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雪阳”这个名字,是在我考入西安政治学院后的首次学员集会上。当时,我看见随着队长呼点这个名字后站起来的,是一个胖胖的身个偏高的男性陆军军官,有一张敦厚的国字形脸孔,年纪和我不相上下。因只是一瞥,对他并不知道更多的东西。
后来,由于我俩同属一队,上课、下课、吃饭、出操都在一起,加上他担任一个学员班的副班长,我在另一个班里当班长,常在一处开会,渐渐地就有些熟了。这时,我注意到他是一个十分尽职的人,他当副班长,打扫卫生这类事儿属他管,他总是带头去干。当时我和另外两个学员的寝室,紧挨着队里存放扫帚、铁锨等物的仓库,那仓库的钥匙,就挂在我们寝室的墙上。逢了星期三、星期六打扫卫生的日子,他总是全队第一个敲门来取库房钥匙拿扫帚、铁锨去干活的人。有时我们还没来得及把衣服穿好,室外便已响起他的扫地声。他们班室内室外卫生总是搞得很好,常受到队里的表扬。这人勤快!是他给我的稍深一些的印象。
我们的进一步相熟是在我的家人来校探视时。因为西安名胜古迹多,学员们的家人便相继来校探亲也顺便游览一下这著名的古城。我的家人就也想来,但那时学校规定,学员家人来队,一律不得在校内住宿,只可在校外自找地方住。这就使我很为难,收费的旅馆自然住不起,市内又无其他熟人,正犯愁时,听说雪阳在市内人熟,有心想去问,又觉同人家没有深交不好开口。犹豫间家人已经来电要启程了,便只好忐忑去问,不想我一开口,雪阳便立时爽快答应:行。当天下午便领我去看了房子,还帮我借了被褥,找了做饭盛饭的锅碗瓢盆,甚至帮我把我家老人要睡的床铺铺好,这令我感动不已。更使我意外的是,几天后我带家人去看兵马俑和华清池时,他见我带着老人孩子,担心我路上照应不过来,又叫上一个叫晓清的同学一块儿陪我们去。我至今还记得那个热闹的星期日,他陪我们游览那两个他早已看过的景点,大汗淋漓地抱着我的孩子,不停地为我的家人讲解和拍照,给我们买来汽水和冷饮,那份真挚的关切,让我不知说什么感谢话好。那时我已经从别的同学口里知道,雪阳的母亲是全国秦篆研究方面极有造诣的学者,他的家境很好,他对我这个从农村入伍的穷同学如此关照,完全是出于一种真诚的同学之爱。
两年的同窗生活和毕业后的交往,使我越来越深地了解了他。他的心中储了太多的爱,他随时都准备把这爱送给在他身边生活的任何一个同志。他听说一个山东籍的同学因夫妻分居夫妇关系不和,便想尽办法四处求人帮那个同学调回了原籍。不幸的是,不久那位同学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去世,住在外地的他,闻讯后专门给我打来长途电话,让我代他到那位同学家里问候并致悼意。他单位里的一个家住农村的志愿兵,家里经济拮据,正作难时让他知道了,他立即把那位志愿兵急需的钱送了去。昆明的一位部队干部的父亲有病,几次去他所在的城市住院治疗,每次从接站、检查、住院到陪同亲友的住宿,都是他和妻子小玲帮助安排的……类似这样的事举不胜举,他身边的一个同事曾开玩笑地喊他为“及时雨”,我觉着十分贴切,因为只要当你遇到困难需要得到帮助时,他便会很快悄然地来到你的面前!
我常常想,雪阳的父母当初给他起名字时,也许就寄托着一种心愿,愿他如雪地上的阳光一样,用温暖去化解大地上的寒冷。倘真是这样,雪阳倒确实满足了这心愿。他用他心中的爱和同情,不断地消除着世界投到人心上的各式各样的冷,让遇到了冷的人们觉得这世上终有和暖的时候和地方,终究值得留恋,从而不愿轻易扯断生命离开人世。
若世人都如雪阳一样,人间便会被温暖充满,这世界便会变得更宜人居住。
我庆幸我结识了雪阳这个朋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