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里的气氛却骤然紧张起来。这一天,看守把尹坚、詹英、徐彦、林陶、古易达,邓天池、颜季仁、万喜等十二人突然押起来,加上重镣,集中到南号筒一号二号牢房,不许到外面放风,不准到食堂吃饭,不准和任何人接触……牛班长悄悄告诉人们,说吴仁维告了反省院的状,南京已批示下来,先枪毙一批要犯。如今公事在军法处压着,一旦批到反省院,就要提人了……
最后的时刻到来了!
约在六月间的一个凌晨,汽车尖厉的喇叭声,惊醒了草岚子监狱里的所有政治犯,不只是政治犯,凡是在宪兵司令部或军法处待过的犯人,都晓得这是要枪毙人了,人们都默默地竖起耳朵谛听,准备和自己的难友诀别……
一会儿便听见传呼:“准备……准备……”“拿上铺盖……拿上铺盖……”“快一点儿……”不一阵子,便看见宪三团派进牢里来的那两个特务各挟着一卷铺盖出了大门……汽车地开走了。
人们一时倒愣住了。
又过了一会儿,牛班长带着一个看守兵到了南号筒。看守从一、二号牢屋起依次开牢门,牛班长拿着钥匙给人们卸下重镣。
徐彦打趣地说:“你老又给我们‘开恩’来了。”
“看你说的,”老牛不好意思地说,“干我们这份苦差事,上边叫怎么办就怎么办呗,我们愿意啊?”
詹英问:“那两个人是到军法处去了?”“军法处管得了他们啊?”老牛闷声闷气地回答。“那哪儿去了?”“宪三团把他们接走了呗。”“怎么不让他们这里‘工作’了呢?”“宪三团也待不住了,要滚蛋了。”
林陶说:“还这样‘优待’我们吗?让我们和大家一起放风去吧?”
到了放风的后院,大家都围住一号二号的同志们问长问短。一会儿报纸来了,人们这才明白了所以——
原来国民党政府亲日分子何应钦与驻华北日军司令梅津签订了卖国的《何梅协定》。协定中规定取消河北省和平津两市的国民党党部,撤销北平军分会政训处,撤退驻河北的东北军、中央军、宪兵第三团等等。宪三团吴仁维带了爪牙仓皇撤退,十二位共产党员这才幸免于难……
哦,灾难深重的祖国呀!
“老兄”立即着手恢复了工作。要求大家密切注视时局的变化。
多少叩击心弦的担忧、兴奋、期待、希望与胜利的喜悦呀——
红军东击……西进……牵着敌人的鼻子,使得它晕头转向,忽然又把它远远地甩开而挥师北上了……
红军把敌人拖得又疲又乏,打乱了它的整个战略部署而自己却到达川北进行休整……
刘伯承将军同少数民族的土司头人结拜为兄弟,红军受到热烈欢迎,又被护送着出境了……
红军过了金沙江……
红军飞夺泸定桥……
红军翻越川西大雪山,进入了荒无人烟的草地……然后继续北上,冲破了天险腊子口……终于到达陕北吴起镇,同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了……
铁一般严酷的斗争现实,神话般的传奇故事,通过中外各种进步书刊,像暴风似的震撼着全世界……
北平也正酝酿着风暴……日军的坦克在街道上横冲直撞,日军的轰炸机在上空低飞盘旋,日军的警宪日夜在街头巡逻,汉奸在日帝的庇护下公开地结队游行……中国人终于忍无可忍,“一二·九”运动爆发了……
哦,那浩浩荡荡的队伍!那鲜艳的抗日旗帜!那震耳欲聋的口号声,那振奋人心的浩然正气呀!
不久,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的政治局会议的消息和文件也秘密地传进草岚子监狱。在接到毛泽东同志写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之后,“老兄”联系几年来一些有过争论的问题,如对于上海抗战、对福建人民政府和张家口抗日同盟军的看法,取得了一致的意见。对于早在入狱之前,在顺直省委、河北省委内部围绕着党的六届四中全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争论,作了一次检查和总结,认为监狱支部虽经过数次改选,但每届“老兄”都能团结各方面的力量,坚持和执行了党的正确路线。鉴于当前形势,“老兄”决定发动一次争取无条件释放的斗争。
在此期间,布禄、“大少爷”和“小不点儿”都随着东北军撤走了。监狱里除了牛班长和一些看守之外,所有的官儿全换了。新来的管理员是一个高个儿东北人。他那拼命抽烟的劲头和面黄肌瘦的模样儿很像“大少爷”,但“大少爷”很少出面见人,他却常跑到号筒里和政治犯攀谈。他让政治犯们早晨在前院里练行“八段锦”,说是为了锻炼他们的身体,但却不肯给人们下镣,哪怕换个轻镣也不行。他不忌讳谈抗日,并说愿意为释放政治犯出力,条件是需要一笔钱打通关节……
几天之后,这家伙就露出了本来面目。
他先把詹英提去,叫他在一张纸上按手印。詹英一看,却是他们拟好的《反共启事》。詹英把桌子一拍,“霍”地站起来就走,那家伙却不让他回牢房,把他关到了另一间牢房里,并在那份《反共启事》上按了个假手印,拿到饭堂桌子上,又提审下一个人。第二个被叫去的人,一看是《反共启事》,也拒绝按手印。那个管理员就说:“詹英都按了,你为什么不按?”被提审的人说:“谁愿意按谁按,我不按。”于是这个人也被关到另一间牢房,然后再叫第三个人去……
这种卑鄙的勾当,激怒了全体政治犯……一场激烈的斗争,眼看就要席卷这座罪恶的监狱……
狱中斗争情况,很快传到狱外。新组建的中共北方局,彻夜研究了全力营救草岚子监狱全体共产党员和爱国青年的措施,并报告党中央,报告称:“……我们在白区除开保存了党的旗帜而外,其他的东西是很少保存下来的,党的组织是一般没有保存下来,仅仅在河北还保存了一个省委组织,若干城市与农村中的地方组织和数十个中下级干部……”
形势是紧迫的……北平很可能被日军占领,如果不能把这批同志及时营救出来,他们就会全部被日本人杀害……
党中央很快批准了北方局的报告,营救活动开始了……
在党的营救下,这些经过长期斗争考验的坚强同志,很快出狱了。一九三六年夏季,当日寇的铁蹄践踏华北大地、全国抗日救亡的烈火熊熊燃烧起来时,他们又以新的姿态,投入了战斗的洪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