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彻底崩溃的日本侵略者为了挽救败局,确保湘桂、粤汉铁路要道及长江航运的畅通,打开进攻大西南的通道,消除空中的巨大威胁,以利华南日军转进到沿海地区对付美军登陆,企图作最后挣扎,于1945年初发动了以夺取和摧毁我芷江战略空军基地为主要军事目的的芷江作战,史称湘西会战,俗称最后一战。日军调集两个军团、6个师团和3个独立旅团,另加伪和平军第二师和飞行师团的第四十四战斗队和独立54中队,以及炮兵、工兵两个独立联队,共8万余兵力,由日军第二十军团司令坂西一郎担任这一战役的总指挥官。自3月下旬起,调兵遣将,分别集结在桂林、零陵、衡阳、长沙、岳阳、华容、沙市、津市一线,形成大半个包围圈,剑拔弩张,待机蠢动,参加湘西会战,围攻芷江。
担任保卫芷江空军基地的,为王耀武第四方面军全部和李玉堂第二十七集团军及王敬久第十集团军的一部,以及驻扎在芷江机场的空军第一、第四、第五大队(又名中美混合大队)及美军第十四航空队一部,配有中程轰炸机、战斗机、侦察机和运输机配合会战,随时攻击日军地面部队或拦截日机。会战部队共8个军23个师,加上空军及后勤支援部队总计11万人,统一由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指挥,其主要战场部署在雪峰山地区。第七十四军于雪峰山东麓,在武冈、石下江、洞口要点构筑坚固的纵深前进阵地,对盘踞东安、邵阳方面的敌人以游击部队保持接触,严加监视。第一〇〇军连接第七十四军左翼,主阵地配置于雪峰山东麓的山口、龙潭一线。在隆回、山门等要点设置据点工事,以一部兵力守备,以游击部队对据守永丰、湘乡的敌人保持接触。第七十三军以主力占领新化、安化县城,一部对盘踞在资水东岸、宁乡的敌寇保持接触。会战右翼由驻黔桂湘边境的汤柏恩第三方面军主力据守龙胜、城步各要点。另派所辖牟廷芳第九十四军对武冈东南的敌寇采取攻势,以威胁日军左翼兵团。左翼王敬久第十集团军一部和七十三军的一部据守在宁乡、益阳、常德、安化、新化之线各要点,寻机分割围歼进攻的敌人。为确保这次会战的必胜,陆军前线指挥部将胡琏第十八军集结于澧县、常德、桃源间,和全副美械装备的廖耀湘新六军为会战总预备队。新六军速由昆明空运至芷江集结待命,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4月1日,美军在冲绳岛登陆,对战争全局冲击很大。日本驻中国“派遣军”遂于4月中旬令第二十军发起全面攻击,湘西会战在绵延的雪峰山区拉开了战幕。
日军从宁乡、益阳至邵阳、新宁的1300余里的扇形地段上分三路西犯,驻守于雪峰山地域的国军则采取梯次防御、诱敌深入的战术,顽强阻击日军。同时不失时机地快速运动至敌军侧背,利用雪峰山天险的有利地形,将敌军分割围歼。
从4月中旬到5月底,中日双方数以万计的军人在湘西的崇山峻岭间进行血与火的较量,生与死的拼搏。正如杨耀健在《陈纳德和他的航空队》一文对“湘西会战”所描述的:“这是两个国家之间最后一场恶性角逐。一方要攻占芷江,夷平美军基地,将‘大东亚圣战’进行到底;另一方要死守芷江,歼灭来犯之敌,迎接全国大反攻……在湘西那些起伏的丘陵山地,到处可以看见成群的地堡,到处可以看见黑黝黝的炮筒,田野边随时可以听到战马的嘶鸣,林间的空地伸出无数的枪刺和钢刀。两边的士兵都像土拨鼠一样,用镐用锹,不停地掘出一道道战壕,把自己的身体隐蔽起来,成捆成捆的手榴弹都去掉了安全帽,以便随时往外投掷……每一名冲锋的日军士兵,都发狂般地高呼着‘万岁’,眼中流露着一股不顾来日的可怕神色。既然美国空军早已截断海上通道,断绝了他们回国的念头;既然他们的妻子儿女已经毁于B-29型飞机扔下的炸弹;既然神圣皇宫里也烟火熊熊,天皇陛下寝食不宁;既然踏平了芷江才能有求生的希望,他们这些神灵附体的武士还吝惜什么?冲啊,让一切立着的东西全部倒下来!冲啊,冲进芷江县城,烧光,杀光,抢光!……但这已不是1937年。进攻的日军还未冲出半里远,中国守军已经开始猛烈还击,隐蔽在山峦林间的成群炮队,顷刻间就织成一扇死亡的屏障。轻、重机枪射出的子弹,犹如伏天的瓢泼大雨,互相碰撞着奔向日军,简直让人无处躲藏。那些不知从什么地方,也不知谁扔出来的手榴弹,好比秋后的阵阵冰雹,一串接一串地爆炸,发出连续不断的闷响。美军第十四航空队和中美混合大队的战鹰,密匝匝地飞来,铺天盖地,炸塌了道道山梁,炸哑了日军的炮兵阵地;新六军的坦克也开足了马力,活活碾死拥来的日军,作为铺路的基石,深入尸骸枕藉的战地中央。在前沿阵地上,中国守军已与日军展开了肉搏,大刀片、刺刀、洋铲、树干、铁棒、利斧,在空中呼呼作响。什么也抓不到手的中国士兵,抱住日军的脖子就咬,让那颈动脉内喷出的污血,来洗刷八年的屈辱。湘西翠绿的山峦,眨眼间被染得一片殷红,从那高耸入云的石壁,传来阵阵充满血腥味儿的怒吼:‘杀绝鬼子!’‘杀绝鬼子!’……在如此恐怖的死神面前,素以尚武著称的日军官兵也都吓破了胆,连更连夜向后溃败。他们浑身血污,精神恍惚,沿途扔下武器和辎重,他们顾不得掩埋战死的伙伴,顾不得掩护自己的长官,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活像刚从阎王殿里逃出来。”
1945年6月7日,参加芷江作战的日军被迫撤回原阵地,付出了28320人被歼灭、213人被生俘的代价。用一句中国话来说,他们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湘西会战,是我国军民八年抗战最后的一次规模较大的战役,中日双方围绕着夺取和死守芷江基地而展开了一场殊死的血战,外国友人曾称它为“小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结果以日军的惨败和中国爱国军民的胜利而告终。湘西会战的胜利消息,当时全国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在头版作了长篇报道。“芷江”这一古老的地名响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令侵略者落魄丧胆,令全国人民为之骄傲。
湘西会战,加速了日军的惨败,促成了日本投降的早日实现。自古道,得道者得天下,失道者失天下,这一历史规律,莫说小小的今井武夫、冈村宁次,就是天皇、地皇,也是不可逆转的。可不,两个月后的今天,历史导演了日本侵略者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无条件投降的戏剧,可真是有意思极了!而对于日军来说,这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气数尽矣!
今井一路胡思乱想着,心里有一团“剪不断,理还乱”的乱麻。他不知道此行,中方会给他一盘什么样的烂果子吃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