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新式气象站播报-夜天光是怎么回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什么叫夜天光

    什么是夜天光?简单地说夜天光就是在没有月亮的夜晚,除了人为的光亮、极光以外肉眼所见的一切光。

    从天文学上讲就是指太阳落到地平线以下18度后,在没有月亮的晴朗之夜,在远离城市灯光的地方,夜空所呈现的暗弱的弥漫光辉,叫夜天光,又称夜天辐射。在测光工作中,这种光也被称为天空背景,或叫夜天背景。

    那么,夜天光是怎么形成的呢?经过科学家们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夜天光的光谱是由连续光谱和发射线组成的。而连续光谱是由大气中的分子和尘埃粒子等散射星光产生的,它的峰值在波长为10微米的地方。

    夜天光的主要来源

    夜天光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气辉。在高层大气中有时在发生光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产生辉光。

    二是黄道光。因行星际尘埃对太阳光的散射而在黄道面上形成的银白色光锥,呈三角形,约与黄道面对称并朝太阳方向增强。总的讲来黄道光很微弱,除了在春季黄昏后或秋季黎明前在观测条件较理想情况下才勉强可见,一般情况不易见到。黄道光是存在行星际物质的证明。

    三是弥漫银河光。是指银道面附近的星际物质反射或散射的宇宙星光。

    四是恒星光。就是在河外星系和星系间介质间产生的光。

    五是地球大气散射上述光源的光。每平方角秒夜天背景的亮度约相当于目视星等约21.6等,蓝星等约22.6等。

    我国首个夜天光保护区建在浙江省安吉,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与浙江省有关单位联合建立的,设有两个天文专业观测室和一个科普观测点。建保护区的目的是在经济发达的江浙地区,“留存一片有利于天文观测的夜空”。

    江南天池景区只采用床头灯、写字台灯等局部照明,并挂上遮光窗帘,为天文观测保留足够的黑暗。

    有关专家称,夜天光保护区的建成,使上海天文台获得了理想的科研观测基地。他们将有效开展活动星系核光变监测、空间碎片搜索、近地小行星搜索等科研工作。

    延伸阅读

    在浙江省安吉天荒坪海拔900米处,有一个“江南天池”景区,即使在除夕之夜,这里也是一片黑暗。为了便于观测,工作人员晚上打手电筒,要在前面包上一层红布,就是为了消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