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冰岛作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莉里亚

    《莉里亚》是冰岛作家拉克斯内斯的代表作品。

    拉克斯内斯于1920年出生。他的笔名来自他父亲的农场:拉克斯内斯农场。他的真名是哈多尔·古兹永松。拉克斯内斯的个人生活颇具传奇色彩。高中没毕业他就离开了学校,而17岁的时候就出版了自己的处女作《自然之子》。这部作品充满浪漫情调,明显是受到了比昂松、汉姆生等前辈作家的影响。此后,拉克斯内斯大半生在外漂泊,曾经皈依天主教,潜心钻研过神学,在孤寂中体验僧侣的生活,并推出了他的第2部小说《圣山之下》。移居北美之后,拉克斯内斯成为了社会主义的信徒,并和美国小说家——另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人——辛克莱·刘易斯成为好朋友。

    拉克斯内斯其他的重要作品包括《世界的光芒》《冰岛钟声》等。拉克斯内斯继承了冰岛叙事文学特别是英雄冒险传奇的优秀传统,同时在传统的基础上又有很大的创新,为冰岛文学的复兴做出了重大贡献。《莉里亚》是拉克斯内斯的代表作品,其故事梗概如下:

    上小学的时候,我住在雷克雅未克的一所小屋里。我的隔壁恰好是邻居家的锅炉房,中间只隔着薄薄的木板墙。冬天到了,我常听见有人在锅炉房里哼一支曲子。每当夜晚来临的时候,那支忧郁的、伤感的曲子就传了过来。曲子断断续续的,声音也是嘶哑浑浊的,但是不知为什么,曲子中饱含着一种感人至深的东西,仿佛吐露了歌唱者一生的全部辛酸。

    这支歌几乎唱了一个冬天。我打听到歌唱者是个烧锅炉的,于是决定去拜访一下他。一天晚上我走进锅炉房,涅布卡德涅沙尔,那位歌唱者,正坐在锅炉前面唱着,但是屋里很黑,我几乎看不见他。我和他打了招呼,并告诉他我经常听见他唱歌。可是老人却否认自己唱过,而且似乎想躲避我。

    好几个晚上没了声息。但是过了一段时期,歌声又传了过来。于是我就再次拜访了那位歌唱者。这次我们聊得很投机。涅布卡德涅沙尔已经50多岁了,是从西边的某个城市过来的,家乡已经没有亲人了。很明显,他的生活非常艰辛。他的靴子上面有一个很大的窟窿,而且是捡来的。脸很脏,帽子上也有个窟窿。

    春天来了,二楼搬来了一家新住户。他们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名字叫莉里亚。小女孩很顽皮,很受母亲的宠爱。一天,我看见涅布卡德涅沙尔走到门前,他沾满煤灰的脸上,闪耀着难得的笑容。他叫住了莉里亚,送给小女孩一包葡萄干。开始的时候,小女孩有点害羞,可是慢慢地他们就成了好朋友。莉里亚一看见涅布卡德涅沙尔,就向他跑过去,而老头也总会掏出一包葡萄干来。每天晚上,他们总是一起坐在围墙上,老头好像在给她讲故事。

    有天晚上,我听见老头在和小莉里亚讲他年轻时候的故事。原来老头从小就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朋友,名字也叫莉里亚,可惜他们没有结婚,老头从此也就在外漂泊。秋天到了,一次老头来找我帮忙,原来他的养老金被人家取消了,因为他把钱都花在葡萄干上了,我让他去恳求市长。

    许多年以后,我又见到了他。那时我正在学医。老头的尸体被裹在床单里,抬进了解剖室。我的心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和看到其他的死人差不多。解剖完之后,我们留下了他的骨架,把其他的东西都丢了。埋葬他的时候,另外几个学生在棺材里面放上几块石头。举行葬仪的时候,教堂里几乎没有什么人。一个老太婆站在教堂入口,几乎聋得像堵墙。

    坟坑已经填上了,那个老太婆却站在坟墓旁边没有动。我很奇怪,就和她聊了几句。原来她就是老头青梅竹马的朋友莉里亚。结了婚之后,就和丈夫来到了南方。我告诉她老头一直都是孤孤单单的。老太婆抽泣着说自己也是,虽然她除了13个儿女之外,还有一大群孙子孙女。

    《莉里亚》风格细腻,情调哀婉,更像是一首动人的叙事诗。作品主题和叙述技巧结合得天衣无缝,让人叹为观止。

    小说情节非常简单,而且结构似乎有些随意。初读这部作品,人们会发现故事似乎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散乱的。主人公年轻的时候为什么要从西部来到南部?这些年来他走过哪些地方,为什么会如此穷困潦倒?他为什么老是哼着同一首曲子?他和青梅竹马的恋人为什么没有结婚?他的恋人现在在何处?他是怎么死的?诸如此类的问题,形成了小说的多处空白。

    但是细读整部小说,读者便不得不佩服作家高超的叙述技巧。作品的确留下了很多空白,但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像空间。上述许多问题的答案,作品确实没有明确告诉读者,但正是这种含蓄的、欲说还休的叙述笔调,把主人公凄凉的遭遇、深刻而缠绵的感情极其清晰地传达了出来。主人公和自己的恋人有过一段幸福的时光,但是最终两人并没有结婚。具体原因作者并没有进行解释。恋人出嫁去了南方,主人公随后也背井离乡流浪到南方。他是去找恋人吗?他们之间是否见过面?见面之后又能如何?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无法在小说中找到。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在长期经受痛苦的思念的打击之后,小说主人公已经无法也不愿意再去寻求答案了。作者越是对这些问题的答案讳莫如深,读者也就越能体会到小说主人公所承受的人生的悲哀和凄凉。

    作者把这种悲哀和凄凉寄托于主人公反复哼唱的歌曲之中,又利用与恋人同名的小女孩莉里亚与主人公之间的交往,反衬出主人公失去和思念的痛苦。悬念在小说中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但有关悬念的答案却在情节发展过程中逐渐被遗忘。等到小说结束,主人公的恋人终于出现时,答案已经无关紧要——对于消逝的生命而言,一切答案都已经给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