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青的姐姐李燕(她们姐妹俩一个跟爹姓一个跟娘姓),家在威斯康辛州州府麦迪逊。从地图上看,从哥伦布到麦迪逊的直线距离并不算远,往返机票也就是两百多美元。但麦迪逊没有机场,真要去的话,只能飞到芝加哥或者密尔沃基(Milwaukee)中转。而且也不像我想的,利用一个周末就可以去。从我住处到机场也是很麻烦的,需要别人送我,也得耽误小半天时间。把往返时间一除,就没什么玩儿的时间了。
于是我和李燕又是电话又是邮件,反复商量如何安排。最后确定,还是等我课程结束后再去,即把原来计划的出游的时间延长,在结束了旅行团之后,从哥波士顿转机去她家。几番折腾下来,我暗暗有些后悔,我怎能那么轻易地答应要去看她呢,把自己搞得如此被动。
但是,真的去了之后,我却发现,我非常喜欢这个安静的美丽的小城,非常享受在李燕家的日子。甚至可以说,我跑的几个美国城市里,最愉快的就是麦迪逊之行了。我还记得我跨进李燕家大门时,刚下班的李燕笑容满面地迎上来,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家终于来亲戚了!
这话让我心里热乎乎的,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了一个游子身处异国他乡的寂寞。李燕到美国已经十多年了,虽然也时常回国探亲,但毕竟大部分时间是远离故乡和亲人的,她把我,她妹妹的好友,当成了来自国内的亲戚,而我,见到她也像见到家人一样,没有丝毫的生疏别扭,我们一下子就亲近起来。
李燕虽然是朋友的姐姐,却比我小3岁。她是个游泳高手,很小就特招进了部队体工队。后来改行学护士,再后来转业。到美国后,一点儿英语基础也没有的她,很快学会了英语的日常会话,然后就去报考护士。美国的护士是很难考的,她却凭着高超的技术考上了。现在她在一家医院做护士,技术好,脾气好,大家都很喜欢她,遇到不好处理的病人,就会请她帮忙。一句话,她也是那种为咱国拿脸的旅美华人。李燕的丈夫段先生是做电脑软件的,书呆子一个,成天趴在电脑前,要么工作,要么看网络武侠小说,不喜欢和外界交往。但我去了后,他非常给面子,连续三天开车载我去参观游览,去了很具特色的石头上的房子(也是个博物馆),去了威斯康辛州立大学(他们女儿在此就读),去了密尔沃基的艺术展览馆,还去了芝加哥的海洋博物馆和人类史博物馆,大饱眼福。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在麦迪逊城里的随意游览。
虽说麦迪逊是威斯康辛州的州府,却是个小城,只有20万人,让我想到四川的很多县城。城里除了一个州政府,一所大学(威斯康辛州立大学)外,几乎没有大型企业大型工厂,感觉很清静,很干净。
到那里的第二天,我们从密尔沃基艺术馆参观回来,刚进家,李燕就说还有一点时间,抓紧带我去州政府参观一下。我当时兴趣不大,心想一个政府机构有什么好参观的?但看李燕那么热情,还是跟着她去了。好在开车10多分钟就到了。
州政府是一座白色大楼,有一点像美国国会大厦,四面裙楼,中间是高出裙楼的欧式圆顶。门口没有站岗的,可以随便进。大楼里面很漂亮,白色的大理石地面,黑色的大理石柱子,柱子和墙壁上有各式壁灯,还有很多精美的绘画。像教堂一样。但在大厅正面,插着好几面旗帜,有美国国旗,威斯康辛州的州旗,大概还有麦迪逊的旗子或其他组织的旗子,一共七面。旗子中间一座石碑,上面刻着历任州长的名字和头像。
我们去时,已经是下班时间了,几乎没看到什么人。但却看到一楼的大厅的地下,有两个女人盘腿坐着,她们闭着眼,摊着两手,很像在练瑜伽。放佛在无人之境。为什么到这里来练瑜伽?如果不是练瑜伽又是干嘛?静坐抗议?我百思不得其解。李燕也不太明白。但她说,在美国,什么稀奇事儿都可能发生的。她已见惯不惊。
我们上到二楼,果然又看到了稀奇事:一个女人高举着一张白纸在进行抗议活动,旁边还有个男的专门给她拍照。牌子上写着某某滚出学校!但举牌抗议的女人并不愤怒,也不喊口号,脸上还略带几丝笑容,旁边站着四个警察,在那儿闲聊,对眼前的一切视而不见。?四个警察的制服是不一样的,两个黑色的,两个灰色的。我估计是内勤和外勤的区别。李燕告诉我,在美国,如果你进行抗议活动,不管几个人,也要先申请,备个案。一般来说,只要申请都会被批准。知道有人抗议,就派俩警察来执勤。警察在那儿,哪怕是聊天,抗议的人也不至于有什么过激举动。我想,对美国这样持枪很普遍的国家来说,这样的警戒还是很有必要的。
走出大楼,一眼看到大楼对面有个亭子,亭子里放着三块门板那么大的纸板,上面写满了字,各种颜色的笔,各种字体,有提意见的,有骂脏话的,有画漫画的,更多的是直接骂人,让州长下台,滚蛋。等等。全是老百姓表达的对州政府的不满。
我问李燕为什么有那么多不满,李燕说因为是最近政府削减了许多公共开支,比如对学校。我又问为什么削减开支?李燕说经济危机啊。州长也没办法。
我将三块纸板都拍了下来,心里暗暗期待着,什么时候,能在成都也看到这样的纸板就好了,我们的政府也能给老百姓一个提意见甚至骂人的平台就好了。
第二天是周末,李燕夫妇陪我去石头房子参观。出发之前我们先去了麦迪逊的农贸市场。李燕告诉我,麦迪逊有个传统,每个周末州政府楼前都有个热闹的集市,她婆婆来美生活期间,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周末集市。因为那里有人气,有浓厚的生活气。
我一看,这个集市果然很有特点,它不像国内的集市,是沿街摆开的。它是环绕着州政府的大楼摆开的,形成一个圆圈儿。每个市民都可以在此摆摊,卖蔬菜,水果,鲜花,点心等等。这让我感觉特别好。庄严的政府大楼,被小商小贩们环绕着。一片祥和。我想如果从空中看下来的话,一定像是给大楼镶嵌了花环。
我们绕了一圈儿,蔬菜和鲜花最多,除此外,还有自酿的酒,自己采的蘑菇,自制的蜂蜜,自制的点心,让人心醉。我想我要是生活在这里,一定也来摆个摊,可以卖粽子,包子,饺子什么的。李燕买了一把芦笋,买了点儿水果。因为要上路,我们不敢耽搁太久。离开时,我真有些依依不舍呢。
因为这个农贸市场,因为那三块抗议言论的纸板,还因为大楼里示威的女人,我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个小城。我想像的理想生活,就是这样的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