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与教育史-资产阶级文化与教育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8世纪是西方世界大变革的时代,英国的工业革命、法国的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的独立战争,是这个时代所出现的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对西方资产阶级的工业文明的形成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尔后,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在西方各国的普遍而深入的开展,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和工业革命在其他主要西方国家的兴起,资产阶级的工业文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作为资产阶级工业文明一部分的教育,也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和发展。这时教育的巨大社会作用更加突出。

    (第一节)财阶级文化及特征

    资本主义经济是扩大的商品经济。最初,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是建立在工场手工业的基础之上的。18世纪中叶,当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之后,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便建立在机器大工业的基础之上。

    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从瓦特发明蒸汽机开始的。从此,英国进入了机器大工业生产的新时代。随着英国工业革命,农业和交通也进行了技术革命。

    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后果。首先工业产品成倍增长。这就为发展国内外贸易创造了条件,英国的工业产品很快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了垄断地位,英国成了“世界工厂”。其次。工业革命把机器和蒸汽动力用于生产,由于机器和蒸汽动力的复杂化,这就必须组织社会化大生产,把许多人集中在一个工厂里来,在统一的管理下有机地进行生产劳动,这种企业形式就是工厂制度。

    工厂制度的确立,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正如恩格斯所言:“新生的工业能以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这种崭新的劳资关系是随着工厂制度的出现而形成的新生产关系。新生产关系的特征是,工厂劳动者向工厂主出卖劳动力,领取工资,劳动力的劳动变成了商品;工资劳动者在劳动中创造了比工资更多的价值,这个超出值,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全部占有。

    工业革命还带来巨大的政治后果。随着工业革命而产生的工业资产阶级在工业大发展之后,依据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要求掌握政权。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是围绕议会改革而展开的。这一运动称为英国急进主义运动。通过斗争,许多工业家代表进入议会。1783年,小威廉·庇特组成新内阁、担任首相,他制定了各种政策来满足工业家的需求。急进主义运动也就寿终正寝了。

    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规定着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这是工业革命的第二个政治后果。

    工业革命也相继在法国、德国和美国出现,为西方资产阶级工业文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几乎与工业革命发生的同时,法国的启蒙运动也蓬勃兴起。启蒙运动是法国资产阶级发动和领导的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伟大的思想革命几乎延续了整整一个世纪,涌现出一大批启蒙思想家,创造了法国历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启蒙思想家推崇理性,憧憬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他们把封建专制制度比作漫漫长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逐现实的黑暗,消灭专制主义,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罗马天主教是法国封建专制主义的精神支柱,启蒙思想家首先把斗争的矛头指向教会。

    最初的一批启蒙思想家是信教的,但对宗教仍采取激烈的批判态度,有的到最后还走上叛教的道路。例如伏尔泰,在临终前,拒绝举行宗教仟悔仪式。而后来的《百科全书》派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们,都成了彻底的无神论者,他们与宗教完全断绝了关系,并决心铲除宗教。例如,狄德罗认为,上帝是没有的,上帝创造世界是一种妄想。爱尔维修认为,神是掩盖无知、阻挠探索的烟幕,是愚昧无知的代名词。既然世上没有神,那么作为神的世界的宗教,也自然没有存在的权利了。因此,霍尔巴赫说:“可以有充分的权利称神学为矛盾的科学。任何宗教都是为了调和最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虚构出来的一种体系”。罗马天主教当然也在其中了。既然宗教是虚构的,假的,那么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启蒙思想家们对宗的批判和大力宣扬无神论,这就为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正因如此,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给教会以猛烈的冲击。大革命爆发后,制宪会议对教会问题通过一系列法案,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1)从政治上取消夭主教的特权和宗教歧视。在1789年的《人权宣言》中承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非天主教徒可以担任政府公职。(2)从经济上剥夺了教会财产和征收什一税的权力。(3)在组织上,削弱教会势力,取缔所有修道院。当时天主教会有一千一百座男修道院和六、七百座女修道院,全部被关闭,财产收归国库。(4)改组天主教会、削弱主教权力,由一百三十六个教区压缩到八十三个。把神职人员及教会活动置于国家管理之下。(5)割断法国天主教会对罗马教廷的从属关系。

    1792年秋,巴黎人民起义胜利,摧毁了法国君主政体,结束了立宪派的统治,由人民选举的国民公会代替了立法会议,宣布成立共和国,并宣告罗马天主教是共和国的敌人。在整个法国大革命过程中,主张无神论成为群众对待宗教问题的主流。科学的理性主义成为当时的口号。群众大张旗鼓地揭露教会的黑暗与罪行,要求铲除教会。许多地方的群众冲进教堂,没收教会财产,捣毁祭器。1793年,在国内保王党叛乱、国外敌人联合入侵时,大多数神父参加了反革命活动。人民对叛国的神父十分憎恨,在城乡展开了反对天主教及其他教派的运动。城市和乡村的教堂都予以封闭,教堂的钟改铸大炮,金银装饰品改铸货币,后来又进一步把宗教仪式用的物品一律销毁。尽管后来拿破伦恢复了天主教会,并作为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但他仍然提倡宗教信仰自由。

    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始终贯穿两个主题,即民主和科学的精神,它铸造了资产阶级机械唯物主义的无神论文化,即工业文化。1775年的美国独立战争,以及尔后的各种重大历史事件,都进一步充实了资产阶级文化的内容,并形成以下六个文化特征。

    一、机械唯物的自然主义

    从自然主义的发展史来看,资产阶级文化的自然主义属于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唯物主义一词是18世纪才开始使用的,是无神论的同义词。这说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是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最初的典型代表。

    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曾指出,世界并不是被神创造出来的,而是永恒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这样。这是因为,只有物质是世界上唯一的存在物,物质是永恒的,是构成世界的唯一的资料。霍尔巴赫更加明确地指出,自然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中的物质是永恒的,它变化多端,配合的方式无穷,从而构成各种事物。世界上没有什么造物主那样超自然的东西存在。同样,启蒙思想家在人类的起源上也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拉美特利认为,人和动物都产自物质材料,只是自然以不同的方式变化了这种材料而已。狄德罗对人的起源问题的认识又前进一步,他从生物进化的观点出发,认为原始物质以元素的形式而存在,这种元素相互结合则构成胚胎,胚胎经过各个长期发展阶段,最后形成具有高组织的人类。

    启蒙学者还把人的思维归之于物质的属性。霍尔巴赫认为,人的思维源于物质,同感情和意志一样都是物质分子运动的结果。这样就把思维和物质统一起来,从而否定了关于灵魂的唯心主义邪说。

    可见,法国唯物主义者们,彻底铲除了基督教文化的神秘主义自然观,恢复了自然的本来面貌。

    19世纪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外化的自然观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界是不依赖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的;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赖以存在的基础;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人们的宗教幻想所创造出来的上帝等最高存在物,只是人类所固有的本质的虚幻反映。很显然,他对法国唯物主义者的自然观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无论是启蒙思想家,还是费尔巴哈,他们的自然观都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他们从力学的观点来看待自然世界,整个宇宙及其各个部分都是机械体系,人身体的性质和动物全部性质,以及太阳系的结构也是机械体系;一切事物都服从机械规律。这是资产阶级文化自然主义的本质特征,同时又是它的局限性。它这种局限性,只能由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加以克服。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848年。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扬弃了以前的所有自然观,是最科学的自然观。在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理论新体系中,自然、人、社会构成了一个新体系,在这个新体系中,客观辩证法决定了我们在考察人类、人类社会时,不能忘记自然界,在考察自然界时不能忘记人类与社会。在这个体系中,人具有双重性质,即自然的性质和社会的性质。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括人的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关系。特别应当指出的是,人是通过劳动使自然界受自己支配的。而劳动是社会的人的劳动,不是单个人的劳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进行并借助一定的社会形式进行。这样,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有三个明显的特征,即客观实在性,社会历史性和人的实践性。

    总之,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们,只一般地满足于对抽象的自然与抽象的人的肯定,满足于抽象的自然与抽象的人的对立,没有把自然与人的具体的阶级性和社会性联系起来。而马克思则赋予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点是无产阶级的自然观,它是资产阶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直接的扬弃。它的发展趋势是共产主义的自然观。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界矛盾的真正解决。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自然观是这样评论的:“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一旦自然本体与人的统一得以实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实际存在的分离也就可以真正克服。“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象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

    二、人道主义(Humanilarianism)

    人道主义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出的思想武器,它是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但二者有很大区别。人文主义是人与神的对立统一,而人道主义是人与封建专制政权、奴隶制残余和一切非民主、非正义的权势的对立统一。虽然其中也包含了人与神的对立统一的因素,但已不占主导地位了。

    18世纪,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已成为腐朽而反动的制度,对外进行扩张,对内进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封建专制工权在与神权和封建割据势力作斗争时,具有进步性,一切进步势力都倾向于它,它是人权的代表。但专制王权战胜神权和封建割据势力之后,它就开始与一切进步势力相对立,开始推行非人道的政策。这正如马克思所说:“专制制度的唯一原则就是轻视人类,使人不成为人。”法国启蒙思想家坚决反对封建专制的非人道行为,因而举起了人道主义的旗帜。

    西方殖民主义者在进行殖民扩张时,都复兴了早已死亡的奴隶制度,把大批的非洲黑人贩运到美洲,卖为奴隶。这些新时代的黑人奴隶主要在美洲西方殖民者的种植园里从事劳动。奴隶没有人身自由,被当作会说话的工具买卖。在进步的资产阶级思想家看来,这是非人道的。经过黑人奴隶和白人进步群众的长期而艰苦的斗争,最终迫使西方各国政府相继废除了奴隶制。例如,丹麦在1792年宣布禁止奴隶贸易;法国在1794年2月废除奴隶制。英国在1807年禁止奴隶贸易,1833年宣布解放奴隶;美国在1808年1月1日禁止奴隶贸易,1862年9月22日,林肯总统发布“解放黑奴宣言”;巴西在1888年也废除了奴隶制。反对奴隶贸易和奴隶制度,这是18至19世纪人道主义运动的明显特征。

    资产阶级思想家一般都是以自然人或从自然主义人性论来作为人道主义的理论基础的。他们从这一理论出发,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

    资产阶级思想家所说的自然人是离开了具体的历史条件,离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是仅有生物意义的人。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正如马克思和思格斯所解释的:“每一个企图代替旧统治阶级的地位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抽象地讲,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为了达到夺权的目的,这样的阶级往往大力宣扬自己的阶级利益,高高举起普遍利益的旗帜,借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壮大自己的声势。

    当然,这种全人类的共同本性,这种全人类的自由、平等和博爱是虚假的,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存在的。实际上,资产阶级思想家所宣扬的自然主义人性,是资产阶级人性;他们所津津乐道的自由、平等和博爱思想,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必然产物,所谓自由就是贸易自由,所谓平等就是买卖平等,所谓博爱就是金钱关系。

    人道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尊重人权。所谓人权,就是自然规律与人的自然权利的密切联系。

    自然规律和自然权利之说,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借以进行政治斗争的理论工具。这里所说的自然规律含义复杂,包括人性本质、行为规范、乃致所有制原则等等在内。它与本来意义上的自然规律不同,是一个政治概念。拉美特利从人性论的观点出发,强调人和一般动物一样,都受同样规律的支配。这个规律铭记在心,不可磨灭。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存和幸福,人们必须遵循。他所说的自然规律,实际上是人的本性的代名词,在人与人之间是毫无差别的。在他看来,自然规律或人的本性应该受到尊重,人们可以据此来衡量社会制度的好坏。狄德罗则认为,自然规律建立在善与恶之间本质的区别上,应该作为我们的行为规范,是永远不变的东西。在爱尔维修那里,自然规律向趋乐避苦的倾向推移,最终彼此融合在一起;如果加以区分的话,可以说前者是以后者为具体内容的。此外,自然规律还有维护所有权的含义,是一切法律的前提。霍尔巴赫尊奉自然规律为无上权威,认为它能够教诲人们既要享受幸福,又须克制情欲,是人们用以衡量现实的政治和法律的尺度。他还认为,自然规律超越地域和时代,普遍而永恒,是自然置诸人心的正义;只要人有理智,就不能不予以肯定。

    启蒙思想家们为什么要如此强调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呢?其目的无非是想通过自然规律来申张自然权利。何谓自然权利?照启蒙思想看来,自然权利就是一切人都应该享受的权利即天赋人权。

    启蒙思想家从反对封建专制特权出发,赋予自然权利以具体的内容。狄德罗认为,只要个体有理性,就应享有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的权利,这些权利来自于天,即来自于自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可见,启蒙思想家所说的天赋人权就是自由、平等和所有权。在阶级社会里,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没有脱离社会关系的纯粹的或抽象的人。因此,他们心目中的人不过是资产阶级关系中可以攫取利益和出买劳动力的人,他们的理论也只能是资产阶级向封建制度挑战的工具。

    资产阶级的人权思想以法律的形式载人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和1789年的法国《人权宣言》。人权思想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具有反封建的和反殖民主义的进步性,但随着资阶级革命在欧美范围内的结束,人权思想往往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来作为侵略和于予别国内政的工具。

    三、种族主义(Racism)

    种族主义是一种反科学的理论,它认为人们在遗传上的体质特征同个性、智力、文化之间有一种因果关系,因而主张世界自古以来就分为劣等种族和优等种族。前者没有达到文明境地的能力,注定要论为奴隶;后者是文明的唯一代表者,负有剥削者的使命。

    种族主义思潮的策源地是西欧。一般学者认为,种族主义在近代史上的出现是与18世纪欧洲环境主义的影响有关。这种理论认为,一个民族的物质背景,包括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上的便利条件,在其文化形成中是主要的决定因素。

    19世纪,各种各样的种族主义理论才开始出现。这时达尔文创立的生物进化论被一些人引伸到社会领域,产生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对种族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理论认为,影响人口变异的自然选择过程,将导致最强竞争者的生存和人口的不断改进。这一理论被人用于支持政治上的保守主义:穷人是生存竞争中的“不适者”,不应予以帮助;在生存竞争中,财富是成功的标志,在对待社会问题上,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为种族主义政策的哲学基础,支持自种人特别是日耳曼人在文化上和生理上优越的说法。

    在编造种族主义谎谬理论方面,有两位较为有名的人,即尼采和斯宾赛。尼采认为条顿人是负有统治世界使命的“老爷民族”,而其他弱小民族自然就是被其奴役的民族。斯宾赛认为,文明民族就其本质说来,有统治低级种族并领导其文化发展的使命。很明显,他们这种种族主义理论,是为侵略战争和殖民掠夺进行辩护的。甚至有些战争狂人以种族主义理论作为侵略扩张的思想工具。例如,德国法西斯匪徒的头子希特勒执政后,就把种族主义作为法西斯独裁的官方思想,并以这种思想为旗号,对内屠杀犹大人,对外侵略和奴役其他民族。

    在现实生活中,种族主义主要表现在种族偏见、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三个方面。

    就世界人种而言,有白人、黄种人和黑人。后二者又称为有色人种。因西欧人是白人,是殖民主义者,是统治民族,在种族主义思想的毒害下,他们都有一种民族优越感,卑视有色人种,因而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民族偏见和种族偏见。种族歧视巳带有政治性的色彩,白人政府对有色人种的公民,实行一种不公平的政策。例如,某些职务不许有色人种的人担任,从事同样的工作,白人和有色人种的工作人员的待遇高低不等。民族隔离政策,是种族主义最突出、最主要而且影响最大的表现。

    种族隔离是一种根据种族或所谓的种族,将人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做法,如一定的居住区,一定的机构(学校、教堂)和一定的社会设施(公园、运动场、餐馆、休息室)。西方殖民主义者曾实行种族隔离政策来保护白人的特殊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例如,美国南部诸州,从19世纪五十年代就实行过这种隔离政策。实行种族隔离政策最突出和最长久的国家是南非联邦。南非当局把人分为四个种族等级:白人、亚洲人、黑人、有色人。他们对这四种人实行种族隔离政策,非白种人在旅行、财产继承、就业、入学、婚姻、选举等方面,都受到法律上的种种限制。南非当局至今还未完全放弃种族主义隔离政策,因而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坚决反对和经济制裁。

    四、自由主义(Libemlism)

    自由主义重视人的个性的思想意识,它把人从对集体的完全屈从中解放出来,从习俗、法律和权威的约束中解放出来。作为一个个人,人的解放可以说是西方文化的独特成就。

    自由主义在西方世界影响深广。从经济方面看,18和19世纪的自由资本主义是以市场的统治权和利益集团的自然协调为基础的。这时人作为一个有理性的经济动物,所要求的总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益。从政治上看,自由主义的指导原则是坚定不移地限制政府的权力,以免对社会的经济生活进行破坏的干涉。一般说来,自由主义相信,政府不要去做个人自己所能做的事情。人们想出种种办法,限制政府的权力,分权就是其中之一。它把政府的职能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个部门,使其互相牵制。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在实现了立宪政府的理想之后,又发展了个人权利的学说,其中包括信仰自由、出版自由、言论自由和集会自由的权利。这是资产阶级民主的精髓。

    自由主义思想在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广泛传播,这就为文学艺术领域的自由主义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绘画艺术是最受人欢迎的艺术形式,自由主义艺术家们在绘画艺术领域找到了用武之地。他们的创作活动既不受教会的禁锢,也不受政府的干扰,可以根据时代精神和自己的个性进行自由创作,使绘画艺术园地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例如,在启蒙时代和法国大革命时期,出现了古典画派;19世纪上半叶出现了浪漫主义画派;19世纪六十年代出现了印象画派;到了20世绍,现代画派更是派系林立,数不胜数:巴黎派、纳比派、野兽派、立体派、新造型派、至上派、超现实派、现代原始派、表现派等。尽管其中也有一些着力反映资产阶级的腐华生活和颓废思想的派别,但在客观上,它们都为丰富和发展西方文化作出了贡献。

    在文学方面也出现绘画艺术相类似的情况。

    五、工业主义(Industrialism)

    所谓工业主义就是把社会化的机器大工业视为国民经济主体的一种理论、政策和实践。

    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它属于人举第一个历史活动。物质资材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在农牧业和工业两大经济部门之中。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前,在通常情况下,农牧业是国民经济主体、工业次之。然而,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之后,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逐步占居主导地位。这是所有工业化国家所出现的共同现象。

    工业最需要科学技术,能及时地吸收科学技术,所以工业生产相对于农业来说,发展较快,并带动农业的发展。几次技术革命首先在工业部门展开,而后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大发展,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

    资本主义的工业经济的发展分两个阶段,即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亚当·斯夺(1723—1790年)和萨伊(1767—1832年)的经济思想正好反映了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工业发展状况。

    亚当·斯密于1776年出版了他的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他吸取了重农学派的教训,而提出了财富的源泉是生产劳动的理论。这里所指的生产劳动,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劳动,而且包括创造价值的工业劳动。他提倡自由贸易,否定重商主义的保护关税和进出口禁令的价值。英国的政治家受了亚当·斯密经济思想的影响,签订了1796年英法商约,双方降低了一系列商品的关税,并试图结束经济战。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说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到来。

    工业革命之后,以法国经济学家萨伊为首的自由经济理论成为工业生产发展的指南。他认为,供给能自行创造需求。他不认为萧条是由需求普遍下降所造成的,而是由某些市场的临时生产过剩和另外一些市场的临时生产不足所造成的。他相信这种不平衡一定会自动调节,因为生产过剩的企业必须重新安排生产以迎合消费者的要求,否则就会被挤垮。他颂扬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鼓吹自由放任,主张国家不要干预经济生活。然而这种把资本主义描写为可以靠自我调节消除经济危机的田园诗话,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的现实经济状况很难相容。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阶段。随着资本的国际化和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的加深,资本主义各国都出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明显趋势。这一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问和战后恢复国民经济阶段都已突出地反映出来,特别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大危机,宣告了传统经济理论的彻底破产。在危机期间,各国垄断资产阶级为了维持高额垄断利润,都在不同程度上依靠国家力量来消除普遍存在的商品充斥和失业的局面。例如,美国总统罗斯福于1933年推行新政,国家出面直接干预经济。新政的主要内容是:制订有利于克服危机的财政信贷政策,整顿银行的信贷,实行存款保险,发放巨额贷款扶植金融业,实行通货膨胀和黄金国有;在制订产业政策上,颁布了《全国产业复兴法》,对各行各业实行“公平竞争”,规定各行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销售定额等;大肆兴办各种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实行《农业调整法》,对农场规定生产定额,以控制生产,并对农业实行奖励和津贴等。

    凯思斯正是适应垄断资本主义的需要而提出与萨伊相反的经济理论。他主张通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来消除资本主义世界普遍存在的危机和失业。

    在凯恩斯经济思想的影响下,五十年代后,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所引起的一系列矛盾的激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再作为一种临时性的措施,而形成经常性的垄断形式,并呈现持续发展的趋势。

    六、世界主义(Wordfedralism)

    资本主义是国际性的社会经济形态,它的这种国际性就导致了世界主义的文化特征。

    世界主义是一种主张世界一体化的资产阶级思想意识、政策和实践,是国际资本的本质体现。

    资产阶级的世界主义是随着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发展而产生的。西欧资产阶级的殖民开拓和世界市场的建立,“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一句话,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物质的生产是这样,精神的生产也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于许多种族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而且,随着资木主义的发展,“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了。”

    列宁指出:“资本是一种国际的势力。”欧美各国资产阶级都是一丘之貉,他们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日趋尖锐。特别是当西欧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之后,资本主义使完全卷人了商品周转范围的各个民族愈益接近,彼此杂居,而把国际上溶合了的资本与国标工人运动互相对抗的情形提到了第一位的时候,资产阶级对工人运动就更加仇视了。尽管欧美各国资产阶级为了各自的私利,明争暗斗,尔诈我虞,有时甚至发动不义之战,互相厮杀,然而,一旦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摇撼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根基时,他们会马上妥协,采取一致行动,残酷地镇压无产阶级革命。例如,1871年8月j8日巴黎无产阶级的革命壮举,吓坏了各国资产阶级和反动政府,他们预感到自己的灭亡,互相勾结起来,把无产阶级新政权——巴黎公社扼杀在血泊里。

    这样,资本主义世界,不仅从经济上、政治上和文化上,而且从阶级关系上都国际化了。资产阶级文化的世界主义特征就形成了。

    19世纪后期,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电动机和电力的发明和使用大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出现了国际卡特尔、辛迪加和康采恩等垄断组织。于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进入了垄断阶段。世界主义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得到进一步发展。

    垄断资本主义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战前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取代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统治地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显示了资本的本质特征,这主要表现在资本进一步国际化和社会化两个方面。

    资本国际化程度,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时期是大小不一的。从总体来讲,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本国际化主要表现在商业资本上,即以商品输出为主;在二战前,资本国际化主要表现在借贷资本上;二战后,产业资本在国际化方面占据了主导地位。跨国公司是产业资本输出的主要工具,它遍布世界各地,1980年跨国公司的海外机构达十万零四千家。但跨国公司重点仍在西欧和北美。跨国公司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已占举足轻重的地位。1978年跨国公司的产值巳相当于发达资本主义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这说明,战后产业资本国际化已达到世界性规模,国际资产阶级用了二百多年的时间完成了从商品输出到大规模的产业资本输出的转变,资本的规模已越出各民族国家的狭隘范围。

    资本主义生产是扩大的商品生产,它的发展趋向是社会化。生产的社会化趋向。除了表现在国家干预工业生产之外,而且更主要地表现在全球性的生产和经营上。二战后,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化在世界范围内获得空前发展。这除了跨国公司纷纷建立之外,还出现自由贸易区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可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使世界主义无论在内涵上,还是在外延上都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世界主义作为资产阶级的社会意识,它是建立在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之上的,它既可以作为西方资产阶级掩饰其侵略扩张的工具,又可以作为东方资产阶级出卖民族利益的掩蔽物。它与建立在共产主义思想基础之上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当然,我们对资产阶级世界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应给予肯定。世界主义相对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封闭式的保守主义,是有一定的进步性的,它使世界形成一个整体,大大促进了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广泛交流和融合。从而加快了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第二节)资产阶级文化与教育

    18世纪西欧开始步入工业社会,资产阶级机械唯物主义的文化随之产生。传播和发展这种工业文化的教育也应运而生。文化的性质和特征,决定着教育的性质。二者这种密切关系,在资产阶级文化与教育中也充分地体现出来。

    一、自然主义与教育

    机械唯物的自然主义是资产阶级文化的特征之一,它在资产阶级文化的许多方面都表现出来。自然主义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卢梭、裴斯泰洛齐和社威等人的自然教育理论和实践上。

    卢梭作为一位著名的启蒙学者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在教育思想上也颇有建树。他针对基督教的人性恶而提出了人性善的理论。他认为,儿童出生时是善的,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保护这种先天善的本性,发展儿童的潜能。要保护儿童不受环境的恶劣影响,直到他有能力抵抗邪恶为止,就必须依其天性之善来教育他。他这种自然教育理论,在他的《爱弥儿一论教育》一书中充分地阐述出来。

    卢梭从人性善出发,强调后天教育。后天教育来源有三:一是来自自然;二是来自周围的人们;三是来自外界的事物。只有当这三种教育的方向相一致,又能圆满地配合时,儿童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在这三种教育中,自然的教育是不由人所决定的。因此,教师要爱护儿童,珍惜童年的生活,顺其自然,按照学生的年龄去对待。遵循自然的教育必然是自由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最重要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自然的教育必须保护儿童善良的天性,使身心得到自由的发展。卢梭认为,劳动对人的生存有重大意义,只有自食其力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人。教育就是培养不依赖他人为生,和不攫取别人劳动果实的自由人。卢梭还主张,要根据儿童发展的自然进程分阶段进行教育。为此,他将儿童的教育划分为四个阶段:从初生到五岁的婴儿为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保障婴儿的身体健康;五岁到十二岁为第二阶段,继续进行体育锻炼和发展各种感觉,培养儿童的自信心,满足感和独立性;十二岁到十五岁为第三阶段,要进行广泛的学习,其学习内容是地理、天文、自然科学、农业知识和手工艺技术等,并接受劳动教育;十五岁到二十岁为第四阶段,主要任务是道德教育,因为在此之前,个体发展受着身体情况的限制,理性也只刚刚产生,现在则不同了,随着本性的自然发展,情欲出现了,他需要有一个异性伴侣,由此可以引出所有更高等的德行。在此期问,青年人要学习心理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等有关人类的科学,在老师的帮助下,战胜各种邪恶之念,并培养友谊、爱情、正义、仁慈、感恩和同情等高尚情操。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我们从裴斯泰洛齐和社成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影响。

    裴斯泰洛齐(1746—1827年)是瑞士著名教育家。在求学时代,他受到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他了解社会下层广大群众的疾苦,并给以深切的同情。为此,他一生致力于孤儿教育事业。

    他继承和发展了卢梭的教育思想。他认为,人是依循特定规律发展的有机体。地下的种子会自己长起来并开放出美丽的花朵,新生的幼儿也如此,只要有一定的环境,他就能发展自己的固有天性,成为一个优秀的公民。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发现这种发展规律,并建立一种能有效体现这一规律的教育结构。他认为一通过规劝、启蒙和教育,能激发人们的善良心愿,从根本上改变贫苦人民的生活状况。因此,他主张所有的人都应受教育。在教育对人的作用问题上,他特别强调教育要适应自然的原则,也就是说,教育必须激发和发展儿童的天赋能力和力量。从适应自然的原则出发,他把发展人的天性和造就完善的人作为教育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使人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和谐的发展,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他这种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体育和劳动教育。他把体育看成是人的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他认为体育的任务就是要把人体中的生理上的力量,全部发展起来。他还把体育看成劳动教育的初步阶段,认为如果没有各种体力的发展,那么劳动的教育就谈不到。由于他把劳动教育看成培育儿童独立生活能力的手段,所以,他特别重视劳动和教育的结合。不过,他这里要求教育与劳动的结合,只是对劳动人民的子女而言的,对富有子弟就没有这种必要了。可见他的思想局限性。二是道德教育。他把道德教育视为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根据他的设想,道德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相联系,通过对儿童慈母般的爱,来激发和唤起儿童的爱、信任和感激的种子。他十分重视教师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三是智育。他认为智育对人的和谐发展有重要作用。在他看来,所有的人生来就有各种才能。智力教育就在于激发儿童的这些天赋的才能。但他又承认智力的发展不能离开一些知识的积累。正是从这一基本见解出发,他主张在初等学校,应给予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并尽可能地通过观察、练习去获得。

    裴斯泰洛齐一生都献身于教育事业。他办了好多学校,例如布格多夫学校和伊弗东学校。他在办学中,屡遭挫拆,但并不气馁。他的教育活动引起西方世界的关注,拿破伦曾到他办的伊弗东学校参观访问。很多国家的青少年前来学习。例如,1808年普鲁士政府派遣十七名青年,到裴斯泰洛齐学校学习三年。这批学生学成归国后,成为普鲁士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西欧各国都掀起裴斯泰洛齐运动,极大地推动了资产阶级教育的发展。为了表彰他在教育上的功绩,法国政府于1792年授予他“法兰西共和国公民”的称号,1814年他又被俄国的亚历山大皇帝封为爵士。

    杜威(1859—1952年)是美国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也带有浓厚的自然教育的色彩。他著作甚丰,其主要著作有《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等。杜威根据自己的教育理论,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教育的本质问题。一是从生物化心理学理论出发,杜威把教育看作促进儿童天性本能和欲望生长的过程。二是从教育即生长出发,以及从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出发,杜威提出教育本质就是生活。三是从获取知识的角度看问题,杜威把对经验的改造或重新组织,看作教育的本质。

    从做中学是杜威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并贯穿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教材和课程上,他强烈反对传统教育所使用的以既有知识为中心的教材,和由这种教材所组成的学科课程。他极力主张,一教材的源泉是儿童自己的活动所形成的直接经验。他提出,在课程中占中心位置的是各种形式的活动作业,例如木工、铁工等。在教学方法与步骤上,他主张在活动中进行教学。在他看来,以儿童直接经验为中心的活动作业既是教材,也是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即通过学习活动的几个步骤来实现学生的经验不断地改造。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他主张活动教学。在课堂上,要为儿童准备具有充分活动的地方,备有适合儿童活动场所需要的各种教料和工具,要在学校里设实验室、工场、园地等,让儿童在制作的活动中学习,而不是静坐在有秩序的桌椅上听教师系统讲授。在有关教师的作用上,他认为教师在教学中不再起主导作用,而只是起一种协助学生活动的助手作用。

    杜威是位世界性的人物。他不仅吸引了数千名学生到哥伦比亚大学来跟他学习,而且还经常充任访问教授、讲师和顾问。1919年,他在东京帝国大学讲授哲学和数学。以后的两年他在中国北京大学作访问教授。他还被邀请帮助土耳其、俄国、墨西哥和其他国家的政府制定教育制度。

    二、自由主义与教育

    自由主义对教育的影响,在英国和美国表现得较为突出。

    18世纪的英国政府仍然不介入教育。这时期的教育还是民间性质的。家长享受着选择学校和教师的充分自由权利。人们为了保留这种自由权,极力摆脱国家对教育的控制。英国的宗教领袖们也千方百计地控制教育,继续使教育与宗教结合在一起。由于这诸多因素,英国的国家教育体系一直没有形成,一直处于自由化的状态。

    中上层阶级子女的教育,由父母和监护人负责,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各种私立学校与教师。所选学校和教师的级别是与他们的社会地位相一致的。学校和教师都带有商业性,可以自由寻找赞助人,教授所要求的任何课程,几乎没有什么强加的限制。他们之中,较为富有的子弟一般进英国有名的九所公学学习。所谓公学,最初是因为学校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所定教学目的又在于提高公共教育水平和培养一般公职人员,所以称公学。它是私立文法学校。公学师资设备等条件优越,学费昂贵,一个学生的学费每年高达四百英磅,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全年的工资。公学主要进行古典文科教学,因为公学与教会关系密切,所以教学中重视宗教课程。公学只招收预备学校的毕业生,学习六年,学生全部寄宿。公学学生毕业后大多升人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等名牌高等学校。

    广大下层工农群众的子女一般进慈善学校学习。早在1699年,英国国会在国内成立了基督教知识促进会,由这个宗教组织创办慈善学校,招收穷人子弟。这种学校除宗教灌输外,也教一些初等的读写算知识,教女孩一些缝纫常识,并进行道德习惯的训练与说教,让儿童们勤于劳动和安于卑微的社会生活。这种学校开办不久,各地纷纷效仿,慈善家们竞相捐款办学,成为一时风尚。这类学校的名称很多,诸如乞儿学校、劳动学校、贫民日校等,总称为慈善学校。这些由教会、民间慈善团体或私人开设的初等学校,设备条件简陋,师资水平很低,上层社会的子弟基本上是不人这种学校的。对于贫苦儿童也只能收容一部分,并且大部分不能进入中等学校继续学习。

    19世纪初,受法国卢梭的民主教育思想的影响,英国的慈善教育进一步发展。这时英国政府也对慈善教育表示关注。此问,出现了三种重要学校,即主日学校、导生制学校和幼儿院。每种学校都有自己的赞助人。他们还组织了一些团体,在英国和美国推广这些学校。

    主日学校由约瑟夫·阿莱恩首创。贫穷子弟一般都工作,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没有时间学习星期日休息,主日学校就把他们收拢来,教他们读、写、算和宗教知识。主日学校一般由教会主持,并作为教堂附设机构之一。

    导生制学校由安德鲁·贝尔(1753—1832年)最早创办。他从班级里选几个聪明学生,先用一部分时间教给他们当天的功课,然后让每个人负责一个小班,转教同样的课程。这种办学方式很受欢迎,在很短的时期内,导生制学校就遍及英国。1808年,《皇家兰卡斯特协会》成立,它专门负责征集资金和建立导生制学校。

    美国原是英国的殖民地,大部分居民都是来自英国的移民,英国的文化传统在这里根深蒂固。按照英国的传统观点,教育是父母或监护人的责任,国家应尽量不加干涉,学校由私人和宗教慈善团体去办理。英国国教会资助它的慈善团体、在美国殖民地为穷苦儿童开办了免费学校。但到18世纪,所有教派都纷纷地自由办学,自由地争取赞助人和学生。它们还各自小心翼翼地护卫着自己的地位,不允许任何入侵犯这一自由。

    后来,由于工商业的发展,私立办学之风兴起。在城市和城镇,一批由教师个人出资开办的私人学校应运而生,希望成为商人、职员、簿记员、会计、技术人员和海员的年轻人都涌进这类私人学校。在这些私人学校中,以杰明·富兰克林所创办的中等学校最为典型,其他慈善家、教会、有事业心的教师、教育社团等,纷纷仿效他这所学校而在整个美国开办学校,因此,中学很快在美国普及,到1800年,估计这类学校已超过一百所。

    私人中学的课程,依学生的具体要求而不同,一般有拉丁语、希腊语、英国文学、修辞学、代数、三角学、测量、地理、历史、天文、初等物理和化学、心理学、伦理学以及基督教教义等。女生学习的内容是音乐、舞蹈、女红、朗读、绘画和法语。

    虽然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后各州建立了一些公立学校,而且各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加强对教育的管理和干预,但私人办学之风依然盛而不衰。

    在英国和美国,不仅创办初等和中等教育具有自由主义倾向,而且在创办大学教育方面自由主义之风也很浓。

    在英国,进入19世纪以后,产业革命带来了文化科学知识的勃兴,功利主义成为重要原则,社会人士普遍要求大学能研究和教授新课程。加上古典大学对非国教派教师的排斥,形成建立新大学的思潮。当时许多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非国教派人士,重视科学发展的世俗学者,以及一些工业资本家中的开明人士,都有这种愿望。在此基础上,英国兴起了大学运动。在这一运动中,有几所著名大学相继建立,例如,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等。新大学运动促进了地方大学的诞生与发展,特别是在工业繁荣、文化集中的著名城市,相继建立了许多学校。例如,里兹学院、伯明翰学院、利物浦学院等。这些学院在1900年以后,陆续发展为地方大学。这些新大学的特点是私立,招收学生无教派和性别限制乡采取寄宿和走读两种制度,并重视自然科学、数学和商业科目。新大学的学生多数是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子弟。

    美国也有类似的情况。美国最早的几所高等院校都是以英国大学的模式建立的私立大学,例如哈佛大学、新泽西学院、宾夕尼亚大学、耶鲁大学和威廉与玛丽学院等。美国独立之后,当民主派领袖们想把私立学校改造成国立大学时,遭到了这些大学和有关人士的强烈反对。最后,联邦政府实于让步,联邦最高法院也作出了有利干私立院校的裁决。

    三、人道主义与教育

    法国是人道主义的发祥地,加之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所以,人道主义对教育的影响比英国和美国要明显得多。

    人道主义的重要一条就是人生下来就有受教育的权利,这个权利在法律面前又是人人平等的。但在贫富分化十分严重的资本主义社会里,要落实这一条谈何容易。只有在建立了完整的和行之有效的国家教育体系的前提下,并以立法的形式,在一定学龄范围内,实行强制教育,这一人道主义原则一才能得以实现。

    19世纪初,拿破伦为了巩固法国资产阶级的成果,建立了资产阶级中央集权的政府,在教育上也相应地实行了高度中央集权的领导体制。1801年拿破伦创立了法兰西大学作为负责管理法国所有学校的最高行政机构。该大学的首脑是总监,实际上是帝国的教育大臣。他下边还有三十名顾问,全由国王直接指派。在法兰西大学之下,全国划分为二十七个大学区,每个大学区管几个省的教育行政领导工作。大学区设总长和学区评议会,还按省分设学区督学。法兰西大学和大学区的成员,以及大学和中学的教师都属于国家官员,有严格的任命制度。这种严密的中央集权制一直沿袭到现在。

    拿破论政府重新把小学教育置于教会的控制之下。拿破论政府虽然允许私立中学的存在,但通过1802年法令,把中等教育绝对控制在国家手里。法国这时设置了两种类型的中学:一是国立中学,它主要由政府资助,所有学生都必须缴纳学费,是贵族式的寄宿学校,教授古典人文学科。二是市立中学,它建立在较小的行政区内,主要由地方居民提供资金,其地位不如国立中学。法令还规定成立高等学校,教授自由七艺、自然科学、神学、法学和医学等专业知识这样一套国家教育制度就基本形成。

    拿破伦建立的国家教育制度为更多的儿童和青少年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但并未在法律上保证每个儿童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直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并颁布了费里教育法之后,人道主义的原则才最终落实。费里是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派党人,在他任教育部长期间,于1881年和1882年相继主持制定了两个教育法令,总称费里教育法。法令规定,儿童六岁人学,初等教育为义务教育。实行初等义务教育的小学和实施学龄前儿童教育的母亲学校都是免费的。鉴于富人子女历来都在家庭和中学预备班接受初等教育,法令决定承认这二者均为义务教育的形式,但必须接受国家的检查,即每年接受一次国家统一规定和主持的测验,才能得到认可。法令还重申教师任教必须获得国家颁发的证书,方为合格。法令免除了师范学校的膳宿费,并废除了教会监督公立小学和母亲学校以及教士担任教师的特权,又规定以伦理和公民课代替宗教课。从而确立了法国国民教育的三原则,即义务、免费和世俗性。

    法国与英国一样,推行一套双轨性的教育体制,初等教育局限在被剥削阶级中,而中等教育则是资产阶级的特权。20世纪后,又产生了高小、技术学校和商业学校,下层群众的子弟可进入这些学校受高一级的教育,但中学仍是上层阶级的天地。从而,反映了法国教育的资产阶级性质,同时也揭示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局限性。

    国家办教育,这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道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英国和美国,尽管自由主义根深蒂固,但两国政府也不得不顺应这一历史发展趋势。英国于1893年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凡十一岁以下的儿童必须人学。强迫教育成为国家的专责,教育国家化的制度终于在英国形成。美国在1852年麻萨诸塞州首先颁布强制初等教育法,其他州也照它的榜样做了。到19世纪末,三十四个州都作了强迫人学的规定。南方的州接受强制教育较缓慢,直到20世纪初,他们才实行强制教育。到1918年,联邦的所有州都制定了强迫入学的法律。

    四、种族主义与教育

    种族主义教育在西方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在美国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是因为,在独立战争之后,美国政府长期推行种族歧视政策,致使有色美国居民吃尽了苦头,尤其是黑人,他们是美国种族歧视政策的最大受害者。

    在殖民统治两期,美国的黑人是作为奴隶从非洲贩运来的,他们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那里还谈得上接受教育、美国独立之后,北方诸州制订了释放奴隶的条例,若干慈善团体还为黑人儿童的教育做了一些好事。1849年中西部的俄亥俄州曾颁布法律,授权州政府为黑人儿童另行创办学校,北方诸州相继仿效。这是黑人受学校教育的开端。

    然而,占全美黑人总数92%的南方诸州,白人统治者极端仇视黑人,在19世纪上半叶仍以法律形式禁止黑人读书识字。反动透顶的种植园主认为,黑人不识字便会乖乖地做奴隶,否则就难于控制了。

    1863年1月1日,林肯总统发表了解放黑人的文告。获得自由的黑人求学热忱十分高涨。在新的政治形势下,南方黑人儿童开始入学受教育。但由于政府推行种族隔离政策,黑人与白人不能同校学习。这时,黑人学校也受到不平等的待遇。白人学生开设印刷、航空和零售推销等职业训练课程,而黑人学校则开设砌砖、木工、汽车修理和缝纫等职业训练课程。黑人学校的经费比白人学校少得多,黑人学校教师的待遇也比白人学校教师差。尽管如此,黑人教育在广大黑人群众反种族歧视的斗争中艰难地向前发展。黑人小学和中学已普遍建立,黑人高等学校陆续兴建。1865年建立了弗士克大学,1867年建立了阿梯兰塔大学,1881年建立了塔斯基格学院。到1970年,先后建立了二百所黑人高等院校。约有一百所院校直到今天仍然存在。

    在进步白人群众的支持下,黑人为争取教育乎等而展开了长期而艰苦的斗争,最终追使美国最高法院于1954年裁决,取消1891年确定的“隔离但平等”的原则,并规定各州必须尽快地完成自人与黑人学校的合并。尽管在推行学校合并过程中,遇到很大阻力,但黑人在争取教育平等的运动中仍取得很大成就。1970年,在进入美国名牌大学的新生中,黑人学生占10%以上,接受高等教育的黑人青年也越来越多。1973年,在南方诸州中,44%的黑人学生就读于白人学生占多数的学校。

    当然,这还不能说在美国教育中种族歧视已不存在了。实际上,种族歧视在美国教育的许多方面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例如,教科书中有关黑人等少数民族的文化和英雄人物很少提到,有的还被歪曲和丑化。直到七十年代,儿童在学校中不许讲本民族的语言,只能讲英语,否则,轻者受惩罚,重者被驱逐出学校。由此可见,种族歧视这是美国教育资产阶级性质的必然表现,是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制度不被消灭,在教育上的种族歧视就很难铲除。

    五、工业主义与教育

    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论,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资本家发展工业的目的就是追求剩余价值,而剩余价值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通过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出来。剩余价值有两种类型,一是绝对剩余价值,即靠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来创造;二是相对剩余价值,即靠技术,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效率来创造。在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阶段。资本家主要采取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工人往往每天劳动12至16小时,延长劳动时间是受工人生理机能的限制的,有一定的限度,不能无限制地延长。而改进技术,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却是没有止境的。所以,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资本家把提高相对剩余价值就放到首位。这也是资本家提倡科学技术的秘密所在。资本家要想发展科学技术,就必须发展教育,特别是发展技术教育。这样,工业主义就与教育建立起密切关系。

    技术教育首先从英国兴起,它为英国的工业革准备了重要条件。英国资产阶级对科学技术是十分关心的。为了适应资产阶级渴望获得科学技术知识的需求,斯皮塔尔菲尔数学协会于1717年建立,曼彻斯特数学协会于1718年建立。这两个协会的办会宗旨都是为了解决有关纺织技术问题,向资本家提供资询。在18世纪中叶,在英国各地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协会,如《奖励学习协会》、《工艺促进协会》等。这些协会主要是向广大群众传播科学知识,促进科学技术和工艺的发展。

    这些有识之士除了利用这些民办的协会和讲习所向群众进行启蒙教育之外,而且还以讲座的形式向工人群众讲授自然哲学和应用科学知识。例如,安德森在格拉斯哥大学向工人讲授实验哲学;尼科尔森在伦敦开设了供木匠和职工学习应用数学的夜校。科学技术在工业部门的普及,这样就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准备了技术条件。

    工业革命为教育规定了发展方向。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之后,不仅大量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之中,而且对科学和工艺技术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皇家学院在1838年决定设立土木工艺学和机械工艺学两门课程。1844年在上述两门课程的基础上设立了应甩科学的综合学部,以开展工艺学教育。伦敦学院也开设了工艺学、机械工艺学和机械学三门课程。”另外,由于工业革命对煤的需求增加,煤炭工业发展起来。为了煤矿的安全,政府在1850建立了矿山学校,开展了以维护矿山安全所必需的专门技术教育的训练。

    工业革命完成之后,英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为了保持英国在西方世界的工业和科技优势,必须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和振兴教育。其具体做法是:首先改革旧大学,即把大学改造成科研基地和培养科技人才的场所。从这一目的出发,对牛津和剑桥大学进行改革。1872年牛津大学在物理学家克利富顿的领导下建立了克莱兰顿研究所。剑桥大学在马格斯维尔领导下也建立了一个研究所。与此同时,英国政府还建立了一些新大学。例如伯明翰士术科学学院、雷丁技术学院、埃克赛特工科大学等。在抓高等教育的同时,英国政府对工人的技术教育也十分重视。这主要是通过工艺学校的形式来实现的。工艺学交对青年工人除进行初等教育外,还进行机械制图、算术、簿记、建筑等科目的教育。工艺学校以“夜间大学”的形式不断发展着,这对提高工人的文化和技术素质起了很大作用。

    德国原是欧洲的后进国。18世纪甚至19世纪前半期,德国还是个农业国。然而,自19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却发生了突变,由谷物输出国一跃而为机械输出国。1913年机械输出额已超过英国和美国,居世界第一位。这一巨大变革虽然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的,然而,它的技术教育却早已为这种变化作好了准备。

    博依特(1781—1853年)从1818年到1845年担任普鲁土商工局局长。他为了培养工业人才,在普鲁土的二十五个辖区内,建立了二十所地方工业学校,在柏林建立了中央工业学校。工业学校所设课程是:用具画、自由画、模型制作、纯粹数学、应用数学、物理、化学、德语。校用土地和设施由所在城市提供,其他概由国家负担。工业学校虽然经过几次改革而日趋完善,但随着德国工工出革命的成熟、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多样化,加之,每个工业部门都需要有特殊专门技术的人才,地方工业学校已失去适应这种需要的能力。因此,地方工业学校一部分停办,另一部分则转为实科学校和专门学校。

    实科学校是综合性的学校,它有三种类型:一是九年制六个班级的一级实科学校,共二十六所;二是学制和班级都不固定的二级实科学校,共三十所;三是七年制五个班级的高等市民学校。1882年把一级实科学校改称为高级实科中学。从这时起,高级实科中学与原来的高级中学展开了竞争。但从总体上看,实科中学主要是进行技术教育。例如,布雷斯劳实科学校,从1836年至1860年间,其毕业生大都从事商业、工厂管理、农业、建筑、采矿冶金、染色等资本主义企业活动。

    各种专门学校的范围很广,种类繁多,可分五大类:农业渔业学校、矿山工业学校、商业交通学校、家政方面的学校、军事和自由职业学校。这些学校,各州由不同的主管部门管理。它们的任务是培养不同水平的各种专门技术人才。

    博依特在1866年把柏林中央工业学校改为柏林工业学院,1879年又升格为柏林工业大学,设机械、冶金、化学、造船四个系。到19世纪末,学生已有三千多人,发展成为一所实力雄厚的工科大学。

    柏林工科大学的建立是与德国工业化的进程和工业革命的发展相适应的。德国工科大学是独立的大学,而不是综合大学中的工学院,它与工业生产关系更加密切。除了柏林工科大学之外,还建立了亚琛、不伦瑞克等八个工科大学。德国工科大学主要培养科学家、技术员和企业家。据1897年的统计,德国九所工科大学的在校学生已超过一万人。工科大学的毕业生分布在德国各重要工业部门。据德国工程学协会会长彼得报告,1898年德国最有名的工业公司的一百零五个事业所,有3281名技师,其中1124名是工科大学毕业生。如果说19世纪前半叶是综合技术学校的全盛时期,那么,19世纪后半叶就是德国工科大学大出风头的时期。它们所培养出来的大批科技人才,为德国工业生产迅速腾飞并跃居世界前列,做出了巨大贡献。

    六、世界主义与现代教育

    西方文化随着世界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而向东方传播,进行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教育。东方各国的教育都是以西方资产阶级教育为模式的,当然,在采用西方教育形式的同时都融合了本国本民族的文化和教育的因素。世界主义使东西方教育趋于一致。

    美国是西方世界经济、政治和科学文化的中心,它的现行教育制度也是资本主义世界具有世界典型意义的教育制度,尤其是它的学制其典型意义就更突出了。

    从19世纪末至二战前,美国的教育基本上形成了独立的、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教育制度。二战后,美国的教育为了适应霸权的需要,多次进行教育改革。美国教育制度的概况大致如下:

    教育领导体制。实行中央和地方相结合,以地方为主的领导体制。联邦政府设立了教育部,统辖全国教育,但由于传统和现实国情,州教育委员会仍掌握各州教育大权,制定州的教育政策和教育发展计划。

    现代学制:<1>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全美国也把学前教育看作初等教育的“阶梯”,要求所有进入小学一年级之前的五岁儿童,必须接受一年的学前教育。美国当前实施学前教育的机构既有公立、也有私立,名目繁多,但大体可分两大类:一是招收三至五岁儿童的保育学校;二是招收四至六岁儿童的幼儿园。此外,还利用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手段来普及幼儿教育,美国的初等教育是从六岁开始的六年小学教育,主要由公立学校进行,私立小学占少数。美国初等教育实施的基本原则是单轨制,免费制,多样化和注重基础知识。<2>中等教育。美国中等教育是对十二至十八岁青少年所进行的教育。实施中等教育的普通中学有这样几种类型;一是四年制中学;二是六年制中学;兰是中间中学,即把小学五年级直到初中八年合成的一种学校;这三类学校是公立学校,占美国中学的绝大多数;四是私立中学,种类很多,例如教会开办的教区中学,教育质量颇高,有钱人家多把子女送人教会中学。<3>高等教育。当前美国的高等教育已形成三级结构。第一级结构是两年制初级学院,毕业后可获得副学士学位。第二级结构是四年制综合大学和各种专业学院,毕业后可获得学士学位。第三级结构是研究院和高级专业教育。研究生可在不同的年限与水平上攻读硕士、博士和博土后学位。<4>师范教育。美国现已没有中等师范学校,独立的师范学院也廖廖无几,绝大部分的师范教育都由综合大学或文理学院分设的教育学院或教育系来完成。目前全美国培养师资的高校有一千三百所。<5>职业教育。美国一向重视职业教育,现已有各种职业学校二千四百多所,全国受职业教育的在校学生已达两千万人。目前美国职业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在高中进行的职业教育。接受这种职业教育的学生占高中生总数的百分之四十左右。二是公立、私立以及厂办的各种职业学校。三是两年制学院所进行的大专水平的职业技术教育。四是合作教育,由大学或中学与社会上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同对学生施行职业技术教育;还有一种由劳工部提供经费,由工厂企业对失学、失业的人进行职业训练的合作教育。<6>成人教育。在美国联邦教育部内,没有“职业和成人教育局”。美国对成人所进行的教育除了进行带有明鲜倾向性的政治思想教育之外,力图增加成年人(包括在职成年人)的知识,提高其技术水平,以适应当前知识激增、电子技术飞速发展和自动化、信息化社会生产与生活的需要。<7>特殊教育。美国联邦政府于1975年颁布《残疾儿童教育法》,1986年又颁布《残疾婴幼儿早期介入计划》,规定出三至六岁儿童所应享有的教育权利。现今美国残疾儿童拥有的受教育权利包括:一是有权进入地区学校就读;二是有权获得最好的教育;三是有权被授予个别职能及未来导向等课程;四是有权在学校礼团活动中与常人一样受到尊重;五是学生及其家庭有权在就学期间参与教学计划。联邦政府每年拨出相当可观的经费资助特殊教育,据1989年的“教学现状”报告,受惠于联邦特殊教育经费资助的学生已由1977年的370万,增加到440万。

    在本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以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遗传工程等为标志的第四次技术革命,使美国人更加认识了教育的重要性。现在美国人与西欧其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一样,都把未来经济和政治的竞争,看成科学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和教育的竞争;教育不仅关系着国民经济的起落,而且也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因此,美国政府把教育放在战略性的地位,并投巨资发展教育事业。例如,1991年美国教育经费达到创记录的3530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8%,比上年增加230亿美元,比八年前净增32%。美国政府为了在本世纪末和下世纪继续保持自己在经济、军事和科技上的领先地位,便于1990年2月底,在全美州长协会上通过了《关于全美教育目标的报告》提出了迈向21世纪的美国六大教育目标;其一,到2000年,美国的所有儿童都要进学校学习。贫穷儿童也要接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其二,到2000年。中学生的毕业率要达到90%以上。特别要消除美国少数民族学生和非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中学毕业率的差距。其三,到2000年,各级学生要在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和地理等关键学科方面具有相应的能力。强调所有学生都要了解本国的文化差异和国际社会。其四,到2000年,美国学生的数学、科学成绩要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其五,到2000年,美国的成年人要脱盲,要掌握在全球性经济竞争中所必需的技能,并能履行。全美各主要工商企业都要致力于加强教育和职业的联系。其六,到2000年,美国的每所新学校都要实现无毒品、无暴力,并提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有纪律的、安全的井然环境。美国提出的这一战略性的教育规划,展现了西方资产阶级教育的发展动向,同时也体现了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与教育的辩证关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