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名天下:山海关-历史沿革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山海关历史悠久,未正式建立关隘以前这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历代皆曾屯兵于此,威慑关外,平定中原。

    山海关于明朝正式建关,明长城是明朝全国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海关则是明长城东北第一座重要关隘。

    贯穿明朝两百七十多年历史,山海关一直都是明军防御外敌重地,尤其是明后期,东北女真族崛起,强势入侵大明,山海关更是成为关系大明存亡的生死关口。

    (一)山海关历史

    山海关历史悠久,文化繁衍。远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已是人民劳动生息之地了。山海关南临渤海,与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春秋战国末期,秦王赢政派大将王贲率军追击燕王僖,从山海关直奔辽东襄平。秦王朝建立后,秦始皇曾连续出巡,经略边疆。公元前215年东巡,“之碣石”,在这里设国门,以威慑东方塞外民族。

    207年,曹操东征乌桓,从柳城,今朝阳一带回师,到临榆,登碣石,观沧海,留下千古名篇《观沧海》。

    409年,北燕冯跋在龙城,即今朝阳称帝,派褚匡由章武移民五千余户,水运到“辽西临榆”,登陆到龙城。

    553年10月,北齐军到平州,即今卢龙,北伐柔然,由营州回师,文宣帝登碣石山观海。这期间,北齐由秦戌西北起,沿燕山山脉筑长城从这里入海。

    598年,汉王谅征高丽,到临榆关。614年,炀帝征高丽“次临榆宫”。

    645年,唐太宗征高丽,回师营州祭阵亡将士,又由营州飞驰临榆关,会见太子李治,并观海咏诗《春日观海》。

    宋朝时期山海关是辽金移民重地,曾在这里设迁州,为安定移民思乡情绪,一度将昌黎县改名望都县,将卢龙和迁安一带改名安喜县。

    明朝初年,元蒙残余力量退居漠北。1381年明大将军徐达在这山海关设卫,修筑山海关。

    清朝时期山海关是沟通两京重要御路,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由北京回沈阳祭祖,必经山海关。到山海关,必登老龙头长城的澄海楼,携大臣观海赋诗、联句。

    清末和民国时期,山海关周围又成为战场,八国联军战争和“九一八”事变后的长城抗战,都在这里率先爆发。

    新中国成立后,山海关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二)山海关与徐达

    明长城是明朝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城三大关中,山海关如龙头探海,居庸关似龙心护京,嘉峪关则如龙尾逶迤于沙漠之中。

    而位于渤海之滨的山海关则是万里长城第一座重要关隘,史称“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军事防御体系之构成,不仅在长城各关口绝无仅有,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古代军事城防体系”中也是十分罕见。

    而一手缔造这座明朝军事防御体系中最为重要关隘的,便是明朝开国元勋徐达。

    太傅提兵出塞还,更因渝塞起渝关。

    石驱到海南城堞,垒筑连云北倚山。

    辽水至今来靺鞨,蓟门终古镇窴颜。

    岁时伏腊犹祠庙,麟阁勋名孰与班?

    这是明代嘉靖年间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陈绾写的《显功庙》诗。显功庙奉祀的是明开国元勋大将军太傅中山王徐达。诗以炽烈的激情歌颂了徐达筑山海关建山海卫的丰功伟绩。

    徐达,生于1332年,1385年病逝于南京,字天德,安徽凤阳人,农家出身。

    元至正十三年,徐达参加朱元璋起义军,与常遇春同称才勇。元至正十五年,随朱元璋渡长江,克采石,下集庆,即今南京。元至正十七年,率兵东进,屡败吴王张士诚军。

    元至正二十三年秋,在鄱阳湖大败陈友谅。

    元至正二十七年九月,徐达攻陷平江,即今苏州灭吴,俘张士诚及其将士二十五万余人,还师后封信国公。同年十月,以征虏大将军率军北伐元军,先取山东,旋挥师河南,乘胜攻克元大都,即今北京,改名北平。迫使元顺帝北走大漠,元朝灭亡。

    明洪武元年,朱元璋为防备退居漠北的元残余势力卷土重来,加强战守,兴修长城。徐达主持重修京北锁钥居庸关,以防蒙古骑兵突袭。

    洪武三年,徐达率兵出潼关,趋定西,即今属甘肃,进剿元将扩廓贴木儿,经激战大败元军,擒郯王、济王以下文武官员一千八百余人,士兵八万六千余人。论功升中书省右丞相参理国事,晋封魏国公。

    洪武十四年“发燕山等卫屯兵一万五千一百余人修永平、界岭等32关”。

    “创建山海关,内设山海卫,领十千户所,属北平都指挥使司”。

    洪武十八年,徐达病卒于应天,即今南京,年54岁,追封中山王。徐达一生骁勇有谋,善治军,战绩及筑边功勋永远彪炳史册。

    徐达为什么“修永平、界岭32关”?为什么在山海关“建关设卫”?又为什么徐达庙建在山海关?这要从历史背景及地理环境说起。

    洪武元年九月,平滦府归明。洪武四年三月,改平滦府为永平府。因频经兵燹,永平府境内人口稀少。洪武四年,徐达在北平操练兵马。三月上奏皇帝制可,命都指挥使潘敬等迁徙“山后,指燕山和军都山以北六州”沿边之民入北平州县屯戍。

    这就是明代第一次大移民,多安置在永平一带州县。移民们来到燕山以南的平原旷野,需要高山险隘或边墙作为屏障,才能避免蒙古骑兵的骚扰。

    洪武六年十二月,盘踞在东北的蒙古兵进犯燕山以南的抚宁县,大肆剽掠,明迁抚宁县城洋河西。

    蒙古兵犯瑞州,明撤消瑞州治,将瑞州百姓迁到滦州。这样,永平府东部的广阔地区没有关隘,便于蒙古兵长驱直入。

    因而在辽西走廊西端驻扎重兵是形势所逼。那时,角山以南至渤海有回族骑兵营寨。山海关清真寺建于洪武十三年,就是驻扎回族骑兵所建。

    民间有“先有清真寺,后有山海关”的说法,即源于此。

    辽西走廊面海倚山,自古以来就是从中原至东北的交通要道。本来,辽西走廊西端是有军事要塞的,那就是隋唐时期的渝关。

    “枞金伐鼓下渝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描绘的就是渝关附近的战争画面。渝关,即今山海关西古城村。

    五代梁贞明三年,契丹攻陷渝关,为了向中原进军方便,就毁关夷险,还将这一带划入契丹根据地中京道管辖,设迁州、润州,从东方迁来渤海国遗民。

    在中京道与南京道搭界的榆河畔,新设了榆关驿,即今抚宁榆关镇。它既是马驿,又是稽查行旅,收过境货税的关,但有关无隘没有军事价值。

    后来,金元两代统治者都属于进军中原的民族,无需在辽西走廊西端设险。

    洪武十三年十一月,元平章完者不花与乃儿不花率数千蒙古兵“入桃林口,寇永平,掠民资畜”。明军指挥刘广战死。千户王辂分兵在迁民镇、界岭口设下埋伏,堵截蒙古兵的归路。

    明军又从燕河营出兵夹击。元兵退走,到迁民镇,进入明军的埋伏圈,平章完者不花被俘,乃儿不花逃遁。这次大捷,引起大将军徐达对迁民镇战略地位的重视。

    迁民镇在隋唐渝关东四千米,“其地大山北峙,巨海南浸,高岭东环,石河西绕,形势险要诚天造地设”。于是,徐达在此置山海卫,卫城定名山海关。

    山海卫辖一万户所,南至海边,北至寺儿峪。“以西若喜峰,若古北,大关小隘无虑数百,葺垒筑塞,既壮且固,所以屏蔽东北,卫安军民,厥功甚伟”。筑关后,明初一百多年,蒙古兵不敢窥边墙东段,永平府百姓得以享受太平。

    明景泰五年,左都御史李宾奉命巡防蓟镇长城东段。山海卫绅民萧汝得等合同要求为徐达建祠庙。说道:“中山武宁王镇此城池,关隘皆其创建,边陲宁谧,殆将百余年矣。愿立庙祀以报王。”

    徐达是明代开国元勋,转战全国,为什么“独山海关之人思慕之深者”?

    商辂《显功庙记》说得好:“若王之设险守国,使百年之间敌国莫能窥其隙,室家得奠其居,其功不亦大乎?盖王镇抚燕蓟十有余年,丰功威烈非他处比,庙祀聿严有以也。”

    因之,山海关士绅百姓感恩戴德,岁时祭祀。山海关的战略地位太重要了。雄关天险,拱卫明代京师近三百年,明清易代也是从这里揭开了序幕。

    “筑关设卫”的徐达在历史上是不朽的。

    (三)山海关与戚继光

    说到戚继光,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他在江南抗击倭寇的故事,但是对于戚继光修缮山海关,修筑长城角山段,完善万里长城防御体系的功劳恐怕就有些鲜为人知了。

    东南沿海倭患渐次平息以后,长期以来高悬在明朝廷头上的“南倭北虏”两把利剑,好不容易摘除了一把,朝廷便把主要精力放到整饬北方边务,消除蒙古鞑靼部落的袭扰上。

    隆庆元年,俺答数犯边地,而土蛮亦同时入寇,进犯蓟州,蹂躏昌黎、抚宁、乐亭、卢龙,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边境形势极为严峻。

    朝廷商议对策,调两广总督谭纶、福建总兵戚继光、广西总兵俞大猷到北方“专督练边兵”。

    戚继光于隆庆二年二月任神机营副将。五月,总理蓟、昌、保练兵事务,节制三镇与总督同。隆庆三年正月,破例以总理兼任蓟镇总兵,镇守蓟州、永平、山海关等处。

    戚继光兼任蓟镇总兵后,在长期的亲密战友谭纶的极力举荐和倾力支持下,在内阁大学士张居正的高度赏识和极度信任下,开始了军事生涯的又一次辉煌。

    戚继光认为:“必须驻重兵以挡其长驱,而又乘边墙以防其出没,方为完策”。

    而当时的长城守卫部队疲弱不堪,戚继光多次提议调部分戚家军北上,在谭纶的努力下,杭嘉湖参将胡守仁、署事参将李超等率三千余名戚家军于隆庆三年二月到达密云郊外待命。

    优良的军纪,震撼了长城守兵。是年,南兵增至一万余人,六年增至二万余人。戚继光以此为骨干队伍,对各种冷热兵器进行了全面的更新改造,以最新式、最精良的武器装备自己的部队。

    戚继光与谭纶一起设计制造了偏箱战车,上架火炮,堪称现代战车之雏形,建立车步骑营,创造三兵种联合作战的新战术,即马背上的鸳鸯阵。

    撰兵书《练兵实纪》,大规模训练将士,修建边墙敌台,大大增强长城的防御能力,调整防区,部署严密防守。

    大规模修建城墙敌台自洪武初年,元朝廷遁北之始,明朝廷即开始修复长城,主要是在秦汉长城、北魏长城、北齐长城和隋长城的基础上加以修筑,并增筑烟墩、烽堠、戍堡、关隘等。

    但筑城的方式多数还是采取传统的夯土而筑,局部地区将土墙改为石墙,即砌石为墙。

    戚继光深感这样的长城在防御功能上的不足,边墙修得低薄,缺乏凭险据守的堡垒,并且多以泥土夯实而成,日子一久,倒塌倾斜严重,甚至“岁修岁圮”,根本无法阻挡鞑靼部落的袭扰。

    “每年修守,每年贼入,大虏不犯则已,犯则如蹈无人之境,何也?”戚继光深深地感到:“人亦以险固,设险为虚,人何由守?”

    戚继光提出按高质量的要求全面修复城墙,“金汤势成,不战而屈人之兵者在是矣”。他将在台州抗倭时修筑城防的经验运用到北方长城的加固改建上。

    一是修建空心敌台,将在台州抗倭时发明的空心敌台在长城依山就势大量修建,亲自拟定筑台规则,在台州所筑敌台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创新,至万历九年,蓟昌两镇先后三期共建1448座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

    二是加固长城,先是将城墙增高加厚,但戚继光仍感不足,万历四年起参考台州城在城墙两侧用砖石包砌增加牢固的经验,大规模用砖石包砌长城,即用经过修整的石条为基,墙体内外用青砖包砌,一直至顶,白灰勾缝,内实三合土,保障墙体坚固耐久。

    三是完善长城的附属设施,增建垛墙、悬眼等设施。

    四是墙外削偏坡、挑壕堑、挖品坑,减弱敌人的攻击能力。

    五是墙内建附台军营。

    这就构成了一个城墙高峙,敌台林立,烽堠相望,完整而坚固的防御工事体系。

    在张居正、谭纶等推动下,宣府、大同、太原三镇参照戚继光的范例亦全面修建辖区长城敌台。但只有部分城墙砖包城,因而保存得远不如戚继光所主持修建的山海关至居庸关段长城完好。

    为了检验修城练兵的效果,戚继光在隆庆六年十月借朝廷阅视之机,在蓟州的中心地带汤泉组织了16万主客兵参与的防御鞑靼骑兵入侵的演习,历时20天,规模空前,成绩巨大。

    通过这次大检阅、大演习,充分展示了蓟镇守军士气之高昂,战法之精湛,防守之严密,也展示经戚继光修建的长城敌台在防御上的重要作用,是戚继光军事思想的一次成功实践。

    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是其军事思想的集中体现,影响巨大,广为流传。《四库全书》收集兵书20部,其中就有这方面内容两部。

    戚继光重修的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长城如今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其重修的临海两座英雄古城也作为长城之师范和蓝本。南北长城互为参照,彼此呼应,彰显了戚继光功高当时,誉在千秋的丰功伟绩。

    (四)山海关与孙承宗

    明王朝后期,东北的女真族崛起,展开了与明王朝激烈的斗争,山海关成为明王朝与女真族的主要战场。明末山海关诸将中,首当其中的便是孙承宗。

    孙承宗是北直隶保定高阳人,他在青年时代就对军事有着浓厚兴趣。

    万历三十二年,孙承宗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天启元年,被任命为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孙承宗上任后,上疏条陈当时军事体制与作战指挥上的弊端,谋求改革。他的建议都得到了明熹宗的批准。

    努尔哈赤攻占沈阳、辽阳以后,明军实际上就面临着一个如何进行军事防御的战略选择问题,即是主守关防,做积极的防御,还是固守关门,做消极防御?

    对此,明前线军事将领意见不一。辽东经略王在晋主张“拒奴抚虏,堵隘守关”。这是置辽西走廊这一缓冲地带于不顾,消极防御的方针。

    天启二年,王在晋确定在八里铺筑城,并上报朝廷。此举遭到其部下宁前兵备佥事袁崇焕、孙元化等人的坚决反对。他们认为筑城“非策”,极力劝阻,并写信给首辅叶向高,申诉自己意见。

    由于情况不明,叶向高难以断定可否。孙承宗遂提出前往实地考察,再作决断。

    孙承宗抵达山海关后,认真巡视山海关及王在晋所主张建筑的八里铺新城,又前往考察了中前所、一片石和黄土岭等处的战略地势。

    孙承宗回到北京,即向熹宗明确阐述了其坚守宁远,以与觉华岛守军互为犄角、遥相呼应的战略计划,正式提出了“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的战略方针,并建议解除王在晋的兵部尚书及辽东经略之职。

    明熹宗接受了孙承宗的意见,将王在晋调任南京兵部尚书。自此,八里铺筑城之议遂息。

    王在晋调走后,山海关的防务采取并贯彻了孙承宗与袁崇焕主守关外的战略。此后,经数年艰辛的努力,布置成一道坚固的宁锦防线,成为后金骑兵不可逾越的障碍。

    从努尔哈赤至皇太极,始终都没能完全打破这道防线。在屡次碰壁之后,迫使他们望宁远而却步。这道防线不仅确保了山海关免受攻击,而且在此后的二十余年间,基本上稳定了辽西走廊的战局。

    天启二年八月,孙承宗被任命为辽东经略。他即着手实施其欲保关门,必先固辽西,欲复辽东,亦必先固辽西的战略计划,积极部署宁锦防线。

    首先大力整顿了关门防务,使“兵将一清”,提高了关门守军的战斗力。在关门防务上,稳定了关门局势,并为恢复辽西失地,强固了根基。

    同时修筑宁远城。天启三年九月,孙承宗命祖大寿修复宁远,并令驻军尽速恢复山海关至宁远沿线被焚弃各城。召辽人回故居,垦荒屯田,重建家园。又发展采煤、煮盐、海运等事业,以充实民力,确保军需。

    宁远城竣工后,孙承宗调袁崇焕镇守。孙承宗自己则坐守山海关,并备前屯,充当其后盾。

    在袁崇焕的精心治理下,宁远“商旅辐辏,流移骈集,远近望为乐土”,成为一座进可攻、退可守的军事重镇。

    随着宁远城守的日渐巩固,明军防线不断延伸。天启五年夏,孙承宗遣将分据锦州、松山、杏山、石屯及大小凌河各城。这样,自宁远又向前推进100千米,从而形成了以宁远为中心的宁锦防线。

    四年来,孙承宗重用袁崇焕等一大批忠直的文武将吏人才,边防大备。“自承宗出镇,关门息警,中朝宴然,不复以边事为虑矣。”

    这样一来,不但扭转了原先的颓败之势,而且整个形势变得越来越好。正当孙承宗锐意恢复之际,却遭到了来自魏忠贤的打击。

    孙承宗功高权重,誉满朝野。魏忠贤为长久把持朝柄,一心想把孙承宗也拉到自己一边,故进行过多次试探,但均遭到拒绝,由此怀恨在心。

    天启五年八月,柳河之败,导致了孙承宗的去职。山海关总兵马世龙,误信自后金逃归的“降虏生员”刘伯漒的话,派兵渡柳河,袭取耀州,中伏遭败。

    孙承宗辞职以后,兵部尚书高第出任辽东经略。高第为一文人,既不懂军事,也没打过仗。他一到任上,即一反孙承宗的部署,下令拆撤宁锦防线。

    关外驻防将士除镇守宁远的袁崇焕拒不从命外,其他诸城均撤一空。因而使孙承宗数年心血毁于一旦,明朝在山海关及其关外的军事形势顷刻陷入一场新的危机。

    崇祯二年,皇太极率军避开宁锦,假道内蒙,从喜峰口突入塞内,相继攻陷遵化、迂安、滦州、永平,直指北京。且行反间计,使崇祯帝囚系并最终杀害了袁崇焕。此事所谓“己巳虏变”。

    一时之间,明廷乱作一团。而袁崇焕的下狱,又导致军心涣散,将士东归。在此危难之际,明朝廷再次起用孙承宗,统筹全局。

    孙承宗首先晓以大义,安定了军心。其后协调各路军队,联合行动,经数月艰苦作战,取得“遵永大捷”,并于崇祯三年五月将后金军驱逐出关。

    孙承宗再任辽东经略后,仍坚持以积极防御为主的方针,继续加强宁锦防线,决心重筑被高第毁弃的大凌河、右屯二城。

    崇祯四年七月,孙承宗令祖大寿等率兵4000守大凌河,又征发1.4万人筑城。八月六日,动工筑城才20天,大凌河城墙刚刚修完,雉堞仅修完一半,后金突然兵归城下,并于当天开始围城,明军仓促闭门拒战。

    大凌河失守,引起了明朝廷内部的互相倾轧,“延臣追咎筑城非策,文章论禾嘉及承宗。”

    孙承宗连疏引疾,求退。崇祯帝为平息朝议,准其归籍,孙承宗第二次被排挤下台。

    崇祯十一年年,后金深入内地。十一月九日围攻高阳。赋闲在家的孙承宗率全城军民与之血战。三天后,城破,孙承宗被俘,因拒不投降,被活活勒死。死后谥号文正。

    孙承宗遗留的军事著作有《车营扣答合编》。这是他在督师蓟辽,经营辽西防务时,筹划反攻辽东与其属下讨论军事问题的记录整理而成的。

    全书共108个问答,由《车营总说》、《车营百八扣》《车营百八答》和《车营百八说》等四部分组成,通过问、答、说、图等对车营编组方法、营阵布列、行军作战、后勤保障等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说。

    在作战指导思想上,很重视发挥火器的作用与各兵种的协同动作。如说:“用车在用火”“用火在叠阵”。

    所谓“用火”即是发扬火力,所谓叠阵即步、骑、炮重叠配置,彼此协同,长短相补。

    战斗队形也要因地制宜,灵活机动地使用方、圆、曲、直、锐等各种队形,向人们展示了火器和冷兵器并用时代,步、骑、炮等诸兵种协同作战的雏形,在军事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五)山海关与袁崇焕

    明末山海关频繁易将,在这里驻守过的将军数不胜数,其中最为耀眼的一颗将星就是袁崇焕。如果说山海关是一座现实的长城关隘,那么袁崇焕就是明朝军队的另一座“长城”。

    万历十五年,袁崇焕中进士,授邵武知县,他为人慷慨有胆略,好谈论军事。天启二年,袁崇焕调任兵部职方主事。

    朝廷欣赏袁崇焕的胆识,提升他为佥事,监察关外的军事,并发放国库的钱财20万两,委托他募兵。

    辽东经略王在晋命袁崇焕驻守中前所,接着又命他到前屯安置辽东的流民,袁崇焕往往在深夜奔波在荆棘虎豹之中,直至四鼓时分才进城,将士都钦佩他的胆量。

    袁崇焕提出“若保关内,必保关外,若保关外,必保宁远”的主张,这一富有战略眼光的意见受到孙承宗的赞许。

    袁崇焕驻守宁远之后,重新规定修筑标准,要求城高11米,宽5米,命祖大寿与参将高见,贺谦分别监工修建,第二年完工,宁远屹然为关外重镇。

    袁崇焕勤于职守,善于安抚将士,将士都乐为尽力,在他经营之下,宁远很快出现“商旅辐辏,流移骈集”的景象,远近视为乐士。

    为了巩固辽东防线,袁崇焕与孙承宗商议,分兵遣将至锦州、松山、杏山、右屯、大凌河、小凌河,所到之处即修城池,屯兵驻守,向东开拓疆域一百余千米,使宁远变为内地。

    天启五年九月,孙承宗受阉党攻击,被撤职,由阉党高第经略辽东,高第认为关外不可守,企图撤掉宁远、前屯、大凌河三城。

    袁崇焕认为,这三城已经从敌人手里收复,不可轻易放弃,并发誓,“宁死不撤”,高第慑于袁崇焕的威望,暂不撤宁远、前屯二城。

    努尔哈赤得知高第畏缩怯战,容易对付,于是在天启六年正月,西渡辽河,相继攻陷大、小凌河、连山、塔山等城堡,直抵距宁远三千米的地方安营布阵,横截通向山海关的大道。

    后金军13万人,军容盛大,袁崇焕面对努尔哈赤咄咄逼人之势,召集将士歃血为书,誓与宁远共存亡,采取坚壁清野的政策,焚掉附近民房,让附近居民迁入城内,发布檄文至前屯,山海关等地,凡临阵脱逃的明军将士一律处死。

    在袁崇焕的号召下,人心团结,士气高昂,袁崇焕身先土卒,抢堵决口,不幸中矢,仍然负伤作战,将士为之感动,城墙复合。

    努尔哈赤亲自督战,数次攻城,都被打退,苦战三日,伤亡万余人,努尔哈赤本人也身负重伤,最后力竭计穷,被迫撤军,退回沈阳,不久死去,临死前遗憾宁远孤城竟不能攻下。

    宁远大捷之后,袁崇焕名声大震,更加受到朝野的倚重,明朝廷因高第措施不力,免去了他经略的职务由王之臣代替,为了发挥袁崇焕的作用,以王之臣专督关内,把关外的全权都交给了袁崇焕。

    这年冬天袁崇焕东巡锦州,大、小凌河,大兴屯田,恢复被高第放弃的土地。

    努尔哈赤死后,他的第四子皇太极继位,发兵侵略朝鲜,为了缓和与明朝的关系,防止袁崇焕从背后袭击,遣使与袁崇焕议和,后金与明作战以来所向克捷从来没有议和的事,议和自袁崇焕开始。

    朝廷为了充分发挥袁崇焕的作用,召王之臣还朝,罢经略不设,将关内外的军事大权都交给了袁崇焕。

    袁崇焕锐意进取,乘后金东进朝鲜的机会,遣将修缮锦州,中左所,大凌河三城,并主动遣使与后金再次议和,以争取时间巩固辽东防线。

    天启七年五月,后金征服朝鲜之后,便挥戈西进,直抵锦州,将锦州城四面合围。

    袁崇焕为援锦州,选调精兵4000人,命祖大寿、尤世禄率领绕出敌后,进行决战,又调水师东出牵制敌军。

    这时明廷为防止后金军南下,调动山海关的军队进驻前屯。驻宣化的军队进驻一片石,调动昌平、天津、保定的军队赴古北口、喜峰口、界岭口等要隘备战。

    由于锦州驻军浴血奋战,敌军失利,于是皇太极又分兵攻打宁远。五月末由锦州退回宁远的明军与宁远城内的守军相配合,做好应战的准备。

    后金兵临宁远城下,袁崇焕率领中官刘应坤,副将毕自肃督励将士拼命死守,用大炮猛轰敌军,而城外由锦州回宁远的援军,在满桂、祖大寿的率领下奋勇抗击,大量杀伤敌人。

    皇太极见宁远不能攻克,又调转军队再次集中兵力攻打锦州,锦州军民奋力激战,敌军大量伤亡,而锦州仍屹立不动。

    皇太极不得已,将大、小凌河破坏之后撤军。袁崇焕终于获得胜利,史称“宁锦大捷”。事后,袁崇焕遭到阉党的排挤,愤然辞官,回到广东故里。

    不久,明熹宗驾崩,明思宗既位,魏忠贤伏诛,朝廷再次起用袁崇焕,以兵部尚书兼右副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

    袁崇焕驻宁远总揽全局,这一改革得到明思宗批准。在这期间,袁崇焕做了一件震惊朝野的事情,便是杀毛文龙。

    袁崇焕认为毛文龙专制一方,骄横跋扈是辽东的隐患。于是以阅兵为名,与毛文龙相会,邀他共同参观将士们的骑射,暗地布置伏兵,当场宣布他杀降人、难民冒功,侵盗军粮,擅开马市,剽掠商船,强娶民女等12条罪状将他杀死。

    事后,袁崇焕犒赏军士,檄抚诸岛,尽除毛文龙的虐政,把这件事迅速上报朝廷,明思宗骤闻,大为惊骇。但已成事实,况且军事上又倚重袁崇焕,便采取“优旨褒答”的手段,传谕暴露毛文龙的罪状以安抚袁崇焕。

    袁崇焕消除了毛文龙的割据势力之后,遂与祖大寿、何可刚、赵率教一起重新规定了兵制,经过整顿辽东防线日益巩固。

    崇祯二年十月,皇太极统一内部之后,再次向明朝发动大规模进攻,由于宁远、锦州至山海关的防线得以巩固,所以他采取了扰关内,蔽关外,迂回攻明的方略。

    皇太极统兵五万人,取道蒙古,分兵入龙井关,大安口,京师岌岌可危。袁崇焕闻讯,立即派祖大寿、何可刚、赵率教率兵驰援。经过抚宁、永平、迁安、丰润、玉田,每到一地便派人留守。

    明思宗得知袁崇焕派人入援,非常高兴,发赏金犒劳将士,但不久,赵率教战死,后金军破遵化、三屯营,越蓟州西进。

    袁崇焕感到局势严重,急忙亲自率军入卫,以两昼夜一百多千米的速度抵北京城下,与后金的军队在广渠门外激战六小时,自己也身负重伤。

    明思宗亲自召见,深加慰劳,并询问战守之策。他出城再次与敌军交战,迫使敌军后撤。

    当时后金所进入的隘口都属于蓟辽总理刘策管辖的范围,袁崇焕自以为闻敌入侵后千里赴援,有功无罪,但朝中的官僚们骤闻敌军入侵,便“怨谤纷起”,又因为袁崇焕曾经与后金议和,因而散布谣言,谓袁崇焕纵敌拥兵,引敌胁和,企图使朝廷与后金结城下之盟。

    谣言传到明思宗的耳中,引起他的疑惧,恰在这时候,皇太极施展反间计,袁崇焕遭下狱,以谋叛罪判处死刑,年47岁。

    这个威震辽东,战功赫赫的一代将才,就这样被冤杀,袁崇焕的兄弟妻子流放一千多千米外,官府没收了他的家产。袁崇焕没有儿子,他为官清廉,家无余财。

    袁崇焕被冤杀后一直背负叛国的罪名,直至清朝修《明史》据“清太宗实录”撰写袁崇焕传,他的罪名才被雪清。

    袁崇焕被诬杀,明廷自毁长城,所以《明史》称“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徵决矣。”

    (六)山海关与秦良玉

    提起历史上的巾帼英雄,人人都会想到替父从军的花木兰,而在我国历史上,正式列入国家编制的女将军,实际上只有秦良玉一位,而且这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将军还驻守过山海关呢!

    秦良玉是一位苗族姑娘,她的家族虽因深受汉文化的影响而汉化,却仍保持着苗族强悍崇武的特点。

    明神宗万历元年,秦良玉出生在四川忠州城西乐天镇郊的鸣玉溪畔,这里山环水绕,地势雄奇,风光峻秀,是秦家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

    秦良玉的父亲秦葵饱读诗书,见多识广,算得上是一方名士,育有三男一女,良玉居于第三,上有哥哥邦屏,邦翰,下有弟弟民屏。

    秦良玉是家中唯一的女孩,从小生得如花似玉,聪慧伶俐,深受父母宠爱。父亲不仅依汉族大家的风范,教秦良玉诗书字画,也不忘苗家传统,从小训练她舞枪弄棒、骑马射箭。

    秦良玉与兄弟们一起长大,不但诗书造诣上倍出于兄弟,就是论起武功,也决不会输给他们,父亲常夸她是一个奇女子。

    明神宗万历二十年,刚满20岁的秦良玉嫁给了石柱宣抚使马千乘为妻。

    因石柱地处偏远,民风慓悍,时有叛乱兴起,所以宣抚使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训练兵马,维护安定。

    秦良玉嫁到马家,可谓是英雄找到了用武之地,她一身文韬武略派上了用场,几年时间,她就帮着丈夫训练了一支骁勇善战的“白杆兵”。

    所谓白杆兵,就是以持白杆长矛为主的部队,这种白杆长矛是秦良玉根据当地的地势特点而创制的武器,它用结实的白木做成长杆,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

    作战时,钩可砍可拉,环则可作锤击武器,必要时,数十杆长矛钩环相接,便可作为越山攀墙的工具,悬崖峭壁瞬间可攀,非常适宜于山地作战。

    马千乘就靠着这支数千人马的白杆兵,威镇四方,使石柱一带长年太平无事。婚后,夫唱妇随,生活十分甜蜜,不久秦良玉生下一子,取名祥麟。

    马千乘死后,马家的继承人马祥麟年龄尚幼,朝延鉴于秦良玉作战有功,文武兼长,所以授命她继任了丈夫的官职。

    秦良玉是个坚强的女人,她强忍住失夫的悲痛,毅然接过丈夫遗留下来的千斤重担,继续训练白杆兵,管理石柱民众,尽心尽力,保住了石柱的安谧昌平。

    明神宗万历末年,女真人崛起于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以努尔哈赤为汗,公然向大明边境挑衅。明神宗调集八万大军征边应敌,却不料出师不利,八万大军全军覆没。

    辽东情势危急,朝延重调全国兵马赴援,秦良玉此已经46岁了,仍然亲自率领3000名白杆兵,连同自己的哥哥、弟弟、儿子,兼程北上卫边。

    万历四十八年,秦良玉的白杆兵已与满清军队打了几场硬仗,挫伤了清兵的一些锐气。

    这时,明神宗驾崩,明光宗继位,光宗在位仅一个月就崩逝,又由明熹宗登上了皇帝宝座。

    前后几个月时间,中原换了几个皇帝,明朝廷一时无人主事,清兵乘虚而进,攻占了沈阳,势头更加猖撅。

    秦良玉的大哥秦邦屏和弟弟秦民屏,为了挽回大明的损失,强渡浑河与清兵激战,无奈因寡不敌众,秦邦屏战死疆场,秦民屏身陷重围。

    秦良玉闻讯后,亲自率领100名白杆兵,渡河杀入重围,拼死救出了弟弟,抢回了哥哥的尸体。其后,因秦良玉智勇双全,朝廷任命她为把守山海关的主将。

    山海关是东北通向内地的必经之路,清军屡次派重兵前来叩关挑战,秦良玉不为所激,只命部下加固防守,终使清兵无法得逞。

    一次,秦良玉的儿了马祥麟带兵巡关时,被敌军的流矢射中一目,马祥麟忍痛拔出箭簇,援弓搭箭向远处的敌人射去,连发三箭,射死三个敌人,清将大力震惧,从此不敢轻易再来山海关挑衅了。

    兄亡子伤,秦良玉悲怒交集,于是上书皇帝,陈述了自家军队作战及伤亡情况,明熹宗深为感动,下诏赐予秦良玉二品官服,并封为诰命夫人,任命其子马祥麟为指挥吏,追封秦邦屏为都督佥事,授秦民屏都司金事之职,还重赏了白杆兵众将士。

    因为山海关有秦良玉坐镇,清兵暂时放弃了骚扰边境的举措,于是秦良玉率部返回石柱。

    天启七年,明熹宗驾崩,明思宗入承大统。清兵趁朝廷改帝之机,由蒙古人作向导,从龙井关越过长城,直奔向通州,京师形势十分急迫。

    明朝廷再次诏天下诸军镇边勤王,当然忘不了调遣上次抗清有功的女将军秦良玉。秦良玉接旨后,带领她的白杆兵,日夜兼程赶往京师,并拿出自己的全部家产作为军饷,以补朝廷因连年应战而造成的军需不足。

    秦良玉的部队与清兵在京师外围相遇,还没来得及安营扎寨,就开始了全面进攻。

    年己55岁的秦良玉,手舞白杆长矛,好似瑞雪飞舞、梨花纷飘,锋刃所过之处,清兵不是头落地就是手脚分家。

    所有白杆兵将士,无不以一当十,威猛如虎,打得清兵落荒而逃。很快,秦良玉接连收复了泺州、永平,解救了京城之围。

    崇祯皇帝听到捷报后,派特使携带大批酒肉前来犒军,并在平台召见了富有传奇色彩的女将军秦良玉。

    见过女将军后,崇祯皇帝感慨万千,写下了四首诗,夸赞她的功迹,并御笔亲誊,赐给了秦良玉:

    学就四川作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蜀锦征袍自剪成,桃花马上请长缨。

    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上万里行。

    露宿风餐誓不辞,忍将鲜血代胭脂。

    凯歌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时。

    凭将箕帚扫匈奴,一片欢声动地呼。

    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

    皇帝亲题的四首赞美诗,给予了秦良玉极高的评价,这实在是一件难得的殊荣。

    崇祯皇帝有生之年,享国日浅,遭逢多难,很少有闲情逸致吟诗作赋,除赠秦良玉诗外,仅有赠杨嗣昌的五绝传世。如此之殊荣,足可见秦良玉之丰功伟绩。

    当地百姓提起秦良玉的事仍然如数家珍,无不为家乡出了这样一位“鸳鸯袖时握兵符”的女将军而自豪。

    (七)山海关与吴三桂

    讲到山海关历史,有一个人肯定不能不提,那就是吴三桂。历史上对吴三桂褒贬不一,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

    在明末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驻守山海关的总兵吴三桂注定与山海关一起,连同他那“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深深地记录在历史的书卷中。

    1644年,李自成率军北上,3月1日,大同总兵姜镶投降大顺军,京师震动。因为大同乃京畿西边门户,大同陷落,北京危殆。此时崇祯再也顾不得驻守关宁的吴三桂部所负北防重任,急令吴三桂入卫京师。

    3月中旬,获令后的吴三桂立即着宁远地区几十万辽民内迁。3月19日到达山海关,继而率兵西进京畿。22日吴三桂兵至玉田一带,这时突获京师陷落崇祯自缢的消息。同时又获悉明居庸关总兵唐通已降大顺,并奉李自成令乘虚占领山海关。

    就在吴三桂撤离宁远之后的两三天,都设沈阳的清朝廷已探知,这对于他们来说不啻一大喜讯。清廷大喜过望,急于建功立业的多尔衮等人闻讯当即下令“修整军器,储粮秣马,待4月初大举进讨。”

    3月下旬至4月初,吴三桂盘桓踯躅在永平、玉田一带。崇祯死、明朝廷亡,他和所有明朝廷故臣一样都在寻找出路。而一条最简捷的出路就是投降大顺。这并不违反礼教。

    大顺对吴三桂的政策亦是招降。李自成遣使吴三桂,给予其四个月军粮及白银四万余两,并声明“俟立功日升赏”。这对于已缺饷一年多的吴军确实是雪中送炭。吴三桂已有降意。

    吴三桂决定投降李自成,但还是全军为崇祯举哀。他的这一举动又补给自己一笔。吴三桂在投降李自成后,按说已经进行了一轮政治抉择。但戏剧性的是,又出现了刘忠敏抢劫陈圆圆的变数。

    在将山海关交付李自成手下后前往北京途中,吴三桂得知父亲吴襄被捕,反应起初并不在意:“此胁我降尔,何患!”然而当得知爱妾陈圆圆被刘宗敏掠走后,终于咬牙切齿,“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见人耶!”

    吴三桂勃然大怒。遂拔剑斩案、升帐演兵场,斩一名来使,将另一名割去双耳,令其传言李自成:“李贼自送头来。”同时,起兵回师击败唐通,夺回山海关。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

    吴三桂降而复反,李自成大怒,下令亲征。4月13日,李自成率兵十万,号称二十余万东出京师。

    大顺朝决定征伐一事,吴三桂先期探知,大惊。他自忖断无抵挡大顺军的力量。为自保计,他决定向满清借兵。条件是不但给予满清财帛,而且“将裂地以酬”。

    满清对关内的这些变故并不详悉。它只知李自成陷京,崇祯身亡,应藉此中原大乱的机会与大顺一争天下。4月9日满清大军起程沈阳。15日行至翁后遇到吴三桂派来的特使。

    多尔衮等大喜且疑,并未加快行军速度。20日到达连山。吴三桂第二次使者至。言李自成军已逼近山海关,情况紧急。清军闻讯日夜兼程一百千米,于21日傍晚抵达关外。

    21日白天,大顺军与吴军已有交战。吴军不支。吴三桂再度遣使到清营,急催清军加入战斗。此时明了情况的多尔衮再不以吴三桂所言“不唯财帛,将裂地以酬”为满足,他的志向是入主中原,故改而坚持吴三桂必须剃发以降方出兵相助。

    此时,吴三桂已别无选择。若明日单独与大顺军交锋,必将不敌,身家性命必毁于一旦。于是只得依多尔衮所示,亲往清营,剃发跪拜。次日,山海关大战展开。

    狡诈的多尔衮令吴军先与大顺军战。待交战双方皆疲,而吴军已显不支之时,方挥师跃入阵中。毫无思想准备的大顺军在“鞑子兵来了!”的惊呼中兵败如山倒。“一时之间,战场空虚,积尸相枕,弥满大野。”

    至此,吴三桂所谓借清兵以伐大顺,以复明室的设想已成泡影。在军事上、政治上已完全掌握主动权的满清,只把吴三桂视为众多归降明朝官员中的一个,并驱之若走狗来为其征服全中国的企图效力。

    山海关大战铭记了大明、大顺、大清三个皇朝的兴衰历史,而亲手导演了这场大战的关键人物吴三桂注定为后人所评判,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