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有话说-陆地、海洋中的迷雾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类失踪之谜

    据国外多家媒体报道:1999年7月2日,在中美洲的哥伦比亚100多名圣教徒,到阿尔里斯山的山顶去朝拜。这伙圣教徒相信1999年8月“世界末日”来临,他们上山去祈祷上帝的拯救。谁知这伙圣教徒上山以后再没有下来,就此失踪了。此事惊动了哥伦比亚,他们派出了大批警察在阿尔里斯山顶四周大面积寻找,并出动了直升机。用了近一个月,查遍整个内华达山区,但不见一点踪影。

    1915年12月,英国与土耳其之间的一场战争,英军诺夫列克将军率领的第四军团准备进攻土耳其的达达尼尔海峡的军事重地加拉波利亚半岛。那天英军很英勇地一个一个爬上山冈,高举旗帜欢呼着登上山顶。突然间,空中降下了一片云雾覆盖了一百多米长的山顶,在阳光下呈现淡红色,并射出耀眼的光芒,在山下用望远镜观看的指挥官们对此景观也很惊奇。过了片刻,云雾慢慢向空中升起,随即向北飘逝。指挥官们才惊奇地发现,山顶上的英军士兵们全部消失了。

    诺夫列克将军率领一千多名士兵登上山顶,并亲手插上英国国旗,旗帜还在山顶上飘扬,而人却一个也不见了。

    更为令人惊奇的是1978年5月20日,在美国南方的新奥尔良城,在一所中学的操场上,体育老师巴可洛夫在教几个学生踢足球射门。14岁的巴尔莱克突然一球射入球门,他高兴地跳起来一叫,当着众人的面,眨眼工夫就失去踪影。

    1975年的一天,莫斯科的地铁里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失踪案。

    那天晚上21点16分,一列地铁列车从白俄罗斯站驶向布莱斯诺站。只需要14分钟列车就可抵达下一站,谁知这列地铁车在14分钟内,载着满车乘客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列车与乘客的突然失踪迫使全线地铁暂停,警察和地铁管理人员在内务部派来的专家指挥下,对全莫斯科的地铁线展开了一场地毯式的搜索。但始终没有找到地铁和满列车的几百名乘客。这些人就在地铁轨道线上神奇地失踪了。

    1990年9月9日,在南美洲委内瑞拉的卡拉加机场控制塔上。人们突然发现一架早已淘汰了的“道格拉斯型”客机飞临机场,而机场上的雷达根本找不到这架飞机的存在。

    这架飞机降临机场时,立即被警卫人员包围,驾驶员和乘客们走下飞机后,立即问:“我们有什么不正常?这里是什么地方?”机场人员说:“这里是委内瑞拉,你们从何方来?”飞行员听后惊叫道:“天哪!我们是泛美航空公司914号班机,由纽约飞往佛罗里达的,怎么会飞到你们这里?误差2000多千米呀!”接着他马上拿出飞行日记给机场人员看:该机是1955年7月2日起飞的,时隔35年!机场人员吃惊地说:“这不可能!你们在编故事吧!”后经电传查证,914号班机确实在1955年7月2日从纽约起飞,飞往佛罗里达,突然途中失踪,一直找不到。当时认为该飞机掉入了大海里,给机上的50多名乘客全部赔偿了死亡保险金。这些人回到美国的家里,令他们家里人大吃一惊。亲人们都老了,而他们仍和当年一样年轻。美国警方和科学家们专门检查了这些人的身份证和身体,确认这不是闹剧,而是确凿的事实。

    最近,美国著名科学家约翰·布凯里教授经过研究分析,对“时空隧道”提了以下几点理论假说:一,“时空隧道”是客观存在的,它看不见摸不着,对人类,它既关闭,又不绝对关闭——偶尔开放,就看谁偶尔碰上,被拉进去。二,“时空隧道”与人类世界不是一个时间体系。进入另一套时间体系里,有可能回到遥远的过去,或进入未来。因为在“时空隧道”里,时间具有方向性,可逆性,可以正转,也可倒转,还可以相对静止。三,对地球上的人类和物质来说,被吸入“时空隧道”就意味着神秘失踪,而从“时空隧道”中出来,又意味着神秘再现。由于“时空隧道”的时间可以相对静止,故而失踪几十年、上百年,就像一天与半天一样。

    千年万载不死的动物

    1990年初,埃及考古学家马苏博士在与同事们开掘一座4000年前古墓时,发现守在墓旁边的一只早已绝种的猫科动物。

    这座4000年前的古埃及法老切路勃泽四世的坟墓,是在著名的帝王谷地下27英尺深处找到的。打开了墓穴石门,当马苏博士等人提着灯笼走进去时,见到一只活生生、两只黄绿色大眼睛滴溜溜转的猫,正盯着来人。墓穴里除了一具石头棺材和这只准备猛扑过来的大灰猫以外,什么都没有。这只大灰猫像一只小豹那么大。当考古学者们向前移动时,这只猫拱起背嘶嘶乱叫,令人毛骨悚然,接着它抖动浑身的灰尘向马苏博士猛扑过去,用尖牙猛咬住他的大腿。受惊的其他考古队员,听到马苏的尖叫声后,立即上前打退了这只猫,但被激怒的猫旋即退到坟墓的角落,准备用它的尖牙再次阻止这些不速之客。但就在它欲发起第二次袭击之前,人们用帆布将它捉起来送进实验室。在古埃及的习俗中,猫科动物被古埃及人视作活神,专门用来守卫神圣的寺院和坟墓。被捉的是一只雌猫,脸庞很瘦,轮廓明显,耳朵很长。但一进入实验室,该猫的健康急剧恶化,几小时后就死了。马苏博士计划将对这只猫的尸体做进一步的研究。

    1782年4月,巴黎近郊的采石工人从地下45米深处的石灰岩层中开采出一块巨大的石头。他们将石头劈开以后,意外地发现石头内藏有4只活的蟾蜍。这4只蟾蜍并非聚在一起,而是各有各的窝。窝比蟾蜍稍大一些,窝的表面还有一层松软的黄土。蟾蜍从石头内出来后,还能在地上活动。一位生物学家取了其中一只较肥大的做了标本。石灰岩层经科学家测定,证实其形成于100万年前。就是说,这4只蟾蜍在岩石内已生存了100万年之久。

    自从上述发现后,又经过164个年头,即1946年7月,在墨西哥的石油矿床里,一位石油地质学家挖掘出一只冬眠的青蛙。青蛙被埋在2米深的矿层内,挖掘出来时皮肤还是柔软的且富有光泽,经过两天后才死去。经科学测定,证实这个矿床是在200万年前形成的。青蛙只能在矿床形成时被埋在矿层内。由此可见,该青蛙在矿层内已生存了200万年之久。

    千古传奇谜中谜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许多以往的传奇在20世纪成了人们追逐探索与研究的对象。经他们的努力,其中有些已获得解答。而有些则将赖后继者继续努力,也许在本世纪或者更久远,才能解开其中之谜。

    杜林尸布与耶稣血型

    在意大利西北部城市杜林的一座教堂内,保存着一块亚麻布,令人惊奇的是布上有一个人的全身影像,而这个人据说就是耶稣基督。

    最早发现这块布的是法国人。1356年左右,尸布在李莱城被公开,顿时引起整个基督世界的震动,因为布上的人影不仅容貌酷似传说中的基督,且还有血迹。后来在宗教学者的研究之下,认定这块布是在耶稣死于十字架之后,用来包裹其尸体的,因而留下了耶稣的身影。

    中世纪的学者认为,尸布最早出现在中东,几经辗转才最终流至意大利,并一直保存在杜林市的大教堂内。由于这块布是基督教的圣物,意大利将之视为国宝。

    到了20世纪,科学家开始对尸布做深入的分析研究,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杜林尸布的神秘性正一步步被揭开。例如,人们在对尸布上的血渍进行处理后发现,耶稣的血型是AB型。

    寻找诺亚方舟

    《圣经》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义士诺亚为躲避洪水建造了一艘长方木柜形大船,即方舟,据说方舟最后停在了阿拉拉特山上。

    根据这个记载,人们不断地试图去寻找方舟,以解开《圣经》和人类之谜。方舟是否真的存在,现今未有定论,而阿拉拉特山却是座真实的山,它位于土耳其境内,靠近伊朗与亚美尼亚的边界处,海拔近5000米,终年积雪。最早翔实记载阿拉拉特山的人是13世纪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他在书中指出,该山便是诺亚方舟之山。

    在20世纪内,也曾有许多人对诺亚方舟展开追寻,有些人甚至宣称已经找到方舟。但无论他们怎么说,至少到目前为止,方舟始终仍仅存于各种故事和人们的印象之中。

    “平顶海山”之谜

    在夏威夷群岛、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和斐济群岛一带的深海海底,有一座座奇异的海山,它们的顶部像被截掉一样,都是平坦的,被称为“平顶海山”。这种海山除太平洋外,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中亦有存在,它们有的孤独地耸立于海底,有的成群出现。

    平坦的顶部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从几百米到二三十千米不等;顶部离海面最浅为400米,最深为2000米。美国海洋地质学家赫斯对此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他认为“平顶海山”是沉没了的岛屿,就像神话中描述的“亚特兰蒂斯”王国那样。但他无法解释海山的顶部为什么如此平坦。

    后来,人们从“平顶海山”的顶部打捞到了呈圆形的玄武岩块,据此有人认为,它们可能是一座座海底火山,顶部是火山口,被火山灰等物质填平了,所以呈现平顶。年龄测定表明,它们形成于距今1亿年至2500万年之间的火山大量喷发时期,这就给火山说提供了一个依据。

    20世纪50年代,人们从太平洋西南的凯普-约翰“平顶海山”的顶部打捞到造礁珊瑚、厚壳蛤以及层孔虫等生物化石,以后在太平洋中部又有类似的发现,表明“平顶海山”的顶部过去有过珊瑚礁发育。造礁珊瑚需要生活在有光照的水里,因而其生存的最大水深在50米左右。

    这说明曾有一段时间,海山顶部的水深不超过50米。由于此时的海山顶部离海面近,风浪顶部的水深不超过50米。

    由于此时的海山顶部离海面近,风浪就有可能将其削平,并在其上发育造礁珊瑚。以后,海山下沉,沉到水深400米以下的地方,所以“平顶海山”上就残留着以前发育的造礁珊瑚和其他喜礁生物。但美国学者德利指出,海底火山不一定发生过上升和下沉,可能是天气寒冷和冰川时期,海平面大幅度下降,使海底火山的顶部露出海面被风浪削去。

    但有些“平顶海山”的顶部直径达二三十千米,说它是被风浪削平的似乎难以使人相信。

    著名海洋地质学家孟纳德认为,太平洋中“平顶海山”都位于一片原来隆起的地壳上,他称之为“达尔文隆起”。这些隆起的海山顶部接近海面,被风浪削平,尔后,整个隆起下沉,便形成了今日的“平顶海山”。

    但有一些人不同意孟纳德的见解,他们认为没有事实证明“达尔文隆起”曾经存在过。

    看来,要想解开“平顶海山”这个谜,科学家们还需做进一步的努力。

    充满谜团的可可西里无人区

    可可西里无人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交界处,但主要在青海省境内。

    东至青藏公路,西以喀喇昆仑山脉为界,北依昆仑山,南被唐古拉山截住。方圆约24万平方千米,是青藏高原最大的高寒地带。因为那里海拔5000余米,气候干燥寒冷,严重缺氧和淡水,环境险恶,人类无法在那里生存,那里的一切都是未知数。

    这也许是世界各国探险队迟迟未对可可西里进行考察的重要原因。

    可可西里无人区,是中国最大、海拔最高、最神秘的“死亡地带”,也是世界屋脊的最后一块考察区。国家考察队于1990年5月,首次对它进行历时90天的探险考察,总行程25万千米,考察面积达75万平方千米。

    这次考察,共建了11个考察站,其中最低的工作站驻扎在海拔4350米的山坳里。

    一般认为,海拔3000米高度对人体有一定损伤,这种损伤性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增。在海拔5000米以上地区活动的人,普遍地心脏会变大,变大的心脏压迫肺,使肺变小。

    如果连续工作超过90天以上者,变大了的心脏将很难恢复,直至无法呼吸而死亡。

    一天考察探险队碰上一个奇迹,竟在距青藏公路百余里的无人区境内发现两户牧民。他们一见考察队员们,便一家三代统统跪下,三步一磕头地老远迎过来,显然,他们把这些人当成天神了。

    奇怪的是这里还生长着成群的藏羚羊、野驴、野牦牛、狼,它们以旺盛的生命力使这块弥漫着死亡阴影的地区充满些许活力。

    可可西里,一个充满谜团和生机的世界,人类正试图一步步走进的无人区。

    最深的湖——贝加尔湖之谜

    在贝加尔湖湖边森林处观赏湖光景色,会看到森林的树枝上飘动着许多丝带和布条,都是游客系上的,表达日后能来此重游的希望。

    的确,这个蓝色的深湖是极富吸引力的旅游胜地。来自四面八方的俄罗斯游客把贝加尔湖看作“圣海”。

    “贝加尔”之名据说是大约1300年前住在这里的库里堪人起的,意思是“大量的水”。

    此湖最深约1620米,所蓄淡水占世界淡水总量的五分之一,约有23000立方千米,相当于北美洲所有大湖水量的总和。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就面积而言,却只居第9位。全湖呈半月形,长635千米,周长2000千米;平均宽度为48千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之一,形成于1500万到2500万年之前。

    那时,亚洲沿着一条地壳断层慢慢裂开,出现了一条地沟。

    起初,这条地沟深8千米,但是随着岁月流逝逐渐被淤积填塞,从淤泥中的微生物化石可以显示其形成年代。

    湖底有温泉喷出,还经常发生微小的地震。有336条河流注入贝加尔湖,但只有一条河——即安加拉河由此流出。

    贝加尔湖畔约有40座小城镇,居民以往喜欢取湖水饮用——因为湖中有吃海藻的小虾,故湖水异常纯净。今天,湖水虽受工业污染,但大部分仍很清澈。

    在冰雪融化的五月,可以看清40米深水下的物体,其他湖泊连看透20米深也是少见的。

    贝加尔湖四周陆地冰封得比湖水早得多。

    从十月份开始,群山的峭壁就已经银装素裹,落叶松、云杉、西伯利亚杉等树木也盖满了冰雪,远远望去只见一片微微闪光的银色世界。

    未到一月,大部分湖面已结冰,有的地方冰层厚达15米。

    当地人驾驶汽车和卡车前来在冰上打洞捕鱼。在风平浪静时冻成的冰层,就像玻璃一样透明,可以看到鱼在冰下游弋。

    但是大多数是起伏的大块浮冰。冰块常常迸裂,发出炮声似的响声。到八月,湖水大多已转暖,可以舒服地入湖畅泳。

    湖上天气变幻莫测,一年四季潜伏着危险。

    夏天的浓雾可能迫使船只突然停航。即使在风平浪静的日子,也可能随时刮起狂风,恶浪滚翻。

    当地传说,贝加尔湖是怒神的王国。

    在贝加尔湖1800种动物中,有一半以上是别处找不到的,如全身透明的凹目白鲑和银灰色的贝加尔海豹等。

    “猛犸家园”——西伯利亚冻原之谜

    西伯利亚冻原是一片广阔的大平原,湖泊和沼泽星罗棋布,大部分地区长满了苔藓。这片冻原位于西伯利亚北部,沿北极冰盖边缘延绵3200千米,属于欧亚大陆最北部泰米尔半岛的典型景色。

    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夏天,作家和动物学家杰拉尔德与德罗尔游历了泰米尔半岛。

    他们记述,那里的冻土上长满着苔藓和草本植物,苔草之间夹杂着雏菊似的小花和毋忘草般细小的百合及蓝色的花。遍地都有矮柳丛,在翠绿色的苔藓中茁壮地开放着粉红的花。

    每年有三个月太阳不落。但即使在仲夏,气温也只有5摄氏度左右。

    冬季则有一段时间全是漫漫长夜,不过比夏季太阳不落的时间短。这时只能看到月光,偶尔还可见到极光。冬季的气温可降至零下44摄氏度。因而留给植物开花和结籽的时间很少。这里的植物大多是多年生的,为了免遭冷风袭击,长得很矮小,生长也缓慢。

    冻原的大部分下层土都是永久冻土,最厚的冻土层深达1370米。冬季,所有土壤都变成坚硬的冻土;夏季,最上层的土壤融化成薄薄的湿土,使植物能在此扎根、生长。

    在最北面,湿土层只有150~300厘米厚,但是越往南,湿土层越厚,最厚可达3米,即使是桦树和落叶松等植物也能茂盛生长。

    泰米尔半岛有许多地方是龟裂冻原,是一种由垄埂把沼泽和小湖分割成不规则蜂窝状的特殊地貌。

    这是由于冰冻和解冻不断循环造成地面开裂形成的。在裂缝中逐渐形成的冰楔产生强大压力,使地面凸起成垄,而解冻的泥土和融化的冰水则随之沿坡而下聚成湖沼。

    在冻原上,有时可以发现早已绝种的长毛猛犸的骨骼和长牙。几世纪来,西伯利亚人从冻土中挖出猛犸的长牙卖给象牙商。

    肩高四米的猛犸曾活跃在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洲,其牙长达四米半,约在1200年前灭绝。

    但不少猛犸的遗骸——包括完整的猛犸尸体保存在永久冻土中,主要在西伯利亚。“猛犸”一词源于西伯利亚的鞑靼语,意思是“上”。第一具几乎完整无损的猛犸尸体是1799年由一名找象牙者在利纳牛岛发现的,1803年完全挖掘出来,交给科学家进行研究。

    贝兰加高原是泰米尔半岛的脊梁,高约1500米。在高原的南缘,是泰米尔湖。

    这是北极最大的湖泊,但深度只有3米左右。春季,湖里注满融水,夏季有四分之三的水流入河流,冬天全部结冰。湖岸是麝牛和驯鹿的栖息地。

    旅鼠则在苔藓下面打洞穴居,它们是北极狐和雪枭的主要食物。狼也在此出没,主要捕食驯鹿和麝牛。

    许多动物入冬时就向南迁徙到较为温暖的地方。夏季,湖泊和小岛成了红胸雁等水鸟筑巢产卵的理想场所。

    在西伯利亚西部,沼泽洼地一直从鄂毕河延伸到乌拉尔山脉,稀有的西伯利亚鹤就在鄂毕河下游度过夏天。

    踩在“火球”上的冰岛之谜

    根据冰岛的一个传说,公元10世纪的时候,有一位英雄站在北大西洋这个崎岖多石海岛南岸的一个高海岬上,丝毫不懈地监视海面,提防北欧海盗入侵抢掠。到如今,昔日的海岬已经变成岛内的一座山峰,离海岸约20里远,位于维拉杰迪附近。强烈的火山活动把公元10世纪时淹在南岸海底的岩石陆架升出水面,增大了海岛的面积。

    在这个位于地球北部的岛上,这样的地壳移动一点也不足为奇。冰岛是地质活动很多的地方,全球任何面积同样大小的其他地方都无法相比。

    冰岛今日的面积,差不多有4万平方千米,是中大西洋山岭露出水面最大的一个山脊。中大西洋山岭主要是在海底蜿蜒起伏的一条山脉,长达6000万千米,沿着大西洋海盆中线,从北极伸展到南极,属于“洋底山岭”山系的一部分。洋底山岭是延遍全球的海底山脉,长2万余千米,从南非尖端与南极洲沿岸之间,向东转入印度洋和太平洋,实在是围绕整个地球的一条大接缝。中大西洋山岭其他露出海面的部分,还有阿速尔群岛、圣彼得与圣保罗礁、亚松森群岛、圣海伦那岛,以及特里斯唐达空雅群岛等。

    冰岛的基岩是以玄武岩和火山岩屑为主。洋底亦由玄武岩构成,因此冰岛地质与洋底相似。大陆的基岩上还有一层花岗岩,冰岛却大致上没有。冰岛目前的岩石,大部分早在4000万到6000万年前凝固而成。地表下面近期的地质活动,多半是在一个50~250英里的地带内发生。这个地带位于一条从西北通过全岛中心到东南的轴线上。由于冰岛长期有火山活动,化石极为稀少,所以鉴定地质年代差不多只限于利用岩石中所含的放射性同位素。

    冰岛上除有大量各式各样的火山锥外,还有许多活裂缝喷溢熔岩流,流出像流水似的熔岩液,把好几平方千米的地方淹覆铺平,然后凝固。这样层层堆叠,形成熔岩平原和熔岩高原。裂缝喷溢熔岩流的成因是,地底岩浆压力逐渐增加,炽热的流体迅速沿着岛中央附近岩层的断裂涌出。

    离冰岛首都雷克雅维克约30英里,山岭在积雪的平原上蜿蜒起伏,长达5英里,山岭中央有一条宽阔的裂缝,从上而下,裂缝两壁是硬化了的熔岩,相信距离会越来越远。地质学家怀疑这条名叫阿曼那格查的裂缝,就是中大西洋山岭一个裂谷露出海面的部分。最近的测量证实,阿曼那格查裂缝的确慢慢扩阔,两边土地正像洋底的情形一样,向外扩展。裂缝壁上那些硬化了的熔岩,现出许许多多个岩柱。岩柱是熔岩冷却时发生收缩龟裂所造成。

    雷克雅尼斯半岛像只粗短的手臂,在西南岸伸入海中,首都雷克雅维克正位于半岛的北岸。这个半岛时常发生地震,不断出现新的张裂缝和温泉,一切都显示出不久的将来便会有更多火山爆发。科学研究的计划都以预测火山的活动为目标,以避免生命财产的损失。

    红外线探测器能够找出地温显著上升的地点。这种仪器可以在地面上使用,也可以装在飞机和人造卫星上来探测冰岛的地质活动。近年来人们已找出五个地温上升的地区,表示可能有火山爆发的危险,其中有冰岛南岸对面的火山岛塞尔泽。这个岛是在1963年随着海底喷出的炽热的火山灰和熔岩而冒升出来的。根据记载,自从公元12世纪以来,冰岛最有名的火山赫克拉峰每个世纪都约有两次大爆发。从山脚树木不生的熔岩平原上仰望,那个修长的“复合火山锥”光秃秃的耸入北极上空,高4920英尺。

    1947年,赫克拉峰开始了最猛烈的一次爆发,开始时喷出巨量石块和火山灰,直达平流层(或称同温层)。整个地区的天色变为一片昏暗。高层大气上的风把一些火山渣和火山灰吹到冰岛以东1000英里外的斯堪底纳维亚半岛。温度高达1000多摄氏度的熔岩,一股一股地从峰顶的火山口流出,一直流了一年多。熔岩停止流出后,加上新喷出的岩层,结果把赫克拉峰的火山锥加高了450英尺。到1948年春天,火山爆发终于停止后,浓厚的火山气还继续沿山坡流下,凝聚在附近的山谷中,不时把放牧的牲畜熏死。

    冰岛有部分地区受到洪水周期性的蹂躏。这种洪水名叫“冰川消融洪”,就是活火山周期性爆发把冰原下面的冰块融化后,突然涌出地面的亿万立方尺冰川水。巨量融化了的冰水本来积存在冰川下面。冰块在不能抵受下面的水压时,便会破裂,冰水就从裂口涌出来。冰水以60英里时速,挟着大冰块和大石,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农村奔去。所经之处,农庄、贮仓和人畜都荡然无存。

    加拉和格里斯沃敦这两座活火山,山腰和山顶差不多完全被冰原覆盖。近年来大洪水多半起源于此。在冰岛南部被密尔达尔斯川盖住的加拉火山更可怕。这座火山大约每个世纪爆发两次。爆发时冰川消融洪便有如大河泛滥,万马奔腾地冲过辽阔的密尔达尔斯平原,直趋南部海岸。

    冰岛在密尔达尔斯冰川和瓦特那川大冰原以南的沿岸地区,有辽阔平坦的洪水沉积平原。平原上有历次冰川消融洪和冰川融化的冰水所带来的沙粒、砾石和漂石,重叠堆积,每层厚薄不同,成分各具特色。许多源自冰川的溪流,蜿蜒南下,穿过平原注入大海。溪流两岸的剥蚀和沉积,经常把河道改变,给当地的农夫和地图制图员造成诸多不便。

    冰岛以间歇泉而闻名于世。英语间歇泉一词就是源于冰岛语。世界上三大间歇泉区之一,就在赫克拉峰西北约35英里处。其余两个,一个在北美的黄石公园,一个在新西兰北岛的陶波湖和罗托鲁亚湖一带。冰岛的格兰间歇泉经过几百年不断喷发后,在这个世纪大大减弱,大部分已停息下来。每次喷发后,沸水迅速蒸发,留下矿物质,积聚成一个巨型锥体。这个锥体四周环绕着20余个大小不同的活间歇泉。

    冰岛上散布700余个温泉。最热的一个,温度高达70余摄氏度,位于该岛中部地壳裂缝常有火山及地质活动的裂谷区。有时候,沸腾的高温把嘶嘶响的水汽,从喷口逼出。水汽喷出后,遇到冷空气便凝结起来,涌现出一股白雾样的强力喷流。如果喷口被泥土掩盖,便会成为发声冒泡的泥池。

    冰岛许多民房都利用地热水取暖。雷克雅维克城里几乎每一座建筑物都是如此。沸水被人从1000~2000英尺深的水井抽出来。地下水源的温度大约是104摄氏度,经过10英里路程,输送到雷克雅维克的用户时,是100摄氏度左右。

    “热液能源”对冰岛的经济极其重要。目前岛上树木甚少,火山基岩中还没发现煤和石油。千百年前岛上一片片桦木林,也早已被早期拓荒的居民砍伐殆尽,永难恢复旧观。

    维拉杰迪是位于雷克雅维克城以东约25英里的一个内陆小村落。虽然距北极圈不足200英里,却以水果、蔬菜、花卉驰名。种植全靠利用地下热能来保持温室。就算热带品种的植物,也能生长。许多民房和商业大楼干脆就建在温泉之上。数年前,有一户人家的房子得到的地热超过所需,因为厨房地板爆裂,沸水涌入屋内。

    在我们看来,这种意外也许觉得十分恼人,但冰岛居民还是乐于忍受这些轻微的不便,来换取廉价方便而又不会污染环境的能源。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经验,使他们懂得如何应付、利用和珍惜岛上特殊的(有时又使人讨厌的)地下资源。

    “冰冰背”与“桃花洞”之谜

    河南省安阳市有两处奇观:一是“冰冰背”,二是“桃花洞”。

    在安阳市南5千米的地方,有一座壁立如簪的山峰,山下有个乱石纵横的山坡,便是神秘的“冰冰背”。每逢阳春三月,天气转暖,泉水便开始结冰,以后天气越热,冰结得越厚。等到盛暑6月,赤日炎炎,游人满身大汗时,这里却冷气袭人,结冰面积可达600多平方米。但是一过8月仲秋,天气转冷,这里的冰块却又慢慢融化。冬季,泉水逐渐转暖,待到寒冬腊月,正是满天飞雪、冰封大地之时,这里不仅没有积雪,反而热气蒸腾,水暖宜人,成了一泓温泉。

    在距离“冰冰背”西南方向数千米处,又有一处异景,这便是“桃花洞”。“桃花洞”比“冰冰背”高200米,洞的周围绿草如茵,一片桃林。奇怪的是这些桃林在融融春日却不开花,偏偏在寒冬腊月之时万花怒放。越是冰天雪地,越开得繁盛鲜艳,远远望去,犹如一个冰雕玉琢的琉璃世界中呈现的一片绚丽烂漫的红霞,使人感到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这两处奇异景观曾引起许多地质学家和气象学家的关注和重视。他们陆续前往探查和研究,但至今未能揭开其中的奥秘。

    撒哈拉大沙漠有过“绿洲时代”吗?

    撒哈拉大沙漠几乎全部是沙丘、流沙和砾漠。“撒哈拉”一词在阿拉伯语中是“大荒漠”的意思,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撒哈拉大沙漠是多么的荒凉。不过,在撒哈拉大沙漠中,也时常有一些被人们称作“沙漠中的绿洲”的地方,这些地方同样水草丰盈。

    那么,撒哈拉大沙漠究竟荒凉了多久?人们在不断地探索下,终于证明了撒哈拉大沙漠地区远在公元前6000~公元前3000年的远古时期,确是一片肥沃的平原。早期居民们曾经在那片绿洲上,创造出了非洲最古老和值得骄傲的灿烂文化。这就是本文的撒哈拉大沙漠的“绿洲之谜”。

    探险家巴尔斯在恩阿哲尔高原地区的岩画上,发现了水牛、河马和一些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岩画,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这些岩画里边竟然没有骆驼!巴尔斯感到更加兴奋,只有有沙漠的地方,才会有骆驼呀!水牛、河马必须在有水和草的草原上才能生存!撒哈拉大沙漠里的岩画上没有骆驼,这就说明这里在远古的时代一定水草丰茂,决不会像现在这副样子,到外都是沙丘和流沙,到处是死气沉沉的。

    于是,巴尔斯把撒哈拉大沙漠的草原时代和沙漠时代定义为前骆驼期和骆驼期,用以表示撒哈拉大沙漠的历史时期。后来,巴尔斯对撒哈拉大沙漠的这种历史分期得到了考古学家们的一致认可和普遍采用。

    那么,这些壁画已有多久历史了呢?科学家用放射性碳14的测定年代方法探明,这些壁画在大约距今4500年~7400年的时候被创作出来。科学家们还发现,这些壁画往往是用不同的风格,在不同的年代刻画在岩壁上的,所以重重叠叠地刻画在一块儿。这些说明,那时候,撒哈拉地区的人们在这里长期地生活繁衍。也就是说,那时候的撒哈拉地区正处在有水有草、人兴畜旺的草原时代。

    如果说这一时代即撒哈拉地区的绿洲时代,那么撒哈拉的绿洲时代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呢?它的沙漠时代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也就是说,撒哈拉的史前文明是什么时候衰落的呢?

    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和分析,认为撒哈拉地区由草原退化为沙漠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撒哈拉地区先是气候发生突然的变化,导致降雨量急剧减少:这些少量的雨水,有的落到干旱的土地上,很快就被火辣辣的太阳晒干了;还有的雨水流进了内陆盆地,可是由于雨水量不多,也就滞留在了这里,流水带的泥沙在盆地里慢慢淤积,盆地增高以后这些水就开始向四周泛滥,慢慢就形成了沼泽。经过漫长的时期,沼泽里的水分在太阳的照射下慢慢就变干了,沙丘开始出现在撒哈拉的大地上。这时候,撒哈拉地区的气候恶化得更严重,风沙也越来越猛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又不知道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砍伐树木,没有节制地放牧,大大加快了土地沙化的过程,撒哈拉地区也就慢慢变成了沙漠地带。经过科学家测定,山洞里边的骆驼形象大约是在公元前200年出现的。也就是说,至少在距今2200年的时候,撒哈拉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茫茫沙漠没有生机。

    中国地温异常带“冷热颠倒”之谜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从而形成春夏秋冬四季,这是自然的规律,不可改变。即使每当数九寒冬和酷热的盛夏来临之际,爱幻想的人们也渴望能有一个冬暖夏凉的季节。虽然春夏秋冬的变换是一种规律,但世界如此之大,无奇不有,在这个地球上竟有一部分幸运的人居住在冬暖夏凉的“地方”,这“地方”就是辽宁省东部山区桓仁县境内被人们称为“地温异常带”的地方。这条“地温异常带”一头开始于浑江左岩满族镇政府驻地南15千米处的船营沟里,另一端结束于浑江右岸、宽甸县境内的牛蹄山麓。整个“地温异常带”长约15千米,面积约106万平方米。

    随着夏天的到来,这块土地上的地下温度会逐渐开始下降。在气温高达30摄氏度的盛夏,这里地下一米深处,温度竟为零下12摄氏度,达到了滴水成冰的程度。入秋后,这里的气温开始逐渐上升,在隆冬降临、朔风凛冽的时候,这“地温异常带”上却是热气腾腾。人们在任家山后的山冈可以看到,虽然大地已经封冻,但是种在这里的角瓜却依然是蔓叶壮肥,周围的小草也还是绿色的。人们在这个地方开辟了一块地,在上面盖上塑料棚,在棚里种上大葱、大蒜,蒜苗已割了两茬,大葱长得翠绿。经过测定,发现在这个棚里的气温可保持在17摄氏度,地温可保持在15摄氏度。在这小冈上整个冬春始终存不住雪。

    还有一个具有这种特性的地方,就是在河南林州石板岩乡西北部的太行山半腰海拔1500米的“冰冰背”。在这里,阳春三月开始结冰,冰期长达5个月;寒冬腊月,却又热浪滚滚,从乱石下溢出的泉水温暖宜人,小溪两岸奇花异草,鲜艳嫩绿。

    这种奇异的现象,引起了很多科研人员的注意。他们中有些人认为,这里的地下有寒热两条储气带同时释放气流,遇寒则出热气,遇热则出冷气。他们还认为,在这种冷热异常的地带,它的地下可能有庞大的储气结构和特殊的保温层,在这特殊的地质构造之中产生的大气对流导致了这奇异的现象。还有人认为,这个地下庞大的储气带的上面带有一个特殊的阀门,冬春自动开闭,从而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这些分析只是推论而已,这地温异常带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这里的地质结构有什么与众不同?还需要科学工作者经过进一步考证,才可以解开这一“冷热颠倒”之谜。

    人类第一部世界地图集之谜

    在享誉科学界的伟人中,托勒玫向来声名显赫,称为天文学大家。托勒玫约公元90年生于希腊,卒于168年前后,一生大部分时间在罗马占领下的埃及度过,并在埃及写了两本成名作:《地理学指南》和《天文学大成》。

    这两本书曾对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其后1000多年,西方思想主要因这两本书而蓬勃发展。托勒玫所著《地理学指南》发表后,历1400年被奉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本世界地图集,而根据这本书所绘地图至公元1500年尚有出版。

    正由于托勒玫所绘地图将亚洲绘得太大,以至看来向东伸展极远,促使许多人相信乘船西航真能绕到“印度群岛”去。托勒玫的《天文学大成》共13卷,论述天文学知识,当时亦被公认为天文学最权威著作,直到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发表日心说,才把他的地心体系学说推翻。托勒玫的地心体系学说以地球居中央不动,日月星辰绕地球运行这个概念为基础。学说被推翻后,他仍是公认的天才横溢的科学家和天文学家。虽然现代只有很少人认为托勒玫是地理学家,但大家仍称他为天文学家。

    不过,最近美国巴尔的摩市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天文学家牛顿,对托勒玫的天文学家地位,也提出质疑。牛顿的判断是在彻底研究分析托勒玫的思想方法和数学法则之后才做出的。

    牛顿的结论直截了当,他说“天文学家”托勒玫根本不是天才,而是骗子。

    牛顿著了《托勒玫罪状》一书,书中结论指出,托勒玫为支持自己的理论,不惜捏造观测结果,甚至篡改较早期天文学家的发现和观测记录。牛顿慨叹《天文学大成》竟然取代了较早天文学教本的地位,“使我们失去了许多真正可取的希腊天文学著作……因此对托勒玫只能下这样一个定论,他的著作阻碍天文学发展比任何其他书籍都严重。如果没有他的书,天文学会有更好的发展。”

    牛顿要证明他这种石破天惊的论断,首先拿托勒玫在特定时间内看到月亮位置的数值记录,与我们今天知道当时月亮所在确实位置的数值比较。托勒玫宣称的观测结果极欠准确,不能借古代仪器不够精密来推搪。

    托勒玫的观测常常还不及较他早几百年,以肉眼做的同样观测那么准确。托勒玫的数值误差超过四分之一度。

    乍看这误差似乎不算多,不过这等于表明托勒玫将仪器瞄准月亮边缘,而不是瞄准月亮中央,即使是略知一二的生手也不该犯这样大的错误,天文学家就更不用说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错误数值正好与托勒玫自己假设的天文公式的数值相合。

    此外,他在一年中不同时间观测太阳位置后记下的数值,也有巨大误差;同样值得怀疑的是,这些数值竟然跟他那所谓根据观测验证过的数值及说法完全相符。

    那么,托勒玫是否可能拿观测结果耍花样,甚至捏造些数字以配合他的说法呢?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必须事事力求精确,应该拿观测结果重新考验自己的说法,托勒玫曾否这样做呢?

    牛顿宣称托勒玫有一次甚至报道一项没有人能做得到的观测,这等于宣布自己是个骗子!托勒玫说这项观测是古代天文学家喜帕恰斯做的,提及的是公元前200年9月22日下午6时30分的一次月食。但是我们知道那一天月亮在托勒玫记载的时间后半小时才升起来。

    因此,要不是原来观察记录属杜撰(如果是杜撰托勒玫应该看出来),就是托勒玫篡改了喜帕恰斯的观测结果,又或者观测结果是他自己捏造,而硬说是广受当时的人尊敬的喜帕恰斯所述,以此为自己编造的数值增加声势。

    喜帕恰斯的记录原本现在已失传,无从查究,不过他说的月食时间正好跟托勒玫理论所预测的完全吻合,牛顿就十分肯定是谁在耍把戏了。

    说来奇怪,进一步证明托勒玫是个江湖骗子的事情却不是误差,而是使人难以相信的高度准确数值。

    牛顿指出,有地位的科学家全都不明白,不管是在实验室内还是在实验室外测录得来的数值,都一定发生误差。

    这可能由于观测时人站的位置与测量仪器所成角度造成影响,或由于测量方法不太妥善,更可能是测量仪器不够精密。科学家要克服这些困难,唯有做若干次同样的测量,然后取其平均值。

    如果每次测量都尽可能做到最准确,则其误差会互相抵消。因此,原始数值必然会比较正确数值大一些或小一些,这种模式和大小可以用统计学来预测。但是牛顿说托勒玫的计算常常没有这种模式。

    举例说,托勒玫记录的月食开始时间,最准确的大概有15分钟误差,一部分原因是他的时代尚无精确的计时器,也由于地球投射出的阴影四周很模糊,使观测者难以精确测定什么时候阴影刚投射到月亮边缘。

    如果托勒玫诚实记录他观测到的时间,这种误差应该显出他计算的月亮移动模式至少有四分之一度的偏差。

    他计算出来的数值,误差竟然不到六分之一度。碰巧而达到这精确度的机会是64万分之一,如果考虑到《天文学大成》中其他不大可能借助观测而得的精确数值,托勒玫的操守就更值得怀疑了。

    牛顿说唯一可能的结论是:托勒玫以个人的假设为基础,推算出能支持他的说法所需的数值,然后宣称确实是从观测中取得这样的数值。

    他对所用观测仪器及观测方法做详尽无遗的描述,也许是要使他的大骗局更加可信罢了。

    牛顿的著作复杂难懂,内容仍有许多部分引起天文学家争论。但是如果证明牛顿正确无误,那么托勒玫的学术讹骗既有害于天文学,也毁了他自己。因为像托勒玫这样有优良设备的科学家,要取得真实数值并非难事,也许根据那些真实数值,足使他发现太阳系的真相:地球是绕太阳而转的。14个世纪之后,哥白尼才发现这真相,虽然哥白尼想尽办法以求了解托勒玫的虚假数值,必然遇上不少额外困难,但哥白尼所用的数学方法和观测仪器,比托勒玫当年所用的精密不了多少。因此,说来可惜,假如托勒玫多花些时间观测,少用些时间伪造观测数值,他的名气也许会比现在(或以往)更响!托勒玫认为地球是一个静止的正圆球体,其他大体依附在同心的完全透明壳上,循各自轨道环绕地球运行。这壳共有8层,最近地球的一层为月亮所附。此外按次序为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土星。外围行星如天王星、海王星等很久以后才发现。第8层附带所有其他星体。

    可是主要的天体并非按这个优美模型规规矩矩地运行。有时它们在天空中似乎向后退,视其大小也有不同,显示它们是向地球靠近然后又移开。托勒玫和别的古代天文学家一样,想出了一套周转圆说解释这不规则运动,就是说大圆壳上有较小旋转球面。他相信太阳、月亮和各行星都附在这些较小透明球面上。

    可是即使做这修改还是解释不了观测到的天体运行现象,托勒玫只好再做进一步的精细修改,提出了偏心理论:说地球不是在所有主要的壳正中央,而是稍有偏离的。这个解释就足以使古代天象观察者满意了。但后来经过更精密观测,这个理论又必须进一步修改。最后此说变成一大堆运转不灵、大小不同的偏心球和周转圆,约共有80个壳和球体。

    此说流传下来,久久没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直到以哥白尼(1473-1543)为首的近代天文学家建立行星绕太阳而转的学说,才把托勒玫的说法推翻。

    黄金国——埃尔多拉多之谜

    世界上真的有一个黄金国,类似南美洲传说中的埃尔多拉多。到目前为止,那里出产了35万多吨黄金,而金矿仍采之不竭。这个特殊的地方称为“金新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东面和西南面,形成一个宽阔的弧形地带,绵延约300英里。自由世界的黄金年产量,四分之三出自这里。根据1971年订定的黄金官价计算,这里生产的黄金总值超过470亿美元,还有价值数以亿元计的黄金尚未开采出来。1886年以前,人们连做梦也想不到,世界上会有这么大的宝藏。

    约翰内斯堡的郊野,都是起伏不平的稀树干草原。根据地质学家的解释,约在26亿年前,这里原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内陆海,有几条湍急的河流注入。河水冲蚀了邻近山区含金的砾石,把水中的矿物质带到湖岸,然后在那里沉积起来。河水的分选作用,使含金的砾石最先沉积,然后到较轻的泥沙。经过亿万年后,沉积物慢慢压缩成为岩石。在火山活动时期,数百英尺厚的熔岩倾泻在这些沉积岩上。随后又出现多雨的时期,高涨的河水又把更多含金的沉积物带到古盆地中,在熔岸上沉积成一个新层聚。这个过程反复进行几次后,就造成一个地层夹心饼,里面有窄窄的含金“矿脉”夹在熔岩层与沉积岩层之间,厚度由一英寸至20英尺不等。

    地球历史较晚近期间,该区曾发生强烈地震活动,使含金矿脉的岩石隆起、扭曲、断裂;一部分升高300英尺,其他部分则下陷达500英尺。今天在开采一个金矿时,本来进展很顺利,但矿脉竟会突然中断,原因就是如此。

    直至19世纪后期,世界黄金大半产自美国加州及澳洲新南威尔斯,两地先后在1849年和1851年发现大金矿。1886年3月,在今天被称为约翰内斯堡的那个拓民地5英里外,一位遗孀的农场主人雇用两名临时工哈里逊和沃克替她扩建房子。虽然事情经过无人详知,但他们可能在一块露头岩上掘取建屋基石时,一些东西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于是他们把一块岩石敲得粉碎,拿去淘洗,竟洗出黄金!这两个无名小卒发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金矿脉。

    因此引起淘金热潮。哈里逊把他的所有权以50美元卖掉,跑进腹地继续勘探。据说他被狮子吃掉了。沃克则以1500美元的代价卖掉所有权,但到了1924年,却在穷困潦倒中死去。

    今天在那里工作的人,跟往日风尘仆仆、骑着驴子、手执凿子和铁锹的淘金者,大不相同,他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地质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及采矿工程师,有一群企业家支持,拥有数以百万美元计的经费。如果他们认为某地区蕴藏量丰富,就进行岩芯钻探。这项工程费用昂贵,单单钻一个孔,就要花20万美元。如果钻出来的岩芯样本显示开采矿脉合乎经济原则,就会挖掘矿井。

    新矿场——“西深坑道”,位于约翰内斯堡以西43英里。这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投资开采金矿的冒险事业之一。估计可以开采60年,产量价值高达17亿美元——足够一个大国的国库储备。这个庞大的企业,在1958年开始挖掘矿井,雇用15万名工人。

    这项采矿工程非常浩大。完成后,矿坑深入地下12500英尺,比前人开采过的金矿都深。每天要从含水层抽出约12亿升水,每开采出一吨岩石,必须把数倍的空气灌回地底。

    热度一直是深矿的大障碍。在地底下,每下降180英尺,温度就会增加大约056摄氏度。这就证明在地球内部深处有岩石覆层的巨大压力,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的发热效应。在地下12500英尺深处,岩石温度升至75摄氏度。由于需要在岩石上不停洒水,以免会闷塞肺部的致命尘埃到处飞扬,所以里面的湿度极难忍受。为了解决这难题,西深坑道设置空气调节系统,其冷却能量等于纽约联合国总部各大楼调节系统的五倍,可以把矿坑的最高温度保持在勉强可以忍受的47摄氏度。

    参观这个矿坑首先要乘一个有三层的“笼子”下去。笼子每次能容纳120人,每分钟下降3000英尺。这样的下降好像落下无底深渊,令人耳聋心悸。笼子终于减慢速度,然后停下来。这时已深入地下6600英尺。在这里改乘另一个笼子,再下降至一万英尺。斜井从这里开始,深入至11400英尺。然后是另一个竖井,直达12500英尺。

    目前正开凿矿井至“碳导脉”,一个通常不会厚过两英尺的矿层。碳导脉是蕴藏量最丰富的金矿层之一。大多数含金矿石,只像灰色的岩石,外面看不到黄金,但碳导脉不同,常可见到金粒斑斑。要开采这个薄薄的矿层,必须钻入36英尺厚的无用岩石,把岩石炸开,然后移开碎石。每得一盎司黄金,必须把约两吨重的石头运到地面上。

    怎样从大堆的石头中,把这么微量的黄金拣出来?首先把矿石碾成滑石粉一样碎,加进氰化物溶液。氰化物溶解了黄金,黄金随溶液流走。然后经过复杂的化学和过滤程序,从氰化物溶液中提取黄金。很多金矿矿层里,还蕴藏丰富的铀矿。遇到这种情况,提取黄金后,就把剩下的残渣送到提炼铀矿的工厂去。南非自从1952年第一家炼铀厂成立以来,已出产了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氧化铀。

    提取矿物质后,就把剩下的废物(粉石溶液)倒进一个40万平方米或更大的区域里。粉石废物层干涸后,就造一度梯形护土墙,再铺上另一层废料。这样一层一层加上去,逐渐筑成一个大丘,活像金字塔。最近采矿公司已开始在废料堆上种植草木,使本来平坦的特兰斯瓦尔平原多了不少翠冈。

    金矿提炼厂生产的黄金,纯度约为89%。最后的提炼过程,在兰德炼金厂进行。该厂设于求密斯顿郊区,厂内一条金光灿烂的熔金流,夜以继日地由坩埚倒进十几千克的铸模里,纯度达996%。近年年产量超过一亿美元。

    处理如此贵重的产品,是不容浪费的。因此专家用电力除尘器从废气中提取黄金。旧坩埚也被碾碎,旧提炼厂的地板,甚至工人的衣物,都经过特别处理,从中提取所含的黄金。

    兰德炼金厂的产品是金锭,重二十五磅,装在如鞋盒般的板条小木箱里。每箱两块。这些箱子定期运往南非储备银行,然后运到伦敦黄金市场去。最后黄金不是由各国的中央银行购去,就是由商人买去。除制造金饰和镶牙外,黄金也有工业用途。

    各国政府买入从地下深处开采出来的黄金,为的只是把它们放进地下保管库中,这似乎令人啼笑皆非。传统上,国家货币的稳定都要靠黄金支持。国际货币专家至今还没发现比黄金更方便的东西,可以用作各国货币价值的共同本位。只要这个情况一日不变,人类就会继续深入地底寻找黄金。

    400多年来,冒险家踏遍南美洲的峻岭丛林,搜寻传说中的埃尔多拉多黄金国,都徒劳无功,因为从未有过这个地方。然而关于这个宝地的故事,吸引力依然不减。

    人类自发现黄金以来,便一直为之着迷。原因之一是黄金罕有,世界目前的总开采量不过10万吨;而且黄金恒久不变,既不受侵蚀,也不会失去光辉。因此黄金向来受帝王喜爱,亦是财富的象征。

    黄金既然与无法想象的巨大财富有关,当然会在现实与故事中占重要地位,而且还蒙上神话色彩。有关埃尔多拉多黄金国的传说可说是最具吸引力的,相传那里连炊具也是黄金打造的,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探险家到南美洲去寻找,但全都失望而归,因为他们听到的只不过是个神话。

    黄金国跟大多数神话一样,有一些事实根据,而且可追溯的年代也颇准确。哥伦布于1493年发现新大陆回去后,声称曾亲见那里丰富的黄金,自此便在欧洲掀起寻金热。在50年间,西班牙征服者把墨西哥阿兹泰克人和秘鲁印卡人所收藏的大批黄金抢掠殆尽。在欧洲,凡目睹满载黄金制品、金锭(很多金器在付运前都熔为金锭)与宝石的船只卸下货物的人,都会深信新大陆蕴藏大量财富,只待他们去取。征服者发横财的故事时有所闻,例如1530年,皮萨罗绑架了印加帝国的皇帝阿塔华尔柏,勒索一房间金银做赎金,终于得偿所愿。

    1539年,西班牙人入侵穆伊斯卡人的领土,建立波哥大城,他们闻说在瓜塔维塔湖以北曾举行穆伊斯卡新皇接位大典,有人还说见过最后一次大典的人还在人世。

    大典在黎明举行,以便新皇与随从可向太阳神致祭。在规定的时刻,新皇全身赤裸涂满金粉,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人(即埃尔多拉多)。他登上木筏,臣下在他脚边摆放黄金翡翠,让他献给太阳神。四名赤裸但不戴金冠、手链和珠宝的族长,每人捧着祭品,与皇帝同乘木筏到湖心,然后升起旗帜,以示肃静,最后把祭品抛进湖里。

    西班牙人对这么多唾手可得的财宝垂涎不已。1545年,有人曾在瓜塔维塔湖进行挖捞,但一无所获。西班牙人并未灰心,1580年波哥大商人塞普尔韦达命8000名印第安人将湖水排干。他下令在湖岸挖了一条今天仍可看到的大沟,把湖水排入沟里,使水位骤降约18米,导致决堤,淹死大批劳工。不过这名商人也算有点收获,从湖里挖到一副金胸铠,以及大如鸡蛋的绿宝石,他都献给了西班牙国王。

    一个世纪后,黄金国故事经辗转相传,已变了样。地点也改了,先是在奥诺科河下游,后来又变为距瓜塔维塔湖2400千米的亚马逊。英国人雷利、福西特,西班牙人德奎沙达、德比拉沙札,以及德国人费德曼,都曾寻找过这个黄金城。

    1799年后,寻金热复炽,瓜塔维塔湖成为活动焦点,但人们都无功而返。当时普鲁士人冯汉博德率领了一批科学家,花了18个月时间沿着奥里诺科河搜索,这条河有一段沿哥伦比亚与委内瑞拉边界流动,深入原来引起传说的山区。有关瓜塔维塔湖的报道掀起了新一轮探险热潮。1807年,冯汉博德重临此湖,并宣称湖底藏有50万件金饰,搜索再度展开。

    当年举行“黄金人”接位大典时投进湖里的大批黄金珠宝,很可能已于16世纪时落入西班牙国库。1912年曾最后一次排干湖水,但只找到几件小金饰,未能弥补排水的费用。那时找寻黄金国的人,注定失败,因为世上未曾有过黄金国。

    多灾多难的神秘海域

    1969年7月30日,西班牙各家报纸都刊登了一条消息,国内一架“信天翁”式飞机于29日15时50分左右在阿尔沃兰海域失踪。人们得到消息后,立即到位于直布罗陀海峡与阿尔梅里亚之间的阿尔沃兰进行搜索。由于那架飞机上的乘员都是西班牙海军的中级军官(上校和中校),所以军事当局相当重视,动用了10余架飞机和4艘水面舰船。当人们搜寻了很大一片海域后,只找到了失踪飞机上的两把座椅,其余的什么也没发现。在这次事故发生前两个月,即同年的5月15日,另一架“信天翁”式飞机也在同一海域莫名其妙地掉进了大海。

    那次事故发生在18点左右,机上有8名乘务员。据目击者说,那架飞机当时飞行高度很低,驾驶员可能是想强行进行水上降落而未成功。机长麦克金莱上尉侥幸还活着,他当即被送往医院抢救。尽管伤势并不重,但他根本说不清飞机出事的原因。

    人们还在离海岸大约500米的出事地点附近打捞起两名机组人员的尸体。后来几艘军舰和潜水员又仔细搜寻了几天,另外5人却始终没找到。

    据非官方透露的消息说,那次飞行本来是派一位名叫博阿多的空军上尉担任机长的,临起飞才决定换上麦克金莱。这样,博阿多有幸躲过了那次灾难。然而好运并没能一直照顾他。时隔两个月,已被获准休假的博阿多再次被派去担任“信天翁”式飞机的机长。这次,他回不来了。

    这一事实促使人们得出结论说,这是两起一模一样的飞机遇难事故——两架相同类型的飞机,从同一机场起飞,由同一个机长(博阿多)驾驶,去执行同一项反潜警戒任务,在同一片海域遇上了相同的灾难。但谁也无法解释,失踪的“信天翁”式飞机发回的最后呼叫“我们正朝巨大的太阳飞去”,究竟意味着什么。

    西地中海“死亡三角区”的三个顶点,分别是比利牛斯的卡尼古山,摩洛哥、埃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共同接壤的延杜夫,再加上加那利群岛。在这片多灾多难的海域,不断发生着飞机遇难和失踪事件。

    1975年7月11日上午10点30分,西班牙空军学院的4架“萨埃塔式”飞机正在进行集结队形的训练飞行。突然一道闪光掠过,紧接着,4架飞机一齐向海面栽了下去。

    附近的军舰、渔船以及潜水员们都参加了营救遇难者和打捞飞机的行动。他们很快就找到了5名机组人员的尸体。但是这4架刚刚起飞几分钟的飞机为什么要齐心合力朝大海扑去呢?西班牙军事当局对此没有做任何解释,报界的说法是:“原因不明。”

    如果说飞机失事是固定位系统失灵,导致迷航造成的,那么对货轮来说,就令人费解了。因为任何一位船员都知道,太阳就可以用来做确定方向的参照物。

    西地中海面积并不大,与大西洋相比,气候条件也算是够优越的。然而,在这片海域失事的船只一点也不比飞机的数量少。

    这里发生的最早一起船只遇难事件是在1964年7月,一艘名为“马埃纳”号的渔船不幸遇难,有16名渔民丧生。此事相当奇特,引起了人们各种各样的猜测。但8月8日,西班牙报纸刊登这则消息时却说:“没有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7月26日22点30分,特纳里岛的一个海岸电台收到从一艘船上发来的一个含糊不清的“SOS”呼救信号。但它既没有报出自己的船名,也未说出所在的方位。23点整,该电台又收到一个相同的告急信号,之后就什么也听不到了。

    第二天上午10点45分,海岸电台收到另一只渔船发来的电报,说他们在距离博哈多尔角以北几里的地方发现了7具穿着救生衣的尸体。有人认出他们是“马埃纳”号上的船员。电文还说,7具尸体旁边还浮着一只空油桶和6个西瓜,此外什么都没发现。

    为了寻找可能的生还者,海岸电台告知那片海域上的船只,让他们也沿着前一只渔船的航线航行。过了一天,一艘渔轮报告说找到了3具穿救生衣的尸体。几十只船在这里又整整搜寻了三天,均一无所获。后来在非洲海边的沙滩上又发现了两个人的尸体。这样一共找到了12个人,其余4人始终下落不明。

    事后人们提出了许多疑问,比如:在相隔半小时的两次呼救信号中,“马埃纳”号的船员怎么没能逃生?他们为什么两次都不报出自己的船名和方位?也许那些穿着救生衣的人是被淹死的,可遇难地点离海岸只有500米,为什么船上那些水性娴熟的船员竟连一个也没能游到岸边?

    还有人推测说他们是饿死的。但是这似乎站不住脚,因为最先被捞上来的那7名船员在海里顶多待了9个小时,这么短的时间,一般是不大可能饿死人的。还有一种认为船上发生过爆炸事故的假设也可以推翻,因为捞上来的尸体完全没有伤痕。

    任凭人们如何猜测,制造了这场灾难的大海一直保持着沉默。

    地中海7月份的气候总是风和日丽的。1972年7月26日上午,“普拉亚·罗克塔”号货轮从巴塞罗那朝米诺卡岛方向行驶。到了下午,不知怎么回事,这艘货轮掉转船头驶到原航线的右边去了。原来船上的导航仪奇怪地受到了干扰,并且船长和所有的船员没有一个人能够辨明方向。出发时船长曾估计,他们在第二天上午10点左右即可抵达目的地。但次日凌晨5时,“普拉亚·罗克塔”号遇上的几名渔民却说,这里离他们要去的米诺卡岛足有几百里。

    很难设想,在这段时间里,这艘货轮上所有的人都丧失了理智或喝醉了酒,以致连辨认方向的能力都没有了。这又是一起没人说得清楚的海上事故。

    在地中海的土伦湾海域,从1964年到1970年的25年里,有6艘潜艇失去了踪迹。而这段时间全世界其他地方发生的潜艇遇难事件加在一起。也不过11起。相比较而言,这里潜艇遇难的比例数委实太高了。在这方面,当获“金牌”的非法国莫属——6艘遇难潜艇中有4艘是法国的。

    1968年1月20日,乘有52名艇员的法国潜艇“密涅瓦”号在土伦海域不见了。由于这里的海底有许多深沟,被认为是试验深潜器性能的好地方,它是被派往该地进行这种试验的。

    消息传来,法国军方当即派出30艘装有先进声呐仪的海军舰只前往出事地点进行搜寻,一些侦察飞机和救生机也出动了。美国一艘专门用于海底搜寻工作的船只“海燕”号,应法国政府的请求,随后前来协助。两天前“海燕”号正在寻找在这同一片海域里失踪的以色列潜艇“达喀尔”号,因工作毫无进展,便投入了新的一轮搜寻。

    最后一切希望全都破灭了。“密涅瓦”号和“达喀尔”号一样,永远地从地球上消失了。

    人们又开始为解释两天内连续发生的两起失踪事件提供假设了。不过所有假设都很快被法国军方和专家们否定了。法国海军一位发言人说:“那种认为它们遭到同一个敌人进攻的假设,就像它们失踪本身一样神秘,异想天开。”专家们则坚定地认为,两艘潜艇在两天内连续失踪纯属偶然的巧合。它们的失踪既不是海底某些奇异现象造成的,也不是西西里岛地震的缘故(当时西西里岛根本没有任何地震活动)。最有意味的是法国国防部一位发言人的话:“种种迹象使人们可以肯定地认为,潜艇是遇难了。”

    海水为什么是咸的?

    虽然地球上海水覆盖的面积最大,但现在全球都在提倡节约用水,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知道海水是咸的,并不能直接饮用。

    海水为什么是咸的呢?原来海水中有多种盐类溶解于其中。而海里的盐又是来自哪里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目前科学家们的说法还不一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最初大洋中的海水所含的盐分并不多,甚至是淡水。而现在海水中有很多盐溶解在里面,这些盐是陆地上岩石土壤里的盐分,溶解在雨水中,流入小溪、河流,最后汇入海洋,随着岁月的流逝,水分慢慢蒸发而盐分逐渐积累。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最初的海水就是咸的,坚持这种观点的科学家对海水中盐分的变化进行了长期的观测,发现海水中的盐分并没有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增多。

    究竟有多少盐溶解在海水里面呢?根据试验,平均有35克盐溶解在每千克海水中。其中氯化钠(食盐)占的比重比较大。正是由于存在大量的氯化钠、硫酸镁、氯化镁、硫酸钾、硫酸钙和溴化镁等。海水的咸苦味就是由它们造成的。

    可是在古巴东北部不远的大西洋里,却有一片直径约30米的淡水区域。原来有一个巨大的泉眼在这里的海底深处,泉水是从地层下面能透水的岩层里涌出来的。泉水滔滔涌出,每秒钟可涌出40立方米的水量,它排开咸水,一个淡水区域就此形成了。

    但是,海水有淡水泉的奇迹终究少有,世界上的水资源是有限的,世界上的淡水资源更是有限的,所以大家一定要节约用水,为我们的后代造福。

    潮汐是怎样形成的?

    潮涨潮落,每天都会发生。涨潮时,海水就会淹没大片的海滩;落潮时,大片的海滩又会露出来。古时人们把白天发生的涨潮叫做“潮”,晚上发生的涨潮叫做“汐”。可是你们知道“潮汐”是怎样形成的吗?

    很早以前,这个秘密就已被古人所知。古希腊的航海家比戴阿斯,发现每月有两次特别小的低潮和两次特别大的高潮,并且总是在新月和满月的时候出现高潮,而总是在上弦月和下弦月的时候出现低潮。因此,他断定,是月亮导致了潮汐现象。

    现代科学证实月亮确实是导致潮汐现象的重要原因。由于万有引力在各个星球间都会存在,因此,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整个地球都是海洋,那么在月球引力作用下,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地球这个“水球”

    就会被拉成蛋一样形状的球。背对着月球和正对着月球的两点就凸起。每24小时地球就会自转一圈,对某一点来说,就会有两次涨落在那个地方的海面发生。也就是说,从这一次落潮到下一次落潮,或者说,从这次涨潮到下一次涨潮,大约只有半天相隔。

    那么每月会发生两次特别大的高潮和特别小的低潮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原来,万有引力也存在于太阳与地球之间,但由于太阳距地球较远,因此引力不大,平时不明显。可当月亮、地球和太阳处于一条直线即满月或新月时,太阳对海水的引力和月亮对海水的引力就会起重叠作用,这时,就会有大潮出现。当月亮和太阳与地球形成直角即上弦月或下弦月时,两种引力作用方向不同,就会相互抵消,这时小潮就会出现。由于每月出现两次这种情况,所以每个月特别大的高潮和特别小的低潮出现两次。

    海洋潮汐这种自然现象极其复杂,除主要与月亮、太阳和地球的相对位置有关外,还与海盆的形状、海水的深度、气流的情况等也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