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其实就是一种裸子植物——松柏纲植物的“结晶”。远古时,可分泌树脂的松柏纲植物的枝条被折断的时候,树胶就从伤口中流出来,并散发出阵阵清香,引来了嗅觉灵敏的昆虫。当昆虫与树胶一接触,就被牢牢地粘住了。而树胶仍源源不断地流出来,把昆虫包裹得严严实实,昆虫与外界完全隔绝,因此也就幸免于细菌的分解作用,完整地保存下来。随着年代的推移,地壳的运动,原始森林被埋在地下,树木变成了煤炭,而一团团树胶就变成了透明的化石。所以,琥珀实际上是由古代植物的分泌物形成的,是一种遗物化石,而琥珀中的昆虫则是一种身体未变的遗体化石。看起来这类化石没有岩石类的石质感,但它也经历了形成化石的一切过程,我们称之为特殊的化石——有机化石。正因为如此,它也就和现代的天然树脂有本质的不同。
世界上最大的琥珀分布地点在波罗的海南部沿岸。一万多年前,冰河时代的严寒还没有在波罗的海地区消失殆尽,地面植被主要是低矮的灌木林,大量的野生动物如驯鹿、狼、旅鼠、野兔等生活在这一地区。狩猎与渔业是这一时期居民的主要生产活动。他们在捕捞水生贝壳动物的时候,常常捡到各种形状的琥珀。晶莹剔透、光洁美丽的琥珀引起了他们强烈的兴趣。长期的接触使他们发现小小的琥珀有着许多奇妙的特征。比如,握在手中给人一种温暖感;对着太阳照,它又是透明的,在兽皮上摩擦后,它能够吸附灰尘和木屑;它易雕刻更易点燃,燃烧后散发出的树脂清香能让人产生某种幻觉。就当时人类生产力和智力发展水平而言,他们还无法科学地解释琥珀具有的种种奇怪现象。在他们看来,琥珀有着特殊的力量。因此,除了用琥珀做装饰品外,他们还把它用于宗教仪礼活动中。
作为人类最古老的饰物之一,在中国、希腊和埃及的许多古墓中,都曾出土过用琥珀制成的饰品。我国古人称琥珀为“遗玉”,古希腊人认为大块琥珀是太阳神女儿们的眼泪凝成的,古代欧洲人和中东人则称之为“北方之金”。琥珀自古就是皇亲贵族趋之若鹜的宝物。汉高祖刘邦时,宫中两根柱子顶端分别镶有琥珀和水晶,以代表太阳和月亮。古罗马人赋予琥珀极高的价值,一个琥珀刻成的小雕像比一名健壮的奴隶价值都高。
琥珀内部的包裹体除了有苍蝇、蚊子、蚂蚁、蜜蜂等动物之外,还有一些植物如伞形松、种子、果实、树叶等。这些丰富的包裹体不仅构成了美丽的图案,也为科学家研究当时的环境提供了极其珍贵的依据。科学家们已成功地从琥珀所含的化石中提取出一些生物的遗传密码DNA,这对生物演化的研究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知识链接
裸子植物是种子植物中较低级的一类,因为它们的胚珠外面没有子房壁包被,不形成果皮,种子是裸露的,所以称为裸子植物。现代裸子植物约有800种,隶属5纲,即苏铁纲、银杏纲、松柏纲、红豆杉纲和买麻藤纲。我国的裸子植物种类,约占全世界的一半,资源丰富,居世界之首。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