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我不是大清正史-有死无生矣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袁崇焕最近的小日子过的很不错,朝廷的银子送到了,军饷也发了,关外的大事小情儿,全是他一个人说了算。老袁觉得现在的自己并不比当年的李成梁差,甚至可以说比李成梁还牛。

    李成梁当年能做到想换谁就换谁吗?我袁崇焕一道奏疏,辽东就变成了清一色的袁家军!满桂那老小子看样子还不太服,不过没关系,就凭你一个蒙古人能翻起什么大浪来?

    不对,还有一个。

    自从袁崇焕当上督师,毛文龙的眼皮子就跳个没完。

    毛文龙很清楚,自己以前弹劾老袁的次数不少,袁崇焕对自己客气不了。

    但他没有想到,袁督师可不仅仅是不客气这么简单。

    老袁的第一招就是狠招。

    崇祯二年四月,袁崇焕下令:今后凡运往东江(皮岛)的物资装备,一概由宁远近海的觉华岛经由旅顺口转运至东江;而先前由天津所运的粮料,也改由觉华岛起运,必须经督师衙门挂号方许出海。

    这道命令听起来没有啥大问题,不过就是换了个地方起运物资,撑死算规范物流行业。

    但事实上,这标志着从此以后毛文龙的一切军需粮草全部被袁崇焕掌握,并且彻底切断了皮岛海上贸易的命脉。

    毛文龙接到命令,大惊失色:“此乃拦喉切我一刀,必定立死。”

    他立刻给崇祯帝上疏,请求撤销这道命令,崇祯沉默是金不表态。

    毛文龙预感到情势不妙,接连上疏,崇祯只淡淡的回了一句:“军中一切事宜,当从长商榷。”

    从长?怎么从长?从短都来不及了!

    就在这个时候,毛文龙收到袁崇焕送来的十万两银子,不但有银子还有各种慰问品,并且附上袁督师亲笔书信一封,信上表示:老毛你很好,朝廷和我都很看重你,今后跟着我混,要好好干,绝对不会吃亏的。

    这是怎么回事?

    用后来袁崇焕自己的话说:“凡此,皆愚之也。”

    就是说我给毛文龙又写信又送银子,完全是为了糊弄他,把他稳住。

    老毛到底是武举出身,跟文举的袁崇焕比智商还是有差距的。

    毛文龙很感动,亲自跑到宁远向袁崇焕表示感谢。

    这次会晤的气氛很友好,老袁也给足了毛文龙面子,酒桌儿上称兄道弟,把酒言欢。双方还约定,这次没喝好,下次袁大人到我那儿咱们接着喝!

    毛文龙平安回去了,因为袁崇焕根本没打算在宁远动手,主要是考虑在宁远把老毛剁了,万一皮岛上的人马被激成事变,那就不好收拾了。

    放你回去,你也活不了几天。

    “安排已定,有死无生矣!”

    崇祯二年五月二十五日,袁崇焕从宁远出发,经中岛、松木岛,二十九日抵达双岛,靠岸停船。

    三十日,毛文龙从皮岛赶来,次日上督师坐船拜见袁崇焕。

    俩人见面很客气,说了些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客套话,毛文龙还准备了不少礼物,表示这是自己的一点心意,袁大人无论如何要收下,袁崇焕推托一番,也就下不为例了。

    无风无浪,又一天。

    六月初二,袁崇焕上双岛回访毛文龙。寒暄过后,进入正题。

    袁说:“辽东海外止我两人之事,必同心共济方可成功,历险至此,欲商进取大计。有一良方,不知患者肯服此药否?”

    毛答:“某海外八年,屡建微功,因被谗言,粮饷缺乏,少器械马匹,不能遂心,若钱粮充足,襄助成功,亦非难事。”

    这就说不下去了,俩人完全是各说各话,不在一条线儿上。

    袁崇焕很识趣,马上站起身告辞,并且说:“我的船上太小,不方便设宴,明天要借你老兄的地方大家喝个痛快。”

    六月初三,袁崇焕再登双岛,毛文龙率手下文武将官列队相迎。

    “两人密语至三更。”

    第二天,毛文龙设宴招待袁崇焕,完事儿后,两人接着聊。

    以下的对话,全部出自袁崇焕后来给皇上的奏报。

    袁崇焕说:“毛帅在边疆八年,劳苦功高,应该回你杭州老家休息休息。”

    毛文龙说:“我早这么想,但辽东的事离不开我。”

    袁崇焕心中暗怒,你也太大言不惭了吧!离不开你?那我呢?

    袁崇焕说:“朝廷会派人接替你的工作,你可以安心退休。”

    毛文龙说:“此处谁能代得?!”

    袁崇焕:“……。。。”

    不能再说了,再说非打起来不可。

    袁崇焕转换话题,借口要赏赐毛部官兵每人一两银、一石米、一匹布,向毛文龙索要兵将花名册。

    毛文龙回答:“本镇所带亲丁,现在双岛者三千五百人,明日领犒。”

    明日既是死日!

    六月初五,袁崇焕召集双岛将士,犒赏随毛文龙前来的三千五百人。

    将官赏银三到五两,士兵赏银一钱,并补发东江镇军饷十万两。

    毛文龙进入袁崇焕大帐面谢。

    袁崇焕问道:“我来一次不容易,各位将官何不都来见见面?”

    毛文龙召集部下进帐,与袁崇焕见礼。

    袁崇焕逐个询问姓名,没想到居然全都姓毛,什么毛可公、毛可侯、毛可将……。。

    老毛在一旁解释道:“这些都是我孙子。”

    袁崇焕道:“你这是忽悠我!怎么可能人人俱姓毛?!”

    然后转身对各将官说道:“我知道你们都是好汉!人人俱可用!我宁远前线的官有许多俸,兵有许多粮,尚且不能饱,你们海外劳苦,每名只得米一斛,甚至家有数口,也只分食此米。 你们受本部院一拜。今后只要为国家出力,不愁无饷!”

    毛文龙部将皆感激叩头。

    老袁这招很高啊,这是要搞统一战线。先把你手下的人搞定,再来收拾你!

    袁崇焕看到分化瓦解的目的达到,马上脸向下一沉,对毛文龙道:

    “本部院披肝沥胆,与你谈了三日,只道你回头是迟也不迟。那晓得你狼子野心,总是一片欺诳,到底目中无本部院犹可,方今圣上英武天纵,国法岂能容你?”

    到此,图穷匕现!

    毛文龙还有点没反应过来。说的好好的,怎么说翻脸就翻脸?

    只见袁崇焕不慌不忙从怀里掏出一张纸,纸上写的就是毛文龙所谓的罪状。

    袁督师一共给老毛总结了十二条大罪,比魏忠贤还多两条。

    由于条目比较多,我不一一例举。但就我看来,能称得上罪状的也就两、三条,其他大多是当时官场和军队的通病,并不是毛文龙一个人独有。

    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袁崇焕说毛文龙“绘冕旒像於岛中……交结近侍,当斩。”

    这就有点搞笑了,在崇拜魏公公这个事儿上,你老袁可以说是最积极。人家毛文龙可没有给魏忠贤立过生祠。现在袁崇焕说毛文龙在岛上给老魏立了个雕像,天天领人拜,但到底在哪个岛上立的,袁崇焕又说不出来,明显是胡扯。

    其实我觉得,老袁把这事儿弄的太认真了,什么罪名不罪名的,不就是个理由吗?你都安排已定了,还搞那么复杂干吗?

    “莫须有”三个字足够了。

    罪名宣布完,这就要动手。

    毛文龙那是什么人?刀山箭雨里滚出来的人!

    真要说施展开来,七八个人根本近不了身。何况这还是在自己地盘儿上,周围站了一帮自家弟兄,我能怕你?!

    袁崇焕明白,现在要是不把毛文龙镇住,别说杀人家,自己的脑袋恐怕得先搬家。

    老袁大喝一声,嘡啷啷拽出尚方宝剑,指着毛文龙说道:

    “你道本部院是个书生,本部院是朝廷的将首!你欺君罔上,冒兵扣饷……。你丫儿的还敢暴力抗法!”

    接着转身对毛文龙手下将官说道:“毛文龙犯了啥事儿,我刚才都说了,你们觉得应不应该杀?如果谁说不该杀他,那你可以过来先把我砍了!”说完把脖子一伸。

    就在这个时候,袁崇焕手下副将谢尚政带一队人马将大帐团团包围。

    众将看到这个架势,面面相觑。

    刀都顶脖子上了,您还征求我们的意见?您真给面子!

    老袁知道,局势已经尽在掌握,把脖子收回来,转头接着骂毛文龙:

    “我答应皇上五年平辽,凭的就是国法!今天不杀你,以后如何服人!皇上赐尚方宝剑正为此也!”

    “为此”?为哪个此?要我说皇上给你把剑是让你回家剁饺子馅儿的。

    但在毛文龙听来,这个“此”就是自己。

    老毛攥紧的拳头松开了,皇上要杀我毛文龙,我无话可说。

    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袁崇焕一挥手,毛文龙被剥去官服,推出帐外。

    片刻,人头呈上。

    “臣一介末弁,孤处天涯,为国效命,曲直生死,唯君命是从!”

    “诸臣独计除臣,不计除奴,将江山而快私忿,操戈矛于同室!”

    ——毛文龙泣血上疏

    折腾了后金八年的左都督,挂将军印,领尚方剑,总兵皮岛的毛文龙死了。

    消息传到皮岛,岛上军民哀声遍地,全军挂孝。(岛上将卒闻其死,皆哭!——朝鲜《李朝实录》)

    虽然,他没有战死疆场。

    但他用头颅履行了自己的诺言“曲直生死,唯君命是从!”

    可惜,紫禁城里的君却不知有此君命。

    这是毛文龙的悲哀,也是袁崇焕的悲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