]如钱穆先生所说:“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中国文化是由中国士人在许多世纪中培养起来的……中国士人不管来自何方都有一个共同的文化。”“(礼)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美国学者邓尔麟著《钱穆与七房桥世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第8~9页)。

    [698]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第107页。

    [699]吴晓明、王德峰编选《文化解剖与社会批判——鲁迅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第190页。

    [700]据《元史·廉希宪列传》:“时方尊礼国师,帝命希宪受戒,对曰:‘臣受孔子戒矣。’帝曰:‘孔子亦有戒耶?’对曰:‘为臣当忠,为子当孝,孔子之戒如是而已。'”由此而言,孔子的忠孝之戒真的可称为中国人的“宗教”了。

    [701]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商务印书馆,2001,第71页。

    [702]〔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杨祖功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第91页。

    [703]〔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第32、122页。

    [704]德国著名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所言:“为什么有历史?因为人是有限的、不完善的并无法完善的,他必须在其贯通时间的变化中逐渐认识到永恒,他只有沿着这条道路才能达到这一步。人之不完善与其历史性是同一桩事情。人之限度排除了某些可能性。世界上不可能有理想的状态,没有公正的世界组织,没有完人。只有完全倒退为纯粹的自然事件,才可能是永恒的终止状态。”(《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华夏出版社, 1989,第268页)

    [705]〔英〕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一卷),第314页。

    [706]汉儒的政治信念即如此,所谓“王者必受命而后王”(《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非圣不能受命”(《白虎通义·圣人》),而“太史公读秦楚之际,曰:初作难,发于陈涉;虐戾灭秦,自项氏;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故奋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岂非天哉,岂非天哉!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

    [707]〔美〕马克·里拉:《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邓晓菁、王笑红译,新星出版社,2005,第40页。

    [708]戴震曰:“程朱以理为如有物焉,得于天而具于心。启天下后世人人凭在己之意见而执之曰理,以祸斯民。更淆以无欲之说,于得理益远,于执其意见益坚,而祸斯民益烈。岂理祸斯民哉?不自知为意见也。”(《文集·答彭进士允初书》)。

    [709]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华书局、上海书店,1986,第32页。

    [710]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第87页。

    [711]汪晖等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第290~291页。

    [712]〔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第538页。

    [713]〔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第539页。

    [714]李存山:《“人本”与“民本”》,《哲学动态》2005年第6期。

    [715]李存山:《“人本”与“民本”》,《哲学动态》2005年第6期。

    [716]如牟宗三先生所言:“了解如何从贵族制转至君主专制制,如何从君主专制制再必然地要转至民主制。转至民主制是转至近代化的国家政治法律之建立,这是一民族自尽其性的本分事,不是西化的事。”(《生命的学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53页)。

    [717]〔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第540页。

    [718]李存山:《“人本”与“民本”》,《哲学动态》2005年第6期。

    [719]〔英〕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第83页。

    [720]所谓“政治多元主义”,是指一种在反思不同政治观时能够平视包括自身政治观在内的各种政治理念的特殊性及其合理性价值的态度。

    [721]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第216页。

    [722]如徐复观在《荀子政治思想的解析》一文中所批评的:“今日浅薄偏激之徒,以道德为玄谈,辄欲驱逐道德于政治生活之外,此乃低级极权思想之变相,以此求自由民主,真可谓南辕北辙了。”(《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第305页。)

    [723]〔英〕帕特里克·贝尔特认为,“某些社会理论的评论者犯了‘外在论的谬误’,因为他们表现出对所讨论作者的外在化的批评。这就是人们经常批评社会理论不能完成理论家起初并不打算追求的某些东西”。当然,外在化的批评“至少从两个方面看是有用的”,首先是“它们可能成为通向内在批评的一个台阶”,其次,它们可以用作为人们提出自己的理论的“一种媒介”。(《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瞿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第7页)

    [724]如刘泽华先生所言,政治关系“不仅仅是单纯的权力关系,它还是一种文化关系”。(《中国的王权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169页)而儒家所谓“君臣有义”,即强调作为人之大伦之一的君臣关系应遵循道德规范之一的“义”(合宜的)这一行为准则,而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强制性的命令——服从的权力关系。

    [725]杜维明、东方朔:《杜维明学术专题访谈录——宗周哲学之精神与儒家文化之未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第218页。

    [726]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第466页。

    [727]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卷),第140~141、174页。

    [728]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第33页。

    [729]杜维明、东方朔:《杜维明学术专题访谈录——宗周哲学之精神与儒家文化之未来》,第213~227页。

    [730]如萧公权先生所言:“韩非论势,乃划道德于政治之外”,“抑吾人当注意,韩非不仅摒道德于政治范围之外,且认私人道德与政治需要根本上互不相容,而加以攻击。”(《中国政治思想史》,第216页)法家在反对批驳儒家的道德政治理念时便采取了一种简单蔑弃的态度,而其政治影响之所及在中国历史上所造成的专制极权之祸害亦最为酷烈而深远。

    [731]我们所以强调圣王的分离以及应解决好道德与政治的分途问题,并非是主张圣人应从政治生活中轻率地带走道德理性或政治生活应完全摒弃道德理性,以为如此便政治清明了,问题的关键在于应将道德理性还给社会,从而能够形成一种来自社会的对政治的强大制约力,正如余英时先生在评价王阳明“致良知”的政治意义时所言:“阳明说教的对象根本不是朝廷而是社会。专制君主要使‘天下之是非一出于朝廷’,阳明却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而良知则是人人都具有的。这样一来,他便把决定是非之权暗中从朝廷夺还给每一个人了。从这一点来说,致良知教又含有深刻的抵制专制的意义。”(《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第143~144页。)

    [732]杜维明、东方朔:《杜维明学术专题访谈录——宗周哲学之精神与儒家文化之未来》,第215页。

    [733]如孔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所谓“五美”指“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而“四恶”指“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尧曰》)。

    [734]金耀基:《全球化、多元现代性与中国对新文化秩序的追求》,周晓虹主编《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43页。

    [735]殷海光先生曾就“孔制崩溃”的问题论之曰:“近代中国人在人理建构方面之最重大和影响最深远的事情之一就是孔制崩溃。孔制并非单纯的宗教,并非单纯的学说,也并非单纯的伦范。但是,他确有宗教的某些功能,确有某种学说的形式,确有浓厚的伦范建制。”(《中国文化的展望》,第167页)。

    [736]金耀基:《全球化、多元现代性与中国对新文化秩序的追求》,周晓虹主编《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第44页。

    [737]王景伦:《毛泽东的理想主义和邓小平的现实主义——美国学者论中国》,时事出版社, 1996,第110页。

    [738]〔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文版序言。

    [739]杜维明、东方朔:《杜维明学术专题访谈录——宗周哲学之精神与儒家文化之未来》,第234页。

    [740]转引自方克立:《中国哲学的综合创新之路》,《方克立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第272页。

    [741]详论参见笔者的博士后出站报告《政治的境界——以孔老为典范的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研究》,未刊稿。

    [742]根据皮尤论坛(the Pew Forum)历时3年的统计和分析结果,目前全球穆斯林人口有15.7亿,占全球总人口的22.9%。穆斯林人口在全球的分布状况是:亚洲及北非地区12.88亿、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2.41亿、欧洲0.36亿、美洲0.05亿。穆斯林人口超过5000万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2.03亿)、巴基斯坦(1.74亿)、印度(1.61亿)、孟加拉国(1.45亿)、埃及(0.78亿)、尼日利亚(0.78亿)、伊朗(0.74亿)和土耳其(0.74亿)。Mehtab S.Karim, "Mapping the Global Muslim Population: Size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World's Mus-lim Population",    In Pew Forum on Religion & Public Life, Washington DC, USA; Dubai School of Government, January, 2010.

    [743]Sydney Nettleton Fisher, The Middle East: A History, New York: Alfred A.Knopf, 1968, p 24.

    [744]即穆斯林共同体。622年9月24日穆罕默德抵达叶斯里卜,更其名为麦地那,意即“先知之城”。此年被定为伊斯兰教历纪元,是伊斯兰教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标志着穆罕默德由传教活动进入了建立政权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在最初的“乌玛”政权中,还包括当地的犹太人。

    [745]Ali Shariati, On the Sociology of Islam, Berkely: Mizan Press, 1979, p.87.

    [746]东方晓主编《伊斯兰与冷战后的世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第51页。

    [747]彭树智主编《伊斯兰教与中东国家现代化进程》,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第3页。

    [748]“政教一体”有别于“政教合一”,前者指在尚未发生制度分化或无须制度分化的前提下,政治与宗教之间存在着一种同构关系,具体表现为在影响社会运行的相关系统中不存在一个独立于政治权力集团之外的宗教权力阶层。后者则指在一定的制度分化基础上政治与宗教的合而为一,其预设前提是制度分化的存在,即政治与宗教的二元结构关系,否则,所谓“合一”就无从谈起。王林聪:《中东国家民主化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第170~171、182页。

    [749]安维华教授认为,在“乌玛”时代,政治与宗教之间是浑然一体的。后来出现的一些政教合一体制,在政教之间并非完全浑然一体,至多是混一。因此,不能与“乌玛”时期相提并论。参见杨灏城、朱克柔《当代中东热点问题的历史探索——宗教与世俗》,人民出版社,2000,第22、265页。

    [750]王林聪:《中东国家民主化问题研究》,第172页。

    [751]伊斯兰教历史上形成的有关哈里发学说主要有五种:(1)正统哈里发学说。穆斯林学者依据四大哈里发时期政权运作而提出:哈里发制是唯一公正、合法的制度;国家应为穆斯林大众联合而成的共同体“乌玛”,以维护穆斯林利益为宗旨;哈里发由穆斯林大众以推举方式产生,为真主的使者在世间的代理人,凡德高望重、主持正义、信仰虔诚的穆斯林可任哈里发。(2)阿拔斯时代的哈里发学说。马沃尔迪、巴格达迪等为驳斥哈瓦利吉派、穆尔太齐赖学派和什叶派政治观点,提出以君主与臣民间的契约制来代替哈里发的推举制;可以废黜不义暴君方式取得哈里发位;哈里发需精通教法,民众则必须绝对服从。(3)象征哈里发学说。安萨里为协调有名无实的阿拔斯哈里发与握有实权的地方素丹政权的关系而提出:哈里发仅为权威的象征,但为了穆斯林大众的最高利益,仍须坚持义务性的哈里发制;教法“命人行善,止人作恶”的宗旨须以强权为保障,这一强权制度即素丹制;素丹为哈里发的臣属,素丹只要在名义上宣誓效忠哈里发,即为合法;哈里发不一定精通律法,在教法事务上应尊重教法学家的意见。(4)没有哈里发的哈里发学说。伊本·泰米叶在阿拔斯哈里发国家灭亡后提出:哈里发制不复为义务性制度,代行安拉权力的职责,自先知去世后便转移至教法学家,后者有权重释教法;握有实权的素丹虽非哈里发,但据圣训,有权实施教法、维持社会治安;哈里发不一定出身于古莱什族,无须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以契约制代替哈里发的推举制。(5)素丹即哈里发学说。奥斯曼帝国时期的政治学说强调:素丹制与哈里发制实为一个,只是称谓不同;素丹是真主在大地上的“影子”,为世间的“绝对主宰”、“世界的统治者”等。参见《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之词条“伊斯兰政治观”,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

    [752]高浩然教长:《认识伊斯兰》,台北学海出版社,1984,第22页。

    [753]Elie Kedourie, Democracy and Arab Political Culture, London: Frank Cass, 1994, pp.5-6.

    [754]丛日云:《当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第304页。

    [755]Lisa Anderson, "Democracy in the Arab World: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Culture Approach", in Rex Brynen, Bahgat Korany and Paul Noble, Political Liberaliza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in the Arab World, Vol.1: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Inc.1995, p.86, 90.

    [756]Ali Reza Abootaiebi, Islam and Democracy: State-Society Relatio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1980-1994), Garland Publishing, Inc.2000, p.216.

    [757]Daniel E.Price, Islamic Political Culture, Democracy, and Human Rights: A Comparative Study, Praeger, 1999, p.3.

    [758]A'Lamboton, State and Government in Medieval Isla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p.57.

    [759]Sayed A.A.Razwy, A Restatement of the History of Islam and Muslims, The World Federation of KSI Muslim Communities, 1997, pp.271-272.

    [760]刘竞、安维华:《现代海湾国家政治体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第93页。

    [761]伊斯梅特·赛夫·道莱:《埃及政党和民主问题》,贝鲁特,1977,第48页。转引自王彤主编《当代中东政治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377页。

    [762]王林聪:《中东国家民主化问题研究》,第151~152页。

    [763]Hussein A.Hassouna, "Arab Democracy: The Hope", in World Policy Journal, No.3, 2001, pp.49-50.其实,对于“黄金时代”的舒拉不能过分夸大,因为四大哈里发并非按照同一方式产生的:经选举产生的是艾布·伯克尔和阿里;未经选举而被指定的是欧默尔;通过任命一个6人组成的推选团,由他们进行推选的是欧斯曼。如果加上穆阿维叶以武力谋取哈里发职位,历史上关于哈里发的继位就有选举、指定、推选、武力夺取和世袭等多种方式。

    [764]Bernard Lewis, "Islam and Liberal Democracy", in The Atlantic, 1993, Vol.271, No.2, pp.89-98.

    [765]Muhammad Muslehuddin, Philosophy of Islamic Law and the Orientalist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slamic Legal System, Islanic Pub, Ltd., 1980, p.134.另参见伯纳德·路易斯《中东:激荡在辉煌的历史中》,郑之书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第297页。

    [766]吴云贵:《伊斯兰教法概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第58~59页。

    [767]吴云贵:《伊斯兰教法概略》,第286页。

    [768]Aziz Ahmad, Islamic Modernism in India and Pakistam, 1857-1964, Oxford, 1967, p.155.

    [769]John L'Esposito and John O'Voll, Islam and Democrac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28

    [770]Fathi Osman, Islam in a Modern State: Democracy and the Concept of Shura,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15-16.

    [771]Hugh Goddard, "Islam and Democracy", in The Political Quarterly, Vol.73, No.1, January-March 2002, pp.6-7.

    [772]吴云贵:《当代伊斯兰文明的趋势与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12月18日。

    [77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第72页。

    [774]伯纳德·刘易斯:《现代土耳其的兴起》,范中廉译,商务印书馆,1982,第114页。

    [775]伯纳德·刘易斯:《现代土耳其的兴起》,第142页。

    [776]Robert Devereux, The First Ottoman Constitutional Period: A Study of the Midhat Constitution and Parliament,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Press, 1963, p.58.

    [777]Robert Devereux, The First Ottoman Constitutional Period: A Study of the Midhat Constitution and Parliament, pp.63-66.

    [778]Robert Devereux, The First Ottoman Constitutional Period: A Study of the Midhat Constitution and Parliament, pp.74-77.

    [77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第222页。

    [780]阿里·杰尔塔利:《19世纪前半期埃及工业史》,开罗,1952,第36页。

    [781]P.J.Vatikiotis, The History of Modern Egypt: from Muhammad Ali to Mubarak(4th editi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1, p.128.

    [782]P.Sharan,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of Iran, Metropolitan, Book Co.Ltd., 1983, pp.18-19.

    [78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第119页。

    [784]杨灏城、朱克柔主编《当代中东热点问题的历史探索》,第4~22页。

    [785]Hamid Enayat, Modern Islamic Political Thought,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Austin, 1982, p.53.

    [786]伯纳德·刘易斯:《现代土耳其的兴起》,第276页。

    [787]转引自杨灏城、朱克柔《当代中东热点问题的历史探索》,第193~194页。

    [788]Feroz Ahmad, The Turkish Experiment in Democracy, 1950-1975, London, 1977, p.7.

    [789]Erik J.Zürcher, Turkey: A Modern History, p.221.

    [790]姜士林等主编《世界宪法全书》,青岛出版社,1997,第479、481~482页。

    [791]Shireen T.Hunter and Huma Malik, Modernization, Democracy, and Islam, Praeger, 2005, p.286.

    [792]Shireen T.Hunter and Huma Malik, Modernization, Democracy, and Islam, pp.283-284.

    [793]Meliha Benli Altunisik, "The Turkish Model and Democratization in the Middle East", In Arab Studies Quarterly, No.1-2, Winter/Spring, 2005, p.50.

    [794]Deborah Sontag, "The Erdogan Experiment",    In The New York Times, May 11, 2003.

    [795]1919年反英起义时的一个口号,它强调埃及的科普特人(信奉基督教)和穆斯林应当团结起来,摒弃宗教纷争,共同反对英国殖民当局的统治。

    [796]Derek Hopwood, Egypt: Politics and Society 1945-1984, London, 1985, p.119.

    [797]G.H.Jansen, Militant Islam, London, 1979, p.141.

    [798]法基赫(faqih)一词的含义是伊斯兰教法学家,这里指伊朗最高宗教领袖。

    [799]姜士林等主编《世界宪法全书》,第559~567页。

    [800]Ervand Abrahamian, Khomeinism: Essays on the Islamic Revolution, Los Angeles, 1993, p.15.

    [801]Samuel P.Huntington, "After Twenty Years: The Future of the Third Wave",    In Journal of Democracy, No.4, October 1997, pp.3-12.

    [802]王林聪:《中东国家民主化问题研究》,第181~182页。

    [803]王铁铮主编《沙特阿拉伯的国家与政治》,三秦出版社,1997,第164~165页。

    [804]杨灏城、朱克柔:《当代中东热点问题的历史探索》,第59页。

    [805]Geoff Simons, Saudi Arabia: the Shape of a Client Feudalism, Macmillan Press LTD, 1998, p.302.

    [806]John L.Esposito, John O.Voll, Islam and Democrac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193.

    [807]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Country Profile 2005: Saudi Arabia, p.10.

    [808]人类发展指数(HDI)是根据平均寿命指数、教育指数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计算所得,用以综合反映社会发展状况。通常HDI指数在0.8以上为高级水平,0.79~0.5为中等水平,0.5以下为低级水平。

    [809]The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06, New York, 2006, pp.283-291, 297-300, 331-334, 371-374.

    [810]Larry Diamond, "The State of Democratiza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in The White-bead Journal of Diplomac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inter/Spring 2005, p.16.

    [811]上述引用的统计数据是在“阿拉伯之春”之前的情况。

    [812]Najib Ghadbian, Democratization and the Islamist Challenge in the Arab World, Westview Press, 1997, p.141.

    [813]John L.Esposito, John O.Voll, Islam and Democrac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196.

    [814]Daniel Lerner, The Passing of Traditional Society: Modernizing the Middle East, New York, Free Press, 1958, p.405.

    [815]Bernard Lewis, Communism and Islam, quoted in Shireen T.Hunter and Huma Malik, Modernization, Democracy, and Islam, Praeger, 2005, p.84.

    [816]Gudrun Kramer, "Islamist Notions of Democracy", In Middle East Report, No.183, July-August 1993, p.2.

    [817]Elie Kedourie, Democracy and Arab Political Culture, London: Frank Cass, 1994, p.1, 6.

    [818]Ray Takeyh, "The Lineaments of Islamic Democracy", in World Policy Journal, Winter 2001/2002, p.9.

    [819]Elie Kedourie, Democracy and Arab Political Culture, pp.5-8.

    [820]Shireen T. Hunter, Moderniza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in the Muslim World: Obstacles and Reme-dies,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Washington, D.C., April 2004, p.26.

    [821]Muqtedar Khan, "Prospects for Muslim Democracy: The Role of U.S.Policy", in Middle East Policy, Fall 2003, pp.86.

    [822]Shireen T.Hunter, Moderniza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in the Muslim World: Obstacles and Remedies, p.26.

    [823]Būlent Ecevit, "Prospects and Difficulties of Democratization in the Middle East",    In Ellis Goldberg, Resat Kasaba, and Joel Migdal, Rules and Rights in the Middle East: Democracy, Law, and Society,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3, pp.141-147.

    [824]Būlent Ecevit, "Prospects and Difficulties of Democratization in the Middle East",    In Ellis Gold-berg, Resat Kasaba, and Joel Migdal, p.160.

    [825]Būlent Ecevit, "Prospects and Difficulties of Democratization in the Middle East",    p.160.

    [826]Muqtedar Khan, "Prospects for Muslim Democracy: The Role of U.S.Policy",    in Middle East Policy, Fall 2003, pp.85-86.

    [827]Meliha Benli Altunisik, "The Turkish Model and Democratization in the Middle East",    in Arab Studies Quarterly, No.1-2, Winter/Spring 2005, p.56.

    [828]Saliba Sarsar and David B.Strohmetz, "The Economics of Democracy in Muslim Countries", in Middle East Quarterly, Summer 2008, p.3.

    [829]"How the Arabs Compare: Arab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02", in The Middle East Quarterly, Fall 2002, p.66.

    [830]Saad Eddin Ibrahim, "Civil Society and Prospects of Democratization in the Arab World", in Augustus Richard Norton, Civil Society in the Middle East, Volume One, E.J.Brill, Netherlands, 1995, p.35.

    [831]Meliha Benli Altunisik, "The Turkish Model and Democratization in the Middle East", in Arab Studies Quarterly, No.1-2, Winter/Spring, 2005, pp.56-57.

    [832]Howard J. Wiarda,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Emerging Nations: Is There Still a Third World? pp.108-109.

    [833]毗耶娑:《薄伽梵歌》,黄宝生译,商务印书馆,2010,第79页。

    [834]徐梵澄:《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第581页。

    [835]转引自李志夫《印度思想文化史》,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第73页。

    [836]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毛俊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第147页。

    [837]崔连仲、武文:《古代印度文明与中国》,岳麓书社,2009,第56页。

    [838]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第147页。

    [839]Kautalya, The Arthasastra of Kautalya, with the Commentary "srimula" of Mahamahopadhyaya T'Ganapati Sastri, Delhi: New Bharatiya Book Corporation, 2006, p.91.

    [840]Marx Muller(ed.), The Sacred Books of the East: Vol ⅪⅡ, Atharvaveda, The Clarendon Press, 1897, pp.113-115.

    [841]古代印度版的社会契约论在婆罗门教经典、佛教经典以及如《利论》等经济学著作中都有表述。但是内容和形式常有差别。比如佛教经典中王权是直接由民众同意获得的,没有神的作用。《利论》中的契约不包括民众之间的“社会契约”,只有民众与国王之间的“政治契约”。只有婆罗门教经典保存了复合型合法性观念,并同时包括社会契约与政治契约两部分内容。

    [842]毗耶娑:《摩诃婆罗多》(第五册),黄宝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124 ~125页。

    [843]阿玛蒂亚·森:《正义的理念》,王磊、李航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第199页。

    [844]处在Sativa、Raja中间的是Tama,意思是静默、不活跃之意。

    [845]摩奴:《摩奴法论》,蒋忠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第8页。

    [846]蚁垤:《罗摩衍那·童年篇》,季羡林译,《季羡林全集》(第22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第17页。

    [847](梁武帝)前后三度舍身事佛,宗庙之祭,不用牲牢。昼日一食,止于菜果。其后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事佛求福,乃更得祸。

    [848]尚会鹏:《印度文化传统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111页。

    [849]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李活译,商务印书馆,2007,第255页。

    [850]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第256页。

    [851]埃里克森:《甘地的真理——好战的非暴力起源》,吴文江、田嵩燕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第5页。

    [852]关于印度人民党与国民志愿团关系演变的介绍,可以参见:Radhika Ramaseshan, "The BJP and The RSS, Family Squabbles Turn Itense", in Economic & Political Weekly, Vol. ⅪⅧ, No.6, February 9, 2013, pp.12-15.

    [853]李志夫:《印度思想文化史》,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第172页。

    [854]李志夫:《印度思想文化史》,第296页。

    [855]B.C.Pal, Writings and Speeches, Calcutta: Vugayatri Prakashak Ltd, 1958, p.77.

    [856]毗耶娑:《薄伽梵歌》,第62页。

    [857]卢斯:《不顾诸神:现代印度的崛起与发现》,张淑芳译,中信出版社,2011,第119页。

    [858]陈金英:《社会结构与政党制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第183页。

    [859]J S Bandukwala, "The State of Muslims in Gujarat Today", i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 Vol.47, No.33, August 18, 2012, p.18.

    [860]A.Appadorai, Indian Political Thinking: Through the Ages, New Delhi: Khama Publishers, 1992, p.225.

    [861]Shaila Seshia, "Divide and Rule in Indian Party Politics, The Rise of the Bharatiya Janata Party", In Asian Survey, Vol.ⅩⅩⅩⅧ, No.11, November 1998, pp.1040-1041.

    [862]H.N.Sinha, The Development of Indian Polity, Bombay, Calcuttta, Madras, New Delhi, Lucknow, London, New York: Asia Publishing House, 1963, pp.209-210.

    [863]玄奘、辩机著,季羡林校:《大唐西域记校注》(十六),中华书局,2000,第209页。

    [864]R.C. 马宗达、H.C. 赖乔杜里、卡利金卡尔·达塔:《高级印度史》,张澍霖等合译,商务印书馆,1986,第426页。

    [865]H.N.Sinha, The Development of Indian Polity, pp.209-210.

    [866]关于中世纪印度的非属人主义特征可以参见Masaaki Kimura,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State Formation in India", in Masaaki Kimura and Akio Tanabe(ed.), The State in India: Past and Pres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86-87.

    [867]Harihar Bhattacharyya and Abhijit Ghosh(ed.), Indian Political Thought and Movements, Kolkata: Kpbagchi & company, 2007, p.23.

    [868]H.N.Sinha, The Development of Indian Polity, p.443.

    [869]A.S.Altekar, State and Government in Ancient India,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58, p.110.

    [870]Marx Muller(ed.), The Sacred Books of The East: VOLⅩLⅡ, Atharvaveda, London: The Clarendon Press, 1897, p.138.

    [871]尼赫鲁:《印度的发现》,齐文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56,第173页。

    [872]R.C. 马宗达、H.C. 赖乔杜里、卡利金卡尔·达塔:《高级印度史》,第78页。

    [873]崔连仲、武文:《古代印度文明与中国》,第48页。

    [874]H.N.Sinha, The Development of Indian Polity, p.360.

    [875]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第273页。

    [876]R.C. 马宗达、H.C. 赖乔杜里、卡利金卡尔·达塔:《高级印度史》,第924页。

    [877]甘地:《印度自治》,谭云山译,商务印书馆,1935,第13页。

    [878]拉尔:《印度均衡》,赵红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98页。

    [879]Seema Roy, Liberty in Indian Political Thinking(A Comparative Study of Gandhi and Nehru), New Delhi: Radha Publications, 2006, p.231.

    [880]威奈·莱、威廉·西蒙:《思考印度》,宣晓凤、汤凤云译,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第145页。

    [881]阿玛蒂亚·森:《惯于争鸣的印度人》,刘建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第3~68页。

    [882]阿玛蒂亚·森:《惯于争鸣的印度人》,第12页。

    [883]蚁垤:《罗摩衍那·阿逾陀篇》,季羡林译,《季羡林全集》(第23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第650~651页。

    [884]崔连仲、武文:《古代印度文明与中国》,第106页。

    [885]《南传大藏经·长部》(第三册),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6,第86页。

    [886]R.C. 马宗达、H.C. 赖乔杜里、卡利金卡尔·达塔:《高级印度史》,第208页。

    [887]卢斯:《不顾诸神:现代印度的崛起与发现》,第130页。

    [888]毗耶娑:《摩诃婆罗多》(第二册),第253页。

    [889]Masaaki Kimura,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State Formation in India", in Masaaki Kimura and Akio Tanabe(eds.), The State in India: Past and Present, pp.86-87.

    [890]王红生:《论印度的民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第104~105页。

    [891]Howard Spodek, "In the Hindutva Laboratory: Pogroms and Politics in Gujarat, 2002", in Modern Asian Studies, 44, 2(2010), p.367.

    [892]《南传大藏经·长部》(第三册),第85页。

    [893]M.J.Akbar, "Powerless in Office", in India Today, August 13, 2012年,p.7.

    [894]涂立、莱特:《印度慢吞吞》,郑家瑾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172页。

    [895]卢斯:《不顾诸神:现代印度的崛起与发现》,第51页。

    [896]参见 "India's Electricity Problems: An Area of Darkness", in The Economist, August, 4, 2012.

    [897]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在2011年7月23日甬温动车事故之后,中国民众借助网络,尤其是微博强烈声讨铁道部,牵扯出幕后各种工作失职、腐败等事件。在2012年的7月21日,当北京遭遇特大暴雨之后,相关方面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滞后、救灾行动的缓慢,虚报、瞒报死亡数字等做法,更是引起了全国人民群情鼎沸的愤怒。

    [898]阿玛蒂亚·森、让·德雷兹:《印度:经济发展与社会机会》,黄飞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第226页。

    [899]"Government of India",    in Economic Survey 2011-2012, p.6.(.)

    [900]阿马蒂亚·森:《惯于争鸣的印度人》,第161页。

    [901]阿马蒂亚·森:《惯于争鸣的印度人》,第162~163页。

    [902]卢斯:《不顾诸神:现代印度的崛起与发现》,第272页。

    [903]T.Ganapati Sastri(ed.), The Arthasastra of Kautalya, with the Commentary "Srimula" of Maha-mahopadhyaya, Delhi: New Bharatiya Book Corporation, 2006, p.40.

    [904]林太:《“梨俱吠陀”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第235页。

    [905]卢斯:《不顾诸神:现代印度的崛起与发现》,第59页。

    [906]卢斯:《不顾诸神:现代印度的崛起与发现》,第65页。

    [907]T.Ganapati Sastri(ed.), The Arthasastra of Kautalya, with the Commentary "Srimula" of Maha-mahopadhyaya, p.43.

    [908]阿玛蒂亚·森:《正义的理念》,第32页。

    [909]Berriedale Keith(ed.), Speeches & Documents on Indian Policy 1750 -1921, Vol.1,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22, p.121.

    [910]涂立、莱特:《印度慢吞吞》,第373页。

    [911]关于莫迪在阿逾陀事件中的角色,可以参见:Radhika Ramaseshan, "The BJP and the RSS, Family Squabbles Turn Intense",    in Economic & Political Weekly, Vol. ⅩLⅧ, No.6, February 9, 2013, pp.12 -15; Howard Spodek, "In the Hindutva Laboratory: Pogroms and Politics in Gujarat, 2002",    in Modern Asian Studies, Vol.44, Issue 02, March 2010, pp.262-263.

    [912]涂立、莱特:《印度慢吞吞》,第374页。

    [913]Howard Spodek, "In the Hindutva Laboratory: Pogroms and Politics in Gujarat, 2002", in Modern Asian Studies, Vol.44, Issue 02, March 2010, pp.262-263.

    [914]卢斯:《不顾诸神:现代印度的崛起与发现》,第234页。

    [915]钱乘旦:《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历史局限及其影响》,《历史教学问题》1999年第3期。

    [916]〔美〕戴维·S.兰德斯:《国富国穷》,新华出版社,门洪华等译,2001; Veliz

    Claudio, The New World of the Gothic Fox: Culture and Economy in English and Spanish America, Berk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4; Lawrence E. Harrison, Undevelopment, Isa State of Mind, Cambridge: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 Harvard University: Lanham, M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85.

    [917]〔美〕塞缪尔·亨廷顿:《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2,第3页。

    [918]杨阳:《王权的图腾——政教合一与中国社会》,刘泽华之《序》,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919]马里亚诺·格龙多纳:《经济发展的文化分类》,载塞缪尔·亨廷顿:《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2。

    [920]Lawrence E. Harrison, Undevelopment: Is a State of Mind, Cambridge: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 Harvard University: Lanham, M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85.

    [921]Susan Calvert and Peter Calvert, Argentina, Political Culture and Instability, Pittsburgh, Pa.: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1989.

    [922]刘承军:《简析印第安文明中的思想因素及其研究的意义》,《拉丁美洲研究》2002年第3期。

    [923]Howard J. Wiarda, The Soul of Latin America,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1.

    [924]Charles Anderson, Politics and Economic Change in Latin America, Princeton, NJ: Van Nostrand, 1967.

    [925]〔德〕沃尔夫·格雷贝道尔:《拉丁美洲向何处去》,齐楚译,时事出版社,1985,第5页。

    [926]李春辉等编《拉丁美洲史稿》,商务印书馆,2001,第1页。

    [927]〔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钢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928]Michael Novak, The Catholic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93.

    [929]〔美〕戴维·S.兰德斯:《国富国穷》,第240~242页。

    [930]张家哲:《拉丁美洲:从印第安文明到现代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第85~86页。

    [931]E. 布拉德福德·伯恩斯:《简明拉丁美洲史》,王宁坤译,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第140页。

    [932]〔美〕劳伦斯·迈耶等:《比较政治学》,罗飞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第417页。

    [933]〔美〕戴维·S.兰德斯:《国富国穷》,第437~469页。

    [934]Howard J. Wiarda, The Soul of Latin America,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3-8.

    [935]〔法〕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三卷),施康强、顾良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第486、476页。

    [936]〔美〕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孙非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第24页。

    [937]何顺果:《美利坚文明的历史起源》,《世界历史》2002年第5期。

    [938]Holmes and Meier, Illusions and Realities, New York & London, 1992;另一数据为50.5%,参见陆国俊、金计初主编《拉丁美洲资本主义发展》,人民出版社,1997,第241页。

    [939]Larry Diamond, Juan J.Linz, Seymour Martin Lipset, Democrac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Latin America, London: Adamantine Press Limited, English, 1989, p 88.

    [940]陆国俊、金计初主编《拉丁美洲资本主义发展》,第241页。

    [941]恩格尔曼等:《新大陆经济中的不平等制度和不同增长途径》,《制度、契约与组织》,刘刚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第139页。

    [942]〔英〕莱斯利·贝瑟尔主编《剑桥拉丁美洲史》(第五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第406页。

    [943]〔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7,第33页。

    [944]〔美〕巴林顿·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拓夫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

    [945]〔德〕沃尔夫·格雷贝道尔:《拉丁美洲向何处去》,第7~8页。

    [946]〔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第241、280页。

    [947]这方面的论述参见〔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第367页。

    [948]Howard J. Wiarda, The Soul of Latin America, p.119.

    [949]〔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第264页。

    [950]〔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第8页。

    [95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第24页。

    [952]〔法〕卢梭:《社会契约论》,第23页。

    [953]转引自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上海三联书店,1994,第50页。

    [954]〔法〕卢梭:《社会契约论》,第40页。

    [955]〔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第635~640页。

    [956]钱乘旦:《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历史局限性及其影响》,《历史教学问题》1999年第3期。

    [957]〔英〕莱斯利·贝瑟尔主编《剑桥拉丁美洲史》(第三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组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第373页。

    [958]Simon Collier(ed.), 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p.306.

    [959]参见金计初等《拉丁美洲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第85页。

    [960]E. 布拉德福德·伯恩斯:《简明拉丁美洲史》,第158页。

    [961]〔英〕莱斯利·贝瑟尔主编《剑桥拉丁美洲史》(第三卷),第383页。

    [962]Howard J.Wiarda; Harvey F.kline, Latin American Politics and Development, Boulder and London: Westview Press, 1985, p.153.

    [963]David Rock, Politics in Argentina, 1890 -1930, The Rise and Fall of Radicalis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p.11.

    [964]Larry Diamond, Juan J.Linz, Seymour Martin Lipset, Democrac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Latin America, p.61.

    [965]Peter G.Snow and Luigi Manzetti, Political Forces in Argentina, Connecticut & London: Westport, 1993, p.12.

    [966]转引自〔美〕戴维·S.兰德斯《国富国穷》,第454页。

    [967]〔英〕安德鲁·韦伯斯特:《发展社会学》,陈一筠译,华夏出版社,1987,第105页。

    [968]俞可平:《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1期。

    [969]魅力型权威不一定产生民粹主义,但民粹主义必然产生魅力型领袖。

    [970]Peter G. Snow and Luigi Manzetti, Political Forces in Argentina, p.64.

    [971]Guillermo O'Donnell, Modernization and Bureaucratic Authoritarianis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1979.

    [972][委]D. 博埃斯内尔:《拉丁美洲国际关系简史》,殷恒民译,商务印书馆,1990,第202页。

    [973]李明德主编《简明拉丁美洲百科全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第178、182页。

    [974]〔英〕莱斯利·贝瑟尔主编《剑桥拉丁美洲史》(第六卷下),第259页。

    [975]〔美〕塞缪尔·亨廷顿等:《文化的重要作用》,第99页。

    [976]汤世铸:《拉丁美洲军人政权之研究》,台北知书房出版社,1996,第74页。

    [977]Ernest E.Rossi and Jack C.Plano, The Latin American Political Dictionary, California, ABC -Clio, 1980, p.137.

    [978]董经胜:《拉美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军人政权》,《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979]钱乘旦:《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历史局限性及其影响》,《历史教学问题》1999年第3期。

    [980]转引自安德鲁·韦伯斯特《发展社会学》,第107页。

    [981]Peter G.Snow and Luigi Manzetti, Political Forces in Argentina, pp.93-100.

    [982]在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是科斯林之王,生前罪恶累累,死后在地狱中被罚推石上山,但推上去又会滚下来,往复不止,劳苦不已。

    [983]〔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社会学研究》,冯韵文译,商务印书馆,1996,第11~12页。

    [984]Howard J.Wiarda, The Soul of Latin America, pp.315-317.

    [985]〔美〕劳伦斯·迈耶等:《比较政治学》,第421、354页。

    [986]曾昭耀:《拉美政治发展的成就与隐患》,《拉丁美洲研究》1999年第1期。

    [987]〔美〕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绛枫译,商务印书馆,1999,第395~396页。

    [988]钱乘旦:《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历史局限性及其影响》,《历史教学问题》1999年第3期。

    [989]Mark P.Jones: "Evaluating Argentina's Presidential Democracy: 1983-1995", in Scott Mainwaring and Matthew Soberg Shugart, Presidentialism and Democracy in Latin Americ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pp.259-299.

    [990]转引自刘文龙《关于20世纪末拉美政治民主化独特性的再思考》,《拉丁美洲研究》2002年第2期。

    [991]Larry Diamond, Juan J.Linz, Seymour Martin Lipset, Democrac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Latin America, pp.21-23.

    [992]〔英〕莱斯利·贝瑟尔主编《剑桥拉丁美洲史》(第六卷下),第102页。

    [993]James W.McGuire, Peronism without Peron, Stanford, California, 1997, pp.3-4.

    [994]Maurice Duverger, Political Parties: Their Organization and Activities in the Modern State, Lon-don: Methuen, 1964.迪韦尔热把政党分为群众型、干部型和信徒型几类,群众型政党以扩大成员数量为职志,招收成员时尽可能对各个阶层开放。

    [995]戴维·阿普特:《现代化的政治》,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55,第六章,转引自〔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第116页。

    [996]〔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第177页。

    [997]〔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第123页。

    [998]〔美〕安德鲁·韦伯斯特:《发展社会学》,第105页。

    [999]参见《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第14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第479页。

    [1000]参见刘鸿武《黑非洲文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代序言第12页,第1~7页。亨廷顿指出,除了布罗代尔之外,大多数研究文明的学者都不承认存在着一个独特的非洲文明。参见〔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第32页;布罗代尔关于黑非洲文明的论述参见〔法〕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131~162页。

    [1001]美国学者威亚尔达将世界上最穷的一些国家称作“沮丧的地区”,而这些国家大部分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参见〔美〕霍华德·威亚尔达《比较政治学导论:概念和过程》,娄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51页。

    [1002]参见April A.Gordon&Donald L.Gordon(ed.),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Africa,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2001, pp.24-30;艾周昌主编《非洲黑人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第14~29页;刘鸿武:《黑非洲文化研究》,第105~109页。

    [1003]参见〔美〕戴维·拉姆《非洲人》,张理初、沈志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第3页。

    [1004]〔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135页。

    [1005]刘鸿武:《黑非洲文化研究》,第40页。

    [1006]例如,在世界上已知的语言中,就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语言在非洲,参见April A.Gordon &Donald L.Gordon(ed.),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Africa, p.7;刘鸿武:《黑非洲文化研究》,第95~98页。

    [1007]刘鸿武:《黑非洲文化研究》,第31页。

    [1008]艾周昌主编《非洲黑人文明》,第13页。

    [1009]刘鸿武:《黑非洲文化研究》,第27页。

    [1010]关于黑非洲文明的“拼盘”特性,得自于刘鸿武先生著作的启发,参见刘鸿武《黑非洲文化研究》,第32页;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和刘先生似乎是“实指”性质的提法不同,笔者在这里使用的“拼盘”只是一种借喻,在非洲亚文明之间无疑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相互联系。

    [1011]也译为萃萃蝇,能传播人类的睡眠病。

    [1012]张宏民:《多维视野中的非洲政治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第105页。

    [1013]有学者认为,后殖民时代的非洲政治经历仍然受到下面这些传统的影响:(1)老人传统(the elder tradition); (2)武士传统(the warrior tradition); (3)圣贤传统(the sage tradi-tion); (4)君主制倾向(the monarchical tendency)。参见Teodros Kiros(ed.), Explorations in African Political Thought: Identity, Community, Ethics, Routledge, 2001, p.99.

    [1014]参见〔美〕戴维·拉姆《非洲人》,第309页。

    [1015]以上关于黑非洲政治社会结构的资料主要参考了艾周昌主编的《非洲黑人文明》一书,参见该书第181~186页。

    [1016]See Alex Thomson, An Introduction to African Politic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p.8.

    [1017]前一种政治体系,以洛高里人(the Logoli)、塔棱斯人(the Talensi)和努尔人(the Nuer)为代表;而祖鲁人(the Zulu)、贝姆巴人(the Bemba)、班克勒人(the Bankole)、约鲁巴人(the Yoruba)和伊格博人(the Igbo)以及西非说卡瓦语(Kwa)的很多民族都曾经有过后一种政治体系。see Daniel T.Osabu-Kle, Compatible Cultural Democracy: The Key to Development in Africa, Broadview press, 2000, p.79.也请参见 Ali A.Mazrui, The Africans: A Triple Heritage,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6, p.67.

    [1018]参见刘鸿武《黑非洲文化研究》,第142~160页;关于这些古老王国的具体情况,还可以参看艾周昌主编的《非洲黑人文明》相关章节。

    [1019]转引自张宏民《多维视野中的非洲政治发展》,第108页;并参见陆庭恩、刘静《非洲民族主义政党和政党制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第16页。需要指出的是,“大树下的民主”只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在马里的多根(Dogon)地区,人们相信真话只能在坐着的时候说,因而村子会议常常在屋顶离地面3英尺(约0.9米)的小屋举行,人们只能爬进去,任何人如果因生气而想站起来就会碰到屋顶,因此“发脾气”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这或可称为“矮屋中的民主”。参见〔美〕耶鲁·瑞奇蒙德、菲利斯·耶斯特林《解读非洲人》,桑蕾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第67页。

    [1020]Daniel T.Osabu-Kle, Compatible Cultural Democracy: the Key to Development in Africa, p.17.

    [1021]〔美〕耶鲁·瑞奇蒙德、菲利斯·耶斯特林:《解读非洲人》,第66页。

    [1022]参见艾周昌《非洲黑人文明》,第188页。

    [1023]See Daniel T.Osabu-Kle, Compatible Cultural Democracy: the Key to Development in Africa, pp.96, 99.

    [1024]See ibid, pp.79-80.

    [1025]See ibid, pp.17-18, 79-81.

    [1026]〔英〕帕林德:《非洲传统宗教》,张治强译,商务印书馆,1992,第83页。

    [1027]See Daniel T.Osabu-Kle, Compatible Cultural Democracy: the Key to Development in Africa, pp.91-92.

    [1028]See April A.Gordon & Donald L.Gordon(ed.),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Africa, p.31.

    [1029]转引自克里斯托弗·道森:《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兴起》,长川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第5页。

    [1030]See April A.Gordon & Donald L.Gordon(ed.),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Africa, p.299.

    [1031]刘鸿武:《黑非洲文化研究》,第23页。

    [1032]转引自张宏明《多维视野中的非洲政治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第168页。

    [1033]张宏明:《多维视野中的非洲政治发展》,第168页。

    [1034]参见艾周昌主编《非洲黑人文明》,第251页。

    [1035]关于黑非洲的自然崇拜思想,详见艾周昌:《非洲黑人文明》,第254~259页。

    [1036]参见张宏明《多维视野中的非洲政治发展》,第99页。

    [1037]〔英〕帕林德:《非洲传统宗教》,张治强译,商务印书馆,1992,第57页。

    [1038]奥戴:《宗教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转引自张志刚主编《宗教研究指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289页。

    [1039]〔英〕帕林德:《非洲传统宗教》,第1页。

    [1040]据统计,黑非洲37个黑人国家中,穆斯林和基督徒占多数的国家已达21个,而传统宗教信众占多数的国家则只有16个,参见艾周昌主编《非洲黑人文明》,第250页。从人数来看,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则分别以大约2.85亿和2.42亿的信众成为黑非洲第一和第二大宗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信众数量仍然处于增长之中。详细数据见皮尤论坛的两个报告,网址为、。根据美国2000年出版的《非西方发展理论》一书,黑非洲的总人口为5.5亿人,参见〔美〕霍华德·威亚尔达《非西方发展理论——地区模式和全球趋势》,董正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1页。此外,非洲还存在着印度教、佛教、犹太教以及巴哈教(Baha'i),但是他们一般只是存在于非洲的少数团体中,而非洲本土民众很少信仰。See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Africa, p.299.

    [1041]艾周昌主编《非洲黑人文明》,第250页。

    [1042]See April A.Gordon & Donald L.Gordon(ed.),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Africa, p.31.

    [1043]Teodros Kiros(ed.), Explorations in African Political Thought: Identity, Community, Ethics, p.101.

    [1044]See Teodros Kiros(ed.),Explorations in African Political Thought: Identity, Community, Ethics, p.101.并参见艾周昌主编《非洲黑人文明》,第274页;〔美〕戴维·拉姆:《非洲人》,第27页。

    [1045]参见艾周昌主编《非洲黑人文明》,第280~284页。

    [1046]〔美〕戴维·拉姆:《非洲人》,第47页。

    [1047]〔美〕耶鲁·瑞奇蒙德、菲利斯·耶斯特林:《解读非洲人》,第6页。

    [1048]See April A.Gordon & Donald L.Gordon(ed.),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Africa, p.245.

    [1049]See April A.Gordon & Donald L.Gordon(ed.),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Africa, p.261.

    [1050]在谈到黑非洲的传统政治文化时,必须指出的是,由于黑非洲传统社会长期存在的口头文化,因而我们不仅要注重其书面材料以及其政治行为的研究,也要极为注意对其口头历史传统的研究。

    [1051]参见〔美〕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第20页。

    [1052]张宏民先生认为“意见一致或一致同意的精神”和“权力的神圣化和个人化”是非洲传统政治文化的内容和特质(参见张宏民《多维视野中的非洲政治发展》,第106 ~113页),这无疑是非常有见地的。但是由于学科背景的局限,这种认识并未深刻揭示政治文化作为一种行为取向和心理因素的根本特征。在笔者看来,意见一致只是“大树下的民主”的一种表象,而“权力的神圣化和个人化”则是一种结果。

    [1053]〔美〕耶鲁·瑞奇蒙德、菲利斯·耶斯特林:《解读非洲人》,第12页。

    [1054]转引自〔美〕耶鲁·瑞奇蒙德、菲利斯·耶斯特林《解读非洲人》,第16页。

    [1055]〔英〕以赛亚·伯林:“政治理论还存在么?”,载〔美〕詹姆斯·A.古尔德,文森特·V.瑟斯比编《现代政治思想:关于领域、价值和趋向的问题》,杨淮胜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第420页。伯林这段话是在谈论“根据子女与父亲的关系和法律及按父命来设想生活”从而导致的对于自由和权威问题的理解,这段话也恰好生动地表明了黑非洲传统社会的状况,因而引用于此。

    [1056]参见张宏民《多维视野中的非洲政治发展》,第104页;艾周昌主编《非洲黑人文明》,第189~192页。

    [1057]〔美〕耶鲁·瑞奇蒙德,菲利斯·耶斯特林:《解读非洲人》,第69页。

    [1058]参见张宏民《多维视野中的非洲政治发展》,第109~110页。

    [1059]戴维·拉姆:《非洲人》,第343页。

    [1060]参见戴维·拉姆《非洲人》,第346页。

    [1061]参见Teodros Kiros(ed.), Explorations in African Political Thought: Identity, Community, Ethics, p.100.

    [1062]戴维·拉姆:《非洲人》,第296页。

    [1063]参见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上册),第459页。

    [1064]伊斯兰教在黑非洲的广泛传播,也得益于很多伊斯兰教义适合非洲的实际状况,比如伊斯兰教中“灵魂不死”、家族主义观念、伦理道德以及家庭生活规范就与非洲氏族部落社会中的一夫多妻、祖先崇拜等观念和制度很接近,参见艾周昌主编《非洲黑人文明》,第270页。

    [1065]以从西非迁移到此处的班图人语言为基础,并吸收阿拉伯人的语言和文字,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斯瓦希里语”(Swashili,也就是沿岸的语言的意思),说斯瓦希里语的人被称为斯瓦希里人;而这一以班图人为主体,融合了各种其他外来文明的独特非洲文明,则被称为斯瓦希里文明。参见刘鸿武《黑非洲文化研究》,第58页。

    [1066]参见艾周昌主编《非洲黑人文明》,第150~151页。

    [1067]参见艾周昌主编《非洲黑人文明》,第313~318页;关于欧洲列强在非洲的殖民主义历程更详细的研究请参见郑家馨主编《殖民主义史:非洲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068]参见Anne Hugon《非洲探险——黑色大陆的秘密》,王文融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第31页。

    [1069]Daniel T.Osabu-Kle, Compatible Cultural Democracy: the Key to Development in Africa, p.40.

    [1070]欧洲列强强占的非洲殖民地面积和人口大致如下:英属殖民地面积880万平方公里,占非洲总面积的29%,人口5441万;法属殖民地面积1090万平方公里,占非洲总面积35.9%,人口3361万;德属殖民地面积250万平方公里,占非洲总面积8.2%,人口约800万;比属殖民地面积230万平方公里,占非洲总面积7.5%,人口800万;意属殖民地面积225万平方公里,占非洲总面积7.4%,人口约130万;葡属殖民地面积208万平方公里,占非洲总面积6.8%,人口约500万。引自郑家馨主编《殖民主义史:非洲卷》,第52页。需要指出的是,该表所针对的是整个非洲,但是黑非洲被殖民状况同样可见一斑。

    [1071]关于欧洲殖民国家在非洲采用直接或者间接统治的原因,有学者提出了更进一步的看法,认为法国实行直接统治和它以“同化”为中心的殖民理论指导有关,而英国则从来没有认真考虑在英属殖民地对非白人种族实行“同化”政策,因而采用了间接统治。参见郑家馨《殖民主义史》(非洲卷),第62~70页。

    [1072]需要指出的是,“殖民主义的撤退”与经常被人使用的“非殖民化”这个词并不完全等同,后者涵盖更广,既包括了政治方面,也包括了经济、文化方面。参见郑家馨《殖民主义史》(非洲卷),第92页及注1。

    [1073]Daniel T.Osabu-Kle, Compatible Cultural Democracy: the Key to Development in Africa, pp.46-47.

    [1074]关于这种争论,参见联合作教科文组织编写的《非洲通史》(第7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办公室,1991,第634~635页;郑家馨主编《殖民主义史》(非洲卷),第121~123页。

    [1075]参见联合作教科文组织编写的《非洲通史》(第7卷),第636~637页。

    [1076]〔美〕耶鲁·瑞奇蒙德,菲利斯·耶斯特林:《解读非洲人》,第18页。

    [1077]参见戴维·拉姆《非洲人》,第180页。

    [1078]参见戴维·拉姆《非洲人》,第195页。

    [1079]See Daniel T.Osabu-Kle, Compatible Cultural Democracy: the Key to Development in Africa, pp.48-50.

    [1080]〔美〕戴维·拉姆:《非洲人》,第183页。

    [1081]〔美〕戴维·拉姆:《非洲人》,第183页。

    [1082]参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非洲通史》(第7卷),第637、653页。

    [1083]参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非洲通史》(第7卷),第654页。

    [1084]参见〔美〕戴维·拉姆《非洲人》,第17、452页。

    [1085]参见《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 (第17卷),第195页。李安山则主张用“非洲地方民族主义”来代替这个词,参见李安山《非洲民族主义研究》,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第5、6章,该书同时提供了大量关于部族和部族主义的研究材料,值得参考。

    [1086]正如非洲著名政治学者阿里·A. 马兹鲁伊所说,也许是“部落”这个词避免过度的政治正确的时候了。需要做的并不是停止“部落”这个词对于非洲的使用,而是恢复它对于欧洲经验的使用。针对前南斯拉夫冲突原始爆发的背景,显然“部族主义”可以毫不费力地戴上一个白色的面具,正如他戴一个黑色的面具一样。参见Teodros Kiros(ed.), Explorations in African Political Thought: Identity, Community, Ethics, p.98.

    [1087]根据非洲学者的亲身体验、社会调查和研究,原生形态的部族一般具有如下特征:1.是由若干氏族或者部落组成的族群,其发展水平大体处于部落与民族之间;2.处于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农耕或游牧社会,土地是最主要的生产与生活手段,并且部族之间存在着彼此界限分明的领地;3.部族社会尚未产生真正的阶级分化,其成员间的等级划分主要依据出身、血统和年龄等亲缘因素确定;4.联结部族成员之间社会关系的纽带尽管还残存着血缘因素,但更主要的是地域因素,这与连接氏族的血缘关系和联结民族的经济关系都是不同的。参见张宏民《多维视野中的非洲政治发展》,第45页。但是这指的是“原生形态”的部族,而不是特定非洲历史条件下的“部族”。

    [1088]张宏民:《多维视野中的非洲政治发展》,第65页。

    [1089]Teodros Kiros(ed.), Explorations in African Political Thought: Identity, Community, Ethics, p.98.

    [1090]参见戴维·拉姆《非洲人》,第17~18、75页。

    [1091]April A.Gordon & Donald L.Gordon(ed.),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Africa, p.264.

    [1092]David Potter etc., Democratization, Polity Press in associate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1997, p.276.

    [1093]参见戴维·拉姆《非洲人》,第75、144页。

    [1094]20世纪90年代之后,非洲掀起了新的民主化浪潮,部族主义的政治危害在一定程度上被减轻。见本章下文。

    [1095]David Potter etc., Democratization, p.277.

    [1096]戴维·拉姆:《非洲人》,第128页。

    [1097]关于这一发展变化的详细论述,可以参见David Potter etc., Democratization, pp.277-291.并参见丛日云《当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和张宏民《多维视野中的非洲政治发展》的相关章节。

    [1098]参见〔美〕亨廷顿《第三波》,序言第3页;DavidPotteretc.,Democratization,p.274.

    [1099]〔美〕霍华德·威亚尔达:《民主与民主化比较研究》,榕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166页。

    [1100]〔美〕霍华德·威亚尔达:《民主与民主化比较研究》,前言,第2页。

    [1101]张宏民:《多维视野中的非洲政治发展》,第149~159页。

    [1102]〔美〕霍华德·威亚尔达主编《民主与民主化比较研究》,第155页。

    [1103]Daniel T.Osabu-Kle, Compatible Cultural Democracy: the Key to Development in Africa, pp.25-26.

    [1104]〔美〕霍华德·威亚尔达主编《非西方发展理论——地区模式和全球趋势》,第80页。

    [1105]〔英〕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第214、216、217页。

    [1106]参见宗合《联合自强促稳定,自主探索求发展——2004年非洲形势综述》,《西亚非洲》2005年第1期;贺红燕:《非洲政治发展步入新时期》,《西亚非洲》2004年第5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