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文集-卷八(34)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虽然书生不信和尚的牛皮,他也怕和尚的本领。忽然天上飞过一片黑云,把月亮遮了个严丝合缝。周围伸手不见五指,两个人都勒马不行。和尚还在喋喋不休。书生拿出弓来,朝黑地里发声的地方打一串连环弹,这回就是神出鬼没的黄鼠狼,也逃不开黑暗中袭来的弹雨。最后一弹刚出手,书生就鼓掌大笑起来。

    忽然和尚一声暴喝:“深山无人,相公这么一惊一乍,可是要吓死老僧?”书生大吃一惊,连忙把弓收起。过了一会,乌云过去,书生看到和尚安全无恙,两个人重新上路。

    书生心里还在发痒,他真不乐意世界上有和尚这个人。如果世界上存在这和尚,就得相信跳蚤有户口本,人是豆腐做的。这些事一想痒得受不住,所以根本没法相信。但是同样没法相信的事儿已经发生了。今晚用弹子打斗大一个秃脑袋,三番五次打不中。他只顾想这些心事,忽听和尚说:

    “相公,你的马瘸了,看看它是不是漏了蹄?”

    书生想:真糟糕,心不在焉,马瘸了都不知道。于是他下马去,把四个蹄子全看遍,蹄铁全是好好的。这却怪,蹄不漏,马怎会瘸?牵着马走几步,发现它根本不瘸。马既然不瘸,和尚怎么说它瘸?再抬头一看,和尚也不见了,书生真的大吃一惊,觉得是遇上了鬼。他上马向前追去,大呼:“上人!上人!等一等!”

    追了十里路,总算追上了和尚。书生长出一口气,两个人并缰行起来,他可没看见和尚瞪起三角眼,面上罩起了乌云。两人各自想心事,再也不交谈。

    书生忽然想到:和尚没说过跳蚤有户口本,也没说过人是豆腐做的。他只说能识别跳蚤的牝牡,云母银丝也能杀人。既然他没有这么说,我怎么会这么想:这件事细究起来可有趣啦!原来是我非要这么想,好有理由打死他。现在和尚打不死,我可怎么办好?相信跳蚤有户口本,还是相信自己一脑子豆腐渣?他只顾想心事,就没看到月儿西坠,东方破晓,林间展鸟瞅瞅,山谷里起了雾气。他也没看到这条路走也走不完,原来是和尚领着他在兜圈子。忽然和尚把他领进一个山凹,这里有一辆轿车,车夫在辕上打瞌睡。

    车夫听见马蹄响抬头一看,见到这一僧一儒,吓得直翻白眼,这一夜他经过不少惊吓,吓得再不敢说话。和尚说:“相公,宝眷都在这里,我到家去吩咐酒宴,一会儿就回来接你。”

    书生到轿车前撩开帘子一看,老婆丫环在里面正在熟睡。这些人可享福啦,车一进山就睡着,到现在还没有醒。回头再看和尚,他已经去远了,书生又纵马追上去,这回和尚十分不耐烦。

    “相公,家眷已经还给你,你还跟着我待怎地!”

    书生说:“大师,我们还是同行。书生在想些心事,想明了要向大师一诉心曲。”

    于是这两人又在山路上同行,渐渐走到山顶上去。终于旭日东升,阳光普照,书生勒住马长出一口气说:

    “大师,我想明白了!”

    和尚也在想心事,他也勒住马,长出一口气说:“相公,我也想明白了!”

    书生说:“大师,小生自幼习武,会些弹术剑法。别人说话不合我心意,我就把他脑袋打开花,叫他说不下去。现在我明白了,这种做法非常之不好。小时候下棋,每到要输时我就把刀拔出来往棋盘上一插,于是常胜不败,结果到现在还是一把屎棋。听人说话也如此,倘若大师说得不对我胃口就把您打杀,怎能够增加见识。比方说,大师若说生姜是树生的果子,我只能说,您说得不对,却不能把大师打死。因为打不死时,我就太难堪了。大师现在活着站在我面前,难道我就因此相信生姜是树上生的?所以杀人不是好游戏,无论如何,不要杀人。”

    和尚说:“相公,老僧自小习些武艺,专在山道上干没本的生意。和尚虽然抢劫,却不杀人,我专拣相公这样的人同行。你说东,我说西,你说鸡生蛋,我说蛋生鸡。说急了你打我我就露几手把你吓跑,家眷行李就都归我了。现在我想明白了,这种做法非常之不好。就以今晚来说。你打我一弹打不着,两弹打不着,最后打我一串连环弹,你还是不逃走,此时我就太难堪了。你现在站在我面前,难道我就因此一巴掌把你脑袋拍到腔子里?这不好,因为我已经抢了你的行李,又把你打死,实在太凶残。难道我就因此把行李还你?这也不好,因为你已经打了我十七八弹,还是我招着你打的。不抢你的东西,我来挨你打,那不成了受虐狂?所以,抢劫不是好游戏,无论如何,不要抢劫。”

    这一僧一儒互诉心曲以后,就一起到和尚家里去。和尚要招待书生,把他当成最好的朋友。

    舅舅情人(1)

    高宗在世的时候,四海清平,正是太平盛世,普天下的货殖流到帝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壮丽大城。城里立着皇上的宫城,说不尽的琼楼玉宇,雕梁画栋,无论巴格达的哈里发,还是波斯的皇帝,都没见过这样的宫殿。皇上有世界上最美的后妃,就连宫中的洗衣女,到土耳其的奴隶市场都能卖一斗珍珠的价钱。他还吃着洋人闻所未闻的美味,就连他的御厨泔水桶中的杂物都可以成为欧洲子爵、伯爵,乃至公爵、亲王席上的珍馐。他穿着金线剌绣的软缎,那是全世界的人都没见过的。皇上家里用丝绸做擦桌布,用白玉做磨刀石,用黄金做马桶,用安南的碧玉砌成浴池。他简直什么也不缺,于是他就得了轻微的抑郁症。

    有一天,有一位锡兰的游方僧到长安来。皇帝久仰高僧的大名,请他到宫里宣讲佛法。那和尚在皇帝对面坐下,没有讲佛家的经典,也没有讲佛陀的事迹,只是讲了他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他说月圆的夜晚航行在热带的海面上船尾拖着磷光的航迹。还说在晨光熹微的时候,在船上看到珊礁上的食蟹猴。那些猴子长着狗的脸,在礁盘上伸爪捕鱼。他谈到热带雨林里的食人树。暖水河里比车轮还大的莲花。南方的夜晚,空气里充满了花香,美人鱼浮上水面在月光下展示她的娇躯。皇上富有天下,却没见过这样的景观。他起初想把这胡说八道的和尚斩首,后来又变了主意,放他走了。

    锡兰僧走时,送给皇上一个骨制的手串,上面写满难认的梵文。皇上不认识梵文,他宫里也没有骨制的东西,可是他特别珍视这串珠子。因为把它握在手里里,皇帝就能看见锡兰僧讲到的一切(这当然是心理作用)。他虽然富有,却不能走出皇宫一步。所以他想,做皇帝也未必是一件好事。所有的人都不知道,只有皇帝自己和当过皇帝的人知道,当皇帝会得皇帝病。对花粉过敏,对青草过敏,甚至对新鲜的空气也过敏。如果到宫内最高的云阁上看长安城里的绿荫,下来以后他要鼻塞气重好几天,还要长一身皮疹。除此之外,他还只能吃御厨中精心制作盛在银碗里的食物。如果吃一碗坊间的大锅里熬出盛在粗瓷碗里的羊杂碎,他就会腹泻三天。他也只能和宫内肌肤如雪像花蕊一样娇嫩的女子做爱。如果叫太监从外边弄一个筋粗骨壮的农家女子来,他闻到她身上的汗味就要头晕。听到锡兰僧讲的故事,皇上觉得自己是一个宫禁中的囚徒。于是他再不和后妃嬉戏,再不理朝见的臣子,把自己关在密室中,成天只和那串骨珠亲近。

    皇上在密室的天窗中,看到天上的大雁飞过,看到檐下的铃铛随风摇摆,看到屋脊的阴影在阳光下伸长,消失,又在月光下重现。看到瓦上雪消失,岩松返回青又枯黄。转眼间几度寒暑,他不招后妃侍寝,不问天下大事,只向送饭的太监打听锡兰僧的消息,谁知那和尚一去音讯全无。

    有一天,大食的使节从遥远的西域到来,带来了大食皇帝的国书。皇上虽然心情忧郁,也不能冷落了这使团,因为大食和大唐一样强大。大食的骑兵骑在汗血的天马上,背着弓,口里衔着箭,常常骚扰帝国的边境。大食的皇帝有意修好,正是大唐求之不得的事。皇帝身为人君,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去制止边乱。于是,他升殿,带着高贵的微笑去接见使团。他问使节们沿途见到的景色,使节们却听不懂。使节们说话,他也听不懂。皇帝觉得兴味索然,叫宰相陪他们国宴,自己回密室去。他晚上六点钟离开密室,九点钟回去,就在这三个小时中,有人潜入那间屋子,把手串偷走了。皇帝因此而发怒,命令将守在密室门口的宫女和太监严刑拷打,打得他们像猫一样悲鸣。皇帝想把他们都活活打死,后来又改变了主意,把他们交给最仁慈的皇后感化教育,要他们说出是谁偷走了手串。他又召长安里的捕盗高手入宫来现场调查,要他们说出是谁偷走了手串。高手们说不出,皇上大发雷霆,要把他们推出午门斩首。后来又改变主意,赦免他们死刑,只是命令禁卫军把全城捕盗公差的家属全抓到牢里,以免公差们忙于家事不能专心破案。他还命令封闭城门,只留一个门供出入,出城的人都要经过严格的搜查。然后他觉得无聊,就回到密室中去,叫太监们找到手串时通知他一声。

    与此同时,长安城里全体捕盗公差在京兆尹衙门的签事房里集合,讨论案情。时值午夜,人们点起红烛,进宫的几位白胡子和花白胡子的公差痛哭流涕地说到皇恩浩荡,留下他们不值一文的蚁命。当今的圣上仁德光焰无际,草木被恩,连下九流的公差都身受皇恩。如果不能寻回手串,无须皇上动手,他们就要一头碰死。大家听了感动得热泪盈眶,齐声赞美皇帝的恩德,然后静下心来,在灯光下思考皇帝手串的去向,直想到红烛将尽,晨光熹微,谁也想不出一点线索来。

    众所周知,皇城的城墙是磨砖对缝的,高有四丈,墙下日夜站着紫衣禁卫军。长安城里最高明的贼翻越高墙也要借助飞抓绳梯,这种手段在皇城上可无法使用。可是说是皇宫里的人偷走手串呢,那就更不能想像。当今的圣上是百年不遇的仁君,虽升斗小民,也知道敬上,何况是皇城内的人直接身受皇恩?更何况皇帝是世界上一切爱的本源,人人爱皇帝,皇帝爱大家。不管是谁,只要不爱皇帝,就生活在黑暗之中,简直活不过一个小时。在皇城之外,也许还有个把丧心病狂的贼子敢偷圣上的心爱之物,在皇城内这种人绝不可能存在。公差们想到脑门欲碎,一个个倒在长凳上睡着了。

    当五月的热风吹入签事房时,房子里青蝇飞舞。公差们醒来,想到皇上圣心焦虑地等待他们追回手串,就羞愧起来。几位老资格的公差说,大家都到街上去见到形迹可疑之人,就捉回来严加拷问,用这种方法也许能追回圣上的失物。于是大家都到街上去。连勒死贼的公差王安也跟着出去了。

    王安在长安做了十年的公差,从没捉到一个活着的贼。他的身材过于魁梧,按唐尺,身高九尺有余,按现代公制,身高也有两米。膀宽腰细,长髯过腹,浓眉磊眼,声如洪钟。像这样的仪容,根本就不适合当公差。何况他当公差的第一天在街上看到有人行窃,就一链锁住贼的脖子,把他拖到衙门里去。谁知用力过猛,把贼勒死了,从此也就再没捉到过贼。于是全长安的贼无不知王安的大名。他在街头出现,贼就在街尾消失。

    其实像王安这样的人,何必去当公差?他可以当一名紫衣禁卫军。当禁卫军不要武艺,只要身高和胡子,这两样东西王安都具备,他甚至可以到皇城门前城去当执戟郎。唐朝风气与宋明不同,官宦人家的小姐常常出来跑马踏青,她们看到雄壮的执戟郎,就用怀中的果子相赠。郡主、公主也常常飞马出宫入宫,看到仪容出色的武官,就叫他们跟着到她们的密室去,用胡子轻拂自己的娇躯,事后都以价值连城的珠宝做为定情礼物。王安当一名下九流的公差,把他一生的风流艳遇都耽误了。

    王安和公差们一起出来,别人都到通衢大道、热闹的商坊去,谁也不肯和王安结伴而行。他只好和同伴告别,走在坊间的大道上。长安街内一百零八坊,坊坊四里见方,围着三丈高的坊墙,四角的更楼高入云天,坊与坊之间有半里宽的空旷地带,植满了槐树。唐代的长安城多么大呀,大过了罗马,大过了巴比伦,大过巴格达,大过了古往今来的一切城池。王安在坊间的绿荫中走,到处碰不到一个人。

    长安城里多数都是热闹的小城池,可是远离坊门的绿荫地带,却少见人迹,更何况王安朝长安城西北角的鬼方坊走去,那儿更加荒凉。高高的茅草封闭了大路,只剩下羊肠小路。鬼方坊的坊墙,,墙皮斑脱,露出了砌墙的土坯。墙下明渠里流的水像脓一样绿,微风吹过时,树上落下干枯的槐花,好像一阵大雨。

    鬼方坊的更楼呀,全都坍塌啦。四个坊门有三个永久封闭,只剩下一个门供人出入。那榆木的大门都要变成栅栏门啦!正午时分,一只眼的司阍坐在门楼下的阴影中缝衣裳,他就在身上缝衣,好像猴子在捉虱子。走进坊内,只见一片荒凉,到处是断壁残垣,枯树荒草,这个坊已经荒了上百年。

    除了自己和老婆,再加上这位老坊吏,王安再不知道还有谁在这鬼方坊里居住。站在坊门内的空场上,王安极目四望,只看到坊中塌了半截的高塔顶上长满荒草的亭子。土石填满的池塘里长满荆棘,早年的假山挂着几段枯共藤。远处有一道长廊,屋顶塌断了几处,就如巨蟒的骨骼。这荒坊里一片枯黄,见不到几处绿色。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