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我不是大清正史-兵变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宁远兵变了。

    为啥兵变?

    因为没钱。

    没钱就发不了饷。

    发不了饷就要造反,就这么简单。

    这年头兵荒马乱的比不得太平年月,各位弟兄来当兵,把脑袋别裤腰上玩儿命,不就是图个升官发财吗?

    现在别说升官发财,连基本工资都保证不了!

    那还能不变?没投了敌就算不错。

    其实按理说辽东最不应该缺钱,因为辽东巡抚毕自肃的亲哥就是户部尚书。

    但就是这亲哥们儿,愣是没钱给,你就知道当时大明的国库有多紧张。

    兵变当天,毕自肃正蹲在巡抚衙门里想辙。还没想出来,只听到外面发一声喊,冲进来几个五大三粗的兵痞,上来先给了老毕几耳光,然后抹肩头拢二背给捆了个结实。

    叛军放出话儿,想要老毕可以,先把欠的工资发了,巡抚大人这就算是被绑了票。

    宁远的其他各位大人也是束手无策,巡抚都成了肉票,我们有个屁的办法!

    不过人总是要先弄出来,就毕自肃那身板儿,再挨两下估计就得散了架。

    但库房里又没银子,有银子也不至于弄成这样。

    只好借了。

    于是由巡抚衙门出面,向宁远城里几大商号借了几万两银子,这才算把毕自肃赎出来。

    老毕回来就坐在房里哭啊。

    我读了几十年圣贤书,临了被自己手下的大头兵给打的跟烂茄子似的!这还有脸活在世上?!死了算了!

    从那天起毕自肃就开始绝食,不吃不喝,谁劝也不听,饿了十三天,饿死了。

    袁崇焕还算来的及时,正好赶上参加老毕的追悼会。

    袁督师也没办法,就是把裤子当了也不够发军饷的。

    但事情还是要处理,毕竟兵变不是小事,而且还死了个巡抚,不砍几颗脑袋,这个事糊弄不过去。

    袁崇焕先把领头闹事的几个领兵官找来,给他们出了个选择题:想死还是想活?

    废话,活的好好的干吗要死?你以为谁都象毕自肃那么傻叉?

    那就好办了,你们可以活,但必须要有人死。你们回去商量商量,交几个人出来,让我给上面也有个交代。

    替罪羊不难找,一划拉一大把,除了有直接责任的中军部将吴国琦跑不了以外,别的将官一个没杀,掉脑袋的全是阿兵哥。

    兵变压下去了,但事情还是没解决。

    今天不变,明天不变,你总是不发薪水,早晚还是要变。

    袁崇焕给皇上写信要钱,要的不多,八十万两。

    崇祯年间,大明一年的收入不到五百万两,老袁一开口就要八十万。

    崇祯批复户部,给他!

    户部尚书回复,给屁!

    当然,尚书大人的措辞可能比较文明点儿,但意思就是这个意思,不给。

    崇祯把户部尚书毕自严(就是辽东巡抚毕自肃的亲哥哥)召进宫,打算亲自问问他到底什么意思?想不想干了?不想干趁早滚蛋!

    哪知道一见面,崇祯还没说话,老毕先跪那儿一通哭。

    哭完了,擦把脸开始说。

    首先是说自己兄弟死的怎么怎么惨,然后痛骂袁崇焕弄了几个临时工出来顶罪,完全是糊弄事儿……。

    本来崇祯是要质问毕自严的,结果被老毕这一闹,小朱也不好意思开口了。

    毕竟人家亲哥们儿死了,你还想怎么样?

    皇上没办法,反过来安慰老毕,说你兄弟的情况我都了解,组织上准备追认他为烈士(记于史册),并且批准多发点抚恤金,你看这样可以了吧?

    毕自严一听赶紧磕头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然后站起身儿拍拍屁股走人了。

    崇祯坐在御座上半天没反应过来。

    我找他要干吗来着?

    追认毕自肃的事儿?不是。发抚恤金?也不是?

    那他来干吗?

    ……。。

    “来人!赶紧把毕自严给我追回来!”

    老毕回来了:

    “皇上还有啥事儿?莫非要连臣一起奖赏?不用不用。虽说我有点小功劳,但您也不用这么客气……。”

    崇祯气的鼻子都冒烟儿:

    “你还要奖赏?!我问你,袁崇焕要八十万两银子的军饷,我都已经批了,你为啥不发?”

    毕自严不慌不忙,从怀里把账本掏出来:“皇上,不是我不给袁崇焕。现在国库里我一个人儿都不敢进去,空的瘆人,喘口气都有回音儿!我拿什么给他?还八十万两?八万两都没有!”

    崇祯大吃一惊。前段儿时间光顾着收拾阉党了,国库里啥情况一直也没来得及过问,难道真就穷成这样?

    老毕看皇上不太相信,于是把账本摊开,不知道从哪儿还拽出个算盘:

    “我给您算算您就明白了。咱们大明现在一年的收入大概不到四百五十万两银子,这还是多亏张居正在万历年间闹了个改革,不然连这个数也没有。现在别的地方先不说,光辽东一处,每年要开销五百万两。加上前段时间孙承宗他们在关外修城,工程款就是一大笔开销,到这会儿我还欠着包工头的钱呢!另外,关外那帮人的军饷跟关内还不一样。一个普通士兵,每月就得一两多银子,免费包吃包住,还补贴三斤猪油,一斤盐,二十斤大米,五米棉布……就这待遇比我拿的都少不了多少!您说,我拿什么给袁崇焕当军饷!”

    崇祯傻了,他万万没想到朝廷的财政状况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但朝廷崩溃不崩溃都是后话,辽东要再没军饷,眼下就崩溃。

    那就只有大家凑凑吧。

    国库能拿多少先拿多少,皇上把私房钱再添一点儿,一共凑了三十万两给袁崇焕送去了。

    老袁有点不高兴,说好了我要多少给多少,现在又给我打折扣。但京里的情况袁崇焕多少也知道一点,户部尚书的亲兄弟到死都没拿到钱,自己已经算是很有面子了。

    那就这样吧,比一分没有的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