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答第一关
1.下列古代名曲哪一首是琵琶曲?( )
A.十面埋伏 B.高山流水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A。《十面埋伏》流传甚广,是传统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阳平楚》。本曲现存乐谱最早见于1818年华秋萍编的《琵琶行》。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
2.在古代,人们将乐器分为“丝”、“竹”,分别指弹弦乐器和吹奏乐器,其中哪个是指吹奏乐器?( )
A.丝 B.竹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B。竹乐器大多是吹奏乐器,其代表是笛、箫等。
3.“有板有眼的“板”是我国传统音乐节奏中的:( )
A.强拍 B.弱拍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A。“有板有眼”中的板,就是板式。戏曲唱腔音乐中的板式结构,可分为板式变化体和曲牌连套体两大类。在板式变化体的结构中,大都有慢板、快板、二八板、流水板、散板等板类。在各类板式中,强拍为板,弱拍为眼,板式的强弱关系就是板眼。
4.最早的古筝比古琴的弦多还是少?( )
A.多 B.少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B。古琴是用一整块木头做成的,琴面系有七根弦,古称“七弦琴”,属弹拨乐器类的“无码乐器”;而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最早有七根弦,后来逐渐发展为12、13、16、21弦,现在还有24弦和26弦筝,常用的为21弦。
5.金属弦的扬琴是属于“丝竹”乐器吗?( )
A.是 B.不是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A。丝竹乐是一种丝弦与竹管乐器演奏的音乐,是中国传统器乐形式。扬琴属于江南丝竹乐器。
5.锣是我们人民喜爱的一种民族打击乐器,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
A.北魏 B.唐朝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A。锣宜表现不详的预兆,灾难性的场面,恐怖的形象,送葬的行列以及死亡的哀悼,早在14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就有了。
对决第二关
1.“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本意是称赞:( )
A.讲学 B.歌声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B。这句话源于《列子》中的一个故事:周朝时,韩国女歌手韩娥去齐国,路过雍门时断了钱粮,无奈只得卖唱求食。她那凄婉的歌声在空中回旋,如孤雁长鸣。韩娥离去三天后,其歌声仍缠绕回荡在屋梁之间,令人难以忘怀。
2.《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请问,“箜篌”是什么乐器?( )
A.拨弦乐器 B.击弦乐器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A。“箜篌”是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考证,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箜篌在古代除宫廷乐队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
3.京剧是我国流传全国、影响最大的剧种。它以高超的表演艺术和众多的名角名剧目而成为中国戏曲的杰出代表,被誉为“国粹”,它的发源地是:( )
A.安徽 B.北京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A。京剧起源于安徽,是徽班进京的结果。
4.“羌笛”的“羌”指的是:( )
A.民族 B.地方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A。羌族是指我国的少数民族“羌族”,羌笛是羌族的管乐器。
5.隋唐时期最著名的古琴曲是:( )
A.《离骚》 B.《海青拿天鹅》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A。隋唐的乐器以琵琶为主,古琴虽然不被宫廷重视,但是并没有停止发展,这个时候的名曲《离骚》还是广泛流传的。
6.现存最早的宋词歌谱是:( )
A.《汉宫秋月》 B.《白石道人歌曲》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B。南宋词人姜夔颇为精通音乐,就曾为自己的词创作曲词,《白石道人歌曲》便是他的代表作。
巧闯第三关
1.京剧中,饰演性格活泼、开朗的青年女性角色的叫:( )
A.青衣 B.花旦 C.彩旦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B。花旦,扮演性格活泼明快或者泼辣的青年或者中年女性,造型要求妩媚清丽、娇憨活泼,多念散白,重做功,重神采,不重唱功但是要求唱腔秀丽灵巧。
2.“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 )
A.琵琶 B.古筝 C.扬琴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A。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唯见江心秋月白”共二十二句为白居易《琵琶行》的第二段,写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其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是写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而后“弦弦掩抑”,写到曲调的悲怆;“低眉信手续续弹”,写到舒缓的行板。拢、捻、抹、挑,都是弹奏琵琶的手法。
3.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 )
A.忠耿正直 B.刚愎自用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A。一般以红色脸谱代表忠勇(如关羽);黑色脸谱代表耿直(如包拯、张飞);白色脸谱代表奸邪(如曹操)。
4.“喇叭”是对什么乐器的俗称? ( )
A.唢呐 B.海笛 C.手笛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A。唢呐又名喇叭,小唢呐称手笛,大唢呐又称海笛。唢呐,在木制的锥形管上开八孔(前七后一),管的上端装有细铜管,铜管上端套有双簧的苇哨,木管上端有一铜质的碗状扩音器。唢呐虽有八孔,但第七孔音与筒音超吹音相同,第八孔音与第一孔音超吹音相同。
5.马头琴是我国哪一民族的拉弦乐器? ( )
A.蒙古族 B.藏族 C.苗族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A。马头琴是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马头琴的历史悠久,从唐宋时期拉弦乐器奚琴发展演变而来。成吉思汗时(1155~1227年)已流传民间。
6.“百鸟朝凤”是一首什么曲吗?( )
A.二胡独奏 B.唢呐 C.古筝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B。《百鸟朝凤》是一首非常著名的唢呐曲,也是民间管乐的合奏曲。流行于山东(中国东部)、安徽(中国东部)、河南(中国中部)、河北(中国北部)等北方地区。曲调活泼欢畅、热烈。并且非常细腻地模拟各种飞禽的啼鸣,活灵活现,很是生动有趣。同时,也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7.壮族人制造铜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A.春秋 B.战国 C.汉朝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B。从战国时期开始,壮族人民就能铸造铜鼓,它既是乐器,又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8.我国的戏曲脸谱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的: ( )
A.雅乐 B.燕乐 C.清商乐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C。隋唐时期的音乐文化光辉灿烂,繁盛的燕乐便是主要标志。燕乐是宫廷宴饮享乐时所用的音乐;雅乐是祭祀典礼和朝会中用的;清商乐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相和旧曲发展而来的,是融合南北,前承秦江后召隋唐的一种新风格音乐的总称。
9.在京剧的乐队中起指挥作用的是:( )
A.京胡 B.鼓板 C.铜锣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B。在京剧的乐队中,鼓板指单皮鼓和檀板的合称,负责节奏的控制、调节戏剧气氛的渲染和艺术结构的统一完整,实际上是乐队的指挥。
10.我国的戏曲脸谱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的( )。
A.雅乐 B.燕乐 C.清商乐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B。隋唐时期的音乐文化灿烂,繁盛的燕乐就是其标志,燕乐是宫廷宴饮享乐时所用的音乐。最早的戏曲脸谱也出现在燕乐中。
11.相声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的雏形最早是出现在什么时候?( )
A.先秦 B.春秋 C.战国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A。相声,中国北方曲种。它是一种源于民间的以语言为主要表演手段的喜剧性曲艺艺术。含有相声艺术因素的文学形式,可以追溯到先秦时的俳优,后来经过复杂曲折的发展历程,吸收了其他表演艺术的积极因素,如魏晋时的笑语、唐代参军戏以及宋金杂剧里滑稽含讽的表演等。到了明代隔壁戏与笑话艺术统称为“相声”,这两种艺术形式的普及与发展,为相声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兼备说、学、逗、唱艺术形式的相声形成于18世纪中叶(清乾隆时期)之前。咸丰年间,北京有一朱绍文先生(别号“穷不怕”),是最早说相声的人。
12.戏台上四人一组扮演兵士或衙役的角色叫龙套。“龙套”的称呼跟什么有关呢?( )
A.与人的名字有关 B.与一种动物有关 C.与演员穿的服饰有关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C。“龙套”由演员所穿的龙套衣得名。龙套表演讲究“站如钉,走如风”。龙套在站堂助威时要像岩石一般,伫立不动;一旦动(跑)起来,犹如燕子掠过水面。舞台的气氛,有时是靠龙套跑出来的,所以又叫“跑龙套”。龙套以头旗为主,二、三、四旗为副,要听头旗的指挥。他们常打着红门旗、飞虎旗、月华旗,演神话还打着风旗、水旗、火旗、云牌等,所以也有人称其为“打旗的”。
加油第四关
1.“变脸”是哪个剧种的绝活?( )
A.越剧 B.川剧 C.京剧 D.评剧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B。变脸是运用在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相传,“变脸”是古代人类面对凶猛的野兽,为了生存把自己脸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画出不同形态,以吓唬入侵的野兽。川剧把“变脸”搬上舞台,用绝妙的技巧使它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
2.“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一般用来形容:( )
A.诗歌 B.音乐 C.小说 D.散文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B。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说的就是孔子听韶乐听得比较专注。
3.被专家称为“人类学研究的中国文本”的是:( )
A.傩戏 B.湘剧 C.巴陵戏 D.荆河戏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A。傩戏是由傩祭、傩舞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与艺术相结合、娱神与娱人相结合的古朴、原始、独特的戏曲样式,一直在民间传承,成为我国傩文化的“活化石”。由于傩戏包含着许多人类原始文化的信息,因此被专家称为“研究文化、人类学的中国文本”。
4.歌剧《图兰朵》的故事背景发生在中国的(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C。《图兰朵》的剧本是戈奇在18世纪末创作的,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中国元代的爱情与权力的故事。
5.音乐家阿炳的《二泉映月》反映的是哪里的美丽风光?( )
A.四川乐山 B.安徽九华山 C.无锡惠山 D.浙江普陀山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C。无锡惠山泉质优良,景色优美,与济南的趵突泉、镇江的金山泉、苏州的观音泉和杭州的虎跑泉被誉为我国的五大名泉。
6.在乐器家族中“鼓”是最古老的乐器之一。鼓在古代的作用有很多,“鼓”对于酋长和族长的作用是:( )
A.乐器 B.壮士气 C.权力和经济势力的象征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C。鼓对于酋长或者族长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是一个地区或者一个部落政权与经济势力的象征,因此族长或者是酋长像保护身家性命一样保护这种鼓。
智赢第五关
1.在元代杂剧中,扮演“花脸”的角色名叫( )。
A.旦 B.末 C.净 D.丑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C。净:俗称“花脸”、“花面”,大都扮演性格或相貌上有特异之点的男性人物。如《窦娥冤》中的公人(官府差役)即属净。
2.“珍珠翡翠白玉汤”是:( )
A.梅花大鼓 B.传统相声 C.天津快板 D.评书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B。“珍珠翡翠白玉汤”是传统相声中单口名段,众多相声名家都表演过,其中以单口大王刘宝瑞先生的版本流传最广。
3.越剧是哪个地区的戏种?( )
A.江苏 B.湖北 C.浙江 D.北京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C。越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形式。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等地,在海外亦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地方色彩。越剧演员初由男班演出,后改女班或男女混合班,现多由女班演出。
4.古曲《渔舟唱晚》的标题取自哪个诗人的文章?( )
A.王勃 B.王安石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A。《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曲,标题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
5.古筝也叫( )。
A.秦筝 B.秦琴
C.弦筝 D.十弦琴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A。古筝,这种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流行于秦国(今陕西)了,所以也有人叫它秦筝。
6.唱腔委婉清新,分花腔和平词两大类,以高胡为主要伴奏乐器的戏曲是:( )
A.川剧 B.黄梅戏
C.徽剧 D.昆剧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B。黄梅戏唱腔委婉清新,分花腔和平词两大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多用“衬词”,如“呼舍”、“喂却”之类,有《夫妻观灯》、《蓝桥会》、《打猪草》等。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常用于大段叙述、抒情,听起来委婉悠扬,有《梁祝》、《天仙配》等。
7.以下曲目不属于黄梅戏的是:( )
A.《天仙配》 B.《牛郎织女》 C.《蝴蝶杯》 D.《采茶》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D。《采茶杯》属于河北梆子。
8.我国戏剧史上最早、最杰出的现实主义戏曲家是:( )
A.关汉卿 B.王实甫 C.洪升 D.马致远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A.。关汉卿堪称我国乃至世界戏剧史上的大师,他是元杂剧的开创者,《窦娥冤》是他所写的最为著名的一部悲剧,是现实主义的代表做。
冲刺第六关
1.我国民间艺术家阿炳有一首描写“金兀术被岳飞打得走投无路,狼狈逃到无锡惠泉山下,躺在石头上,心惊肉跳地倾听宋朝兵马的声音”的二胡曲是:( )
A.《十面埋伏》 B.《听松》 C.《赛马》 D.《二泉映月》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B。《听松》二胡曲。又名《听宋》。据阿炳说:“宋朝时候,金兀术给岳飞打得走投无路,狼狈逃至无锡惠泉山下。躺在听松石上,心惊肉跳地倾听宋朝兵马的声音。这曲便是描写这个故事,所以又名《听宋》。”
2.“琵琶”中的“琵”和“琶”最初指的是:( )
A.两种弹奏方法 B.两种乐器 C.两个人 D.两种植物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A。“琵琶”被称为“民乐之王”,“弹拨乐器之王”,“弹拨乐器首座”。历史上的所谓琵琶,并不仅指具有梨形共鸣箱的曲项琵琶,而是多种弹拨乐器,形状类似,大小有别,像现在的柳琴,月琴,阮等,都可说是琵琶类乐器。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弹。
3.有“女子之戏”之称的戏剧是:( )
A.昆剧 B.越剧 C.黄梅戏 D.京剧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B。越剧原有男、女两种戏班,后女班因扮相俊美、曲调流畅而取代了男班,时称“女子之戏”。昆剧也叫昆山腔或昆曲,明嘉靖年间,世人将北曲、海圤、弋阳腔结合起来,建立了号称“水磨调”的昆腔歌唱体系。
4.中国的哪一传统戏剧被称为中国的“祖剧”?( )
A.昆剧 B.京剧 C.越剧 D.粤剧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A。昆曲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戏曲艺术,被誉为“百戏之师”。昆剧表现手段丰富,文化品位高,格调高雅,以唱词典雅、表演细腻、音乐缠绵婉转为特色,被大量地吸收到京剧和许多地方剧种中,被尊称为“祖剧”。
5.曾经被称为常德汉剧的是:( )
A.湘剧 B.祁剧
C.辰河戏 D.武陵戏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 D.。武陵戏原名常德汉剧,是湖南地方的剧种之一,以常德为中心,流行于湘西北、鄂西南并远及黔东等地区。
6.中国的十大古曲中,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的是:( )
A.《广陵散》 B.《雁落平沙》
C.《夕阳箫鼓》 D.《汉宫秋月》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D。《广陵散》:汉魏时期相和楚调之一。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到杀害,临刑前从容弹奏此曲以寄托。《雁落平沙》: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稳降前在空际盘旋顾盼的景象。《夕阳箫鼓》:这是一首抒情曲,旋律优美流畅。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社根据此曲改编成丝竹曲乐《春江花月夜》。
7.下列不属于我国传统民族乐器的是:( )
A.二胡 B.扬琴 C.小号 D.箫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C。小号是西洋乐器中的铜管乐器。扬琴、二胡、箫都是我国的民族乐器,其中扬琴是弹拨乐器,二胡是拉弦乐器,箫是吹管乐器。
晋级乐翻天
1.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后来被谱为《阳关三叠》,成为当时流行的乐曲对吗?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对。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写有《送元二使安西》诗,歌词明白如话但又情意深长,当时便广被传唱。因首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又称为《渭城曲》;因最后两句“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亦称《阳关曲》。后被谱为琴曲,初见于《浙音释字琴谱》(1491年)。琴曲《阳关三叠》,因将原诗重复并发展为三段而得名。
2.对中国戏曲界的称呼是什么?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梨园。梨园是对中国戏曲界的称呼,旧时常将戏曲行当叫做“梨园行”,将戏曲艺人称为“梨园子弟”,一直沿用至今。据传说,早年唐玄宗李隆基是个戏曲、音乐的爱好者,他自己不仅爱听、懂欣赏,还能唱上两口,玩玩乐器,指挥排练。他最爱大型歌舞。于是,这皇帝主持选拔了三千名乐师,常亲自光临指导,将艺人集中于皇宫中的梨园演练。后来,人们把皇上提供的演练场地“梨园”称代戏曲音乐行当。
3.在我国有较大影响的四大戏剧是什么?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 古今戏剧,数以万计,至今仍有五百多个剧种活跃在我国各地。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京剧、评剧、越剧、汉剧等“四大戏剧”。
4.“笙”是我国的民乐之一,它是在春秋时期出现的吗?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是。关于笙的记载,在《韩非子》一书中就提到了。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故事中所说的“竽”就是现在的“笙”。
6.京剧《群英会》中“周瑜”的角色是什么?
快乐解答与积累:
答案:小生。小生就是京剧中比较年轻的男性角色。 小生的特点是不戴胡子,扮相一般都是比较清秀、英俊。 在表演上最大的特点是唱和念都是真假声互相结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