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笔记-烟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那根蓝色烟头是在火灾发生后的次日傍晚被调查人员发现的。雅鲁雪山的森林大火整整烧了一天一夜。大火把夜晚的天空烧得滚烫,红彤彤的,像秋日朝霞,似乎太阳就要从那里冉冉升起。雪山脚下的村庄不出意外再次遭殃,最近十年,村民们每年都要经历一次森林火灾,他们不得不赶着牲畜逃离村庄,在二十里之外的雅阁村借住几日。救灾人员能做的就是尽量控制火势,阻止大火扩展蔓延。被大火侵蚀的土地,只能任其烧毁。草木尽焚,动物逃遁,土壤和石头开裂,像干渴的嘴巴。

    当天晌午,下了一阵小雨。次日清晨,滂沱大雨突然降临。

    火势的控制得益于这场悄然而至的暴雨。可见的明火在午后基本上消失了,浓烟缭绕,弥漫在山间、树丛和村庄,久久无法散去。

    所有的人都目睹了这场森林大火。人们聚集在一起。行人驻足观望。就像在看一场盛大的惊奇不断的摇滚音乐会,那些颜色多彩的火苗手舞足蹈,疯狂地扭动腰肢,呼喊着,吼叫着,似乎要把身体里积蓄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才足以表达一种情感。

    火的情感就是毁灭。毁灭的快乐。它不可遏止地向前推进,侵吞一切触碰到的东西,抹掉所有存在的痕迹,只留下它那黑漆漆的足迹。人们看见浓烟从地面浮起来,向天空向四周蔓延开去,就连那些漆黑的足迹也被它遮没。每一缕烟都在寻找一个出口,它可以逃遁,或者停留的切口,它们的姿势是轻盈灵动的,没有火的重量,火代表的是一种力量,它同时也终止于另外一种力量;而烟不是,它先是吞噬掉一切,再把自己毁灭。人们看见浓烟伸出一只只手,企图抓住一种飘荡在空气里的虚无。人们本来是看不见虚无的,是烟让虚无露出了形体,在温度急剧下降的山间,虚无在那片裸露的土地上空漂浮滑翔,最后钻入黑暗之中。

    是日夜晚,人们从当地电视新闻中得知,雅鲁雪山的森林大火是人为引发的。这是官方经过调查取证后给出的答案。很明显,有人在森林深处抽烟,随手扔掉还在燃烧的烟屁股,这支烟屁股引发了这场森林大火。这个胆大妄为的吸烟者十有八九是外省人。从烟屁股的颜色和模糊不清的戳印可以得出这一点,因为本地商店不销售这种香烟,当然也不能排除本地人从外省买来这种香烟。至少有一点是明确的,这场森林大火始于这支来历不明的蓝色烟头,而对烟头名称的确认让破案找到了方向。

    必须有人站出来为这场火灾承担责任。上级有关部门下达了指示。

    每个机构部门都有上级,有上级就有来自上级的压力,一级压一级,最低一级必须尽快找出肇事者。所有的阶梯部门都在寻找交代。这种交代人人关注,但每个人只要接到手就会立即往上抛,抛得越快越好,抛出去,也就事不关己,心安理得了。

    那些有忧患之心的民众联名上书,向有关部门表达了他们的忧思之情。他们认为来自雪山森林的所有人为灾难,都与小城过度的旅游资源开发有关。小城的经济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这些年,小城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而旅游资源的损耗和灭亡的速度也很快,它们几乎是同步的。他们在信中一再提醒有关部门,如果当权者不能在经济发展与旅游开发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那么若干年后(这个时间不会太长)小城的经济将迅疾衰败,因为我们旅游资源已经消耗尽了,我们的小城将变成一座普通的城镇,与其他人口集散之地的小城不无二致。

    逃离家园的人们陆续回到村庄,收拾火灾留下的残败与混乱。那些牵在手里、抱在怀里的禽畜显得骚动不安,仿佛跟随主人来到一个陌生之地。等待它们适应这里的空气和水土,它们会发现,原来它们只是回到了家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