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万事由来-文化教育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字的含义的由来

    字即文字。溯其源,“字”的金文字形是余,好像一间屋子,里面有一个小孩的形状。所以“字”的本义是生孩子。

    《周易·屯卦》:“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意为女子占问,不生孩子,十年才能生孩子。《论衡·气寿篇》载:“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意为妇女生孩子生得疏,孩子易活;生得密,孩子易死。

    “字”的“文字”意义是怎样产生的呢?古人写字称“书”,写出的字亦称“书”;古人写的字如同画的画,故亦称“文”。“文”原是花纹之意。古字多为独体,所谓的“独体为文”。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合在一起,或合起来表义,或有的表义,有的表声。

    这样,所组成的文字越来越多,如同人生孩子一样。故由几个形体组成的字就称字,所谓“合体为字”。

    久而久之,“文”与“字”不再有区别了,“文字”就统指语言的书写符号。

    字典的由来

    字典是以字为单位,对每个字一一注明读音、意义和用法的一种工具书。

    中国的字书源远流长。相传,公元前8世纪周宣王太史史籀,用四言韵句编写了一部教儿童识字的启蒙读本,叫做《史籀篇》。这就是我国最早的字书,可以说是字典的雏形。

    我国最早的字典要算《说文解字》,它是由东汉许慎编撰的,全书共15篇,共收字10516个。按文字形体偏旁构造,分列540部,开创部首编排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字书之一。原本已失传,现行的《说文解字》是由宋代徐铉兄弟重新整理的。

    公元1710年,清朝康熙皇帝令文华殿大学仕兼户部尚书张玉书为首负责编纂一部大型字书。这部书一共经过6年才编撰成功。全书42卷,共收字47035个。康熙皇帝认为这部书“善美兼具,可奉为典常”,并取名曰“字典”,即《康熙字典》。

    甲骨文的由来

    甲骨文是商殷时代的文字。甲指龟甲,骨指兽骨。因这种文字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所以叫做甲骨文。甲骨文是研究殷商及西周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是我国文化的源头,现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

    1898年,河南安阳县西北小屯村的农民在翻地时发现一些甲骨,把它当作药材卖给了药店。药店则把它作为“龙骨”配方治病。

    同年,有个叫王懿荣的学者从买来的中药里发现“龙骨”上面有字,认出是古物,于是,他把刻有文字的甲骨全部买了下来。

    后来,又在小屯村有组织地发掘了10多次,出土了大量甲骨。这是我国研究殷墟甲骨文的开始,王懿荣还第一个将其时代定为商代。

    王懿荣死后,他所收藏的甲骨片传给刘铁云(即刘鹗)。刘进一步收集、整理,从而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甲骨文著作《铁云藏龟》。

    宋体字的由来

    宋体字是印刷字体中最常用的一种字体。宋体字横平、竖直、撇如叶、捺如刀,历来为书法家所推崇。因此印刷业刚开始,就被出版商选择为印刷的标准字体。

    我国历代书法字体都是以书法创始人的姓氏命名的,如柳公权书法为柳体,颜真卿的书法为颜体,怀素的书法为怀体。惟有宋体字却以朝代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宋体字的创始人是宋人秦桧。提起秦桧,人们自然想到一个奴颜婢膝、残害忠良的奸臣。至于他的字,人们由于厌恶他的人品德行,就改称为宋体字。

    汉字横写的由来

    早期,汉字是刻在竹简上的,后来改用毛笔。为了书写和阅读方便,中国汉字一直是自上而下、由右向左的竖写方式,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

    到了近代,汉语行文中常出现外文单词、阿拉伯数字等,这样一来,竖排版汉字就更不利于阅读,亟待改革。

    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新青年》杂志编辑钱玄同最早提出了汉字竖写改横写的建议。

    1917年第3卷第3期的《新青年》上刊载了钱玄同致陈独秀的公开信,第一次提出了汉字“竖改横”的见解。钱玄同说:“人目系左右相并,而非上下相重。试立室中,横视左右,甚为省力,若纵视上下,则一仰一俯,颇为费力。以此例彼,知看横行较易于竖行。且右手写字,必自左至右,均无论汉字、西文,一笔一势,罕有自右至左者。然则汉写右行,其法实拙。若从西方写法,自左到右横迤而出,则无一不便。”

    后来,钱玄同又在《新青年》连续发表4篇公开信,积极倡导“竖改横”的主张。陈独秀、陈望道等学者也表示赞同。从那以后,横写汉字便逐渐在民间流行开来,并一直延续至今。

    汉语拼音的由来

    现在的汉字都有拉丁字母注音,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它的历史缘由。

    汉字用拉丁字母注音,已经有370多年的历史。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就开始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拼音,后来,法国的传教士金尼格又用25个字母给汉字注音。目的都是为了便于西方人学习和掌握汉语汉文。后来,又陆续出现过多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汉语拼音方案。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鸦片战争后曾任驻华公使等职的英国人威妥玛所拟定的“威妥玛式”。

    在近代,我国曾一度想实行拼音文字替代方块字。早在1892年,近代汉语拼音文字提倡者卢戆章,仿拉丁字母笔形创造了一种“切音新字”。

    1926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制订了“国语罗马字”。1931年,吴玉章等人又制订了“拉丁化新文字”,为后来创立“汉语拼音方案”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要走世界文字共同体的拼音方向”。1958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颁布了《汉语拼音方案》,对推广普通话,以及促进我国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977年,在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上,通过了按照《汉语拼音方案》来拼写中国地名的决议。从此我国自定的《汉语拼音方案》登上国际文坛。

    标点符号的由来

    现在我们不论读中文还是读外文,文章都有标点,这使我们阅读很方便,那么标点符号是怎么来的呢?

    据史料记载,公元16世纪小马努蒂乌斯提出了一套正规的标点符号系统。主要符号源于希腊语法家们所用的小点,但常常改变其含义。希腊文中的问号(;)变成了英语中的分号。

    我国古时候没有标点符号,文章读起来很吃力,甚至被人误解。到了汉朝才发明了“句读”符号,语言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一小段为“读”(音逗)。

    宋朝使用“。”“,”来表示句读。明代才出现了人名号和地名号,这些就是我国最早的标点符号。

    到1919年,国语统一筹音会在我国原有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参考各国通用的标点符号,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规定了12种标点符号,由当时教育部颁布全国实施。

    建国后,新闻出版总署进一步归纳了标点符号的用法规律,于1951年刊发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0月政务院作出了《关于学习标点符号用法的指示》。从此标点符号才趋于完善,有了统一的用法。

    问号的由来

    “?”来源于拉丁文中的question一词,意即质问、疑问、问题。在问号出现之前,每当要表示询问的意思时,就在句子末端加上question。人们为了书写的简便起见,就取其开头的“q”和末尾的“o”,缩写成“qo”两个字母。不久又有人把“q”写在上面,“o”写在下面,后来又草写成“?”。今天,它已成为了世界通用的标点符号。

    世界语的由来

    很久以来,人们就有构筑一种全世界人都能通用的语言的梦想。随着时代演变,终于有人开始尝试创造世界语。这个人就是波兰的柴门霍夫。

    当时,他家所在的比亚斯托克,居民分别为俄罗斯人、波兰人、日耳曼人和希伯来人(犹太人)。这四个民族的居民由于语言各不相同,彼此相处得不友好,有时还因误解而发生争斗。

    因此,柴门霍夫决心用毕生的精力改变这种局面,创造一种共同的语言。他进行了种种试验,设想了许多种新的语言方案。然而各种方案都存在着庞大的词汇,让人难以掌握,从而无法达到推广的目的。

    有一天,他偶然看见一个牌子上写着svejcarskaja(门房)一词,接着又见到另一块招牌上写着konditosakaja(糖果)一词;他发现这两个词的词尾“skaja”是一样的。

    思索一段时间以后,他发现一条规律:如果在一个词的末尾加上一个词缀来构成新词,就无需花那么大力气把词典上的词一个个地背下来。同样的道理,可以通过前缀来构成另一部分新词。这样,他终于在1878年设计了第一个世界语方案。

    1887年,柴门霍夫在他的妻子施尔柏妮帮助下,终于以“希望者博士”的笔名,自费出版了他的《世界语第一书》。

    目前,世界上大约有100多个国家的上千万人使用这种语言。

    英语的由来

    英语发展到今天已有60至90万个单词和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语法。但是英语其实是比较年轻的,但是它的形成和发展却有不平凡的经历。

    公元5世纪,欧陆的撒克逊人、盎格鲁人和裘特人北渡海峡,到达不列颠岛,征服了当地的部落,成了岛上的主人。后来,他们就被称为盎格鲁·撒克逊人,使用的古日耳曼方言就成了盎格鲁·撒克逊语,也就是古英语。

    9至10世纪,居住在斯堪的纳维亚的北欧日耳曼人(即诺曼人),征服了今天法国北部的高卢地区。但他们的语言和文化却很快被当地说古法语的高卢人所征服。这部分法语化了的诺曼人在11世纪又渡海北上,征服了整个不列颠岛。几个世纪以来,他们一直统治着英国,但在语言的征服上不太成功。

    在此期间,古英语吸收了大量的古法语和法语化了的希腊拉丁语词汇,使英语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6世纪,进入了近代英语和现代英语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英语是以英王詹姆斯钦定《圣经》英译本和莎士比亚戏剧为代表的,但和现代英语还有相当大的不同。18世纪后,英语的书面语就和现在我们看到的基本上一致了。

    普通话的由来

    普通话最早是由清朝末年“切音字运动”的积极分子朱文熊提出来的。

    1906年,他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成三类,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话”,即“各省通用之话”。当时,人们又称“普通话”为“蓝青官话”。这是因为元、明、清以来,北京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国各地来京应考、做官和经商的人很多。他们学会的北京话中,夹杂地方口音,人们就用“蓝青”比喻它。

    开始,这种话只在官场中使用,称之为“官话”。后来,会说官话的人越来越多,民国初年,又出现新名“国语”。

    “国语”这一名称受到许多人的质疑。1931年,瞿秋白曾反对用“国语”一词,并对“普通话”作了比较科学的解释。新中国成立之后,“普通话”不仅成了有严格定义的学术名词,而且把推广“普通话”作为文字改革的一项任务。

    但是,在香港和台湾地区,“国语”的称谓则一直广为使用。现在的“普通话”和“国语”其实就是说法不同,内容是一样的,但是在港台地区,普通民众说粤语、闽南方言的较多,以至于两地中国人不能顺畅地用语言来交流。

    盲文的由来

    19世纪时,法国的路易·布莱尔首创了盲文。

    布莱尔小时候因意外事故双目失明,后来,他进入盲人学校读书,毕业后留校任教。那时,在盲人学校里,老师把一个个用又大又厚的纸片剪成的字母,粘在像缝纫机一样的台板上,孩子们读书时,用手指一个一个摸过去,要摸好久才能读懂一句话。因此,布莱尔很想创造出一种专供盲人摸读和书写的文字。

    有一次,他偶然听说一位法国军官发明了一种“夜码”,能在夜间准确传送情报,布莱尔立即跑去请教。

    原来,在战场上,为了防止暴露目标,夜间不能随便点灯。这位军官想出了个办法,用钻子在厚纸上打出小洞,使纸的背面微微凸出。再用手摸纸背,就可分辨出“小洞”表示的暗语来。他们就用这些打过洞的厚纸相互传送情报。

    布莱尔对这种靠手摸的“夜码”非常感兴趣。经过5年的反复研究,他终于创造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点子盲文”。这种文字由打在厚纸上的6个点子组成,通过几组点子的不同排列,可以表示出所有26个拉丁字母。

    1887年,“点子盲文”获得国际公认,这样布莱尔给无数盲人带来了光明。

    语录的由来

    《论语》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语录,它辑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语句简朴,益于记诵。

    汉武帝刘彻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在思想意识领域内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把孔子语录定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准则。这样为日后的语录之风的盛行打下了基础。

    另外,语录之风的盛行,与宗教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汉代,佛教开始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开始,有汉译本佛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得以迅速传播。

    清代考据学家钱大听在《十驾斋养新录》中说:“佛书初入中国……初无所谓语录也。……数传以后,其徒日众,而语录兴焉……释子(即传教徒)之语录,始于唐。”他认为,直到唐代时期,佛教“语录”才正式问世。

    唐朝时期,佛教虽已进入全盛时期,但是,那些信奉佛教的和尚们多半不通文墨,不理解佛经的内容。为了要学习和宣扬佛经,最省力的办法,就是把佛经的只言片语,东一句、西一段地拼凑起来,编成“语录”,供佛教徒们每天朗读背诵。

    就这样“语录”之风在各朝、各时期逐渐地盛行起来。

    谚语的由来

    谚语作为一种口头文学,在我国源远流长,它往往通过一种现象,表明一个生活的道理。《文心雕龙·书记篇》记载了几条,其中有一条是“惟忧用志”,意思是困难和挫折可以使人发愤。这算是我国文字记录下来的最早的谚语之一。

    我国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中,朝代的兴衰更迭,历史事件的此起彼落,这些都是谚语产生的丰厚基础。例如三国之后,有关三国的谚语就多达数十条。比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黄忠七十不服老”、“说曹操,曹操就到”等等。

    除三国以外,中国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在谚语中得到了反映,如“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等。

    谚语有的可以有出处,能说出作者是谁,这部分谚语来自历史名人的诗词、文章、警句。人们常用到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句谚语,就来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但是,绝大多数谚语无法说出具体的作者。这些谚语由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和生活中口耳相传、世代相沿而成。

    歇后语的由来

    歇后语来源于唐诗的一种“歇后体”,为唐人郑綮所创。《旧唐书·郑綮列传》有载:郑綮善写诗,诗里总带“刺”,诗的样式也有些怪,当时被人们称为“郑五歇后体”。这种本来登不得大雅之堂的怪诗体竟不胫而走,广为流传,以至连唐昭宗也经常听到下人的吟诵。

    其中,有很多诗是讽刺时弊的,但唐昭宗非但不怪,反而觉得诗中大有“蕴蓄”,亲笔批“郑綮可礼部侍郎平章事”。后来,郑綮真的当了宰相。不过,他当了官以后就寡言少语,更不写什么带刺的歇后诗了。但歇后体却从此流传开来。

    有一种说法认为,当时针贬时弊比较隐晦,后半句常常省了,也就是歇了。现代流传的歇后语大都分为两部分,前面是引言,真实的寓意在后面。

    文学的由来

    西汉时,学校的负责人不叫校长或教官,而是称“文学”。

    为选拔人才,汉武帝特设“贤良文学”科目,由各郡每年举荐人才上京考试,被举考者便叫“贤良文学”。“贤良”是指品德端正、道德高尚之人;“文学”则指精通儒家经典的人。

    魏晋后期,“文学”一词成为语言艺术的专用名词。史书上记载的曹丕“好文学”,以著述为务,即是现今所指的文学含义。

    小说的由来

    究其根源,“小说”一词来源于先秦散文家庄子的《外物篇》:“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意即用修饰浅薄琐屑的言谈求得至高的名望,是和那些关于政治的大道理相距很远的。这个概念,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小说”截然不同。

    汉朝以后,人们才开始借用“小说”一词来指某些文学作品。到班固修《汉书》,他明确地提出了“小说”来自民间街谈巷语的论断,初步确定了“小说”这一文学品种。

    最早为“小说”立论的,是南朝梁人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他首次把“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进行了论述。梁时,殷芸则写了《小说》一书。

    唐朝,产生了小说的雏形——“传奇”。这一时期和以前比较起来有了很大提高:一是作者已经把它当作一项有意识的艺术活动;二是作品描写的对象也起了重大变化,即以专写鬼神异事转到描写现实人生,反映社会生活的矛盾方面。

    宋代评话的出现,人们才真正以“小说”作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随着历史的发展,到现在小说已成了拥有最广大读者的一种文学样式了。

    座右铭的由来

    关于座右铭的由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是这样的:宋朝时有个叫吴介的人很喜欢读史书。史书中记载的可以吸取经验教训的事,他都抄下来,放在座位的右边,称之为“座右铭”。铭就是刻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业或警示自己的文字。

    久而久之,他家连墙上、窗上都贴满了警句、格言。以后就慢慢地传开了。

    另一种说法是有关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故事。据史料记载,齐桓公死后,齐国人为了纪念他,就给他造了一个庙堂。庙堂里摆设了一种很特别的装酒的器皿。它空着的时候是倾斜的,把液体装进一半就直立起来。这种酒具叫欹器。

    相传齐桓公活着时,总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自己绝不可以骄傲自满。自满就会像欹器里装满了水,必然要倾斜倒覆。

    有一天,孔子到庙里朝拜,看到这种酒具,就想起了齐桓公的故事。回家后,孔子也请人做了个欹器放在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自己活到老,学到老,永不满足。后来,欹器被刻在金属上的文字所代替,放在自己座位旁。书房里的铭文也并不都是金属戒训文字,还包括许多格言、警句。但“座右铭”这个词却一直用到今天。

    速记的由来

    速记,是人们用特别简单的记音符号和词语缩写符号迅速记录语言的一项技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在国外,古希腊的罗马时代发明了草书速记。到17世纪时,出现了拼音系统的速记。

    我国速记的产生和发展,可以从书法中的草快速写法算起,《说文解字》中称“汉兴有草书”,这就说明2000多年前,我国就已有汉字的草书速记了。

    中国拼音速记诞生于清末预备立宪期间。当时,需要商议的事情内容很多,且需详尽记录,而繁体汉字无法奏效,清政府为此大伤脑筋。

    为此,清政府在国内遍寻速记人才。后来发现北京科学院学生蔡玮能用简单符号记录笔记。进一步得知,这些是他的父蔡锡勇所传。

    原来,蔡锡勇曾在日本、美国担任参赞职务。在这期间,他发现外国人在研究运用速记提高记录速度。而中国汉字笔画繁多,书写缓慢,更需要一种速记来作为辅助工具。

    于是,回国以后,他参照美国凌士礼(译音)速记,结合我国“音韵学”,著成《传音快字》一书,这部专著可以算是早期几何体系的汉语拼音速记。

    这本书的出版,不仅是我国拼音文字方案中“速记派”的开始,也标志着我国最早的速记术的诞生。

    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汉语速记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潮,各不相同的速记符号应运而生。1955年,新中国在北京办起了全国第一所速记学校。

    新闻的由来

    在中国新闻史上,“新闻”一词最早源于北宋末年出现的小报。大约起始于唐朝的邸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它纯属官方报纸,主要登载皇帝的命令、文告,臣下的奏章和官吏的任免消息之类的政治文件。

    邸报发表的内容要经过严格审查,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想更多地知道宫廷内幕消息和政治动态的要求。于是,小报便应运而生。

    北宋末年,一些中下级政府官员和书铺主人秘密合作,将未经官方审查的邸报或不准备发表的消息,私自以“小报书之,飞报远近”。当时人们私下把这种小报叫做“新闻”。从此,新闻这个名词就与报纸联系起来了。

    报纸的由来

    我国最早的报纸是“邸报”,创始于西汉初期,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了。

    西汉的行政划分实行郡县制,全国设若干郡,郡下设县。各郡在京都长安分别驻有代表,其驻地称为“邸”,各郡代表的主要任务是做好皇帝和各郡长之间的联络工作,这样便产生了“邸报”。

    东汉年间,太监蔡伦造纸术的发明,使“邸报”的发行进一步扩大。到了唐代,邸报的发行已扩展到全国,各地的朝野官吏是其主要读者,而且唐朝的“邸报”内容也较以前大为丰富,不仅刊登皇帝的起居、行动、诏令、会议外,还登载奏章、叙任、赏罚、辞令、朝觐、通报等内容。

    我国的“邸报”开创了世界报纸的先河,而且发行历史时间也创世界报纸纪录。从汉朝开始,经过唐、宋、元、明、清共2000多年,中间虽然在名称上有所变动,但发行对象、其性质内容及格式基本没有原则上的变动。

    国外报纸的出现,可追溯到古罗马帝国时期。古罗马帝国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恺撒大帝为了便于管理国家和进行征战,出版过一种《每日记闻》,借以颁布各项政令和战报,报道贵族院里的选举情况,刊登贵族院议会记录,另外还发布宗教生活和世俗生活等消息。

    由于当时造纸术和印刷术还未发明,只知将《每日记闻》刻画在一块涂抹着石膏的木板上,由两个人抬着放置在公共场所。这种“报纸”共出版了500年之久,被后人公认为古代外国报纸的雏形。

    我国近代的第一张报纸,是1858年在香港创刊的《中外新报》。1864年出版的《华字日报》、1873年创刊的《申报》以及同年艾小梅在汉口自办的《昭文新报》,都是较早的报纸。

    新闻照片的由来

    新闻照片已是报纸必不可少的部分,而在新闻业发展的初期,却并没有新闻照片。直到1835年,一位名叫卡拉特的美国人在报纸上刊登的首张新闻照片,是关于美国纽约商业交易所失火的情景。

    当时,由于报纸印刷设备十分落后,登出的图片很模糊,很难辨出图片上是什么内容。1844年,一位印制图画的美国人古里尔采用石印法印制图片。不过图片和报纸是分开出售的,当时便有许多人购买。

    从此,报纸采用银板法将照片刊印出来,效果比以前要清楚多了。先后于1855年和1857年创刊的里斯利画报和哈甫斯周刊,都是刊登线条画状的新闻图片。

    直到1880年3月14日,报纸才出现第一幅铜版照片,这张照片比以前的有较大进步。美国普利策创办的《纽约世界报》登载木刻新闻画而使报纸发行量大增。到了19世纪80年代,新闻图片才成为报纸本身的一部分。

    记者招待会的由来

    现在各国在有重大事件、活动时,往往以举行记者招待会的形式来传播信息。可记者招待会是怎样产生的呢?这里面就有一段故事。

    有一年的秋天,任美国第六任总统的亚当斯正在白宫波多玛河里游泳。这时,南岸边出现了一位女记者——安妮·罗耶尔,她要求采访总统。当时亚当斯游得正高兴,于是没有答应安妮·罗耶尔的要求。

    罗耶尔是个大胆而又倔强的姑娘,她不但没有走,而且干脆坐在总统的衣服上,然后向总统说,如果总统不接受她的采访,她就绝不离开。

    虽如此,亚当斯仍不肯答应。不过波多玛河的水凉,不宜在河里多呆,时间一长,亚当斯终于上岸“投降”,颤抖着接受了记者采访。

    在和记者往回走的途中,总统寻思,与其迫不得已地接受采访,何不主动把记者召集起来宣布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不久,亚当斯总统真的召集了一些记者阐述自己的主张、设想,后人名之曰“记者招待会”。

    以后,许多国家都认为这个方法很方便明了,记者招待会遂成国际惯例。

    号外的由来

    出版了中文报纸第一份号外的是《申报》(英国商人厄内斯特·梅杰于1872年4月30日创办)。出版的时间是1884年8月6日晚7时。

    1884年8月5日,中法战争爆发。有传言说法国舰队正在福州外港集结,准备向中国南洋海军开火,闹得人们六神无主。

    8月6日下午6时半,《申报》接到特派记者从福州发来的快电,内容为“驻榕法舰尚无动静”。由于当天报纸已售完,只好于晚7时将此电文用传单形式发出,列在报纸的正常编号之外。“号外”因而得名。

    路透社的由来

    路透社是英国最大的世界性通讯社。“路透”这个名字的德语意思是“马背上的人”,也就是强者的意思。

    路透社的徽章上画着一位身穿盔甲、策马急驰的中世纪骑士。它的创办者保罗·朱利叶斯·路透(1816年~1899年)是德国犹太人,路透社的名字就是用创办者名字命名的。

    路透从小用功读书,特别喜欢数学,并掌握了英、法、德三门语言。19世纪40年代,他来到巴黎哈瓦斯通讯社工作。

    一次,他结识了当时正研究电报的大数学家高斯,路透敏锐地看出,电报这种新工具很有发展前途。在哈瓦斯通讯社干了一段时间后,他决心自己创办通讯社。

    1851年,路透在伦敦开办了“电报办事处”,这就是路透社的前身。路透社1858年正式开始向报馆供稿。

    路透社总社设在伦敦,现在它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驻有1000多名专职和兼职记者,在新闻界享有很高的声望。

    新华社的由来

    新华社全称新华通讯社,是我国国家通讯社。它代表我国政府受权发布公告性新闻和外交性新闻,并负责把国内、国际新闻供给全国报纸、电台和电视台。

    新华社创建于1931年11月7日。地点在中央苏区所在地——江西瑞金。当时称“红色中央通讯社”,简称“红中社”。1937年春,“红中社”在延安正式改名为“新华社”。

    1933年“红中社”编辑部创办的《工农通讯员》,是新华社历史上第一个新闻业务刊物。早期的对外宣传刊物是1940年10月出版的《中国通讯》,用英、法、俄三种文字油印。

    新华社的第1个分社是西安分社。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后,周恩来同志率领中央代表团抵达西安,在西安成立新华社西安分社。

    建国后,新华社成为我国的国家通讯社,总社设在北京,现除台湾省外,全国其他省、市、自治区,港、澳特别行政区和人民解放军部队都设有分社,并在其他众多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社,每天除对国内播发新闻和新闻图片外,还用多种文字对国外播发中国国内的新闻,并进行多种新闻方面的抄收、传真和航寄等业务。

    稿酬的由来

    发表文章一般都有稿酬,但是稿酬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据说最早的稿酬起源于晋代。

    在西汉,已有过出钱请人写文章的事。汉武帝时,陈皇后阿娇被冷落遗弃,住在长门宫。她为了能重新获得宠爱,便花了一大笔钱请司马相如写了一篇《长门赋》,想用这篇倾诉衷情的文赋打动汉武帝。

    结果汉武帝却没有因此而回心转意。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名句“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用的就是这个典故。

    到南北朝时的北周末年,当郑译被封为沛国公,并获得了当时的最高勋位——上柱国以后,他想请擅长文词的高颖写篇庆贺的文章。高颖半开玩笑地回答说:“笔干,写不得。”并且又说:“不得一文,何以润笔?”

    从此,人们便开始用“润笔”一词指因写文章作字画而获得的报酬。到明朝“四大才子”之时,替人写词作赋获得报酬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简、册、函、封的由来

    简书、帛书是我国最早的正式书籍。在造纸术发明以前,人们用竹简、木简记载文字、编写书籍,这种情况延续了1700年,是我国书史上的一个主要阶段,这个时期在书史上被称为“简书时期”。

    凡用竹片书写的叫“简”,用木片书写的叫“牍”,把许多简牍用皮条或绳子编在一起,便成为“册”;古代的一册,实际是一捆。编册用的绳叫“编”,一般可用麻绳、皮绳、丝绳来编,有一句成语叫“韦编三绝”,是说孔子看书勤奋,编书的绳子都断了三次。

    我国汉代用“牍”写信,其长度是汉尺一尺,故曰“尺牍”。写好以后,在“牍”上再加一块,当作信封,然后用绳子捆好,因此便把这块封缄叫做“检”。在“检”上签字叫“署”。“检”的中间有一块微凹的空间叫“函”。所以我们现在把“信件”叫“函件”。

    在“函”上的绳子打结的地方用泥土封上,加盖上印章,以防人拆动,这种做法叫“封”,也叫“封泥”。我们今天仍把计算信的数量单位叫“封”,所谓一封信的“封”,便是从这里来的。

    书籍称卷的由来

    东汉蔡伦造纸以前,最初的书是写在竹简上的,书简用绳子编在一起,卷成一个卷。故而称卷。后来,因为竹简很笨重,阅读起来不方便,就改写在丝织品上。

    在丝织品上写的书,称为“帛书”。为了便于保存,也把“帛书”依照篇幅的长短裁剪开,然后再折叠起来或卷起来,特别是卷起来保存更为方便,这样也是一卷一卷的书。

    此外,古人往往把书中一类的内容卷在一起,于是“卷”也就成了计算书籍数量的单位。

    图书的由来

    图书指有图之书,而书中有插图,这在古代早已有之。

    清人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说:“古人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隋书经籍志·礼类》有《周官礼图》十四卷。”可见,当时虽未发明印刷术,但给书籍插图已开先例。

    在甘肃敦煌石窟发现的《金刚经》是唐代咸通九年(868年)所刊,卷首就有一幅十分精美的佛说法图。到了宋代,印刷术盛行后,书中有图更为多见。

    宋末以后,绘图书籍更为广泛,水平更高。如《三国演义》,附图达240幅之多,清代的《避暑山庄图咏》等书多以图文并重,这样世代相传下来,书籍又叫图书了。

    国外书的由来

    几千年以前,巴比伦人和叙利亚人就用钉子在泥板上刻字,刻有字的砖头就是早期的书。

    古埃及时代的书已经接近现代书的概念。他们用一种草作成纸,用笔在纸上写字,然后把写过字的纸卷在一块骨头或木棒上,这就是一卷书。

    埃及人用烟墨水在草纸上写诗歌、故事,作各种记载,甚至绘画。因为一卷草纸太长,既不便阅读,又不便携带,于是有人写成单张,如果张数多,便用绳子串起来,这样,书才有了现代书的粗略形式。

    我们所熟悉的书本是从中世纪才开始有的。在公元5世纪的中期,羊皮纸和牛皮纸又取代了草纸。用一块块羊皮或牛皮纸切割成相等的大小,用皮夹子将一边夹住,另一边写文字,这就是书的最初形式。

    从中世纪开始,书本的样子才比较接近现在印刷的书本。先用四张牛皮纸分别折叠,使每张变成两页,每两页夹成一叠,四张就有八页,如此称为“一部”。

    这一部部的牛皮纸再送到抄写人手里抄写。抄写完毕后,便送去装订,最后剩下装饰与保存。

    中世纪大多数的书都是圣经、传道书以及其他与宗教有关的书籍,其次是有关法律、医药与自然历史的书,当然后来也出现一些记事和叙述式的书,当时的书大都是用拉丁文写的。

    书店的由来

    我国最早的书店产生于汉代,称为“书肆”,是当时长安街上经营书本典籍的专业市场。汉武帝曾下令征求上古遗书,组织有关人员专门抄写书籍。各种流派的学者为交流著述,便出现于书肆。

    后来,“书肆”又称作“书栈”、“书铺”、“书棚”、“书堂”、“书屋”、“书籍铺”、“经籍铺”等。当时书肆既刻书,又卖书;也有直称字号的,如“富文堂”、“养正斋”、“鸿运楼”、“崇文阁”等。

    宋代以后,书肆改称“书坊”。“书店”一名最早见于清朝乾隆年间。

    袖珍本的由来

    在出版物中,人们通常把那些版本较小的书籍称为袖珍本。袖珍本源自古代的巾箱本。

    早在汉、晋时期,我国就有了版本较小的书籍,叫做巾箱本。巾箱是古时候人们装头巾的小箧,书籍可以放在巾箱里面,可见其小。

    清乾隆年间,武英殿刻印的《经史》,剩下了许多小版本头,弃之可惜,乃仿古人巾箱之意,刻印武英殿袖珍本书《古香斋十种》。这就是袖珍本这个名词的来历。

    目前,出版发行的一些工具书,例如字典、英语词汇手册、地图以及英汉小词典等,也都有很多袖珍本。袖珍本不但携带方便、制作精巧,而且有的采取缩印技术,内容也变得丰富多彩。

    纸皮书的由来

    纸皮书今泛指有计划地大量生产、大量发行的廉价书籍。纸皮书源于英国。最早指那些纸质封皮的廉价书。

    1935年开始在英国出版的“企鹅丛书”是纸皮书的发端。这套丛书的每一本封面上都有一个黑色的企鹅标记。其中包括小说、传记等不同类型的作品,当时每本售价6便士,这套丛书出版后,大获成功。

    1938年,“培利坎丛书”也在英国诞生。同一时期,日本也出版发行了《岩波文库》、《改造文库》、《春阳堂文集》等丛书,受到欢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刺激了许多国家纸皮书出版业的发展。

    丛书的由来

    “丛书”就是把一类的书编辑在一起,再起一个总书名,像《五角丛书》、《当代汉译名著》等。

    “丛书”在我国古已有之。最早以“丛书”为书名的是唐代陆龟蒙的《笠泽丛书》。学术界公认,我国最早的一部丛书是宋代嘉泰二年前鼎孙等人编的《儒学警悟》。它收宋人著作6种,共40卷。

    我国最大一部丛书是清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计收书3500多种,近8万卷。还有《永乐大典》,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规模丛书。

    百科全书的由来

    百科全书的意思是一切知识的概要汇编,它包罗万象,卷帙浩繁,并附有索引、插图、地图、书目、图表等,以供人们方便查阅,是集工具性和知识性为一体的书籍。它的拉丁文名为“encyclopaedia”。

    最早的百科全书应是我国的“类书”。它是把古书中的材料分门别类地加以辑录,包括天文历法、人物传记、山川河流、车马服饰、历史事件、居处器物以及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类书的编排顺序并不完全一致。

    我国最早的类书是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命人编纂的《皇览》。

    唐宋时期,随着科举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类书的编纂兴盛起来,如《太平御览》、《艺文类聚》、《册府元龟》,动辄上百卷,甚至上千卷,资料十分丰富。

    明代以来,更有两万卷的《永乐大典》、一万卷的《图书集成》。类书的发展空前繁荣,其品类之多,也令人眼花缭乱。

    世界上最先在书名上使用“百科全书”一词的是德国人斯卡列哲。1595年,他在瑞士巴塞尔出版了《百科全书,或神与世俗学科知识》。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出版了百科全书,据统计有2000种以上。较著名的有《大英百科全书》(英)、《拉鲁斯百科全书》(法)、《世界大百科事典》(日)等。

    地方志的由来

    地方志是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文化现象。它主要记载各地的山川形势、建制沿革、农田水利、物产田赋、灾异情况、军备疆域、风土人情、名人轶事和名胜古迹。

    司马光对地方志有“博学之书”的赞誉。明朝统治者认为:“治天下以史为监,治郡国者以志为监。”清朝史学家章学诚对地方志做出了恰如其分的评价:“补史之缺,参史之错,详史之略,续史之无。”

    地方志的起源可追溯至晚唐,至南宋盛行,到元明两代逐渐趋向完备,清代是编纂地方志的极盛时期。

    从唐朝开始,政府规定各州郡每3年编造一次以舆图为主的地方志。清代康熙、雍正、乾隆通令全国各郡县每隔60年必须重修地方志一次。

    在台湾,地方志以中央图书馆本馆及分馆收藏最为完整;国外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图书馆收藏也很丰富。地方志在我国是一份内涵丰富的文化财产。

    杂志的由来

    “杂志”一词,源自法文,本意是仓库。

    法国为杂志之母,17世纪初发行的小册子,出现于欧洲各书店。这种小册子,内容是介绍法国的书店和书籍,很有点像书评。

    “杂志”这个词第一次被指称为刊物,是1731年在伦敦出版的《绅士杂志》,在这之后就正式被沿用为杂志的通称。

    刚开始的时候,杂志和报纸的形式差不多,很难区分。后来,报纸由于出版周期的关系逐渐趋向于刊载有时间性的新闻,杂志则专刊小说、游记和娱乐性文章,在内容的区别上越来越明显。

    在形式上,报纸的版面越来越大,为16开到8开,到4开对折;而杂志则经装订、加封面,逐渐成了书的形式。此后,杂志和报纸在人们的观念中才具体地分开。

    1741年1月,美国模仿英国杂志的月刊,首次发行了杂志《美洲杂志》和《将军杂志》,发行人是富兰克林。

    文摘的由来

    “文摘”作为出版物始于何时,今天尚难确定,从现有资料看,专家普遍认为文摘最早产生于公元前3600年前后的苏美尔文明时期。那时文摘是刻在“泥版”上面的。

    “文摘”一词,最早是在拉丁文中出现,原意为“抽取”。是指当时的僧侣抄写经文时写在每一页上的“内容摘要”或“批注”,后逐渐演变成较有系统、但不脱离原文献的“文摘”。嗣后,“文摘”一词被欧洲各国引进并使用。

    中世纪时,欧洲许多君主国国王要求大臣在呈送报告时须附上一份内容“摘要”,作为附页放在卷首。这是“文摘”宫廷化时期。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各国学者在交换科研的心得时,将文摘从宫廷移向民间。如果对方是发信人的一般朋友,那么只寄上一份摘要。若是师尊或好友(必须也是科学家),这才寄上全部原文。从18世纪开始,有了第一批文摘刊物。如《建设》、《环球——知识与娱乐》、《每月评论》等等。这些刊物的内容包罗万象,重点是对文学著作的介绍。

    到了19世纪初,随着世界范围科技事业的突飞猛进,“单科学术型”的文摘刊物应运而生。菲西纳1830年创办了最早的《化学文摘》与《药学总揽文摘》。到1907年前后,全世界文摘杂志发展到60多种。近一个世纪,文摘刊物的增长更为惊人,1969年是1500种,1982年则为3500种。

    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由来

    《吉尼斯世界纪录》是一部专门记载各种奇异的世界之最的书。

    《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创刊人是吉尼斯啤酒公司总经理休·比佛爵士。1951年,英国吉尼斯啤酒公司的总经理休·比佛在一次打猎中,朝一只金鸟开枪,但没有命中,他抱怨说,这也许是世界上飞得最快的鸟了。

    可是他的同伴不同意他的看法,与之发生了争执。比佛被激怒了,他想从书中找到支持自己的论据,可是他惊奇地发现,没有一本书对鸟的速度作过详尽的记载。于是,为了弥补这项知识的空白,他决定由自己的公司出版一本记录这种“世界之最”的书。

    1954年9月12日,经别人推荐,比佛会晤了诺里斯·麦克沃特和罗斯·麦克沃特孪生兄弟,希望他俩在伦敦的统计机构能够帮助他收集部分材料,主持编纂这本书。于是,他们在伦敦舰队街107号建立了一个专门小组,开始了紧张的编写工作。1955年8月27日,印刷厂完成了第一本《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的装订工作。

    这部仅有198页的小册子,当年便夺得了第一畅销书的桂冠。之后,其销售量始终名列前茅。每年都要重版和增补新的纪录。如今该书在世界上140多个国家走俏,被翻译成34种文字。

    海报的由来

    “海报”这个名词含有通告给大家看的意思,海报并非现代才流行的公告形式,远在古埃及时代则已有之。

    据考古学家的发现,在埃及废墟里残存的墙上、桩子上都有壁画的存在,这种壁画意味着公告当地百姓将有某种事情发生,这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海报。

    到了罗马时代,海报的运用则更为普遍了。每当竞技场上将有比赛、决斗的演出之前,各处都会张贴海报来宣传。

    印刷术发明之后,海报出现的形式更活跃快捷,不仅可用以张贴,而且可以人工分发。1796年平版印刷术的面世,给海报加上各种色彩与图案,更加强了宣传效果。海报从此也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为什么叫“海报”?据说,早先戏院的观众座位称池子,舞台称海子,演员正式登台演戏叫下海。这么一来,张贴在戏院门口报告戏名的红纸,也就叫“海报”了。

    广播的由来

    1895年,俄国科学家亚历山大·斯捷潘诺维奇·波波夫在彼得堡一次科学家集会上,表演了世界上第一个不用导线传递信号的仪器,并于1896年3月24日创制最早的两部无线电发报机。它所传递的是世界上最早的一份无线电报。

    随后,加拿大出生的费辛敦研究成功把各种声音像电码一样传送出去的装置。1900年他替美国气象局作无线电试验时,设想使用无线电传送人的声音。

    两年后,费辛敦开始进行研制,用4年时间装置了一套设备,并把它安装在设于马萨诸塞州布兰特岩城的播音实验室。

    于是在1906年圣诞节晚上8点钟左右,在英格兰海岸外的船上,有几个无线电报务员从耳机中听到了读圣经的声音,然后又听到了小提琴演奏声和《舒缓曲》的唱片音乐,最后还祝大家圣诞节快乐,前后共几分钟。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播。

    中国最早出现的广播电台是在1922年底,由美国记者永斯邦通过一个姓曾的华侨富商出钱,在上海租界里开通办起来的。

    高抬贵手的由来

    旧时乡下演戏,往往先由乡绅出钱,包下戏班子在祠堂庙宇中演出;而后他们再向群众卖票赚钱,群众凭票进场看戏。

    戏场当然只开一扇边门,由一个五大三粗的壮汉把门收票。在无人进场时,壮汉双腿跨在门槛上,双手挺在门框上,以防无票者溜进戏场。农村孩子很想看戏,但又无钱买戏票。

    有的孩子便瞅空边向守门壮汉哀求,边察言观色,掌握“火候”,伺机轻轻托起壮汉胳膊说:“叔叔,请您把胳膊抬高一点吧!”于是孩子便趁势从壮汉胳肢窝下钻进去看戏了。后来,文人便把“请抬高胳膊”雅化为“高抬贵手”,意思就是请人“开恩”,推而广之,应用于各种场合的求情。

    刮地皮的由来

    “刮地皮”一语大概始于清中叶。清代学者胡式钰《窦存》中有段记述:

    当今老百姓啼饥号寒,野地里饿殍枕藉,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天灾吗?不是!乃是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以自润的结果。老百姓喻称这种“掊(搜刮)克(克剥)”之害为“刮地皮”。

    人们问胡先生说:“刮地皮的‘刮’是提手旁的‘括’吗?”胡答:“不是。民脂民膏光用手取,能搜光吗?所以,应当用‘刀’旁的‘刮’,刮之始能光也。”

    胡先生还举了汉代扬雄的《羽猎赋》为例:“‘军惊师骇,刮野扫地也。’李善注:‘言杀获皆尽,野地似乎扫刮也。’(胡氏误为司马相如《子虚赋》)只有用刀刮,才能一刮而空,使野地寸草不留。”

    俗语“匪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斯之谓也!

    穿小鞋的由来

    封建社会,我国汉族妇女一直沿袭着缠足陋习,脚缠得越小就认为越美,并美其名曰“三寸金莲”。过去婚姻大事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根本互不相见,只能依照脚的大小,去衡量女人的美丑。

    因此,在媒婆说媒时,必先请男方看女方的鞋样儿,以示女方脚的大小。一旦男方同意了亲事,就留下此鞋样儿,按此样尺寸做一双绣鞋连同订婚礼物一起送到女方家,成亲那天,新娘必须穿上这双绣鞋,以防脚大而受骗。女方如果当初故意把尺寸弄小,自然就穿着不舒服,甚至穿不上,从而出丑。

    后来,人们把这一风俗引申到社会生活中,用来专指那些在背后使坏点子整人,或利用某种职权寻机置人于困境的人为“给人穿小鞋”。

    出洋相的由来

    清朝光绪年间,我国对外门户开放,朝廷官员争相出国,以此显示自己的身份和荣耀,于是一股出洋风拔地而起。

    然而,这些出国要员,貌似满腹经纶,才学横溢,实际却见识短浅,愚昧无知,一踏入灯红酒绿的西洋世界,便洋相百出。

    北洋大臣李鸿章出访英国伦敦时,曾到英国已故将军戈登的纪念碑下祭奠,以示敬意。戈登的遗族颇为感激,特将曾在各地竞犬会上获得头等奖的名贵爱犬赠送给他。谁知数日后,戈登家族收到了李鸿章的谢柬,内容为:

    厚意投下,感激之至,惟是老夫耄矣,于饮食不能多进,所赏珍味,感欣得沾奇珍,朵颐有幸。

    耄,七十岁,泛称年岁大。朵颐,鼓动腮颊,嚼食的样子,谓进食很费劲。由谢柬得知,洋人所赠送的那只名贵的小狗,已成了李鸿章的腹中之物。当地报纸喧闹一时,传为笑谈。

    驻英国使馆的崔某,一贯贪财,其家属曾偷盗酒馆的手巾,后被查出,声名狼藉。更有甚者,崔某为谋取额外收入,竟让他夫人包洗使馆全体人员的衣物,衣物洗后,晾晒在使馆内外,裹脚布公然挂在使馆门前。

    英国人见白色长布随风荡动,以为出了什么丧事,派人前来探问,方知情由。西方记者曾把这些拍下照片,登于报端,成为一大丑闻,名噪一时。

    某公使去法国避暑,恰遇上某公爵夫人请客,某公使应邀赴宴。席间,招待人员从厨房端来一盆大河鱼,据介绍,这种鱼十分名贵,烹调方法特别讲究,非手艺高超的厨师莫能做成。

    正当主人津津乐道、众人大开胃口之时,这位公使猛然一声呼噜,一浓痰刚好落入鱼盘之中,席间一阵喧哗。公使面红耳赤,羞愧难当,赶忙逃席,抱头而去。

    难怪那时的洋人瞧不起中国人!这些有辱国格的丑闻,尽出在那些出洋大臣、公使等要员之身。人们就这样约定成俗,把这种出洋的丑态称之为“出洋相”。不过,它的义域有所扩大,凡因无知或疏忽而闹的笑话,皆可称为出洋相。

    枭首的由来

    古代有一种死刑,叫做枭首,做法是把犯人的头砍下来,高挂在木杆子之上。枭是一种鸟,为什么会用作刑罚的名称呢?

    据说,枭和一般鸟一样由母枭为幼枭哺食,但母枭老了以后,就力尽眼瞎,不能再为幼枭哺食了。这时,幼枭便一起啄食母枭的肉充饥。

    母枭用嘴死死叼住树枝,听凭幼枭啄食,一直到死。死后全身被啄光,只剩下脑袋挂在枝头。

    刑法中的“枭首”,就是根据枭鸟死后首挂枝头这一特点而命名的。根据历史记载,商代初期就有了枭首之刑,形成制度,是从秦代开始的。

    吃醋的由来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人民富足,国家兴旺。出于关怀臣下之心,唐太宗对几位大臣各赐给几名美女作妾。受赐大臣都高高兴兴地接纳,惟独房玄龄推辞不受。

    唐太宗想,这一定是房夫人从中作梗。于是便派太监带着一壶“毒酒”去向房夫人传达圣旨,那圣旨是:如果她同意房玄龄接受美女便罢,如果坚持反对,就以违抗圣旨论处,必须立即饮下那壶“毒酒”。

    房夫人是个烈性女子,听了圣旨后面无惧色,她毫不犹豫地接过“毒酒”一饮而尽。谁知喝下去后竟安然无恙。原来那壶里装的并不是毒酒,而是醋。

    唐太宗只是想吓唬和考验一下房夫人,同她开个玩笑。后来,人们就把爱情方面的嫉妒心理叫做“吃醋”。因为醋是酸的,所以又用“酸溜溜的”来形容。

    推敲的由来

    唐代有位苦吟诗人名叫贾岛。有一次,他到京城去考举人,骑着毛驴想出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又想把“敲”字改为“推”字,反反复复拿不定主意。他不住地在驴背上吟诵这两句诗,还用手比划着推与敲的姿势。

    由于想得入了神,没注意到眼前来了大官。当时京兆尹(京城长官)韩愈正带着车马随从迎面而来,贾岛竟撞了韩愈的仪仗,一连过了三节,他还在用手比划。

    韩愈的随从气愤地把贾岛推到韩愈面前,此时,贾岛如梦初醒,只得如实说他在思考两句诗,拿不准用“推”字还是用“敲”字,以至于神游像外,不知回避。

    韩愈听了很感动,不但没有治他的罪,还思索了很久,告诉他说:“用‘敲’字好。”说完还约贾岛一同回到官府谈论作诗,并留贾岛住了许多天,二人成了好朋友。

    后来人们就用“推敲”表示深入研究考虑的意思,久而久之,意思固定下来,“推敲”就成了一个词。

    露马脚的由来

    宋代某年阳春三月,汴京(开封)有不少人骑驴郊游,有一个姓陈的商人骑的是“雪蹄驴”,走相好,叫声清脆,很引人注目。

    有一个小偷看中了这头驴,他用醪酒将陈某灌醉,盗走“雪蹄驴”,藏在一个破庙中。后来官府派人搜查,见残垣断墙处露出驴脚,遂将小偷逮捕治罪,驴归原主。

    此事传开,有人写了一首歌谣说:

    酒灌饱,雪蹄跑,官府派人找,亏得偷儿失算了,断垣残墙露驴脚。

    以后,就出现了“露驴脚”的俗语。到了元代,崇马之风大盛,人们又渐渐说成了“露马脚”。

    “露马脚”的来源还有另一种说法。

    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皇后是“天足”(未裹脚),朱元璋黄袍加身之日,在册立皇后的问题上,很为马氏的大脚片儿伤脑筋,女子以“三寸金莲”为贵,“天足”女当皇后有失朝典,废为庶人,又对不起患难过来的结发之妻。后有勋臣争谏,才立马氏为正宫。

    马氏当上皇后以后,也很为自己的大脚片儿而苦恼,于是便终日穿长裙遮蔽。日久天长,宫娥们也就忘了她那大脚片儿了。

    一年仲春,她坐轿郊游,一阵春风吹来,马皇后撂在踏板上的一双大脚裸露无遗。护从和宫女们看后个个咋舌。后来就从宫内传出了“露马脚”的逸闻。

    目不识丁的由来

    在前秦苻坚时代,有一位官员叫姜平子。一次,苻坚让群臣赋诗。姜平子作的诗中有一个“丁”字,但他为达升官拜爵的目的,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特意将“丁”写作“下”,下边没有钩,成了古文“下”字。

    苻坚问他为什么这样写,姜平子说:“曲下者不正之物,未足以献也。”苻坚听了,很是高兴,于是提拔姜平子为“上第”。

    人们看到姜平子投苻坚之所好,竟因一字而登天,都笑话愚蠢粗鲁的苻坚不知道“丁”和“下”的区别,说他“目不识丁”。

    后来,在“目不识丁”这个成语的运用中,有人由于不知其来历,把“丁”看作简单汉字的代名词,“目不识丁”便成了连最简单的字也不认识的意思。它原先的意思,渐渐地就鲜为人知了。

    舌耕的由来

    西汉著名学者贾逵自幼博闻强记,聪颖过人。五岁时,姐姐因婚后许久不育,被休弃回家,成为他最贴近的人。

    贾逵邻居十分富有,专请塾师教其子弟,不时传出琅琅书声。每听到读书声,贾逵姐姐就抱起他隔着篱笆倾听,从不间断。日积月累,贾逵知道天下有《三坟》、《五典》,而且还能流利地背诵。

    贾逵有了厚实的基础,兼之不懈地学习,长大后,知识大增,书法日精,于是把能背诵的《三坟》、《五典》写在剥下的桑皮上;树皮不够,又写到木板和一些家具上。见者赞叹不绝,贾逵声名由此大振。许多好学之士,不远千里,慕名前来求教。贾家门庭若市,一改昔日之冷落。

    贾家原很贫寒,由于众多求学者的馈赠,粮食满仓,日渐富裕起来。人们说贾逵不是靠力气耕田起家,而是靠舌耕换来的。自此,人们便把以教书育人称为“舌耕”。

    吹牛皮的由来

    “吹牛皮”一语,自古以来,流传甚广,它们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古老黄河的流经之地,我国西北地区水急浪恶,难以行舟。为解决这个难题,早在古代就有人想出一个好点子:用皮筏当船。皮筏大多以牛皮制成,形状像袋,连结即成为“皮筏子”。因那时没有打气筒,皮袋子只能用嘴吹胀。于是,那时就有了“吹牛皮”一语。又因吹牛皮时脸腮鼓起,面红耳赤,像争强好胜的样子,以后人们便逐渐把“吹牛皮”引申为说大话,夸大其词,好大喜功之人。

    拍马屁的由来

    “拍马屁”一语是由蒙古族创造的,后来在汉族中流传开来。古代蒙古人凡是牵马与别人相遇,就要互相拍拍对方的马屁股,并连声道:“好马,好马。”以表示赞赏和友好,并无阿谀逢迎、谄媚巴结之意。

    但在那时,也确有些趋炎附势之人,只要遇到王公贵族牵的马,不管马的好劣,总要跑上去拍一拍马屁股,点头哈腰,连声赞叹。久而久之,“拍马屁”再也不是示以友好的意思了,人们称那些阿谀奉承的行为为“拍马屁”。

    应声虫的由来

    “应声虫”源于一典故,此典故出自唐朝《隋唐嘉话》。

    有人不想还钱,一见债主便叫起来:

    “咩……”(没——)“噢!没有钱!”债主一听,只得悻悻而去。人们把他们这种行为称作“应声虫”病、“装胡羊”。从此,“应声虫”这个称谓也就流传开来了,也被赋予了一个不好的名声。

    三脚猫的由来

    人们常用“三脚猫”一词,形容在技艺上略知皮毛而不甚精通的人。

    “三脚猫”一词,出自元末明初陶宗仪的《南村辍耕集》:“张明善作北乐府《水仙子》讥时云……说英雄,谁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非熊(非熊即飞熊)。”文中的“三脚猫”是一种动物。

    后来,明朝人郎瑛在《七修类稿》记载:“嘉靖间,南京神乐观有三脚猫一头,极善捕鼠,而走不成步。”捕鼠是猫的专职,“三脚猫”的本职技能相当不错,却“走不成步”,难怪郎瑛接着解释道:“俗以事不尽善者,谓之三脚猫。”后来,“三脚猫”就成了技艺不精的代名词,并一直沿用至今。

    狗腿子的由来

    古时候,人们对狗没什么好印象。凡是沾“狗”字的词,大都含有贬义。比如“走狗”、“狗仗人势”、“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尾续貂”等等。“狗腿子”也不例外。

    传说,有个富人的腿断了,一个奴才主动要求截下自己的腿为主人接上。主人问:“你自己的腿怎么办呢?”奴才说:“我可以接上一条狗腿。”“那狗的腿又怎么办呢?”“给狗用泥巴捏上一条。”从此以后,狗在撒尿时,总要把后边一条腿翘起来,是怕那条用泥巴捏的腿让尿给冲掉了。这就是“狗腿子”的由来。

    不倒翁的由来

    人们常以“不倒翁”一词,来形容一个人在官场上左右逢源,总是立于不败之地。“不倒翁”这一称谓源于春秋时期。

    春秋时,楚国的卞和在荆山得到一块璞玉。此物外表上看去与普通的石头没什么两样,然而里面包的却是一块难得的美玉。卞和先后两次将此宝呈献两位楚王,但楚王总把它看成是一块顽石,以欺君罪先后剁掉卞和的左脚和右脚。

    楚文王即位后,卞和便怀抱璞玉,痛哭于荆山之下。文王得知此事,便命玉工将石剖开,果然得到了一块好玉。文王下令,将此制成玉璧,命令为“和氏璧”。卞和这种坚持真理的精神,使楚文王大为感动。他称赞卞和说:“此人真是个扳不倒之翁也!”

    如此一来,就出现了“不倒翁”这一流传后世的称谓。

    两面派的由来

    两面派一般指口是心非、善于伪装的人。那么,“两面派”是怎么来的呢?

    元朝末年,元军和朱元璋领导的义军在黄河以北展开了拉锯战。老百姓却感到苦不堪言,因为哪方的军队来了都要欢迎,在门板上贴上欢迎标语,来得勤换得也快。

    豫北怀庆府人素来生活节俭,想出了个一个简便易行的办法:用一块薄薄的木板,一面写着欢迎元军的“保境安民”的标语,另一面写着欢迎义军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标语。哪方军队来了,就翻出欢迎哪方的标语,既省钱又方便。可是,他们想不到,这个方法后来竟招来了大祸。

    有一次,朱元璋的部将常遇春率军进驻怀庆府,见到家家门口五颜六色的木牌上满是欢迎标语,心里十分高兴。可是突然一阵狂风刮来,木牌被风吹得翻过来,反面全是欢迎元军的标语。常遇春非常气愤,将挂两面牌的人满门抄斩。

    后来,“两面牌”逐渐演变成为“两面派”一词。

    替罪羊的由来

    在现实生活中,代人受罪的人往往称为“替罪羊”,可“替罪羊”这一称谓是怎么来的呢?这里有三个典故。

    第一个典故来源于《圣经》。在《圣经.旧约》中说,上帝为了考验亚伯拉罕的忠诚,叫他将他的独生子以撒杀了作燔祭,献给上帝。

    正当亚伯拉罕要拿刀杀他的儿子时,有个天使加以阻止,说:“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前面林子里有一只羊,你可用来‘祭献’上帝。”于是,亚伯拉罕便把小树林中的那只山羊抓来杀了,代替他的儿子献给燔祭。

    第二个典故来源于《圣经·新约》。书中说耶稣为救赎世人的罪恶,宁愿钉死在十字架上,作为“牺牲”(祭品)奉献天主。因为这是仿效古犹太人在向主求恩免罪时,往往杀一只羔羊替代自己供作“牺牲”,所以教会通常又称耶稣为赎罪羔羊。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来源于我国古代的《孟子》。《孟子·梁惠王上》中载:“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注:新钟铸成,宰杀牲畜,取血涂钟的仪式)。’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棘,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欤?’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齐宣王不忍心看见牛恐惧战栗的样子,而命以羊替换牛来祭钟。这也就有了“替罪羊”的说法了。

    纸老虎的由来

    在现代生活中,常常用“纸老虎”来形容外强中干的人。那这种说法是怎样由来的呢?

    “纸老虎”是民间“纸糊老虎”的工艺造型,这种老虎造型常出现于元宵花灯中以及殡仪队列的纸俑中。人们正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纸糊老虎”实物的启发下,才创造了“纸老虎”一词,才有了“纸老虎”的比喻说法。

    “纸老虎”一词源于民众之中,而把它作为书面语言使用,最早见于陈独秀的《“纸老虎”探源》一文。

    而现在的“纸老虎”的意思,主要来源于毛泽东的“帝国主义纸老虎”论。

    官老爷的由来

    现实生活里,很多人都会用“官老爷”来比喻作威作福的人,“官老爷”这种称谓也成为人们熟悉的词语。

    “老爷”作为权贵的尊称,由来已久。大约发端于宋元,而定型于明清。在宋代,对当官一般尊称“爷爷”。如《宋史·宗泽传》:宗泽“威声日著,北方金人常尊惮之,必曰宗爷爷”。

    宋元时期,对“老爷”、“爷爷”的称谓,朝廷并无明文规定,只是随意性尊称。到了明清就不同了。据清人王应奎撰《柳南随笔》载,前明时代只有朝廷的九卿和外任的司道以上的官才有资格称“老爷”,其余小官只称“爷”。到了清代,朝廷规定得更明确。四品官以上称“大人”,五品以下称“老爷”。

    称官为“老爷”,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反映。“官老爷”,表明封建官吏高高凌驾于社会和人民群众之上,享有优厚的特权。如今“老爷”这一称号已逐渐消失,偶尔在戏剧或影视中还可以听到。

    OK的由来

    “OK”是个舶来语。“OK”的意思尽人皆知,但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早在1565年,在英国人的遗嘱中就出现了这个词。

    有人说,它源于美国内战时期,讲德语的美国人说“OK”表示“Oberoomma”(最高统帅),当时,美国有过这一军衔。有人说,某个德国新闻记者在文章末尾写上“OK”,意思是“Ohnekovretur”(没有错误)。

    还有的人说,可能源于一个名叫奥托·凯撒(Ottokaiser)的商人,他在检验产品后,在合格产品上都贴上写有自己姓名缩写字母的标签。

    美国辞典的说法是:1840年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马丁·范布伦在竞选时,用“OK”作为竞选口号。原来他出生于纽约的老金德胡克(OldKinderhoek),用这个地名的头两个字母作为竞选口号,意思是“竞选成功”。而语言学家则认为,这是由“Allcorrect”(完全正确)一词的奇怪拼法(OllKorrect)而来。

    但是通常认为,“OK”来自美国的一位记者。1839年3月23日《波士顿晨邮报》一位记者在文章付印前写上了“OK”。研究古希腊语言的学者认为,这位记者曾受过古典的希腊教育,千百年前,希腊教师在批阅优秀学生的文章时,往往在末尾写上“Oiakala”或“OK”,意思是一切都好,与英语中“OK”表示的对、好、可以、行的意思差不多。

    名堂的由来

    明堂是上古时候帝王会见诸侯、接见长者的地方。

    汉武帝,有一次巡狩泰山,看见山上有一处古时明堂遗址,他一时雄心大发,便要在这片遗址上造一座新的明堂,以显示自己的威风。可是,文武百官从来没有见过明堂是什么样儿,也就只好作罢。

    唐朝时,由于国势强大、经济繁荣,重建“明堂”的事又提了出来。武则天让大臣各自上书献策,谈谈明堂是什么样的。没过多久,有人写了《黄帝明堂经》三卷献给武则天,上面绘有巍峨的正殿,四面是清水环绕,空中有响履木铺成的复道通到岸上,非常繁华。

    武则天看后感到很高兴,准备照此动工。大臣刘允沦怕修造明堂劳民伤财,于国无利,就写了一篇《明堂赋》,讽喻武后,讥讽那人不知搞的什么“明堂经”,明堂经里也不知弄的什么“明堂”,纯属子虚乌有,胡说八道!武则天看了深为赞许,就没照着那所谓的“明堂经”去造“明堂”。

    不久,这事流传开来,就将稀奇古怪别出心裁的东西称作“搞什么明堂”,由于“明”和“名”的读音相同,而“名堂”又能表示“有名的明堂”这样的意思,所以“明堂”慢慢地写成了“名堂”。

    借光的由来

    人们把凡是请求别人提供某种帮助和从别人那里分享某种荣誉称作“借光”。“借光”这个词由来已久。

    据《战国策》记载,战国时秦国将军甘茂曾对齐国使者苏代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条江边,住着很多人家,每晚,姑娘们都凑到一起做针线活儿。其中,有一位姑娘家境贫寒,买不起灯烛,其余的姑娘嫌弃她,说她爱占小便宜,拒绝她来。

    这位姑娘说:“我虽然买不起灯烛,但是我每晚都比别人先来,把屋子打扫干净,把坐席铺设整齐,让大家一来就能舒适地做活,这对你们多少也有些方便。你们的灯反正是要点的,借给我一点光又有什么损失呢?”姑娘们觉得她的话很有道理,便把她留下了。

    这就是“借光”一词的来历。

    偏袒的由来

    周勃,汉高祖刘邦手下的一员勇将,此人在军中威望甚高。刘邦临死时,深知有人想篡位夺取刘氏天下,因而对周勃寄予极大的希望,曾对人说道:“安刘氏者,必勃也!”

    刘邦死后,吕氏专权,大力培植吕姓的势力。想到高祖刘邦的重托,周勃决心夺过吕氏的兵权,恢复刘氏的帝业。

    一天,周勃把军士们召集在一起,宣布了自己诛吕扶汉的主张。他对士兵们说:“凡是拥护吕氏的,就脱掉袖子,露出右臂;凡是拥护刘氏的,就露出左臂!”周勃的话音刚落,兵士们都“刷”地露出了左臂,表示拥护刘氏,听他的指挥。很快,吕氏就垮台了。

    偏是偏向一方的意思,袒是裸露的意思。偏袒一词的意思就是这样来的。现在使用这个词,它的意义当然不是“露出左臂”的含义了,而是在它原义的基础上,引申出“偏向”的意义。所谓偏袒,就指偏向、袒护。

    刘海的由来

    人们把女子垂在前额的整齐短发称为“刘海”。其实,刘海本为“留孩”,专指小孩子所留的头发。

    在古代,女孩子15岁时便盘发插笄(簪子)表示成年。男孩子则于15岁时束发为髻,到20岁时再行表示成年的“冠礼”而戴冠。

    古时男女幼童所留的头发又是有区别的:男孩留的是额上左右两角的胎发,称之为“兆”;女孩子则留垂于额头中央的胎发,叫做“髦”。这种孩童时代所留的头发,统称为“留孩发”。而女孩子待到成年之后,有时从打扮考虑,依旧让额头发自然下垂。“时髦”之说即由此而来。

    由于“刘海”与“留孩”古时发音完全相同,“留孩”又本为口语俗称,故书面文字就写作“刘海”。

    无厘头的由来

    “无厘头”最早源于香港20世纪80年代后期。

    香港的一些“搞笑”电视节目中,主持人戴着千奇百怪的脸谱、头套,扮作神经汉、少妇、弱智儿童、残疾人等,以低俗粗鄙的语言和癫狂不羁的动作,一味地向观众逗乐讨笑,被称为“无厘头”文化。

    “无厘头”原来是广州的方言俚语,含有“无缘无故、莫名其妙”的意思。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是在日常生活平淡无奇的细节、语言和动作中,猎取观众意料之外的、令人忍俊不禁的笑料。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港台影视的大量引进,使我国大陆地区也很受“无厘头”文化的影响。现在内地许多电视综艺节目为了提高观众的收视率,各种形式的搞笑节目竞相出现。

    走后门的由来

    人们常把运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谋求达到某种个人目的行为叫“走后门”。

    “走后门”是有典故的。相传,宋哲宗死后,徽宗继位,以蔡京为相。蔡京拼命贬谪和排斥旧吏,并规定其子女不得出仕和入京,甚至连其诗文也不准流传,因此引起了人们强烈的不满。

    有一年元宵节,在京的艺人们自动组织起来在街头自编自演了一出名叫“走后门”的戏。内容大概是:有一天,某县县官正在升堂办案,忽有一个年过五旬的老和尚,要求离县到外地去游。知县一看他的度牒是先帝年间发给的,就无名火起,不但不准其要求,还下令收缴度牒,不让他再当和尚。

    在赶走这个老和尚后,接着一个道士又进来了,他要求县太爷捐资修建道观。知县一查,这个道士又是先帝时期出家的。县太爷不但不捐资,反而下令要道士还俗。

    正在这时,知县的亲信师爷走上前,在知县耳边悄悄说:“太老爷!黄员外为了报答太老爷上次替他办事的恩德,现特奉送银子1000两,可这些银子全是先帝年间铸造的,那怎么办好呢?”

    知县想了想白花花的银子送上门来,哪能让它跑了,于是他稍作沉思后细声对师爷说:“先用箱子装好,不要从正门进来,以免被人看见,要从后门悄悄地抬进来。”

    这出戏,巧妙地抨击那些有权有势的贪官贪赃枉法的行为,从那以后,“走后门”一语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出风头的由来

    相传,清朝光绪年间上海县城内最繁华的是四马路。一帮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整日子在那里胡混。

    每天下午三四点钟后,这里总是一片笙管弦乐,笑语嘈杂,车水马龙,最惹人注目的是打扮得花枝招展、忸怩作态的妓女。人们把她们这种招摇、卖弄的行为称为“出风头”。爱赶时髦的阔人及其小姐、少爷也雇辆马车出出“风头”。

    这样,上海滩便出现了一股形式奇特的“兜风”潮,一帮马车载着人,从四马路经过黄浦滩到大马路,“出风头”一次收费一块钱。

    此后,“出风头”被指做一些华而不实、招摇过市、沽名钓誉之类的行为,一直沿用至今。

    磨洋工的由来

    中国旧式的房屋建筑,官宦人家一向讲究“磨砖对缝”。磨工,就是指对砖墙的表面进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相当于现在的勾缝和打磨石类的装修。

    1917年至1921年,美国用清政府的“庚子赔款”在北京建造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工程外观上采取中国传统的磨砖对缝、琉璃瓦顶。

    由于这项工程是由外国人出资、设计,中国工人就称它为“洋工”。协和医院共有主楼14座,又是高层建筑,“磨工”工序十分浩繁。所以,参加建筑工程的许多工人就把这一工序称为“磨洋工”。

    后来,也许是出于对西方帝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的罪恶行径的一种不满的发泄,“磨洋工”最终改变了原来的意思,被用来指人们消极怠工、只出工不出力的一种现象。

    照葫芦画瓢的由来

    “依样画葫芦”语出《宋史》,其中有这样一个小典故。

    北宋年间,一位名叫陶谷的翰林学士,想到外地去做官,便托人在宋太祖赵匡胤面前推荐自己。不料,赵匡胤一听说是陶谷,便笑着说:“这位老先生起草文件时总是照抄前人的旧本,只不过改头换面地编编而已。这不正是俗话所说的‘照葫芦画瓢’么?”于是,陶谷没有被任用。

    事后,他写诗自我解嘲曰:“官职须由生处有,才能哪管用时无;堪矣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他以此来悲叹自己缺少独创精神。

    后来,“照葫芦画瓢”常被用来指一些人只知模仿别人,缺乏创新精神,而一直沿用至今。

    破天荒的由来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其过程是逐级选拔人才,凡是考进士的人,都由地方选送本地区成绩最好的人入京赴试。

    唐朝时,荆南地区派人参加京城会试(中央一级的科举考试),四五十年竟没有一个考中。于是,人们称荆南地区为“天荒”,把那里遣送的考生称做“天荒解”。

    天荒,本指浑沌未开的原始状态,如盘古开天地。这里的天荒是指荒而落后的地区。把荆南地区称做“天荒”,是讥笑那里几十年没能有一个人上榜提名。

    唐宣宗大中四年,荆南应试的考生中终于有个叫刘锐的考中了,总算破了“天荒”。当时,魏国公崔弦镇守荆南一代,得知刘锐考中进士,便写信表示祝贺,并赠他70万“破天荒”钱。刘锐不肯接受崔弦所赠之钱,在给崔弦的回信中,他写道:“五十年来,自是人废;一千里外,岂曰天荒。”

    古时,文人常用“破天荒”来表示突然得志扬名。现在用来指从未有过或第一次出现的新鲜事。

    敲竹杠的由来

    用别人的弱点或寻找借口向别人敲诈钱财的行为叫“敲竹杠”。

    “敲竹杠”一词来源于清朝末年,当时,帝国主义商船纷纷向中国输入鸦片,毒害中国人的健康,牟取暴利。

    爱国官吏林则徐向清政府提出禁烟,并在广州海面派出官船巡逻,查禁鸦片。有一次,官船截住一艘走私船。一个官员抽着旱烟上了商船,监督手下人搜查,他无意之中在船篙上磕烟袋锅,这个动作可吓坏了走私商人。原来,他们正是打通船篙,隐藏鸦片的。走私商人以为官员发现了秘密,便趁别人不注意把钱塞进官员的手中。这个贪官心领神会,放走了走私船。以后,“敲竹杠”的说法就传开了。

    “敲竹杠”的来源,还有一种说法:四川山区,有钱人进山烧香时乘坐着一种用竹竿做的滑竿,滑竿由人抬着。走到半山腰抬滑竿的人就敲着滑杠,要求加工钱,否则就不抬人,乘坐滑竿的只好加钱。

    另有一种说法:清朝末年,市场上小额的买卖,以铜钱作为单位,店家接钱后便丢在用竹杠做的钱筒里。当时,上海城里有家店铺,老板很不老实,陌生顾客进门,往往随意提价。每当伙计在接待顾客时,店主就敲竹杠一下,示意提价。

    铜臭的由来

    人们如果批评某人太爱钱,就称之充满了“铜臭气”。“铜臭”一词自然成了一个贬义词。关于“铜臭”一词由来,这里面还有一个典故。

    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时,一名叫崔烈的人,用500串铜钱买了个相当于丞相的司徒官职。由于司徒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是掌握军政大权、辅助皇帝的最高长官,所以,人们虽对崔烈的丑行议论纷纷,但当着他的面谁也不敢谈及此事。

    一天,崔烈问儿子崔钧:“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意思是说,人们对我当上三公有何议论。崔钧据实相告:“论者嫌其铜臭。”自此,后人常用“铜臭”来讥讽有钱的人。

    黄粱梦的由来

    唐朝开元年间,有个叫卢生的少年,在邯郸旅店中遇见了一个名叫吕翁的道士。言谈话语之间,卢生透露出对穷困的慨叹。吕翁见这位少年情志不畅,目昏思寐,便从自己的行囊中取出一个两端有孔的青瓷枕头送给卢生。

    当晚,卢生睡下后即做了一个美梦。梦见自己返家数月后,娶了本县望族崔氏的漂亮女儿为妻。第二年,又考中了进士,后来由县尉步步高升,还当了十余年宰相。期间,他还统率大军,出征外族,开疆辟土,立下赫赫奇功。自己所生的5个儿子,个个功成名就,都和名门望族对了亲……

    后来,自己又被劾贬谪,历尽曲折。到了在最后,皇帝察知冤情,将他召回,对他更加宠信。他执政十余年来,享尽人间荣华富贵,一直活到80多岁才寿终正寝。

    卢生一觉醒来,只见自己仍躺在旅店里,店主人在他睡觉前所蒸的黄粱米饭还未熟,卢生这才明白,自己几十年的荣华富贵,竟然是短暂的一场梦。

    后来,人们就把“黄粱梦”喻作不可能实现的虚幻欲望,只是一场空欢喜而已。

    闭门羹的由来

    闭门羹意为拒客。但闭门何以与羹联系起来呢?

    闭门羹一语始见于唐代冯贽《云仙杂记》所引《常新录》的一段话:“史凤,宣城妓也。待客以等差……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这名姓史的高级妓女不愿接待下等客时,就饷之以羹,以表婉拒。客人见羹即心领神会而自动告退了。

    所谓羹,最初时系指肉类,后来以蔬菜为羹,再后对凡熬煮成有浓汁的食品皆以羹称之,如雪耳羹、水蛇羹、燕窝羹等。以羹待客,比直言相拒,要婉转,客气一些。可惜现代拒客,则只有“闭门”而没有羹了。

    马虎的由来

    马虎,是近代才流行的一个名词。是形容人做事丢三落四,糊里糊涂。

    传说,古时有个二百五画家,喜欢画虎和马。一次,他刚画成一个虎头,有位朋友请他画匹马,画家顺笔一挥,虎头下面添上了马身。朋友见他画得不伦不类就问他:“你画的是马还是虎?”画家随口答曰:“管他是什么,马马虎虎吧!”朋友生气而去。

    画家随手把这幅画挂在墙壁上。他的大儿子问道:“父亲,上面画的是什么呀?”画家漫不经心地答道:“是马。”二儿子见了也问他,画家又随便地答道:“是虎。”两个孩子遂马虎不辨。

    一日,大孩子遇到一只老虎,以为是马,就想骑它,结果被老虎吃掉了;老二碰上一个人牵着一匹马,却以为是虎,拉弓将马射死,结果被人打个半死。于是,人们便送给画家一个外号“马虎先生”。

    东西的由来

    “东”和“西”原本表示方向,可又怎么成为商品物质的俗称了呢?

    据说清朝,有一位学者龚玮则,他认为在东汉早年,商品的买卖活动大多集中在东京洛阳、西京长安。百姓商人进行交易,需要往返于西京、东京之间,所以“买东西”就成了购物的代称。

    关于“东西”这一词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相传,宋朝时候,有一位理学家名叫朱熹,他好学多问,爱钻“牛角尖”。有一天,朱熹偶然遇见了一个精通天文地理的好友盛温和。朱熹笑问盛温和:“你提着竹篮子干什么去呀?”盛温和见是朱熹,一心想和他开个玩笑,便诙谐地眨着小眼睛说:“我呀,是上街去买‘东西’的。”朱熹想来想去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于是又问:“‘东西’怎么个买法?什么价?买‘东西’?那为何不买南北呢?”盛温和听了不觉失声笑道:“你呀,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我问你,与金木水火土相配,统称为五行的是什么?”

    朱熹这才恍然大悟,自言自语说:“哦,哦……金木水火土,东西南北中,东方屑木,西方属金,金木之类的物品,篮子里都能容纳得下,而南方属火,北方属水,这水火类放进篮子不连篮子都被烧掉?”说罢朱熹高兴地指着盛温和的脑袋说:“哎呀,原来你的脑瓜子是转弯的!”两个人都乐得哈哈大笑起来。

    后来,这个有趣的小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天长日久,“东西”逐渐被作为商品物质的代名词了。

    知音的由来

    知音意思是知己朋友。这一词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据传,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有一个擅长弹琴的小官吏,名叫俞伯牙,他所弹的曲调典雅动听,但一般人却难以听懂曲调的意思。

    有一次,伯牙回乡坐船途经汉水,准备在船上过夜。那夜皎月当空,伯牙顿起弹琴雅兴,便差人在船头焚香置琴,而后独自对月弹琴,幽雅的琴声在龟山脚下飘扬。这时,一个名叫钟子期的樵夫,在回家路上忽然听到了伯牙的琴声。钟子期很感兴趣,便跑到崖边偷听起来。

    伯牙先弹了一阵志在高山的曲调,钟子期一听,情不自禁地说道:“好啊!峨峨兮若泰山!”伯牙又弹了一阵意在流水的曲子,樵夫又迫不及待地说道:“好啊!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两次听到有人在崖边夸奖他的琴声,连琴也不弹了,连忙上岸找到樵夫,热情地邀他到船上畅谈,两人一见如故,结为好友。

    一次,伯牙与子期出游到泰山,刚巧碰到一场暴雨,他俩便一起躲进一个岩洞。由于心情郁闷,伯牙又弹起琴来,开始一曲表达遇到下雨的心情,接着弹出了雷鸣山崩的情绪。伯牙每弹奏一段曲子,子期都将他所想表达的思想感情解释得一清二楚。伯牙弹完曲子,放下琴,感叹道:“好啊!子期所理解的,正是我所想的,子期真是听琴的知音啊!”

    后来,人们便把彼此相互了解,最知心的朋友称为“知音”。

    入伍的由来

    参军叫入伍,与我国古代军阶编制有关。据《周礼》载:我国古代军队里“五人为伍,五伍为两,五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

    从西周时代起,军队就是按伍、两、卒、旅、师、军编制的。那时,社会基层单位叫“比”,五户为一比。当兵时,五户各送一名男丁,一比共送五人,组成一个伍,不管干什么,五人总是在一起。历代军队编制虽然不断变化,但“伍”的叫法却一直流传至今。

    近代的班、排、连代替了古老的伍、两、卒,人们仍然习惯把参军叫作“入伍”,把退出军队称为“退伍”。

    目的的由来

    “目”是眼睛,“的”是箭靶的中心;按字面理解就是眼睛看到的地方,引申为要达到的地点或目标。

    “目的”一词的来历还有一段典故。话说唐朝窦皇后是隋定州总管与襄阳长公主所生,出身豪门,自少便才貌过人。这样的小姐,必定要选一名相称的佳婿才堪匹配。窦家想出一个办法:在大门口设一只画有孔雀的屏风,应婚的男子都要施展一下射艺,如果射中孔雀的眼睛,便可获得这位小姐。

    唐高祖李渊前来两箭皆中的,于是小姐便嫁给了他,日后成为皇后。“目的”一词也由此而来。

    眼中钉的由来

    人们常用“眼中钉”一词,来形容极为仇视的人。提起这个词,还有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呢!

    相传,北宋真宗年间,宰相丁渭和太监狼狈为奸,把持朝政。当时,老宰相寇准尚在朝中,丁渭深知寇准为官公正,刚正不阿,生怕自己所做的坏事被他拿住把柄,引发后患,就千方百计地在皇上面前说他的坏话,后来寇准被排挤出了京城。

    丁渭的所作所为,老百姓看得清清楚楚。不久,出现了一首民谣。歌中唱道:“欲得天下宁,须拔眼中丁;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歌中的“丁”,指的就是丁渭。于是,“眼中丁”的说法逐渐流传开来。到后来,“丁”又演变成“钉”。

    乌纱帽的由来

    在戏曲舞台上,凡是古代当官的,都要戴一顶“乌纱帽”。提起这个词,有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

    “乌纱帽”也叫纱帽,其前身是古代男子裹头发用的幞头。北宋初年,有人将幞头改装为一种纱帽,皇帝对此大加称赞,因此便规定朝中官员都要戴这种纱帽,有时皇帝也会佩戴。这种纱帽两旁各有一根细长翅,由于翅有一尺多长,所以走起路来便会上下颤动。为了保护帽翅以免碰掉帽子,官员们都养成了小心翼翼走路的习惯。

    直到明朝,官员们仍沿袭宋制戴纱帽,但皇帝已不再戴了。从明世宗时开始,人们将纱帽称之为“乌纱帽”,同时其双翅也做了一些变动:不但翅的长度缩短了,而且其宽窄也不相同;官阶越大,纱帽的双翅越窄,反之亦然。其形状和后世戏台上的乌纱帽基本一样。

    清朝初年,顺治帝入关,收留了许多明代降臣,为了笼络人心,允许不少地方官员仍穿明代朝服,戴明代乌纱帽。等到清室统治得到了巩固,才下令将官员戴的乌纱帽改变为红缨帽。但人们习惯使用“乌纱帽”一词,久而久之,“乌纱帽”便成为官位的代称了。

    杜撰的由来

    “杜撰”就是没有根据的胡编乱造。据《续传灯条》载:“我也不看郭象解并诸家注释,只据我杜撰。”

    “杜撰”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相传,宋代有个人叫杜默,很喜欢写诗。可是,由于才情所限,他写的诗内容空洞,不着边际,毫无真情实感。并且,他的诗不讲韵律,平仄不分,有人说他写的东西,诗不像诗,文不像文,实在是不伦不类。因此,人们每逢看到不像样的诗文就脱口而出:“这简直就是杜默撰写的。”

    后来,这句话逐渐简化为“杜撰”。现在人们把不真实的文章、没有根据地编造称为“杜撰”。

    斧正的由来

    斧正是请人修改文章时的常用语,表示谦虚。它来源于《庄子·徐无鬼》里的一则故事。

    春秋时代,楚国郢都(即今湖北省江陵县北面的纪南城)有一个人的鼻尖上,忽然粘上一块宛若苍蝇翅膀厚薄的白土,怎么抠也抠不掉,觉得很别扭,于是请一个匠人来替他削掉。匠人端详了一下,便叫他站好,要他无论如何不要动弹,然后举起手中的斧头,飞快地从鼻尖上掠过。那人只听耳边一阵风声,再摸鼻尖时,果然白土一点儿也没有了,而鼻子却毫无损伤,自己也一点儿也不害怕。

    后人将这一故事,引申成“斧正”一词,意思是自己的文章诗词有毛病,请别人帮助删削。因为那个匠人是郢人,而古代“正”与“政”二字可通用,所以斧正也叫做“斧政”、“郢政”。

    雷同的由来

    在文艺评论中,“雷同”一词多用来批评那些缺乏新意、千人一面的作品。实际上,它是从古书中得来。

    古时,我国有这样一种说法,打雷时万物都同时响应。《札记·曲礼》上说:“毋剿说,毋雷同。”汉代郑玄注:“雷之发声,物无不同时应者。人之言当各由己,不当然也。”意思是说,打雷时万物都有回声,但人应该用自己的心去判断其是非,有自己的主见,不应像万物闻雷声惧怕而回应那样。因而,“雷同”还有“随声附和”之义。后来,雷同被人引入到文学中来,便有了今天的意思。

    润笔的由来

    “润笔”的意思就是稿酬。古代文人耻于直白地谈钱,经常曲折地撰文弄字。

    “润笔”的典故起源于隋朝。有一次,隋文帝叫手下一个官员起草诏书,另一位官员从旁戏说:“笔干了。”一位叫郑译的官员乘机说道:“不得一钱,何以润笔。”(典出《隋书》)

    从此,文人把为别人作诗文书画所得的报酬,都叫做“润笔”。有些文人,还在各种文体上订明各种报酬的数目,名叫“润例”。近代报纸刊行之后,作者向报社投稿,所得到的报酬,才开始叫做稿酬或者稿费了。

    腹稿的由来

    “山间芦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口蜜腹剑”、“腹有良谋”等等古人说的“腹”,是可以思考的器官,相当于头脑的作用。

    《滕王阁序》是王勃脍炙人口的名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成为千古佳句。《滕王阁序》是即兴之作。但是,传说王勃写文章时,总是先研墨数升,然后引被而卧,过一段时间,忽然坐起,就挥笔疾书,一气呵成。人们说王勃从研墨到“引被而卧”,都是在腹中打稿,即打“腹稿”,实际上是用心思考。

    于是,“腹稿”这个词就流传下来,并被广泛应用。

    鸿沟的由来

    “鸿沟”被人们来用于比喻距离之大或其他意义。“鸿沟”一词,最早见于《史记》一书。

    据《史记》载:公元前203年,双方军队相峙于荥阳,当时,汉王粮食多,项王已断粮,但刘邦家人被项羽俘获。汉王遣陆贾说项王,要求和解以赎家,项王不听。

    汉王复使侯公往说项王,项王答应汉王给出条件:二分天下,划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以东者为楚。项王许之,即归汉王父母妻子,军皆呼万岁。到这里,“鸿沟”一词广泛见于史籍。

    另据《史书》记载,鸿沟为我国战国时期挖掘的一条古运河,古时全境在今河南省境内,以荥阳北黄河岸为开端,引黄河水南下至中牟,然后东到开封,从开封直折南向,在今河南省周口市附近注入颍水,颍水向南流经安徽注入淮河。

    鸿沟遗址虽已荡然无存,但是由于楚汉之争故事广泛流传,“鸿沟”一词如今已成为一个广泛的日常用词。象棋棋盘中的楚河汉界实际上就是代指“鸿沟”。

    荒诞的由来

    据我国西汉东方朔所著的《神异经》记载,“诞”是一种小兽的名字。这种小兽也称“讹兽”,生活在西南的边远地区。它的身形就像兔子,却长着一张人的面孔,而且居然能像人一样说话。但它所说的话都是些不实之词,它说往东就是往西;它说是好的,却可能是坏的。

    “荒诞”一词就是从这个神话故事中演化而来。由于“诞”这种动物喜欢撒谎,后来人们就用“荒诞”表示“弄虚作假”、“不合常理”。久而久之,“荒诞”就化为形容词,即今天的用法。

    上当的由来

    现在人们把被欺骗、被坑害的行为叫做“上当”。这一词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哩。

    从前,清河一姓王的富户,在城里开了一个当店。经过世代流传,当店越来越大。但各房族人懒于营业,各人都将自己名下的一分资金作股存在店里,另选择一人主持典当营业事务,各房族众就按股金分利金。

    清光绪年间,主持店务的寿苎不是一个生意精,众族人见此情况,不约而同地从自己家里拿一些无用的闲物件,到自家的当店里来典当,还各人自己估定高价。伙计见来典当的人是店东本族的股东老板,只好如数付给。众多的族人都来敲诈,典当的资本被诈骗得所剩无几,一家资源充盈的店当就此而破产。时人见此情状,就编一句谣言:“清河王,自上当。”把物件质于当店叫上当。因为王氏家庭自己欺骗自己,终于罪有应得。

    万万岁的由来

    万岁乃祝颂欢呼之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原本无等级之分。秦汉以后,万岁限于臣对君王的拜恩庆贺,也用作对皇帝的称呼,词义的范围有所缩小。

    “万万岁”的称呼,则首创于唐朝。

    相传,武则天称帝后,特别喜欢臣民对她的吹捧,可不好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她朝思暮念,终于悟出了“出题对答”的计策。

    有一天,武则天在金銮殿召集翰林院诸学士,出题令其对答,她的上题是:

    玉女河边敲叽棒,叽棒叽棒叽叽棒;

    学士们虽搜索枯肠,一时也未能找出合适的对题。

    一阵沉默过去,有个惯于献媚的学士,似乎猜透了武则天的心思,忽地吟道:

    金銮殿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武则天一听,龙颜大悦,大加赞扬。从此,“万万岁”一词便传播开来。

    溜须的由来

    现在人们往往以“溜须”一词来形容那些献媚取宠的行为,提起这一词的由来,还有一段笑话呢。

    据传,宋真宗时,靠献媚取宠爬上宰相之位的丁渭,有一次,与老宰相寇准在一起吃饭。丁渭看到寇准的胡须上粘了一些饭粒,便亲自上前为寇准溜须拂拭,并对其胡须加以盛赞,原以为这样会博得寇准的欢心。殊不知为官清廉、刚直不阿的老宰相深知此人心术不正,忍不住哈哈大笑道:“难道天下还有溜须的宰相呢?”“溜须”这一典故由此而来,从而流传至今。

    尚方宝剑的由来

    “尚方宝剑”(或称“尚方剑”),就是“尚方”铸的宝剑,“尚方”是掌管供应制造帝王所用刀剑等器物的一个部门,秦朝始设置。

    “尚方宝剑”是指皇帝所用的剑,是一种最高权力的象征。据说真正的尚方宝剑并不是出现在宋朝,而是在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真正把尚方宝剑作为皇权象征物以赐臣下。朱元璋出身贫苦,对官吏的贪赃枉法深恶痛绝,开国之初,就将御史台与军政首脑部门并列,下诏说:“国家立三大府,中书总政事,都督掌军旅,御史掌纠察。朝廷纪纲尽系于此,而台察之任尤清要。”(《明史·职官志》)后又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使监察御史兼有监督各地官僚的职责。御史出巡,带有专印,印文为“绳衍纠缪”,以示其代表朝廷的权力。但这种印文似乎难以象征皇帝的权威。

    后来,监察御史出巡,常赐以尚方宝剑,表示“如朕亲临”。其他大臣临事,亦有赐尚方宝剑的。

    临时抱佛脚的由来

    “临时抱佛脚”是一句俗语,意思是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或仓皇求救。这句俗语是东汉时由外族人传入中国的。

    古时候,在云南的南面有一个外族建立的小国家,这个国家的民众都是信仰释迦牟尼的佛教徒。

    有一次,一个被判了死刑的罪犯在深夜挣断了锁链和木枷越狱逃跑了。第二天清晨,官府发现后即派兵丁差役四处追捕。那个罪犯逃了一天一夜后已精疲力竭,眼看追兵已近,他自知难以逃脱,便一头撞进了一座古庙。

    这座庙宇里供着一座释迦牟尼的坐像,佛像高大无比。罪犯一见佛像,心里悔恨不已,抱着佛像的脚一边磕头,一边嘴里不停地说:“佛祖慈悲为怀,我自知有罪,请求剃度为僧,从今往后,再也不敢为非作歹!”不一会儿,他的头也磕破了,弄得浑身上下都是鲜血。

    该国国王笃信佛祖,听说这件事后,赦免了罪犯的死罪,让他入寺剃发当了和尚。

    后来,当这个国家的一些和尚到中国传播佛教时,将这个故事和所产生的惯用语“临时抱佛脚”带入中国,成了我们的俗语。

    胡说的由来

    “胡说”一词来源于东晋之后。当时,鲜卑、匈奴、羯、氏、羌先后统治中原地区(人称这一时期为“五胡乱中华”)。

    以前,汉族统治者说话、办事完全依孔子的学说作根据,非礼勿言,非礼勿行。而胡人却不来这一套,完全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他们说话、办事是没有任何礼法为根据。

    因而,汉人把乱说和没有根据的说话,称之为“胡说”;这样,把乱闹、没有原则的闹事叫做“胡闹”。

    “五胡乱中华”也叫“五胡闹中华”。“胡乱”者,胡人之乱也;“胡说”者,胡人之说也。后来人们用“胡说”来泛指没有根据的言论。

    三姑六婆的由来

    现在的“三姑六婆”之说,意思是指家庭关系复杂,姑娘在这一家不好处。其实原来的意思并非是这样。“三姑”指的是:尼姑、道姑、卦姑;“六婆”指的是“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后来亦泛指那些走门串户、像三姑六婆一类的妇女。

    关于“三姑六婆”的来历,最早可追溯到明代。明代有个叫陶宗仪的学者,他著的《辍耕录》第十卷中有这样的记述:“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牙婆(贩卖人口的妇女)、媒婆、师婆(女巫)、虔婆(鸨母)、药婆、稳婆(指生婆)也。”

    清代小说家李汝珍在他的小说《镜花缘》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吴之祥道:吾闻贵地有三姑六婆。一经招引入门,妇女无知,往往为其所害,或哄骗银钱,或拐带衣物。”这就是“三姑六婆”的原意。

    天女散花的由来

    四川大足北山上有一幅“天女散花”的石刻画,画上是一位贤淑温柔的天女,正在为辩论佛经哲理而获统一见地的维摩居士和佛教首徒文殊菩萨撒天花,很有一番诗情画意。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传法,维摩居士故意称病不去。佛祖知道将有一番唇枪舌战,便祖文殊同十弟子四菩萨前往。有一天女聪慧过人,她知道佛祖和维摩必达成统一见地,便去天庭广采鲜花,准备届时抛撒以示祝贺。天女到花园一看,天庭花圃万紫千红。她深有感触,心想何不乘便撒一些给人间,让鲜花也去祝贺人间升平,给人世带去美好的祝福?于是,她广采鲜花,撒向人间。此后,“天女散花”的优美传说便为世所知,而且有人也将之称为春姑娘,喻示幸福开始降临。

    1000多年前,孟蜀画院待诏石恪将“天女散花”的情景画在大足县南惠因院。后来,雕刻家又把这幅画复刻在北山的岩壁上。

    古往今来,人们为了纪念心地善良的天女,不但把她编成了歌舞、戏剧来演唱,而且至今在重大的庆祝仪式和新婚典礼上,还用彩色纸屑花抛撒,以示吉庆和祝福。

    混帐的由来

    “混帐”与蒙古包有关。古代,我国北方的蒙古族过着群居的游牧生活。为了维持生计,他们经常带着帐篷式的蒙古包,赶着牛羊和马群,到处游荡;碰上有水草的地方便支起蒙古包,定居下来。

    白天,男人们去放牧,留下老人或妇女看守帐篷。这时,在家的一些年轻小伙子为了找年轻姑娘谈情说爱,就乱窜帐篷,混进姑娘帐篷里去。如果帐篷里没有其他人,他们就尽情地又说又笑,眉来眼去。如果碰上老头也在那儿,年轻小伙就会笑嘻嘻地说一声:“啊!对不起,我走错帐篷了!”急忙红着脸退了出来。碰上严厉的老头,待小伙子刚跨进帐篷时,老头就会愤怒地骂一句:“你又混帐了!”“混帐东西,又来了!”年轻小伙子自讨没趣,急忙退出帐篷。

    后来,“混帐”、“混帐东西”就渐渐地变成了令人气愤至极的骂人的话了。

    涂鸦的由来

    “涂鸦”一词出自一个典故。话说唐代诗人卢仝有一子名“添丁”,幼年时喜欢涂抹诗书,常把书弄得一团糟。为此卢仝戏赋诗曰:“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玉川子集·示添丁》)将儿童顽皮天真的神态活灵活现地表达出来。

    后来,人们就用“涂鸦”一词称随意写作或绘画,也用来比喻书法幼稚,但多用于谦辞。例如,清人徐枋(与杨明远书)云:“外一扇乃幼儿涂鸦,亦以申义。”

    幽默的由来

    “幽默”是个舶来品,在日常生活中广泛流行于群众言谈之中。

    具有幽默情趣的文学作品在我国虽历史悠久,但这个词的广泛应用却是在“五四”运动之后,“幽默”一词是北京大学教授林语堂首先使用的,他将英语“humour”音译为“幽默”。

    “幽默”一词未流行之前,还有过激烈的争论。文字音韵学家钱玄同,曾把它译成“酉末”,还有人主张译为“幽妙”或“语妙”等等。而林语堂则认为,“幽默”既是音译,又包含“作语隐谑,令人静中寻味”之意。因而,林氏译法得到认可,并被广泛采用。

    九鼎的由来

    相传,九鼎是夏禹治水成功后铸成的。当时天下分为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治水成功后,他利用九州进贡得来的金属,铸造了九个鼎(一说仅一鼎,因材料来自九州),将勘测所认识的这些地理状况,按九州划分,分别铭刻在九个鼎上。因此,九鼎实际上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最原始的地图。

    九鼎当时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夏、商、周各代帝王将它作为传国之宝,十分珍视。战国时期,周室衰微,诸侯国渐强。诸侯各国都希望拥有“九鼎”,成为正宗,因此发生了几次兴师求鼎的战争。到了周显王42年(公元前327年),九鼎没入泗水彭城下。

    据说,秦始皇时九鼎又现于泗水。秦始皇大喜,以为这是自己德合三代,理当继承霸业的征兆,于是派数千人潜入水中打捞,结果拴鼎的绳子被“龙齿”咬断没有成功。后来有人推断这些都是无稽之谈,九鼎是在周宗室罹乱时被周室自行销毁了。

    这几种说法无论孰是孰误,有一点很明确:九鼎是在战国期间失传了。

    九鼎虽然失传,但是九州图像并没因此完全湮没。由九鼎图像派生出来的《山海经》图继续传下来,成为我国制图学的先声。而且,九鼎作为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原始的地图,比埃及公元前1300年产生的努力亚塔金字塔一带的巴比伦鲁斯地图还早800多年。

    孺子牛的来历

    《左传·哀公六年》载:“鲍子曰: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这里“孺子”,乃是春秋时齐景公幼子的名字。

    史载齐景公非常宠爱孺子。有一次,他在后宫逗孺子玩耍,自己竟趴在地上,口衔绳子,让孺子当牛骑。孺子正在玩得高兴,一不小心从“牛”背上跌了下来,那绳子一下子把齐景公的牙齿给折断了。显然,当年的“孺子牛”是指齐景公及他对孺子的宠爱。

    鲁迅先生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将其点化,目的是为了用来表达自己对人民大众的无限忠诚。

    一字千金的由来

    “一字千金”形容文章写得出奇的好,浑然一体,一个字也改不得。这一成语最早源于《史记·吕不韦列传》。

    据书中记载,2000多年前,秦国的宰相吕不韦组织他的门客集体编纂了一部大书——《吕氏春秋》。书成之后,他把“稿本”挂在首都咸阳的城门上,声称有能增删一字者赏给千金。不知是因为这书实在编得好还是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据说,竟没人能够拿走这笔高额的“奖金”。于是,这个故事引出了一个“一字千金”的成语。

    这里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西安碑林内有块《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玄奘和尚从印度带回的佛经,由他精心译成后,请唐太宗作序文,再加上太子李治作述记玄奘的谢表。此碑立于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

    当时,朝廷要把它用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体来刻碑。长安洪福寺高僧怀仁知道此事后,便在王羲之所写的作品中一个个地搜集,成了这块王羲之字体的《圣教序碑》。

    传说怀仁在集字过程中,有几个字怎么也找不到,不得已奏请朝廷贴出告示,谁献出碑文中急需的一个字,赏金一千。这就是“一字千金”的由来,后人把此碑的拓本称作《千金帖》。

    三令五申的由来

    “三令五申”是我国古代的军令,即军事纪律的简称,它最早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约束即布,乃设斧钺,即三令五申之。”

    宋代曾公亮撰《武经总要》时,对“三令五申”有明确说明。所谓“三令”,一令观敌之谋,视道路之便,知生死之地;二令听金鼓,视旌旗,以齐其耳目;三令举斧,以宣其刑赏。所谓“五申”:一申赏罚,以一其心;二申视分合,以一其途;三申画战阵旌旗;四申夜战听火鼓;五申听令不恭,视之以斧。

    “三令”与“五申”的愿意是教育将士应该在战阵中或军事行动中明确作战守则。如今,“三令五申”并不是指必须执行的具体内容,而是再三地向下级命令告诫的含义。

    三教九流的由来

    “三教”的说法起自三国时代,指的是儒、释、道三种教派。儒,孔子所创,并非宗教,而汉儒为了抬高孔子的地位,把儒家学说渲染的像宗教一样,就被人们看作宗教了。释,指东汉时传入我国的佛教,以其为印度释迦牟尼所创而简称为释。道,是东汉时创立的一种宗教,讲究炼丹修道,寻求长生不老之法。河南嵩阳书院里有一尊三神像,在一个头上雕出了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的面孔。

    “九流”的说法,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指的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墨、道、法、杂、农、阴阳、纵横等学术流派。后来,人们把宗教、学术中的各种流派统称之为“三教九流”。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又把它作为贬义词,泛指那些在江湖上从事各种行当的人。

    十恶不赦的由来

    “十”在语境中表示最多、全了、满了。十恶不赦,那就是恶贯满盈了,常用来形容罪大恶极、不可宽恕的人。

    实际上,“十恶”真有律法规定的十条大罪,始见于1300年前的北齐法律。隋、唐把这十条大罪的内容略加增删,正式定名为“十恶”写在法律的最前面,以示严重。以后经历宋、元、明、清各代,都规定犯了“十恶”罪不能赦免。

    古代“十恶”罪的内容是:

    谋反,即企图推翻朝廷。

    大逆,即毁坏皇室的宗庙、陵墓和宫殿。

    谋叛,即背叛朝廷。

    恶逆,即殴打和谋杀祖父母、父母、伯叔等尊长。

    不道,即杀戮无辜。

    大不敬,即冒犯帝室尊严。

    不孝,即不孝祖父母、父母,或在守孝期间结婚、作乐等。

    不睦,即谋杀某些亲属,或女子殴打、控告丈夫等。

    不义,即官吏之间互相杀害,士卒杀长官,学生杀老师,女子闻丈夫死而不举哀或立即改嫁等。

    内乱,亲属之间通奸或强奸等。

    当时,由于“十恶”成为“不赦”之罪,影响深广,以致人们一接触到罪恶大、不可宽恕的事情,很自然地就称为“十恶不赦”。

    五花八门的由来

    “五花八门”比喻事物种类繁多,变化莫测,令人眼花缭乱。

    在古代,“五花八门”原指“五花阵”与“八门阵”,都是古代兵法中的阵法名称,后来一般比喻各行各业暗语。

    “五花”为:金菊花——卖茶的女人;木棉花——街上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酒楼上的歌女;火辣花——玩杂耍的;土牛花——某些挑夫。

    “八门”为:一门巾——算命占卦;二门皮——卖草药的;三门彩——变戏法的;四门卦——江湖卖艺的;五门平——说书评弹者;六门围——街头卖唱的;七门调——搭篷扎纸的;八门聊——高台唱戏的。

    后来,人们用“五花八门”泛指各行各业的繁杂和众多,随着时代发展,词义重心发生变化,即由行业之称扩展到其他各种事物。

    千里送鹅毛的由来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是我国民间流行的俗语,表示礼物虽然不值什么钱,但人的情谊无限。

    相传,唐贞观年间,回纥使臣缅伯高奉国王命令,带珍珠宝物向唐朝进贡,同时还带了一只他们认为世间稀有的白天鹅。缅伯高亲自用笼子装着护送。到了湖北沔阳地区,他见天鹅口渴,便放它到湖里喝水。一不小心,天鹅展翅高飞,仓促间,缅伯高只抓得一把鹅毛。这如何是好呢?他想来想去,只好硬着头皮,把鹅毛用线缎包裹好,并附上自己写的一首诗,送给唐太宗:

    天鹅贡唐朝,山高路远遥;

    沔阳湖失宝,倒地哭嚎嚎;

    上覆唐天子;请饶缅伯高;

    物轻人义重,千里送鹅毛。

    唐太宗看了这首诗,十分嘉许,立即安抚来使,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并把天鹅毛当作贵重礼品诚恳地收下来,还回送了一些中原土特产。

    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便成为一句流行的俗语了。

    狗咬吕洞宾的由来

    “狗咬吕洞宾”是“苟杳吕洞宾”的讹变。苟杳与吕洞宾是同乡,苟杳少年家贫,吕洞宾与其拜为兄弟,经常周济他。后来干脆把他接到自己家中攻读四书五经,以求取功名利禄。

    一天,吕的一位林姓朋友来访,见苟杳仪表堂堂、一表人才,便想把妹妹许配给他,但吕洞宾并不同意这桩婚事。苟杳得知此事后,极力恳请吕为他做媒,吕略加思索后,要苟答应一个条件:“林女须先陪我三天。”此事一般人很难答应,但苟杳却一口应承,并真的践了约。待三天期满,苟见新娘,新娘哭说:“郎君为何三夜都是天黑才来,埋头读书至天明便去?偏让我独守空床!”苟顿时作声不得,良久悟及,原来是吕洞宾以此告诫自己莫因成婚而误了读书。于是谨记在心,终于考取功名做了官。

    几年以后,吕家失火落难,吕洞宾便去找苟杳求助。不料苟杳将吕洞宾留在家中,天天设宴相待,都一个多月了,苟杳就不答应资助之事。吕洞宾愤然离去。路上乞讨时,获一人同情,赠送银子,才解了途中之窘。

    至家,旧址上竟然新屋屹立,妻子正批麻戴孝,抚官守灵。细问,原来是苟杳派人建造新屋,并送来棺材,说吕已客死异乡。吕撬开棺材,见内有金银,并附信一封。信云:“苟杳不是负心郎,路送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至此,吕洞宾方恍然大悟,哭笑不得。

    有眼不识泰山的由来

    “有眼不识泰山”往往形容某些人以下犯上、有眼无珠。孰不知,这条成语中的泰山,并非指山东省境内的那座名山,而是指我国古代的一位著名竹匠。

    相传,春秋时代著名的木匠鲁班,经常招收徒弟。鲁班十分珍视自己的声誉,每隔一段时期,就要从徒弟中淘汰个别“不成器”的人。鲁班徒弟中有个叫泰山的年轻人,看上去不很灵巧,技艺长进不大。为了维护班门的声誉,鲁班毅然辞掉了泰山。

    事隔数年,一次鲁班率徒闲逛集市,忽然发现货摊上摆着许多做工讲究的竹制家具,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顾客争相抢购。爱才的鲁班很想结识一下这位竹器高手,便向人打听,人们告诉他,是鲁班大师的徒弟、赫赫有名的泰山所作。

    鲁班听了,不禁大吃一惊,想起当初错辞泰山,深感愧悔,叹道:“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学校的由来

    公元前3000年左右,我国已有“图书文字”和“象形文字”了。于是也就有了专门传授和学习文字的机构“成均”,这就是学校的最初萌芽。

    到了夏代,则有了正式以教为主的学校,称为“校”。孟子说:“夏日校,教也。”商代生产力日益发展,文化日趋进步,科学日渐发达,因之学校又有增加,称为“学”与“瞽宗”。

    “学”又有“左学”、“右学”之别,前者专为“国老”而创,后者专为“庶老”而设。国庶之界在于贵族与平民。“学”以明人伦为主,“瞽宗”以习乐为宗。

    西周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学校组织比较完善。当时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专为贵族子弟而设,按学生入学年龄与教育程度分为大学、小学两级。乡学主要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而定。因地方区域大小不同,亦有塾、庠、序、校之别。

    一般情况下,塾中优秀者,可升入乡学而学于庠、序、校;庠、序、校中的优秀者可升入国学而学于大学。国学为中央直属学校,乡学是地方学校。

    后来,人们专用塾称呼私人设立的学校,叫私塾。庠、序成了乡学之名。学则和校合并,成为教育机构的通称,一直沿用到现在。

    科举的由来

    科举取士制度创立于中国,它的诞生对世界文官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科举取人才始于隋朝。隋文帝杨坚统一天下后,为了获取人才,规定每州每年贡士三人,保荐贡士的标准是文章华美者。公元599年,隋文帝又以“志行修谨(有德)、清平干济(有才)”两科选拔人才。

    科举制度,到了隋炀帝杨广执政时,又进一步发展。公元607年定十科举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文才秀美”一科,即进士科,提倡文人以诗赋获取功名。

    开科取士的制度在唐朝被继承和完善起来。唐太宗李世民规定学士和乡贡要接受吏部考试,科目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等,其中最为考生们热衷的是明经与进士两科。

    明经主要考帖经,进士主要考诗赋。由于诗赋的形式活泼,考生可以自由发挥,展示自己的才华,所以当时不少名人往往进士登第而入仕途。

    但进士科相对于明经科为难。当时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但是一旦考中进士,升迁较快,易受到重用,因此在社会上较为人看重,所以考生们大量涌向进士科场。

    隋唐兴科举取人才,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用人制度的一大进步。此制度后来为西方社会所学习和改进,对推动西方大学制度改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独占鳌头的由来

    鳌为俗字,正字作鳖,本义为海中大鳖。俗称状元及第为独占鳌头。

    因为在殿试中,选出状元、榜眼、探花三甲后,就宣旨唱名,谓之胪传。胪传毕,赞礼官引东班状元、西班榜眼二人,向前行至殿中之陛下(天子座前的阶梯)迎接殿试榜,到达陛前则状元稍前进,站在中陛石上,这中陛石上雕刻着一条龙和一只大鳖,即古时所谓螭头或螭首。

    由于状元一人独占殿中的大鳖,所以就说他独占(或作站)鳖头,后来就借喻为考试得到第一的意思。

    考试的由来

    中国是考试的发祥地。作为一个文化早熟型的国家,考试制度的最早渊源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

    考试一词由“考”与“试”二字组成,“考”与“试”是意义相近的两个概念,皆有考查、检测、考核等多重含义。

    将“考”与“试”二字连用,始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该书《考功名篇》说:“考试之法,大者缓,小者急;贵者舒,而贱者促。诸侯月试其国,州伯时试其部,四试而一考。天子岁天下,三试而一考。前后三考而黜陟,命之曰计。”

    由此可见,最初“考”字更侧重于考核政绩的含义,“试”字更侧重于测度优劣的含义。当“考”与“试”合为一个词之后,其内涵逐渐演变为特指考查知识或技能的方法和制度。

    幼儿园的由来

    1802年,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苏格兰办了一实验社会改革的大纺织厂,并为工人2~6岁的孩子开办了“性格形成新学园”。这就是最早的幼儿园。

    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幼儿园是由德国教育家弗雷德里克·弗洛伯尔创办的。弗洛伯尔(1782~1852)生于德国图林根地区。那时,在德国只有少数富裕人家的孩子才能享受教育的权利,大多数学龄前儿童几乎终日待在家里。

    面对不公平状况,1837年,弗洛伯尔在德国布兰肯堡大胆地招收了一批儿童,成立了世界第一个教育学龄前儿童的组织。在这个组织里,弗洛伯尔既不对孩子们进行单调的操练,更不体罚。他们经常把孩子们带到大自然中去,有时他们一起在花园或室内劳动。

    他注重培养孩子们手工劳作的技能和集体活动的能力。他还教授孩子们演奏乐器,讲授体育活动的知识,包括各种做游戏的方法。

    在多年的实验后,弗洛伯尔正式将这一组织命名为儿童花园,即幼儿园。他之所以以此命名,是因为他想让孩子们像花草树木那样,在人们的精心浇灌和培育下茁壮成长。

    他的这种想法受到人们的欢迎。后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纷纷采用了这个名称。英语则用“kindergarden”一词来表示幼儿园。

    大学的由来

    中古时期的“大学”是有共同兴趣的社会组织的统称,最早的教育大学只是学者或教师组成的社团,没有建筑物,一般都是临时租一个大厅,或是一个大房间。

    后来这种组织有所发展,有了永久性的房舍,并得到法律上的承认,变成了永久性的机构。第一所这种大学是9世纪建立在意大利索勒诺的一所医校,于1231年改为大学。

    12世纪末,意大利的巴隆那成立了一所多方面的大学,在这所大学里教法律、医学、艺术,以及神学。中古时代最著名的高等学校是巴黎大学,正式组成于12世纪后半期。巴黎大学成为欧洲许多大学的模范。

    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都是在以巴黎大学为蓝图而创立的。

    学分制的由来

    学分制是目前高等学校的一种较普遍的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单位,学生只有读满一定数量的学分,方能毕业。学分制可以作为教学计划制定、课时分配、教师工作量安排等的依据。

    学分制是在选课制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18世纪末,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高等学校的传统课程设置已不能满足科技和生产的需要。学校必须增设新科学技术课程。

    因此,课程体系变得越来越大,使得学生在一定年限内,已不可能全部修完这些课程,只能就一定的专业或学科范围内修习其中部分的必修课程,因此产生了选课制。最早实行选课制是德国,而这种制度普及和改进则是在美国,美国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逐步地在大学中推行选课制。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分工和专业分工越来越自由化,导致了多种多样的教学计划。这就需要一个能适应各种教学计划的计量单位来进行教学管理,于是产生了学分制。

    学位、学衔的由来

    学位制度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1130年,意大利的波伦那大学首次授予一位研究古罗马法的学者以博士学位,不久又出现了硕士的称号。博士为学位的第一级,硕士为第二级。

    约13世纪初,法国巴黎大学才首创学士制,作为学位的最低一级。法国最初的学士称号,是大学“录取学生”的同义词。但英国的学士学位是作为大学毕业成绩良好的一个凭证。后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采用英国授予学士学位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学衔制早于学位制。在中世纪欧洲的一些大学中,教师分为教授、讲师、助教三级。

    学衔与学位两者的关系,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统一的标准,都是各国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制定的。

    学位称呼的由来

    我国古代并没有学位制度,但学士、硕士和博士的称呼却古已有之。硕士,在古代是对博学多闻、德高望重之人的一种尊称。

    在古代博士是一种官衔,从事编纂著作或教授学生、培养人才,它的官阶品位并不高。

    学士最早只是指在学校读书的弟子。魏晋以后,成了以文学、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品位也不高。唐太宗时设文学馆,学士的地位大大提高了。自宋至清,学士的品位一直很高。清朝的大学士官阶为正一品,是文官之首。

    日本明治年间从西方引进学位制度时,借用汉语中的博士、硕士、学士这些词汇来翻译英文。

    到了清末民初,中国又从日本把这种译法搬了回来。这样,博士、硕士、学士的称呼在中国才同现代学位制度有了关联。

    博士后的由来

    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以后,许多博士经常协助导师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获准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博士学位获得者,习惯上称为博士后。

    我国于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试行博士后研究制度。有关部门规定: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不久,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岁以下(试办期间年龄放宽到40岁),尚未分配工作或无正式工作岗位的青年,均可申请做博士后研究人员。

    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的工作期限一般为两年,期满后必须流转出站或转到另一个站。在不同站流动的总期限不得超过4年。

    博士后研究人员在户口、工资、科研经费、基金、住房、职称、工作分配和配偶、子女户口随迁方面,享受一系列特殊政策优惠。

    留学生的由来

    现在把留居国外的学生统统称做“留学生”。其实这个名称最早是由日本人发明的。其由来要追溯到唐代。

    我国唐代经济文化都相当发达,日本政府为了汲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曾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

    遣唐使因是外交使节,不能在中国停留时间太长。日本政府便想出各种办法,一是派遣一些在遣唐使回国时也与他们一同回国的学生,当时称之为“还学生”;一是派遣一部分在遣唐使回国后仍继续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这部分人就叫“留学生”。

    以后,“留学生”一词也在我国被沿用下来。

    语文的由来

    清末废科举兴“新学”时,有一门功课叫“国文”,教的是文言文。“五四”以后,白话文兴起,小学“国文”改称“国语”,侧重白话文,提倡教学接近群众实际语言;中学仍称“国文”,侧重文言,但加入一定的白话文。

    1949年6月大陆大部分被解放,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研究全国范围使用教材,确定中小学都应以学白话文为主,中学逐渐加点文言文,作文则一律写白话文,要求在口头上和书面上,使学生能掌握接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并采纳叶圣陶先生的建议,不再用“国文”和“国语”两个名称,一律将教材称为“语文”。

    “语文”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口头的谓之语,书面的谓之文;口头的包括听和说,书面的包括读和写。

    使用“语文”这个名称,表明了要进行全面的语言训练,纠正封建社会长期遗留下来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分家,教学里只管读文章、写文章,不管口语训练的弊病。

    常用数学符号的由来

    “+”“-”号都诞生在德国,至今已有500多年了。那时候,德国有个叫魏德曼的数学家,他非常勤劳,整天废寝忘食地计算。

    当时,还没有什么现成的符号可以使用,他在工作中,一边计算,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在横线上加一竖,就表示增加的意思。‘+’,你就叫加号吧!从加号中拿掉一竖就是减少的意思。好!‘-’,你就叫减号吧!”从此以后,“+”、“-”号就被他带到了世界上。

    “=”的名字叫“等号”,它是由16世纪的英国学者雷科特创造出来的。当年他在研究数学时,经常碰到两个数字相等的情况,又无法标记,就决心创造一个符号。

    比较了许多图形和符号,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更相同的了”。于是,他就用两条平行线段来表示两个相等的数,并给它取名为“等号”。

    “×”号和“÷”号分别叫“乘号”和“除号”。乘号是18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发现的。乘法也是增加的意思,但又和加法有所不同,怎么办呢?他就把加号斜过来写,表示数字增加的另一种运算法,并给它取名叫“乘号”。

    “÷”号诞生在瑞士。当时,学者哈纳在算账中遇到要把一个整数分成几份的问题,但没有符号可以表示这种算法。于是,他就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来表示这种算法,并取名为“除号”。

    算术的由来

    公元3世纪,亚历山大科学院的丢番图综合整理了当时人们在数字方面的经验知识,汇编成《算术》一书。

    他在书中提出了二百多个难题,成为一本系统的数学著作,但在罗马帝国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后来这本书传入阿拉伯帝国,引起了阿拉伯人巨大的兴趣,并对此书进行了研究。

    1202年,生于比萨的意大利数学家莱昂纳多发表《算经》一书,将阿拉伯笔算法引入西方。到了16世纪,经过阿拉伯人修正的丢番图的《算术》又传回西方。

    这部著作于1621年印刷出版,它标志着西方数学发展的新起点。在以后的17、18世纪,人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建立了古典算术。

    而在我国,算术发展得很早。秦汉时即有算术专著《九章算术》了,并且我国古人在勾股定理、π值计算方面都要领先于西方。

    代数的由来

    公元852年,花剌子模数学家和天文学家阿尔—花剌子模写了一本有影响的代数教科书。它的阿拉伯文书名是《aljabrW’a1-muqabalah’》,意思是“结集一些未知数使之与已知数匹配的技术”,其中的“aljabr”(结集)一词,后来逐渐演变为拉丁文algebra。英文的“代数学”一词也是algebra,是从拉丁文吸收去的。

    清朝末年,有人翻译西方代数书时,按音译为“阿尔热巴拉算法”。1859年,清代的翻译家和数学家李善兰(1811~1882年)在翻译西方数学著作时,第一次把“algebra”译为“代数学”。从此,“代数”这个名词便一直在我国沿用下来。

    几何学的由来

    几何学源于古代埃及。相传古代埃及的尼罗河流域每年洪水定期泛滥,冲毁两岸的庄稼、房屋,并且洪水带来大量泥沙。每当洪水退后,人们只好重新勘定划分田地,于是产生了最早的“测地学”。

    据说,埃及人在实践中发现,画一个边长比例为3、4、5的三角形,与长度为5的边相对的角是直角,并且利用这个方法在地面上划出了直角。

    后来,巴比伦人也知道了这个方法,并且发现,在三条边长的比例为5、12、13的三角形中,与长度是13的边相对的角是直角。

    公元前5世纪,年轻的希腊人毕达哥拉斯发现了众所周知的毕达哥拉斯定理,也就是我国古时候所发现的勾股定理。

    大约公元前300年,古希腊数学家欧基米德总结和整理了前人积累的测地学知识,创造性地编成了著名的几何学经典著作——《几何原本》。

    公元1607年,我国科学家徐光启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的前6卷。在翻译时,徐光启一连想了十多个音似的汉字,但都不十分贴切。

    一天散步时,他忽然想到一首古诗“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猛然间,他从“几许”想到“几何”,geometry的字头geo,音译为“几何”再贴切不过了。而汉文“几何”的意义是“多少”,与原来的音、义非常近似。于是“几何”开始在我国广泛应用,并成为数学中重要的内容。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我们把计算数字1、2、3、4、5、6、7、8、9、0叫做“阿拉伯数字”。实际上,这些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创造出来的,它源于印度。那么,为什么又把它叫做“阿拉伯数字”呢?

    公元7世纪,团结在伊斯兰教下的阿拉伯人征服了周围的民族,建立了东起印度、西经非洲到西班牙的阿拉伯帝国。后来,这个伊斯兰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国家。

    由于这两个国家的各代君主都奖励文化和艺术,所以两国的首都非常繁荣,特别繁荣的是东都——巴格达。西来的希腊文化和东来的印度文化都汇集到这里来了,阿拉伯人将两种文化理解消化,从而创造了独自的阿拉伯文化。

    在公元750年后的一年,有一位印度的天文学家拜访了巴格达王宫。他带来了印度制作的天文表,并把它献给了当时的国王。印度数字1、2、3、4……以及印度式的计算方法(即我们现在用的计算法)也正是这个时候介绍给阿拉伯人的。

    由于印度数字和印度计数法既简单又方便,它的优点远远超过其他的计数法,所以很快由阿拉伯人广泛传播到欧洲各国。在印度产生的数字被称做“阿拉伯数字”的原因就在于此。

    米和码的由来

    我国常用的长度单位分别为“千米、米、厘米、毫米”,“米”是我们最为常用的。那么“米”又是如何得来的呢?

    长度单位“米”是1791年由法国科学家以地球经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通用长度单位确定下来的。当今“米”作为长度单位,已在国际上广泛应用。

    对于与“米”相对应还有一个长度单位,就是“码”。国际上比较通用的长度单位“码”,其历史比“米”还要久远得多,有将近900年了。

    它是英制长度单位,由英王亨里希一世规定的。一天,亨里希一世坐在宝座上,伸直手臂,跷起大拇指,对大臣们说:“看见没有,从我的鼻尖到大拇指的距离,就以此作为基本长度单位。”从那以后,“码”作为长度单位一直沿用至今。据测算,1码等于0.9144米。

    π的由来

    对圆周率的研究最早发源于我国。在南北朝时期,数学家祖冲之(公元429年至500年)经过大量的科学实践,计算出圆周率,π=3.14159265……他是当时世界上计算圆周率最准确的数学家,为后人打开数学宝库提供了钥匙。至今,世界上都将π称为“祖率”。

    1973年,一位法国数学家算出了圆周率π的前100万位数字,法国原子能委员会将其视若珍宝,特将它编印出版,被列入当年的“世界纪录大全”。

    到今天为止,世界上还没有第二个人靠手工能为人类准确无误地计算到100万位以上。

    圆周值的由来

    春秋战国时,墨子给圆下过定义,他说圆是一个封闭曲线,它的中心与圆周上任何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这个学说比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要早100多年。那么,又是谁将圆周定为360°的呢?这将追溯到3700多年前的古巴比伦。

    当时巴比伦人认为,从视觉上看,太阳从东边地平线升起到西边地平线落下,这运行轨道即是天穹半圆。从地球上看,视觉中太阳的直径刚好是天穹半圆的1/180,即180个太阳直径恰是天穹半圆的长度。太阳每移一个直径的位置,正好需要1“分”时间,因此,半圆就是180°,那么整个圆周当然就是360°了。

    珠算的由来

    古时候,人们用石子来计数,但这很不方便。后来,人们改用像筷子一样的小棒进行计算,叫做“筹算”。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大家觉得用算筹摆来摆去进行计算实在太麻烦,又把算筹改为用“珠盘”进行计算。把珠子放入盘内表示要加的数;取出盘子里的珠子表示要减的数。

    用珠盘计数,珠子容易滚动散失,于是我国人民发明了珠算。把珠子串起来,并列地连排起来,就成了算盘。因为用算盘计算又快又方便,很快就传到朝鲜、日本等国。

    1000多年来,珠算在我国的经济、教育、文化等领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流传海外,成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互相学习的见证。近年来,美国、日本的学者把珠算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