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戏曲名角-上党梆子老一辈名家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吴婉芝

    著名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红极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上党梆子的一代大家,她在艺术上有相当高的造诣,对上党梆子的改良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932年11月9日生于山西省高平县围城村。小时候的她就喜欢看戏唱戏,14岁时进入本村的业余秧歌剧团,开始走村串乡地演出,演一些《打春桃》、《姐弟逃难》等现代小戏。由于嗓音清脆,聪明伶俐很受人们喜爱。15岁进入高平县朝阳剧团,成为剧团的第一代女演员。《王贵与李香香》的成功演出,使吴婉芝唱红高平,成了周围十里八乡的名人。接着又排演了《白毛女》,参加太岳区第四专署在晋城举办的第一次戏剧汇报演出,初露头角的吴婉芝获得了“舞台新秀奖”,这对她是个相当大的鼓舞。已小有名气的吴婉芝尽管演了不少戏,但从来没接触过传统戏。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剧团安排她正式拜老艺人廉明康为师,学习传统戏的四功五法。她每天除了演戏就是学戏、练功、观摩老师傅们的演出,抽空还要学文化学简谱。同时,剧团中的上党梆子名家郭金顺、徐贵生等老前辈还经常和她配戏,这对她的表演水平是个很大的提高。她先后排练演出了《雁门关》、《打金枝》、《长生殿》、《杀四门》、《玉龙簪》、《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古装戏,使她在周围一带名声远扬,成为剧团的台柱子。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她受到豫剧演出的启发,对上党梆子旦角的化妆服装做了尝试性的改革,美化细化了上党旦角行当的装扮。之后她又拜京剧演员筱桂英为师,学习了更规范细腻的身段技巧等表演功夫,使她在表演技艺上日趋精进,更见成熟。之后,吴婉芝随朝阳剧团上调长治专区成立的人民剧团第一分团,22岁的她担任副团长。适逢山西省第一次戏曲观摩会演在太原举办,她在《寄女杀家》中饰演段碧霞,以其娴熟的演技,高亢激越、珠圆玉润的唱腔博得了同行和专家的赞赏。观摩演出中,她还结识了省内各剧种名家,他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之后她又参加文化部举办的第一届戏曲演员讲习会,聆听了梅兰芳、程砚秋等艺术大师们的讲座,观摩了全国各剧种名家的演出,使她大开眼界。1955年,长治专区人民剧团赴京汇报演出,吴婉芝的《皮秀英打虎》赢得很高声誉,首都各媒体纷纷予以专访,中国唱片公司还灌制了唱片全国发行。这对提高上党梆子的声誉,扩大上党梆子在全国的影响,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在第二届长治专区戏曲会演中,她在《天门阵》中穆桂英的精彩演出,获得演员一等奖。在山西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中,她的《三关排宴》获得演员奖,名噪三晋。1959年参加赴福建前线慰问团演出,因成绩突出,被评为一等模范。1960年调到晋东南专区上党梆子青年团。1962年,由吴婉芝饰演萧银宗、郝聘之饰佘太君、郭金顺饰杨四郎的《三关排宴》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电影戏曲片,这个强强组合的演出使她名震华夏,把上党梆子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全国很多剧种都进行了移植排练。六十年代中后期,她又参加了《十里店》等现代戏的演出。

    七十年代后期,传统戏恢复上演,吴婉芝重新整理排演了她的几出拿手剧目,其中《皮秀英打虎》被文化部艺术局录像,保存到国家戏曲资料库中。后因身体原因逐渐离开舞台。1999年3月逝世。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吴婉芝舞台生涯的辉煌时期,也是她艺术表演的成熟时期。正当她满怀激情大展宏图时,那个岁月的政治运动无情地摧残着她的艺术生命。但是,她的《王贵与李香香》、《白毛女》、《青峰山》、《秀莲图》、《法门寺》、《天门阵》、《两狼山》、《秦香莲》、《皮秀英打虎》、《三关排宴》等代表剧目,成为三晋戏苑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至今被广大观众铭记在心。

    二、郝聘之

    上党梆子、上党落子著名表演艺术家。是上党地区唯一在梆子、落子两个领域内颇有建树的表演艺术家,对上党戏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936年12月24日郝聘之出生于山西省潞城县微子镇。自小家境殷实,父亲是名票,并办有家庭自乐班,戏曲在郝聘之幼小的心里深深扎下了根。9岁时进入人民政府领导下的潞城县大众剧团,后辗转太南胜利剧团,1948年进入屯留绛河剧团,她是上党落子剧团招收的第一批女演员。剧团安排她拜胡天保、杨福禄为师开始学戏。同时还学文化,这是解放区的剧团开展的扫盲运动。不久就登台演《刘胡兰》、《王秀鸾》等现代新戏中的小角色了,这是她在舞台上迈出的第一步。在跟着剧团走南闯北的日子里,她认真学、仔细看、默默地记,慢慢就小荷露角,在一些现代戏中担任主角了。15岁时郝聘之首次在传统戏《红罗山》中担任主角,这个戏对传统上党落子在化妆表演舞台设置等方面都做了很大的改革尝试,因此首演便一炮打响,郝聘之的名字也在上党大地传开了。不久剧团北上晋中、太原演出,非常成功,省电台第一次为上党落子录音。自演《红罗山》唱红后,剧团又为郝聘之排了很多戏,《三滴血》、《孔雀东南飞》、《木兰从军》、《结婚》、《女中孝》、《骂殿》、《三上轿》等,她已成为剧团的主要演员。她从剧团的前辈身上学了许多技艺,涉猎了青衣、花旦、小生、须生等行当,成为家喻户晓的著名演员。1954年,郝聘之调到潞城县民众剧团担任副团长。她训练演员、排新戏,在她的带领下剧团实力大增。1956年,郝聘之参加了全国第二届戏曲演员讲习会,一批戏剧界泰斗亲自授课,还有全国各剧种名家汇聚一堂互相交流切磋,使她大为受益,眼界洞开。并且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艺术,对以前演过的传统戏中的人物重新分析、重新定位。此时,她主演的《打鸾英》在专区戏曲观摩演出中一举夺魁,获一等奖。1960年,郝聘之被调入长治专区人民剧团二分团任副团长。为了排上党梆子《三关排宴》,郝聘之被上级安排饰演佘太君,唱落子的郝聘之开始改唱梆子。1962年电影戏曲片《三关排宴》终于拍摄完成,得到全国戏剧界的极大好评,很多剧团纷纷前来索要剧本准备移植改编,郝聘之饰演的佘太君也得到广泛赞誉,并成为上党梆子戏中佘太君形象的范本。这一阶段是她艺术创作的成熟期。她创作人物深刻细腻,表演技巧丰富沉稳,念白感情充沛,吐字清晰,行腔圆润,委婉传情,堪称一代名家。60年代中期,现代戏盛行,郝聘之在《芦荡火种》、《沙家浜》、《李双双》等戏中扮演主要角色,所到之处,好评如潮。

    1976年,文艺界的春风吹起来了,正当不惑之年的郝聘之艺术生涯如日中天的时候,她被安排到晋东南地区戏校担任副校长。离开舞台步入讲坛的她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到培养戏曲艺术人才身上,并把自己的艺术技艺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她不仅是一位表演艺术家,更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艺术教育者。她的学生已是桃李芬芳,满园春色,活跃在戏曲舞台上,很多已成为戏曲界的精英人才。在教学之余,1995年,她还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全国首届中老年宝中宝杯戏曲大赛”,以《斥子》夺得特别奖。1996年离休,2009年5月16日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74岁。

    生前曾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山西省文联委员、山西省第四、五、六、七届政协委员、长治市政协常委、长治市人大代表、长治市戏迷协会会长等社会职务。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