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是假结婚,她说起来还是有点结巴,我也有点儿喘。等到说完了这一节,她又辩才自如,立论说,由于假结婚,她将受到重大损失,将来再找对象时,人家总要怀疑她有个孩子养在乡下姥姥家。但是为了我们的共同福利她已不惜火中取栗。不知为什么我对她的胡扯失去了兴趣,就干脆说:“不必废话了,明天就去登记。”
决定了这件事以后,小胡要洗澡,我按惯例该到她房里烤着去。可是今天本人别出心裁,从窗口爬上了房顶。一出来我就后悔了,因为太阳虽已西斜,屋顶的铁板还挺烙脚,坐下又觉得烙屁股。此时阁楼里已响起了溅水声,我欲归无路,只好在房上吃完了馄饨,就坐下发傻。这时我看到一位少女从对面新楼里走出来,身穿洁白的连衣裙,真是秀色可餐。我以前没见过她,也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因此就爱心大炽。这种心境,正是古今一般同。
话说王二和昆仑奴拉上了关系,就常在家里接待王侯家里的姑娘。他真是大开眼界,见过了跳肚皮舞的阿拉伯女郎,跳草裙舞的南洋少女,跳土风舞的黑人姑娘。这种女孩个个美得很,人也十分热情,不过他对她们只存欣赏之心,绝没动过爱欲。有一天昆仑奴说,他要带一位特殊的姑娘来,要王二早做准备。当然,特殊的姑娘也是奴隶,但是这一位身价不同。原来王侯家里的女奴分为三等,最下者为丫环仆妇。针线娘子洗衣妇,大抵是长安城里穷人家养不起卖给大户人家者,身价不过三两五两七两八两。门卫不禁止他们随意出门,所以也不必带她们出来。更高级的是歌姬舞娘,都是从四方贩来之绝色绝艺者,身价几十两、几百两不等,不能出门宅一步,王二看过的都是这种人。最高的身价在千两至万两之间,在内宅里养着,也不唱歌,也不跳舞,也不操家务,也不大吃,也不大喝,也不大走路,也不大说话,只管坐着充当摆设。如今有这么一位听说王二家好玩得要命,也要来看看。昆仑奴不好厚此薄彼,只得答应,他特地来关照王二,要他把家里好好收拾一下。于是王二把房子彻底清扫,换上一张新草席,借了上等茶具,就在家里静等。
是夜昆仑奴来时,背了个极大的包,好像里面是大肚子弥勒佛。开包后先是三重棉絮,六层绸缎,八层轻纱,然后才是这位佳人。这是位中国少女,在席上坐得笔直,从始至终,眼帘低垂。她穿着白软缎的衣裙,脸色苍白有如贫血,面目极其娟秀,嘴极其小,鼻极其直,眉极其细,身材也极其苗条,肩极其削,腰极其细,手指极其细长,脚极其小。坐了许久,才发出如蚊鸣的细声,请求一口茶。王二急取黄泥炉,紫砂壶,燃神川之炭,烹玉泉之水,沏清明前之雀舌茶,又把细磁茶具洗涮二十通后,浅斟奉上。少女润唇之后,把茶杯放下,又坐半个更次,乃出细声曰:
“多谢款待。盛情今生难报,留待来世。”然后就离去了。
王二见过这位女郎,顿时失魂落魄,爱了个发昏。虽然她在他对面坐过,他却如在十里地之外见过她似的,回想起来只有一点模糊的轮廓。他想,这才是女人!极其高贵极其纯洁,想到她就有天上人间之感。这种感觉,正是古今一般同。
第二天,我要和小胡登记结婚,这件事想起来就忐忑不安。等到阁楼没了声息,我从窗子里爬回去,只见桌子上留一张条子,上书:
1、今晚不聊天了。
2、明天下午三点钟办事处门口见,请着白色西服。
3、明晚上我请客。
屋子里到处是水渍,还有一种淡淡的石灰水气味。闻见这种味儿,就想起小胡来,觉得她很不错。古人云,环肥燕瘦各有态。她是属于环肥那一种。无论怎么说,我不能拒绝这种结论,即小胡是漂亮女孩。只要不是神经病似的非绝代佳人不娶,大概也可以满意了。
当然,我对身轻如燕,举止端庄,沉默寡言者更为倾心。这种感觉,正是古今一般同。当年王二在家里见过这样一位佳人,就爱心大炽,一再托昆仑奴传后请她再来。她拒绝了好几次,最后终于来了,坐在王二对面,还是低垂着眼帘,什么都不说。王二一再劝诱她稍进饮食,她终于从盘里取一粒樱桃吃下去,流泪说道:“情孽。”然后又什么也不说了。到天明前,她和昆仑奴一起离去,王二想问她什么时候再来,但恐怕太唐突,就没有问。
我一直睡不着。到半夜时分,小胡轻轻地爬上楼来,坐在对面的椅子上,沉默了好久以后,忽然问我睡着了没有。她显然是明知故问。我翻身坐起来,看着窗前的月光。是夜有薄云,故而月光也如一抹石灰水,就如她身上白色的内衣一样淡薄。我想到如下事实:
以前我们都有凌云壮志,非绝代佳人不娶,非白马王子不嫁。所谓绝代佳人者,自然是身轻如燕,沉默寡言者,而非高大健美,大嘴啦啦者。至于白马王子,身高一米九十以上,面白无须。因此我们结成同仇敌忾的统一战线,立志开拓我们的世界,看今夜的形势,只怕要壮志成灰。
小胡忽然哭起来,提到如下事实:
小时候她被人揪小辫子(其实是她先招惹了别人),要我给她撑腰,而我跑去以后,只要叉着腰在一边站着,喝道:“你揍他!我不信你揍不过!”她得了我的教唆,就扑过去又抓又咬。
半夜里我叫她参加我的午夜行动,从窗户里爬出去骑在屋脊上。屋脊非常光削,她感觉它要把她从下到上一切两半,就像猪崽子一样嚎叫,却被我厉声喝止。下来以后我还打了她两拳,打在腰眼上。
小胡说,这种行为很野蛮,我这么对待她不公道,她要求立即改变,因此我过去和她拥抱接吻。这种身体接触是平生第一次,我非常的兴奋。但是想起我的绝代佳人计划,又有点害羞。于是我放开她,回到板床上坐下,又觉得心有未曾。幸好她跟过来,两个人搂在一起,觉得很不错。我的手放肆起来,此时有如下想法:
小胡和我这么搂着,实在是很自然的事。
假结婚是扯淡。
于是我说,现在我们这样,虽然非常之好,可是我的绝代佳人和她的白马王子计划岂不是完全失败?但是小胡说,现在很快活,这显然是伟大胜利,怎么能说是失败?
那位绝代佳人第三次到王二家去,带了一个小丫头和很多东西。昆仑奴几乎背不动,当她和王二对坐无言时,小丫头就勤快地动起手来。先挂起罗绡帐,又陈放好博山炉,在炉里点上檀香。她在草席上铺上猩猩毡,又在毡上铺上象牙细席,放上一对鸳鸯枕,就和昆仑奴到门外去嗑瓜子儿。王二和她静坐多时,终于拉着手到帐里去。在那儿他怀着虔诚的心情为她宽衣解带,扶她在席上躺下。然后定睛一看,席上是一个女人的裸体,并非什么不可思议的怪物,只不过腿非常细长,脐窝非常小而浅,腰非常细,乳房小而圆,非常精致,肋骨非常细,如同猫肋一样。王二就胆壮起来,先正襟危坐,如抚琴一般轻抚她身体三匝,又俯身在她的樱唇上一吻,然后就宽衣拉下帐子完成夫妇大礼的其他部分。
我也和小胡行了夫妇之大礼,不过弄得不依古格,乱七八糟,就连我这嗜古成厮的人都不能克己复礼,可见人心不古,世道浇漓。但是礼毕时,我们俩都很满意。这种感觉,大概古今无不同。
根据史籍记载,王二和那位美女行过礼之后就逃到外乡去做豆腐为生,和我的职业一模一样。昆仑奴回主人家去。不久此事败露了,那位主人派了三十个兵去捉他,可是没想到这位黑先生在非洲以爬树捉猴子、跑步追羚羊为生。他见势不好,把木碗别在腰里拔腿就跑,大兵根本追不上,终于跑得无影无踪,音信全无,一直跑回非洲去了。
红线盗盒(1)
肃宗时薛嵩在湖南做沅西节度使,加兵部尚书、户部左侍郎、平南大将军衔,是文从一品、武一品的大员。妻常氏,封安国夫人。子薛湃,封龙骑尉。沅西镇领龙陵、凤凰两军,治慈利等七州八县,镇所在凤凰寨,显赫一时。
有一天早上,薛嵩早起到后院去。此时晨光熹微,池水不兴波,枝头鸟未啼,风不起雾未聚,节度大人在后园,见芭蕉未黄,木瓜未熟,菠萝只长到拳头大小。这一园瓜果都不堪食。节度大人看了,有点嘴酸。正在没奈何时,忽然竹林里刷啦啦响,好似猪崽子抢食一样,钻出一个刺客来,此人浑身涂着黑泥,只露眼白和白牙;全身赤裸,只束条丁字带儿,胸前一条皮带,上挂七八把小平斧,手握一口明晃晃的刀,径奔薛节度而来,意欲行刺。薛节度手无寸铁,无法和刺客理论,只得落荒而逃。那刺客不仅是追,还飞了薛嵩一斧,从额角擦过。薛嵩直奔到檐下,抢一条苦竹枪在手(此物是一条青竹制成,两端削尖,常用来担柴担草,俗称尖担是也),转身要料理这名刺客。那刺客见薛节度有枪在手,就不敢来见高低,转身就跑。薛嵩奋起神威,大吼一声,目眦尽裂,把手中枪掷出去,正中那刺客后心,把他扎了个透心凉。办完了这桩事儿,他觉得脸上麻麻痒痒,好像有蚂蚁在爬,伸手一摸,沾了一手血。原来那一斧子并不是白白从颌面擦过去的,它带走了核桃大小一块皮肉。他赶紧跑回屋去。这间屋子可不是什么青堂瓦舍,而是一问摇摇晃晃的竹楼。竹板地板木板墙。房也没有绸缎的帷幕,光秃秃的到处一览无遗。他叫侍妾红线给他包扎伤口。这位侍妾也非细眉细目粉雕也似的美人──头上梳风头髻,插紫金钗,穿丝纱衣袍,临镜梳妆者。此女披散着一头乌发,在板铺上睡着未起,一看薛嵩像血葫芦一样跑了进来,不惟不大叫一声晕厥过去,反而大叫一声迎将过来。她身上不着一丝,肤色如古铜且发亮,长臂长腿,皮肉紧绷绷,矫捷如猿猱,不折不扣是个小蛮婆。
如前所述,薛嵩早起所赏之园,以及他府第和侍妾的状况,根本不像大唐一位节度使,倒像本地一位酋长。不过这只是表面现象,事实上他毕竟是天朝大邦的官员,有很高的文明水平。红线为他包扎伤口,被他当胸一掌推出三尺。节度大人说:
“你真是没道理!我是主,你是奴;我是男,你是女;我是天,你是地;如今我坐在地上,你站着给我裹伤,倒似我给你行礼一般!”
红线只好跪下给他裹伤,嘴里说,她不过是看他中原人长得好看,就跑来跟了他,谁知他有这么多讲究,又是跪又是拜,花样翻新。闲话少说,裹好伤以后,薛嵩穿上贴衣的细甲,提一条短枪,红线拿上藤牌短刀,到园子里看那个死刺客。红线略一打量,就说:
“这不是山里人,而是山下湖边的汉人。”
薛嵩说:“放屁,你看这家伙光着身子抹一身黑泥,不是山里的蛮子是什么?你说他不是山里人,无非是为你的蛮族同胞开脱。”红线说:“他的确不是山里人。首先,他用手斧行刺。山里的部落有善用吹筒的,有善用标枪的,但绝无用飞斧的。第二,他的牙齿洁白,从来没嚼过槟榔。所以他是山下的汉人,往身上抹一身泥巴,混充是蛮人。”薛嵩说:“混账!放屁!岂有此理!”红线只好跪下来说:“奴婢知错了,奴婢罪该万死。”薛嵩对她在教化方面的进步表示满意,就说:“姑念尔是初犯,本老爷免于责罚,快给我上山去把马套下来。”他伸出一只手,把红线拽起来,叫她快点跑。
等红线把马拉来时,薛嵩已经着装完毕:身上穿二指厚海兽皮镶铁的重铠,头戴一顶熟铜大盔,背插银装锏,腰悬漆裹铁胎大弓和一壶狼牙箭,手提七十斤重的浑铁大枪,骑在枣骝嘶风马上,威风凛凛,仪表堂堂。不过这种武装在此地极不适宜,因为此地山高林密,到处是沟谷池塘,万一马惊了把他甩在塘里,会水也要淹死。依红线的意见,他不如骑一条大牯牛出去,不必穿甲,拿个大藤牌护身;枪锏都不必带,带一把长刀就够用。当然这些话是蛮婆的蠢主意,薛嵩完全听不进,他打马出去,立在当街,喝令他的兵集合──那些兵部躺在各处竹楼檐下的绳床上,嚼槟榔的,看斗鸡的,干什么的都有。薛嵩吆喝一早晨,才点起二百名亲兵。他命令打一通鼓,拉开寨门,就浩浩荡荡出发,刺客的尸首就驮在队尾的牲口上。他要到这九洞十八山的瑶山苗寨问一问,是谁派刺客来刺他。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