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万事由来-文体活动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体育的由来

    我国体育历史悠久,但“体育”却是一个外来词。它最早见于20世纪初的清末,当时,我国有大批留学生东渡去日本求学,仅1901年至1906年间,就有13000多人,其中,学体育的就有很多,回国后,他们将“体育”一词引进到中国。

    在我国,“体育”这个词最早见于1904年,在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中提到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时说:“保全身体之健旺,体育发达基地。”在1905年《湖南蒙养院教课说略》上也提到:“体育功夫,体操发达其表,乐歌发达其里。”

    在我国,最早创办的体育团体是1906年上海的“沪西士商体育会”。1907年我国著名女革命家秋瑾在绍兴也创办了体育会。同年,清皇朝学部的奏折中也开始有“体育”这个词。辛亥革命以后,“体育”一词就逐渐运用开来。

    运动员的由来

    今天的运动员一词,起源于古希腊文“裸体”的意思。从古希腊的雕刻上,我们还可以看到运动员都是赤身的。

    这可以追溯到古代奥运会,它规定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穿兽皮衣服,可是在一次比赛中,有一个年轻选手身穿的狮皮突然脱落,他立刻赤身裸体。但他不顾这些,继续坚持比赛,并击败所有对手,夺取了冠军。

    随着古代奥运会的没落,现代奥运会的兴起,“赤身运动”已经成为体育史话。

    裁判哨子的由来

    1875年,在伦敦举行的一场足球赛中,发生了一场球赛事故。双方队员为一个得分球是否有效,争论不休,直至动了拳头。此时,观众们出于偏爱,参与了争议。瞬时,球场乱作一团。

    担任这场球赛的裁判员,是一位名叫约翰的警察。他目击现场纷乱不堪的场景,情不自禁地掏出了口袋里的警笛,使劲地吹了起来。

    不料,这一吹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参与闹事的观众认为这触犯了警察,便纷纷退回了原席,球场秩序马上安定下来。从那以后,哨音取代了裁判中的吆喝和手势,成为裁判执法的重要工具。

    体育奖杯的由来

    现代的体育奖杯,是由一种叫“爱杯”(Lovingcup)的大酒杯演变而来的。它诞生于英伦三岛。

    据西方史料记载,1000多年前,英王爱德华出征归来,骑在马上接受别人敬献的一杯祝酒,正当他仰首痛饮时,被刺客从背后猛刺一刀,坠马身亡。

    此后,英国人凡是举行各种宴会,主人便用一个大酒杯盛满美酒,在客人中依次传递,轮流啜饮。每当一位客人起立接过大酒杯时,临近左右的两位也必须陪同站起,以示保护,免使饮酒者重蹈英王爱德华之覆辙。

    后来,这只来宾都要轮流啜饮的大酒杯便命名为“爱杯”。在当时的英国,这种“爱杯”被视为最珍贵的礼品馈赠给贵宾。

    随着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体育竞赛兴趣的日渐高涨,人们又将“爱杯”作为奖品赠送给体育竞赛中的优胜者,以示祝贺。

    这种方式一直流传至今,而且现代的奖杯仍保留着当年“爱杯”的遗痕——形似大酒杯,多数带有两个长长的耳朵,并且在称呼上都带有一个“杯”字。如乒乓球的斯韦思林杯、考比伦杯,羽毛球的汤姆斯杯等等。

    锦标的由来

    “锦标”一词,最早使用于唐代,是当时最盛大的体育比赛——竞渡(赛龙舟)的取胜标志。而竞渡则是春秋战国时的一项体育活动,在唐以前并无“夺标”的规定。

    到了唐代,竞渡则成了一项独具特色,而又极为隆重的竞赛活动,其目的即在于争夺第一名。为了裁定名次,人们在水面上插上一根长竿,缠锦挂彩,鲜艳夺目,当时人们称之“锦标”,亦名“彩标”。

    竞渡船只以首先夺取锦标者为胜,故这一竞赛又称为“夺标”。“标”成了冠军的代名词。对其精彩的盛况,符载在《上已日陪刘尚书宴集北池序》中作了翔实的描写:“一号令,雷鼓而飞,千桡动,万夫呼,闪电流于目翼,羽聚生于时下,观者山立,阴助斗志……揭竿取胜,扬旗而旋。观其猛厉之气,腾陵之势,崇山可破也,青天可登也!”

    宋代以后,夺标成为竞渡的法定规则,一直沿用到明清而不变。夺取“锦标”者,也因其胜利者的荣誉受到敬重。

    “锦标”一词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据五代人王定保《唐摭言》券三记载,唐卢肇与同郡黄颇齐名,但肇贫颇富,两人一同赶考,当地刺史嫌贫爱富只在离亭为黄颇饯行。

    第二年,卢肇中了状元,衣锦还乡。一次,刺史宴请卢肇看划船比赛,席间,卢肇即兴赋诗道:“向道是龙则不信,果然衔得锦标归。”一语双关,从前是龙,你不相信,如今真应了这句话,衔得锦旗而归。

    字面上的“锦标”,指锦制的旗帜,古时常用锦标赠给竞渡的优胜者,而现多用来称呼竞赛中的优胜者所得的奖品,如奖杯、奖牌、锦旗等。

    桂冠的由来

    关于桂冠的由来,最早出自古希腊神话。太阳神阿波罗爱上了月亮女神达芬,对她一往情深。但达芬却因阿波罗的风流始终拒绝阿波罗的追求。

    一天,阿波罗又来到众女神居住处,达芬看见他后拔腿就跑,阿波罗恳求她不要躲避,并随后跟随。眼看要追上了,达芬向母亲大地女神呼救道:“母亲,如果你不能让我逃脱,就改变我的形状吧!”当阿波罗刚接触到心爱的姑娘时,感到她的心仍在突突地跳,她的身体却已变成一株月桂树。阿波罗对达芬的爱情并没有因此而泯灭,并将最高荣誉的象征给了达芬。

    后来,希腊人便将月桂树枝叶编成“桂冠”献给竞赛的优胜者,以此来表示荣耀。

    奥运会的由来

    公元前776年,希腊人规定每4年在奥林匹亚举办一次运动会。在举行运动会期间,全希腊的选手及附近的百姓相聚于奥林匹亚这个希腊南部的风景秀丽的小镇。

    同年,希腊举行了第一届奥运会,多利亚人克洛斯在192.27米短跑比赛中取得冠军。他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荣获第一个项目的第一个桂冠的第一个人。

    后来,古希腊奥运会的规模逐渐扩大,并成为显示民族精神的盛会。从公元前776年开始,到公元394年止,历经1170年,共举行了293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公元394年被罗马皇帝禁止。

    1875至1881年,德国库蒂乌斯等人在奥林匹克遗址发掘了大量出土文物,引起了全世界的兴趣。为此,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认为,恢复古希腊奥运会的传统,对促进国际体育运动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在他的倡导与积极奔走下,1894年6月,在巴黎举行了第一次国际体育大会。国际体育大会决定把世界性的综合体育运动会叫做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于1896年4月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以后奥运会每隔4年举行一次,轮流在各会员国举行。

    奥运会会歌的由来

    1896年4月6日,一曲优美庄严的古典管弦乐曲响起在第一届奥运会开幕典礼上,这支乐曲就是由希腊人塞玛拉斯作曲,派勒玛作词,当时被人们称为“奥林匹克圣歌”的曲子。

    1950年以后,有人建议另作新曲,但几经尝试,都不如原有的好。于是,1958年国际奥委会在东京召开会议时,确认第一届演奏的管弦乐为永久的“奥林匹克会歌”。

    会歌的歌词是以希腊文撰写的,内容如下:“古代不朽之神,美丽、伟大而正直的圣洁之父。祈求降临尘世以彰显自己,让受人瞩目的英雄,在这大地穹苍中,作为你荣耀的见证。请照亮跑道、角力与投掷项目,这些全力以赴的崇高竞赛,颁赠优胜者长青树编成的花冠,塑造出钢铁般的躯干。溪谷、山岳、海洋与你相辉映,有如一色彩斑斓的岩石造成这巨大神殿,膜拜你,啊!永远不朽的古代之神。”

    奥运会火炬的由来

    奥运会的火炬仪式,已经有2700多年的历史。相传,古希腊的奥林匹亚山是众神的栖息之地,当地人们为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隔4年就要祭祀一次众神。

    在圣地奥林匹亚祭祀时,人们还要进行短跑竞赛活动。哪个运动员首先从祭司手中接过火把,把火神普罗米修斯前祭坛上的圣火点燃,他就是胜利者。他还将被视为英雄而受到人们的尊敬。

    运动会中进行的“火炬接力”活动,是从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运会开始的。当时,德国长跑运动员到希腊奥林匹亚点燃火炬,然后一个接一个把火炬传到柏林运动场。

    我国在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上,首次举行了“火炬接力”活动。

    奥运会会旗的由来

    奥运会会旗是一个有五个圆环的白色无边旗,五环相套,自左至右为蓝、黄、黑、绿、红五种颜色。奥运会会旗是根据顾拜旦男爵的建议和构思制作成的。

    1914年7月,会旗首次出现在巴黎庆祝奥运会成立20周年的大会上。1920年,比利时奥委会把一面绣有五环的绸缎会旗赠送给国际奥运会,并在安特卫普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升起来。

    一般说来,在每届奥运会开幕时,上届奥运会城市代表将这面旗移交给该届奥运会城市市长,但从第23届奥运会上,会旗是在闭幕式上交给下届奥运会主办城市的。

    奥运会奖牌的由来

    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冠军获得的是一枚银质奖章和一个橄榄枝做的花冠,亚军获得的是一枚铜质奖章和一顶桂冠。此奖章是由法国艺术家儒勒·夏普朗精心设计的。

    第二届奥运会在巴黎举行,竞赛规程规定要颁发“特别富有艺术意义”的奖品,结果取消了奖章,而给每个奥运会参加者发了一枚长方形的纪念章,图案是勇士手执橄榄枝。

    随后几届奥运会,各自的奖章图案设计各具风格,没有形成固定的样式。

    直到1928年,奥运会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举行,奖章由意大利佛罗伦萨艺术家朱塞佩·卡西奥里教授设计,图案是象征友爱、和睦、团结的手抱橄榄枝的女塑像。这枚奖章不仅授予运动员,也授予与奥运会同时举行的艺术竞赛的优胜者。自此,以后各届奥运会奖章正面的图案保持不变,只把举办地名与届数作相应的变更。

    奥运会会徽的由来

    奥运会的主要标志是五个相套的、不同颜色的圆环。对奥运会五个圆环的含义,曾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解释,即每一个环的颜色代表一个大洲。1979年6月国际奥委会出版的《奥林匹克杂志》第140期指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根据奥林匹克宪章,五环的含义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见。

    每届奥运会都有不同的会徽,但所有会徽都带有五环标志,然后再衬之以反映东道国特点或民族风俗的图案。如第17届奥运会于1960年在意大利罗马举行时,就以罗马的城徽作为会徽,即一只母狼哺育两个婴儿的图案。

    第29届奥运会会徽为一个小巧篆书“京”字图案,形似一个奔跑冲刺的运动员,又如一个载舞之人欢迎奥运会的召开;既代表奥运会举办地北京,同时又极富中国东方的神韵。

    亚运会的由来

    亚洲运动会,简称“亚运会”,是亚洲地区的综合性运动竞赛会,也是亚洲体坛最大的盛会,由亚洲运动联合会的成员国轮流主办,同一些世界级体育圣会,例如奥运会、世界杯一样,每4年举行一次。

    亚运会的前身是远东运动会,1911年由菲律宾体育协会发起组织每两年举办一次,轮流在菲律宾的马尼拉、中国的上海和日本的大阪举行。先后共举行了10届,1937年因世界大战爆发而中止。1948年,参加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亚洲体育界人士协商,倡仪重新恢复远东运动会,并扩大规模,改称亚洲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时间正好与奥运会错开。

    1951年3月,第一届亚运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当时只有489人参加。到1978年第8届时,参加人数已超过了4000人。

    目前,亚洲运动员已成为世界体坛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中国更是世界的体育大国和亚洲的佼佼者。

    蝉联的由来

    蝉的俗名叫“知了”,雄蝉用腹部的发音器来发出声音。蝉的幼虫栖息在土里,它依靠针状口器刺进树枝里,吸取汁液来维持生命。幼虫变为成虫时,便脱掉蝉壳,躯体在原来基础上得以延伸,故称为“蝉联”。

    为此,在一些体育比赛项目,如连续保持了冠军,就叫“蝉联冠军”;保持了亚军,就叫“蝉联亚军”等等。

    田径运动的由来

    田径运动严格意义上讲分为田赛和径赛两部分。

    田赛主要指跑道内部进行的,像跳高、跳远、标枪之类的比赛项目;径赛主要指在跑道上完成的赛跑项目。它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据记载,最早的田径比赛,是公元前776年在希腊奥林匹克村举行的第一届古代奥运会上进行的,项目只有一个——短距离赛跑,跑道为一条直道,长192.27米。到公元前708年的第10届奥运会上,才正式列入了跳远、铁饼、标枪等田赛项目。当时只准男子参加,女子连观看也不行,违者处以死刑。

    1894年,在英国举行了最早的现代田径运动国际比赛,比赛共分9个项目。真正的大型国际比赛是1896年开始举行的现代奥运会。它沿用古代奥运会每隔4年举行一次的制度,每届奥运会上,田径运动都是主要的比赛项目之一。从1928年第9届奥运会起,才增设了女子田径项目,此后,女子便参加了田径项目的比赛。

    至今,田径运动仍然是体育比赛中观赏性极强的运动之一。

    接力赛跑项目的由来

    接力赛跑因其讲究集体合作、激动人心而深受观众喜爱。

    作为田径运动径赛项目之一,据史料记载,它起源于非洲。非洲土著伐木工人是接力跑最早的发明者和实施者。当时,他们用比赛速度的接力方式,飞快地将丛林中的木材源源运出山地。

    由此可见,最早的接力跑运动员就是伐木工人,接力棒就是木材,而丛林就是运动场。此后,接力跑逐步演变为竞技场上的一个竞赛项目。

    1883年11月17日,世界上最早的接力赛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巴克雷举办。1912年,男子4×100米接力跑(即4个接棒,每人跑100米)被第5届奥运会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跨栏跑项目的由来

    跨栏跑运动起源于英国。17至18世纪时,英国一些地区畜牧业相当发达,牧民们经常需跨越畜栏,追赶逃跑的牲畜。节日里,一些喜爱热闹的年轻牧民还常常举行跳越羊圈的游戏,他们把栅栏搬到平地上,设若干个高矮和羊圈相仿的障碍,看谁能跑在最前面,这就是跨栏赛的雏形。

    到18世纪末,这项活动正式成为体育运动项目。当时人们把它叫做障碍跑,属于男子运动项目,设置的障碍物是一般的栅栏,后来出现了埋在地上的木栏架,再后来又改为像锯木材用的支架。

    但跨越这种障碍物,不但容易发生伤害事故,而且也妨碍跨栏跑技术的提高,因此跨栏跑在早期一直让运动员们心存隐患。

    为此,19世纪初,出现了可移动的“⊥”形栏架,推动了跨栏技术的发展。1935年比赛中又出现了“L”形栏架,栏板只要受4公斤的冲撞力量,就会向前翻倒。“L”形结构较为合理和安全,一直沿用至今。

    铁人三项赛项目的由来

    铁人三项赛,顾名思义是对体力、耐力、意志力有着巨大考验的体育项目。

    这个项目的构思源于美国军官约翰·科林斯。1978年的某一天,他在檀香山夏威夷与几个同事一起聊天。话题突然转到什么项目的运动量最大,是游泳、骑自行车,还是马拉松?由于看法不一,他们争论得难解难分,最后以一项有趣的决定结束了辩论:他们要进行一次比赛,把3.8公里的游泳、180公里的骑自行车和42.195公里的马拉松长跑三项运动放在一起,一项接一项地一气完成。

    铁人三项赛运动有三个档次标准:第一档次已如前所述;第二档依次为2.5公里、100公里和25公里;第三档次已作为奥运会的标准,依次为1.2公里、40公里和10公里。

    这种在当时看来似乎是不可思议的比赛运动项目,毕竟要面临强烈的挑战,然而,在欧洲竟迅速风靡起来。

    现在,美国“铁人三项赛”每年举行就不下500次,参加者达百万人。

    马拉松比赛的由来

    马拉松赛是一项长跑比赛项目,其距离为42.195公里。这个比赛项目的距离为什么不是整数呢?这要从公元前490年9月12日发生的一场战役讲起。

    这场战役是波斯人和雅典人在离雅典不远的马拉松海边发生的,雅典人最终获得了反侵略的胜利。为了让故乡人民尽快知道胜利的喜讯,统帅米勒狄派一个叫斐迪皮德斯的士兵回去报信。

    斐迪皮德斯是个有名的“飞毛腿”,为了让故乡人早知道好消息,他一个劲地快跑,当他跑到雅典时,已喘不过气来,只说了一句“我们胜利了!”就倒在地上死了。

    为了纪念这一事件,在1896年举行的现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设立了马拉松赛跑这个项目,把当年斐迪皮德斯送信跑的里程——42.195公里作为赛跑的距离。

    铅球的由来

    铅球的重量为什么是7.257公斤,又为什么要保留三位小数呢?这得从铅球的来历说起。

    1340年,欧洲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批炮兵,用的是火药炮。炮弹是用铁铸成的,样子像个圆球。一个炮弹的重量是16磅,合7.257公斤。士兵们在休息时,用炮弹推来推去玩耍,逐渐地发展成为锻炼身体的方法,后来因此而被列入了田径运动项目。

    但有人觉得铁铸的圆球体积太大,使用起来不方便,就改为铁壳里灌铅,成为铅球,重量仍为7.257公斤。由于铅的比重大于铁的比重,在重量不变的条件下,铅球体积比铁球大大缩小,用起来可就方便多了。不过现在7.257公斤(四舍五入为7.26公斤)的铅球,只限于男子比赛时使用。女子比赛的铅球为5公斤,却不再保留小数。

    跳远的由来

    跳远是最古老的竞技项目之一,在古希腊奥林匹克的“五项运动”中就有跳远。

    据史料记载,首次正式的跳远比赛是在公元前708年举行的,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当时跳远的设施非常简单,只是把地面的土质刨松,然后在前面放一条门槛代替起跳板。为避免落地时产生伤害事故,以后用沙坑代替了松土。

    18世纪末,法国教育家古特木斯和雅安把跳远列为锻炼身体的重要项目之一,并在他们的著作里详细介绍了跳远运动的设备和训练方法,高度肯定了跳远在人体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进,跳远运动的记录不断被打破。在近代田径比赛中,有记载的第一个男子跳远世界纪录是英国运动员麦切尔在1864年创造的,成绩为5.48米。比蒙在第19届奥运会获的跳远冠军,其8.90米世界纪录一直保持了20多年,才被美国选手鲍威尔以9.05米的新纪录打破。

    跳高的由来

    跳高是田赛项目之一。过竿技术有跨越式、剪式(亦称“东方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等。

    跳高运动最初起源于英国,是从体操项目中派生出来的。1864年,英国首先将跳高列入田赛比赛项目,英国人柯奈用跨越式(最原始、最简单的跳高姿势)跳过了1.70米的高度。男子跳高于1896年首届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女子跳高于1928年开始正式列入奥运会项目。

    剪式跳高起源于美国。19世纪末,美国东部州运动员创造并采用了这一跳高姿势,故曾被称为“东方式”;又因跳时身体各部分成波浪形状依次越过横竿,因此也有“波浪式”之称。

    滚式跳高亦源于美国。20世纪初,美国西部州运动员创造并采用滚式跳高,因跳时运动员形似滚过横竿而得名。又因美国运动员霍拉英首用此式创造2.01米世界记录,因而又称“霍拉英式”。

    俯卧式跳高起于20世纪20年代,40年代时已被普遍采用。

    现在,最流行的是背越式跳高,而其他几种跳高方式在大赛中已几乎绝迹。

    跳伞的由来

    相传,公元1628年,在意大利的一座监狱中,有一位名叫拉文的囚犯,他几次酝酿越狱,但不得其计,因为不但警察看守很严,而且监狱围墙有好几丈高,倘若从上面跳下,不死也残。

    有一次,亲友在探监时给他送来一把雨伞,这就成了他越狱的工具。他偷偷把一根根细绳的一端拴在雨伞的伞骨上,另一端握在手中,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拉文避过看守,爬上高高的围墙,抱着那把雨伞往下跳,着地后竟然毫无损伤。

    但拉文后来又给抓回监狱,他的越狱供词却引起了航空专家的兴趣。1785年,法国的白朗沙尔受这次冒险越狱的启迪,把狗和重物运上半空,然后乘降落伞下降获得成功。1797年,法国的一位飞行员乘气球升上高空,使用自己的降落伞下跳成功。

    跳水的由来

    宋朝以前就出现一种跳水运动,当时叫“水秋千”。表演者借着“秋千”使身体凌空而起,在空中完成各种动作之后,直接跳入水中。它动作惊险,姿态优美,类似现代的花样跳水。

    唐代赵璨的《因话录》记载:洪州(今南昌)曹赞能在“百丈樯上,不解衣投身而下,正坐水面,若在茵席”,或在水中“回旋出没,变化千状”。这可看作是我国早期的跳水运动。

    竞走的由来

    竞走起源于英国,1867年,英国举行了第一次竞走锦标赛。到了19世纪90年代,这项运动在德国盛行起来。1893年举行的维也纳到柏林的竞走比赛,全程长达578公里。

    1908年,奥运会正式将竞走列为比赛项目。从1961年起,每年举行卢迦诺杯竞走比赛,以后发展成为世界杯赛,男选手争夺卢迦诺杯,女选手角逐爱斯堡恩杯。

    游泳的由来

    游泳在我国大约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远在春秋战国时候,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泳之游之”的诗句。《诗经》里还有“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汉有游女”的记载。这说明当时游泳的不仅有男的,而且还有妇女参加。

    北魏时期,敦煌有一幅壁画,画了四个妇女在水中游戏的情景,可以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据郭沫若考证,古时候缺少船舶,那时候人们要渡江河湖泊,可能完全是靠游泳。游泳是一项男女老幼皆宜的体育运动项目,它既不需要什么设备,也不受运动场地的限制,江、河、湖、海均可游之。

    花样游泳的由来

    花样游泳又称“水上芭蕾舞”,是一项比较年轻的体育项目,如今,它已经成为国际泳联的四个正式比赛项目之一。

    花样游泳作为新兴的女子体育项目,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1924年在加拿大魁北克首次公开表演;1934年在美国芝加哥“万国博览会”上,美国一位大学女讲师Kayearis与她领导的“现代女子游泳健将”小组首次向各国观众表演了花样游泳。这一行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

    花样游泳在体育运动中地位的确立,则是以它的比赛规则的制定为标志的。

    1956年,花样游泳被国际泳联列为正式的比赛项目,制订了比赛规则。1958年12月,欧洲举办了第一届国际花样游泳比赛,来自9个国家的花样游泳运动员,在阿姆斯特丹表演了他们的技艺。

    1973年,在贝尔格莱德举办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比赛。86名参加者来自15个国家,美国队获冠军。

    1984年,花样游泳作为比赛项目第一次进入奥运会,美、加、日三国选手分获单、双人项目的前三名。

    冲浪运动的由来

    最早,冲浪运动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末的夏威夷群岛海滩。1878年,一位名叫科克的美国轮船船长在其轮船驶近夏威夷港时,发现4个印第安人骑在一个约5米长的树干上,海浪时而把树干冲到峰顶,时而又将它落入浪谷。科克起初以为他们是落难者,后来一问才知道,他们是在冲浪玩。这便是最早关于冲浪运动的记载。

    在科克发现这种冲浪游戏几十年之后,在获得1912年奥运会游泳冠军的美国夏威夷人哈哈摩库的大力提倡下,冲浪运动才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推广开来,现在流行于夏威夷、北美、秘鲁、澳大利亚和南非,并且已经具有了世界级别的冲浪锦标赛。

    体操的由来

    体操,在我国历史悠久,在文献和出土文物中多有记载。据专家研究,我国古代体操有两类:一类是强健筋骨预防疾病的体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古代药学名著《内经》中的“导引养身术”。出土的导引图,距今已有2100多年之久,不仅年代早,而且内容非常丰富:有肢体运动、呼吸运动、器械运动等。另一类存在于古代乐舞、杂技、戏剧和流传于民间的技巧运动中。

    1969年春,在山东省济南市北郊无影山的南坡,整理和发掘了14座汉墓。在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一盘西汉时期的乐舞杂技陶俑。这盘群俑中就有四个在做体操的表演,其中两个对称做倒立,两个在做躬弯。而且东汉时期,华佗经过动物启发而研制“五禽戏”,虽然针对强身健康的目的而设计,但其优美的动作已经可以看出体操的端倪。

    唐宋以后,体操运动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双人和集体动作,许多复杂的翻腾动作和杂技表演结合在一起。

    至于器械体操,远在东汉时期,我国民间就有“杠力功”,很类似现代的器械体操。

    现代体操项目传入我国,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但是,当时体操运动十分落后,不仅没有群众性的体操活动,而且几十年间只在1924年第三届全运会上才举行过一次项目不全的全国性的体操表演。

    现在,我国的体操事业突飞猛进,已经成为夺金的主要项目之一。

    团体操的由来

    团体操表演无论在大型的国际比赛上,还是一般性的文娱表演,都以其多变的形式、优美的旋律而使整个会场变得赏心悦目,焕然一新。

    其实,团体操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如唐宋时代的“字舞”和“花舞”,即可算是团体操的雏形。

    据史料记载,唐高宗时代,武则天创制了《圣寿舞》,表演人数有140人,表演者头戴金色铜冠,身着五彩画衣。这种舞衣在跳舞时可以迅速变换颜色,而且队形每变一次,即排成一个字。唐代著名诗人王建所写古诗“罗衫叶叶绣重重,金风送鹅各一丛,每遍舞时分两向,太平万岁字当中”,就是对这种“字舞”盛况的描述。

    据宋人周密著的《齐东野语》载,当时州郡遇到盛大节日,也往往进行“字舞”表演,可见,在宋代“字舞”已发展成为民间庆祝节日的一种形式了。

    随着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字舞”从以歌舞表演为主演变成以徒手或器械体操为主,作为庆祝大型体育比赛开幕的隆重节目。

    表演时或者排成富有现代意义的口号或图案,或者表现一种体育精神,起到鼓舞群众、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生活的作用。

    艺术体操的由来

    艺术体操是一种新兴的体育项目,是一种从事徒手或手持轻器械,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体育运动。

    艺术体操也叫韵律体操,是一种艺术性很强的女子竞赛体操项目。它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并于50年代经前苏联传入我国。

    实际上,艺术体操并非由从事体育运动的人员单独发明创造,而是由当时法国的生理学家乔治·德迈尼、瑞士的音乐教师台尔·克罗兹、德国的舞蹈教师拉班以及现代体操家博德和梅道等人,主张以女子优美的自然体型为基础,在音乐伴奏下,做出各种有节奏的艺术造型动作活动,从而发展女子身体的柔韧性,形成正确的健康的身体形态,同时增强人体动作的艺术性和协调性。

    当时,专门从事研究体育与医学的爱沙尼亚人艾德勒及他的学生库普,在长期致力于创造符合美学要求的和谐的研究之后,将动力性动作与放松的流线型动作交替进行,最终形成了具有活力及独特风格节奏体操的雏形。艺术体操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经过长期实践逐渐形成的。20世纪50年代正式定名为艺术体操。

    艺术体操的主要项目有绳操、球操、圈操、带操、棒操5项,它吸收了芭蕾舞、现代舞、民间舞和杂技等精华,不但能够培养运动员的力量、灵巧、节奏感等素质,从心理和生理角度来看,更符合女子锻炼的要求,是深受现代女性欢迎的运动。

    健美运动的由来

    18世纪末,德国大体育家仙道,在伦敦音乐厅进行了一次轰动社会的表演。他那发达的肌肉和和谐的体型,犹如一座完美的艺术雕像,使数千名观众为之倾倒,从而开创了健美运动的先河。

    20世纪20年代《肌肉发达法》、《力的秘诀》等颇具影响的专著从理论上肯定了健美运动的作用。从20世纪30年代起,在一些欧美国家,健美表演逐渐变成一项竞技比赛——健美比赛,并扩展到世界各地,20世纪40年代初,加拿大人本韦德兄弟周游90多个国家和地区,宣传推广健美运动,于1946年创建了国际健美联合会,并商定和推行国际性健美比赛的组织、规则、裁判、奖励等事项。

    现在,已经有许多个国家参加了国际健美联合会。

    冰球运动的由来

    冰球是融足球、曲棍球和速度滑冰技术与战术思想为一体的体育运动。它的问世,稍晚于足球、曲棍球和速度滑冰。

    冰球运动要求有敏捷娴熟的曲棍技巧和快速多变的滑冰技艺以及集体协作意识,是身体对抗性较强的集体运动项目。

    据记载,在英、法移民和英国殖民主义者到加拿大以前,当地的印第安人已在冰上做一种有趣的游戏了。后来,英殖民者占据北美洲以后,英国驻加拿大士兵受印第安人的启发,悠悠闲暇之余,常在冰上打罐头盒。

    正当各国冰上活动还处于游戏阶段时,加拿大留学生乌·罗伯逊把在英国学习期间了解的曲棍球打法用于冰上,并结合印第安人的“拉克罗斯”球的特点,创立了一种新型的冰上运动,这就是冰球运动的雏形。

    1858年,这种运动从蒙特利尔和魁北克等地迅速蔓延到整个加拿大。所以,原始的冰球运动也有“加拿大球”之称。1875年,相关组织制定了简单的冰球比赛规则。1879年,冰球比赛正式开始。1890年,第一个冰球组织——安大略冰球运动协会成立。

    此后,这项运动传入欧洲及世界各国并流行起来。

    滑冰运动的由来

    很多人认为,滑冰是从外国传来的“洋玩意”,事实上,早在八九百年以前,我国就已经有了滑冰运动,不过,那时不叫滑冰,而称之为“冰嬉”。“冰嬉”包括速度滑冰、花样滑冰以及冰上杂技等多种项目。

    《宋史》记载:皇帝“幸后苑,观冰嬉”。这项“冰嬉”运动延续了几个朝代经久不衰,到了清朝已经成了民间普遍的文体娱乐活动。

    根据乾隆年间出版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冰上滑擦者所著之履,皆有铁齿。流行冰上,如星驰电掣,争先夺标取胜。”这就是现在的速滑比赛。该书《礼笺》也记述了“冰上蹙鞠,皇帝亦观之,盖尚武也”。鞠,即球。蹙鞠即踢球。

    可见,我国在200多年以前就有了冰球运动。

    花样滑冰的由来

    花样滑冰,被誉为世界上最优美的运动。它是在音乐之都维也纳发展起来的。其创始人是“美国滑冰大王”杰克逊·海恩斯,到现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1908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的第四届奥运会上,花样滑冰被首次列为竞赛项目。目前,我国的花样滑冰运动已经相当普及,水平也正在不断提高。

    跳雪运动的由来

    跳雪运动亦称跳台滑雪,是雪上运动项目之一。运动员穿着又长又宽的滑雪板,在一个高高的台架上快速滑行,滑到端头便腾空而起,其躯体在空中极大前倾,向前飞翔,然后急骤而又轻盈地着落在陡坡上继续滑行。

    跳雪运动源于挪威,创始者是一群死囚。据传,古时残暴的挪威统治者,竟以观看杀人为其最大乐趣。

    他们为了取乐,别出心裁地想出了一种处罚犯人的刑法:把犯人的双足各缚上一块滑雪板,并沿着峭岩陡壁把他们推下万丈深渊。犯人高速下滑通过断壁悬岩的凸处,然后被抛向空中,跌落山下而摔死。但也有个别犯人从断岩处腾空飞起后,下落时因借助雪坡下滑减震而幸免一死。

    有的幸存者为了取悦统治者的欢心,竟凭着自己的经验再次做表演。这种惊险的游戏也使一些并没有犯罪的青年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自告奋勇的表演者源源不断。

    这样,这种跳下滑雪的动作,就逐渐在冰雪之国演变成了跳雪运动。公元1972年,首届世界跳雪锦标赛在南斯拉夫举行。

    滑雪的由来

    越野滑雪是体育运动中比较古老的项目之一,它起源于北欧,又称北欧滑雪。

    历史上,滑雪在战争中起过重要作用。1206年,挪威内战期间,国王派遣了两名腿上绑着桦树皮(称“桦木腿”)的滑手,携带着两岁的王子哈康逊突围成功。以后哈康逊成了新国王(哈康四世),就在这条路上,每年举办一次越野滑雪赛来纪念这一事件。

    1572年,荷兰与西班牙交战,一支舰队被封冻在江面上,荷兰兵滑行于冰雪覆盖的江面,将不会滑雪和滑冰的西班牙军队打得落花流水。

    1924年,第一届冬季奥运动举行北欧滑雪比赛,即越野滑雪、跳雪和两项全能赛(18公里越野滑雪和跳雪)。目前,滑雪在世界上十分盛行。

    雪橇运动的由来

    雪橇运动分为有舵雪橇和无舵雪橇。有舵雪橇出现在18世纪80年代。当时,有个美国人达乌先达把两个单人雪橇用木板钉在一起,前面的用来控制转弯,雪橇从山上雪道滑下后,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这就是有舵雪橇的前身。

    无舵雪橇出现得较晚。随着雪橇运动的发展,1948年英国的滑雪者别出心裁地进行了单人雪橇的滑跑,直到1964年,无舵雪橇才基本定型。在第九届冬季奥运会上,这个项目被列入正式比赛,男女分别进行。雪橇运动从18世纪起,流传于北欧各国。1923年成立了世界雪橇运动联合会,至今已有几十个成员国。

    从1924年第一届冬季奥运会开始,历届都把有舵雪橇列为正式项目。从1932年的第三届冬季奥运会开始,又增加了男子双人有舵雪橇比赛项目,由于场地条件等情况不完全一致,所以,这项运动没有世界纪录。

    摔跤的由来

    摔跤,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动项目之一。目前,摔跤的名称很多:有国际式摔跤、中国式摔跤、相扑、柔道等。但国际上公认的还是国际式摔跤。中国式摔跤和蒙古摔跤仅仅是我国设有的项目。

    至于柔道和相扑,由于它的比赛形式和规则有所不同,其摔跤方式很多,且带有武术特色,因此,把它与国际式摔跤分割开来,成为一个独立的运动项目。

    中国式摔跤在我国古代叫角力,又称角抵。《述异记》里说,黄帝战蚩尤时就有了角力。据此,我国古代的摔跤已有5000多年历史了。

    公元前11世纪的周朝,角力逐渐成了一种重要的军事体育活动。《礼记·月令》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我国古书《角力记》,记载了从春秋战国到五代十国近1700多年的摔跤历史。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本摔跤专辑。

    目前,世界上被列为奥运会正式项目的摔跤运动分古典式和自由式两种。前者也称古典式角力,运动员按体重分10个级别进行比赛。由两人在高1米、面积12×12米的泡沫塑料垫子上(比赛区为直径9米的圆圈内)进行角逐。每场比赛分两个回合,每个回合3分钟,以把对手的两个肩胛骨同时接触垫子分出输赢。

    自由式摔跤是由古典式摔跤发展而来的比赛方式,体重分级,得分及胜、负标准均与古典相同。二者的区别在于古典式规则规定不准用手和腿进攻对手的下肢,只准握抱对手腰以上的部分。而自由式则“自由”一点,比赛时,可以手足并用,抱腿、缠足、勾足、挑腿和跪撑骑缠等动作均是它的典型战术。

    角斗的由来

    古罗马有一种野蛮的娱乐——角斗,最开始源于意大利西北部古代伊达拉里亚的一种殡葬仪式。曾经有一个时期,人们相信用人血可以慰藉亡灵,因此,在古罗马人的殡葬仪式上常常要杀死一些战俘、奴隶和牲畜。公元前264年,两个贵族在他们父亲的葬礼上,迫使3对角斗士互相残杀,这是最早的角斗记载。

    早期的决斗士都没有受过角斗训练,身上也无需任何保护,因为当时人们认为那样会延缓死亡。经过两个多世纪,角斗规模越来越大,角斗项目也不断翻新,出现了专门训练角斗士的学校。角斗士大多是战俘、奴隶和死刑犯人。第一次让大批角斗士与猛兽角斗的是恺撒,那是在他父亲的葬礼上。在他死去的女儿的纪念会上,恺撒还组织了一次骑兵角斗,一方是骑马冲杀,另一方则驭象应战。

    角斗士社会地位低下,死后不准葬在正式墓地。许多人宁愿自杀,也不愿当众受辱。公元前73年,震撼意大利半岛的努力大起义,就是以斯巴达克斯为首的角斗士发动的。但直到公元5世纪末,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角斗这种杀人游戏才逐渐销声匿迹。

    相扑的由来

    现代,相扑一直被认为是日本的国技,其实,相扑原是我国古代“角抵”的一种。早在西汉初年,冀州(今河北)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游戏:人们戴着有角的面具互相比武、斗力。这种既是竞技又是表演的活动,被称为“角抵”,又名“蚩尤戏。

    司马迁在《史记·黄帝本记》中曾记载:“蚩尤氏头有角,与黄帝头,以角抵人,今冀州为蚩尤戏。”将“角抵”与黄帝战蚩尤的传说联系起来,这就足够说明它的漫长历史。

    古代的“角抵”的范围很广,相扑仅是其中一部分。到宋代,“角抵”一词才专指摔跤一类活动,亦称相扑。

    现在,古老的相扑在日本还颇为流行。

    柔道的由来

    柔道是中国拳术的发展,源出少林之门。

    在日本东京,古武道研究会曾立一碑,上书:“拳法之传流,自明人陈元赞而起。”陈元赞是中国的一位武林高手,是他将中国的传统武术传到扶桑(今日本),成为现代风行世界的柔道之先河。

    陈元赞生于明万历十五年(1578年),祖籍杭州,因崇尚武艺,少年时代即在嵩山少林寺习武。经名僧指点,武术渐进,成为一名武林高手。

    天启元年,东游扶桑,先后在名古屋、扛户等地传授正宗华夏拳术,并广收徒弟。那时,陈元赞的徒弟中有三浦、福野两君深得少林武术之真谛,自立门户后,遂称为“日本中古柔术之祖”,将中华武术发展成日本的柔术。

    1951年,日、英、法诸国发起创立国际柔道联盟,第一届世界柔道锦标赛于1956年在东京举行。1973年柔道项目正式列入我国竞赛项目。

    拳击的由来

    拳击被称为“勇敢者的运动”。早在古希腊和罗马时代就有许多有关拳击的生动记载。

    一幅公元前1500年的希腊壁画中就有戴手套进行拳击的场面。在古代,战士拳击时,由于可以任意使用摔、打、踢、蹬等动作,直至将对手置于死地,所以它只是一种供奴隶主寻欢作乐的残杀游戏。

    最早的拳击规则是1729至1750年称霸英国拳坛的杰克·布荣顿于1743年制定的。

    拳击在国际上分业余与职业两种比赛。奥运会举行的拳赛属于业余性质,职业拳手不得参加业余拳赛。

    太极拳的由来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与流传,许多轶闻史事仅见于拳术家的言传身教。

    1929年扬州金一明的《三十二势长拳》中说:“武当脱胎于少林,少林得法于禽经。”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模仿熊、虎、猿、鹿、鸟五种禽兽的动作,结合民间流传的保健运动,创编出了《五禽戏》,华模因此被尊称为拳术开山始祖。

    此后,拳术发展为外内两家:外家是以达摩禅师为祖的少林派,内家是以张三丰为祖的武当派。

    南岳国师文进之编著的《太极拳剑推手各势详解》一书,在谈到太极拳的起源时有记:“张三丰生于辽东懿州,身高七尺,能日行千里,洪武初,至蜀大和山修道,二十七年入湖北武当山诵经。一日,有鹊雀急呼于院中,张氏闻之,由窗中窥见树上有雀,其目下视,地下幡有长蛇,其目仰视,二物相斗,历久不止,每当雀上下飞击长蛇时,蛇乃蜿蜒轻身摇首闪避,未被击中,张氏由此悟通太极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之理。”

    太极拳最初是叫长拳、十三势,后来王宗岳根据《周易》阴阳动静的道理名其为太极拳。因为太极拳运动作势,任其自然,无中生有,所谓无极而太极也。

    十八般武艺的由来

    “十八般武艺”之说始于明代。明万历年间,谢肇涧在《五杀俎》中记载,十八般武艺为: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槌、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头、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徒手打拳)。

    “十八般武艺”也是我国古代各种兵器的通称。有些史料按照九长九短分类。九长为:枪、戟、棍、钺、叉、、钩、槊、环;九短为: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

    足球运动的由来

    国际足协公开确认足球运动起源于中国。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我国就已经有了足球游戏。最早的足球是用草或毛制的,叫做“鞠”。从汉代开始,足球改用熟皮制造,内装毛发,又名“踟”。到了唐代,开始用动物的膀胱放进皮球内作球胆,充气后使用,名为“气趣”,它与现代足球已差不多了。

    西方到12世纪时才有足球游戏。到了16世纪,欧洲出现了用纸糊的足球门。英国虽然不是足球运动的起源国,但却把这项运动发展到了极至。1863年,英国成立足球协会,改用在两根柱顶上各系一条一绳子,限制了球门的高度。现在用的标准挂网球门是1891年才出现的。

    世界杯足球赛的由来

    1896年,在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足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当时丹麦人以9比0大胜希腊,成为奥运会第一个足球冠军。然而,奥运会足球赛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职业”选手和“业余”选手之分,而奥运会比赛在当时只允许业余选手参加,因而,不少已经有了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国家在选派奥运会国家队时,不能派出自己的最强阵容,因而也就不能如实反映出这些国家足球运动的水平。

    因此,创办一个新的世界性足球比赛的问题迫在眉睫。当然,这个新的比赛必须消除“职业”与“业余”之分,各国可派出最强的选手,决定谁是真正的世界足球冠军。

    1928年,在奥运会结束后,国际足联召开代表会议,并通过决议,首届比赛自1930年开始。世界足球锦标赛设金杯一座,用1800克纯金铸造,杯高130厘米,形状为胜利女神双手托起金杯,因此也叫“女神杯”。

    1956年国际足联在卢森堡召开代表会议,决定把锦标赛的名称改为“雷米特杯赛”。这是为了表彰前国际足联主席、法国人雷米特,他在1921年至1954年担任国际足联主席达33年之久,并且是这一大赛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后来又有人建议把两个名称联起来,称为“世界足球锦标赛——雷米特杯”。最后,在赫尔辛基的代表会议上又一次改名为“世界足球冠军赛——雷米特杯”,简称为“世界杯”。

    足球赛红黄牌的由来

    在红黄牌问世之前,裁判员对队员实行警告或罚出场时,只能用语言或手势来表示。但是由于语言和手势不统一,在国际足球比赛中容易产生误解和矛盾。

    为了克服语言不同而给裁判工作带来的困难,同时也向场外领队、教练及其他人员明确表示对谁给予了警告或罚出场,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决定,在1970年墨西哥举行的第九届世界杯足球赛中使用红黄牌。并规定:一个运动员在同一阶段比赛中,被裁判员出示黄牌累计达两次者,即停止下一场比赛。一个运动员被裁判员出示红牌,除当场停止比赛外,还停止参加下一场比赛。

    该届比赛结束后,凡由国际足联主办的世界性足球比赛均使用红黄牌,各洲与国家协会纷纷效仿。我国从1974年起,在全国足球比赛中使用红黄牌,并一直沿用至今。

    20世纪80年代初期,英国、巴西等国曾废除使用红黄牌。针对这种情况,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进行了讲座,并作出如下决定:国际足联举办的比赛,仍使用红黄牌,至于有关国家的国内比赛是否使用红黄牌,完全可由该国的体育组织自己来决定。

    点球的由来

    足球运动,由于有了点球大战而变得扑朔迷离。实际上,最初的足球运动并无点球,它直到19世纪末才出现。

    1891年的一天,英国诺丁汉郡队和斯托克市队进行足球锦标赛。到终场前2分钟,诺丁汉郡队以1∶0领先,这时,斯托克队的中卫带球直奔对方大门,当他正要射门时,对方一名后卫将他绊倒,造成在球门区罚球。

    根据当时的规则,在球门区罚球和在半场的任何地方罚球一样,防守队员可以在主罚队员前面筑一道人墙。

    这样,诺丁汉郡队几乎所有的队员都排在本队的球门前,真正筑成一道“铁大门”,使近在咫尺的斯托克队的罚球无隙可入,结果斯托克队以0∶1败北。

    斯托克队写信给英国足协,指出在球门区罚球和在半场罚球在规则上应有所区别,足协认为很有道理。于是,在同年9月正式宣布以后凡在球门区罚球时,只允许守门员一人把守球门,确定守门员防守区为点球区。

    不久,斯托克队与阿斯顿维拉队比赛。比赛中,斯托克队获得罚点球的机会,但是离终场时间只有30秒。阿斯顿维拉队的守门员故意倒在地上,以此把时间拖延至终场。这样,斯托克队又失去一个可能取胜的机会。

    事后,英国足协又加上一段补充规定:罚点球时,如果前半场和后半场比赛结束,比赛延长至罚完点球。同年9月14日,沃尔福汉普顿队的希思射进英国足球运动史上第一个点球。

    从此,罚点球被足协正式补如足球比赛规则,并一直延续至今。

    女子足球的由来

    现代我们通常讲的足球是男子足球,那女子足球又是怎么来的呢?从嵩山的文化古迹里,可以知道女子足球的历史由来。

    登封现存汉阙3座,其中启母阙系东汉延兴三年(公元123年)颍川太守朱宠创建。阙上铭文叙述了夏禹治水的事迹,赞美了启母功绩。阙上雕刻的图案有驯兽、斗鸡、鹤捉鱼、猴逐兔等,还有踢球图。只见图中女子抬起一脚把球高高踢起。

    另一座汉阙少室阙的图案与启母阙也基本相同,看来,中国不仅是足球的起源国,而且那时的女子足球队就很威风了。

    现在,中国的女子足球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在一些国际性的比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篮球运动的由来

    篮球是一种很受欢迎的运动。它是1891年美国人奈史密斯所发明的。当时奈史密斯是美国麻州春田国际青年会训练学校的体育老师,这个学校的体育系主任要求他发明一种冬天能在室内比赛而且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团队运动。

    于是奈史密斯融合了北美土著印第安人所玩的长曲棍球,以及英国人所玩的足球,形成了一种新的室内运动。这种运动不准用棍子,也不能用脚踢,而是由球员把球传来传去,或者在地上拍(运)球,然后投进固定于空中的“篮子”,所以这种运动就被称为“篮球”。

    最初投中篮后,球就停在篮子内,必须要有专用捡球员爬上梯子,把球拿下来,很不方便。后来,一种篮底开洞的铁制篮子就取而取代之。

    1893年,篮圈上开始附上一个网状的袋子,球员投中之后,裁判员就会拉动一条附在网袋上的绳子,使球掉下来。接着篮板也开始采用,这是用来防止看台上的观众在比赛时妨碍球员投球而设的。并且,早期的篮球比赛场地无统一规定,上场人数也无限制。从1895年统一为每队5人之后,场地面积规定在1200平方英尺以下,现代又改为364平方米。

    篮球运动诞生后的第二年,在美国春田市基督教青年会举行了第一次篮球比赛。随后辗转传入法国、日本等国家,逐渐成了世界性的体育项目。

    到1936年,篮球才正式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一个运动项目。我国第一次正式比赛篮球是1896年在天津。

    篮球裁判的由来

    1892年,篮球运动的发明人史密斯订出18条简易规则,篮球运动进入对抗比赛的阶段,继而产生了比赛的组织领导者、执法公断者——裁判员。

    外国称篮球裁判为“球证”,每场比赛有正、副两个“球证”。建国前,我国称篮球裁判为“司令”,每场篮球赛只有一个“司令”。解放后改称裁判员,每场球赛设正、副两个裁判员。

    我国现行篮球裁判分为五级:国际级、国家级、一级、二级、三级。由于篮球比赛的速度强度都愈来愈大,为了更全面、准确地执行规则,有些国家已开始试行每场比赛设前、中、后三个裁判员。

    排球运动的由来

    排球运动源于美国。1895年,美国一位叫威廉斯·盖·摩尔根的体育工作人员,想把当时已广为流行的网球搬到室内,在篮球场上用手来打。但室内篮球场面积较小,网球容易出界,于是他作了某些改进:他就把网球允许球落地再回击的打法,改为不许落地,用手击球;并把体积小、速度快的网球,改为体积大、速度慢的篮球胆,把网球网挂在篮球场中线,利用篮球场比赛。

    这种新上市的球类项目,最初没有固定的名字,也没有一定的场地和规则。参加比赛的双方人数不限,只要不使球落地,从网上回击到对方场地便行。第二年,斯普林菲尔德市立学院的艾·特·哈尔斯戴特博士把它定名为“VolleyBall,意即“空中飞球”。

    1905年左右排球传入我国。“排球”是中国人给它起的更富于形象化的名字。因为当初比赛时双方各为16人,4排;后改为12人、9人,3排;最后才改为6人。在1964年东京举行的第18届奥运会上,首次进行了排球比赛。

    羽毛球运动的由来

    据传,在14世纪末叶,日本出现了把樱桃插上美丽的羽毛当球,两人用木板来回对打的运动。这便是羽毛球运动的雏形。

    1870年,英国一位公爵在他的领地开游园会,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他为使客人们不扫兴,就改在室内进行羽毛球游戏。结果与会者情趣横生。此后,这项运动便风靡英国。1893年,英国14个羽毛球俱乐部组成羽毛球协会。

    羽毛球运动大概于1920年传入我国,新中国成立后,得到迅速发展。如今我国羽毛球运动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992年,羽毛球在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设立男、女单打和双打4项比赛。

    橄榄球运动的由来

    橄榄球是由足球演变而来的。1823年,英国拉格比市一所大学里正在进行一场足球比赛。比分落后的一方猛攻对方球门,但久攻不下。

    这时,队员埃利斯异常冲动,抱起足球就往对方的球门冲去,对方队员上前阻拦,都被他一一避开。最后,埃利斯终于把球扔进对方球门。这个球理所当然地被判为无效,但这一冲动之举却引出一种新的运动——橄榄球。由于这种球的形状似橄榄,所以人们就把这项新的体育运动叫做“橄榄球”。

    橄榄球场大小接近足球场,比赛队员也是双方各11名。比赛中可以踢,可以抱,不免粗野激烈,因而上场队员均佩头盔或护具。

    乒乓球运动的由来

    19世纪末的一天,伦敦两个青年人到饭馆去吃饭,在等待侍者送饭时,他们感到无聊,便信手将装雪茄的盒盖拿在手中玩,同时又将酒瓶上的软木塞也拨了下来,两人在餐桌上你来我往,相互打过来打过去,结果,他俩玩得竟入了迷,连吃饭都顾不上了。由此,这项餐桌上的游戏,很快就演变、发展成乒乓球赛,并席卷伦敦,一时形成了一股乒乓球热。

    最初的乒乓球是一种实心橡胶球。1890年,一位叫吉布的英国工程师提出了用赛璐珞制成空心球来代替橡胶球的想法。5年后,这种空心球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由于球发出“乒乓”、“乒乓”的声音,于是,人们便把这种球叫做乒乓球。

    早先,人们打乒乓球大都喜欢在木板球拍上贴一层皮革或软木。胶皮球拍是英国人古德首先发明并使用的。一天,古德赛完球后,在回家途中到药店买药,当药店老板将找回的零钱扔给他时,钱币落在胶皮盘子上弹了起来。古德的眼晴顿时一亮,于是向药店老板买下了胶皮盘子,安在自己的球拍上,精心改革了自己原先的球拍。后来,古德用这块世上第一个粘上胶皮的球拍参赛,并从容地战胜了所有的对手。自此,胶皮球拍便公开问世了。

    为了纪念发明国,1926年,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伦敦举行。同年,国际乒联成立。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乒乓球运动首次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设男、女单打和双打4个项目。

    台球的由来

    台球源于英国,它是一项在国际上广泛流行的高雅室内体育运动。

    大约在14世纪,据说由伦敦一家名叫Billsyard的当铺老板为消遣娱乐而发明的,台球的英文名称即源于此。至18世纪末,台球作为一种游戏在英国民间很是盛行。19世纪初,世界上第一个公共台球室在伦敦开设。最早的台球,桌面上只有两个白球,之后法国觉得缺少挑战性,就增添了一个红球并改进打法。再往后英国人又将其发展成为在今天十分流行的落袋台球。

    现在的台球已发展成多种多样:有俄式落袋台球、英式落袋台球、开仑台球、美式落袋台球和司诺克台球,其中司诺克最为普遍,而且被官方认可,已成为一项比赛项目。

    台球于100年前传入我国,现在各大娱乐场所似乎都少不了它。

    曲棍球运动的由来

    曲棍球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项目,早在我国唐代便有了曲棍球运动的记载。唐代宫词上载有“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之句,这里说的“步打球”,指的就是曲棍球。国外曲棍球分为长曲棍球和草地曲棍球,两者起源各不相同。

    北美印第安人发明了长曲棍球运动,它始于部落之间一种名叫“巴加塔汇”的民间游戏。后来这一运动漂洋过海引进英国,1892年创建了英国长曲棍球联合会。

    公元前2050年左右,埃及草地曲棍球开始起源。在尼罗河流域的贝尼·合桑第17号墓壁上就刻有二人持棍争球的雕像。由此可见,这项运动至今已有4000年的历史。

    现代曲棍球运动是在英国开始的,1852年,英国组织出台了曲棍球正式比赛的相关规则,为后来的规则奠定了基础。1861年,英国创建了最早的曲棍球俱乐部——“黑石南”。1887年在英国的萨里组成了最早的女子曲棍球俱乐部——“东莫尔西”俱乐部。

    1908年7月,在英国伦敦举行的第4届奥运会上,由于英国曲棍球协会的积极倡议,曲棍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24年,在巴黎举行的第8届奥运会上,成立了国际曲棍球联合会,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1971年起,每隔2至3年举行一次世界曲棍球锦标赛。

    网球运动的由来

    网球是世界第二大球类运动,它孕育在法国,诞生在英国,开始普及和形成高潮在美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流行的球类运动。

    14世纪,在法国贵族宫廷中有一种叫“掌球戏”的游戏。活动时两人戴上手套,中间隔一条绳子,双方用手掌击球,将球相互打来打去。当时的球外面是用布包住,里面塞满头发。裹球的布以埃及坦尼斯镇所产的布最为著名,英文网球Tennis大概由此而来。

    16世纪初,出现了用羊皮纸制造的球拍,但这种球拍不经用。17世纪,英国人将绳改为网,球拍中间也穿上了有弹性的弦线。这就是今天网球运动所用的器材。

    18世纪资产阶级兴起后,网球运动走出皇宫,逐渐在市民阶层和资产阶级中盛行开来。但由于它不像足球、篮球、排球那样普及,因此人们对它了解得比较浅显。

    19世纪初,网球运动在欧美盛行起来。19世纪70年代,出现了正式的现代草地网球。

    高尔夫球的由来

    高尔夫球是一种以棒击球入穴的球类运动。如今,高尔夫球运动已经成为贵族运动的代名词,但是它是由一群牧羊人发明的!

    “高尔夫”原意为“在绿地和新鲜空气中的美好生活”。这从高尔夫球的英文单词GOLF可以看出来:G—绿色;O—氧气;L—阳光;F—脚部活动。它是一种把享受大自然乐趣、体育锻炼和游戏集于一身的运动。

    相传,苏格兰是高尔夫球的发源地,当时,牧羊人经常用驱羊棍击石子,比赛击得远且准,这就是早期的高尔夫球运动。

    19世纪,高尔夫球传入美国。1922年,世界上第一次国际性比赛是美国对英国的“沃克杯”高尔夫球对抗赛。高尔夫球于20世纪初引入中国。高尔夫球运动是在室外广阔的草地上进行,设9或18个穴。运动员逐一击球入穴,以击球次数少者为胜。比赛一般分单打和团体两种。

    1860年,英格兰举行了最早的高尔夫球公开赛。在这一年中,印度、加拿大、新西兰、美国等国家也相继举办比赛,继而进行国际、洲际及至世界性的比赛。现在的世界杯、英格兰和美国公开赛这三项比赛,可以说是高尔夫球的最高水平的竞赛。

    保龄球的由来

    保龄球,英文名是bowling,又称地滚球,它是在木板道上滚球击柱的一种室内运动。

    保龄球最早开始于公元3至4世纪的德国。最初,天主教徒在教堂走廊里安放木柱,用石头滚地击之。他们认为击倒木柱可以为自己赎罪、消灾;击不中就应该更加虔诚地信仰“天主”。直到14世纪初,才逐渐演变成为德国民间普遍爱好的体育运动项目。后来,荷兰人和德国人的后裔移居美国,便把保龄球传到了美国。

    在16世纪时,是9个瓶的游戏,数年后,演变成10个木瓶,瓶的摆设形状也从钻石形变成三角形。1895年,美国保龄球总会正式成立。

    1951年,国际保龄球联合会成立,1954年,第一次保龄球国际比赛在芬兰的赫尔辛基举行。1988年的奥运会,保龄球列为表演项目。

    围棋的由来

    围棋,是我国传统棋种,也是当今体育运动竞赛的项目之一。传说它诞生于我国的远古,起源于古代部落会议。当时,部落首领会议为商讨对敌战争,就地画图,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小石子代替敌我兵卒,进行筹划,制定作战的策略。

    时间一长,由于它能启人心智,便逐渐演变成了人们的游戏,以供消遣取乐。而后,它又逐渐传到日本、朝鲜等地,使之成为一种世界性的体育娱乐运动。

    围棋九段制的由来

    随着中日韩三国围棋比赛,人们会注意到某位棋手属几段,通常棋手共有九段,其来源可是有历史的。

    围棋棋手定段位的“九段制”,源于我国古代品评人物、书画、职官的等级。

    《汉书·古今人物表》把古今人物分为九等,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三国魏司空陈群始定九品之制,定人才高下,分为九等,即“九品官人之法”,又称“九品中正制”。

    古代品评书画艺术分神品、妙品和能品,其源出南朝《书品》的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分上、中、下,共为九例),称为“三品九等”或“三等九品”。

    在我国古代,围棋棋手的等级称为“棋品”。因受人品、官品、书品“九品制”的影响,故棋品也设“九品制”。

    “九品”名称,最早见于北宋张拟的《棋经·品格篇》:“夫围棋之品有九,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体,四曰通幽,五曰用智,六曰小巧,七曰斗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

    明清以来,有国手、二手、三手、四手之分。每手又分先后,略近九等。日本效之称为九段。随着近代中日围棋交流,中国也采用九段制了。至于“十段赛”中的“十段”,只是一个荣誉性的称呼,并没有真正的“十段”段位。

    中国象棋的由来

    中国象棋大约起源于战国时代,那时盛行着一种文博象棋,每方有棋子6枚。

    唐代,象棋在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一些变革,已有“将、马、车、卒”4个兵种,棋盘和国际象棋一样,由黑白相间的64个方格组成。后来又参照我国的围棋,把64个方格变为90个点。

    宋代,中国象棋基本定型,除了因火药的发明增加了“炮”之外,还增加了“士”、“象”。宋代的《事林广记》中就记载着中国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的象棋谱,比西方15世纪出现的国际象棋谱早200多年。这就对长期以来流行的“中国象棋起源于印度”的说法提出了异议。

    到了明代,可能为了下棋和记忆的方便,才将一方面的“将”改为“帅”,和现代中国象棋一样了。

    现在,中国象棋已流传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在日本、菲律宾还成立了中国象棋协会。

    国际象棋的由来

    关于国际象棋的产生,国际上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据说2000年以前,印度有一个非常残暴的国王。自己独断专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国王有个亲信大臣,他想拿“君王不能离开臣民而存在”的道理来劝告国王,但又不敢公开提出自己的意见。他想出了一个暗示的办法:在木制棋盘上,用骨制的棋子组成两支军队进行战斗;每一方面有一个首脑——王,另有车、马、象、兵四个兵种,组合成一个阵容的整体,王是最主要的棋子,王一死,战斗便结束;王同时又是很弱的一环,他只能依靠战友——即别的更有力的棋子保护,这些棋子必须在整个战斗过程中同心协力来保卫王。棋子里面比王还要弱的,要算是兵了。但如果善于指挥,使兵深入敌垒,走到对方的底格时,兵就可以变成最强的棋子。

    这就是第一盘象棋的产生,并很快就传播开了。它一方面往西传到波斯、阿拉伯和欧洲,经过改变,形成现代的国际象棋;另一方面往东传到缅甸、东南亚和中国。

    桥牌的由来

    用英文Bridge(桥)的名字来称呼扑克牌的玩法,来源于英国莱斯特郡的一座古老的桥梁。

    桥牌比赛是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由俄国的移民们以“俄国四人牌”的名字开始的。

    住在莱斯特郡的两家人,因为喜欢这种比赛,每天晚上轮流到对方家中去比赛,在他们两家之间有一座必经的但有坍塌危险的旧桥,夜晚过桥就更危险。经过此桥去打牌的那家人回来后总是发出如释重负的叹息,“唉呀,谢天谢地,明天晚上该转到你的桥(牌)了”。这句话就成了口头禅。以后,不知什么时候,干脆就成了“桥牌”。

    扑克牌的由来

    扑克牌已有几百年的变迁史。最早的西方纸牌是在13世纪十字军战争时期从亚洲流入欧洲的,而当时在亚洲只有中国的纸牌,因此,西方纸牌的发展与中国的马吊牌向外传播有一定的关系。

    16世纪,西方流行一种称为“胜牌”的纸牌,它在17世纪初演变为类似桥牌的惠斯特牌戏,流行于英国伦敦及荷兰,1894年,在英国伦敦俱乐部中产生了桥牌,这种桥牌再经演变就是现在的扑克牌。

    扑克牌作为西方纸牌的一种,其设计方案也包藏着无尽的学问。它是按历法设计的,在某种意义上,扑克可以说是历法的缩影。

    一副扑克中的52张是正牌,表示一年中有52个星期;两张是副牌,大王表示太阳,小王代表月亮。由于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度,所以又分别用黑桃、红桃、草花、方块4种花色表示。其中红色的红桃、方块表示白昼;黑色的黑桃、草花则代表黑夜。

    每一季共有13个星期,因而每种花色是13张牌;每一季度大约是91天,而把13张牌的点数加起来正好是91。扑克牌中K、Q、J共有12张,不仅表示有12个月,又表示一年中经过太阳的12颗星座。

    最早,扑克牌是用来作问卜的筮具。扑克的四种花色在当时都有不同的寓意。“黑桃”的锄形黑色图案,那时代表橄榄叶,其寓意是和平。“红桃”是心形,它象征着智慧、爱情。“梅花”的黑色三叶,源于一种三叶草,这种草难得有四瓣的。欧美习俗认为:谁发现了四瓣的三叶草就会“走运”,所以,三叶草代表着幸福。棱形的“方块”表示钻石的形状,它的含义是财富。

    后来,这种卜筮用具演变成了玩具,它的求卜作用也渐渐消退,被人们遗忘了。

    秋千的由来

    秋千的起源,可追溯到几十万年前的上古时代。

    那时,祖先们为了谋生,不得不上树采摘野果或猎取野兽。在攀缘和奔跑中,他们往往抓住粗壮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上树或跨越沟涧,这是秋千最原始的雏形。

    至于后来绳索悬挂于木架、下拴踏板的秋千,春秋时期在我国北方就有了。《艺文类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的记载。寒食日即寒食节。

    当时,为了拴秋千的绳索结实起见,通常多以兽皮制成,故秋千两字繁写“靴褐”,均以“革”字为偏旁。

    在民间杂技项目中,秋千也被作为其中一种,演员借助秋千在高空中进行各种表演,扣人心弦,精彩万分。

    跳绳的由来

    跳绳,在我国历史悠久,盛行于清代。

    在清代北京元宵节民间娱乐时,称跳绳为“跳百索”。济南府《府志》中载:“每年孟春正月元旦……儿女以绳跳为戏,名曰‘跳百索’。”《松风阁诗抄》中也有记载:“白光如轮舞索童,一童舞索一童唱,一童跳入光轮中。”

    当时,这种跳绳加伴唱的游戏,娱乐性很强,对促进少年儿童发展灵敏、速度、弹跳及耐力等身体素质,皆有好处。所以,跳绳运动一直流传至今。

    麻将的由来

    据传,麻将108张牌隐喻梁山一百单八将,是元末明初一个崇拜水浒英雄的人发明的。麻将被胡适称为“国戏”,今又普及成健康娱乐活动。

    麻将牌又称麻雀牌、竹城之战、方城之战。现代麻将牌产生于明末清初,起初在我国江、浙一代流行,19世纪20年代初被作为“巨额商品”向外输出,流入西方和日本。麻将牌最早的文字记载写为马将牌,可见麻将牌名称的来源与马吊牌的名称有联系。

    《清稗类钞》中记载:“麻雀牌是马吊牌一音之转。”麻、马二字同音,江浙一带的乡音称鸟为刁,刁读去音就是吊。于是,马吊就读了麻将,麻将牌由此得名。

    在明末清初,马吊牌盛行的同时,由马吊牌又派生出一种叫“纸牌”(也叫默和牌)的戏娱用具。纸牌也是供四人打,由纸制成的牌长二寸许,宽不到一寸。纸牌开始共有60张,斗纸牌时,四人各先取十张,以后再依次取牌、打牌。

    这些牌目及玩法就很像今天的麻将牌了。这种牌戏在玩的过程中始终默不作声,所以又叫默和牌。

    后来,人们发现在玩麻将时常常把牌拿完了,也没有人做成牌,感到扫兴。为弥补这个缺憾,于是又增加了听用。最初的听用只增加两张,逐渐发展增加为更多的张,直到发展为有绘图的麻将牌。

    但由于纸牌的数量一多,在取、舍、组合牌时十分不便,人们从骨牌中受到启发,渐渐改成骨制,把牌立在桌上,打起来就方便了。正宗的麻将牌从此开始。

    放风筝的由来

    根史料记载:风筝在我国已有2000年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人用木、竹做风筝。《墨子》记载道:“公输子削木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韩非子·外储说左匕》上也说:“墨子为木鸢三手而成,蜚(飞)一日而败。”这些文字记载,都看不出用绳子牵引,加之当时还没有发明纸,因此可以想见,“木鸢”是用木料制作的,用现代语说是靠滑翔的鸟形飞行器。

    到了汉朝,才出现了用竹制框架、以纸糊之、以绳牵之、放之空中的“纸鸢”。到五代时李邺在风筝上拴上竹笛,微风吹动,嗡嗡有声,很像“筝”声,因而得名“风筝”。

    关于风筝的由来,还有一段历史传说。

    当年楚汉相争,刘邦的军队把项羽的军队围困于垓下。为了瓦解项羽军队的士气,韩信便制作了风筝,在风筝上敷一竹笛,一放入高空,便迎风作响。刘邦的军队又随着微声唱起楚歌,楚军听了更加思念故土及亲人,于是军心涣散,不战自败。于是把发明权给了韩信,而且发明是缘于军事上的需要。

    气球的由来

    我国五代(907~960年)时,莘七娘在作战中,用竹篾扎成方架,糊上纸,做成大灯,下面用松脂点燃,于夜间靠热空气把纸灯送上高空,用作军事信号。这种用于军事的热气球,叫做“松脂灯”。“松脂灯”是世界上最早的热气球。

    1731年,俄国有一个人想利用热气球飞离地面,飞行没有成功。1783年6月5日,法国蒙特哥菲尔兄弟,做了一只直径10.6米的热气球,升上天空,飞行10分钟。

    当年9月,蒙特哥菲尔在凡尔赛宫前进行公开表演。气球中充入热空气,升到450米高空,飞行了8分钟,气球吊篮里的家畜安全无恙。

    最早的乘人热气球是1783年10月15日升空的。这只气球直径15米,高23米,罗齐尔乘它到达26米高的空中。11月21日,这只热气球载两个人,飞到900米高度,在空中飞行了半小时,这是历史上最早的热气球载人飞行。

    拔河的由来

    拔河诞生于距离今2400年前春秋时期的楚国。楚国地处大江南北,水道纵横,除陆军外,还有一支强大的水军,并曾发明一种称之为“钩拒”的兵器,专门用于水上作战。当敌人败退时,军士以钩拒将敌船钩住,使劲往后拉,使之逃脱不了。后来钩拒从军中流传至民间,演变为拔河比赛。

    唐代时,拔河活动已广泛展开。“大麻全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可见古代参加拔河的人数比现在的多得多。大绳正中插一根大旗,旗的两边划两条竖线,称为河界线。比赛时,以河界线为胜负标志,所以改称“钩拒之戏”为“拔河”。

    猜灯谜的由来

    猜灯谜是我国传统的娱乐形式,它运用艺术的手法和汉字的规律,着眼于字义词义变化,常用一个词句、一首诗来制成谜语,既能达到娱乐的目的,又即使人增长知识,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春秋战国时代,宫廷和墨客中出现了“隐语”、“文义谜语”等文字游戏,这可以说是最早的灯谜。那时一些游说之士出于利害考虑,在劝说君王时往往不把本意说出,而借用别的语言来暗示,使之得到启发。

    这种“隐藏”的话语,当时叫做“庚词”(庚是隐藏之意),也叫“隐语”。秦汉以后,这种风气更加盛行,西汉曹娥碑后题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射“绝妙好辞”,即是“隐语”。

    《文心雕龙·谐隐》指出,“自魏代以来……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唐宋时代,“文义谜语”日渐发展,制谜和猜谜的人多起来。”至南宋时,每逢元宵佳节,文人墨客把谜语写在纱灯之上,供人们猜测助兴。

    灯谜至此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灯谜了。至明清时代,春节前后各城镇皆张灯悬谜,盛况空前。

    关于灯谜的由来,还有一则民间故事:

    相传,很早的时候,有个姓胡的财主,人称“笑面虎”。这笑面虎嫌贫爱富,平日鱼肉乡里。

    村里有位叫王少的穷秀才,决定要斗斗这个笑面虎。

    有一年,元宵将临,各家各户都忙着做花灯,王少也乐哈哈地忙了一天。到了元宵灯节的晚上,王少打出一顶花灯上了街。只见这花灯扎得又大又亮,更为特别的是上面还题着一首诗。王少来到笑面虎门前,把花灯挑得高高的,引得好多人围看。笑面虎也忙挤到花灯前,见灯上题着四句诗:

    头尖身细白如银,论秤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一看,只气得哇哇乱叫:“好小子,胆敢来骂老爷!”喊着,就命家丁来抢花灯。王少忙挑起花灯,笑嘻嘻地说:“老爷,咋见得是骂你呢?”笑面虎气呼呼地说:“你那灯上是咋写的?”

    “这不是骂我是骂谁?”王少仍笑嘻嘻地说:“噢,老爷是犯了猜疑。我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你想想是不是?”笑面虎一想:可不哩!只气得干瞪眼,转身狼狈地溜走了。周围的人见了,只乐得哈哈大笑。

    后来,每逢元宵灯节,各地都举行灯谜活动,一直传到现在。

    走高跷的由来

    高跷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游艺活动。在原始社会,人们为采摘树上的野果,就在腿上绑两根木棍增加身高,这是跷技的最初形式。

    据《列子·记符》记载:春秋时宋国有个叫兰子的人,善跷技,游走各国。看来,这个时期高跷已发展成一项杂技艺术。

    到了宋代,高跷技艺又有发展。《武林旧事》记载,两宋时期的踏跷(即高跷)技艺高超,动作惊险,扣人心弦。后来,高跷又发展为一种民间舞蹈,称高跷秧歌。高跷秧歌在紧锣密鼓中配演小戏,即高跷戏,在春节和元宵节演出,很受人们喜爱。

    关于走高跷是怎么来的,还有一个民间故事:

    从前,雨金城里的人和东关、西关的人关系很好,每年都要联合起来办社火,祝愿生意兴隆,五谷丰登。因此,雨金城每到年节,城乡十分热闹。

    有一年年关,城里回来了个在外做官的人,他得知城里城外联合办社火的消息,便想了个发财的主意。因为合办社火,城外人要进城,城里人要出城,城门外护城河上的板桥却是这官老爷做的,归他家管,因此,他规定凡是过桥的社火队和村民,每人付银三钱。大年三十夜,他便吊起了东西南北四门的板桥,并命人关了南北两城门。

    初一早晨,社火队来到城下,看到吊桥高高挂起,不知城里出了啥毛病,正要喊话,守吊桥的传下话来:“老爷有话,过河要钱,一人三两。”社火头一听,只得对大伙说:“这城里做官的,心太狠了,干脆收拾摊子打拆戏,今后社火不办了。”

    这社火头有个儿子,机智多谋。他看到这个做官的刁难他父亲,砸社火摊子,很是气愤。他想,如果给自己接上两只长腿,不就可以站在水中,趟过河去吗?因此他走到河边,用竹竿探了探水位,回到家中,找了两根柳木棍,做了脚踏,绑在自己脚上,熟悉一下技能后,便走下护城河去。

    这事惊动了城里的人,不大功夫,城墙上挤满了人。这时,那个做官的在手下的簇拥下也上了城,刚站在城垛角看时,忽地被后头一拥,一头栽到城下去了。家人一看,老爷掉下城了,便连忙命人放下吊桥,西关和东关的社火队乘他们救官老爷之机也都进了城。城里城外的人又联合起来办社火了。

    到了这年正月十五,社火队里又添了个新节目,许多小伙子都绑上这高腿,排了长长一串。有人说这个节目叫做“柳木腿”,因为腿上绑的是柳木棍。有人说这叫做走“高桥”,因为绑上棍,站在桥下还比桥高。有的说,人升高了,跷得远,这叫“高跷”。

    从此,民间每当正月十五就形成了走高跷的活动。

    舞狮子的由来

    有关舞狮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乐志》,其中提到“象人”,照三国时魏国人孟康的解释,“象人”就是扮演鱼、虾、狮子的艺人。由此可见,至迟三国时已有舞狮子了。

    南北朝时,民间也流行舞狮子。到了唐朝,舞狮子已发展为上百人集体表演的大型歌舞,还作为燕乐舞蹈在宫廷表演,称为“太平乐”,又叫“五方舞狮子”。当时的舞狮子,还流传到了日本。日本的一幅“信西古乐图”中,就画有古代的日本奏乐舞的场面,与唐代的相似,只是规模小得多。唐代以后,舞狮子在民间广为流传。

    宋代的《东京梦录》记载说,有的佛寺在节日开狮子会,僧人坐在狮子上做法事、讲经以招来游人。

    明人张岱在《陶庵梦忆》中,介绍了浙江灯节时,大街小巷,锣鼓声声,处处有人围簇观看舞狮子的盛况。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