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酒缸轶闻-无章节名: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时,就听张醉丐说:听几位这么说,是不相信我说的这个事啦,明天我就叫它见报,我还要好好地捧捧这位爷,比我强。

    正说着,进来个穿号坎的洋车夫,进门也不往里走,在柜台前一站,说:掌柜的来一个(小碗)酒。

    张醉丐虽然戴着眼睛,也看见那洋车夫号坎儿上印着的号码竟然是05376,他大为惊喜,急忙放下酒碗就跑过来:嘿,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哇!他站在车夫身前,仔细打量着车夫,四十多岁年纪,一脸的忠厚相,正端着一小碗酒怔在那里。

    这号坎儿是你的?你就是05376号?

    啊,是啊。车夫愣愣地不知出了什么事。

    你拉了个伤号送医院,没要钱?

    咳,我拉了仨哪,不但我呀,那些运伤号的排子车谁要了钱啦。车夫明白了,没当回事,一口把小碗里的酒喝干,正要掏钱走人,张醉丐却把他的手拽住,又问:你还捡了人家两块钱,又给送去了?

    是啊,那是人家的钱啊。

    张醉丐便向众人说道:怎么样,我没瞎编吧,好极了,明儿报纸上,我连大酒缸这段儿全写上。

    李洪声也走过来了,手里还端着一小碗酒,对这位拉车的说:老弟——我攀个大,我得交你这个朋友,来!敬你一杯。便叫伙计:伙计,上酒。

    伙计已经端过来一小碗酒,还有一碟儿酱牛肉。车夫接过酒碗,却不接碟子,说:我不要菜。

    洪爷说:吃吧,我请客。

    伙计说:卓五爷都候了。

    李洪声把他拉到旁边桌的空位上坐下,说:我叫李洪声,唱戏的。你贵姓?

    噢,您就是李老板,唱关老爷戏的。

    对,你也常听戏?

    咳,北京人哪有不听戏的,还能哼两句哪,不过,没进过戏园子,都是大街上的电匣子,穷过瘾。

    你怎么称呼?

    我叫徐六。

    李洪声动情地说:六弟,从这儿起,咱们就是兄弟,往后只要我有戏,你就打着我的旗号进园子去听,有人拦,就到后台找我。

    徐六笑道:谢谢您。不瞒您说,我连件“行头”(指长衫)都没有,怎么进戏园子呀,谢谢您吧。心里高兴来这儿干一个,也就是个乐子啦。

    李洪声说:行。便叫伙计。往后徐六爷来这儿喝酒,吃饭,全记在我账上。

    苟四也认识李洪声,这时便插嘴说:得,这往后他得天天来,您就兜着吧。

    张醉丐却说:您说错了,有洪爷这句话,他决不会再来了!便对徐六说:徐爷,您只管来,最好就这时候,大家也可以聚一聚,聊会子。

    伙计又端一大盘子锅贴儿来,热气腾腾地放在徐六桌面上。说卓五爷敬的。徐六慌了,忙站起来抱拳说:谢谢,谢谢啦,我得回去了。

    李洪声摁他坐下,说:吃完再走。

    徐六无奈,便对伙计说:那,麻烦你给包上吧。

    洪爷奇怪:怎么茬儿?

    徐六说:我家有老人,八十六了,带回去,叫老爷子也过回年。

    李洪声听了更为钦佩,张醉丐就站起来有意大声叫道:伙计,再包两盘儿来,是我敬徐六爷家老爷子的。遂又对徐六说:您慢慢吃着,别走,我还要了解点儿您拉伤号的情况呢。

    苟四见卓五爷给这车夫又是酒,又是菜,还给他要了锅贴,心里不大自在,便踱到卓五爷桌前,涎着笑脸说道:卓五爷,您这可不对,咱们这样的交情,您没请过我一回,今儿为个拉洋车的倒这么破费!

    卓五爷曾托他淘过两次古籍,也没少让他赚了钱,也算是有交情。听他这么说便哈哈一笑说:您,我也请。便叫伙计,说:苟掌柜的账我候了!苟四忙说:咳,一句玩笑,一句玩笑,那好吧,我就依实了。多谢,多谢!抱了抱拳,畅快地回到他自己的座位。他坐下之后看看自己桌上的小酒碗,和一碟烂蚕豆,以及喝完酒的一碗刀削面,实在不值几大枚,又觉得不值拾这个脸,踌躇了一下,便悄悄叫伙计过来说:你到门口给我包只烧鸡来。伙计明白了,翻着白眼珠看了他一眼,冷冷地说:苟爷,卓五爷可没说候您门口外边的账!苟四低声说:卓五爷不常来,我可是常客!伙计无奈只得到门口外给他弄了只用鲜荷叶包着的烧鸡来。他这才觉得心情舒畅。又叫添酒。

    张醉丐还在采访着徐六,听他说今儿晌午永定门现场情形。

    徐六说:今儿早上,我拉座儿到永定门。正逢关厢大集,门脸外边做买卖的,卖吃食的,人挺多。客人下了车,我就在集上吃了碗老豆腐。这时候傍晌午了。正吃着,忽然天空一阵轰轰的声音,从东边飞来架飞机。这动静惊动了大伙,坐着的站起来了,都仰着头寻找。谁见过飞机呀,都想开开眼。轰鸣的响声越来越大,茶馆里、饭铺里以及一些小店里的人全跑出来了,挤在公路上往天上看。飞机飞到近前,响声震耳朵。飞机不大,翅膀上两块红膏药,飞得也矮,前头一个开飞机的,尾巴上一个把着机关枪的,都看得挺清楚的。

    城墙上二十九军当官的,挥着手大声地冲人群嚷:散开,散开,危险!几个大兵也跟着喊:散——开!趴下!

    大伙儿还没醒过神来,那飞机一个俯冲就冲下来了,树梢都被它碰得刷刷响。翅膀一歪,机枪就响了,哒哒哒哒,向着人群扫射过来。人群立时乱了,不少人都让它扫上了,地上到处是血,不仅死人身上血肉模糊,活人身上也是血,一阵子喊叫,正在慌乱,那飞机调头,带着吓人的响声又冲下来了,又是一阵扫射……受伤的躺在地上嗷嗷叫,没伤着的晕头转向地乱跑,各店铺一下子挤满了人。

    飞机飞走了,人们这才从四处跑出来救人,抬尸体。

    这时候城门却开了,跑出来好些二十九军的兵士,帮助往城里抬伤号。那已经死了的,就只好暂停在树阴底下。

    几十辆菜车子,凡是车主没受伤的,都趁机会往城里拉。这时候从东南上又是一阵轰鸣的响声,带有链带的声音。响声渐近,原来是日本人的三辆坦克。那坦克也并不大,不过比张双人床大一些。坦克车上了公路就奔北来了。大伙对坦克虽也觉得稀罕,可方才吃了飞机的亏,这回便都老早躲了。因为菜车子进城,城门还没来得及关,也许把城门的二十九军不怕这玩艺儿,那三辆坦克竟开进去一辆。可是,还没等后面的两辆进去,那头一辆又往后退,后面的两辆也只得又退回来。不大会儿,看清了,是一辆压路的汽碾子,把坦克给顶出来了。那坦克塔顶上有挺机枪,嗒嗒嗒地一个劲儿地扫射。有二十多个咱中国兵端着枪,跟在压路机后面追出来。后面那两辆退得快,距离较远,那头一辆仍不服气似的一个劲儿扫射,像在跟压路机较劲儿。公路近处是没有人了,谁也怕那枪子儿。眼睁睁地看着两辆坦克拐弯往西去了。看样子是奔宛平县城去的,这是攻错了地方了。剩下这辆虽然也往后退着,却仍哒哒……地扫射着子弹。过了会儿,坦克的机枪停了。坦克顶上忽然打开了一个小圆盖儿,一个头戴钢盔的日本鬼子探出头来透气,大伙一见鬼子,都红了眼了,有些人就往坦克上砸砖头,有个年轻的兵,撒腿就往坦克跟前跑,可坦克上的盖儿又盖上了。开着往南去了。这时候汽碾子停下来了。当兵的和老百姓,救人的救人,抬尸首的抬尸首,我这辆车也往城门洞里拉伤号。可是,忽然间,坦克的履带声又响起来了,那辆坦克从南边路上又退回来了,正要往西去的路上拐,原来这坦克走过头了,又退回来往西去追那两辆坦克。

    坦克开到粮库门口,机枪停了,顶盖儿又打开了,那当兵的又赶上来了,手里攥着个手榴弹,可他刚到近前。那坦克上的盖儿又要往下盖。就这时候,您猜怎么着,嘿——!有个人抱着把胡琴,外面是个布套儿,正在旁边不远地方,他跑前两步,顺手就把胡琴扔上去了,正担在那坦克出气口上,咔嘣一声,那盖儿把胡琴砸坏了。可是那盖儿没能够盖上,没等鬼子把胡琴拿开,那个当兵的到了,一拉弦手榴弹就扔进去了。这时候,机枪又响了,可是没响几下,坦克就哑巴了,停在原地不能再动,里边的俩鬼子全炸死了。

    徐六歇了口气,有人便问:那个人干嘛抱着个胡琴?

    醉猫却插话说:我看见了。那是个拉胡琴的,还有个女的跟他一块儿走,从南苑那边过来的。他那胡琴本来系在裤腰带上的,躲飞机的时候,我看见他从裤腰带上解下来,抱着跑。那个女的跟着他,一块儿跑。本来都没伤着的。

    徐六说:我们赶紧救人,我把车拉过去,几个人把那位拉胡琴的青年人抬到我的车上。哎哟,胸前满是血,真惨哪!我拉着就往天坛医院跑,那女的,梳着个大辫子,是个二十多岁的大姑娘啊,跟着我的车,一路小跑,跑得呼哧带喘的,可她说,甭管她,叫我拉着快去医院。

    怎么着啦?有人问。

    唉!徐六叹口气,那位年轻人——流血过多,没抢救过来,死在医院里了。

    那女的呢?

    那女的哭死过去了,医院又是一通儿抢救。

    徐六又说:听说这是还没成亲的小两口,唉……多般配的……

    他正说着,只听那位洋车厂的掌柜大叫一声:哎哟,我的苦命的闺女啊!眼泪就流下来了。

    别人问他:您怎么了?

    关掌柜大叫一声:那是我闺女和女婿唐老四啊!

    说着站起来,掏出几张铜元票放在桌子上,拿起衣服哭着跑出酒馆往天坛医院去了。

    卓五爷本来就听怔了,这时突然哇的一声放声大哭:老四——啊,跺脚大叫,老四啊……痛哭流涕,他疯了一般,跌跌撞撞痛哭着也往外走去。不用说也是去医院了。

    大酒缸里酒座儿全愣了,静静的凄惨无比。

    李洪爷穿上衣服,掏出一块银元来,对伙计说:你把卓五爷里外的酒菜账全打发了,剩下的先存在柜上。交待完,摘下卓五爷的衣帽,搭在臂上,赶忙追卓五爷去了。他理解卓五爷为他们梨园行培养了这么一位奇才,不定搭了几年心血,刚要出世,却死了能不伤心吗?他得赶快追上他,不能再让五爷有个好歹!

    门口外边的小贩们也都听见了,门窗都大开着,这么大动静能听不见吗,也都停下了手看着,叹息着。酒馆里一阵唏嘘,哪还有个说笑的。苟四抱着只烧鸡,本想回家孝敬老婆的,这时,也觉得心里不是滋味,欲步不前。正好伙计走过来,他叫着伙计说道:把这烧鸡也给那拉车的吧!他空着手走了。

    张醉丐本来也怔了,这时醒悟过来,他一拍大腿说:咳,我怎么漏了这么大个空啊!我也得赶紧去了。说着也匆匆穿大褂要往外走。

    徐六已匆匆吃完锅贴,忙说道:先生,我拉您去。

    这时,从门外进来个人,进门就喊:龙王庙收复了,全是大刀片儿,摸入敌营,咔嚓咔嚓……嘿!

    一屋子人听了都惊喜非常。张醉丐便对徐六说:徐爷,你拉我去吧,不去天坛了,咱们去铁子胡同——军部!

    那位叫花子四爷,他还没有走,正坐在外面台阶上,就着芥末白菜墩喝馄饨,这时,他也站起来了,把搪瓷缸子猛地往地上一摔,站直,挺胸,高声朗诵: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情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大酒缸里外的人都怔怔地看着他,谛听着,没人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