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化-注释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参见〔美〕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钟良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第1版,第36~88页。

    [2]〔美〕詹妮特·A.克莱妮编著《女权主义哲学·中译者前言》,李燕译校,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第1版,第1页。

    [3]Chris Weedon, Feminist Practice and Poststructuralist Theory, Great Britain, 1987, p.1.

    [4]〔美〕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钟良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第1版,第37页。

    [5]〔美〕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钟良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第1版,第44页。

    [6]〔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第1版,第309页。

    [7]林树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第1版,第7~8页。

    [8]Elaine Showalter, "Toward a Feminist Poeties," The New Feminist Criticism, New York, 1985, p.130.

    [9]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358页。

    [10]《礼记·礼运第九》,见《十三经》,吴樹平等点校,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第1版,第762页。

    [11]本杰明·范·霍里克对曼斯菲尔德的采访(2006年8月),参见〔美〕哈维· C.曼斯菲尔德《男性气概·译者的话》,刘玮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第1版,第5页。

    [12]参见〔美〕哈维·C.曼斯菲尔德《男性气概》,刘玮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第1版,第7页。原文为:“最近我接到一个电话,是我大学的校友杂志社打来的,他们要对我以前的一个老师致以敬意,并征求我的意见。我脱口而出回答道:‘令我们所有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男性气概。’电话那边一阵寂静,最后那个女性的声音问我,‘你可以想到别的词吗?’”

    [13]参见王蒙为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北京:三联书店,1996,第1版,第1页)一书所作的序言。

    [14]鲁迅:《小品文的危机》,《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版,第592页。

    [15]瞿秋白:《〈鲁迅杂感集〉序言》,见瞿秋白《多余的话》,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第1版,第118页。

    [16]龙应台:《一瞑大一寸》,《女子与小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第1版,第85页。

    [17]龙应台:《我不是一张卫生纸》,《女子与小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第1版,第36页。

    [18]龙应台:《我不是一张卫生纸》,《女子与小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第1版,第37页。

    [19]龙应台:《美丽的权利》,《女子与小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第1版,第11~12页。

    [20]《男大使的开裆裤》,《美丽的权利·回应与挑战》,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第1版,第101页。

    [21]李小江:《改革与妇女解放》,《光明日报》1988年3月10日第2版。

    [22]《扬州晚报》1998年11月13日第3版。

    [23]《扬子晚报》1998年7月11日第18版、7月12日第19版。

    [24]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第1版,第33页。

    [25]黄维樑:《人权导致祥林嫂的悲剧——试用亚里士多德〈诗学〉理论析论鲁迅的〈祝福〉》,香港《城市文艺》(月刊)2007年第1卷总第9期。

    [26]黄维樑:《人权导致祥林嫂的悲剧——试用亚里士多德〈诗学〉理论析论鲁迅的〈祝福〉》,香港《城市文艺》(月刊)2007年第1卷总第9期,第87页。

    [27]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 〈呐喊〉〈彷徨〉综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第1版,第64页。

    [28]范伯群、曾华鹏:《鲁迅小说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第1版,第41页。

    [29]范伯群、曾华鹏:《鲁迅小说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第1版,第239页。

    [30]鲁迅:《坟·我之节烈观》,《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版。第129页。

    [31]范伯群、曾华鹏:《鲁迅小说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第1版,第239页。

    [32]鲁迅:《上海的少女》,《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版,第578页。

    [33]鲁迅:《关于妇女解放》,《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版,第615页。

    [34]鲁迅:《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版,第168页。

    [35]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版,第180页。

    [36]朱虹的《〈美国女作家作品选〉序》发表于《世界文学》1981年第4期,一般认为该文是中国大陆介绍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第一篇。

    [37]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版,第302页。

    [38]〔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性欲三论》,赵蕾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第2版,第54页。

    [39]〔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性欲三论》,赵蕾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第2版,第55页。

    [40]〔美〕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钟良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第1版,第294页。

    [41]〔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第1版,第44页。

    [42]〔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第1版,第50页。

    [43]〔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第1版,第53页。

    [44]〔美〕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钟良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第1版,第288页。

    [45]〔美〕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钟良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第1版,第272页。

    [46]〔挪威〕夏星:《现代性学与SEXUALITY》,《社会学家茶座》2005年第3期,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第126页。

    [47]〔挪威〕夏星:《弗洛伊德与女权主义——回应王澄霞女士》,《社会学家茶座》2006年第1期。

    [48]〔挪威〕夏星:《弗洛伊德与女权主义——回应王澄霞女士》,《社会学家茶座》2006年第1期,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第108页。

    [49]聂绀弩:《论怕老婆》,《聂绀弩全集》(第一卷),武汉:武汉出版社,2004,第1版,第308页。

    [50]〔日〕山田昌弘、白河桃子:《“婚活”时代》,郑杨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第1版,第5页。

    [51]〔日〕落合美惠子:《21世纪的日本家庭,何去何从》,郑杨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第3版。

    [52]〔日〕山田昌弘、白河桃子:《“婚活”时代》,郑杨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第1版,第38~39页。

    [53]〔日〕山田昌弘、白河桃子:《“婚活”时代》,郑杨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第1版,第76~81页。

    [54]鲁迅:《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版,第168页。

    [55]荷碧:《“剩女现象”是颠覆男权社会的前奏曲?》,见“新浪博客”(2010-04-23),。

    [56]白河桃子:《想结婚却不能的人群》,《“婚活”时代》,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第21页。

    [57]李银河:《剩女》,见李银河“新浪博客”(2010-09-18),. com.cn/s/blog。

    [58]孙绍先:《女性主义文学》,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第1版,第109页。

    [59]白河桃子:《他和她不能结婚的理由》,《“婚活”时代》,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第46页。

    [60]白河桃子:《他和她不能结婚的理由》,《“婚活”时代》,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第48页。

    [61]〔日〕山田昌弘:《想结婚却不能的社会原因》,《“婚活”时代》,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第1版,第84页。

    [62]李银河:《“剩女”与单身浪潮》,见李银河“新浪博客”(2010 -07-06),=1。

    [63]转引自海青《没有“欲望”的都市》,《社会学家茶座》2010年第3期。

    [64]参见2012年3月8日“天涯社区”论坛的文章《剩男问题和剩女问题哪个更严重?大问题和伪问题》。

    [65]王安忆:《关于家务》,黄子平编《漫说文化丛书·男男女女》,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第1版,第233~234页。

    [66]〔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第316页。

    [67]参见南京《现代家庭报》2004年4月6日第11版。

    [68]〔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文明及其不满》,何桂全译,见弗洛伊德《论文明》,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第2版,第91页。

    [69]〔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文明及其不满》,何桂全译,见弗洛伊德《论文明》,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第2版,第91页。

    [70]〔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作家与白日梦》,《弗洛伊德论美文选》,张唤民、陈伟奇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87,第1版,第35页。

    [71]〔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作家与白日梦》,《弗洛伊德论美文选》,张唤民、陈伟奇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87,第1版,第35页。

    [72]王宁:《多元共生的时代——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比较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第1版,第42页。

    [73]摄生:《读了〈创造〉第二期的感想》,《时事新报·学灯》1922年10月12日。

    [74]郭沫若:《批评与梦》,《创造》季刊第2卷第1期,1923年5月1日。

    [75]朱寨、张炯主编《当代文学新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第1版,第148页。

    [76]王朔:《美人赠我蒙汗药》,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第1版,第240页。

    [77]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第52页。

    [78]〔德〕歌德:《浮士德》,绿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第1版,第14页。

    [79]安顿:《绝对隐私——当代中国人情感口述实录》,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8,第1版。

    [80]林白:《一个人的战争》,《林白文集》(2),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第1版,第2页。

    [81]池莉:《有了快感你就喊》,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第1版,第141页。

    [82]卫慧:《上海宝贝》,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第1版,第63页。

    [83]九丹:《乌鸦·代序》,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第1版,第5页。

    [84]九丹:《乌鸦》,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第1版,《乌鸦》一书封底文字。

    [85]陈晓明:《专业化写作的可能性——关于虹影的〈英国情人〉的断想》,虹影:《英国情人·附录一》,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第1版,第180~185页。

    [86]〔美〕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困惑》,陶铁柱译,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第1版,第87页。

    [87]洪凌:《蕾丝与鞭子的交欢:从当代台湾小说注释女同性恋的欲望流动》,见《当代台湾情色文学论——蕾丝与鞭子的交欢》,台北:时报文化出版社,1997,第1版,第90页。

    [88]〔法〕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微笑》,见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第1版,第203页。

    [89]鲁迅:《苦闷的象征·引言》,《鲁迅全集》(第十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版,第257页。

    [90]〔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第1版,第7~26页。

    [91]陈染:《私人生活》,北京:现代出版社,2006,第1版,第179页。

    [92]〔法〕西蒙娜·德·伏波娃:《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第1版,第15页。

    [93]〔法〕西蒙娜·德·伏波娃:《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第1版,第8页。

    [94]鲁迅:《我之节烈观》,《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版,第122页。

    [95]陈染:《私人生活》,北京:现代出版社,2006,第1版,第33页。

    [96]陈染:《私人生活》,北京:现代出版社,2006,第1版,第100页。

    [97]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1版,第52页。

    [98]陈染:《私人生活》,北京:现代出版社,2006,第1版,第137页。

    [99]参见李小江《改革与妇女解放》,载北京《光明日报》1988年3月10日第2版。

    [100]鲁迅:《忆刘半农君》,《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版,74页。

    [101]邓晓芒:《文学与文化三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598页。

    [102]薛舒:《天亮就走人》,《中国作家》2007年第2期。

    [103]卜铁梅:《花好月圆》,《北京文学》2000年第3期。文中其他引文如未注明出处,皆引自同一篇小说。

    [104]陈思和主编《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250页。

    [105]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331页。

    [106]汪曾祺:《大淖记事》,《汪曾祺作品自选集》,桂林:漓江出版社,1987,第1版,第275页。

    [107]汪曾祺:《大淖记事》,《汪曾祺作品自选集》,桂林:漓江出版社,1987,第1版,第275页。下文不特别注明的引文,皆出自同一篇小说。

    [108]汪曾祺:《薛大娘》,《汪曾祺全集》(小说二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第1版,第434页。

    [109]汪曾祺:《薛大娘》,《汪曾祺全集》(小说二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第1版,第435页。

    [110]参见季红真《忧郁的土地,不屈的精魂》,《文学评论》1987年第6期;张志忠:《莫言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第1版。

    [111]陈思和主编《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第1版,第310页)把陈忠实《白鹿原》归为新历史小说,本文沿用此一说法。

    [112]汪曾祺:《〈大淖记事〉是怎样写出来的》,《汪曾祺全集》(第三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第1版,第216页。引文中的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113]汪曾祺:《薛大娘》,《汪曾祺全集》(小说二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第1版,第435页。

    [114]〔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茨威格文学代表作》,高中甫等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第1版,第330页。文中其他未注明出处的引文皆出此书。

    [115]〔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少女杜拉的故事》,文荣光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6,第1版。

    [116]〔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文明及其不满》,《论文明》,徐洋、何桂全、张敦福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第2版,第91页。

    [117]〔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文明及其不满》,《论文明》,徐洋、何桂全、张敦福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第2版,第95页。

    [118]〔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文明及其不满》,《论文明》,徐洋、何桂全、张敦福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第2版,第81~82页。

    [119]〔法〕小仲马:《茶花女》,王振孙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第1版,第189页。

    [120]萧乾:《女巫·序》,竹林《女巫》,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第1版,第1~2页。

    [121]竹林:《女巫》,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第1版,第425~426页。

    [122]竹林:《女巫》,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第1版,第462页。

    [123]竹林:《女巫》,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第1版,第56页。

    [124]竹林:《女巫》,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第1版,第115页。

    [125]竹林:《女巫》,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第1版,第137页。

    [126]〔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第1版,第712页。

    [127]〔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第1版,第712页。

    [128]〔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第1版,第724页。

    [129]竹林:《女巫》,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第1版,第119页。

    [130]竹林:《女巫》,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第1版,第475~476页。

    [131]王安忆:《岗上的世纪》,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第1版,第267~275页。

    [132]张抗抗:《情爱画廊》,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6,第1版,第98页。

    [133]肖克凡:《遥远的巴拿马》,《十月》2005年第5期。

    [134]鲁迅:《未有天才之前》,《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版,第176页。

    [135]郑克鲁:《茶花女·序》,《茶花女》,郑克鲁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3,第1页。

    [136]邱炜薆:《挥麈拾遗·茶花女遗事》,转引自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北京:中华书局,1960,第408页。

    [137]参阅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北京:中华书局,1960,第402~410页)中关于《茶花女》的题诗一节。

    [138]周启明:《鲁迅与清末文坛》,薛绥之主编《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一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第396页。

    [139]叶灵凤:《〈茶花女〉和茶花女型的故事》,叶灵凤《读书随笔》,北京:三联书店,1988,第277页。

    [140]如端木蕻良1943年的长篇小说《新都花絮》中的七小姐宓君,不仅爱读《茶花女》,其身上也有玛格丽特的影子。

    [141]朱栋霖:《论〈日出〉与陈白露的悲剧形象》,《南京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

    [142]〔法〕小仲马:《茶花女》,王振孙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第1版,第113页。

    [143]〔法〕小仲马:《茶花女》,王振孙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第1版,第133页。

    [144]曹禺:《日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第1版,第152页。

    [145]〔法〕小仲马:《茶花女》,王振孙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第1版,第189页。

    [146]吕荧先生曾在《曹禺的创作道路》一文中提及两者的相似性。参见田本相、胡叔和编《曹禺研究资料》(上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第314页。

    [147]曹禺:《雷雨·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第1版,第178页。

    [148](香港)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中卷),香港:昭明出版社,1976,第301页。

    [149]〔挪威〕易卜生:《玩偶之家》,潘家洵译,《易卜生戏剧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第1版,第87页。

    [150]庐隐:《今昔妇女的出路》,《庐隐选集》(上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第1版,第31页。

    [15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1版,第79页。

    [152]刘思谦:《“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第1版,第16页。

    [153]鲁迅:《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版,第168页。

    [154]鲁迅:《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版,第166页。

    [155]鲁迅:《伤逝》,《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版,第118页。

    [156]参见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樊篱——文学中男权意识批判》,北京:三联书店,1996,第1版,第103页。

    [157]李小江:《改革与妇女解放》,《光明日报》1988年3月10日第2版。

    [158]参见虹影《英国情人》封底介绍文字,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第1版。

    [159]参见虹影《英国情人》封底介绍文字,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第1版。

    [160]翁寿昌《虹影:〈K〉这一年》,见江晓原《性感,一种文化解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第1版,第238页。

    [161]虹影:《英国情人》,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第1版,第63页。

    [162]虹影:《英国情人》,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第1版,第69页。

    [163]虹影:《英国情人》,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第1版,第98页。

    [164]陈晓明:《专业化小说的可能性》,见虹影《英国情人》(附录),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第1版,第183页。

    [165]陈晓明:《专业化小说的可能性——关于虹影的〈英国情人〉的断想》,见虹影《英国情人》(附录),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第1版,第183页。

    [166]虹影:《英国情人》,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第1版,第16页。

    [167]虹影:《英国情人》,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第1版,第33页。

    [168]《虹影访谈录》,《作家》2000年12期。引文中的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169]《虹影访谈录》,《作家》2000年12期。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170]见各家网站关于“中国古代性文化”的资料。也可参见刘达临的《中国情色文化史》,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第1版。

    [171]陈书娣:《女作家虹影:文中情色并非来自我个人经历》,来源:凤凰网文化讯,2011年6月8日17:24。

    [172]陈书娣:《女作家虹影:文中情色并非来自我个人经历》,来源:凤凰网文化讯,2011年6月8日17:24。

    [173]虹影:《英国情人》,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第1版,第68页。

    [174]姚乃强:《了不起的盖茨比·序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第1版,第4页。

    [175]张炯:《美国情人·序》,吕红:《美国情人》,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第1版,第4页。

    [176]曾晓文:《梦断德克萨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第1版,第101页。

    [177]曾晓文:《梦断德克萨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第1版,第109页。

    [178]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第1版,第15页。

    [179]吕红:《美国情人》,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第1版,第122页。

    [180]孙绍先:《女性主义文学》,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第1版,第109页。

    [181]曾晓文:《梦断德克萨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第1版,第107页。

    [182]〔美〕爱德华·赛义德:《想象的地理及其表述形式:东方化东方》,参见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1版,第34页。

    [183]〔美〕爱德华·赛义德:《想象的地理及其表述形式:东方化东方》,参见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1版,第45页。

    [184](香港)黄虹坚:《和谁在阳台看日出》,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11,第1版,第31页。

    [185](香港)黄虹坚:《和谁在阳台看日出》,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11,第1版,第130~131页。

    [186](香港)黄虹坚:《和谁在阳台看日出》,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11,第1版,第292~293页。

    [187](香港)黄虹坚:《和谁在阳台看日出》,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11,第1版,第88页。(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188](香港)黄虹坚:《和谁在阳台看日出·自序》,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11,第1版,第7页。

    [189](香港)黄虹坚:《和谁在阳台看日出·自序》,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11,第1版,第32页。

    [190]〔法〕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微笑》,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第1版,第195页。

    [191]〔法〕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微笑》,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第1版,第202页。

    [192]参见李元贞《爱情私语·后记》,台北:自立晚报社文化出版部,1992,第1版。

    [193]王瑞香:《爱情私语·序》,台北:自立晚报社文化出版部,1992,第1版,第2页。

    [194]陈雪:《色情天使》,载《梦游1994》,台北:远流出版社,1996,第1版。

    [195]刘红林:《台湾女性主义文学新论》,北京:台海出版社,2005,第1版,第85页。

    [196]可参见CCTV-32001年4月8日晚节目:《笑傲江湖》主创人员和观众见面会。

    [197]琼瑶:《新月格格》,广州:花城出版社,1996,第1版,第126页。

    [198]琼瑶:《聚散两依依》,广州:花城出版社,1996,第1版,第58页。

    [199]琼瑶:《一颗红豆》,广州:花城出版社,1996,第1版,第239页。

    [200]〔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第1版,第724页。

    [201]〔美〕罗伯特·詹姆斯·沃勒:《廊桥遗梦》,梅嘉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94,第1版,第112页。文中其他引文如未加注,皆出自同一出处。

    [20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1版,第78~79页。

    [203]资中筠:《热潮退后话〈廊桥〉》,资中筠:《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第1版,第96页。

    [204]谢枫是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男文工团员,是褚琴的同事和暗恋者。

    [205]电视剧《过把瘾》(赵宝刚导演,1992年出品)中的台词。

    [206]〔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第1版,第717页。

    [207]王朔:《过把瘾就死》,《王朔自选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第1版,第157页。同名电视剧中也有这样的台词。

    [208]转引自〔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第725页。

    [209]〔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第725页。

    [210]〔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第727页。

    [211]此处借用张抗抗长篇小说《作女》(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的篇名。

    [212]参见季红真《忧郁的土地,不屈的精魂》,《文学评论》1987年第6期;张志忠:《莫言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13]鲁迅:《半夏小集》,《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版,第620页。

    [214]徐钢:《〈十三钗〉用情色满足西方对中国女性想象?》,《时代周报》2011年12月22日。

    [215]参见朱大可《十三钗的情色爱国主义》,《南方都市报》2011年12月13日。

    [216]转引自肖鹰《〈金陵十三钗〉:一部荒谬绝伦的肥皂剧》,《羊城晚报》2012年1月2日。

    [217]小青:《张艺谋:国人“贬大片”心理和“仇富”一样》,《黑龙江晨报》2011年12月28日。

    [218]参见季红真《忧郁的土地,不屈的精魂》,《文学评论》1987年第6期;张志忠:《莫言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19]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441页。

    [220]参见电影《秋菊打官司》台词对白,张艺谋导演。

    [221]鲁迅:《这也是生活》,《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版,第625页。

    [222]鲁迅:《捣鬼心传》,《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版,第635页。

    [223]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第1版,第137页。

    [224]何迟、林彦:《新白蛇传》,上海:上海杂志公司,1951,第1版,第13页。

    [225]何迟、林彦:《新白蛇传》,上海:上海杂志公司,1951,第1版,第30页。

    [226]何迟、林彦:《新白蛇传》,上海:上海杂志公司,1951,第1版,第48页。

    [227]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第1版,第108页),其中仅论及许地山《缀网劳蛛》一篇小说。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简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第1版,第85页),其中论及许地山的《命命鸟》《商人妇》《缀网劳蛛》三篇小说。

    [228]唐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第1版,第172页。

    [229]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1版,第81页。

    [230]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1版,第65页。朱栋霖、朱晓进、龙泉明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1版,第50页。

    [231]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第1版,第64页。

    [232]许地山:《春桃》,《许地山文集》(上),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第1版,第343页。文中其他引文如未加注,皆自同一出处。

    [233]鲁迅:《一件小事》,《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版,第482页。

    [234]许地山:《春桃》,《许地山文集》(上),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第1版,第355页。

    [235]许地山:《宗教底妇女观》,《许地山文集》(下),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第1版,第726页。

    [236]许地山:《强奸》,《许地山文集》(下),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第1版,第730页。

    [237]许地山:《别话》,《许地山文集》(上),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第1版,第84页。

    [238]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1版,第611页。

    [239]参见梁实秋《编者的话》,刊载于《中央日报》1938年12月1日的“平明”副刊。

    [240]叶永烈:《代序——我看梁实秋》,《梁实秋雅舍小品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第1版,第9页。

    [241]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下卷),香港: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1978,第1版,第163~164页。

    [242]叶永烈:《梁实秋雅舍小品全集·后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第1版,第458页。

    [243]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第1版,第216页。

    [244]参见2011-10-908:30:16“中国日报网”《芬兰律师协会提议:女性夸张吃冰棒也算性骚扰》报道。

    [245]龙应台:《美丽的权利》,《女子与小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第1版,第10页。

    [246]《扬州晚报》1998年11月13日第3版。

    [247]刘晓庆:《论女人》,见2006年12月22日“博客中国”。

    [248]参见何春蕤《豪爽女人》第十章“谁怕女性情欲——黑函的性压抑心理”,(台湾)皇冠文学出版有限公司,1994。

    [249]邓晓芒:《文学与文化三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第1版,第601页。

    [250]鲁迅:《论照相之类》,《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版。第196页。

    [251]参见夏志强《狼道——社会生活中的强者法则》,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6,第1版。

    [252]安波舜:《狼图腾·编者荐言》,姜戎:《狼图腾》,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1页。

    [253]参见夏志强《狼道——社会生活中的强者法则》(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6,第1版)封底语录。

    [254]参见〔英〕 J.G.弗雷泽《家庭和氏族的起源》,巴黎,1922,第7~8页。转引自〔苏〕 П.E.海通《图腾崇拜》,何星亮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1版,第2页。

    [255]王焱:《“非常道”》,《社会学家茶座》2007年第2辑。

    [256]可参见殷国明《中国传统文学中的“仇狼”情结》,《漫话“狼文学”》,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第1版,第180~185页。

    [257]谭咏麟演唱歌曲《披着羊皮的狼》的歌词。

    [258]中国西部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歌词。

    [259]〔美〕哈维·C.曼斯菲尔德:《男性气概》,刘玮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第1版,第8页。

    [260]〔美〕罗伯特·麦克艾文:《夏娃的种子——重读两性对抗的历史》,王祖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1版,第6页。

    [261]李昂:《杀夫》,徐学选编《李昂施叔青小说精粹》,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第1版,第111页。

    [262]李昂:《杀夫》,徐学选编《李昂施叔青小说精粹》,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第1版,第115页。

    [263]林丹娅:《当代中国女性文学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第1版,第214页。

    [264]李昂、张系国:《文学的对话:杀夫、杀妻、沙猪》,《台港文学选刊》1989年第7期,第17~19页。

    [265]张君默:《人妻》,《台港文学选刊》1990年第1期,第24页。

    [266]2002年4月23日晚CCTV-8“海外剧场”播映的美国电影《伙伴》。

    [267]《复制娇妻》(The Stepford Wives),弗兰克·奥兹导演,2004年派拉蒙公司出品。

    [268]鲁迅:《阿Q正传》,《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版,第539页。

    [269]〔美〕罗伯特·麦克艾文:《夏娃的种子——重读两性对抗的历史》,王祖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1版,第2页。

    [270]Thomas Jefferson, "Notes on the States of Virginia (1785)", in Saul Padover, ed., The Complete Jefferson(New York: Tudor, 1943), p.607.

    [271]〔美〕罗伯特·麦克艾文:《夏娃的种子——重读两性对抗的历史》,王祖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1版,第3页。

    [272]《礼记·礼运第九》,见《十三经》,吴樹平等点校,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第1版,第762页。

    [273]〔美〕罗伯特·麦克艾文:《夏娃的种子——重读两性对抗的历史》,王祖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1版,第396页。

    [274]〔美〕哈维· C.曼斯菲尔德:《男性气概》,刘玮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第1版,第8页。

    [275]〔美〕哈维· C.曼斯菲尔德:《男性气概》,刘玮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第1版,第8页。

    [276]李小江:《改革与妇女解放》,刊载于《光明日报》1988年3月10日第2版。

    [277]〔美〕罗伯特·麦克艾文:《夏娃的种子——重读两性对抗的历史》,王祖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1版,第394页。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278]李小江:《改革与妇女解放》,刊载于《光明日报》1988年3月10日第2版。

    [279]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1版,第140页。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