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国古代文学人物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姜子牙

    姜子牙是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名尚,世称姜太公,由历史人物吕尚演化而来。他曾在昆仑山学道,后奉师命下山辅佐周室,80岁时在渭水边垂钓,被文王访得,拜为丞相。在伐纣的过程中,他施展种种法术,运用多种智谋,终于完成灭商兴周大业,最后奉命发榜封神。另据元代话本《武王伐纣平话》载,他在渭滨直钩垂钓,不设饵,而且离水面三尺,自曰“负命者上钩来”,后世遂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之说。

    洛神

    洛神即洛水的女神洛嫔,三国时期魏国曹植《洛神赋》中的人物。她长得极为美丽,传说曾与曹植邂逅相遇,一见钟情。但终因人神殊途,不能结合。

    关于洛神这一形象的意义历来而争论不一。有人说洛神暗指曹植曾经爱恋作为嫂嫂的甄妃,也有人否定“恋嫂说”,认为《洛神赋》是托词宓妃以寄文帝的政治之作。

    木兰

    木兰为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中的人物。她勤劳善良,孝敬父母,在国难当头之际,毅然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她冲锋陷阵,英勇拼杀,建立了显赫的战功。战后,她功成身退,拒绝了天子给她的高官厚禄,布衣归里,恢复了寻常女儿身份,表现出高尚的品德和节操。木兰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少见的女英雄形象,英姿飒爽,极富神采,在重男轻女的中国封建社会十分难得。这个形象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千古不朽,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

    红拂

    红拂相传为隋唐时的女侠,姓张,名出尘,是隋末权相杨素的侍妓。在唐传奇《虬髯客传》中,红拂女为司空杨素府中的婢女。因手执红色拂尘,故被称作红拂女。

    三原有一位文武兼通的才子名叫李靖,他心怀大志,隋朝建国后前往长安,以求报国之途。在长安,他先投到杨素门下,杨素开始非常轻慢,后与李靖淡论一番,觉得此人很有前途。但他毕竟年老体弱,不再有远大的理想,只是安于现状而已。李靖非常失望。二人谈论之时,红拂就立在旁边,她见李靖气宇轩昂,乃英雄侠义之士,心中暗暗倾慕,于是派门人跟踪李靖,得知他的住处,自己深夜前往。

    夜晚,李靖正在发闷,红拂敲门进来安慰他说:“杨素年纪大了,近来多有侍女逃走,司空府不会追究。”李靖见有佳人理解自己并且愿意奉献一生,非常欣慰,当即应允。于是红拂与李靖二人扮成商人离开长安。二人一路跋涉,在一处客栈歇脚时遇见了一个满脸虬髯的人,此人自称虬髯客。虬髯客是一个非常富有的人,后来他把全部家产送给李红二人,自己仅带一个行囊远走他方。二人目送虬髯客远去,回去以后,清点他家中之物,竟发现还有兵书数册,李靖日夜研究,兵法韬略大大增长。李渊父子起兵后,李靖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帮李渊父子平定江南,建立了大唐,并攻打突厥,活捉颉利可汗,被封为卫国公,红拂自然成了一品夫人。

    西施

    西施是东汉赵晔所撰《吴越春秋》中的人物。一名先旌,春秋末年越国苎罗(今浙江诸暨)人。西施为绝色美女,曾浣纱于溪边。当时吴越争战,越国失败后,大夫范蠡将她推荐给越王勾践,献于吴王夫差,成为夫差最宠爱的妃子。她有意迷惑夫差,祸乱吴国,终于使越王报了亡国之仇,打败了吴国。吴亡后,她与范蠡隐于江湖。其事又见《越绝书》。明代梁辰鱼据此故事编成传奇戏剧《浣纱记》。

    孟姜女

    孟姜女是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其事最早见于西汉刘向《列女传》,言齐人杞梁植战死,其妻哭于城下,10日而城崩,略具故事雏形。唐人所编《琱玉集》载:秦时燕人杞良娶孟超女仲姿为妻,因杞良被始皇遣筑长城,为官吏击杀,仲姿哭于长城下,城即崩塌。敦煌曲子词中有《捣练子》云:“孟姜女,杞良妻,一去烟(燕)山更不归。造得寒衣无人送,不免自家送征衣。”情节已多有发展。后世逐渐演变,故事越来越完整,情节越来越丰满,主人公也逐渐固定为孟姜女、范喜良。孟姜女千里送寒衣,哭塌长城八百里的故事,现已广泛流传于民间,人人皆知。她作为忠于爱情、反抗暴政的妇女的典型形象,受到人民的广泛尊敬,宋代民间甚至有为其塑庙者。

    窦娥

    窦娥是戏曲《窦娥冤》中的人物。原名端云,后改名窦娥。她3岁丧母,7岁时被父亲卖给蔡婆做童养媳,17岁结婚,不久丈夫死去。后泼皮无赖张驴儿威逼她成亲,她坚执不从。后又为张驴儿诬告以毒死公公之罪,她被昏官判为死刑。临刑前她大骂天地,怒斥鬼神。对天连发三愿。如果自己确属冤屈,则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结果桩桩应验。最后冤案终得平反。这个形象充分体现出封建社会受迫害者英勇不屈、死而不已的反抗精神。

    包公

    包公本为宋代历史人物,名拯,曾任龙图阁直学士,故又称包龙图。史载他“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他成了一个除暴安良、刚正不阿、铁面无私、清正廉明、坚持正义、打击邪恶、善断疑案、善平冤狱的清官典型,民间甚至有他能“昼断阳,夜断阴”之说。在元杂剧《鲁斋郎》中,他巧妙地将皇帝庇护的权豪势要鲁斋郎的名字减去儿画改为“鱼齐即”,待皇帝批斩后又改为鲁斋郎,将他斩首;在《陈州粜米》中他又巧妙地为民除害,赦免无辜。明代小说《包公案》及后世的其他小说戏曲创作,多有敷演包公故事的。他是深受群众喜爱、妇孺皆知的艺术典型之一。

    张生

    张生是戏曲《西厢记》中的人物。名珙,字君瑞,青年书生,富于才情。他在普救寺遇到崔莺莺,一往情深,孜孜追求,蔑视门第界限,敢于向封建婚姻制度挑战,并将爱情置于功名富贵之上。经过种种曲折,终于如愿以偿。但他身上又有浓厚的书呆子气,有软弱、迂阔的一面。他是忠于爱情、既勇又懦、具有一定叛逆思想的封建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此形象最初见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在《西厢记》中,他的性格已有很大发展。

    崔莺莺

    崔莺莺是戏曲《西厢记》中的人物。她出身相门之家,美丽多情、娴雅深沉,不满封建礼教的束缚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在普救寺遇到张生后,为其风流清俊、聪明多才、诚实温顺、仗义救人所感动,但由于身份和家教的影响,她在追求自由爱情的过程中疑虑重重,躲躲闪闪。后来经过内心情与礼的反复、激烈的斗争,终于冲破束缚,和张生结合。她还蔑视门第观念和功名富贵。此形象最初见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在杂剧《西厢记》中形象更趋丰满。

    东堂老

    东堂老是元代秦简夫所作杂剧《东堂老劝破家子弟》的主人公。写扬州李实,人称东堂老,受好友赵国器临终嘱托,照管其子扬州奴。扬州奴被坏人引诱,嫖妓败家。李实在其挥霍家财时,暗中买下,待其醒悟后,尽行归还,使之恢复家业。剧本刻画了东堂老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善良诚实的商人形象,这在之前的文学作品中是很少见的。

    杜十娘

    杜十娘,出自明代冯梦龙所著《警世通言》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篇。

    明朝万历年间,北京城内的迎春院中,刻毒的鸨儿把杜十娘当做摇钱树,她每日过着受尽凌辱的卑贱生活。一些王孙公子、朱门豪富,情迷意荡,虽破家荡产而不惜,却无一人能买到杜十娘半点真情。当杜十娘与李甲相识后,情投意合,有心将终身托付李甲。自此,富家巨室诸公子难得见杜十娘一面。不久,鸨儿见李公子囊箧渐空,还占住了杜十娘的心,断了她的财源,便软硬兼施,假意应允李甲,让他拿出300两银子可赎出杜十娘,不然打将出门,不许进院。杜十娘虽然热恋李甲,可8年风尘生活使得她深晓人世炎凉,不敢轻信。她事先作了周全的准备,把多年出卖声色积攒起无数珍宝的百宝箱,托姐妹月朗保管起来,当李甲到处碰壁、一筹莫展时,她取出自储的部分碎银两交给李甲,李甲的好友柳遇春为杜十娘情贞意坚所感动,设法凑足了300两银子,使杜十娘得以赎身。月朗又把百宝箱作为众家姐妹的贺礼送还杜十娘。洞房花烛夜,杜十娘为自己第一次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而欢欣,她对未来充满无限美妙的向往。杜十娘随李甲轻车回归故里。途中,李父派老管家找到李甲,再三嘱咐不要把这个出身卑贱的女子带回家。李甲陷入愁闷矛盾之中,十娘略有察觉,心绪不宁。以后他们换车乘船南返。初冬,船到长江北岸瓜州渡口停泊,正巧与大盐商孙富邂逅。孙富早闻杜十娘大名,见色起意,邀李甲到酒楼饮酒。席间,孙富花言巧语,李甲为之动心,终于答应把杜十娘卖给孙富,换取两千纹银。杜十娘得此消息,如雷轰顶,她的追求和理想全都破灭了。第二天,船头上李甲和孙富双方人银过手时,杜十娘打开了百宝箱,她一边怒骂孙富、痛斥李甲,一边把一件件宝物扔进江中,然后纵身投进滚滚的长江。

    杜十娘这一形象集中反映出明代个性思潮所带来的张扬的感染力,闪耀着人性的光锋,充满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

    杜丽娘

    杜丽娘是《牡丹亭》的女主人公。她可谓古典戏曲中最可爱的少女形象之一。汤显祖描写的杜丽娘美丽善良、重感情、有理想。《牡丹亭》写出,她不是死于爱情被破坏,而是死于对爱情的徒然渴望。通过杜丽娘的形象,《牡丹亭》表达了当时广大男女青年要求个性解放,要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

    林冲

    林冲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他绰号豹子头,出身于枪棒教师家庭,自己又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虽然对现实有一定的不满,但出身、经历和地位形成了他苟安现状、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性格。后来高俅之子高衙内妄图霸占其妻,父子俩设计将他赚入白虎节堂,定罪刺配沧州,让他看守大军草料场,后又派人赶到沧州烧毁草料场以图谋害。他忍无可忍,杀死了仇人,上了梁山。不久火并了王伦,为梁山事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在历次与官军交战中骁勇善战,坚决果敢。宋江鼓吹招安时,他曾表示反对。这是一个“逼上梁山”的典型人物,明传奇《宝剑记》、《灵宝刀》亦演林冲的故事,但情节有所不同。

    鲁智深

    鲁智深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他绰号花和尚,本名鲁达,出身下级军官,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富于正义感,心地直爽,疾恶如仇,路见不平,敢于拔刀相助,对各种恶势力采取主动挑战的态度。他聪明机警,粗中有细,在斗争中显得坚决彻底,敢作敢当。为救素昧平生的金氏父女,他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被迫到五台山出家。后在东京结识了林冲,大闹野猪林,粉碎了高俅父子杀害林冲的阴谋,最后加入梁山起义军,成为杀敌陷阵、反对招安的重要将领。

    武松

    武松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行者。出身贫苦。排行第二,人称武二郎。他勇力过人,武艺高强,曾在景阳冈打虎除害,初显英雄身手;后又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同邪恶势力进行了坚决顽强的斗争。他疾恶如仇,恩怨分明,敢作敢为,有诺必践,襟怀磊落,做事机警,体谅弱小,反对招安,是深受人民喜爱的英雄形象之一。

    宋江

    宋江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人称山东及时雨宋公明。他出身于小地主家庭,做过郓城县押司,“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曾私自放走了劫取生辰纲的晁盖等人;后杀死阎婆惜,被刺配江州;在浔阳楼题反诗,被判处死刑;幸得梁山英雄们劫了法场,他才加入义军,成为梁山起义队伍的首领。他是我国古代农民起义领袖的典型,具有卓越的领导才能,又有浓厚的封建正统思想,有农民阶级的弱点和动摇性,是对朝廷的忠诚与叛逆、追名逐利思想与江湖义气集于一身的典型人物形象。

    西门庆

    西门庆是两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①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他是阳谷县的一个破落户,在县衙前开个生药铺,从小奸诈,不务正业,发迹后专在县里管些公事,放刁把揽,说事过钱,排斥正直官吏。后来与武大郎妻潘金莲通奸,并与王婆、潘金莲共同害死武大,最后武松为兄报仇,将他杀死。

    ②小说《金瓶梅》中的主人公,性格比《水浒传》已有很大发展,是个富商、官僚、恶霸三位一体的典型形象。他娶妓纳妾、人财两得;结交官吏,贿赂权贵,做了理刑千户;贪赃枉法,作恶多端;杀人害命、求药纵欲,最后因淫逸过度而暴亡。作者借此形象反映出中国16世纪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败以及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时期的各种人情世态。

    潘金莲

    潘金莲也是两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①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本为武大之妻,挑逗武松不成,又与西门庆通奸,与婆、西门庆合谋害死了武大。后来武松为兄报仇,将她杀死。

    ②小说《金瓶梅》中的人物,她出身寒微,几度被卖,后被张大户“赏”与矮小丑陋的武大做妻。她不满这种“错配”的姻缘,从极端的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出发,以色相为资本,与命运抗争。她和西门庆通奸后毒杀武大郎,做了西门庆的妾。为了争宠,她挖空心思,尖酸刻薄,淫荡嫉妒,心狠手辣,对西门庆则谄媚奉迎,又与女婿陈经济私通,闹得西门队“家反宅乱”,最后被武松所杀,她是罪恶的封建社会造就的一个畸形形象,她为私欲而争斗,又终于被私欲所湮没,既是个值得诅咒的人物,又是个不幸的殉葬品。

    刘备

    刘备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他字玄德,出身于破落地主家庭,少时孤贫,早年落魄飘零,以“织席贩履”为业,立志“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他为人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诚笃敦厚,忠于友谊,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生死小渝;他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曾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建立西蜀政权后,政令宽缓,深得民心,与吴、魏形成鼎足之势。他是一个理想化的政治人物,作者借此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幻想和追求,同时也表明了作者力图把儒家的道德理想转化为政治理想,从而实现道德化政治的愿望。

    曹操

    曹操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与历史上那个杰出的封建统治阶级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的曹操有所不同。小说中的他是个集“治世能臣”与“乱世奸雄”的品格于一身的两面性人物。他具有封建统治阶级固有的奸诈、诡谲、凶狠、残暴等特征,足个多疑善忌、嗜杀成性、奸诈凶残的极端利己主义者,信奉“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人生哲学。但他又具有能臣的一面,目光敏锐,善于识人,有政治家的风度和气魄,用人唯才,任人唯贤,并深通兵法,善于用兵。不少戏曲中也有曹操的形象,多以白脸奸臣的面目出现。

    诸葛亮

    诸葛亮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字孔明,号卧龙先生。在小说中,他是刘备的军师,蜀汉的丞相,是政治、军事、外交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的典型。他曾隐居隆中,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后,赤胆忠心匡扶汉室。他具有卓越政治家的头脑和敏锐的政治眼光,高瞻远瞩,胸怀全局,料事如神,足智多谋。他精通战略战术,初出茅庐,就在博望坡用火攻以几千人打败10万敌军;他有杰出的外交才能及非凡的胆识,曾冒着生命危险只身赴江东,游说孙权,舌战群儒,缔结了吴蜀联盟,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为了伐魏,他曾率兵六出祁山,因错用马谡,失掉街亭,在危急关头巧设“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的大军,化险为夷。他上通天文,下晓地理;严于律己,执法严明;体恤下属,关心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在我国已成为智慧的象征,忠诚的化身,其故事在民间流传颇广,戏曲中亦多演其事。

    关羽

    关羽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字长生,后改云长,世称关公。他是蜀汉大将,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使一把青龙偃月刀,是一位驰骋疆场、所向无敌、骁勇异常、英武非凡的良将,曾斩华雄、刺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他又是忠义的化身,与刘备、张飞情同手足,生死与共,对蜀汉忠心耿耿。其缺点是高傲自大,刚愎自用,在华容道上释放曹操,最后败走麦城,丧了性命。关公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形象,也有不少戏曲敷演其事。

    貂蝉

    貂蝉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她是司徒王允的歌姬,富于正义感。为了帮王允除奸,她献身事董卓,用“连环计”离间董卓与吕布的关系,最后终于借吕布之手将董卓除掉。亦有戏曲敷演其事。

    穆桂英

    穆桂英是小说《杨家府演义》中的人物。她是山东穆柯寨主穆羽之女,有勇有谋,尤善骑射,百发百中。因在阵前自招杨宗保为婿,归于宋营。在抗辽战斗中,她风驰电掣般地驰骋于幽州战场,屡建奇功。杨宗保战死后,佘太君百岁挂帅,率领杨家12寡妇征西,穆桂英年已50,仍挂先锋印,深入险地,力战番将,奋勇冲杀,于危难之中夺得胜利。她是深为人民群众喜爱的巾帼英雄形象。戏曲“穆桂英挂帅”、“大破天门阵”等现仍经常演出。

    孙悟空

    孙悟空是小说《西游记》中的人物,又称孙行者。他是花果山上破石而生的石猴,被群猴推为“美猴王”;曾云游海角,泛海学艺,学得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接着大闹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又大闹冥府,大闹天宫。他神通广大,勇猛无敌,蔑视天庭,否定权威,表现出强烈的叛逆精神。后来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伏怪,同各种邪恶势力进行顽强不屈的斗争。他勇敢机智,有胆有识,忠心仁爱。傲岸达观,天真朴实,诙谐风趣,乐观无私,是我国人民最喜爱的、妇孺皆知的英雄形象,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猪八戒

    猪八戒是小说《西游记》中的人物,名猪刚鬣,法名猪悟能。他本是掌管天河八万水兵的天蓬元帅,因戏弄嫦娥被贬下界,误投猪胎成了黑猪精,强行入赘高老庄时,被孙悟空降伏,做了唐僧的二徒弟,与孙悟空、沙僧共保唐僧西天取经。他身粗力大,很能干活,有三十六般变化,所使九齿钉耙重达5000余斤。他贪吃贪睡贪财贪色,喜进谗言。但他贪小利而不忘大义,爱耍小手腕而又心底老实,狡黠而不奸诈,顽皮活泼,轻视礼仪,热爱生活,充满乐天精神,还有一种摆脱一切束缚的无牵无挂的忘我的天真,是家喻户晓的充满喜剧色彩的人物形象。

    唐僧

    唐僧是小说《西游记》中的人物,本姓陈,法名玄奘。他虔诚信佛,诚心求法,矢志西天取经,严守“五戒六度”。但因恪守佛家教义,毫无原则地大讲慈悲,是非不分,人妖颠倒,软弱无能,易受愚弄,屡次为妖魔所骗,处处碰壁,步步遇难,在经历了种种劫难和艰辛之后,终于在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保护之下,完成了取经事业。历史上的玄奘,本是唐代名僧,曾历经艰难险阻,用了四年时间,行程五万余里,到天竺(今印度)求取真经,研究佛典;十几年后回国,用大象驮回佛经650多部,译出70多部,凡1335卷。其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南宋的“说经”故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元代的《西游记平话》,均敷演唐僧取经故事。

    岳飞

    岳飞是小说《说岳全传》中的人物。岳飞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民族英雄、抗金将领,其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小说中的岳飞既有史实的影子,更有浓郁的民间文学色彩。他早年即怀报国大志,在金人入侵、民族危难之际应募从军,献身抗金事业。他军令严明,体恤士卒,武艺高强,精通韬略,屡战屡捷,使金军望风披靡,闻名丧胆,是一位卓越的军事统帅。但他有浓厚的封建伦理观念,笃信“忠孝节义”等封建教条,最后被权奸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其故事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

    严监生

    严监生是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名大育,字致和。他胆小怕事,悭吝成性。家里银钱无数,但生病后舍不得花钱吃药,每晚挣扎着算账到深夜;临死时见油灯点燃两茎灯草,担心费油,便伸出两个指头迟迟不肯断气,是个典型的守财奴的形象。

    贾宝玉

    贾宝玉是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他出身于“钟鸣鼎食”之家,“诗礼簪缨”之族,生活于珠围翠绕、锦衣玉食的环境中,受祖母贾母娇宠,被视为贾府的命根子。但他厌恶贵族家庭腐朽、空虚、压抑的环境,精神上感到窒息和苦闷,渴望过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生活。他鄙弃功名富贵,反对封建家长给他安排的读书做官的人生道路,对八股科举深恶痛绝,斥之为“饵名钓禄之阶”、“诓功名混饭吃”的工具,并痛骂那些以此求荣的人为“国贼”、“禄蠹”。他不满“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的封建等级制度及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同情奴婢,具有初步的民主平等思想。他追求“木石姻缘”即与表妹林黛玉建立在共同叛逆思想基础上的爱情,反对家长为他安排的“金玉良缘”即与恪守封建礼教的薛宝钗的婚姻,这种追求爱情自主、婚姻自由的行为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并由此导致了他与封建家长之间一系列不可调和的冲突。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他在和封建势力的斗争中常常缺乏勇气,在叛逆中往往夹杂消极的虚无主义宿命论思想,并有浓重的纨绔子弟的生活习气及封建伦理观念。他和林黛玉的爱情受到封建势力的残酷打击和摧残。林黛玉身亡以后,他万念俱灰,出家为僧。他是我国古典小说人物画廊中最为成功的艺术典型之一。

    林黛玉

    林黛玉是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她虽然出身于“钟鼎之家”、“书香之族”,但由于母亲早死,寄居在外祖母家(贾府),后来父亲也去世,实际上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女,在贾府这个龌龊、虚伪、势利的封建家庭中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这种命运和处境,形成了她多愁善感、抑郁猜疑的心理和孤标傲世的性格。她敏感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对贾府的种种黑暗与丑恶,常用尖刻的语言予以揭露和讽刺。她本来美丽聪慧,才华横溢,但在尔虞我诈、矛盾重重的贾府,却深感“一年三百六十日”时时有“风刀霜剑严相逼”。她鄙视庸俗的封建文人,诅咒虚伪的八股科举,不顾封建礼教的迫害摧残,执著地追求与贾宝玉建立在共同思想基础之上的真挚爱情。在贾宝玉被骗与薛宝钗成婚的当晚,她焚毁诗稿,呕血而死。“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正是她宁死不屈的自白。她是我国古典小说人物画廊中最为成功的艺术典型之一。

    薛宝钗

    薛宝钗是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她是一个符合封建礼教要求的典型的封建淑女,出身于既是官僚、又是皇商的家庭,长期住在贾府。她恪守封建道德,博览诗书,才思敏捷,但看重现实利益,追求富贵荣华,意欲和宝玉结为“金玉良缘”,常以少女的妩媚和婉转的言词规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逢迎、取悦封建家长。她为人端庄稳重,雍容大度,装愚守拙,随分从时,但内心圆滑世故,有冷酷、虚伪的一面。她被贾府选定为宝玉之妻,宝玉婚后出家,她遭到了“守寡”的悲剧,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王熙凤

    王熙凤是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又称凤姐,是作品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反面典型。她出身于金陵豪族,又是贾府实权派王夫人的侄女,深得贾母的宠信,20岁就掌管了贾府的家政大权。她外表聪明能干,有理家才能,实则善弄权术,媚上压下,“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狠毒放荡,阴险毒辣。她唯利是图,贪得无厌,收受贿赂,放高利贷,包揽词讼,谋财害命。“毒设相思局”害死了贾瑞,“弄权铁槛寺”害死了张金哥未婚夫,“机关算尽”逼死了尤二姐,最狡诈的是设下“掉包计”破坏宝黛婚姻、逼死了林黛玉。这一条条人命,充分暴露了她的罪恶本质。王熙凤也是我国古典小说人物画廊中最为成功的艺术典型之一。

    傅彩云

    傅彩云是《孽海花》中的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形象,她的原型是清同治年间的“花科状元”赛金花。曾朴有意借傅彩云还原历史,让她代替赛金花演绎一场远远高于风花雪月的故事。小说中出身卑微的苏州妓女傅彩云,由于嫁给状元金雯青,摇身一变而成为外交大使夫人,游历海外。她在西欧出色地进行着社交活动,以致一时之间名声大振,成为中国第一美人;她又用她迷人的女性魅力,进行外交活动,尽力挽回中国在外交中的损失。赛金花的一生与时代风气、政治风云密切相关,她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人,而且以旧时代社会底层的女子在新时代绽放着无比绚丽的生命之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