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与昼三部曲-世界伦理 (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二天的会议上,成哲的文章由于有五千来字,主持人安排一小时阅读。同时,投影机已打开,文章清淅地出现在白幕上。文章如下:

    《中东巴以问题看世界伦理》

    中东巴勒斯坦,这片古老而又簇新的热土,在宗教与民族问题、土地与资源压力的双重作用下,冲突与战火在历史深表涌动不息。尤其,自二战以来,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为了建国与土地问题,而相互残杀、争夺引起了全世界的深切关注。

    不知走过了多少和平谈判之路。人们从各种利益与义理的平衡中,想寻找一条永久和平之路。

    至今,仍归失败。

    二○○二年夏季,以色列内阁部长,前苏联政府异见人士纳坦 沙兰斯基向美国灌输自己的观点:没有民主,中东就永远不可能实现和平。

    这观点与美国副总统迪克 切尼和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的想法不谋而合,从而获得了美国总统布什的支持,布什宣布决定终止与阿拉法特进行的合作。

    其目的,想要逼阿拉法特下台,为中东和平创造一个民主的前提条件。一时,世界哗然。

    以民主为进路,是否能解决中东巴以问题呢?

    阿拉法特是在1996年,被国际观察家们认为自由和公正的选举当选为巴勒斯坦权力机构领导人的。要阿拉法特下台,本身是违背民意。

    以不民主的政治高压来寻求民主,用如此得来的民主去寻找和平的进路,用多数人的意见去压制少数人的意见,显然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解决不了个体与历史间无处不存在的矛盾与仇恨。

    正像在以色列人统治的几十年里,巴勒斯坦人还从来没有得到真正的人权一样,这种口号显得美丽而空乏。民主不是万能,它不能根本解决文化间的冲突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点。

    从技术上的和谈到战争再到和谈,到如今的民主方式,解决巴以和平问题都失败了。

    还有没有新路径呢?

    耶路撒冷是三大宗教的圣地,厄欧、亚、非三大洲之门户。

    《圣经、路加福音》第十六章,耶稣教诲弟子:“一仆不事二主”;《古兰经》有云:真主之外再无真主。

    犹太教信奉雅赫维为“唯一真神”。犹太教的经典以《Tanach》(塔纳赫)为主,即现在基督教《圣经》中的《旧约》部分。宗教的这种排他性,在客观上为充分发展自身扩大区域影响并巩固成果乃必不可少的条件,与宗教文化的融合并不矛盾。

    放在历史纵深去认识,各种宗教都有自己的生命期,对人类实现自身的文化、道德传播,与拯救或救渎人类的理想目标。

    而一旦各种宗教发展到了极致时,即全球全人类基本已处于各种宗教的渗透与相互分割时,仅仅还是一味地按传统思维方式,就会对先圣的教诲之言理解失真。

    因为,先圣没有教诲为了自己的宗教的发展,当威胁到人类整体图存时,还幂顽不化在对立与征服中互相撕杀。

    如果那样,恰恰违背了先圣的救世情怀与终极目标。先圣们不会也没有鼓励人类在自相残杀中,共同步向“天堂”吧!

    “真主之外再无真主”的潜台词,也可以是,真主“安拉”与其他宗教信仰神,如上帝、雅赫维、梵、佛祖〖佛祖,乃世俗佛教敬拜之神。

    佛学有言“法无我”、“人无我”,有人误解认为佛教乃无神教,其实这里所指恰如老子所言:唯无私才成就大私;同理,唯无我才成就大我。这大我就是宇宙大生命,就是“天人合一”,就是“永恒的人”。故佛学中有“求佛救渡”之说等,或抽象的表达,如永恒者、绝对者、至高无上者、超越时空者、无限存在者、超越世界和自然者等是同一所指,都是人们提升小我生命成长为大生命,乃至和宇宙合一的心灵实践路径。为什么心灵运动能够实现精神生命的成长,乃至最终导致生命形式的转化,最终圆满成就获得天人合一肉身成道、宇宙大树之佛果呢?谁能用科学逻辑语言或数学形式揭示此问题,谁就完成了宗教核心秘密与科学原则的统一,实现了宗教返璞归真与旧宗教形式的瓦解与重生,而回归于世俗道德生活中。

    即使是诸如受佛教、儒教影响产生的日本“神道教”等一些多神教,都是受其他宗教影响而成,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远在偏末,可予以不计。他们是人类先祖对“同一事物”的不一样表述。

    如果说这是一种经验似的感悟,那么,从逻辑上也可证明。首先,仅从这些在人类文明史上影响很大的宗教来看,它们一是坚信自己教义的绝对正确性,真理性。

    也就是说,如果世界六大宗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印度教,各自都以自己的宗教教义是绝对正确的真理,那么,其他五大宗教就是非真理的。

    而所有这些宗教,都是具有救世情怀,关怀人类的,并且,都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不朽的贡献。

    一个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系统化的宗教,彼此之间有许多差异。但在终极目的与教义的价值内核上,人们往往发现有惊人的类同相似,这一点作过宗教比较学的人是显而易见。

    《联合论》作者张贵林先生就明确提出,可以通过对各宗教返朴归真的考察,进行融合。

    从这个角度上说,抹熬掉对方的非真理性,就是对自己的抹熬。假使,这个惟一的“神”是存在的,那么他们都是同一个神。

    柏拉图说:神就是永恒的人。中国文化传统“天人合一”,与《圣经》的上帝道成肉身,其实所指都是一回事。神或上帝就是更高更大或最圆满的生命形式罢了,在宇宙中拥有不一样的自由权能。而整个大宇宙即是上帝的肉身。

    当然,中国有句古诗:云深不知何处去,只缘深在此山中。

    许多宗教教徒没有明白“耶路撒冷”一词传播的最后真正价值取向。

    非常引人深思的是,无论按希伯来语还是阿拉伯语来释,耶路撒冷都意为“和平之城”。

    也即,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在此地发生宗教冲突时,所有的努力方式要为这个目标服务,这是你神圣的宗教使命。

    那样,为共同和平的解决方式,就只有无条件捐弃以往的仇隙派见,为尽快的宗教融合各自加强宗教改革,并进行亲情重建,鼓励异教徒间互婚,为文化的融洽、继承、开拓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此方式,方有构建世界伦理价值的可能。这说到底,文化大同的方式首先在于互相理解,带有博爱目的性、正义性、逻辑性、合理性,甚至功利性的理解,都会形成文化构建的义理性。这就客观上需要一种能够统帅东西方阴阳辩证逻辑与形式数理逻辑两大逻辑系统的更高更圆满的逻辑思想,来实现人类思维与文化认知的多元统一。这正是中华文化复兴推动世界文化融合所必须解决的逻辑难题,是实现中华文化现代化与全球化重建的关键,否则,任何学说都难免是局限的,都不是真的普遍性有效,只会陷入彼此的争斗与混乱中。

    考证巴以冲突寻求和平的历史,我认为根本上要实现阿拉伯世界与犹太人世界在耶路撒冷地区的和平,调和民族间的冲突,只有从文化融合意义上来突破。

    谈判、妥协只是辅助和平的技术性措施。那么,该如何实现宗教文化的融合工作呢?

    什么是宗教?或宗教的概念定义是什么?素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法国宗教社会学派结构主义者库兰治(Fustelde Coulanges)和杜尔凯姆(Emile Durkheim)强调:宗教乃社会和心理统一之源。与民族、国家一道,化分散的人类为整体,为文明的不断进化发展铺就道路。才有今天人类互知互交的顶极盛况。

    如果没有宗教,没有那些虔诚的不畏艰难的使者异地传教,怎么也不可能出现儒、道、佛融合的现象。毫无疑问,它推动了散居状态的人们跨出种族、民族,与不同地域的民族、国家碰撞、融汇。这也就为各种宗教的融合,创造了必要的基础。

    费尔巴哈说:宗教神学的奥秘即“人类学”。人是宗教的始端、中心点和尽头。

    宗教思想家蒂利希(Paul Tillich)认为宗教是人的终极关切。

    宗教现象学家伊利亚得(Mircea Eliade)认为:宗教乃一种人类学常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