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我不是大清正史-看上去很美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扯远了点,咱们还说眼前这火烧眉毛的事儿。

    袁崇焕现在很明白,形势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他带着人马边行军边开始做军事部署。

    蓟州、顺义、三河、昌平、通州,五路防守。

    面面俱到,完美无缺。

    但是,仅仅是看上去很完美。

    崇祯收到了老袁的计划,觉得很不错,有点铁桶的意思。

    不过打仗崇祯是外行,他对自己的眼光实在没信心。

    于是他找来了孙承宗。

    老孙头前段儿时间一直在老家呆着,本打算从此以后就不问世事,以享天年了。但崇祯收拾了魏太监之后,又把他召了回来。

    不可否认,孙承宗是个人才。

    我个人认为,在明末的政治家里,老孙是最懂军事的,在军事家里,他又是最懂政治的。

    孙承宗拿到袁崇焕的计划书,一眼就看出了问题的所在。

    守蓟州、顺义、三河,可以。

    守昌平、通州,不行!

    为什么不行?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需要先了解一下这俩地方的地理位置。

    先说昌平,也就是今天的北京昌平区。

    你从昌平打出租,在不堵车的情况下,到达天安门广场,一个小时。

    通州就更不用说了,去过的人都知道,紧靠北京CBD,满街的白骨精。

    袁崇焕在这两个地方设防,防住了好说,防不住呢?

    而且现在遵化刚刚陷落,完全有时间在京师外围布防。

    孙承宗提出了他的建议:应该全力防守蓟州和通州之间的三河,这样既可阻后金逼近通州进犯北京,又可防止其南下武清,包抄京城侧翼。。。。。

    复杂,确实很复杂,反正我是有点晕。就后来崇祯的表现来看,我觉得他还不如我,已经被老孙说的有轻微脑震荡的迹象。

    崇祯听了老孙的一番话,觉得相当有道理。

    当即命令孙承宗:“你觉得三河这么重要,那干脆你亲自去防守。”

    孙承宗领旨,磕头,还没站起来。

    崇祯又改主意了:“不行,不行。你不能走!你就在朕的身边,负责京城的防务!”

    老孙领旨,磕头,回家。

    凌晨两点半,圣旨到:

    “通州离北京这么近,没个得力的人防守,我实在睡不着觉。还是老孙你亲自跑一趟,我才能放心。”

    老孙马上收拾铺盖卷儿,带了二十多个保镖,连夜出城,赶赴通州。

    京师附近已经不太平了,后金的小股骑兵时有出没,孙承宗在路上就遇见了好几回,要不是属下拼命保护,老孙到不了通州就得成烈士。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