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在中原十八年-西安求学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由于“文革”的耽误也由于我的军人身份,允许我考大学已是1982年年底了。其时,我已经三十岁,儿子都已出生了。我当时报考的是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复习时间也只有几个月。我紧张地拿起高中数学和语文课本还有上级发的复习提纲,夜以继日地温习那些早已变得陌生的知识。还好,命运没有亏待我,在济南军区那个考点里,我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被录取了。

    学校就在西安的小雁塔附近,报完到我就去小雁塔下兴奋地转了一圈。我这是第一次来西安,没想到盛唐的都城会成了我的求学之地,这令我多少有些得意。每当我在城里的大街小巷闲逛时,我都在心里暗暗地猜:杨贵妃当年是不是也在这儿留下过足迹?

    军校的学习生活和军营的训练日子所差无几,都是紧张而要求严格。早操,上课,自习,考试,加上野外演训,很少有空闲时间。好在我和我的同学都已是成人,知道学习机会珍贵,用不着别人来劝学,大家都恨不得把一天当成两天用,抓紧时间往自己的脑袋里塞知识,唯恐塞少了吃亏。我那时已经迷上写作,便把课余时间全用在了读、写小说上,短篇小说《黄埔五期》《街路一里长》和中篇小说《军界谋士》就是这时候写出来的。学校里有许多建筑,可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那个不起眼的图书馆,它给我提供了许多好书看,我的文学食粮大多取自于它。这个图书馆有一条规定特别好,就是允许你一次借几本书,这便给你节约了时间省去了麻烦。我记得每当我抱着一摞书走出图书馆门时,心里总是满溢着欢喜。

    这所学校建立不久,所以老师大都很年轻。他们的教龄虽然不长,但水平的确不错,教大学语文的张本正老师备课尤其认真,我从他的课上总能得到一些新东西。他和我们平等相处,我和我的同学们都对他怀着一份敬意。

    在校学习期间,吃饭对于我成为一个挺大的问题。大概是水土不服的缘故,我动不动就闹肚子,有时简直是莫名其妙,没有任何原因就肚子不舒服。这种痛苦也不好对外人说,我便一边胡乱吃些药一边咬牙坚持着。有时为了给自己增加营养,我会在课余时间悄悄跑出校门,在外边的一些小面馆里狼吞虎咽地吃一碗我最爱吃的面条。那年月工资很低,又要养活老婆孩子,面条对于我就是最有营养的东西。

    住在这座古称长安的城市里,你不能不去想到历史想到古人,这里有太多的古代往事促你去回想,有太多前人的足迹让你去追寻。我记得我先去看了大雁塔和钟楼,看了秦始皇陵和兵马俑坑,后去看了华清池和乾陵。在华清池,站在唐明皇和杨贵妃共浴的温泉池旁,我一边默诵着白居易《长恨歌》里的诗句: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一边在心里感叹:一切都会化成烟云,包括权势,富贵,爱情和生命,人活在这世上可真不容易,要不停地和“虚空”做斗争……

    那个年代,学校里的文化生活比较单调,没有舞会,没有网络游戏,也没有多少电视剧可看,学生们的主要娱乐就是拔河比赛和一周看一次电影。拔河比赛常常会给大家带来短暂的快乐,每一个学员队都挑出二十个精壮汉子,然后在一根绳子上比赛力气。我虽然因为身体偏瘦只能成为看客,可照样能从这种原始的比赛游戏中获得快感,每当参赛的一方轰然倒地时,我会和大家一起放声大笑从而放松了自己。

    学校一般不欢迎学员的家属来校,怕影响大家的学习。可学员们多是结了婚的人,都想趁这机会让自己的老婆孩子来古都一游开开眼界,于是相继悄悄行事,让自己的家人不声不响地来校,或是找一个招待所住下,或是找一个朋友家里住了。同学们互相掩护,学员队的干部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不知道。我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写信通知了家人可以来校,妻子于是抱着儿子带上岳父,坐了半天一夜的硬座火车来了。那真是一次美好的相聚,承蒙朋友们的帮助,我们住在小寨附近西安通信学院宿舍里,趁星期天带他们游了市内和近郊几乎所有的景点。岳父这是第一次远游,喜欢历史的他,亲眼看到那么多处史书上讲过的风景名胜,异常高兴。我三岁的儿子则差不多吃遍了西安好吃的东西,快活地说他以后还想来这个地方,没想到还真让他说中了,十几年之后,他也是到西安读的大学。

    我们在校读书的这段时间,南部边境老山地区的战斗还在进行,不断有部队轮战上了前线。到我即将毕业时,轮到我们济南军区我当年所在的一支部队去老山参战,我当时就想,如果有机会,毕业后一定要争取去前线一趟,一个军人,一生不见真正的战争场景那实在遗憾。还好,毕业后,领导安排我和另外几位记者朋友一起去了老山。

    毕业离校前,同学们忙着互留赠言,我仍记得我给一位同学的留言:古都同窗共读前人知识,军中挚友合练杀敌本领。遗憾的是,毕业后我没去练领兵打仗的本领,而是干起了写作的差事,没有轰轰烈烈,只有冷清寂寞。还好,这差事和自己喜静不喜交往的脾性也相合,倒是也干得高兴。

    离校到今天,转眼已是二十几年过去,每一想起军校的生活,都历历似昨日之事。对西安政院,对西安古城,我也一直心存感激,我是在那儿变得成熟的,我是在那儿明白:人这一生,不要太在意荣辱沉浮,不要为一时的得失过于高兴或痛苦,因为一切都将过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