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运城-无章节名: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第一军、第九十军正由临汾开西安,准备进攻边区,马鸿逵主力集结河东准备进攻三边,然后两路会攻延安。

    (二)我军有粉碎该敌保卫延安并于胜利后发展西北之任务。

    (三)决调杨(勇)苏(振华)纵队(三个旅)、陈(赓)谢(富治)纵队(三个旅)、张宗逊纵队(两个旅)协同边区部队执行此项任务,以陈赓为司令员、张宗逊为副司令员、习仲勋为政委统一指挥各部。

    (四)贺(龙)李(井泉)令张纵队迅即开至兴(县)临(县)地区休整补充,待命开延。

    (五)聂(荣臻)刘(澜涛)令杨苏纵队迅即补充新兵开至兴、临地区,待命开延。

    事前应进行充分政治工作,保证减少逃亡。

    (六)陈谢纵队迅即攻占隰县、蒲县、大宁、吉县、乡宁,控制马斗关渡口,开辟到延安之道路。

    贺李即令彭(绍辉)罗(费波)及独四旅南下吕梁配合陈谢作战,并于陈谢西进时接管吕梁各县而巩固之,彭罗立即至汾西与陈谢商讨一切。

    (七)第一第九十两军回陕后,留晋胡(宗南)军已大减,待陕甘战场开辟,留晋胡军将大部或全部调陕,太岳方面除留二十四旅外,应就地方升级组成一个新旅即可应付。

    皮(定均)徐(子荣)在华中至少须待粟(裕)谭(震林)再打一胜仗方能调动,且路远缓不济急,故须就地自行设法。

    11月12日,彭德怀来到富县、茶坊、金盆湾等地视察南线防务。

    视察后回到延安,他以十分肯定的口气对记者说:“此次保卫边区,保卫延安,我军是必胜的。”他回忆起1935年红军长征到陕北后,蒋介石“围剿”的情形说:“那时的根据地只有三十万人口,红军只有一万人,而且刚才经过长征,疲劳不堪,每个战士只有子弹两颗到五颗,而蒋介石的‘围剿’军队,则有东北军九个师,和阎锡山、马鸿逵、高双成、高桂滋等各部,共计五十多个团,十万人以上,四面八方向我进攻,我军仍然粉碎敌人的‘围剿’。”“现在我们的情形大不相同,根据地比以前大了七八倍,人口多了五倍,东面靠黄河没有敌人,南面还有陕南第五师相互呼应,胡宗南的攻击力量只能有八个旅,马鸿逵三个旅,榆林方面胡宗南最近空运了些部队去,但是没有多大力量进攻的,故至多不会超过一九三五年‘围剿’的进攻兵力。”“胡过去是败将,一九三六年边区军队在山城堡消灭过他的一个师,最近在晋南被我陈赓将军所部消灭三个旅(原亦师),连他最精锐的第一旅也被消灭了。

    边区经过十年建设,军民团结,兵强马壮,物资丰富,并且有整个华北各根据地的帮助,这样还能不打胜仗吗?”“只要大家努力,大家坚决地打,保卫边区和延安,可以取得惊人的胜利,可以使胡宗南进犯军一败涂地。”11月13日,《解放日报》发表《紧急动员起来保卫边区》的社论,指出:“蒋介石一只手发表所谓‘停战令’欺骗人民,另一只血淋淋的毒手,却在积极布置进攻边区,进攻延安。

    蒋介石的这种布置已经进行了半个月,现在大体完成。”“边区是民主中国的圣地。

    蒋介石进攻边区,进攻延安,这是撕破他自己最后一点点脸皮,赤裸裸露出法西斯匪徒的本相。”社论指出:“要认清蒋介石过去几次要打边区,不敢下手,这一次一定下手。

    千万不要以为蒋介石这一次仍不敢下手。

    蒋介石和美国帝国主义的幻想,是想用一个打击,就把中国民主运动彻底消灭,打延安,打边区,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要坚定胜利信心。

    蒋介石的队伍是可以消灭的,我们四个月来,已经把他的全部军队消灭了六分之一,即三十五个旅。”11月18日,毛泽东针对国民党军偷袭延安的阴谋,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一份文件中,向全党指出:蒋介石日暮途穷,欲以开“国大”、打延安两项办法,打击我党,加强自己。

    其实,将适得其反。

    中国人民坚决反对蒋介石一手包办的分裂的“国民大会”,此会开幕之日,即蒋介石集团开始自取灭亡之时。

    蒋介石军队在被我歼灭了三十五个旅之后,在其进攻能力快要枯竭之时,即使用突袭方法,占领延安,亦无损于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大局,挽救不了蒋介石灭亡的前途。

    总之,蒋介石自走绝路,开“国大”、打延安两着一做,他的一切欺骗全被揭破,这是有利于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的。

    各地对于蒋介石开“国大”、打延安两点,应向党内外作充分说明,团结全党全军和全体人民,为粉碎蒋介石进攻、建立民主的中国而奋斗。

    也就在这时,毛泽东根据国共两党的和平谈判已经全面破裂的现实,致电中共驻南京代表团,要代表团主要领导人周恩来等立即返回延安,南京只留下董必武等少数人同国民党继续保持某种接触。

    11月19日这天,延安天气晴朗,灿烂的阳光照耀着山头的宝塔,抚慰着淙淙的延河,把延安装饰得更加庄严美丽。

    尽管这时的延安已进入战备状态,但人们仍从四面八方拥向机场。

    下午4点多钟,周恩来乘坐的专机在暴风雨般的掌声和欢呼声中徐徐降落。

    周恩来和从南京回来的其他同志一道走下飞机,与前来迎接的同志们亲切握手,人群中成千上万只手臂向周副主席挥动着。

    周恩来换乘汽车,缓缓地离开机场,沿途又受到解放区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到了杨家岭,周恩来下了车。

    这时,毛泽东正站在山脚下的礼堂门口等着。

    毛泽东一见周恩来,就迎上前去,笑呵呵地说:“恩来,你辛苦了!”周恩来见到毛泽东,彼此的双手紧握着,爽朗地笑着说:“主席,我们被蒋介石赶回来了。”毛泽东高声地说:“好啊!我们早就准备这一手了。

    蒋介石赶你们,我们热烈地欢迎你们!”周恩来回到延安以后,11月21日,中共中央召开了会议,听取了周恩来的汇报。

    毛泽东在会议结束时讲了话,他指出:国共谈判一年多,工作做得好,教育了群众,在党内也是一个教育过程。

    现在究竟谁要打,谁要和,人民更清楚了,美国的欺骗也清楚了。

    第一次国共决裂时,我们完全被动,这一次,我们有了准备。

    在分析军事形势和战争前途时,毛泽东说:曹操83万大军,把东吴搞得议论纷纷。

    事情要分析,近四个月来,我们消灭蒋军已达83个旅,现在有攻势的是薛岳80个旅,顾祝同30个旅,胡宗南20个旅。

    再过三年,如果刘、邓再打几个胜仗,共消灭他七八十个旅,双方力量平衡了,往后,要超过就容易了。

    蒋介石多年准备的力量,被我们一年打破,那就很便宜,他的威风就只那么大,不要信那个邪。

    我们第一年在内线作战,第二年就到外线去,三到五年发展到南方去。

    美国可能进一步帮助蒋,我们要藐视他们,又要重视他们,要周密,不要疏忽。

    总的来说,战争是长期的,中间会有许多曲折。

    我们现在的口号还是坚持1月13日停战令和政协决议,不提打倒蒋介石;土地问题今冬明春可以解决,这是根本,打起仗来,人心如不属于我们,我们就输了。

    11月26日,毛泽东致电陈赓、谢富治,命令他们立即发起吕梁战役和汾孝战役,以钳制胡宗南部不西调陕北,保卫延安和陕甘宁解放区,指出:“必须说服全体指战员,不要讨厌吕梁区居民落后,物质困难,应使人人明白,发展吕梁区是保卫延安巩固太岳的重要条件。”胡宗南万万没有料到毛泽东会出这一招。

    他的整编第1、第90师刚刚离开晋南西渡黄河,屁股后的中阳、交口、隰县、蒲县等一大批县城,便被陈赓、谢富治率领的部队席卷一空。

    随之,形势急转直下,胡宗南的这两个师一只脚踏进陕西,一只脚还留在黄河边,这样,西有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阻在前面,东有占据吕梁各县的我第二、第四两个纵队堵在身后,腹背受敌,威胁之大足以使胡宗南吓出一身冷汗,于是,他急忙命令进入陕西的部队火速东返。

    胡宗南企图偷袭延安的阴谋就这样被粉碎了。

    晋绥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张宗逊接到中央军委关于“西渡黄河,迅速赶赴延安”的命令后,立即率部队从阳高附近开往黄河东岸不远的临县三交镇,在那里补充物资弹药。

    贺龙不放心,也急忙从兴县赶到临县,对部队作了动员讲话,号召大家以实际行动粉碎敌人进攻延安的阴谋,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边区。

    第一纵队在临县休整数日,便出发赶赴延安。

    部队从碛口渡过黄河,经吴堡、绥德,于12月初到达了延安地区,在延安南边的七里铺进行整训。

    12月7日,全纵队在延安机场召开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的动员大会,并接受了毛泽东、朱德、林伯渠等中共中央领导的检阅。

    12月9日,毛泽东在王家坪接见西方记者,回答他们所提出的问题。

    当西方记者问,国民党是否仍然企图进攻延安时,毛泽东说:“进攻延安的计划是早已定了,还要打,但我们有很大可能把进犯的军队打垮。”不久,胡宗南部又企图从东、南两个方向向延安进袭,并集中马鸿逵部5个骑兵团从西面偷袭延安。

    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决定集中兵力打击进犯的马鸿逵部。

    12月3日,警备第3旅8团在三边分区地方武装的配合下,突然奔袭盐池兴武营,一举歼灭马鸿逵部的精锐骑兵第19团团部及1个营。

    进犯盐池的其余敌军狼狈西逃,我军乘胜收复全部失地。

    在南线和东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屡次挫败胡宗南部的袭扰,使其不能前进一步,从而彻底粉碎了胡宗南与马鸿逵相互配合偷袭延安的阴谋。

    胡宗南两次偷袭延安的阴谋彻底失败后,并未放弃其攻占延安的企图。

    胡宗南为作好大规模进攻延安的准备,一方面继续抽调部队加强对延安正面的攻击力量,另一方面准备集中兵力攻占陕甘宁解放区的关中地区,以期保障其进攻延安时的侧后安全。

    陕甘宁解放区的关中地区是陕甘宁解放区南面的突出部,它从宜君向南折经同官、耀县,向西经淳化再向北折经旬邑至甘肃的正宁,形成一个以马栏为中心,宜君、正宁为袋口的向南的“囊形地带”,正好位于胡宗南部准备进攻延安的出发地洛川、宜川一线的左翼侧后,如同是插入国民党统治区的一把尖刀。

    这个“囊形地带”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一、便于西北我军进出封锁线南端,对关中、陇东两大地区的各个城镇和陇海铁路西段及陕甘公路交通线构成严重的威胁。

    我军据此向西可以直接威胁国民党军在西北战场的指挥中枢、战略重镇西安,向东可以切断胡宗南部进攻延安的交通干线咸阳至榆林公路,割绝胡宗南部北上的交通要道,因而是保卫陕甘宁解放区的重要前哨阵地。

    二、使陕甘宁解放区可以利用这个地带的缺口捷径进出一切物资,打破蒋介石对陕甘宁解放区的经济封锁。

    三、使西北国民党军增加约300里封锁线的守备兵力,不敢转用于其他地区。

    正因为如此,蒋介石、胡宗南对这个“囊形地带”很感头痛,早就蓄意侵占,只因时机未到,不敢贸然动手。

    现在,蒋介石、胡宗南一心想要进攻延安,下决心要夺占这一地区了。

    他们想,为了便于从陇东、关中和晋南向宜川、洛川一带安全集结部队,消除进攻延安时左侧背的威胁和保证后方补给线的安全,这个“囊形地带”就非夺不可了。

    12月31日,胡宗南调动第48、第12、第135旅及2个保安团开始向关中地区进犯。

    此时,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及警备第3旅第7团驻守茶坊、牛武、南泥湾、临真、固临一线;警备第1旅、新编第4旅驻守关中分区;警备第3旅旅部率5团驻守陇东分区。

    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决定集中新编第4旅及警备第1旅第3团、警备第3旅第7团向进犯关中地区的胡宗南部展开反击,诱敌于运动中予以歼灭。

    反击战打得十分艰苦,经过近一个月的激战,至1947年1月31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歼灭敌第368团直属部队2个营共939人,粉碎了胡宗南部第一次进攻关中地区的计划。

    胡宗南第一次攻击关中地区受挫后,并不死心,他又抽调更多的兵力准备再次进犯。

    1947年2月9日清晨,胡宗南乘专列来到了三原,这是整编第29军军部的所在地。

    在这里,胡宗南召集了参加对“囊形地带”作战部队旅长以上的军官举行作战会议。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西安绥署副主任裴昌会、副参谋长薛敏泉、参谋处长汪承钊、整编第29军军长刘戡、参谋长文于一、整编第36师师长钟松、整编第76师师长廖昂、整编第12旅旅长陈子干、整编第24旅旅长张新、整编第48旅旅长何奇、整编第123旅旅长刘子奇以及其他高级幕僚共20多人。

    胡宗南主持会议,并首先讲话说:“诸位,委座已要求我们尽快进攻延安,摧毁共党首脑机关。

    当前,我们要首先夺取‘囊形地带’,这一战关系到尔后我军向延安进军能否顺利,希望大家努力完成任务。

    下面,先请第29军参谋长文于一向大家报告作战计划。”文于一站起来,走到墙上挂着的一幅军用地图前,比画着对大家说:“为达到消灭‘囊形地带’内共军之目的,我们拟采取四面合围的战术。

    以整编第24和整编第48两个旅分别从宜君西北及正宁东南,以果断迅速的行动,插入‘囊形地带’的北端,以一部兵力占领要点,封闭袋口,堵截南下救援和从囊内北撤的共军;以主力控制马栏以北通向延安的主要道路东西两侧,准备截击共军。

    军主力同时从东、南、西三面迅速推进,包围囊内的共军而歼灭之。

    军预备队部署在宜君附近,以便进出袋口以北地区,联系封锁袋口的部队,截击共军南下救援部队,以期一举而获全胜。

    对这个方案,大家有什么意见请提出。”文于一刚讲完,西安绥署副参谋长薛敏泉站起来说:“我个人认为,这次作战的目的主要在于迅速夺取‘囊形地带’,从东、南、西三面向该地区发起进攻,堵塞袋口似乎没有必要。”文于一马上解释说:“我们这个方案主要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消灭共军的有生力量,二是夺取战略要地。

    只有消灭共军的有生力量,才是真正的胜利;否则,即使夺取了地方,也只是一种不可靠的胜利,甚至可能招致严重的后果。

    既然我们调集大军向‘囊形地带’进攻,要隐讳下一步必将进攻延安已不可能。

    同时,对延安的进攻,也不可能在这一战役结束后立即发动。

    所以,应以歼灭共军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采取四面合围的态势,而不应放开袋口,任其撤退。”薛敏泉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与文于一争执起来。

    这时,整编第36师师长钟松起来发言:“我认为文参谋长讲的有道理,我们应以歼灭共军有生力量为主,袋口不能放开。”还有几个师、旅长见会上出现争论,也私下嘀咕着,有的想站起来发言。

    胡宗南见气氛不对,忙用手做了一个暂停的动作,说:“好了,不要再争了。

    我看,薛副参谋长提出的意见有道理,就照他的意见办,一切责任由我承担。

    军预备队部署在三原附近。

    所有参战的部队统归刘军长指挥,18日拂晓开始攻击。

    会后大家立即着手准备,现在散会。”到会的将领都知道胡宗南的脾气,皆相视无语,旋即返回驻地作准备去了。

    胡宗南之所以不同意第29军的作战方案,其用意很明显:他只想在自己的部队不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占领延安,把西北人民解放军赶过黄河,迅速结束陕甘宁解放区的战事,以显示他部队的力量,并向蒋介石邀功取宠,提高自己的地位。

    这次,胡宗南从晋西南、陇南及陇海铁路沿线抽调兵力,连同原在关中地区的部队,共集结了8个旅。

    2月18日,按照胡宗南决定的作战方案,刘戡率领其中7个旅共5万之众,开始从关中地区东、南、西三面向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发起攻击,企图削平“囊形地带”,排除对西安的威胁,为下一步进攻延安扫清道路。

    面对强敌的进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领导认为,关中地区地理位置虽极为重要,但地形狭窄,回旋余地小,易受敌合围。

    为争取主动和保存力量,决定除留下少数地方部队坚持游击战外,主力部队于2月19日掩护关中地区党政机关撤离马栏。

    当刘戡率部进入这一地区时,原在该地区的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早已从容主动地向北撤走了。

    延安的战备越来越紧张,毛泽东也更加繁忙了。

    但是,在1947年2月初的一天晚上,毛泽东还是抽时间在杨家岭接见了由高树勋部下范龙章率领的原起义部队参观团人员。

    毛泽东亲切地走到他们跟前,和他们一一握手,并笑着说:“我们已经是熟人了,这是第二次见面!”是的,这些跟随高树勋起义的军官们见到毛泽东确实已经是第二次了。

    第一次是在1946年10月31日庆贺高树勋起义一周年的干部晚会上。

    那天,毛泽东出席了大会。

    毛泽东接着和蔼地说:“上一次见面没有讲话嘛,今天就要补一次了!”停了一下,他又笑着说:“你们都有过打日寇的光荣,现在不愿意戴起美国帽子打中国人,人民称赞你们这一义举!”毛泽东说到这里,坐在前排的一位起义军官激动地说:“毛主席,这条路我们是完全走对了!”毛泽东同意地点点头,燃起一支香烟,站起来,举起右手比划着,生动地打比喻说:“中国好像是一条大河,现在河里有两条船在朝不同的方向开着。

    原来你们所乘的是蒋介石的那条船,是逆着潮流,背着风向,已被风浪打击得破烂不堪,现在快要翻了。

    你们这些船伙计,是识大义、辨利害的人,从蒋介石那条船跳到人民这条船上来了,从此就可以一帆风顺!”这时,一个高个子军官笔直地站起来,激动地说:“我们过去受够国民党的苦了,今后我们要为建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而奋斗!”毛泽东坐了下来,亲切地向大家微笑着,语重心长地说:“是啊,应该好好地为人民服务!要为人民服务就要讲政治啊!政治是什么呢?政治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人心嘛!”他接着又说:“这里所说的‘人心’,是指人心的向背。

    过去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中国不得人心,现在蒋介石打内战也不得人心,如今胡宗南向陕甘宁边区进攻更是不得人心!因为,人民是要革命的,是要和平,要民主的,是反对压迫,反对剥削的,我们所进行的自卫战争是正义的战争,人民的心是向着我们的。

    而一切中外反动派要压迫剥削广大人民群众,势必人心丧尽,引得中外广大人民群众起来和他们作坚决的斗争。

    别看蒋介石、胡宗南这阵子凶得很,可是他们终究是纸老虎。

    他们违背人民的心愿,同人民作对,到头来是决没有好下场的。

    历史的发展必然是‘得民者昌,失民者亡’!”“我们人民的军队,主要是依靠人民群众打胜仗的。

    军队和群众的关系,好比是鱼和水的关系。

    鱼离开水就活不了,你们看是不是这样?”天色已经很晚了。

    最后,毛泽东鼓励大家说:“你们回去带兵,切不可用军阀那一套办法!官兵要靠在一起,同甘苦,共患难,要使他们相信你们,这样你们的威信就会高,你们就能打胜仗!”毛泽东的这一席话,使这些起义人员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极大的鼓舞。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