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性尧选宋诗三百首-文天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吉水(今属江西)人。宝祐进士,一甲一名。元兵渡江,曾知临安府。不久,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后来他对元世祖即自称宋状元宰相。德祐二年(1276),遣使元营被扣,后从京口脱逃,奉益王(即端宗)于福州。封信国公。元兵攻兴国,天祥败走,至永丰的空坑,妻子皆被捕,他乘机遁去。景炎三年(1278),为蒙古汉军元帅张弘范部下擒于海丰之五坡岭,弘范欲诱降,天祥乃书《过零丁洋》示以明志。后解至大都(今北京),囚于兵马司。元世祖想说动他出仕,又被他拒绝。在过了三年的俘虏生活后,在大都柴市,从容就义。死本不辞,他的心愿如此。其妻欧阳氏收其尸,衣带中有“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的赞词。

    他在元兵渡江前,生活豪华,留情声色。后来江上告急,便痛自贬损,尽以家资充军费。他在临安沦陷前,所作的诗绝大部分空洞无聊,但如咏虔州八境《云台》的“半空夭矫起层台,传道刘安车马来。山上自晴山下雨,倚阑平立看风雷”,贺裳《载酒园诗话》续编就称为“如此气魄,真有履险如夷之概”。京口脱险,亡命江淮,奔走闽粤,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强意志扶持危局,最后又囚居北狱,直至就义。在这过程中的作品,却都是从血管里喷出来、用生命来谱写的,真正说得上饱经忧患、进入性格之作。他咏徐州的《燕子楼》,即着重写关盼盼的不下楼,以“但传美人心,不说美人色”作结。深山大泽,实生龙蛇,政治生活上的石破天惊的猛烈震荡,亦使他的作品起了巨大的转变。这些诗,都收录在《指南录》和《吟啸集》中,他自己亦很重视。

    金陵驿(选一)[1]

    草合离宫转夕晖[2],孤云飘泊复何依[3]?山河风景原无异[4],城郭人民半已非[5]。满地芦花和我老[6],旧家燕子傍谁飞[7]?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8]。

    [1]金陵,即建康府,今江苏南京。驿,注见苏轼《澄迈驿通潮阁》。

    [2]草合,草满。离宫,行宫。建炎三年(1129)五月,高宗曾驻建康府,并建治行宫。

    [3]孤云,作者自喻。

    [4]山河句,东晋时,一些过江士大夫,曾在建康新亭宴会,周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见《世说新语·言语》。此化用其意。

    [5]城郭句,汉道士丁令威成仙后,化鹤归来,于空中作人言云:“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犹是人民非。”见《搜神后记》卷一。两句意谓,山河风景原与从前无异,可是城郭人民多半已遭受敌人的破坏凌虐。

    [6]满地句,芦花开于夏秋间。作者到建康时为六月,至八月二十四日乃北行,所以诗里这样说。这里亦兼喻白发,作者的《夜起》云:“客愁多似西山雨,一任萧条白发生。”

    [7]旧家句,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意。乌衣巷亦在今南京。

    [8]化作句,相传古代蜀王杜宇,号望帝,自以德薄,禅国于人而亡去,化为啼血的杜鹃鸟。

    说明

    祥兴二年(1279),作者被押赴燕京,路过金陵时作。他在旅途中就曾绝食过,北行时更有殉国的决心,此诗的末两句,即表达了身虽死而魂魄犹思念宋室这一心愿。

    得儿女消息

    故国斜阳草自春,争元作相总成尘[1]。孔明已负金刀志[2],元亮犹怜典午身[3]。肮脏到头方是汉[4],娉婷更欲向何人[5]?痴儿莫问今生计,还种来生未了因[6 ]。

    [1]争元作相,指所谓状元宰相。

    [2]孔明句,这里作者以诸葛亮自喻,以金刀(卯金刀的省文,即“劉”字)指刘备。意谓诸葛亮没有完成北伐中原、统一汉室的大业,辜负了当初刘备的志愿。应上句的“总成尘”。作者的《有感》云:“绝怜诸葛隆中意。”亦此意。

    [3]元亮句,陶渊明字元亮,曾出仕于司马氏的晋朝,后刘裕取晋而自立为帝,国号宋,旧时多以为陶渊明因“耻事二姓”,故不肯在刘宋朝做官。作者《重阳》中的“只有新诗题甲子”,亦用这一典故,以此表达自己始终忠于宋室。(按,关于陶渊明不事刘宋的原因,说法不一,前人多有辨论,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十三即不同意“耻事二姓”之说。)典午,指司马,晋朝皇帝姓氏。典,义同“司”。午,生肖为马。典午身,意谓晋朝旧臣的身分。

    [4]肮(慷kāng)脏,在古汉语中是刚直倔强的意思。汉,好汉,大丈夫。

    [5]娉婷,姿态美好貌。这句比喻美貌的女子怎能随便嫁人。

    [6]痴儿两句,苏轼《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作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诗:“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这两句当是化用其意,亦即叮嘱儿女们且不管今生结局如何,来生还是要在一起。

    说明

    景炎二年(1277)空坑之败,作者的妻子欧阳氏、女儿柳小娘、环小娘等都于被俘后送到大都,自此即无法再相见,他的《有感》诗亦说“妻孥不见满三秋”。此诗则是得到她们消息后在大都狱中所作。

    扬子江

    自通州至扬子江口[1],两潮可到。为避渚沙[2],及许浦[3],顾诸从行者[4],故绕去出北海[5],然后渡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6]。臣心一片磁针石[7],不指南方不肯休。

    [1]通州,今江苏南通。扬子江口,指扬子津,在今江苏江都南,当时为航行要津。

    [2]渚沙,指附近的小洲和沙滩。当时为元兵占领,所以说“为避”。作者《北海口》题下小引有云:“以扬子江中渚沙为北所用,故经道于此。”

    [3]许浦,即浒浦,在今江苏常熟东北长江岸边。

    [4]顾,看到。诸从行者,指杜浒、金应等。

    [5]故,故意。因恐被元兵发觉。北海,朝北的海洋。

    [6]回,迂回。《北海口》小引云:由此“复转而南,盖辽绕数千里云”。

    [7]磁针石,指指南针。

    说明

    南宋亡后,作者曾往皋亭山(在今浙江余杭)与元丞相伯颜抗论力争,因而被拘留。后在京口(今江苏镇江)脱逃,辗转而至通州,准备转往福州投奔宋端宗赵昰。一路上写了许多诗,总名为《指南录》。诗的末两句,亦即《指南录》命名的来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